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K兩本85折節稅陳思宏長女病納瓦爾寶典最透明的故事4月選讀安寧照護矽島民防楊双子小書痴兒童文學音樂療癒人生貓教練二手書現折5%季暢銷5折起三采精選75折起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我們如何丈量世界?從生活的單位看見科學的趣味

THE LONG AND THE SHORT OF IT: HOW WE CAME TO MEASURE OUR WORLD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格瑞姆.唐諾

評價
4收藏
46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264 NT$ 300

本商品已絕版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生活的單位=生活的歷史+生活的科學
2016年大受好評的「單位展」帶你從創意視角認識單位
這本書現在幫你補足各種「生活單位」的知識背景
「單位」除了很實用,而且比你想像中更有趣

1公斤到底有多重?1公升到底有多少水?
1秒鐘到底有多久?是翻過一頁書的速度,還是地球轉動0.463公里?
在使用單位之前,我們是否應該先了解單位,例如,1公尺為什麼是現在的1公尺呢?
我們總是丈量著周遭的一切,從拇指的寬度到腰圍的寬度,從交通工具的速度到時間的速度,從巧克力的價值到金錢的價值。度量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比我們意識到的更大、更廣、更深。但是誰決定了我們的測量方法與準則呢?他們又是為什麼/憑什麼訂立了這樣的標準?
為什麼1分鐘有60秒而不是10秒?
1英里的距離有多遠,得看你從哪裡出發?
測量山的海拔高度還要看月分選日子?
為什麼穿著高跟鞋的女生比大象更危險?
我們早就習慣了生活中的各種單位,1公分就是1公分,1公尺就是1公尺,有什麼好研究的?如果你願意探究下去,就能從看似理所當然的事物中發現意想不到的趣味。至少,看完這本書,你不會再以為格陵蘭的面積和非洲一樣大了。

作者簡介:

格瑞姆.唐諾 Graeme Donald

職業作家,出版過多本解釋歷史、單字意義以及流行誤解的書籍,並且為多家報刊專欄撰文。他在《今日報》(Today)撰寫單字起源專欄已超過十年,著有《當地球是平的》(When the Earth Was Flat)、《科學家的偶然》(The Accidental Scientist)、《利用廁紙學新知》(Learn on the Loo)等書。

譯者簡介:

薛浩然

澳門僑生,畢業於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英翻譯學程,現居北京,從事語音識別方面工作。譯有《國際記憶冠軍的編碼器》等書。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