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闢一條不必依賴信仰的實證法門,發現生命和世界的真相,從而解脫煩惱。
【本書簡介】
◎提供佛教不共外道的核心義理與實證法門祕笈,直接接受正法佛教的薰陶。
◎提出認識和求知方法的原則,讓人以理性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證得世間學問和出世間的智慧。
◎真如三昧是修學實證佛教最重要的事,以作為大乘見道的基礎,直到究竟成佛。
宗教學博士、佛法明師呂真觀,繼《文藝佛心》以小說、電影、歌曲開方便門引領大眾親近佛法哲理後,一本正典的佛學論述,循序漸進、深入淺出,闡述佛教的基本概念、認識論與方法論、修行法門、重要觀行,讓人長驅直入真如三昧的修習法要。
佛教的核心是實證,注重實證,便容易證果!
依證果的難易,可以區分三種佛教。能讓許多人證果的教法稱為正法佛教,正法佛教注重實證,因此也可以稱為實證佛教。只有少數人可以證果的教法稱為像法佛教。沒有人能證果的教法稱為末法佛教。
佛教特別注重四依和三量,遵循四依三量才能證果!
三量中最重要的是現量,也就是親證,
必須蒐集足夠的證據讓自己不再懷疑,才能解脫煩惱。
能夠依循四依三量的人,服順真理,在真理面前拋棄自己的偏見和執著,
只要碰到正法佛教,便能很快改正錯誤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證得果位。
作者簡介:
呂真觀
誠信愛心家園董事長,《實證佛教通訊》發行人。
1961年出生於臺灣省桃園市,著有專書《禪宗的開悟與傳承》和《實證佛教導論》,發表《寒山子的唯識體證》及《佛教的論證方法和解脫的原理》等論文。
1979年開始閱讀佛經與禪門典籍並到處參訪知名禪師。2006年畢業於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隨後三年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主修宗教學,2009年畢業,獲頒哲學博士學位。一生都在探尋真理,如今仍在繼續著永不止息的旅程。
章節試閱
第二章 佛教的認識論與方法論
第一節 佛教的認識論
佛教的認識論是三量:現量、比量和正教量。現量的效力高於比量,比量的效力高於正教量。不符合事實的,則稱之為非量。
現量
知識依其來源分類,分別是現量、比量和正教量。什麼叫現量?現量,就是現前觀察所得的知識,以及以此為基礎所做的邏輯推論。此處所謂的邏輯推論,包括演繹法(可以百分之百確定的推論),以及歸納法(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確定的結論),但是不包括不十分肯定的推測與臆想。
比方說我現在把這本書拿起來,你看到這本書上面有寫字「實證佛教導論」,這個是現量境界。但人類的知識不能只靠現前觀察,必須透過邏輯歸納法和演繹法,才能架構整個知識體系。佛教也是這樣的,把邏輯歸納法和演繹法都視為現量,經教證據是《緣起聖道經》。
這部佛經記載,佛陀曾經說:「我復思惟:由誰有故,而有老死,如是老死復由何緣?我於此事如理思時,便生如是如實現觀:由有生故,便有老死,如是老死由生為緣。」佛經在這裡講,世尊過去世現觀緣起,他從老死這一支往前逆推:「人為什麼會老,為什麼會死?」既然有這個現象的話,一定有一個原因,這個時候他就發現:「如果沒有生的話,就不會有老死。」這個結論是怎麼來的?是不是他要觀察很多現象?假設我觀察一萬個人,觀察一萬隻螞蟻,或者是把這些事例加起來周遍地觀察,發現如果沒有出生就不會死,或是只要有人出生了他就一定會死,這兩件事情統統都確定了,這個叫做歸納法。你看過這麼多現象,你把它歸納成一個規律「凡有生必有死」──只要有出生就一定會有老死。但這個地方有個大問題:「你又沒有看過所有的事例,你怎麼知道『凡有生必有死』?」佛陀也是一樣啊!未來的人還沒有出生,他怎麼知道未來的人只要有出生就一定會死,還沒有發生的事誰能夠現前觀察呢?不可能!所以他是觀察很多很多的事例歸納起來,然後得到這個結論,這個就是邏輯歸納法。
邏輯歸納法並不是絕對可靠,它得到的結論可能會被未來的事例所推翻。但我們不能因此就不承認它的效力,不然的話,所有的物理規律表述都不能成立。因為各種物理規律表述,包括慣性定律、反作用定律、萬有引力等等,都是透過觀察而歸納出來的。物理學家能觀察到所有的事例嗎?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物理學家也是用邏輯歸納法,他們看到很多很多同類的事例都出現了,然後去歸納它們共同發生的條件,找到一種表述可以解釋所觀察到的事例,這樣的表述我們稱之為物理定律。
在《緣起聖道經》裡面,佛陀說「由有生,必有老死,便生如是如實現觀」,他用「現觀」這兩個字,所以我們把歸納法也歸類為現量。如果不承認歸納法的效力,因緣法 的現觀是不可能完成的。
這個「幾乎百分之百確定」,如果是以自然科學的標準,至少要成千上萬的例子觀察過了都沒有差錯。以「凡有生,必有死」來說,你想想看,你一輩子觀察過的死亡事件有多少,包括一隻小螞蟻死掉,應該很多嘛!但是你想想看,你有沒有看過哪一個人或者聽說哪一種生物出生後不死的,你一定沒看過。如果把你聽來的,包括別人替你觀察的都蒐集起來的話,你所知道的案例就百萬、千萬、乃至億、兆,因為連別人聽到的也跟你講了嘛!你有沒有聽過或者看過哪一個人出生以後從來不死的,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事,一定會列入金尼斯世界紀錄,所以金尼斯世界紀錄也是替我們做觀察了。各種生物也從來沒有聽說哪一個是出生之後不會死的,沒有這種生物,對不對?所以,你現在已經觀察過的案例多得嚇人,把這種東西也算進去的話,說邏輯歸納法的可靠性,幾乎是百分之百地確定。它是從這個層面去看。所以百分之九十九的可靠性還不夠,甚至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不夠,都不能算是現量。像有的疫苗接種,有十萬分之一的可能會染病,要是有人問醫師:「你能不能保證我不會染病?」醫生一定不敢保證。所以即使錯誤的機會只有十萬分之一,都不能說是現量。現量就是要幾乎百分之百,就是說推翻規律的機會非常非常地小,小到不需要考慮發生例外的可能,這才是邏輯歸納法。
再來就是邏輯的演繹法。例如你已經確定「凡有生必有死」,那現在有一個人出生了,接下來你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這個人將來一定會死」。演繹法是從既有的規則當中去演繹出來。就是你先知道一個規則,然後某種現象跟這個規則的描述符合,或者說你是用邏輯上的交疊,排除掉不可能的部分,導出唯一可能的結論。
所謂的現量有三個東西:第一個是五官,眼、耳、鼻、舌、身的現前觀察;再來就是意識的邏輯推理,演繹和歸納,這都算是現量。
如果要細分的話,現前觀察和邏輯推理還是有很大的差別。比方說,人類發射火箭到太空去,照一張地球的照片,這對全人類都是一個很大的震撼。以前天文學家說地球是圓的,這是用歸納法和演繹法得到的結論,不是直接看到地球是圓的,所以很多人還是不太相信,等到人類發射火箭,從外太空發現地球是圓的,這下子總不會有人再爭執了吧!
邏輯觀念不好的人講:「你講地球是圓的,那些都是學者的陰謀,地球不可能是圓的,地球是平的,你不要受到那些學者的欺騙,那些統統都是假的。」可是等他看到地球的照片,就不會再這麼主張了。如果你在外太空,直接看到地球是圓的,感覺一定更不同。
在解脫上面,現前觀察也會造成很大的不一樣。如果你是從邏輯推理發現五陰不是我,雖然道理上知道,但還感覺到五陰是我。你如果是現觀呢?像十住菩薩眼見佛性,現前觀察身心如幻、世界如幻,那個就是現觀境界。因為他是現前觀察到,而不是用邏輯推理達到的,這會造成很大的差異。所以眼見佛性的菩薩一定會薄貪瞋,解脫功德會超過初果人很多。
雖然說都是現量,但是用歸納或者是演繹法達到的現量,會比不上眼睛看到的。在事實上也是這樣,如果這個地方埋了地雷,到處都是地雷,儀器探測說某一條路線沒有地雷,這也算歸納法得到的現量,因為你知道儀器以前都很準確,以後應該也是。可是如果出錯了,你就會被炸死,所以你還是會怕,你可能還是不敢走過去。如果我們現在找一個機器人,重量跟你一樣,讓它走過這條路,再找一個不怕死的人走過去。這時候你已經親眼看到有人走過去了,你自己再去走,你就覺得篤定多了。這中間就造成差別了。
所以同樣是現量,如果你可以直接用眼睛看到,要說服意根「五陰不是我」就比較容易,這個就是為什麼必須儘量現前觀察的原因。雖然有差別,但我們還是一樣,認為邏輯的歸納跟演繹都算現量,因為在判定知識的時候,他們的等級是相同的,只是在解脫上會有差異。
比量
《瑜伽師地論》說:「比量者,謂與思擇俱,已思應思所有境界。」這裡的思擇是指研判,從兩種以上的可能,選擇最可能的一種。這樣解釋也許有人會不同意,但是我們可以參考《瑜伽師地論》所舉的例子,就知道它真正的意義。可以這樣說:只要能夠在邏輯上百分之百地確定,或者像歸納法一樣幾乎百分之百地確定的話,都算現量境界。如果有研判的過程,認為它應該八九不離十,這就是比量。就算是有九成九的把握,也還是比量。九成九不算現量,因為九成九就是百分之九十九,我們剛才講說「要幾乎百分之百確定」。
比量有五種,一相比量,二體比量,三業比量,四法比量,五因果比量。第一種相比量,是從外相判斷未知的事實。《瑜伽師地論》說:
相比量者,謂隨所有相狀相屬,或由現在,或先所見推度境界。如見幢故,比知有車。由見煙故,比知有火。如是,以王比國,以夫比妻,以角犎等,比知有牛。以膚細軟、髮黑輕躁、容色妍美,比知少年。以面皺、髮白等相,比知是老。以執持自相,比知道俗。以樂觀聖者、樂聞正法、遠離慳貪,比知正信。以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比知聰叡。以慈悲愛語、勇猛樂施、能善解釋甚深義趣,比知菩薩。以掉動輕轉、嬉戲歌笑等事,比未離欲。以諸威儀恒常寂靜,比知離欲。以具如來微妙相好智慧寂靜正行神通,比知如來應等正覺具一切智。以於老時見彼幼年所有相狀,比知是彼。如是等類,名相比量。
這裡頭有幾個例子,「見幢未必有車」,古代的車跟現在的車不一樣,它不是像現在有車頂,而是插一支傘用來遮陽。你可能在圍牆裡面看到有一個幢從外面馬路經過,你就想大概是有車子。但你如果跑過去看,也許是車子壞掉,把幢拆下來,一個人抬著那個幢走,這也有可能啊!假設你隔著圍牆看到卡車的車廂,你想說大概有卡車在那裡,但你出去看,說不定是把車廂拆下來放在那裡,你以為那是車子,其實那只是一個部分而已。這個也是相比量。
又說皮膚都皺掉了,頭髮是白色的,你就以為是個老人家,這是由外相推測他的年齡,所以是相比量。
《瑜伽師地論》的文字,不只是介紹相比量而已,它還涉及修證上的判斷。假設說有人吹牛說他已經證初禪了,但是你看他眼睛老是亂飄,走在路上,一個漂亮女生走過去,他會多看兩眼。從這個地方,你就知道這個人還沒有證初禪,因為眼睛會喜歡漂亮的,你跟他講話他會跟你開玩笑,有這種相貌出現的時候,你可以知道這個人還沒有證初禪、還沒有離欲。因為離欲的人要管得住自己的六根,六根不能攀緣財、色、名、食、睡,不能眼睛老是在那裡亂飄,看到好吃的東西拼命地吃,這樣說他證初禪,當然不太可能。
但是這個判斷是比量,為什麼說是比量?如果說他是個過去佛,他也可以這樣啊!他老早就成就佛果了,但是為了要度眾生,他必須要示現成一個凡夫的樣子,連初禪的樣子都不能示現出來。所以你不要看這個人好像功德很差,你就說他一定還沒證初禪,這也未必。
這裡頭又舉一個例子:「以具如來微妙相好智慧寂靜正行神通,比知如來應等正覺具一切智。」一個人沒有智慧,也沒有神通,跟你講他是釋迦牟尼佛,或者他是阿彌陀佛來人間應化,這樣你要相信嗎?神通雖然不一定跟智慧、跟解脫有關,但他說自己是究竟佛,是法王,或者說他是八地以上的菩薩,而沒有神通,這都太離譜了。如果說今天一個沒有神通的人來跟你講「我是觀世音菩薩」、「我是阿彌陀佛」,你要不要相信?當然不,違背這個相比量嘛!
第二章 佛教的認識論與方法論
第一節 佛教的認識論
佛教的認識論是三量:現量、比量和正教量。現量的效力高於比量,比量的效力高於正教量。不符合事實的,則稱之為非量。
現量
知識依其來源分類,分別是現量、比量和正教量。什麼叫現量?現量,就是現前觀察所得的知識,以及以此為基礎所做的邏輯推論。此處所謂的邏輯推論,包括演繹法(可以百分之百確定的推論),以及歸納法(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確定的結論),但是不包括不十分肯定的推測與臆想。
比方說我現在把這本書拿起來,你看到這本書上面有寫字「實證佛教導論」,這個...
作者序
騎獅騎象的菩提勇士
佛教有信仰也有哲學,但它的核心是實證。注重實證,便很容易證果。證果,是證得見道位以上的果位。見道位 ,是轉凡成聖的起點,包括聲聞見道、緣覺見道和菩薩見道,合稱三乘見道 。反過來說,要是不注重實證,落入信仰和哲學,便很難證果。以哲學的思維理解佛教,容易脫離現實,流於戲論,落入這種流弊的,以知識分子為主。群眾則大多落入信仰。信仰對某些人有顯著正面的效果。比如拜懺,參加的人被宗教儀式的肅穆、虔誠氛圍所感動,產生強烈的信仰,這種信仰會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幫助他改過向善,得到人天福報。但是信仰也有流弊,一些邪教會利用信仰給徒眾洗腦,控制徒眾的行為,甚至發生聚眾淫亂、動用私刑、集體自殺、顛覆政府(如清朝的白蓮教)等違背社會善良風俗和國家法律的事情。輕一點的會控制你,讓你不敢講真話,讓你去打擊正當的修行人。宗教控制是在一點一滴中建立起宗教師的權威,讓信眾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接受錯誤的戒律和說法,喪失自己的判斷能力,甘心被人利用,最後變成宗教師的奴隸。
依證果的難易,可以區分三種佛教。能讓許多人證果的教法稱為正法佛教,正法佛教注重實證,因此也可以稱為實證佛教。只有少數人可以證果的教法稱為像法佛教。沒有人能證果的教法稱為末法佛教。這三種佛教最大的區別在於「法」和「律」。
佛教把「法」分為常住法和無常法。無常法又叫做有為法,也就是有生、住、異、滅的現象。常住法又叫做無為法,沒有生、住、異、滅,是永恆的存在。一般人都能認識有為法,只有出世間的聖賢能夠實證無為法,所以《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正法佛教能夠把常住法和無常法區分得很清楚。像法佛教雖然承認有常住法,但是在實際觀行的時候發生了錯誤,把某個無常法當成是常住法。像法與正法沒有太大的差異,徒眾中若有人能遵循四依三量抉擇正確的教法,仍然可以證果。末法佛教不承認有常住法,認為一切都是無常法,把常住法一律當成是外道法,因為有這種錯誤認知的緣故,沒有人可以證果。
「律」是戒律,一切身、口、意的行為規範都是戒律,但是這裡是指與修證直接相關的行為規範,不包括吃飯前忘記供養這種不影響證果的小戒。把符合戒律的事情說成違反戒律,叫「律言非律」,例如把弘揚佛法說成破和合僧。把違反戒律的事情說成符合戒律,叫「非律言律」。出家人不能結婚、不能行淫,但是有人說出家人可以結婚、可以行淫,這就是「非律言律」。「非律言律」和「律言非律」,都是末法佛教的特徵。
有一個網站把在家居士手淫當成是重大戒律的邪淫,甚至把意淫也當成重戒。其實,在家居士手淫並不違反五戒,也不妨礙證初果(聲聞見道位)和二果,只會障礙三果。 因為初果和二果都是欲界的果位,三果則是色界的果位,必須斷絕欲界貪愛才能證得。至於意淫,則是欲界眾生很難避免的事,即使是一個正人君子,也會偶然閃過淫念。要求自己去遵守做不到的戒律,會經常處於懊悔和自責之中,無法出離,哪裡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正法、去做觀行呢?所以,修行人要把「律」與「非律」分清楚,還要按照修證層次來調整適用的戒律,給自己適當的休息和娛樂,過正常的生活,才能長久地修行,不會因為疲累而退轉。
比「非律言律,律言非律」情節輕一點的是「重戒言輕,輕戒言重」,這是像法佛教的特徵。輕重的標準,是以煩惱的輕重為準。 要是沒有煩惱,就不違犯戒律。有反省能力的人,自然會有判斷能力,不需要別人來替他決定。要是用反覆的教育讓人接受違背良知的行為規範,就成為一種洗腦和控制。受控制的人(例如許多自願修習雙身法的明妃)會出現被迫害的心理特徵。追求解脫卻反而增加煩惱,這是錯修佛法的結果。解脫必須從發現真相而來,真相必須由自己蒐集足夠的證據而確認,不能由別人代勞,如果有依人不依法的心態,必定與解脫背道而馳。
有一位出家人離開了寺廟,委託幾位在家居士去寺廟幫他取回個人物品。前去取物品的人在寺廟住持的現場監督和確認下把物品領走,交給委託人。事後,有人說他們拿錯了,有的東西不是私人的,而是信眾捐給寺廟的公產。於是,幫忙拿東西的人統統被認定為「侵毀常住」,被要求依重罪懺悔,必須每天痛哭流涕,直到出現「好相」為止。後來,負責戒律的執事也覺得太過頭,便改依輕罪處理,但他又宣稱:「雖然是輕罪,但是依重罪來懺悔並沒有什麼不好。」在這個事例當中,如果當事人確實是輕罪,那麼依「侵毀常住」的重罪懺悔的做法便是輕戒說重,乃是像法佛教的特徵。不幸的是,這裡的認定是錯誤的。將無故意過失的行為,說成違反戒律,這已是末法佛教的特徵。
修行人要如實地反省自己的煩惱,因為這就是苦聖諦的觀察,它是修行的基本功夫。這個地方觀察不成就,說修證有多好,都是自欺欺人。選擇宗教師,除了要看他的知見是否符合三量之外,還要看他是否有基本的德行,才能確定他已完成苦聖諦的現觀,有初果以上的證量。能夠如實觀察苦聖諦的人,一定經常反省自己,寧可自己受苦,也不願把煩惱加到別人身上。如果某人總是用各種自欺欺人的理由惱害他人,例如把打擊異己的權力鬥爭說成「護法」,就可以從比量判斷:此人還沒有完成苦聖諦的觀察。苦聖諦的如實觀察,屬於現量,只有現量才能讓人解脫煩惱。現量是符合事實的觀察,一定要用科學、理性的態度和方法才能成就,而不能只依靠信心。宗教師缺乏苦聖諦的現量,才會想要樹立權威,企圖控制徒眾。徒眾則因為崇拜權威,以為只要靠信心便可以得到解脫,從而被人控制。宗教控制的事例不斷發生,就會加深許多人對宗教的戒心,唯恐自己的親友也陷入其中。
佛教一向反對宗教控制,特別注重四依和三量。四依是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三量是現量、比量、正教量。三量裡面最重要的是現量,也就是親證。你必須蒐集足夠的證據讓自己不再懷疑,才能解脫煩惱。現代人已接受足夠的科學教育,只要保持文明、理性、科學的態度就足以證果,不一定需要信仰。能夠依循四依三量的人,即使沒有信仰三寶或皈依三寶的形式,卻早已在實質上皈依「法」(事實真相)。他們服順真理,在真理面前能夠拋棄自己的偏見和執著。這種人非常難得,只要碰到正法佛教,便能很快地改正錯誤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證得果位。
遵循四依三量才能證果。違背四依三量,要想證果就很困難。控制性很強的道場,因為違背四依三量,徒眾或者屈從權勢,或者拾人牙慧,或者無法獨立判斷法與非法、律與非律,即使被印證開悟,卻不見得符合三乘見道的標準。只要權威人士講一句話,就算是錯的,他們也不敢反對,完全缺乏從宗出教的氣魄,怎能期望他們有什麼作為?只有嚴格遵循四依三量的佛弟子,敢於挑戰權威,糾正錯誤的法、律,他們才是「騎獅騎象的菩提勇士」 ,能夠荷擔如來末法事業,延長正法佛教住世的時間。
佛教團體一般都承認四依三量,但是在實際運作當中,則出現相當的落差。因為這個緣故,我們大力提倡四依三量,希望能開闢一條不必仰賴信仰的入道法門,讓科學、理性的現代人可以超越信仰的層次,發現生命和世界的真相,從而解脫煩惱。還有很多佛教徒,最初是以信心入門,當他們深入經教之後,逐漸發現信仰的侷限,開始尋求實證,盼望終極地解決煩惱與痛苦。對這些佛教徒而言,實證佛教可以作為他們進階的門徑。
實證佛教奠基的著作是《實證佛教導論》,它內容豐富,立論嚴謹,文字卻比較簡略,有些地方並未詳細說明。真觀曾經講解這本書,編成《實證佛教入門》函授教材。《實證佛教入門》是講課的紀錄,文字比較淺白,卻缺乏體系。因此由智平編輯為本書的前五章,命名為《實證佛教觀行法門》。第六章原本是另一本書《真如三昧修習法要》,它是智平從真觀豆瓣日記和《實證佛教通訊》電子期刊,蒐集與真如三昧有關的文稿編輯而成的。智平分別編成之後,發現字數不多,與其分開,還不如合併成一本書。真如三昧非常重要,它是從聞思跨越到修證,最重要的法門,可以讓大家隨順解脫,最終必能大乘見道。這本書已經函蓋大乘小乘,具足戒定慧三學,因此命名為《實證佛教修行方法》。
第一章是佛教不共外道的核心義理,它是實證佛教的祕笈,如果不懂得這部分義理,絕對不可能證得出世間的果位,為了顯示它的重要,放在本書最前面。第二章則是認識和求知方法的原則,它是共於世間智者的學問,可以讓人以理性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證得世間學問和出世間的智慧,它是實證佛教異於哲學與信仰最重要的差別所在。這兩章的內容比較生硬,一般的讀者可以從第三章開始,直到讀完第四章或第五章之後,再回頭讀第一章和第二章。佛學底子深厚(特別是自認為「正法弟子」或「證悟者」)的朋友可以按照順序閱讀。不管是哪一種讀者,只要你能夠拋棄成見,以真理為依歸,一定會發現自己的錯誤與盲點,遠離顛倒夢想,從此上上升進,直到究竟成佛。
騎獅騎象的菩提勇士
佛教有信仰也有哲學,但它的核心是實證。注重實證,便很容易證果。證果,是證得見道位以上的果位。見道位 ,是轉凡成聖的起點,包括聲聞見道、緣覺見道和菩薩見道,合稱三乘見道 。反過來說,要是不注重實證,落入信仰和哲學,便很難證果。以哲學的思維理解佛教,容易脫離現實,流於戲論,落入這種流弊的,以知識分子為主。群眾則大多落入信仰。信仰對某些人有顯著正面的效果。比如拜懺,參加的人被宗教儀式的肅穆、虔誠氛圍所感動,產生強烈的信仰,這種信仰會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幫助他改過向善,得到人天福報。但...
目錄
自序──騎獅騎象的菩提勇士
第一章 佛教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佛、法、僧
法
佛
僧
第二節 能生與所生
萬物生成的理論
經教依據
不生不滅
真妄和合
第三節 世俗諦與勝義諦
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
聲聞乘住於勝義諦
幾個重要的原則
第四節 正法、像法、末法
正法佛教
像法佛教
末法佛教
三期佛教
第五節 實證佛教
信仰與實證
實證佛教宣言
佛教要求的實證
信仰的佛教
哲學的佛教
第二章 佛教的認識論與方法論
第一節 佛教的認識論
現量
比量
正教量
非量
第二節 佛教的方法論
依法不依人
依義不依語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依智不依識
第三章 修行法門
第一節 修行的次第
第二節 戒律
三種戒律
在家居士的戒律
五戒
自慰不違反五戒
適合現代人的戒律
第三節 兩種入手方便
從禪定入手
從觀行入手
第四節 觀行法門
只聽一次法就證初果
善知識因緣
障礙見道的三種煩惱
兩種錯誤觀念
正確的觀行方法
第四章 聲聞法的觀行
第一節 聲聞法概述
苦苦、壞苦、行苦
六見處
第二節 色蘊的觀行
色蘊的定義
組成物的無常
四大種的無常
無常即苦
色、聲、香、味、觸
第三節 受蘊的觀行
受蘊的定義
受蘊的無常
第四節 想蘊的觀行
想蘊的定義
想蘊的無常
第五節 行蘊的觀行
行蘊的定義
行蘊的無常
第六節 識蘊的觀行
識蘊的定義
識蘊的無常
第七節 常住法的觀行
常住法「我」
六道輪迴和因果報應
輪迴中不變易的我
問與答
第八節 斷除三縛結
我見
疑見
戒禁取見
寫修行筆記
第五章 略述因緣法和大乘法的觀行
第一節 因緣法概述
無明
行
識
名色
六處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
第二節 大乘法概述
大乘法實證的內容
能藏、所藏、執藏
真妄和合
第六章 真如三昧修習法要
第一節 以般若慧為所緣的定學
聞所成慧
思所成慧
修所成慧
分證解脫
三種般若
第二節 心經所說的般若智慧
觀自在
般若波羅蜜
四種涅槃
五蘊皆空
諸法空相
無智亦無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三節 真如三昧及其功德
一大事因緣
廣義與狹義的真如
修習真如三昧的方法
真如三昧的功德
第四節 修習真如三昧的要訣
因聞思成熟而發起真如三昧
修習真如三昧的遮障
修習真如三昧的口訣
問與答
第五節 大乘見道永不退轉
大乘見道的定義
破參而沒有轉依
成佛的唯一法門
善知識的護持
如理正念真如法
有法及法
入流亡所
鞏固大乘見道功德
第七章 最後叮囑
勇發普賢行願總攝戒行
安住真如三昧深入禪定
遵循四依三量增上慧學
三乘的開悟與見道
實證佛教研究中心
自序──騎獅騎象的菩提勇士
第一章 佛教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佛、法、僧
法
佛
僧
第二節 能生與所生
萬物生成的理論
經教依據
不生不滅
真妄和合
第三節 世俗諦與勝義諦
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
聲聞乘住於勝義諦
幾個重要的原則
第四節 正法、像法、末法
正法佛教
像法佛教
末法佛教
三期佛教
第五節 實證佛教
信仰與實證
實證佛教宣言
佛教要求的實證
信仰的佛教
哲學的佛教
第二章 佛教的認識論與方法論
第一節 佛教的認識論
現量
比量
正教量
非量
第二節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