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處好累、好難……,到底我該怎麼做?」
情場糾葛、親子疏離、婆媳紛爭、職場霸凌……,
充斥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關係困境」,看似複雜難解,
實際上,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問題來源: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不是缺陷,只是與眾不同。
★ 法國AMAZON心理學暢銷書5顆星推薦!
★ 歐洲最權威精神科醫師與心理諮商師,共同撰寫!
人格,是指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感受和行為;如:害羞、活潑、熱情、多疑等特質。人格特質會隨著其身處的環境而有所改變,以順利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變化。
▌什麼是人格障礙?
所謂的人格障礙,是指無法根據環境和周遭的人事物,做出適時的改變,因此經常會對自己,或身邊的人造成相處上的困難和誤解的特殊人格。
例如,一位焦慮型人格者,無論何時何地,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想要掌握對方的一切行蹤,好讓自己安心;但是這種無論事情大小、輕重都要涉入「關心」的結果,會令對方有種被「監控」的不舒服之感,進而造成雙方的關係不睦。
▌「理解」人格障礙不是缺陷,只是與眾不同
人格障礙是一種光譜,而不是非黑即白的絕對界線。事實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存在某種程度上的人格障礙,只是程度不一而已。
一般而言,會造成關係困境的人格障礙,多半都是因為其存在於光譜的「最左」或「最右」;這群人無法和大多數的人格產生交集,他們就好比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說著不同語言的人一樣:他們不了解我們,我們也不了解他們。為此,「理解」和「接受」是與人格障礙者相處的兩大重點:
→「理解」人格障礙者為什麼會出現這樣行為、說出這樣的話;而不是認定對方是刻意刁難、找麻煩或想要引起爭端。
→「接受」人格障礙者的待人處事方式,只是與眾不同,而非某種缺陷或不正常;不要一昧地要求對方改變,而是用他們能夠理解的方式說話,進行溝通。
▌不要強迫改變,而是拿捏好「可以做」和「不該做」的界線
欲改善與人格障礙者的相處關係,採取「強迫改變」的方式,是無效的,此舉甚至會讓原本就已經存在的關係困境,越陷越深。應該做的,是徹底瞭解他們的世界觀,並用他們的「語言」與其溝通。例如:
● 焦慮型人格:「你到哪裡一定要打電話給我報平安,不然我會很擔心。」
【世界觀】►世界充滿危險,唯有預先掌握一切,才能防止變故。
【不該做】►故意不打電話、鬧失蹤,只會讓對方更想嚴密的「掌控」你。
【可以做】►主動打電話,而不是等對方的電話來;表現出可靠形象,率先建立信任感。
● 強迫型人格:「你看!這個碗的邊邊沒有洗乾淨,有洗等於沒洗!」
【世界觀】►如果事情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那就是徹底的失敗。
【不該做】►硬碰硬頂嘴,說出「小地方而已,沒關係、無所謂」的話。
【可以做】►重新分配家務,將需要細心處理的家事交由對方。
● 依賴型人格:「你覺得我應該穿紅色?還是藍色好?還是這兩件的顏色都不好看?」
【世界觀】►我很弱小、能力也比別人差,遇到問題我只能求助於他人。
【不該做】►為了強迫他獨立,而丟出「你自己決定」的話,只會讓他覺得被拋棄了。
【可以做】►不要直接給答案,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對方自己決定答案。
本書從精神病學和心理治療的角度出發,說明11種常見的人格障礙類型。以淺顯易懂的口吻和大量臨床案例說明的方式,期盼幫助更多人走進人格障礙者的內心世界。
只要瞭解人格障礙者看待自身與世界的方式,便能理解他們某些看似不合常理的行為,究竟為何。如此,即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情緒勒索和關係困境發生,讓人與人的相處,回歸到最單純的快樂與信任。
——本書特色——
(1)收錄超過80則的臨床案例分析,貼近日常生活,淺顯易懂。
(2)特別設計11種人格測驗表,花1分鐘認清自己,也讀懂他人。
(3)每個章節末皆有「相處重點」整理,快速掌握關鍵要點,讓關係不再卡卡。
作者簡介:
佛朗索瓦.勒洛爾(François Lelord)
法國知名精神科醫生及作家。1953年出生於法國,在加州大學取得學位後回巴黎執業;除了臨床心理諮詢的工作之外,也為企業輔導,講授如何消除工作壓力、增進工作成就感以及處理人際關係的問題。第一本小說《艾克托的幸福筆記》全球銷售達兩百萬本,並於2014年改編為電影《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上映。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Christophe André)
法國著名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及暢銷書作家。1956年出生於法國,目前在巴黎聖安娜精神院工作,主治焦慮、憂鬱症,是法國採用冥想及心理治療的先驅。著有多本作品,其中《不完美,卻自由和快樂著》榮獲2006午《心理學》雜誌「助人活得更好」散文獎。另著有《恰如其分的自尊》(與佛朗索瓦合著)、《理性的情緒化》(與佛朗索瓦合著)、《記得要快樂》、《三個朋友的人生智慧大哉問》等。
譯者簡介:
歐瑜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士,巴黎高等翻譯學院(ESIT)漢法英筆譯碩士,現任雲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丁郁芙|臨床心理師
林靜如|律師娘
海苔熊|科普心理學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作家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你知道嗎?現代社會中許多常見的關係衝突,多與「人格障礙」有關。人格障礙不是缺陷或疾病,而是一道光譜,有輕有重(有時我們自己就是存在於光譜當中的人);但是無論輕重,若我們無法「理解」、「接受」這些人格障礙的存在,那麼生活中的關係衝突,就會一直隱隱存在,成為生活中的不定時炸彈。也許,學習如何應對人格障礙者,是現代人最重要的課題,如此,可能許多社會新聞的憾事,就不會發生了。
名人推薦:【專業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丁郁芙|臨床心理師
林靜如|律師娘
海苔熊|科普心理學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作家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你知道嗎?現代社會中許多常見的關係衝突,多與「人格障礙」有關。人格障礙不是缺陷或疾病,而是一道光譜,有輕有重(有時我們自己就是存在於光譜當中的人);但是無論輕重,若我們無法「理解」、「接受」這些人格障礙的存在,那麼生活中的關係衝突,就會一直隱隱存在,成為生活中的不定時炸彈。也許,學習如何應對人格障礙者,是現代人最重要的課題,如此,可能許多社會新聞的憾...
章節試閱
【前言】相處好難……,到底我該怎麼做?
身為精神科醫師和心理治療師,我們的工作就是傾聽患者們在感情、職場、家庭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首先,患者會介紹自己,講述他們的痛苦和期望,接著,他們會很自然地開始描述身邊的人─父母、配偶、同事等;就是這些人,造成患者的精神狀態無力招架,於是前來諮詢。
在聆聽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猜想「他們口中的那個人、那個我們不認識的人,肯定『很難搞』。」有時,我們甚至會認為「那個人」或許比眼前的這位患者更需要幫助……,但為什麼前來諮詢的,卻不是患者口中的「那個人」呢?
此外,除了接受單一患者的諮詢之外,我們也為各大企業進行壓力管理和相關心理狀態的諮詢。在接觸過各個層級的企業員工之後,我們發現,無論是老闆、同事、廠商或客戶,當中很多人所煩惱的人際問題,多半與人格障礙有關。因此,我們決定在本書中,和大家談一談有關人格障礙的問題:什麼是人格障礙?以及,如何與人格障礙者相處?我們衷心希望本書能幫助各位讀者,全面瞭解和學會應對生活中,無法迴避的人格障礙問題,以突破關係困境。
【焦慮型人格】
二十八歲的克萊兒跟我們說:
打從我有記憶以來,媽媽就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任何事情都會讓她心煩意亂。今天也是一樣,我要去看她,她要我提前告訴她幾點到,若我晚了十分鐘,她就會開始擔心我是不是發生了車禍。
十四歲那年,有一天晚上,我放學後在校門口跟幾個朋友聊天,到家的時間比平時晚了半個小時(顯然,我母親把我每天的放學時間都記在了心裡)。回家時,我看見我媽正哭著打電話給警察局,讓他們派人去找我!
還有一次,我二十歲那年,那時候已經比較獨立了,我就跟一群同齡的朋友一起去南美洲玩。
在那邊要打電話回法國不是很方便,且我寄回法國的明信片在我人回去之後才寄到。幾天沒有我的消息,我媽受不了了。結果發生一件我不意外但是很吃驚的事情:當我跟朋友們抵達一個位於秘魯和玻利維亞交界處的小邊檢站時,邊檢員在查看了我的護照之後,看了看我,說我應該打電話給我媽媽!後來我得知,我媽瘋狂地打了無數通電話給我們預計前往國家的法國大使館,讓他們特別留心注意我的行蹤。於是,大使館人員通知了所有的邊境檢查站!
可憐的老媽!我時常想對她發火,但我很清楚,她無法控制這種擔心,並為此感到痛苦。要是她擔心的只是我就好啦!可是,她什麼事情都會擔心。例如,她總是擔心會遲到。坐火車的時候,她每次都會提前至少半個小時到達火車站;我知道她在工作備受稱讚,因為她總能按時把該檢查的資料看完,總能預料到哪裡會出問題,並採取預防措施;她一收到帳單就會先寫好支票,以免支付晚了造成電話停機,之後的幾天,她還會查看寄出支票的銀行帳單,確認支票已被兌現。
我唯一看到媽媽放鬆的時候,是我們幾個姊妹和我們的丈夫一起到媽媽家吃午餐的時候。那天,媽媽整個上午都坐立不安,急急忙忙地準備午餐,而只有在吃完飯、喝咖啡,我們讓她坐著別動讓我們來收拾時,我才感覺到她終於放鬆下來了,她看上去安詳平靜,直到我們起身告辭。當天晚上到家之後,我還是會以各種理由給她打個電話,因為我心裡清楚,她知道我們平安到家了才會真正放心。
我不知道她的這種擔心從何而來。我父親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意外去世了,我母親一個人獨自撫養三個孩子。也許是這種創傷和責任感讓她變得如此焦慮,但當我看到我的外祖父母時,我發現他們也會為任何事情擔心不已。所以我就想,這是不是家族遺傳?另外,我姊姊也是這樣,所以我建議她趕快去看心理醫生!
好壞參半的焦慮人格
克萊兒的母親有種自尋煩惱的傾向,也就是說,她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慣於想到自己和親近之人可能面臨的風險。每當她處於一種不確定的狀況時,馬上就會做出最糟糕的假設(「我女兒遲到了─或許她出了意呢?」)。另外,在面對即將發生的狀況時,她也會傾向於預測所有的風險,以便能更好地控制這些風險。
但是,無論如何這僅僅說明此人異常謹慎,不是嗎?不是的,因為你可以清楚地感覺到,跟事件的發生或嚴重的可能性相比,克萊兒的母親這種對風險的關注過頭了。比如,未到的信件或是寫錯的支票,這種事很少或不太可能發生。如果發生了,電信公司也不太可能不提前通知就切斷電話。即便中間出現了什麼差錯,導致真的被斷話了,那就會是無可挽回的災難嗎?不會。那只是一件沒那麼嚴重的小事,只要讓電信公司的人來家裡一趟,就可以解決。
但是,克萊兒的母親似乎將所有的力氣,都放在某件不大可能發生的「小」,並為此時刻擔心,且為了預防事情的發生而呈現出過度緊張的狀態。預期焦慮、對風險過於專注,正是克萊兒的母親表現出焦慮型人格的特點。話雖如此,從克萊兒母親身上,我們可以發現焦慮型人格是好壞參半的人格。一方面是謹慎的態度和掌控一切的傾向,讓她在工作上獲得極佳的表現。但另一方面,則是過度的緊張和痛苦,帶給她自身精神上和周邊親友的壓力與緊張。
焦慮型人格的特點
● 對於自己或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其表現的擔心過於頻繁或強烈。
● 肢體經常感到過度緊張。
● 對風險的持續專注:戒備一切可能出現的問題,以掌控狀況,即便是風險極低的狀況(不太可能發生或不太嚴重的事件)。
過於敏感的「預警系統」
克萊兒的母親好像擁有一個雷達,不停地探測身邊可能發生的變故或災禍。我們可以這樣描述她的根本信念:「世界是個充滿危險的地方,總有災禍發生。」事實上,憂鬱型的人格也會抱有這樣的信念,只不過他們會置之不理,以緩解可能遭逢的打擊。克萊兒的母親則相反,她會通過「掌控」身邊的一切來預防可能發生的危險。
她的第二個信念可能是:「極為謹慎地行事,就可以避免大部分的變故和意外。」你或許會說,難道她這樣做不對嗎?世界不就是個充滿危險,隨時可能發生災禍的地方嗎?打開任何一份報紙都可以看到「一輛客車栽進了溝裡;孩子們在海水浴場溺亡;一位母親出門買麵包時被車撞了」等新聞,每天都有人在家中的廚房裡、工作檯邊或花園裡,因意外而受傷甚至死亡,所以,謹慎行事不正可以讓我們避免不少的意外和災禍嗎?說到底,媽媽做得沒錯,世界很危險,處處得小心!
話雖如此,克萊兒母親的信念和非焦慮型人格的信念之別,就在於焦慮的「頻率」和「強度」。誠然,災禍總有發生,我們都是脆弱而不堪一擊的存在,但絕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裡,都能忘記這一點,從而得以繼續生活。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可控的風險採取預防措施。比如,開車時繫上安全帶,但不會特別地焦慮和擔心在每個十字路口都會發生意外。此外,對於我們不大可能控制的重大風險,例如罹患重病、親人遭遇車禍,如果這些事情沒有真正發生,我們就會避免去想它。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焦慮的人苦於一種對他們「預警系統」過於敏感的結果:焦慮的思維、肢體的緊張和控制的舉動,相較於事件發生得過於頻繁和過於強烈。
如何與焦慮型人格相處?
你可以做的
一、展現自己是可靠之人
對於焦慮型人格而言,世界就好像一架巨大的機器,當中的每個零件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脫節」,並引起故障。為此,如果能讓焦慮型人格者覺得會引起故障的原因不是你,那麼,他對你的擔憂就會減少,你們的關係也會隨之改善。而你給他的這種印象往往是透過生活中的小細節,而逐漸形成,例如:準時、及時回覆郵件並且表現得深謀遠慮。
這麼做並不容易,因為焦慮的人有時會讓我們喘不過氣來,甚至讓我們想要跟他的期待唱反調。但如果這個人是你的父母、上司或同事,你就必須跟他維持關係,那麼「唱反調」就不是個好方法。
「我的老闆叫羅貝爾」尚講述著。「我的老闆三十八歲,是一位資訊技術代理商,是一位非常焦慮的人。他嘗試對一切有所預防,且越早越好,事必躬親。例如:要是我們有人要出差去拜訪客戶,他總會在出發前開會,以便確認我們是否準備充足。事實上,通常在此之前我們已經開了好幾次準備會議,有些是跟客戶一起開的,所以臨時加開的行前會議,讓不少同事都大為不悅,他們覺得不需要被別人看得這麼緊。因此他們會藉故遲遲不去或者遲到。但我不會這樣,我在必須去見羅貝爾的時候採取了另一種戰術:我會帶上一份行程報告,並解釋其中的細節。老闆會做些批示,但因為看到行程表基本上已經放下心來,所以他就會縮短會議時間。
久而久之,由於我事前幾次的信任建立,之後我再出差時,老闆都會直接跟我說:「你肯定已經準備妥當,我們不需要再行前會議了。」
由以上案例可知,尚懂得以積極的方式去應對,而不是跟上司硬碰硬,做出他同事那樣的被動攻擊型行為。或許,尚那些同事的父母就是焦慮和糾纏不休的人,而他們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再次經歷了童年時期的衝突。
你不該做的
一、避免成為其支配的對象
為什麼焦慮型人格者,總是讓周遭的人感到厭煩呢?因為他們會支配周遭的人,與他一同參與「風險防範」措施之中。話雖如此,由於焦慮型人格者的意圖多半看來是良善的,所以我們很容易被他們的觀點所束縛。六十四歲退休男子安迪向我們說明了這一點:
對我而言,退休意味著可以追隨自己的心意四處旅遊;很幸運,妻子在這一點上跟我趣味相投,我們打算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好好利用退休時光,四處走走。我們有兩個同齡的夫妻朋友,他們也喜歡四處遊玩。有一年,我們一起計畫到義大利旅行。從出發的時候我就感覺到,跟亨利一起旅行不會是件容易的事,即便,他是一位挺有魅力的人。
亨利一開始就為保險的事情擔心不已,直到我們都買了他選擇的保險才停止。出發那天,他開車來接我們,我們到機場之後再由另一位朋友把車開回去。他提前半個小時就到了我們家,而我們還在準備,因為他擔心會趕不上飛機;於是我們只好匆匆收拾好東西出發。到了機場,我們也是最早換好登機證的旅客。
在旅行途中,每次做決定他都會擔心。他提前規畫好旅行路線,不過確實規畫得很好,選擇好幾本旅遊指南都有推薦的酒店。不過,要是我們心血來潮想要到不在計畫之內的某個地方走走看看,他就會開始擔心,害怕臨時選擇的路線走不通或迷路、害怕我們會落到某個沒有人煙的地方、害怕我們吃了某家旅遊指南上沒有推薦的小店食物而生病、害怕我們會耽擱了下一站的預訂行程。他在最開始的時候非常焦慮,我們都沒敢「違背」他。好在慢慢地,在他妻子的幫助下,我們也開始做出決定。因為一切都進行得不錯,所以他最終也放鬆了一些。
【前言】相處好難……,到底我該怎麼做?
身為精神科醫師和心理治療師,我們的工作就是傾聽患者們在感情、職場、家庭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首先,患者會介紹自己,講述他們的痛苦和期望,接著,他們會很自然地開始描述身邊的人─父母、配偶、同事等;就是這些人,造成患者的精神狀態無力招架,於是前來諮詢。
在聆聽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猜想「他們口中的那個人、那個我們不認識的人,肯定『很難搞』。」有時,我們甚至會認為「那個人」或許比眼前的這位患者更需要幫助……,但為什麼前來諮詢的,卻不是患者口中的「那個人」呢?
此外,除...
目錄
【前言】 相處好難……,到底我該怎麼做?
序 章 被污名化的人格障礙
什麼是人格?
如何對人格進行分類?
什麼是人格障礙?
分類的意義
理解、接受,走進他們的世界
第一章 焦慮型人格
你有焦慮型人格的傾向嗎?
好壞參半的焦慮型人格
過於敏感的「預警系統」
當焦慮成為一種病
焦慮從何而來?
焦慮,就一定不好嗎?
如何與焦慮型人格相處?
第二章 偏執型人格
你有偏執型人格的傾向嗎?
多疑、固執的偏執型人格
樹立敵人,建立安心感
敏感型偏執與攻擊型偏執
適當的偏執,是好的
若出現迫害妄想,即可診斷是疾病
如何與偏執型人格相處?
第三章 表演型人格
你有表演型人格的傾向嗎?
誇張的表演,是一種防禦機制
女人,不都如此嗎?
歇斯底里一詞的歷史
適度的表演可能會派上用場
如何與表演型人格相處?
第四章 強迫型人格
你有強迫型人格的傾向嗎?
苛求自己,也苛求他人
善用「強迫」,化劣勢為優勢
強迫型人格不等於「強迫症」
什麼狀況下需採取藥物治療?
適合現代社會的人格障礙?
如何與強迫型人格相處?
第五章 自戀型人格
你有自戀型人格的傾向嗎?
缺乏同理心、自命不凡
我是最好的,理當備受禮遇
莫名的自我感覺良好
自戀,就一定不好嗎?
易陷入嚴重的「中年危機」
如何與自戀型人格相處?
第六章 孤僻型人格
你有孤僻型人格的傾向嗎?
與世界斷開聯繫的孤僻型人格
無論是批評或讚賞,都不在意
為什麼「孤僻」會成為痛苦之源?
如何與孤僻型人格相處?
第七章 A型人格
你有A型人格的傾向嗎?
高度競爭意識、追求效率不拖延
壓力是A型人格的興奮劑
什麼是壓力?
適當的壓力,能提高工作表現
如何與A型人格相處?
第八章 憂鬱型人格
你有憂鬱型人格的傾向嗎?
失樂症
負面的認知三元素
憂鬱型人格與憂鬱症
遺傳和教育
心理治療
藥物治療
如何與憂鬱型人格相處?
第九章 依賴型人格
你有依賴型人格的傾向嗎?
孤獨是「脆弱、失敗」的代名詞
追隨英雄、成就他人
依賴,是人的本性
分離焦慮
當依賴披上偽裝
家暴的惡性循環
如何與依賴型人格相處?
第十章 被動攻擊型人格
你有被動攻擊型人格的傾向嗎?
順從等於失敗
存在於權威間的人格障礙
叛逆期的孩子
如何與被動攻擊型人格相處?
第十一章 逃避型人格
你有逃避型人格的傾向嗎?
害怕失敗與自我貶低
乖小孩的悲劇
社交恐懼症
遺傳因素
百憂解效應
如何與逃避型人格相處?
第十二章 其他人格類型?
自戀—表演型人格
逃避—依賴型人格
反社會型人格
邊緣型人格
分裂型人格
施虐型人格
自我挫敗型人格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人格改變
多重人格
第十三章 為什麼會有人格障礙?
人格會遺傳嗎?
環境因素
人格特質是一道光譜,而非生硬的區段
【結論】 如何幫助人格障礙者走入人群?
【前言】 相處好難……,到底我該怎麼做?
序 章 被污名化的人格障礙
什麼是人格?
如何對人格進行分類?
什麼是人格障礙?
分類的意義
理解、接受,走進他們的世界
第一章 焦慮型人格
你有焦慮型人格的傾向嗎?
好壞參半的焦慮型人格
過於敏感的「預警系統」
當焦慮成為一種病
焦慮從何而來?
焦慮,就一定不好嗎?
如何與焦慮型人格相處?
第二章 偏執型人格
你有偏執型人格的傾向嗎?
多疑、固執的偏執型人格
樹立敵人,建立安心感
敏感型偏執與攻擊型偏執
適當的偏執,是好的
若出現迫害妄想,...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