第0章:甚麼是……
EP01 甚麼是形而上學?
在哲學家最擅長談論的事物裏邊,有些東西無法用手指指着,說:「看,這就是我正在談論的」。而這些無法被直接指出來的東西,卻可以是在背後支配萬物運行的基本原理,可以是那些能被直接指出來的事物的真正根源。而研究這些原理和根源的學問,就是形而上學(Metaphysics)。
儘管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已經有哲學,但「形而上學」一詞的首次出現,還要到亞里士多德逝世多年之後。他的第十一代門徒安德羅尼庫斯在整理他的文稿、講義與筆記時,將他觀察和討論自然現象之變化發展規律的著述編成一部書,取名為Physics,即「自然」,又稱「物理學」。此外,亞里士多德還有一系列著述,討論物理性質背後的、無法被經驗感知和被直接觀察到的抽象概念與原理。安德羅尼庫斯於是將之整合成書,放在「自然」這部著作之後,取名為Metaphysics。Meta 除了表示「在……之後」,同時還有「超越」(transcendent)的意味。當這部書被翻譯到拉丁語系時,Metaphysics便兼有了超越自然、形而上的意思。
簡而言之,「形而上」指的是「無形」,無形是因為形而上之物超出了人類經驗可感的範疇。但這並不意味着人們對於形而上的事物無法有任何認知。古希臘哲學家指出,感知和認知是兩碼子事,人們靠感官感知不了的,可以用理性思維去認知。因此,這些無形的事物就成了形而上學研究的對象。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metaphsyics 和phyiscs 就成為兩門相對的學問。
縱觀形而上學的發展,其最典型的特徵就是以尋找世界的本源為任務,即尋找一個所有自然現象的統一的基礎,這個基礎又完全地超出自然現象之外。而這個本源也叫「始基」(arche)。
亞里士多德曾表示,既然獲取知識是人類的偉大事業,那麼在發現每一事物的「為甚麼」,即把握它們的最初原因之前,人們是不應該斷言自己已經認識了這些事物的。他認為必須存在一個「第一因」(prima causa),這個「第一因」能夠產生其他事物,但自身卻不為其他事物所產生——如若不然,它就不是「第一因」。亞里士多德賦予這個「第一因」很多名稱,例如實體、神、不動的推動者。亞里士多德把探討萬有原理的形而上學稱為「第一哲學」,這個名稱足以顯示形而上學的顯要地位。
中世紀的基督宗教神學和阿拉伯三哲人吸收了古希臘哲學的第一因、真正存在者、最終實體等形而上學概念,並把它們比附作上帝,即萬物的終極原因和真正的存在者,進而對上帝的不同屬性,例如全知、全能、全善給出規定。
近代哲學家笛卡兒看待形而上學的態度,基本上跟古希臘哲學家一致。他把學科體系比作一棵大樹,形而上學是樹根、物理學是樹幹、其他學科是樹枝。通過「普遍懷疑」,笛卡兒確立了「我思」作為知識絕對不可動搖的基礎。他進而論證心靈和物體只是相對實體,神才是絕對實體。絕對實體是獨立自存的,不可能有比它更高的東西能夠產生它,相反,其他事物的存在都依賴於神。總而言之,神是所有事物的終極原因和基礎。可以說,笛卡兒哲學的終點成了斯賓諾莎哲學的起點。斯賓諾莎指出,實體是「自因」,意思是它不以其他事物為原因,而只以自身為原因。斯賓諾莎進而把實體等同於神。
近代「主體哲學」的興起應該歸功於笛卡兒,而「主體」的拉丁文subjectum就可解釋為「基礎」、「基底」。德國觀念論(German idealism)的代表哲學家康德繼承了笛卡兒的主體哲學傳統,並實現了認識論的「哥白尼式革命」。為了說明「 人類的認知如何可能?」,他突出了認識主體的主動性,任何認識的材料都要經過主體加工才能成為知識。同時,他的思想還暗指一種超出人類認知形式的絕對之物——康德稱之為「物自身」。康德的批判哲學,啟迪了後來的費希特、謝林、黑格爾。
EP02 甚麼是知識論?
人類能夠獲得知識嗎?知識是否與事實相對應?檢驗知識的標準是甚麼?討論這些問題的就是知識論。知識論(Epistemology)是研究人類知識的真確性、可能性及其範圍的一門學問。經過了康德的批判哲學,它如今最關心的問題為:知識的必要充分條件是甚麼?知識的來源及邊界在哪裏?
在古希臘阿波羅神廟有一句著名的箴言:「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在街頭與人談話,經由反覆的問答一步一步使對方承認自己的「無知」,而承認自己的無知也就是認識自己的起點。如果對於蘇格拉底來說,獲得知識需要反求諸己,柏拉圖則根據超出人類感官經驗之外的「理型」來建立知識體系。他認為物理世界只是完美理想世界的摹本,人類若要獲得真確的知識,就需要靈魂對於永恆、不變、完美的「理型」進行回憶。亞里士多德則提倡與老師不同的另一套學說,認為我們心靈中原本甚麼知識都沒有,對外在事物的一切知識都是首先由感官提供素材,再經過我們心靈中的認識能力進行加工所得。
到了啟蒙運動的時代,知識論逐漸成為當時主要的哲學範疇,其核心問題歸結為對於「知識真確來源」的考察。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是當時哲學界的兩大學派,前者強調理性思考是獲得知識的途徑,後者主張感官經驗是知識的來源。然而,兩大學派的學說都無法彌合外在與內在、主觀與客觀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直到康德將這兩派的爭議調和下來,他將「理性」與「經驗」整合,並且提出了有關「認知能力」的研究,哲學史上稱為認識論的「哥白尼式革命」。
不過康德哲學卻因為殘留了不在知識範圍之內的「物自身」概念,而備受往後的觀念論哲學家批評。謝林和黑格爾有一個共同的理論前提:一切認識在本質上都是自我認識。謝林在《維爾茲堡體系》開篇拋出「所有知識的第一個前提是:認識者和認識的對象是同一個東西」。至於黑格爾在《精神哲學》則宣告「精神的所有行為都僅僅是對於它自己的把握,所有真正的科學的目的僅僅是,精神在天上和地下的一切東西中都認識到它自己」。
於此,德國觀念論真正處理了在認識活動中主體與客體如何達成一致的根本哲學問題。如果主體與客體絕對分離,兩者之間原本就毫無關係,那麼主客達成一致也就是不可能的。同樣的,如果「一致」是需要借助第三者來扮演中介,那麼這種外在於知識的東西,它自身的可能性又該如何論證?事實上,知識倘若是可能的,那麼主體和客體之間就必須相互聯繫,而且有交互作用。然而,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的導論犀利地批駁了這種「交互作用論」仍舊只是一種二元論。唯一可能的立場就是主張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絕對同一性」,即兩者在本質上只是同一個東西,「自我」、「理性」、「 絕對者」、「精神」、「上帝」都只是從不同方面或不同環節來陳述同一個對象。因此,認識過程就是從這個唯一的真實存在出發,最後在更高層面上復歸到這個唯一的真實存在的過程,其間一切差異和對立都僅僅是這同一個東西演化出來的現象。這個過程就是辯證法。
德國觀念論的「絕對同一性」立場不但和斯賓諾莎哲學相契合,更為當代激進的「內在性」哲學奠下基礎。哲學的思想運動得以在真正意義上復歸其原初指令:認識你自己!
EP03 甚麼是倫理學?
倫理學(Ethics)是系統地思考和研究道德問題的一門學問,所以它也被稱為道德哲學。具體來說,倫理學探討的問題就是如何判斷道德方面甚麼是好與壞、對與錯、正義與邪惡,如何界定甚麼是美德與惡行。換言之,倫理學即是對「怎樣的生活才是有道德的?」、「我們為甚麼要過這樣的生活?」、「依據甚麼法則來判定一種生活是否道德?」這些問題的思考與探究。
西方倫理學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哲學問世之前的希臘文學。希臘神話、荷馬史詩、赫西俄德敘事詩、伊索寓言等希臘文學皆有描述倫理問題的情節。簡單而言,「倫理」這個詞在古希臘文意指風俗習慣,包括某個特定社會羣體的傳統、習俗、禮儀、制度、律法和行為規範等領域。
在倫理學的語境下,「倫理」(ethics)和「道德」(morality)時常可以被互換使用。然而,西方文化脈絡下關於「倫理」和「道德」的理解,其實與我們對這兩個概念的理解並不一致。
黑格爾就曾對「倫理」和「道德」作了區分,並且指出從古至今有一個從倫理到道德的過渡。在古希臘時代,隸屬於同一個城邦的人們根據城邦固有的風俗來判斷甚麼是正當的,這種標準就是倫理。隨着人類社會發展,羣體間交往日益頻密,僅僅以羣體自身的倫常習俗作為評判好壞、對錯的標準就變得越發困難了。在康德的時代,他的道德哲學的問題意識就是如何為人類道德活動奠定普遍基礎——這個普遍基礎就是理性。在康德道德哲學建立之後,近代的人們便開始根據「我的知識」或者說「我的理性」來評判甚麼是正當的。
至於黑格爾的一項哲學任務則是促使從道德向倫理的復歸,而且這種復歸必須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他在《法哲學原理》中寫道:自康德以來「出現了一個轉向內心的趨勢,要在自身內部尋找、並且通過自身來認識和規定,甚麼是正當的和善的」。康德極端地向內心探尋判斷善惡的標準,等同於將「主觀自由」推至頂點。黑格爾指出,康德哲學從人的自身內部尋得一個絕對標準(儘管他就停留在這個環節,致使他的哲學成了空洞的形式主義),恰恰為重新通往倫理作好了準備。在重新復歸的倫理這裏,主觀環節與客觀環節獲得統一,從道德達至這個更高階段的倫理,就是「精神」的必然發展。
EP04 甚麼是美學?
美在生活隨處可見,對於美好,我們彷彿非常熟悉,但仔細思考一下,又覺得它無比陌生。很多人想要搞清楚甚麼是美、到底美在哪裏,於是亟需一門研究美的學科,而這門學科就是美學(Aesthetics)。
美學作為哲學的一門分支,從人對現實的審美關係出發,研究審美的客體,例如造型藝術、語言藝術等;美的不同形態,例如自然美、藝術美、形式美、內容美;人的審美心理、審美意識的產生及其本質;美的創造及規律,如藝術的創造規律、鑒賞標準;美學的範疇,例如美、醜、崇高、悲劇性、喜劇性的本質。
「美學」一詞,最早在 1735年由德國哲學家鮑姆嘉登(Alexander Baumgarten)在《關於詩的哲學沉思錄》一書中提出。1750年,他正式出版《美學》一書,提出建立 「美學」這門學科。在鮑姆加登看來,人的感覺認識能力所能達到的完善境界就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