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球進入「人類世」,資本主義搖搖欲墜,
不穩定性已成生活常態,經濟再難有進步可能,自然又遭受嚴重破壞……
身處如此廢墟世界,人類該如何自處?又該何去何從?
——也許,這答案就藏在一朵蘑菇當中!松茸,這個僅見於北半球的奇特菇蕈,是世上身價最高的蕈類之一。它藉由自身滋養樹木的能力,協助森林在受人類侵擾的地區猶能茁壯。而在日本,松茸之於文化及社會的意義,早已遠遠超越它的菇蕈身分,潛入歷史懷舊雅趣以及建構人際網路的領域。儘管如此珍罕價昂,松茸卻完全無法由人工栽植——它在林中現蹤與否,全憑機緣與巧合。
在橫跨日本東京與京都、美國奧勒岡州、中國雲南,以及芬蘭拉普蘭地區的田野調查中,加州大學人類學教授Anna Lowenhaupt Tsing藉由尋溯一條微小、罕為人知的商品供應鏈,從經濟活動、生態科學和人類學三個面向,追蹤松茸如何在美國廢棄的工業林地悄悄破土而出,經遁入山林尋求自由的瑤族、苗族與東南亞裔尋菇人採集,再由買手憑藉技巧購入,之後累積層層價值「轉譯」進入日本,經中間人穿針引線,化身為帶有強烈象徵意涵的饋贈物件,在成為桌上珍饈前傳達贈禮者不言說的訊息。
松茸在濃縮如此奇特的跨地理、跨文化轉譯過程之際,也投映出一個更宏觀的提問——在邁進「人類世」的此刻,不強調發展與進步的資本主義會是什麼模樣? 人類是否能與各物種保有互不和諧、但又無須掠奪的和平共存?
《末日松茸》以嶄新且深刻的方式,呈現一位人類學者對於社會和生態的原創觀點,見解透徹而犀利,同時串聯起各個互異卻又相通的領域,引人思索人類在經濟不穩定且環境惡劣的末世環境裡,如何打破固有的本我意識,與其他國族、文化、甚至物種等「他者」共生共榮,以及我們苦苦追求的「進步」意義究竟為何,是否仍有可為……
作者簡介:
安娜・羅文豪普特・秦 Anna Lowenhaupt Tsing
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人類學教授,丹麥奧胡思大學(Aarhus University) 客座教授,指導該校進行人類世主題研究。著有Friction 及 In the Realm of the Diamond Queen 等書,皆為普林斯頓大學出版。
譯者簡介:
謝孟璇
高雄長大,台北成熟,畢業於政大教育系、師大英語所。曾任教育業,受文字召喚而投身筆譯與撰稿工作。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 人文人類學協會(SHA) - 維克多・透納獎-民族誌類書寫 年度得主
Winner of the 2016 Victor Turner Prize in Ethnographic Writing, Society for Humanistic Anthropology
• 文化人類學協會(SCA) - 葛雷格里・貝特森獎 得主
Winner of the 2016 Gregory Bateson Prize, The Society for Cultural Anthropology
• 柯克斯書評 非虛構寫作 商業經濟類 年度最佳好書
One of Kirkus Reviews Best Nonfiction Books of 2015 in Business and Economics
• 柯克斯書評 非虛構寫作 科普類 年度最佳好書
One of Kirkus Reviews Best Nonfiction Books of 2015 in Science
• 美國《Flavorwire》評選 年度最佳大學出版品
One of Flavorwire’s 10 Best Books by Academic Publishers in 2015
•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年度最佳好書
One of Times Higher Education’s Best Books of 2015
名人推薦:
國際書評推薦
•「作者織就出一部風格大膽的敘事之作。她對於人類文化交叉影響,以及大自然復原力的細膩闡述,展現了對於人類現代性及『進步』究竟為何的全新觀點。」——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獨特觀點與細膩觀察在書中隨處迸發、閃現。從香氣四溢的松茸的全球商品交易鏈,帶引出作者高度原創的人種誌研究。頁頁引人入勝,書中關於採集及銷售這個野生蕈菇的故事,成為一扇窺探當代人類生活景貌的觀景明窗。」——Kirkus書評
•「如果人類必須在資本主義廢墟、也就是有些人稱為『人類世』的時代當中求生,那麼,我們就需要一個例子,從中窺見經濟、文化、生態以及生存策略彼此之間,能形成何等出乎意料的糾結與連繫。在本書中,作者藉非比尋常的全球化的松茸,提出了美妙非凡的實例。」——法國哲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 布魯諾・拉圖爾 (Bruno Latour)
•「本書選用松茸做為透鏡,檢視當代的環境歷史,全球商品生產供應,以及科學。伴之以韻味十足的生動散文體,尖銳而透徹的智識,和獨特創意及原創性,作者藉嶄新而深刻的方式,串聯起各個迥異主題,橫跨數種領域。本書注定成為經典之作。」——耶魯大學社會生態學、人類學教授 麥可R. 多夫(Michael R. Dove)
•「科學家和藝術家深知,對於一個龐大主題的掌握之道,通常在於近距離觀察該主題的細小面向,進而從中揭露全貌。我們從雀鳥的嘴喙形狀得以見到整體的演化。於是,透過對松茸這個迷人蕈菇的近距離觀察,作者探討生態危機如何發生,又為何持續。她以透徹分析批判過度粗略的簡化論;而對於人類處境現況,她則以思考理性和人性行為的可能,取代恐慌的反應。在一個急迫且凶猛的遭遇可能蓋過人類理智的處境下,她提供了世人一種真切的深思方法。」——作家 娥蘇拉・勒瑰恩 (Ursula K. Le Guin)
得獎紀錄:• 人文人類學協會(SHA) - 維克多・透納獎-民族誌類書寫 年度得主
Winner of the 2016 Victor Turner Prize in Ethnographic Writing, Society for Humanistic Anthropology
• 文化人類學協會(SCA) - 葛雷格里・貝特森獎 得主
Winner of the 2016 Gregory Bateson Prize, The Society for Cultural Anthropology
• 柯克斯書評 非虛構寫作 商業經濟類 年度最佳好書
One of Kirkus Reviews Best Nonfiction Books of 2015 in Business and Economics
• 柯克斯書評 非虛構寫作 科普類 年度最佳好書
One of Kirkus Re...
章節試閱
第一章 覺察的藝術 (節選)
地質學家已經開始稱我們這個時期為「Anthropocene—人類世」,這是一個人類干擾之力遠大於其他地質力量的新紀元。這個詞彙在我撰寫本書之際還很新穎,而且充滿展望的矛盾。儘管有些詮釋者認為「人類世」一詞暗示著人類的勝利,但反過來說似乎更為正確:在缺乏計畫與清楚目的下,人類已將這個星球搞得一團糟。此外,這個字的字首「anthropo-」意思雖是「人類」,但這團亂麻並非是人類這一物種在生物學上發跡的結果。最具說服力的人類世時間軸,並非始自人類出現於地球的那一刻,而是始於現代資本主義的到來;它已導致地景與生態上的長距離破壞。然而根據這個時間軸,「anthropo-」更像是個麻煩。想像一下,資本主義崛起後,將人類纏入發展迷障中不得動彈,還以傳播異化手段,讓人類與其他生物都成了「資源」。這種手段隔離了人類與監控身分,隱蔽了合作生存的機會。人類世的概念一方面激起我們的抱負,有些人或許會以現代人的自負稱之;同時,也提高了我們有朝一日將能凌駕萬物的希望。我們能否生活在人類國度裡,而且仍能超越這個國度?
這是在描寫蕈類與採菇人的故事前讓我猶豫不決的困境。現代人類的自負總使這類敘述變成一行裝飾性的註腳。「anthropo-」隔絕了對於零碎的地景、多重的時間(multiple temporalities)、以及人類與非人類的動態聚合體(shifting assemblages)的關注,但這些都是共生共存的關鍵。為了把採菇的故事說得精采,首先我必須繪製這幅「anthropo-」作品,並且探索它一向拒絕承認的領域。
確實,想想我們還剩下什麼吧。有鑑於國家與資本家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威力,我們也許該問,在他們的計畫外,有什麼是今日還安然活著的。為解決這問題,我們必須覺察那些不規整的邊緣。是什麼把瑤族人與松茸帶來奧勒岡?這類瑣碎的探問可能會扭轉情勢,將原本難以預期的際會與遭遇移至中心位置。
我們每天都能在新聞上看見不安的消息。人們為失業或從未擁有工作機會而憤怒。大猩猩與江豚正瀕臨滅絕。海平面上升淹沒整個太平洋島嶼。然而,多數時候我們相信這些不安只不過是世界運轉時的例外,是「掉出」系統之外的事情。要是正如我提出的那樣,朝不保夕的不安如今「已是」這個時代的景況,或者,換言之,要是我們這時代已經成熟到能感知到這種不安呢?要是匱乏不穩、前途未卜、以及那些我們想像中微不足道的事,正是我們所尋求的系統性的問題核心?
不穩定是一種易受他者傷害的狀態。難以預測的境遇改變了我們;我們無法控制一切,甚至無法控制自己。我們再無穩定的社群結構可依賴,轉而被扔入一種動態的聚合體裡;它重塑了你我及他人。我們也無法再仰賴現況;一切都處於流變之中,包含我們的生存能力也在改變。思考眼前的不穩定性還足以改變社會分析,不穩定的世界就是沒有目的論的世界。時間不確定與不受規劃的本質令人心驚,但思考不穩定性,顯然也讓生命獲得更多可能。
聞一聞 (節選)
氣味的故事是什麼?它應該不是嗅覺的民族誌學,而是對氣味本身的描述,是一股飄入人類與動物口鼻中,甚至留下植物根部與土壤細菌菌膜的氣息吧?氣味把我們拉入記憶與可能性的糾纏線索裡。
松茸不只引導我,還有許多其他生命。受氣味牽引的人與動物為了尋覓它,橫跨了北半球,勇闖荒野大地。鹿在覓食時會優先選擇松茸,而非其他種類的蘑菇。熊會翻動原木,挖溝搗渠地找尋它的蹤跡。好幾位奧勒岡採菇人告訴我,麋鹿會用血跡斑斑的吻部將松茸從尖銳的浮石土壤中刨出。他們說,松茸的氣味使麋鹿尋遍一處後又轉往另一處。這氣味究竟是何種特殊形式的化學刺激?其中一種解釋還說,樹木也會受松茸的氣味觸動而任其紮根。此外,就和松露一樣,據說有翅昆蟲也會在地底有松茸藏身的地方盤旋。相反地,蛞蝓、其他真菌和許多土壤細菌,則會排斥這種氣味而紛紛走避。
氣味難以捉摸;它的作用讓我們訝異。即使我們的反應強烈且篤定,也不曉得如何將氣味化為文字。人類是在吸入空氣的同時聞到氣味的,描述氣味幾乎就與描述空氣一樣困難。但氣味不只是空氣;氣味還是另一種存在的跡象,是我們早已有所反應的事物。反應總將人帶往新的地域,我們不再是自己——至少不再是先前的那個自己,而是與新遭遇互動的自己。遭遇,在本質上曖昧不明;我們會產生無法預期的轉變。也許,氣味這難以捉摸又必然存在的紊亂混合,對於想認識不確定遭遇的我們,會是條實用的指引?
不確定性為懂得欣賞蘑菇的人類帶來豐富的餽贈。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曾寫過一部簡短的音樂作品,就叫《不確定》(Indeterminacy),其中有許多小節讚美著人與蘑菇的因緣際會。對凱吉來說,尋找野生蘑菇需要特定的專注力:要能掌握此時此刻的交會,捕捉它的偶然與驚喜。凱吉的音樂寫的就是「瞬息萬變」的當下,意在與古典音樂作品持久的「同一性」做出反差。他的創作是要聽眾盡可能以聆聽樂曲的方式聆聽周遭環境。他的知名作品《四分三十三秒》裡完全沒有音樂,聽眾被迫就這樣聽下去。凱吉把聆聽當成一起偶發事件的想法,使得他開始欣賞事物的不確定性。我在此章開頭引用的,便是凱吉對十七世紀日本詩人松尾芭蕉的俳句翻譯,其原文是「松茸や知らぬ木の葉のへばり付く」;我見過有人將之譯成「松茸附著在/不知名的樹葉上」。凱吉認為這種翻譯無法表達不確定遭遇的模糊、無狀。他先是修改成「是未知使蘑菇與樹葉偶遇」,好完整表達交會時的不確定。但他又想,這未免太過冗長。譯成「什麼葉子?什麼蘑菇?」,更能帶我們走往凱吉從蘑菇體悟到的開放結局的價值。
不確定性在科學家對蘑菇的認識過程中也同等重要。菌類學者艾倫.雷納(Alan Rayner)認為,生長時的不確定性是真菌最令人雀躍的一部分。人類的人體構造在生命早期便已達到確定的型態,除非受傷,否則只有在青少年時期體態比較不同而已。我們無法長出更多四肢,人人都只會有一個大腦。相反地,真菌終其一生都在成長,而且改變結構。真菌以能隨環境及遭遇變形而聞名。許多真菌「有潛力永生」,意指它們會因疾病、傷害或缺乏資源而死,但卻不會因老而死。光是這麼一則事實,便足以警醒我們,我們對於知識與存在的思考,有多少是以明確的生命型態與老年作為預設的。我們很少去想像有不受這些限制的生命存在—一有如此想像,我們會推說那是魔法。不過,雷納激勵我們透過蘑菇來思考。他指出,我們的生命有些層面其實與真菌的不確定性相當類似。我們的日常習慣不斷在重複,但又因回應著機會與遭遇而呈現開放結局。要是人類不確定的生命型態並非實現於身體樣貌上,而是實現在隨時間變化的行動上呢?這種不確定性擴大了我們對人類生命的看法,表現出我們隨遭遇而變的流動狀態。人類與真菌因遭遇而共享當下可能的轉變。有時候,它們也會彼此衝突。如同另一首十七世紀的俳句所寫:「松茸/被誰摘走了/就在我鼻尖。」 什麼人?什麼菇?
松茸的氣味以一種非常具體的方式改變了我。我生平首度烹煮松茸時,它們把我一只可愛的平底煎鍋給毀了。松茸的氣味太過強烈,我根本不想吃,甚至也揀不出一塊沒被它氣味染上的蔬菜。我只好把整個煎鍋丟掉,只吃白飯。那次經驗之後,我變得很謹慎,只採集松茸,卻沒打算吃。終於有一天,我把所有採來的成果全數送給一位日本同事,她高興得簡直要飛上天。她這輩子從沒見過這麼多松茸;想當然,晚餐時她便煮了一些。首先,她為我示範如何在不用刀的情況下撕開每株松茸。她說金屬刀片會改變松茸的味道,而且她母親也告訴過她,松茸精靈不喜歡這種作法。接著她以一只不加油的熱平底鍋炙烤松茸。她說油也會改變味道。比油更糟糕的是用奶油,因為味道會更重。松茸一定要乾炙或者入湯,油或奶油都會毀了它的美味。她在炙烤松茸上桌時加了一點萊姆汁。那實在太好吃了!松茸的氣味開始為我帶來愉悅。
我的感官在接下來幾週全變了。那是松茸豐收的一年,遍地都是。現在的我只要嗅到一絲幽微的松茸氣味便滿心歡喜。我在婆羅洲住過幾年,對那兒其臭無比的榴槤有過類似體驗。第一次吃榴槤時,我覺得自己就快吐了。但那一年榴槤豐收,四處飄溢著榴槤味。不多久,那股氣味便讓我滿心雀躍,根本想不起來為何起初會覺得噁心。松茸也是這樣;我再也記不得是什麼讓我反胃。如今它的氣味就是喜悅。
我不是唯一有這種反應的人。上田耕司在京都錦市場裡經營一間小巧整齊的蔬菜店。他說松茸季時,大多數的來店客並不是為了購買松茸(他的松茸非常昂貴),而是想聞聞松茸的氣味。他說,大家光是在店裡聞一聞就開心得很。這就是為什麼他要賣松茸:因為松茸給人帶來純粹的愉悅。
也許松茸氣味帶來的快樂因子,就是促使日本的氣味工程師製造人工松茸味的原因。如今你能輕易買到松茸氣味的洋芋片與即食味噌湯。我吃過這些東西,也確實在舌頭邊上品嚐到松茸的遙遠記憶,但那依然與真正的松茸滋味截然不同。不過,有許多日本人只接觸過這種形式的松茸味,或是那些加在松茸飯、或松茸披薩上的冷凍香菇。他們不解松茸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對那些開口閉口都是松茸的人時有微詞。沒有那麼神奇的味道啦。
日本的松茸愛好者很清楚這種奚落,因此養成一種慷慨激昂的辯護姿態。他們的說法是,松茸氣味勾起的是這些年輕人一無所知的往昔,這對年輕一代很不利。松茸的氣味,他們說,聞起來就像鄉間生活,還有探望祖父母與追逐蜻蜓的童年時光。它讓人聯想到原本開闊、如今卻陷入垂死掙扎的松林。許多微小的記憶匯聚在這股氣味當中。有位女士說,它讓人憶起鄉下的障子;她的祖母每逢新年都會更換障子上的紙張,用換下的紙包裝來年的松茸。那是個快活的時代,大自然還未腐壞,還不具毒害。
懷舊之情可以有很大的作為。或者能夠解釋小川真這位京都松茸研究資深顧問的行為。我與他見面時他剛辦退休。更不巧的是,他已將辦公室清理得一乾二淨,丟了許多書籍與科學文章。不過他本人就是一座松茸科學與歷史的行動圖書館。退休後的小川先生談起自己的興趣,態度更是輕鬆。他的松茸科學,他解釋道,始終擁護著人類與自然兩方。他一直希望能向大眾證明,養護松茸森林或許有助復甦城市與鄉村之間的連結,讓城市居民對農村生活產生興趣,村民也得以藉此販售貴重的農產。此外,當松茸研究因經濟振興而獲得資助的同時,松茸研究也對基礎科學有許多好處,尤其有助於了解動態生態裡生物之間的關係。如果懷舊感是這項計畫裡的一部分,那麼情感越深越好。這也是小川先生的一種鄉愁。他帶著我的研究團隊走訪一處位於古寺後方、松茸曾經蓬勃生長的森林。如今那座小山相對幽暗,種植針葉樹與成片的長青闊葉林,將林子堵得透不過氣,僅存的幾棵松樹奄奄一息。我們找不到任何松茸。曾經,小川回憶著,這片山坡上滿是松茸啊。就像普魯斯特的瑪德蓮,松茸就是他追憶的逝水年華。
第一章 覺察的藝術 (節選)
地質學家已經開始稱我們這個時期為「Anthropocene—人類世」,這是一個人類干擾之力遠大於其他地質力量的新紀元。這個詞彙在我撰寫本書之際還很新穎,而且充滿展望的矛盾。儘管有些詮釋者認為「人類世」一詞暗示著人類的勝利,但反過來說似乎更為正確:在缺乏計畫與清楚目的下,人類已將這個星球搞得一團糟。此外,這個字的字首「anthropo-」意思雖是「人類」,但這團亂麻並非是人類這一物種在生物學上發跡的結果。最具說服力的人類世時間軸,並非始自人類出現於地球的那一刻,而是始於現代資本主義的到來;...
作者序
秋季香韻
當你的世界開始分崩離析,你會做什麼?我會去散步;若是幸運,我會發現蘑菇。蘑菇能把我拉回自身五感上,不單因為它們與花一樣色彩繽紛,散發香氣,更因為它們的突然現身提醒了我,光是能在這裡偶遇,就是一份幸運。於是我了然於心,儘管置身在不確定的恐懼裡,依然有樂趣可尋。
恐懼當然存在,而且不只之於我。世界的氣候正在失控,工業進步對地球生靈的影響比上一世紀的世人所想像的還嚴峻。經濟成長不再是發展或樂觀的源泉;我們的任何工作都可能隨著下一次經濟危機而消失。我擔憂的也不只是新災難爆發,我發現,自己還因為缺少故事架構,無從辨認我們正往哪裡走,又為何而去。在過去,不穩定(Precarity)似乎只是倒楣人的命運;但如今所有人的生活卻都這般岌岌可危,哪怕目前我們的荷包還算豐滿。二十世紀中葉北半球的詩人與哲學家們曾因過度安穩而自覺受囚於籠,但現今的我們相較之下,無論位處南、北半球,則是都同樣面臨著無邊的困頓。
本書講述的是我與蘑菇的漫遊歷程,並在其中探索前途未卜以及不穩定的狀態,或說,缺乏穩定前景的未來生活。我讀過一篇文章,有關蘇聯在西元一九九一年解體時,上千位突然被剝奪國家保障的西伯利亞人跑進森林去採蘑菇。那些雖不是我追逐的蘑菇,卻能證明我的觀點:當我們以為在這受控制的世界裡已一敗塗地,蘑菇自由狂放的生命力卻是一份禮物,也是一條指引。
雖然我無法請你大啖蘑菇,仍希望你跟隨我的腳步,一同品嚐序言開頭裡日本詩讚頌的「秋季香韻」。那氣味來自松茸,一種香氣濃郁、在日本備受重視的野地蕈類。松茸是大眾鍾情的秋天印記,它的氣味喚來因夏日澎湃富饒不再的惆悵,也呼引出秋天敏銳高張的感性。這種感性,在全球即將告別進步富饒的盛夏之際是有必要的,而秋季香韻則引領我走入另一種缺乏安全感的尋常生活。這本書無意批判那些曾為二十世紀營造過穩定遠景的現代化夢想及發展。在我之前,已有許多分析師剖析過那些夢想。相反地,我想在不靠架構、不靠那曾讓世人集體以為自己知道何去何從的舊有框架下,盡力解決一種想像上的生活挑戰。如果我們願意敞開自我,認識蘑菇族群的魅力,松茸將能振發我們的好奇心,而我認為好奇心可說是這不穩定的時代裡,要想集體存活所須的第一要件。
一本前衛的手冊對我們當前的挑戰有這樣的描述:
許多人故意無視的幽靈,其實是一樁很單純的事實—這世界將無法被「拯救」……如果我們不認為會贏得什麼全球革命性的未來,就更必須活在當下(事實上我們一向不得不如此)。
據說,一九四五年原子彈摧毀廣島後,在一片炸毀的地景中最先復甦的生物就是松茸。
支配原子是人類控制自然這春秋大夢的最顛峰,卻也是該夢想覆滅的開端。廣島的原子彈造成許多巨變。突然間,我們意識到人類有能力破壞地球的可居性,無論是無心插柳,還是刻意為之。這份認知在我們目睹污染、大規模滅絕與氣候變化後更是清晰。現存的不穩定感中有一半與地球的命運有關: 我們能承受何種程度的人為干擾?撇開可續性不論,我們又還有多少能力,能留下適宜居住的環境給後代子孫?
廣島的原子彈也點燃了另一部分的不穩定感,燎燒出戰後出人意表的發展矛盾。二戰後,以美國炸彈為後盾的現代化願景似乎亮晃、璀璨。每個人都從中獲益,未來的方向清楚可辨;但現今還是如此嗎?一方面,遊走世界時,所到之處無不被戰後發展活動建構的全球政治經濟觸及;另一方面,即便發展仍有指望,我們似乎也已喪失了適切的方法。現代化的目的本應是為世界—無論共產主義或資本主義—提供足夠就業機會,而且不是隨便將就的工作,而是享有穩定工資與福利的「標準就業」(standard employment)。這種工作如今相當稀缺;大多數人仰賴的是不規律的生計。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諷刺是,人人仰賴資本主義的鼻息,但幾乎無人從事我們以往所謂的「正規工作」。
與不穩定共存需要的不是只怪罪那些讓我們落此下場的人(雖然那樣看似有幫助,而且我也不反對)。我們可能得環顧四周,觀察這個奇異新世界,可能得拓展想像力,以便掌握它的輪廓。而此時就是蘑菇幫得上忙的地方。在受轟炸的地表上伸展的松茸,有助我們去探索這片已成為我們共同家園的廢墟。
松茸是一種生長在受人類干擾森林裡的野生蕈類。它們就像老鼠、浣熊與蟑螂,能吞忍人類造成的一些環境失調。但松茸不是害蟲,而是價值不菲的珍饈—至少在日本,價位有時高到堪稱地表最具價值的蕈類。松茸因為具備滋養樹木的能力,還能幫助險惡環境裡的林木成長。跟隨松茸,我們就能找到在失調環境裡共存的契機。這並不是進一步破壞的藉口,但松茸確實為我們揭示了合作生存之道。
松茸也照出全球政治經濟的裂痕。過去三十年間,松茸成了全球商品,森林採集的規模橫跨整個北半球,並且要趁新鮮運往日本。許多松茸採集者都是流離失所、公民權被剝奪的文化弱勢者。好比說,在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大多數貿易松茸採集者是來自寮國與柬埔寨的難民。由於松茸價格高昂,因此無論是採自何處,都對生計極有貢獻,甚至能促進文化振興。
然而,松茸貿易與二十世紀的發展夢想卻是幾乎沾不上邊。與我對談過的大多數松茸採集者傾訴的都是無處安身與離散失落的故事。對缺乏其他謀生手段的人來說,貿易採集已經比一般謀生方式來得好。但這到底是何種經濟模式?蘑菇採集者屬於自營,沒有公司雇用,既無工資亦乏福利,只能販售他們私自摘取的蘑菇。有些年甚至無蘑菇收成,採集者只能坐吃山空。野生菇類的商業採集是生計不穩、安全感匱乏的真實寫照。
這本書透過追蹤松茸的貿易與生態,講述生計不穩與環境不定的故事。無論何種情況,我發現自己都被零碎區塊包圍,也就是一種以糾纏的生活方式形成的結局開放的聚合,每推前一步便朝時間韻律與空間軌跡開展的嵌合體。我認為,我們唯有先理解眼前的不穩定屬於全球現象,才能理解當今世界的處境。一旦當局繼續以成長為先決條件作分析,那麼就算時空的異質性(heterogeneity)在一般參與者與觀察家眼中都顯而易見,專家們也依然置若罔聞。然而,異質性理論仍處於萌芽階段。要察覺與我們現況相關、零碎的不可預測性,就需要重啟想像。這本書的重點,便是要借蕈菇之力催化這一切。
關於貿易:當代貿易只能在資本主義的框架及可能性當中運作。不過,二十世紀資本主義的學者跟隨著馬克思的理論,內化了這種進程,只看得到當下強大的潮流,而忽略了其他。這本書想告訴大家,如何藉著密切關注這不穩定的世界,再加上對財富累積的方式提出質疑,繼而能在研究資本主義的同時,也避免採納它逐漸崩壞的假設。不強調發展進步的資本主義究竟是何模樣?它看來可能東拼西湊:財富集中之所以有可能,是因為非計畫區塊產出的價值都已被資本據為己有。
關於生態:對人文主義者來說,人類優勢的進步假設強化了視自然為反現代性浪漫空間的觀點。但在二十世紀科學家眼中,進步也不自覺影響著地景研究的領域。關於擴張的假設悄然進入了族群生物學。如今,生態學藉著引入跨族群互動與干擾歷史等新發展,總算能提出有別過往的看法。在這期待漸次落空的時代下,我想尋找一種以變動為本的生態學,許多物種能既不和諧又無需爭奪地共存。
我不願簡化經濟學或生態學的任一方,再說,經濟與環境之間有一條重要且值得提出的關連:那就是在人類財富集中的歷史裡,人類與非人類雙方都被化約成了可投資資源。這種歷史故事一直鼓勵投資人以異化(alienation)滲透人及物品,也就是使之具備獨立存在的能力,彷彿其他生存上的糾纏再也無關緊要。透過異化,人與物品變成了可移動資產;它們在去除距離的運輸技術下被挪出原有的生活,然後再與其他世界或任一處的資產交換。這種觀點不同於把資產視為生活內涵一部分的看法—例如攝取食物與被食用。在那種情況下,多重物種的生存空間仍然不變,但異化卻消除了生存空間的相互糾纏牽連。異化的夢想鼓吹了地景的現代化,只讓某種獨立資產一支獨秀,其餘的則淪為野草或廢料。此時此刻,去關注生存空間的糾纏似乎成效不佳,或許也過了時。當單獨資產無法再生產,那塊空間便遭廢棄。木材砍光了,石油挖空了,土壤無法再孕育農作物。對資產的搜刮又會從他處開始。於是,簡化過的異化導致廢墟、一塊資產生產荒廢的空間。
這種廢墟如今遍布全球地景,然而,這些地方儘管被宣告死亡,卻仍不乏生命力,廢棄的資產野地有時仍充斥著新的多元物種與多文化生命。在全球不穩定狀態下,我們除了在這廢墟中尋找生機之外,別無選擇。
我們的第一步是找回好奇心。去除過簡發展敘事的阻礙,零碎區塊裡的糾纏與律動都等著我們去探索,而松茸正是起點:無論我學到多少,它們總能讓我驚喜連連。
•
這不是一本關於日本的書,但您往下讀之前需要先對日本的松茸有所了解。序言開頭那首十八世紀的詩歌,正是松茸在日本文字記錄的首次露臉。當時,松茸已因獨特香氣而被視作對秋季的禮讚。由於奈良與京都人經常砍伐山林,以取得木材興建佛寺,並做為鍛鐵燃料,松茸因而在該區域普遍起來。確實可說是人為干擾讓日本松茸得以興盛,因為它最常見的寄主林木乃是日本赤松,而赤松成長靠的是陽光,以及因森林砍伐形成的礦質土。當日本森林不再受人類擾亂,重新茂盛之後,闊葉林木又遮蔽了赤松,阻止它們再抽芽。
隨著森林砍伐,赤松長遍全日本,被圍簇於蕨類中的松茸也躋身成為珍貴的賜禮,貴族們因此口福不淺。到了江戶時期,就連富裕的平民,例如城中商賈,也能品嚐到松茸美味。代表秋天的松茸加入了四季慶典的行列。秋季出遊採菇就像春季攜伴賞櫻,松茸也成為詩歌吟詠的熱門主題。
一如諸多日本自然詩中,富有季節感的指涉物總能營造氛圍。除了鹿鳴或豐收月等原有秋色符號,松茸也名列於此。深秋幽微的孤獨感受、懷舊的心情,沾染了些許初冬的荒寒之意,上述詩作便寫出這種氣氛。松茸是屬於貴族的享樂,是得天獨厚的象徵,是得以生活在大自然巧妙中、且追求精緻品味的幸福。也因此,當農人刻意「栽種」松茸(這意思是,當沒有野生松茸可摘時,農人會巧妙地把松茸塞入土中)供貴族出遊摘採,並無人反對。松茸遂成為完美的季節元素,不只在詩歌裡廣受稱道,也在從茶道至戲劇等所有藝術裡大放光彩。
日本在江戶時期終結後迎來明治維新,以及快速的現代化。迅速進行的森林砍伐使得赤松與松茸生長益發容易。在京都地區,松茸成了「蕈類」的總稱,在二十世紀初期更是普遍。然而到了西元一九五○年代中期,情況開始有變。小農們的鄉間林地被夷平,改為林木種植場,為城郊發展鋪路,有的林業地直接遭遷居城市的農人棄置。石化燃料取代了木柴和木炭;農民不再利用剩餘林地空間,這些地方於是長成濃密的闊葉雜林。曾被松茸覆蓋的山坡如今過於幽暗,不利松樹生長。遮蔭過多的松樹也被有害的線蟲侵襲致死。到了一九七○年代中期,松茸在全日本已寥寥無幾。
然而,此時又正值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松茸成了奢侈的賀禮、獎賞與賄賂品。它的價格一飛沖天,知道世界其他角落也產松茸,突然變得意義重大。日本海外旅遊者與僑民開始將松茸運回日本;隨著進口商紛紛投入國際松茸貿易市場,非日本的採集者亦群起投入。一開始,有大量不同顏色與種類的蘑菇都被認定是松茸,因為氣味符合。隨著北半球森林裡的松茸聲名大噪,其學名也如雨後春筍般激增。過去二十年來,名字才又逐漸統一下來。如今歐亞地區大多數的松茸都稱作「Tricholoma matsutake」。只是到了北美,該種松茸的足跡似乎只停留於東部與墨西哥山區間。北美西部當地的松茸則被認為是另一品種,美洲松茸「T. magnivelare」。但還是有些科學家認為,以最普遍的「matsutake」來描述這些氣味豐富的蘑菇,還是最為合適,畢竟該物種形成的動態至今仍有待釐清。除非是在討論分類問題,否則本書中也遵照使用這個學名。
日本人已經想出一套為世界各地松茸排名的方法,而且名次也反映在價格上。當一位日本進口商向我解釋排名時,我還真是大開眼界:「松茸就像人,美國蘑菇是白的,因為美國人膚色偏白。中國蘑菇是黑的,因中國人膚色偏深。日本的蘑菇與日本人則是恰到好處地介於中間。」並非所有松茸排名都相同,但這起鮮明的例子能代表分類上以及國際貿易價值上的多變形式。
在此同時,日本人也開始擔心自己會失去這些帶給他們春花漫漫與秋葉瑟瑟季節之美的鄉間林地。因此打從一九七○年代起,志工團體便開始動員,促進林地復甦。這些團體不希望只是消極被動地努力,還期待復原林地的方法也能同時有益於人類生計。高價位的松茸於是成了林地復原的理想成果。
這裡便帶我回到現下不穩定與亂象叢生的生活。生活似乎變得更加擁擠了,不單是因為日本美學與生態歷史,也因為國際關係與資本主義的貿易慣例。這就是本書接著要探討的故事。故而此刻,似乎是得好好認識一下這個蘑菇了。
秋季香韻
當你的世界開始分崩離析,你會做什麼?我會去散步;若是幸運,我會發現蘑菇。蘑菇能把我拉回自身五感上,不單因為它們與花一樣色彩繽紛,散發香氣,更因為它們的突然現身提醒了我,光是能在這裡偶遇,就是一份幸運。於是我了然於心,儘管置身在不確定的恐懼裡,依然有樂趣可尋。
恐懼當然存在,而且不只之於我。世界的氣候正在失控,工業進步對地球生靈的影響比上一世紀的世人所想像的還嚴峻。經濟成長不再是發展或樂觀的源泉;我們的任何工作都可能隨著下一次經濟危機而消失。我擔憂的也不只是新災難爆發,我發現,自...
目錄
謝詞 允許糾纏的可能性
序言 秋季香韻
第一部 還剩下什麼?
第一章・覺察的藝術
第二章・傳染即合作
第三章・規模的一些問題
插 曲・聞一聞
第二部 進步之後:殘值積累
第四章・遊走邊緣
第五章・開放票現場,奧勒岡
第六章・戰爭故事
第七章・美國怎麼了? 兩種亞裔美國人
第八章・美金與日圓之間
第九章・禮品變成商品,復歸禮品
第十章・殘餘韻律:干擾中的生意
插 曲・追蹤
第三部 受干擾的起點:無心插柳的設計
第十一章・森林的生命力
第十二章・歷史
第十三章・起死回生
第十四章・意外之喜
第十五章・廢墟
第十六章・科學做為轉譯
第十七章・紛飛的孢子
插 曲・婆娑起舞
第四部 夾雜於各種事物之間
第十八章・松茸十字軍:等待真菌行動n
第十九章・平凡的資產
第二十章・抗拒終結:我這一路上遇到的人
注釋
謝詞 允許糾纏的可能性
序言 秋季香韻
第一部 還剩下什麼?
第一章・覺察的藝術
第二章・傳染即合作
第三章・規模的一些問題
插 曲・聞一聞
第二部 進步之後:殘值積累
第四章・遊走邊緣
第五章・開放票現場,奧勒岡
第六章・戰爭故事
第七章・美國怎麼了? 兩種亞裔美國人
第八章・美金與日圓之間
第九章・禮品變成商品,復歸禮品
第十章・殘餘韻律:干擾中的生意
插 曲・追蹤
第三部 受干擾的起點:無心插柳的設計
第十一章・森林的生命力
第十二章・歷史
第十三章・起死回生
第十四章・意外之喜
第十五章・廢墟
第...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