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抵禦新一波災難資本主義的領航圖,
試圖理解我們如何踏上這條危險路途的因果、我們該如何撐過未來的衝擊;
更重要的是,如何快速轉移至較安全的境地。
──娜歐蜜‧克萊恩重量級全球暢銷作家、《NO LOGO》、《震撼主義》作者
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抵制霸權最新力作
★★ 《紐約時報》、《週日泰晤士報》暢銷書 ★★
當面對共同的嚴重威脅時
永遠要記住:我們並非別無選擇!
《不能光說NO》
────這是娜歐蜜寫給每一個人的希望守則────
▍陳光興│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陳信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專文推薦
▍左翼理論大師諾姆‧杭士基、英國女星艾瑪‧湯普遜、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男主角蓋爾‧賈西亞‧貝納、
普立茲小說獎得主朱諾‧狄亞茲、《微物之神》作者阿蘭達蒂‧洛伊……
國際媒體、全球學者、社運領袖、金獎等演、國際巨星────一致推崇
2016年11月,唐納‧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讓全世界陷入一個超現實的政治時刻,無論自願與否,我們都成了川普實境秀中的演員。其執政引發的危機,除了來自他將美國總統作為打造個人與企業品牌的工具,無視所有利益衝突;更來自他讓各種代表災難資本主義的勢力,堂而皇之入主白宮,掌握全世界最強大的軍事與政治資源……而這一切不過是現今安逸的體系初步瓦解的凶兆。
如果我們放任情勢繼續惡化,無疑地將面臨一連串更嚴重的災難。
包括各種以緊急狀態為名的反民主舉措;以反恐為名的緊張衝突;各方利益團體趁虛而入,使氣候亂象加劇;以財政或經濟危機作為掩護,放寬管制、削減福利,讓企業從中獲利;以救災為名的各種投機與詐欺;貧富與身分隔閡日益擴大,讓科幻電影中以高牆分隔的兩極世界成為現實;甚至還將面臨想像的危機,面對贏家與輸家的極端結局,自覺別無選擇……。
然而,在這本書中,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娜歐蜜‧克萊恩要告訴我們:我們並非別無選擇,我們確實有能力改變自己,有能力修正過去的錯誤,修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修復我們與這顆行星的關係,並以此作為抵抗災難資本主義的基礎,走向不同的未來,而且這個未來不能是川普崛起之前的世界(因為那也是造就了川普的世界),它必須是我們從未到過的境界。
作者簡介:
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
獲獎無數的記者、報業聯盟的專欄作家、紀錄片製片者,與國際暢銷書《NO LOGO:顛覆品牌統治的反抗運動聖經》、《震撼主義:災難經濟的興起》及《天翻地覆——資本主義VS.氣候危機》的作者。她是《攔截》新聞網資深顧問,作品經常刊登在《紐約時報》、《世界報》(Le Monde)、《衛報》與《國家》等報刊,她同時也擔任《國家》報社特約編輯。克萊恩是氣候行動組織「350.org」理事會的一員,也是加拿大〈躍進宣言〉組織者之一。在2016年11月,她因「激勵我們在當地、在國內、在國際世界站起來,要求政府制定共享地球、尊重人權與平等的新計畫」,榮獲澳洲頗負聲望的雪梨和平獎(Sydney Peace Prize)。
克萊恩的著作翻譯成超過31種語言,銷售至全球。
譯者簡介:
朱崇旻
曾在美國居住九年,以閱讀為樂,現於台北讀生化科技。喜歡翻譯時推敲琢磨的過程,並認為無論是什麼題材的書,譯者都應該忠實表達出作者的立場。興趣包含寫小說、武術、室內布置和冬眠。年齡是個謎。
joycechuminmin@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好評——
娜歐蜜‧克萊恩這個人棒到沒話說。在《不能光說NO》一書中,她勇敢以閃亮動人的魔咒反制當今霸權,防止這個噩夢吞噬我們所有人。
——朱諾‧狄亞茲(Junot Díaz)
普立茲小說獎得主,《貧民窟宅男的世界末日》(The Brief Wondrous Life of Oscar Wao)作者
在這個危機重重的時刻,娜歐蜜‧克萊恩是極其重要的思想領袖。隨著英勇的社會運動自上一輪選舉的餘燼復甦,她的聲音道出我們所需的話語。《不能光說NO》敘述的故事令人不得不信服,我們現在的處境、我們是如何落到這步田地、我們現在該如何是好,此書涵蓋一切來龍去脈,令人欲罷不能——書中論及的爭議議題能牢牢抓住讀者視線——為我們提供觀察時事的新奇視角。克萊恩並不是在佈道,而是將鏡頭聚焦在當下、點出事件之間的關聯性,並用老嫗能解的明確詞句,概述未來等著我們去面對的挑戰。
——蜜雪兒‧亞歷山大(Michelle Alexander)
《新吉姆‧克勞法》(The New Jim Crow)作者
娜歐蜜‧克萊恩是少數正直且有遠見的革新派知識分子,這本新書證實了她論述極為中肯且極為重要。
——柯尼爾‧衛斯特(Cornel West)
《種族議題》(Race Matters)作者
急迫、適時且必要。
——諾姆‧杭士基(Noam Chomsky)
麻省理工學院榮譽退休教授,左翼理論大師
精采地分析了川普與此現況的前因後果。她是很棒的政治作家。
——麥特.海格(Matt Haig)活著的理由(Reasons to Stay Alive)
娜歐蜜‧克萊恩是如何在川普就職後不久,撰寫出如此必要且扣人心弦的書籍?答案是因為,她身為知識分子的一生,都是為了這一刻做準備。川普是終極的商標,我們每天都能看到他一次又一次施行震撼策略。這是我們不得不讀的書——它不僅是與川普決裂的第一道聲音,更是影響最為深遠的結論。
——比爾‧麥吉本(Bill McKibben)
《自由佛蒙特》(Radio Free Vermont)作者
娜歐蜜‧克萊恩寫了這本普通人的希望守則,非讀不可。
——阿蘭達蒂‧洛伊(Arundhati Roy)
微物之神(The God of Small Things)、《想像的終結》(The End of Imagination)作者
對他們的震撼教條說「NO」雖然必要,卻遠遠不夠。娜歐蜜‧克萊恩的新書以出色的方式激勵我們拿出堅決與果敢,快速克服他們精心策畫的震撼,並在「NO」之中交織計畫性的「要」。這是一本解放說明書,教導我們使用唯一能對抗他們的武器——建設性的不服從——抵抗他們悉心規畫的厭世。
——雅尼斯‧瓦魯法克斯(Yanis Varoufakis)
前任希臘財政部長
娜歐蜜‧克萊恩以此書告訴我們,唐納‧川普這隻怪獸並不是無中生有,而是數十年來經濟不平等、種族歧視、軍國主義與戰爭積累的產物。當川普當選總統的震撼轉變為憤怒與鬥志,《不能光說NO》急切地介入逐漸抬頭的各項運動。光靠「抵抗」是無法擊敗川普主義的,我們需要歷史、政治、策略,以及最重要的元素——我們必須深信世界能朝更好的方向邁進。現在,人們開始反對川普、反對造就了川普的經濟失調,克萊恩也為此做出極其重要的貢獻。
——基安格雅瑪塔‧泰勒(Keeanga-Yamahtta Taylor)
《從黑人生命平權運動到黑人自由》(From #BlackLivesMatter to Black Liberation)作者
娜歐蜜‧克萊恩的書向來富有啟發性、大膽且必不可少。《不能光說NO》出彩又易於理解,是引領世界反擊右翼企業霸權的必備藍圖。
——歐文‧瓊斯(Owen Jones)
《權勢集團》(The Establishment)作者
挑戰資本主義的激進思維正快速傳播,克萊恩的新書在這方面貢獻良多。
——妮可.M.艾許沃夫(Nicole M. Aschoff),雅各賓俱樂部(Jacobin)
《不能光說NO》是川普時代的必讀書籍。娜歐蜜.克萊恩清清楚楚地列出我們到達這步田地的過程,最後以響徹雲霄的喊聲號召所有人將絕望與憤怒轉變成行動。這本書振奮人心,給與我們力量,就像一顆小太陽。
——艾瑪•湯普遜(Emma Thompson)
演員和劇作家
娜歐蜜是很棒的醫師,她能診斷其他人看不見的問題。
——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ón)
《地心引力》導演
從《NO LOGO》到《震撼主義》到《天翻地覆》,娜歐蜜‧克萊恩的書記錄了企業飛速成長對文化、工作、和平與地球的負面影響。在我們現今的恐怖局面中,又有誰比娜歐蜜更能夠釐清癲狂,幫助我們找到出路?這本書是今年的必讀著作。
——麥可‧史戴普(Michael Stipe)
音樂人,R.E.M.樂團主唱
《不能光說NO》就是娜歐蜜‧克萊恩2.0。它是累積了數年、精采絕倫的層層分析,作者以閃電般的精準路線描繪出造就了川普的因果,以及我們該如何利用現況,創造另一套系統、另一個世界。它是對「NO」最強而有力的支持——更是驅使我們望向未來「要」的願景。」
——伊芙‧恩斯勒(Eve Ensler)
《我,在世界的身體之中》(In the Body of the World)作者
娜歐蜜‧克萊恩寫了一本令人入迷的書,我們都必須閱讀此書,並在閱畢後有所行動。《不能光說NO》是寫給所有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必備手冊,它教我們理解過去導向現今危機的經濟、社會與政治力量——也教我們如何有效地連成一氣,贏得更好的世界。
——丹尼‧葛洛佛(Danny Glover)
演員,政治運動家
娜歐蜜‧克萊恩創造了所有人共同的故事,讓我們能夠保留震撼的效力,藉此有所作為。我們能用智慧與快樂,重新挽回我們的世界。
——蓋爾‧賈西亞‧貝納(Gael García Bernal)
演員,主演《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
此書強而有力地點出了重點:在不理解川普所反映的社會與文化大環境的情況下,你不可能真正懂川普。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在《不能光說NO》一書中,娜歐蜜.克萊恩細細剖析川普崛起的根源──由企業統治的美國──並預測了偏離民主的未來。若你希望有所行動,那此書正是最清晰易懂的行動指南。」
——保羅.梅森(Paul Mason),《衛報》(The Guardian),二○一七年假期推薦書單
面對令人憤慨的時事,克萊恩並沒有手足無措,而是提出切實際的政綱以反抗現況。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精采絕倫。光是抗拒政治上的壓迫並不夠——這是川普當權的時代,引領我們反抗川普的必讀守則……《不能光說NO》是政治書籍中的珍品,它不僅激勵人心,更從頭到尾保持明智與理性……此書提出了恐怖的論點,卻又是唯一合理的論點。人類歷史走到了如此迫在眉睫的地步,正是需要這樣的著作。
——羅利.佩尼(Laurie Penny),《新政治家》雜誌(The New Statesman)
任何努力尋找切入點,試圖理解川普與川普主義的人,會發現這本書的見解十分獨到……娜歐蜜.克萊恩並沒有寫出狗血的樂觀言論或中立派空幻的陳辭濫調(愛勝過恨!)而是在這個令人絕望的時代,舉起保守的希望之炬:反對川普主義的人們能團結一氣,建造更好的世界——這就是她最誠懇的處方與信念。
——《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
克萊恩利用她的專業背景,分析所謂「川普主義」各個迥異的元素;事實上,稱其為「川普主義」不盡然確切,因為此稱謂賦與了它所沒有的系統與控制。克萊恩堅稱我們必須推廣正面的社會願景,唯有看似「烏托邦」的目標與提案,才能幫助我們脫離被動與膽怯的改革。在我看來,她的論點非常正確。
——哈里.昆茲魯(Hari Kunzru),《衛報》(The Guardian)
請買下《不能光說NO》這本書,讓克萊恩用她的論述說服你。
——海瑟.馬利克(Heather Mallick),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
《不能光說NO》自稱是反抗川普計畫的藍圖,此書也確實剖析了川普品牌的各個面向……它引人深思,且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書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它就像克萊恩的其他著作,充滿了極少出現在主流媒體的思想,而作者慷慨激昂、言簡意賅的文字,以及偶爾出現的幽默,令人欲罷不能。
——喬治亞海峽報(The Georgia Straight)
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左翼作家之一。
——羅伯特.海斯汀(Rob Hastings),i新聞(i News)
以精妙的文字描寫不安與焦慮。
——提摩西.亞當斯(Tim Adams),《觀察家報》(The Observer)
這份藍圖將帶領我們抵抗川普主義,以及允許川普逐漸壯大的統合主義政策。在此書中,娜歐蜜.克萊恩為我們點亮真誠的希望之路,教導我們一同打造環保的反資本主義世界。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星級評鑑
反抗現況的書籍逐日增加,這本尤其實用。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名人推薦:——各界好評——
娜歐蜜‧克萊恩這個人棒到沒話說。在《不能光說NO》一書中,她勇敢以閃亮動人的魔咒反制當今霸權,防止這個噩夢吞噬我們所有人。
——朱諾‧狄亞茲(Junot Díaz)
普立茲小說獎得主,《貧民窟宅男的世界末日》(The Brief Wondrous Life of Oscar Wao)作者
在這個危機重重的時刻,娜歐蜜‧克萊恩是極其重要的思想領袖。隨著英勇的社會運動自上一輪選舉的餘燼復甦,她的聲音道出我們所需的話語。《不能光說NO》敘述的故事令人不得不信服,我們現在的處境、我們是如何落到這步田地、我們現在該如何是好,此...
作者序
前言
震撼。
自從二○一六年十一月,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之後,這兩個字便屢屢出現在人們口中——也許是形容逆轉民調的選舉結果,也許是形容許多人看著總統登上權勢的臺階時,內心的情緒狀態,也許是形容他在政策革新方面的閃電戰略。「對固有系統的震撼」——正是總統顧問凱莉安‧康威(Kellyanne Conway)本人用以形容這個新時代的詞句。
關於對社會上的大規模震撼,我的研究已持續近二十年——震撼是如何發生、如何受政客與企業利用,甚至是某些人為了欺騙迷惘的大眾,如何刻意加深震撼的程度。我也曾報導此一過程的相反面:社會若能理解危機,並基於共同的危機意識團結起來,就能改變世界,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當我看著唐納‧川普逐漸崛起,心中總有種說不出的古怪感覺。這不只因為他將震撼政策施用在全球最強大、武力居冠的國家,不,不只如此。我曾以書籍、紀錄片與調查報導記錄一系列的趨勢:超級品牌日益崛起;私人財富對政治體系的影響逐漸擴大;新自由主義藉由種族歧視與對「外人」的恐懼,強行擴散至全球;企業自由貿易造成了若干破壞;還有政治光譜上的右翼人士,堅決否定氣候變遷。當我著手研究川普時,他在我眼中儼然成為科學怪人,彷彿是以上提及的趨勢與更多危險趨勢拼湊成的產物。
十年前,我出版了《震撼主義:災難經濟的興起》(The Shock Doctrine: The Rise of Disaster Capitalism)一書,探討近四十年歷史中的種種震撼——從奧古斯圖‧皮諾契特(Augusto Pinochet)流血政變過後的智利,到蘇聯瓦解後的俄羅斯,從經歷美國「震撼威懾」(Shock and Awe)空襲行動的巴格達,到經卡崔娜颶風(Hurricane Katrina)摧殘的紐奧良。「震撼主義」,也稱「衝擊療法」,指的是系統性利用大眾在震撼過後的迷惘,推行激進的新規。這些震撼可能是戰爭、政變、恐怖攻擊、股市崩盤或自然災害,但最終都被人用以推動殘酷的震撼政策,圖利企業。
雖然在某些方面川普脫離了固有模式,他的震撼策略仍然離不開腳本,我們只須觀察在危機遮掩下快速強加新規的國家,便能摸清他的脈絡。唐納‧川普在上任第一週簽署了一連串海嘯般的行政命令,人們只能頭暈目眩地試圖跟上他的腳步——當時,我不禁想到人權倡議者哈琳娜‧寶娜嘉(Halina Bortnowska)說過的話。在共產主義逐漸崩解的年代,美國對她的祖國波蘭施行經濟衝擊療法,她表示當時國內變化的速度堪比「狗的歲數跳到人類的歲數」,並發現「人們開始出現半精神錯亂的反應。」她說:「你不能預期他們依利害關係行動,因為他們已經無法判斷——或根本不在乎——事情對自己究竟有利或有害了。」
目前的證據顯示,川普與他的親信顧問正希望人們出現寶娜嘉描述的反應,因此在國內實施震撼政策。他們的目標是對公共領域與公共利益全面開戰,防治污染的規章也好,救濟飢餓的計畫也好,將之通通擊敗。取而代之的,將會是各企業不受規範、毫無限度的自由與權勢。這個計畫不公到膽大包天、腐敗到顯而易見,唯有藉種族與性別歧視策略分化群眾,以及媒體源源不絕的驚人報導轉移眾人視線,才有可能成功。當然,在那背後是突然增加的巨額國防支出,還有敘利亞到北韓各陣線戲劇性加劇的軍事衝突,及我們這位總統關於「刑求很有用」的言論。
想看出川普政府潛藏的目的,只須觀察他滿是億萬富豪與千萬富翁的內閣。國務卿是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國防部首腦是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與波音(Boeing),剩下基本上就是高盛銀行(Goldman Sachs)的天下。只有少數職業政客得以管理政府機構,而任用他們的標準似乎是「完全不相信此機構的核心理念」或「根本不認為該機構應當存在」。史蒂夫‧巴農(Steve Bannon)——明顯被排除在外的川普首席策士——在這方面十分直截了當;他在二○一七年二月對保守派聽眾演講時,表示川普政府的目的是「解構行政國」(他所謂的「行政國」(administrative state),指的是負責保護人民與之權益的政府規章與機構)。他說:「仔細看看這些內閣提名人。選擇他們是有原因的,而那個原因正是『解構』。」
巴農的天主教國族主義,與川普較正統的助手——尤其是女婿傑瑞德‧庫許納(Jared Kushner)——的跨國主義起衝突,這件事傳得沸沸揚揚。不久後,巴農極有可能被徹底踢出這齣血腥實境秀(也許,當你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此事早已成真)。正因如此,有一件事情值得我們注意:在解構行政國、盡可能將業務外包給營利企業這方面,巴農與庫許納的觀點一致,完全沒有衝突。
事件展開的同時,我發覺華府上演的戲碼並非一般的政黨輪替——是赤裸裸的企業吞併,而且是鋪墊了數十年的吞併行動。顯然,長久以來收買兩大黨的經濟集團已對遊戲感到厭倦;顯然,多年來與獲選的官員應酬、多年來的勸誘與合法化賄賂,侮辱了他們「天賜的權利」。於是他們決定割除中間人——理應維護公共利益的貧苦政客——以勝者辦事的手段行事。換言之,自己動手。
這就是為什麼關於利益衝突與違反倫理的嚴肅問題往往得不到答覆。就如川普遲遲不肯揭露他的納稅申報單一樣,他也完全拒絕售出他的企業帝國,或停止從中獲益。然而川普集團須仰賴他國政府註冊其商標並賦與經商許可,川普與集團密不可分的關係,也許與美國憲法關於總統收禮的規定相抵觸。指控川普收取外國政府贈禮與「酬金」的訴訟,已經上了法庭。
儘管如此,川普一家似乎毫不在乎。當今政府的特色,便是其近乎無懈可擊的泰然態度——彷彿不受尋常規範與法律限制。只要是威脅到他們免於懲處地位的人,就會立刻被解僱——問前任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士‧柯米(James Comey)就知道了。在此之前的美國政壇上,「公司國」(corporate state)安置在白宮的代表人都戴了面具: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的演員笑臉、小布希(George W. Bush)虛偽的牛仔性格(背景是臭著一張臉的迪克‧錢尼(Dick Cheney),即哈利柏頓公司(Halliburton))。現在,面具已然摘除,他們連裝都懶得再裝了。
情況沒有最骯髒,只有更骯髒。川普從未領導過傳統公司,他從發跡至今一直是自己商業帝國的首腦;這是個以川普個人品牌為根基建造的帝國。在融合美國總統頭銜之後,這個品牌與川普之女伊凡卡(Ivanka)的品牌一樣,得到了數不盡的好處。川普家族的經商模式並不是獨一無二的案例,許多主打品牌的跨國企業都發生了企業結構的變動,整體大大改變了文化與就業市場。我出版的第一本書——《NO LOGO:顛覆品牌統治的反抗運動聖經》(No Logo: Taking Aim at the Brand Bullies)——便提到這些趨勢。那麼,這個模式告訴我們的是什麼呢?當今的白宮之主完全無法理解,川普品牌與川普總統並非密不可分,他也無法理解兩者為何應該有所區別。對他而言,總統一職正是川普品牌至高無上的延伸。
探索川普與商業品牌之間錯綜複雜的關聯時,我也深入思索這種關係對未來政治的影響。過程中,我逐漸看出許多針對川普的攻擊為什麼無效——也找到對他進行有效反抗行動的竅門。
在眾目睽睽下,一個人竟能堂而皇之地利用公職牟取暴利,實在令人不安;川普剛上任這幾個月來,許多作為都使得人心惶惶。但是我們從歷史的脈絡便能看出,無論此時的情況有多麼不穩定,在震撼主義的作用下,情況只會變得更慘。
川普的政經計畫有幾條主軸:解構「規範的國家」;全面進攻「福利國家」與社會公益服務(使之合理化的手段,包含以危言聳聽的方式攻擊某些種族,以及抨擊行使自身權利的女性);開啟國內開採化石燃料的狂潮(他們得先拋開氣候學不顧,並封住官僚體系中許多人的口);最後,是展開對移民與「極端伊斯蘭恐怖主義」的文明戰爭(國內外的舞臺正不斷擴展)。
這整個計畫很顯然威脅到最弱勢的人們,不僅如此,還會製造出一波又一波的危機與震撼。在撤銷管制後泡沫經濟越發膨脹,最後破裂時造成經濟衝擊;反伊斯蘭政策與外國的怒火反撲時,對國家安全造成衝擊;我們的氣候變得更加不穩定後,我們將受到天氣衝擊;預防災害的安全性管制與環境管制被砍光之後,輸油管線瀉漏、設備倒塌事件也極可能發生,導致產業衝擊。
這些都很危險,但更危險的是川普政府,他們利用這些震撼,推行對他們自己有利的極端政策。
一場大規模危機——無論是恐怖攻擊或金融危機——在他們的操作下,能轉變為宣布緊急狀態或例外狀態的藉口。一般的規則不再適用時,川普一伙人便能在此掩護下推動他們的陰謀,更進一步將民主的核心概念束之高閣——例如拒絕讓任何伊斯蘭教徒入境(不只是來自特定國家的人,而是所有伊斯蘭教徒)、在推特上揚言要派聯邦政府工作人員壓制芝加哥的街頭暴力,或欲圖限制新聞媒體。一場足夠重大的經濟危機,能成為廢除社會安全保險等計畫的藉口;川普雖然保證他會保護社會安全保險,但他身邊有許多人恨不得讓這個制度消失,他們巴望了數十年。
除此之外,川普也可能有其他動機,驅使他提升危機等級。阿根廷小說家西塞‧埃拉(César Aira)於二○○一年寫道:「任何變化,都能改變話題。」川普轉變話題的功力令人暈頭轉向,這點無庸置疑。從瘋瘋癲癲的推特發文到戰斧巡弋飛彈,任何事件都能為他所用。上回怵目驚心的化學武器攻擊事件過後,川普空襲敘利亞的行動為他贏得了上任以來最多新聞媒體的讚美(在某些地區,這甚至引起眾多人對他的尊崇)。無論是回應人們對他與俄羅斯關係的疑問,或回應複雜國際交易的醜聞,川普將持續轉變話題——而轉變話題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利用大規模震撼。
一件影響重大的壞事,不足以使我們進入震撼狀態;這件壞事不僅須影響重大,還必須是我們還未理解的事件。在事件發生最初,當事件與我們解釋事件的能力之間出現了溝壑之時,就會引起人們的震撼反應。當我們進入這種狀態時,我們無法解釋現今的情況,只能像無頭蒼蠅般亂撞亂竄——許多人便會陷入權力人物的掌控,盲目地對彼此感到恐懼,乖巧地為成全「至善」而捨棄自身權益。
在今天,這個現象已不受限於美國,而是遍及全球。二○一五年十一月,巴黎在經過計畫性恐怖攻擊之後,法國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禁止超過五人的政治聚會——緊急狀態與限制公開示威的規定,持續了數月。而在英國,在脫歐)選舉過後的震撼之中,不少人表示,他們彷彿在一個全然陌生的國家醒過來;在此前提下,英聯合王國的保守黨政府開始實施一系列逆行的「革新」。他們散布的其中一個觀念,就是:英國唯一恢復競爭力的方法,是廢除對富人的稅賦與限制——直到英國成為全歐洲的逃稅天堂。德蕾莎‧梅伊(Theresa May)便是在這個前提下,以提前大選的方式向民調支持率低的競爭對手出招,顯然希望在大眾有機會反抗與脫歐觀念迥異的緊急措施之前,先行確保自己連任首相。
***
先前,我每寫一本書就會花五六年時間深入探究該題材,從多方檢視它,並且從最受影響那些人的角度報導事件。這種著作方式的結果,就是一本本又厚又重的書,以及每本書最後又臭又長的註釋。與以往相比,這本書的著作時間非常短,僅僅數月。我寫得很簡短又口語化,因為這年頭沒人有空閱讀字典般的厚書,而且其他作家也已動筆寫書,準備將這複雜故事中他們比我更瞭解的部分公諸於世。雖然這本書在短短數月間完成,但我發現過去的調查與研究並非無用,反倒能幫助我闡明川普主義的重點。我從他的經商模式與經濟政策追本溯源,對比歷史上動盪的時代,並從前人抵抗震撼策略的成功案例吸取教訓——然後想辦法解釋我們踏上這條危險路途的因果、我們該如何撐過未來的衝擊,還有更重要的是,如何快速轉移至較安全的境地。這,就是抵禦震撼的路線圖。
希臘債務狂潮中的雅典、卡崔娜颶風襲擊過後的紐奧良、美軍占據時期的巴格達——我曾在數十個遭遇危難的地區報導當地情況,也因此學會一件事:抵禦震撼策略的方法確實存在。反擊的關鍵有兩個,首先,我們必須瞭解震撼政策及其受益者是誰,才有可能快速擺脫震撼狀態,開始反攻。再來是同樣重要的第二個關鍵:我們必須對世人公開一個與「震撼醫生」說辭不同的故事,而我們對世界的願景須令人信服,方能與震撼醫生的版本分庭抗禮。我們的價值觀與願景必須開啟嶄新的道路,遠離一波又一波的衝擊——我們必須團結不同種族、族群、宗教與性別的人們,而不是加深彼此之間的隔閡;我們必須治療我們的地球,而不是以戰爭與污染使之更不穩定。最重要的是,這個願景必須為受到傷害的人們——失去工作、失去健保、失去和平、失去希望的人們——找到真正的好生活。
這份願景的面貌,我現在還未知曉,只能和所有人一起尋找答案。我相信唯有所有人齊心協力,並且在最受現今體系傷害的人們領導下,解答才能誕生在這個世界上。在這本書最末的幾個章節,我將探討幾個民間組織與思想家合作的案例,將他們設想的初步計畫與他們的希望分享給大家——這份希望,足以抗衡逐漸崛起的軍國主義、國家主義與統合主義。他們的計畫雖然仍在起步階段,我們卻能看見大眾一步步邁向革新,用大膽的計畫為所有人謀求我們所需、我們所樂見的和愛世界。
這些人的努力,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光是對壞主意與壞演員說「不」,無法解決問題。即使是最堅定的「不」,也得伴隨勇敢且具前瞻性的「要」——我們「要」一個令人信服、動人心弦的未來計畫,驅使眾多人民不顧鋪面襲來的震撼與恐嚇戰術,為了實現它而奮鬥。說「不」——對川普說「不」,對法國的瑪琳‧勒朋(Marine Le Pen)說「不」,對全世界所有仇外、極端國家主義團體說「不」——或許,這是促使百萬、千萬人走上街頭的因素。但是,讓我們持續奮鬥的力量,來自我們的「要」。
在即將襲來的暴風雨之中,「要」是最為明亮的燈塔,引領我們走上正途。
簡而言之,本書的論點是:川普雖然極端,但他並不是離經叛道的始作俑者,而是邏輯推演的結論——是過去半世紀以來所有負面趨勢加總、混融的產物。川普的誕生,源自一個影響深遠的思想體系;這個體系將人類生命的價值以種族、信仰、性別、性傾向、外貌與體能畫分等級,從北美洲殖民時期最初、跨大西洋奴隸買賣到現在,系統性地利用「種族」這個武器施行殘酷的經濟政策。川普同時是人類與企業融合的化身——他一個人構築了超級品牌,妻兒則是旗下的子品牌,所有的病狀與利益衝突也伴隨此身分出現。他的存在,體現了「錢財與權勢允許一個人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他人身上」的信念,無論是亂摸女性,或者在瀕臨暖化危機的時刻掠奪有限資源,都證實了這個想法。我們的商業文化盲目地崇拜「混亂製造者」,這些人明目張膽地無視法律與規範,並以此斂財——川普便是這種文化的造物。「自由市場」的思潮至今依然聲勢浩大,受中立派與保守派擁戴——在這種思維模式下,公有、共有的一切遭受攻擊,而企業執行長儼然是拯救全人類的超級英雄——川普更是這個思潮的化身。在二○○二年,喬治‧華克‧布希為設計攻打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的軍師舉辦生日派對,在白宮慶祝激進派自由市場經濟學家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的九十歲生日。派對上,美國前任國防部長唐納德‧倫斯斐(Donald Rumsfeld)宣稱:「米爾頓體現了一個事實:所有的思想,都必須承擔後果。」他說的沒錯——那些思想直接導向了唐納‧川普這個後果。
在這方面,川普的存在與崛起並不震撼。這些多年前早該消失的普遍性思想與趨勢,便是造就了川普的成因;這件事完全可以預測,甚至到狗血老套的地步。這就是為什麼,即使川普噩夢般的總統任期在明天結束,製造了美國與其他國家可怕現況的政治環境,仍會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美國副總統麥克‧彭斯(Mike Pence)與眾議院議長保羅‧萊恩(Paul Ryan)對大權虎視眈眈,就連民主黨的核心人物也都位在億萬富豪之列,我們即使更換白宮主人也無法贏得我們所需的世界。
關於「我們」這個用詞,當你閱讀本書時,也許會注意到我說的「我們」有時指的是美國,有時指的是加拿大。其中一個原因很簡單:我同時是美國與加拿大公民,無論在國境哪一側都存在與我關係密切的人事物。我父母是美國人,我的親戚也都住在美國,但我從小在加拿大長大,現在居住加拿大也是我自己的選擇。(總統大選那一晚,我父親傳了一條簡訊給我:「幸好我們都搬來加拿大了,妳說是不是?」)儘管如此,我在媒體界、政治界的事業都與美國密不可分;我在美國參與了無數場會議與辯論,與無數人討論該如何集結眾人力量,擔負當今世界須要我們擔負的責任。
我以「我們」這個詞談論美國事務的另一個原因,與護照、公民身分沒有關係。事實就是,美國總統影響的不只是美國人,而是全世界所有人。這個國家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系、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亞軍,也是擁有全世界最強武力的國家,沒有人能脫離它的影響範圍。遭受川普的飛彈與炸彈攻擊的人,無疑承受了最重的負擔,但是川普的權力是如此之大、政策是如此之魯莽,只要是居住地球上的人,就居住在他的爆炸範圍、餘波範圍,當然還有暖化範圍內。
不可能用一個故事解釋我們到達這個田地的過程,也不可能用一個藍圖說明修復一切的方法——因為我們世界的關係太錯綜複雜。這本書不過是檢視現今離奇政壇的眾多說法之一。我在書中探究了政治變得更糟的可能性,也思索了冷靜地翻轉棋局、到達美好未來的方法。
開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我們說「不」的對象——因為封面上的「不」並不只針對一個人,也不只針對一群人(雖然確實針對了某些人)。我們否定的對象,包含允許這些人攀至高處的系統本身。接著,我們除了說「不」以外,也必須說「要」——我們「要」為世界的根本帶來改變,將今日的企業吞併行動轉變為歷史上簡短的一筆,以此警示我們的孩子。而唐納‧川普等人將會在所有人眼前現出原形:他們不過是重症的病癥。我們所有人將齊心協力地治癒這場疾病。
註:部分文字曾出現在作者過去的文章、書籍與演講中,但是絕大部分的段落都是首次公諸於世。若希望深入瞭解本書提及的各項運動,並和更多組織與理論家取得聯繫,歡迎造訪noisnotenough.org。
書中所有引文與數據的來源已彙整成清單,歡迎至上述網站查閱更多資料。
前言
震撼。
自從二○一六年十一月,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之後,這兩個字便屢屢出現在人們口中——也許是形容逆轉民調的選舉結果,也許是形容許多人看著總統登上權勢的臺階時,內心的情緒狀態,也許是形容他在政策革新方面的閃電戰略。「對固有系統的震撼」——正是總統顧問凱莉安‧康威(Kellyanne Conway)本人用以形容這個新時代的詞句。
關於對社會上的大規模震撼,我的研究已持續近二十年——震撼是如何發生、如何受政客與企業利用,甚至是某些人為了欺騙迷惘的大眾,如何刻意加深震撼的程度。我也曾報導此一過...
目錄
推薦序:醒醒吧!美國夢早已結束 陳光興
推薦序:學會說NO之後呢?《不能光說NO》的掙扎 陳信行
前言
第一部
我們怎會落到今日這步田地:超級品牌的崛起
第一章:川普的致勝法門:成為終極品牌
第二章:第一家庭的品牌
第三章:馬阿拉歌的飢餓遊戲
第二部
我們目前的處境:不平等的風氣
第四章:氣候敲響了午夜鐘聲
第五章:鹹豬手之王
第六章:政治痛恨真空
第七章:學著愛上經濟民粹主義
第三部
恐怖的可能性:未來等著我們的震撼
第八章:災厄大師:躲避民主的迂迴戰術
第九章:劇毒的計畫表:當你預期危機將至,該做什麼心理準備
第四部
改善的可能性
第十章:震撼主義反撲之時
第十一章:不能光說NO
第十二章:立石蘇族部落之鑑:勇敢夢想
第十三章:躍進的時刻:不能再亦步亦趨
總結:伸手可及的關懷
附錄:躍進宣言
謝辭
推薦序:醒醒吧!美國夢早已結束 陳光興
推薦序:學會說NO之後呢?《不能光說NO》的掙扎 陳信行
前言
第一部
我們怎會落到今日這步田地:超級品牌的崛起
第一章:川普的致勝法門:成為終極品牌
第二章:第一家庭的品牌
第三章:馬阿拉歌的飢餓遊戲
第二部
我們目前的處境:不平等的風氣
第四章:氣候敲響了午夜鐘聲
第五章:鹹豬手之王
第六章:政治痛恨真空
第七章:學著愛上經濟民粹主義
第三部
恐怖的可能性:未來等著我們的震撼
第八章:災厄大師:躲避民主的迂迴戰術
第九章:劇毒的計畫表:當...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