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套《奇蹟課程釋義》的問世,可說是無心插柳。1998年起,肯尼斯應學生之請,為〈學員練習手冊〉做了一系列的講解,基金會將研習錄音增編彙整為逐句詮釋的〈練習手冊行旅〉。此案既定,〈正文行旅〉以及〈教師指南行旅〉應運而生,為奇蹟學員提供了最完整且精闢的修行指針,訂名為《奇蹟課程釋義》,幫助學員將〈正文〉理念架構所引伸出來的教誨,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三部《行旅》,可說是所有踏上奇蹟旅程的學員最貼心的夥伴。
《學員練習手冊行旅》的宗旨,乃是幫助奇蹟學員了解三百六十五課的深意,以及它們在整部課程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幫助學員將每日一課運用於現實生活中,否則《奇蹟課程》那些震古鑠今之言可謂枉費唇舌,徒然淪為一套了無生命的學說。
作者簡介:
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Kenneth Wapnick, Ph.D. 1942~2013)
為最初與筆錄者海倫共同編輯《奇蹟課程》之人。肯尼斯是臨床心理學博士,深曉傳統心理治療的瓶頸,直到邂逅了《奇蹟課程》,才找到了他安心立命之處,決定終此一生為它服務,創立了「奇蹟課程基金會」,成為《奇蹟課程》的指定教學機構,開始了他講授《奇蹟課程》的生涯。
《奇蹟課程》自七0年代問世以來,逐漸成為超個人心理學的聖經。有人曲解其意,為自己的理念撐腰;有人攀附《課程》,以一代宗師自居;也有人視之為致命威脅,大加撻伐;只有肯尼斯不為各種亂象所動,始終堅持以《奇蹟課程》的話來詮釋《奇蹟課程》,且將形上理念與現實生活熔於一爐,四十年如一日,儼然成為《奇蹟課程》的中流砥柱。
章節試閱
第七十一課
只有上主的救恩計畫才有成功的可能
本課的題旨「只有上主的救恩計畫才有成功的可能」,對小我而言,不啻一大噩耗,因為我們老是冀望自己的救恩計畫終有成功之日。容我再次提醒,上主沒有任何計畫!耶穌之所以如此說,只因這是我們最熟悉也輕易就懂的說法。但我們必須謹記在心,所謂的「救恩計畫」,其實就是寬恕的象徵,也就是耶穌藉以修正小我的罪咎思想體系之工具。倘若根據《聖經》以及從它衍生的宗教教義,上主的確有一套救恩計畫,然而耶穌在這裡說的計畫卻是另有所指。前文雖已討論過這一觀念,本課還會重申箇中的意涵。
(1:1~2)你也許還未意識到,小我也制定了一個與上主作對的救恩計畫。你所相信的正是它的計畫。
很少人能意識到,凡是耽溺於特殊之愛或特殊之恨,就無異於存心抵制上主。難怪耶穌在〈正文〉會這麼反問:「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的特殊關係不過是企圖打敗上主的明證,我們還會珍惜它們嗎?」(T-16.V.10:1)耶穌切望我們明白,我們不只為自己擬出了一套脫離苦海的計畫,而且這個計畫骨子裡就是想跟上主抗衡。他要我們反省自己「非此即彼」的處世原則而看清當前的處境,這樣做,必然有助於我們回心轉意,而作出正確的選擇。
(1:3)由於它與上主的計畫全然相反,你不得不信,你若接受上主的計畫來取代小我計畫,必然下場堪憐。
我們真的如此相信:一旦接受了上主的計畫而開始寬恕,自己的個體性就沒戲唱了,這會陷我們於永恆虛無之境。這樣的信念恰恰反映出耶穌在〈正文〉所描述的小我思維:顛倒是非,好的成了壞的,壞的成了好的,寬恕令人避之猶恐不及,罪咎反而大受歡迎:
小我大部分的荒誕行為,都可直接追溯到它對罪咎所下的定義。對小我而言,清白無罪等於罪大惡極。凡是不發動攻擊之人都成了小我的「敵人」,因為他們沒有尊重它對救恩的詮釋,這意味著他們隨時都可能放棄罪咎,揚長而去。……它[小我]只要一碰到上主之子[比如耶穌]真正清白的面容,就想置他於死地;它的理由是:清白無罪乃是對上主的褻瀆。對小我而言,它即是上主,那麼清白無罪在它的詮釋下自然罪該萬死。(T-13.II.4:1~3;6:2~3)
(1:4~5)這話一聽就知道它在顛倒是非。但我們只要深思一下小我計畫的內容,你就會明白,不論它多麼顛倒是非,你卻堅信不疑。
大家應該還記得耶穌在「無明亂世的法則」那一節中說過同樣的話。他在描繪了小我五個神智不清的運作法則後,緊接著說:
你或許會為自己申辯,你並不相信那些荒謬的無明法則,更不會奉行如儀。何況,只要正視一眼它們的內涵,怎麼可能有人相信?然而,弟兄,你「真的」相信它們。(T-23.II.18:1~3)
耶穌很清楚,我們非常相信小我的計畫,因為我們死心塌地相信自己活在這兒。我們相信唯有透過投射才會得救,因為只有投射才抵擋得了心靈的救贖原則,而心靈正是上主聖愛記憶的安止之處。
(2:1)小我的救恩計畫說來說去不外是抓著心裡的怨尤不放。
這句話講得不能再白了,它一針見血指出小我投射的目的──抓著怨尤不放。請看看,接下來的一段如何刻畫「特殊性」的本質:
(2:2~5)它堅持主張,如果別人的言行表現有所不同,或是外在環境或事件有所改變,你才可能得救。為此,你始終認為救恩來自你之外。你所懷的每一個怨尤,不只是一個聲明,更成了你內心的信條:「如果事情不是這樣,我就沒問題了。」原本要求你改變自己心念的救恩,轉身一變,成了你對每個人、每件事的要求,就是不敢要求自己。
可以說,世間沒有人不認同這一思想體系,因為整個世界就是由此誕生且靠它維繫下去的。正如同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所剖析的夢的原理:所有的夢都是為了滿足未能實現的夢想。耶穌借用這一原理進一步闡述所有的人生夢境,不論是睡著的夢還是醒著的夢,不論宏觀式的物質宇宙或微觀式的個人世界,全都是為了成全小我想要維持分裂的私心而量身打造出來的,目的就是把責任推到他人身上。如此一來,我們每個人都能享用小我的分裂大餅,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為別人會為此大餅付出代價。〈正文〉「十字架的畫像」那一節裡,把小我的仇恨與私心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們為了保有自己的純潔無罪,想盡辦法嫁禍他人,要別人因此內疚並遭受懲罰,如此我們才能安然脫身:
你所受的每一個苦,都會被你視為他攻擊你的罪證。於是,你自身便成了他不再無辜的標誌;只要看看你的慘狀,就不難明白他是如何罪孽深重。對你不公的事,臨到他頭上就成了理所當然。如今輪到他來承受你所遭受的不義之報應了;唯有嫁禍於他,你才算真正解脫。
每當你同意受苦、被剝削、遭受不公的待遇,或感到匱乏之時,你其實是在指責弟兄攻擊了上主之子。你在他眼前懸掛了一幅自己被釘在十字架的畫像,讓他親眼目睹,你已用鮮血和死亡將他的罪狀刻印在天上了;你走在他前面,隨手關起天堂的門,把他打入地獄。(T-27.I.2:2~5; 3:1~2)
小我救恩計畫的基本要素留待後文詳述。
(3:1~2)在這計畫中,你賦予自己的心靈一個任務,就是判定除了自己以外,哪些人物事件應該改變,你才有救。根據這神智失常的計畫,任何可以想見的得救機會,只要保證行不通,你就會接受。
耶穌在這一段描述的,正是小我那句千古座右銘:「去找,但不要找到。」沒有錯,我們每個人都在幹這檔子事,一句話說得夠清楚了,根本無需多加解釋。確實,這就是投射的本質,也是小我思想體系的核心,它意圖確保上主之子永無回心轉意的機會。
(3:3~4)如此才能確保這徒勞無功的追尋能夠延續下去;你的幻覺堅持地告訴你:即使這希望一直落空,你還可以找其他人物或其他地方繼續期待下去。也許換了一個人,人生會更順利一點;也許換個環境,成功的希望比較大。
耶穌在〈練習手冊〉後文也說了:「你隨時都能造出另一位神來。」(W-170.8:7)我們如果夠誠實的話,必會承認耶穌完全一針見血地揭發了我們的私心與計謀。也因此,我們絕不會真心甘願投入這部《課程》的,既不願在頭腦上理解,也不願在生活裡操練。正如這段話所說的,我們會想方設法扭曲《課程》的教誨,令它無從在我們身上發生效用,而這正是小我「特殊性」的威力所在。
第七十一課
只有上主的救恩計畫才有成功的可能
本課的題旨「只有上主的救恩計畫才有成功的可能」,對小我而言,不啻一大噩耗,因為我們老是冀望自己的救恩計畫終有成功之日。容我再次提醒,上主沒有任何計畫!耶穌之所以如此說,只因這是我們最熟悉也輕易就懂的說法。但我們必須謹記在心,所謂的「救恩計畫」,其實就是寬恕的象徵,也就是耶穌藉以修正小我的罪咎思想體系之工具。倘若根據《聖經》以及從它衍生的宗教教義,上主的確有一套救恩計畫,然而耶穌在這裡說的計畫卻是另有所指。前文雖已討論過這一觀念,本課還會重申箇中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