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門現代人(不分大人、小孩)的必修課。──駱以軍/小說家
當我們談論動物時,我們其實在談論人類自己。──張婉雯/作家
本書結合文本分析、時事評論、倫理思考,並藉由文學與藝術作品中看待動物的各種角度,探討人與環境、人與自然、人與他者之間糾結錯綜的關係。
書名「牠鄉何處」,正在於凸顯此一觀點:被邊緣化的動物們不得其所的命運若要有所改變,有待更多人了解,無論我們如何在心理上與實際空間上試圖劃界排
除,人與動物都生活在同樣的場域。
因此,書寫動物,就是書寫人類自身,是理解人與自然命運的途徑。
作者簡介:
黃宗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現當代文學、動物文學、家族書寫等,長期關心動物倫理相關議題,近年主要研究方向則為城市中人與動物關係。動物與環境等議題之相關研究著作,曾發表於《中外文學》、《東華漢學》、《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等期刊。著有《生命倫理的建構──以台灣當代文學為例》、《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曾任2013開卷好書獎文學類評選委員、2017文化部第39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活動人文社會類評審委員。現為鏡文化書評委員、「動物當代思潮」作者。
作者序
二○一三年七月,當時還是「狒記者」的《聯合報》繽紛版主編小安,以「黑暗系動保姊妹」為主題做了一個訪問,當時她問到我們姊妹「動保的起點」是什麼,我是這樣回答的:
十多年前自己還在國中教書,某天在大雨中看見一隻渾身濕透,在淹水的馬路和騎樓凹陷處掙扎的白貓。當時我很訝異,水並不深,但牠竟爬不上來。後來才聽說那隻貓那天早上就被車撞了,距離我發現牠已經整整一天,竟然都沒有人理會。
把牠送到醫院後,醫生說牠傷得太重,後腳注定癱瘓,就算救活了也必然送不出,只有安樂死一途。那個年代不像今天能夠網路求援或刊登照片徵求送養,醫生這麼說幾乎等於宣判死刑,我甚至沒有懷疑這是不是唯一的出路,付了該付的費用,就帶著抱歉,用逃離般的速度離開獸醫院。
那是一隻哺乳中的白貓,應該是出來覓食時遭遇車禍,而不知在何處的孩子們恐怕也難逃厄運。讓牠在又濕又冷的狀況下被安樂死,我後來深感後悔,怎麼就這樣放棄了呢?
遇見那隻白貓時,我還在一個無知、憑傻勁和熱情做動保的年紀,很多事情沒有想那麼多,但牠讓我十幾年來都深深後悔著,也讓我在後來的路途上一再提醒自己,不要那麼輕易放棄。
現在回頭看這段敘述,遺憾的心情仍在,當時跑去附近的大樓求助,對方沒有紙箱,只給了我一個麻包袋,後來在雨中非常狼狽地用麻包袋把牠帶上公車的情景,回憶起來仍如此清晰。但嚴格來說,那並不真的是我的動保「起點」,如果動保意味著為動物「發聲」,那麼更遙遠的起點應該是小學時,班上同學在午飯時間抓了一隻蝴蝶進教室,把蝴蝶弄死了,我非常生氣地指責他們並且跑出教室的那一刻吧。當然那個時候的我還不知道,關心動物意味著,日後還會有無數心碎與無力的時刻在等待。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做動保是一件非常孤單的事。別人多半只是或善意或嘲諷地說你「有愛心」,真正將其視為一個議題在關心並且願意付諸行動的人並不多。更不要說如果你在意的是所有動物的遭遇,那世界各地層出不窮的各種生物滅絕、動物被虐待與殺害的新聞,足以讓你每天都無法保持太愉悅的心情。在還很年輕的那些日子,去當時數量仍相當有限的動保團體當志工,編輯油印的宣傳刊物;放假的時候去動物園門口請遊客簽名連署《動保法》;偶爾在報紙上投稿發表對於動物議題的看法,是當時我所能想到的,做動保的方法。但是始終覺得無論怎麼做,都是不夠的。
直到二○一三年狂犬病造成的恐慌,卻成為一個意料之外的轉折。那是一個黑暗的夏天,動物因為人類對於疾病的恐懼,遭到仇視、拋棄、捕捉與撲殺。各種形式的死亡紛至沓來,基於同樣想為動物做一點事的心情,幾位志工朋友串連起來,在網路上發起「放牠的手在你心上」的活動,集結各界的力量,竟也讓許多識與不識的聲音產生了共鳴。一連串的巡講活動與後續網路文章的集結成書,讓我相信,改變是有可能發生的,即使只是非常微小的改變,還是可以成為堅持下去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我逐漸發現,許多人並不見得是不願意關心,而是他們過去沒有理解這一切的管道。雖然近年來環境教育、生態教育看似開始受到重視,但著眼於人與動物關係的討論其實並不多,除非教師自身對此有一定的概念與關注,否則基礎教育中很少有課程可以真正對於動物倫理進行探討與思辨。一直以來,動物被切割在日常之外,成為少數動物愛好者的「個人嗜好」,對其他人來說,動物既被無視,自然也就無感。因此無論是當初在國中任教輔導活動,或是後來進入文學系所,我始終試圖在課程中融入倫理的思考,希望讓更多人願意開始看見、感受,那麼改變的力量就有可能如同狂犬病事件時,由眾人所累積的小小善意一般,順著文字與話語,流動到更遠的地方。
而這本書,可說是我到目前為止,對於城市中人與動物關係思考的總結與回顧。儘管限於篇幅與各章節必須顧慮到的脈絡問題,許多議題無法兼顧而暫時割捨了,例如勞役動物、例如動物路殺,都有待後續更多的討論;撰寫之時最困擾與難過之處更在於,傷害無所不在,動物的相關新聞用層出不窮都不足以形容,每每寫完一章,又發生許多應該一併納入討論的事件。但我期待這本書可以成為一個思考動物議題的起點,它不會有結束的時候,討論也就必然持續。
一本書的完成,是仰賴了無數善意積累的成果。謝謝當初策畫了這個不一樣的文學讀本系列,並且給予作者最大寫作空間的兆婷,要不是兆婷的邀約,這本書從一開始就不可能成形;更感謝後續接手完成本書的瑋崢以及主編琇茹,在這麼短的時程內進行所有的編務工作,真的辛苦了。謝謝子維提供了動人的封面照片,尤其最初想使用的那張照片其實因電腦損毀而消失了,子維特地在七月暑熱的東華校園重新尋回那些水泥地上的狗腳印,真的非常感謝;謝謝宛臻提醒我關於使用照片授權的相關知識;以及偉蘋協助居間聯繫攝影師Jimmy Beunardeau與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同意封底馬來熊照片的授權。謝謝二姊宗慧幫本書想了一個貼切的書名。順著封面的狗腳印,封底走出的卻是一隻小熊,一方面呼應了書名「牠鄉何處」的探問,也隱含著我希望將野生動物與同伴動物的關懷一併納入的心意。
在本書撰寫的過程中,更是得到許多師長與朋友的慷慨幫助,謝謝錢永祥老師在動物倫理上的啟蒙;謝謝嘉如、宛瑄在動物電影片單上的補充;明益、國偉、室如、珮琪、麗榕老師都提供過不同層面的支援;謝謝書友兼貓友的時光小美,不只在每章書稿完成後提供了許多回饋,一路上也為我分擔了許多焦慮的心事;謝謝「動物當代思潮」的宗憲老師和en,雖然我們總是在聊天室輪流丟很多字給彼此閱讀,而且每個人的行事曆都滿到不像話,但能夠有一起想著還可以為動物做哪些事的朋友真的很好;謝謝克蘭、淳之、小安、凱琳、阿潑,大家這陣子一直被我疲勞轟炸,參與各項選照片、問排版的瑣碎細節,真是不好意思。但無論是分享令人崩潰的動物新聞,或是一起開心地聊著關於動物的傻話,能夠因為動物而相遇的緣分,我很珍惜。感謝怡伶在封面設計上提供了非常具體的建議和示範;瑞芸和Chloe不厭其煩地給我許多設計相關的專業意見;高中好友們純宜、詩韻、燕芬、永明、珮怡也熱心提供對於照片的想法;大姊宗儀在我校對到頭昏眼花的時候,義不容辭地支援了檢查中英文名對照的工作;也謝謝敘銘協助繁瑣的註腳與書目,雨儂細心比對和查找書籍頁碼;以及祥昱、秀寧和書帆在我遍尋不著某本書時提供的遠端書籍支援。
謝謝駱以軍和張婉雯的序文。每逢有動物議題需要幫忙,駱以軍總是情義相挺;婉雯則分享了許多香港的經驗,動物議題不分地域與國界,需要更多的交流與相互支援。也謝謝所有授權給本書的選文作者。
無論如何,感謝所有在這段過程中提供不同協助的朋友,以及玉敏、明玉、維娟、依瑾、振弘、宜如、鈺婷、珮馨等眾多友人的鼓勵。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都得到許多人的照顧。無論是求學階段的同學、弘道和明志的同事、或是現在東華華文系的大家,都給我許多支持和幫助。謝謝姐姐宗儀、宗慧,雖然長大之後,大家總是分不清我們三個,但愛動物的心確實是一樣的。我內心十分感謝當初所有在狂犬病事件中參與寫文與協助各項志工活動的朋友。有些感謝放在心中,就不一一點名列出,畢竟再寫下去就太像得獎感言了。
一本書或一堂課能產生什麼影響呢?就像柯慈(J. M. Coetzee)在《伊莉莎白.卡斯特洛》中,約翰和他推廣動保的小說家母親伊莉莎白的對話:
「媽,你真的相信,上過幾堂詩詞欣賞課就會關閉屠宰場嗎?」
「不會。」
「那為何還要上詩詞欣賞?」……
「約翰,我不知道我想做什麼,我只是不想靜坐著枯等。」
多讀幾篇小說、散文或幾首詩,關閉不了屠宰場,當然也關閉不了收容所或是實驗室。但因為不想靜坐著枯等,因為看見了,知道了,無法泰然處之,所以我們總得做些什麼。謝謝所有風雨同路的人,謝謝所有生命中的相遇。
謝謝親愛的豆豆與鳥弟,你們是我永遠的愛與想念。
謹以本書獻給我的母親,雖然她總是無法理解她的女兒為何要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那麼忙,還是用愛包容了這一切。
黃宗潔
二○一三年七月,當時還是「狒記者」的《聯合報》繽紛版主編小安,以「黑暗系動保姊妹」為主題做了一個訪問,當時她問到我們姊妹「動保的起點」是什麼,我是這樣回答的:
十多年前自己還在國中教書,某天在大雨中看見一隻渾身濕透,在淹水的馬路和騎樓凹陷處掙扎的白貓。當時我很訝異,水並不深,但牠竟爬不上來。後來才聽說那隻貓那天早上就被車撞了,距離我發現牠已經整整一天,竟然都沒有人理會。
把牠送到醫院後,醫生說牠傷得太重,後腳注定癱瘓,就算救活了也必然送不出,只有安樂死一途。那個年代不像今天能夠網路求援或刊登照...
目錄
0/導論:不得其所的動物 01
1/展演動物篇:動物園中的凝視 23
〔選文〕長春動植物公園──滿洲的春天 何曼莊 46
2/野生動物篇:一段「劃界」的歷史 55
〔選文〕鴿子 包子逸 80
3/同伴動物篇Ⅰ:當人遇見狗 93
〔選文〕路的盡頭 駱以軍 127
4/同伴動物篇Ⅱ:在野性與馴養之間 137
〔選文〕離群索居─兩點 劉克襄 165
5/經濟動物篇:豬狗大不同 175
〔選文〕他們的身體在路上(節錄) 李欣倫 198
6/實驗動物篇:看不見的生命 207
〔選文〕蛙 北小安 231
7/當代藝術中的動物:倫理的可能 237
8/被符號化的動物:動物「變形記」 271
〔選文〕烏鴉燒(節錄) 高翊峰 295
9/大眾文學中的動物:尋回斷裂的連結 303
0/導論:不得其所的動物 01
1/展演動物篇:動物園中的凝視 23
〔選文〕長春動植物公園──滿洲的春天 何曼莊 46
2/野生動物篇:一段「劃界」的歷史 55
〔選文〕鴿子 包子逸 80
3/同伴動物篇Ⅰ:當人遇見狗 93
〔選文〕路的盡頭 駱以軍 127
4/同伴動物篇Ⅱ:在野性與馴養之間 137
〔選文〕離群索居─兩點 劉克襄 165
5/經濟動物篇:豬狗大不同 175
〔選文〕他們的身體在路上(節錄) 李欣倫 198
6/實驗動物篇:看不見的生命 207
〔選文〕蛙 北小安 231
7/當代藝術中的動物:倫理的可能 237
8/被...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