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民族經歷被亞述、巴比倫、希臘、羅馬帝國征服,從歷史中反省出什麼智慧?
◎以色列民族亡國兩千多年,族人流徙世界各地,依靠什麼沒被滅絕或同化?
◎為什麼周圍的民族信仰多神,他們卻要堅持一神信仰,即使亡國了也不放棄?
以色列人的歷史奇特在於他們並不歌功頌德,大衛(達味)和所羅門(撒羅滿)父子父子各統治以色列四十年,所羅門在位時更在耶路撒冷建立聖殿和財富的盛世。可是史家評判的那把尺是和天主的關係,所以舊約聖經是從天主與祂的子民的角度看待史實,和我們一般認知的史書從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的角度看大大不同,他們在意的是宗教的發展和危機,以及整個民族和個人對危機的反省和行動。這是我們考察以色列民族的歷史不可不知的前提。
如果有了這樣的認知,就不會覺得在這部大書夾雜一個短篇女性傳記《盧德傳》很突兀了。
◎以色列人的歷史僅有三卷是以女性為卷名,盧德是第一個,而且她是新移民,以撿拾麥穗,奉養同為寡婦的婆婆。這個女性為什麼會被寫入歷史?最重大的原因是她是以色列王國第二任國王大衛王的曾祖母。另外兩個立傳的女性一個是拯救以色列民族的皇后,詳見二十章。另外一個叫友弟德,是史上第一位用美人計退敵的民族英雄,詳見第二十一章。
◎從第一個國王撒烏耳開始,以色列人就是外貌派,不信,看《聖經》的描述:撒烏耳魁梧英俊,在以色列人中沒有比他更俊美的,比所有的人高出一肩。大衛則是:有血色,眉清目秀,外貌英俊的少年。所羅門王更是才華和智慧出眾,吸引了示巴女王跋山涉水來一探究竟,並且譜下異國戀曲。
◎君王的問題是即便起初非常聖明,終究也會走向腐敗。掃羅、大衛、所羅門都一樣。大衛貪愛有夫之婦巴特舍巴的美色,竟然要求她丈夫的長官把他往第一線的死裡頭送,待巴特舍巴成了寡婦再娶了她。大味王老的時候昏聵,讓近臣替他蒐羅妙齡處女暖懷。所羅門王比他的爸爸還要好色,妃嬪近千名。所羅門王為上主建造聖殿花七年,為自己建造宮殿花十三年,財源都來自徵稅。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繼承他的作風,徵稅不手軟,北方的軍閥立耶羅波安為王,造成了南北王國四百年的分裂。
◎所羅門王創作箴言三千句、詩歌一千五百首,堪稱世界級的文青帝王。他的父親大衛王則是譜曲作詞二刀流,創作了詩篇(可以入歌)一百五十首當中的七十三首。
◎所羅門向上主求的是智慧,因此留下來了許多關於所羅門王的智慧故事,最有名的便是智斷親子案。
◎一個已婚少婦出浴,兩個色老頭偷窺並企圖姦淫,失風被捕反而誣陷婦人多P,幸而有智謀的達尼爾展現睿智,分開訊問誣陷人的長老而戳破兩人的惡毒計謀。這樣的故事寫入《聖經》,背後的教訓是什麼?
◎以色列的歷史曾經出過許多位先知,他們的形象普遍是不受歡迎,因為他們總是勇於指出以色列人遠離天主的罪行,包括厄里亞、厄里叟、依撒意亞……等等,都是上主親自召叫他們去向以色列子民說話。可是這種不討喜的任務想當然耳並不是每位先知都欣然接受,先知約納為什麼被大魚吞進了肚子、怎樣又被吐出來?在加爾默耳山上一個對四百五十個鬥法靠上主大勝的是哪位先知呢?
本書所描述的二十四個故事,有些很像是小說體,有些像是傳奇故事:為什麼以色列人要把這樣的故事放入史書?以色列的上主希望對著祂的子民說些什麼?
作者簡介:
愛說故事的聖經學教授 穆宏志神父 Jesús M. Muñoz, S.J.
天主教西班牙籍耶穌會士。
一九四三年生於西班牙,一九六一年入耶穌會,一九六八年(民國五十七年)到達臺灣;當年年輕的修士現在是一頭銀髮,大半輩子都居住在臺灣。
早年受臺灣教會派遣,赴義大利取得羅馬宗座聖經學院聖經學碩士,後取得輔仁大學神學院神學聖經組博士。
執教多年,已從輔仁大學西語系退休,現於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任副教授、中華民國基督生活團(Christian Life Community)總輔導。
穆宏志神父授課的範圍涵括《新約聖經》、古代經文、文學作品分析、《聖經》希臘文、拉丁文。
以中文出版的著作包括:《耶穌說故事,說出了人生的智慧》、《被遺忘的那個星期六》、《行動就是祈禱》、《最奇特的民族以色列:從和神建立盟約開始,他們如何成為信念最堅定的一群人》(以上均由星火文化出版)、《新約中的耶穌畫像》、《宗徒書信主題介紹》、《若望著作導讀》上下二冊、《對觀福音導論——附宗徒大事錄》(以上由光啟文化出版)、《日常生活中的神操》三冊(與朱修德神父合著,由上智文化出版)。
整理:黃富巧
1999-2001年擔任校園使徒,校園志工及文教基金會秘書。
2001-2004年求學於輔仁聖博敏神學院。
2004年開始協助穆宏志神父著作的整理打字工作:《耶穌的生命智慧》、《新約中的耶穌畫像》(部份篇章)、《彩虹的應許:24個救恩的故事》、《被遺忘的那個星期六》等。
2006年畢業於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現居比利時, 奉獻於家庭 !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授房志榮神父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穿越之旅的行前說明
編輯部
這本書講述的是關於一個奇特的民族以色列的故事。以色列也是現今世界上一個國家的名字,這個國家的存在迥異於世上任何一國,國名最早則可以追溯到一個原名叫做雅各伯的人,一個國家以人為名,自然有不凡之處,天使曾經和他摔跤,輸給了他,於是給他一個名字叫以色列(Israel),意思是「與神摔跤的人」。
以色列這個民族有很多名稱,大家最熟悉的是猶太人,反而出現的時間較晚,而且一開始不是他們的自稱。原來以色列有十二之派,其中一個叫猶大(Judah),西元前六百年左右,巴比倫帝國擄走的大多屬於這個支派,統治者卻不會發這個音,於是讀成「猶太」,從那時開始有猶太人的這個稱呼,到今天則成為該民族的通稱。
這個民族還有個名稱叫做希伯來人,意思是「過河」,他們的祖先亞巴郎(雅各伯的祖父)原先住在巴比倫地區,上主告訴他越過大河(即幼發拉底河),前往客納罕(或音譯為迦南),也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由希伯來這個名字,這個祖先傳承的土地對民族的意義不言而喻。
基督宗教所謂的《舊約聖經》也稱《希伯來聖經》,大多數是以希伯來文書寫,小部分是亞蘭語(Aramaic,或稱阿拉美語)。原來,亞蘭語是巴比倫帝國的官方語言,以色列民族曾經做過俘虜,於是習慣了使用統治者的語言。我們曉得耶穌說的語言是亞蘭語,並不是希伯來文,而且在耶穌的時代,許多人已經聽不懂希伯來文,因此在朗誦經文時,朗誦者必須把希伯來文翻譯成亞蘭語,使大家都能聽懂。直到第七世紀,亞蘭語才被阿拉伯語取代。當以色列於一九四八年復國,原本寄存於宗教與文學領域的希伯來文也復活了,成為與阿拉伯語並立的官方語言,當然,希伯來文是優勢語言。
天主教聖經把舊約的第二卷譯為《出谷紀》,這個谷指的是尼羅河的河谷,中文和合本譯為《出埃及記》,更為明確清楚。必須說清楚的是,這些卷名的譯名都是從希臘譯本翻譯而來,以色列人並不是這樣稱呼這些經文,而是以每一章的起頭為名,如《創世紀》以「在起初」開始,《出谷紀》的頭幾個字則是「那些名字」。那麼希臘譯本是怎樣翻譯的呢?當初的譯者認為,這章的核心是「出離」埃及,所以取這個字意做為篇名。附帶一提,基督宗教另一宗派東正教是把這卷書譯為《出離之書》。
本書的人物使用的中文譯名源自思高聖經譯本,是由思高聖經學會由希伯來文音譯。書中人物第一次登場會在人名下面加上括弧,註明和合本的譯名。諸如大家熟悉的夏娃,思高本為厄娃;大家熟悉的挪亞,則稱諾厄。還有摩西,天主教譯為梅瑟。約書亞則是若蘇厄。總而言之,是音譯來源的發音使然。
為什麼要讀一本講以色列人歷史的書呢?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全世界找不到那麼獨特的民族,靠著一神信仰維繫民族,並且能多次滅國後再復國,這種堅強的力量從何而來?看完本書就知道,以色列人並非完美無瑕而得天獨厚,反而是他們信仰的那個天主是真正厲害的推動者。
本書作者為聖經學教授,在本書當中藏著許多趣味或是今天網民所說的「彩蛋」,小編在此先不破梗,期待各位自行發現、欣賞。
名人推薦: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授房志榮神父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穿越之旅的行前說明
編輯部
這本書講述的是關於一個奇特的民族以色列的故事。以色列也是現今世界上一個國家的名字,這個國家的存在迥異於世上任何一國,國名最早則可以追溯到一個原名叫做雅各伯的人,一個國家以人為名,自然有不凡之處,天使曾經和他摔跤,輸給了他,於是給他一個名字叫以色列(Israel),意思是「與神摔跤的人」。
以色列這個民族有很多名稱,大家最熟悉的是猶太人,反而出現的時間較晚,而且一開始不是他們的自稱。原來以色列有十二之派,其中一個...
章節試閱
匝爾法特村位於地中海海岸,在黎巴嫩山脈最後一個山丘上,離著名的漆冬城不遠,也是屬於漆冬的行政區。漆冬是個古老而有名的城市,是腓尼基人航海貿易的重要據點。此處出產的玻璃品質很好,不輸腓尼基人最好的玻璃。
某天下午,一個穿著破舊的外套和長衣的男人走近匝爾法特村。在村口,他看見一位老婦人正在收集一些木柴。那個男人又累又渴地向她說:「請你用器皿取點水來給我喝!」
老婦人站了起來轉向他,他才發現她沒有像自己想像中那麼老,疲累的旅客心想:「也許,她比我還要年輕。」的確,有很充足的外在理由使這裏人們變得蒼老,因為從以色列直到沿海附近一帶的地方,旱荒已經很久了。人必須在大太陽底下工作許久、花費很大的體力才能獲得一丁點餐桌上的飲食。婦女看了看他,正打算回到家裏為他取點水時,旅客又添加了另一個要求:「請你也順便給我拿點餅來!」
那個走向屋子的婦女立刻停了下來。這對她來說是一個更大的要求,因為水雖然不多,不過還可以提供,但是吃的東西……。
她轉過身來,認出旅客是個以色列人:從他的樣貌、講話以及穿著舉止可以辨認。她相當憐憫他,同時也感到痛苦。她雖然是想幫助他,但她自己也沒什麼可以吃的了。她回答他說:「我指著永生上主你的天主起誓:我沒有餅,缸裏只有一把麵,罐裏還有一點油。你看,我正要拾兩根木柴,回去為我和我的兒子做點東西,吃了等死。」(《列王紀上》17章12節)
她的聲音聽起來更多是悲傷,而非生氣或是厭惡。她知道從以色列直到這裏發生了很久的飢荒。
旅客堅定而溫和地回答她:「你不用害怕,僅管照你所說的去做;只是先為我做一個小餅,給我拿來!然後,再為你和你的兒子做,因為上主以色列的天主這樣說:直到上主使雨落在在地上的那一天,缸裏的麵,決不會用完;罐裏的油,也決不會缺少。」
婦女接受了。反正對她也沒什麼損失,不過是多吃一口或少吃一口而已。相反的,如果這個旅客說的是真的,那麼,她所能得到的更多。就算不是真的,她至少良心平安,因為她也盡了自己所能做的。她說:「更好是你同我回家,我們進屋吃。」
當他們吃完了以後。旅客向她介紹自己是基肋阿得提市貝出身的提市貝人厄里亞(以利亞,他的名字意思是我的上主是雅威)。正如她所猜到的,他是個敬拜上主的人,而且還是天主的人,是位先知。以色列人到處在尋找他,因為他預言了旱災,他們的國王為此譴責了他,並且想殺他。這也就是為什麼他不得不躲藏起來。有一段時間,他隱居在小河旁,天主吩咐烏鴉在那裏供應食物給他。小河乾涸後,上主又打發他到這裏。他知道這位婦女是個寡婦,有個還未長大的孩子。厄里亞留在她家一段很長的時間。
後來有一天,寡婦的兒子病得很重,結果病死了。寡婦心中充滿了痛苦,她不僅感到孤獨,甚至感覺被遺棄了。她以為是因為先知住在她家,才讓天主特別注意到她、留意到她的罪過而懲罰了她。她心想:「我怎麼沒想到,當初就不該讓先知住進來!」強烈的痛苦使她敢於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她責備先知,因為是他害她的兒子死亡。她完全忘記了,如果不是先知,不僅是她的兒子,連她自己早就死了。在她們相遇的第一天,她就已經向先知說:我們吃完東西(她準備做一個餅)之後,就準備要等死了。她痛苦地去見他,脫口而出:「天主的人,我與你有什麼關係?你到我這裏來,竟叫上主記起我的罪惡,殺死了我的兒子!」
厄里亞對婦人說:「把你的兒子交給我!」
厄里亞把孩子接了過來,帶他到樓上的房間。他熱忱地祈求天主,並用自己的身體覆蓋在寡婦兒子的屍體上祈禱。天主聽見了。孩子的靈魂又回到他身上,孩子就又活了過來。厄里亞就把孩子從樓上抱了下來,還給他的母親。
厄里亞安全地生活在匝爾法特。但是,什麼都不做讓他很不安。他不是這樣的人。當飢荒蔓延在以色列境內;當以色列人離開上主轉而朝拜巴耳時,他實在無法不聞不問什麼也不做。當年是他傳達並且預報了上主的話:天空閉塞,不再有任何水降落在以色列的土地上:「我指著我所服侍的永生上主、以色列的天主起誓:這幾年如果沒有我的命令,天決不降露或落雨!」(按字面意義更清楚地說:除非經過我的話,天空不再下雨。)
於是,厄里亞進到以色列境內。在還沒遇見國王阿哈布之前,他遇見了阿哈布王宮的管家敖巴狄雅。就在他意想不到的時候,在一個轉角遇到了他。
敖巴狄雅也認出了厄里亞,他呆住片刻後,向厄里亞叩首請安,以示自己尊敬並承認先知的身份與使命,他問道:「你不就是我主厄里亞嗎?」
厄里亞回答說:「是,你去告訴你的主人說:厄里亞在這裏。」
敖巴狄雅緊張地發抖,不知自己該如何是好。他既不能交出厄里亞-—因為他敬畏上主,他知道自己不可以這樣做-—但是也不能讓厄里亞逃走,而不把他交給國王,這樣他的性命會有危險。假如他不主動報告國王,一旦被阿哈布發現,他也一定會沒命。
此時,敖巴狄雅全身的每一個毛細孔都在出汗。他決定先對厄里亞發言,希望藉此能保全自己,看看事情有沒有什麼轉機:「我犯了什麼罪?你竟要將你的僕人交於阿哈布手中,讓他殺死我?我指著永生的上主,你的天主起誓:沒有一個民族,沒有一個國家,我的主上不派人去尋找你的;如果人們說:厄里亞不在我們這裏;他一定要叫那個國家和那個民族起誓說:實在他們沒有找到你。現在你說:你去告訴你的主人說:厄里亞在這裏。我一離開你,上主的神把你帶到我所不知道的地方去;我若去告訴阿哈布,而他找不到你,豈不要殺死我?你的僕人自幼也是個敬畏上主的人啊!難道我主沒有聽說過:當依則貝耳殘殺上主的先知時,我所作的事?我曾隱藏一百個上主的先知,每五十人分藏在一個洞裏,由我供給他們飲食。現在你說:你去告訴你的主人,厄里亞在這裏,他一定要殺我!」
厄里亞安慰他,使他平靜下來。天主並非派遣他來反對國王,也沒有要他宣報對以色列新的懲罰。他被派遣是為了在國王和百姓面前,顯現萬軍上主的榮耀。於是,敖巴狄雅就去報告國王。
阿哈布非常傲慢,一點也不羞於見到厄里亞。他反而以為是厄里亞害怕他,所以才逃跑的。他們一碰面,國王就率先發言。他的語氣既不友好,也沒有打算求助先知的意思,完全不同於他管家的態度。
阿哈布一見厄里亞,就對他說:「叫以色列遭難的人,不就是你嗎?」
厄里亞答說:「不是我叫以色列遭難,而是你和你的父家,因為你們拋棄了上主的誡命,歸順了巴耳邪神。」
假如阿哈布以為厄里亞會害怕他,那麼接下來厄里亞的答覆,會讓他更加清楚:厄里亞此番前來是為了光榮天主,為了讓國王和百姓看見天主的光榮。厄里亞向國王下戰帖:「現在,你派人去召集全以色列人,同受依則貝耳供養的那四百五十個巴耳的先知。」
厄里亞真是勇敢,他選擇了場地、對手和觀眾(當然也包括國王)。一比四百五十人!這似乎有點魯莽。但是,我們知道這一個人,他的名字就是「我的天主是雅威」,他充滿了信心。看起來比賽很有意思,雖然除了他自己和他的天主,可能沒有人會打賭厄里亞會獲勝。
阿哈布便派人召集了所有的以色列子民,聚集了那些先知,一起到了加爾默耳山上,厄里亞走向全體民眾面前說:「你們搖擺不定,模稜兩可,要到幾時呢?如果上主是天主,你們就應該隨從上主;如果巴耳是天主,就該隨從巴耳。」
自從以色列人跟隨雅洛貝罕離開了上主,他們就時常搖擺不定、模稜兩可,一代接著一代都是如此。阿哈布是以色列第七代國王,也是最糟的一位。另一方面,儘管巴耳先知不斷地許諾百姓會降雨,但百姓也開始不信任沒有降雨能力的巴耳。
無論如何,這樣的狀況已經過了三年半。晴朗的日子,一天又一天,天天如此,沒有任何變化的跡象。所以,人們全都來到加爾默耳山上,他們感興趣也好奇將會發生什麼事。他們當然沒有回答厄里亞的問題,因為他們無話可說。更何況問題已持續了那麼久……。
厄里亞繼續說:「上主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了,巴耳的先知卻有四百五十人。請給我們牽兩隻公牛犢來;他們可任選一隻,剖分成塊,放在木柴上,不要點火;我也照樣預備另一隻,放在木柴上,也不點火。你們呼求你們神的名字,我也呼求上主的名字:那降火顯示應允的神,就是真神。」
人們興奮地幾乎開始鼓掌。遊戲規則雖然公平但卻不成比例,不過卻更激動人心,民眾回答厄里亞說:「你這話說得很好!」以色列人開始記念上主過去為以色列人所行的大事,開始對他們的英雄充滿熱情。
厄里亞對巴耳的先知們說:「因為你們人數眾多,你們應該先挑選一隻牛犢,準備好,然後呼求你們神的名字,只是不要點火。」
他們即將人給他們的公牛犢牽來,預備好,從早晨直到中午呼求巴耳的名字說:「巴耳,應允我們罷!」但是沒有聲音,也沒有答應的。他們就在自己所築的祭壇旁,跪下又起來,跳個不停。
在群眾中,有些敬拜巴耳神的人(事實上並不多)試圖以他們的禱告來幫助巴耳的先知。大多數人則是無動於衷,甚至有的人還開始取笑那四百五十人的舞蹈一點用也沒有。
到了中午,厄里亞嘲弄他們說:「你們再高聲喊叫,因為他是神,或者他正在沉思冥想,或者它暫時隱退,或者正在外旅行,或者他正在睡覺,必須把他叫醒。」
他們遂更高聲喊叫,照他們的習慣,用刀用槍割傷自己,直到全身流出血來。過了中午,他們仍繼續狂喊亂叫,直到晚祭的時候,但仍然沒有聲音,也沒有答應的,也沒有理會。
厄里亞此舉分明是火上加油(不過,他們現在欠缺的正是火)。國王看起來一點也不高興。看著這些被他的妻子所保護的先知們,他一點也不覺得好玩,也不覺得好笑,他感到自己被戲弄、被欺騙了。在這荒謬的情況中,他連想都不敢想:如果最終是厄里亞獲勝的話...。巴耳的先知們不只處在恍惚中,而且還在流血,體力更開始下降、耗盡。
到了傍晚,厄里亞決定採取行動。他已經給了巴耳的先知們足夠的時間了。
厄里亞對全體人民說:「你們到我這裏來。」
全體人民便都到他那裏去;厄里亞立即重修了已經坍塌了的上主的祭壇;依照雅各伯子孫的支派數目,取了十二塊石頭(這雅各伯就是上主曾對他說過:「你的名字要叫以色列」)。用這些石頭,為上主的名築成一座祭壇,在祭壇四周作了一個水溝,可容二「色阿」穀種。把木柴放好,將牛犢剖分成塊,放在木柴上,然後吩咐說:「盛滿四桶水,倒在全燔祭和木柴上!」他們就這樣做了。
這似乎太過誇張。厄里亞好像認為給對手充足的時間還不夠,現在還要給自己增加更大的困難,為的是使勝利更加清楚、更加完全地呈現在眾人眼前。此舉也給人平添許多麻煩,因為在山腳下的克雄小河,河水已經不多了,所以為了盛滿四桶水也要花費一些時間。但是,對厄里亞來說,他不需要時間準備,也不需要像對手一樣使用什麼特別的技巧或方法,為了使自己神魂超拔。
他又吩咐說:「再倒一次!」他們就再倒了一次。
他再吩咐說:「倒第三次!」他們就倒了第三次;
水沿祭壇四周奔流,溝裏滿了水。
這就是厄里亞想要的場面,把事情推逼到最不可能的情況。現在,時候到了。全以色列人引頸期待的高峰,神聖時刻到了。
到了要奉獻晚祭的時候,厄里亞先知走近前來說:「上主,亞巴郎、依撒格和以色列的天主,求你今天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天主,我是你的僕人,是奉你的命作這一切事。上主,求你應允我,應允我!使這人民知道你上主,是真天主,是你叫他們心回意轉。」
於是上主的火降下,焚盡了全燔祭、柴木、石頭和塵土,也燒乾了溝中的水。
全體人民見了,都俯伏在地說:「雅威是天主,雅威是天主! 」
厄里亞對民眾說:「你們捉住巴耳的先知,不要讓他們走脫一個!」
這一點也不難,因為他們一點力氣也沒有了,也沒有什麼精神;他們徹底地失敗了,一切都太清楚、太明顯了,輸到根本就是在羞辱王后先前對他們的禮遇和為他們擺設的宴席。他們輸了,他們知道自己會有的後果,他們也接受了,因為他們生活的基礎也已經毀了。
民眾立即捉住他們。厄里亞帶他們下到克雄小河旁,在那裏將他們全部殺掉。厄里亞對阿哈布說:「你上去吃喝罷!因為已聽到大雨的怒號聲。」
天主的日記
做得好,厄里亞。無論何時他都值得信賴。不論順境、逆境。他或是在小河旁隱居,或是去外地匝爾法特生活。他能使寡婦信服,也能忍受她的責備,他強烈地呼求我復活她的兒子。他也能回到以色列,一個人面對掌權者和其他所有人。當然,有我在,有我的幫忙,他信賴我
匝爾法特村位於地中海海岸,在黎巴嫩山脈最後一個山丘上,離著名的漆冬城不遠,也是屬於漆冬的行政區。漆冬是個古老而有名的城市,是腓尼基人航海貿易的重要據點。此處出產的玻璃品質很好,不輸腓尼基人最好的玻璃。
某天下午,一個穿著破舊的外套和長衣的男人走近匝爾法特村。在村口,他看見一位老婦人正在收集一些木柴。那個男人又累又渴地向她說:「請你用器皿取點水來給我喝!」
老婦人站了起來轉向他,他才發現她沒有像自己想像中那麼老,疲累的旅客心想:「也許,她比我還要年輕。」的確,有很充足的外在理由使這裏人們變得蒼老...
作者序
用想像力讀《聖經》
或許讀者會想,何必寫這些很像是《聖經》故事、卻又不是《聖經》故事的故事呢?
讓我一步步地說明。沒錯,本書的的場景在聖經中的確沒有什麼著墨,可是本書的各個故事卻是從《聖經》章延伸而來的,也就是說本書發揮了聖經原先沒有多加記載的部份。筆者希望藉由自己的想像力,撐起原來就富有立體感的《聖經》場景,好讓讀者得以進入真實的《聖經》世界。這些想像力是否太誇大了點?或許,可能是。不過,卻沒有離開聖經作者原有的想像力,其實作者當時沒有多加發揮這些場景的原因,或許是因為認為讀者自己有能力可以理解……想當初,我還在學習聖經時,我的舊約老師(很有名的舊約老師)就曾說過這句話:「應該用想像力來閱讀,那以想像力所寫下的經文。」
哈,這樣不又是另一個矛盾嗎?如果讀者能自行想像,那麼筆者為何剝奪了讀者想像的樂趣?不,我沒有權利,也不願意如此,只是我認為今日的讀者離舊約的場景已經太遠了,沒有能力或是很不容易進入想像的空間……很自然如此。舊約作者寫作的對象是當時的以色列人,他們與作者所描述的事件意義,無論是在社會或是在文化方面,都很接近也很熟悉,因此作者不必多加假定讀者會有想像力,而是他們很自然的會有。就這樣,讀者一邊看就可以一邊想像作者所要敘述的,或者更好的是,當講述者在講述時,聆聽者很快就會有畫面配合。
但是,這卻不是我們的狀況,特別是在影視、電玩的發展之下,我們的想像力已經完全不同了,因此聖經的敘述對我們來說,相當的貧乏而且遙遠。或許,我們對聖經能進行許多的思想活動,不過這些卻無法感動我們,也無法表達什麼深刻的撼動。所以,筆者努力地重敘,為了立體地發揮舊約場景,希望讓聖經故事更為真實的呈現於讀者眼前。那麼,讀者就可以自然而然地運用自個兒的(我的老師所說的)想像力了。所以,我所寫的場景可以作為某個比方或是依據,使人藉此更得以發揮自己的想像。
每個場景雖然各自獨立,不過卻循環了相關的主旨。因此,各個故事雖然可以分別閱讀,不過若是可以連續地閱讀,那就更好了;它們彼此之間勾勒著歷史的足跡,描述了一個民族如何建立,以及他們的歷史與宗教進程。因此,雖然本書不是什麼神學的書,卻也包涵了宗教意義。
本書的場景是由筆者的想像力所構思的,且每個場景都以天主的日記作為結尾,當然天主的日記更全然是筆者的想像力。這在第一場景,我就已經明白地說道:「這是我所相信的天主的日記」,也就是說,這是我個人的反省與體會,而不是天主啓示給我的話。可以說,這些結尾正表達了我所認為如何正確地了解《聖經》的這個場景。但是,將這些思想加在天主的身上,是不是太勇敢了?當然,如果是絕對的說法,那麼就是過分。可是要注意,我已經加上了「我所相信的」,那麼就是相對的意義。
「我所相信的天主」是什麼意思?我們每一個人有天主的一個圖像。這圖像是藉著我們關於天主聽到的,在《聖經》上所懂得的,以及自己信仰的經驗等所萌生的。我也有我自己天主的形象。而且我的天主這樣講話,所以我寫了這樣的日記。也許有人覺得我的天主不夠嚴肅,衪「太了解人的軟弱」……我的天主基本上是我所懂得的耶穌的啓示:天主是父親,首先是祂(耶穌自己)的父親,後來祂也是我們的父親。我的天主不是一個法律的天主,是一個愛的天主(愛天主───愛人就是遵守一切法律和先知)。一個愛每一個人的父親,關心人類的天主會怎麼以人的話表達自己呢?這就是「我所相信的天主」的日記。
關於本書,筆者認為讀者可以輕輕鬆鬆的,當作有趣的敘述故事,來打發時間……希望如此。當然,你也可以細細地品嘗,那麼筆者可以提供三個方向:
一、文學的探討:本章場景所要發揮的是什麼?次要的因素為何?或許你可以參考參考每章章名後的《聖經》章節。
二、宗教的省思:本篇所關心的重要思想或是次要思想是什麼?也許「我所相信的天主日記」,能對你有些幫助。
三、生活的問題:對我而言,本篇的敘述與我的關係為何?我如何在我的生活中運用這中心思想?對此,筆者無法提供任何參考,因為每個人都應當面對自己。
用想像力讀《聖經》
或許讀者會想,何必寫這些很像是《聖經》故事、卻又不是《聖經》故事的故事呢?
讓我一步步地說明。沒錯,本書的的場景在聖經中的確沒有什麼著墨,可是本書的各個故事卻是從《聖經》章延伸而來的,也就是說本書發揮了聖經原先沒有多加記載的部份。筆者希望藉由自己的想像力,撐起原來就富有立體感的《聖經》場景,好讓讀者得以進入真實的《聖經》世界。這些想像力是否太誇大了點?或許,可能是。不過,卻沒有離開聖經作者原有的想像力,其實作者當時沒有多加發揮這些場景的原因,或許是因為認為讀者自己有能力可以理...
目錄
作者自序 用想像力讀《聖經》
《舊約聖經》對二十一世紀的讀者說什麼? 編輯部
1 撿拾麥穗的新移民盧德為什麼被寫入歷史?
2 以色列人為什麼吵著要國王?
3 從第一次選國王就挑顏值高的
4 國王貳號是花美男
5 打倒巨人之後,不是一片坦途
6 不斷犯錯、不斷悔改的大衛王
7 耶路撒冷的第一座聖殿
8 文青‧情聖‧智慧王
9 所羅門的輝煌怎麼消失了?
10 一個打四百五十個
11 厄里亞怎麼登上火戰車?
12 看得到,吃不著
13 先知在城牆上
14 不給埃及借道的國王
15 讓人不舒服的先知
16 我坐在巴比倫河畔哭泣
17 祖國的呼喚
18 少年達尼爾斷案
19 魚肝、魚心和魚膽的妙用
20 勇敢的皇后艾斯德爾
21 拯救民族的女刺客
22 大魚腹裡的先知
23 鐵鎚猶大的革命
24. 傲慢的龐培闖入聖殿
作者自序 用想像力讀《聖經》
《舊約聖經》對二十一世紀的讀者說什麼? 編輯部
1 撿拾麥穗的新移民盧德為什麼被寫入歷史?
2 以色列人為什麼吵著要國王?
3 從第一次選國王就挑顏值高的
4 國王貳號是花美男
5 打倒巨人之後,不是一片坦途
6 不斷犯錯、不斷悔改的大衛王
7 耶路撒冷的第一座聖殿
8 文青‧情聖‧智慧王
9 所羅門的輝煌怎麼消失了?
10 一個打四百五十個
11 厄里亞怎麼登上火戰車?
12 看得到,吃不著
13 先知在城牆上
14 不給埃及借道的國王
15 讓人不舒服的先知
16 我坐在巴比倫河畔哭泣
17 祖...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