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史上最流行的古裝PARTY,歡迎你參加!
.引領潮流的周代服飾
.和電視劇上不一樣的秦漢衣著
.飄逸風格的魏晉南北朝
.超吸睛的唐朝爆乳裝
.看似保守的宋朝穿搭
.文化混搭的明朝衣褲
.低調奢華的清朝禮服
.玲瓏有致的民初旗袍
上述這些時尚經典款,你會選擇哪一「潮」?
皇帝只會穿龍袍?清純學生妹是現代流行?北朝胡風才有男人味?周代時尚影響全世界?古人一定要穿內褲?宋朝就有花卉風……別再把韓服和漢服搞混了,電視劇的服裝不一定是真的。
中國歷時數千年,服飾因歷史、文化、民族、地區、政權、身分等因素不斷演變,本書挑選各朝代的經典款式,展現出中國歷史上紛繁複雜的服飾演化。
詳盡文化習俗、傳統禮儀、衣飾剪裁、色彩美學、華美漢服、古裝穿搭,時尚潮流,盡收眼底!
作者簡介:
龔元之
臺灣大學歷史學士、北京大學歷史碩士、北京大學科學史博士
就讀北大期間因受變換分明的四季美景所誘,愛好出遊賞花,從而引發了對傳統色彩以至傳統服裝的研究和製作興趣
現為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助理教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江仲淵 「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創辦人
胡川安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
馬于文 輔仁大學藝術與文化創意學士學位學程講師
張芸 《or旅讀中國》雜誌總編輯
謝金魚 歷史作家
螺獅拜恩 暢銷書人氣作家
真心推薦(依筆畫排序)
名人推薦:江仲淵 「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創辦人
胡川安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
馬于文 輔仁大學藝術與文化創意學士學位學程講師
張芸 《or旅讀中國》雜誌總編輯
謝金魚 歷史作家
螺獅拜恩 暢銷書人氣作家
真心推薦(依筆畫排序)
章節試閱
第一章 關於古裝的大小事
重衣羅襦上街去,穿越古今的美麗
漢服、唐裝、馬褂、旗袍……都是「老叩叩」才穿的玩意兒嗎?近十年來,在中國、臺灣、日本與韓國等地,悄悄興起一股漢服熱,許多對傳統文化充滿熱情的「七○後」和「八○後」年輕人,紛紛將寬袍大袖、襦裙曳地的傳統古服穿上街,讓溫柔寬和的傳統美感成為現代生活中的日常風景。
對現代人來說,「傳統服飾」是個很籠統的概念。各位若是在年節期間穿件釘了盤扣的大紅鋪棉唐裝出去逛街拜年,應該就已經感覺自己挺有傳統氣息了吧!重視身材的女孩子可能不喜歡厚重的棉襖,而是努力把自己塞進掐細腰身的高叉旗袍裡,抬頭挺胸、用力縮緊小腹,踩著高跟鞋,顫顫巍巍走來,自覺娉婷嬝娜,比起平日更是優雅古典了幾分。
除了唐裝與旗袍,再問傳統服飾還有些什麼,這可能就讓人有些費思量了。喜歡看古裝劇的人大概能說得出皇帝穿黃色的龍袍,頭上戴有珠簾的冕冠;唐朝女人身披薄紗,酥胸半露;清朝男人都剃了前額,腦後拖著長辮子,身穿黑青或帶花的綢緞袍子,女人則是頭頂著大拉翅,足蹬花盆底,身穿旗袍……至於其他朝代?感覺沒什麼特色,就是古裝,不管演的是漢朝或明朝,民女和店小二的衣服看起來都差不多。
看到這裡,讀者可能會忍不住反駁:「哪有這麼誇張!」
但事實上,還真的就有。一般民眾對「傳統服飾」嚴重缺乏認識,我可是親身經歷過了。
二○一○年,因為倒春寒的緣故,北京的花季遲了近一個月,往常四月底、五月初開放的牡丹直到五月中旬才進入最燦爛的花期。我和朋友說好到景山公園賞花兼外拍,心想不要怠慢了這姍姍來遲的花王,因此挑選了最為推崇牡丹國色的唐代風格,也是極具時代特殊性的唐風齊胸襦裙──但奇妙的是,景山的遊客們幾乎沒有人能夠認得出來。
韓服?漢服?傻傻分不清楚
中國這幾年有不少愛好者努力推動「漢服運動」,從網路上來看,「漢服運動」辦得沸沸揚揚,各地紛紛響應號召,只差沒有揭竿而起。不過我們當天沒有見識到他們努力的成果,認為這些衣服是「漢服」者寥寥無幾--最普遍的認知是「這是朝服吧?」即朝鮮族服裝(在臺灣會稱為「韓服」,果然這也是有地方差異的)。還有女孩子真以為是韓服外拍,努力搭訕想上來合照,掙扎了半天,開口說的卻是日文。
唯一一位答對時代的是來自廣東小姐,她說:「我在想,妳們是不是在拍《貴妃祕史》?」一路被各種奇怪問題轟炸的友人與我哭笑不得,只得自嘲我倆不過是宮女級別,哪敢妄稱貴妃呀!
別笑,這種事情不只在中國才有,過了兩年,我們在臺灣又經歷了一次!這次地點換成士林官邸,角色是兩個昔日宮女和一位同好,服裝的時代往後拉了六百年,是明代的服裝,結果一路上遇見的遊客都在問「這是什麼衣服啊?」日本人問:「這是韓國服裝嗎?」韓國人問:「這是日本服裝嗎?」遇到中國人與臺灣人則問:「這是韓國/日本服裝嗎?」雖然也有一、二個「古裝?」「漢服?」之類的答案,但是總的來說比景山的經驗更慘,居然完全沒有人猜對時代!
日、韓遊客雖說不曉得這些漂亮衣服是什麼,但認得出「這不是自己國家的衣服」,這樣也就可以了。可是中國人看到中國史上曾有過的服裝樣式,雖然讚美,卻也一樣覺得「這不是我們的衣服」,這巨大的隔閡讓我們三個傳統服飾愛好者面面相覷,一時無語。
現代漢服復興運動
你能想像在街道建築、日常服飾幾乎全然西化的現代社會裡,穿著寬袍大袖的「古裝」上街活動的情形嗎?
這不是模仿動漫的cosplay,而是由許多中國傳統服飾愛好者自發形成的活動。希望能藉由實際行為,重新培養時人穿著傳統服飾的風氣,一如在日本、韓國,民眾仍然習慣在各種重大場合穿上和服、韓服出門。
漢服運動的濫觴源自中國的民族政策,政府將境內人民區分為五十六個民族,並在身分證上予以標註(民族不同的父母可以替小孩選擇民族,小孩十八歲以後至二十歲前可以自己決定屬於父方或母方的民族,之後不能變更)。在中國官方開始定義各民族的文化形象時,漢族人卻發現自己沒有公認的代表服飾,於是便出現一批較激進的民族主義者起身號召,希望透過穿著漢服此一「漢民族獨特的『民族服飾』形象」,來喚醒「漢民族之意識與自覺」。也因此,極端的漢服運動包含了強烈的民族主義,也將西方思潮、宗教視為入侵中國的異物。
此外,對「漢服」定義、樣式的爭論也不少。首先,中國歷史悠久、朝代眾多,很難用特定時期的服飾代表「漢服」;其次,中國歷代傳統服飾其實有大量非「交領、右衽、寬袍、大袖」(這是「漢服」最普遍的定義)的樣式,因此常會有「立領、對襟能不能算漢服」等的紛爭。
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也有許多傳統服飾愛好者選擇以「個體戶」的方式活動,單純享受傳統服飾之美,並且樂於與同好分享漢服心得。但可別小看這批「野生研究者」,他們對漢服研究的挑剔、嚴謹,有時並不下於正規學術論著。
滿清之過?非也!
這種隔閡是怎麼產生的呢?
熟悉歷史或抱持強烈民族感的人,可能會嚴厲指出「是滿清入關後強迫漢人易髮、改服造成的」!
滿清入關後強制推行剃髮易服,確實是中國服飾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使服裝制度驟逢巨變(不過事實上易服令主要影響的是官員與士族男性,平民、婦女等一時未受影響)。但此答案明顯忽略了一點:清朝服飾,對現代人來說一樣也是陌生的。
讀者們看到這裡,可能又要瞪大眼睛說:「不可能!電視上的清宮戲那麼多,我對清朝服裝很熟啦!」說是這麼說,但是你知道高聳如牌坊的大拉翅,以及豪華鑲滾的旗袍(氅衣),實際上是晚清時才有的嗎?像這樣的服裝是絕不會出現在鈕祜祿甄嬛或還珠格格身上的。而清初時男性髮型又稱「金錢鼠尾」,辮子必須細到能穿過銅錢中的方孔,其餘頭髮剃光,放到現在大概是極前衛的潮男造型,同樣不是現在所熟悉的粗大辮子月亮頭。
另一方面,抨擊滿清服裝制度造成傳統與現代斷裂的人同樣忽略了——就連清代服飾也沒有在現代流傳,如今我們所穿的唐裝和旗袍,在清末民初並不存在。唐裝大抵源於男子短褂,女子旗袍則是源自男子長衫──新時代女性對傳統女性形象的反抗就從服裝上做起,拋棄上衫下裙「兩截穿衣」的習慣,學著男人只穿一件長衣了。
之後屢經變革,原本多皺摺但方便活動的平面剪裁,換成了挺拔但不好動作的立體剪裁,女子旗袍的盤扣成了裝飾品,全靠拉鍊來穿脫,這就是現代所謂的傳統服飾了。
一件衣衫的社會意義
比較務實的人可能會從實用角度來看問題:畢竟古裝看起來又長又拖沓,如《搗練圖》裡女人的裙子都拖地,這麼不方便的衣服,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當然會被淘汰啦!
這種說法也有幾分道理,不管在古畫或影視作品裡,角色都穿著美麗而飄逸的服裝。但事實上,「色彩豔麗、寬大飄逸」的衣服,在古代只有金字塔上層穿得起──換句話說,就是供得起兩個以上的丫鬟貼身伺候小姐生活起居的富貴家庭成員,才可能有財力穿好衣服。
要知道奴僕比好衣服可便宜多了,一般殷實人家買不起綠綾印花衫子越羅裙與泥金絞纈披帛這等高級衣物替女兒打扮,但是買個小丫頭在廚下燒火作飯倒不困難。能穿得上華麗衣服的人,身邊必然僕從如雲,服裝的寬大、繁複造成的種種不方便,反而成了莊重優雅的襯托,正是以四肢不動之矜貴,來彰顯自身的富貴豪奢。
那麼勞動者要怎麼辦呢?《步輦圖》中,環繞在唐太宗身邊執役的宮女們雖然穿著豔麗的間色長裙,但是在腰上綁一綁,使裙子不會拖地礙事。若是民間的勞動者,就是穿著本色或灰暗的短衣,耐髒也方便工作。現在佛道教出家人的日常執役衣仍採用傳統樣式,可知「傳統」中本就包含有勞動工作的一大類,只是被現代人忽略了而已。
任何服裝都講究「人、事、時、地、物」,就像現代的各位不會把睡衣穿上喜宴,也不會穿著三件式西裝刷馬桶,不同場合有不同的穿著打扮,這一點不會因為「傳統」與「現代」而有所區別。
第一章 關於古裝的大小事
重衣羅襦上街去,穿越古今的美麗
漢服、唐裝、馬褂、旗袍……都是「老叩叩」才穿的玩意兒嗎?近十年來,在中國、臺灣、日本與韓國等地,悄悄興起一股漢服熱,許多對傳統文化充滿熱情的「七○後」和「八○後」年輕人,紛紛將寬袍大袖、襦裙曳地的傳統古服穿上街,讓溫柔寬和的傳統美感成為現代生活中的日常風景。
對現代人來說,「傳統服飾」是個很籠統的概念。各位若是在年節期間穿件釘了盤扣的大紅鋪棉唐裝出去逛街拜年,應該就已經感覺自己挺有傳統氣息了吧!重視身材的女孩子可能不喜歡厚重的棉襖,而...
推薦序
衣著時尚的鑑往知來
江仲淵(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創辦人)
衣著時尚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做為人類最古老的發明之一,衣著的歷史幾乎是與人類文化史同步開始。服裝最初用意是為了蔽體禦寒,但是自從人類服裝文明走出了唯一實用目的時代後,它的功能就趨於複雜了。
做為一種物質文化,古代中國的服飾形態變化多端,其發展歷程與經濟發展史同步,衣服不僅是一種時尚,還具有精神文化價值。尤其在中國,服裝做為一種精神文化,體現在社會、政治、文學、藝術,乃至於人的人生態度、審美情趣等諸多方面。就這個意義上講,衣服不是為了防寒避暑而穿上,它所表達的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思想的延續。
漢族的民族服裝很有辨識度,春秋戰國時代,漢族的民族服裝基本定型,這就是寬袍大袖的漢式服裝。寬大的衣裳是漢服與其他民族服裝的最大不同,飄飄然的衣袖反映出漢族的生活喜好,吟詩作畫、撫琴下棋、觀月賞花,追求悠閒清淨的安祥生活,不喜歡激烈運動。
不過這種服飾並沒有一直延續,這是中國時尚史有趣的地方,它不像大部分民族,堅守舊有的服裝,保護特定的傳統,衣服容易受到政治局勢的紛擾而有顯著的變化,例如清朝打下中國後,為了同化漢族而強制推行滿族的緊身長袍馬褂,或是因盛唐時期民風開放,異軍突起的「女扮男裝」時尚潮流等。
概括來說,漢族服飾體現著文化的厚實感;北方民族服飾表現出渾厚質樸的「戰鬥性情」;西北少數民族是典型的實用主義者;西南少數民族則傾向色彩華麗、安逸無憂。民族間的互動,造就了衣冠服飾的多樣性,中華民族的文化可以說是建立在民族的交融。
在所有衣裝史中,我認為最有故事性的當屬推動褲子的普及,我們現在見到男生穿裙子便覺得古怪,或是斷然認定他不正常,然而褲子一開始並不是為了男生專門設計,而是為了打仗,為了「殺人」而設計的!以某方面來說,我們如果要追求真正的文明,或許應該拋棄窄褲西裝,換上「沒有攻擊性」的裙子!
中華民族古代穿著衣裳,上半身著衣,下半身著裳,裳和裙子很像,是一種圍在腰部,遮蓋下身的不分褲腿的服装,看起來很華麗,但走起路來很不方便,不適合戰火頻傳的中原大地。戰國時期的趙國屢遭北方民族騷擾,武靈王便突發奇想,推行適合騎馬射箭的窄袖緊身「胡服」,讓漢民族衣著從只穿「裙子」,變成也穿「褲子」了。衣著的演進不僅象徵著歷史脈絡的演進,也是中華民族交互融合的見證者。
中華悠悠五千年,每一段時期的服飾都是當朝文化的反應,他們沒有刻意去設計,而是在繼承中發展。做為人類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之一,服飾伴隨著中華文化的興衰,成為歷史本身的一環。
「歷史從各個層面影響到服飾的變化,同時服飾又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歷史的變遷。」龔元之老師所撰寫的《古裝穿搭研究室》,針對大家感興趣的服飾議題,以輕鬆而不失嚴謹的筆調,將中國歷史上不同朝代、不同地點、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流行服裝盡數帶出,筆下文字更不時穿插現代用語,讓讀者能更輕鬆的認識古代時尚的真實面貌,絕對是喜歡古裝的年輕讀者們,不容錯過的絕佳力作。
宏觀閱史,鑑往知來,願讀者共勉之。
古往今來,決戰時尚伸展臺!
暢銷書人氣作家 螺獅拜恩
今晚設立在紫禁城的秀場可謂星光熠熠,無論設計師、模特兒或嘉賓皆為一時之選,這是藝術總監龔元之精心策畫的一場大秀,時間軸縱橫中國數千年,從服飾冠冕至妝容髮型無一不包,特地挑選的代表性服裝尤能彰顯該時代特色,是場美麗與知識的饗宴,無怪乎現場人山人海,門票一票難求,連坐在貴賓席的趙飛燕都輕吐香氣、蹙眉抱怨:「哎呀!人擠人的,看我這襲留仙裙又多了幾道褶子。」趙飛燕的粉絲一聽之下,趕緊也模仿著在裙上弄出皺褶,學習偶像走在時尚尖端。
首先出場的是東漢桓帝時的大將軍梁冀之妻孫壽,漢服上精緻多彩的刺繡不是重點,梳了墮馬髻的她以哭泣似的妝容和牙痛般的笑容引起觀眾注意,誇張扭腰臺步更引起現場一片驚呼,後備醫療人員不顧孫壽掙扎,強行將她綁在擔架上送醫之際,她仍揮手大喊:「誰敢放肆!我是東漢時尚教母啊!」
彌平騷動後,接著上場的是楊貴妃,其頭頂高髻金烏錦袍裙襬略寬、半袖入衫,領口開低,場中三三兩兩登徒子急切探頭想瞧瞧貴妃白皙深邃的「事業線」,孰料袍中竟穿了件輕薄貼身的圓領內衣,登徒子失望道:「什麼唐朝豪放女嘛!和聽說的不一樣啊!」殊不知座上賓唐玄宗正站在他們後面,一聲令下,秀場又少了幾個人。
楊貴妃的時尚態度引起賓客熱烈討論,武則天貌似不經意地撫平衣裳,其實旨在引人注意以異色綾錦拼接的七破條紋間色裙,她掩嘴笑:「貴妃衣裙太寬鬆,只怕是吃多了荔枝……遮醜吧?」塗了層層鉛粉,面白如玉、兩頰酡紅豔若桃李的楊貴妃,以手絹拭去被胭脂近染成紅色的汗水,狠狠瞪了武則天一眼,嬌聲嗔怪:「老古董不知道寬袖長裙才是中晚唐時尚,人家婀娜多姿的豐滿身軀,可塞不進你那衣袖緊窄的高束長裙。」
眼見兩個女人的戰爭一觸即發,某位膚色白淨、大袖翩翩的飄逸美女插嘴勸和:「武后有武后的纖細,貴妃有貴妃的飄搖,美!都美!」武則天與楊貴妃轉眼一瞧,只見該女纖長玉立,眼發異光,邊補妝邊嗑藥邊勸架,殷勤詢問:「強身體魄五石散,要不要來一點?」才驚覺是魏晉時代的美男子何晏,何晏話聲未落地,就被同事傅玄扯著耳朵拖走:「你這『服妖』!又穿女裝出門丟人現眼!快給我回去寫《景福殿賦》,皇帝還等著勒!」
悄悄闔上後臺簾幕,這場貫穿古今的時尚大秀仍未落幕,藝術總監亦即作者龔元之學有專精,史學造詣深厚、文采斐然,用典示例處處是文章,配合間或插入的逗趣歷史軼事與大量插圖映照,讀者對數千年的中國時尚史又多了層理解,理解那些古裝劇沒告訴我們的事、服飾的社會和政治意義,以及古代男男女女穿衣講究、風尚蔚然,爭奇鬥豔一點也不輸現代人。原本看似枯燥的時尚史讓作者寫成了一片繁花燦爛的風景,本書正是VIP邀請卡,收下它,你將得以一窺滿頭珠翠、華麗燦金之時尚祕園。
衣著時尚的鑑往知來
江仲淵(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創辦人)
衣著時尚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做為人類最古老的發明之一,衣著的歷史幾乎是與人類文化史同步開始。服裝最初用意是為了蔽體禦寒,但是自從人類服裝文明走出了唯一實用目的時代後,它的功能就趨於複雜了。
做為一種物質文化,古代中國的服飾形態變化多端,其發展歷程與經濟發展史同步,衣服不僅是一種時尚,還具有精神文化價值。尤其在中國,服裝做為一種精神文化,體現在社會、政治、文學、藝術,乃至於人的人生態度、審美情趣等諸多方面。就這個意義上講...
目錄
推薦序 衣著時尚的鑑往知來 江仲淵
推薦序 古往今來,決戰時尚伸展臺! 螺獅拜恩
第一章 關於古裝的大小事
重衣羅襦上街去,穿越古今的美麗
韓服?漢服?傻傻分不清楚
滿清之過?非也!
一件衣衫的社會意義
夫子時尚學——古裝劇沒告訴你的事
穿在身上的身分標誌
春秋時代‧外交小劇場
穿對衣服天下太平
平民時尚逆襲宮廷
衣著適當也是種美德
繁複的驕傲,華夏冠冕文化
遠古文明比一比
三百壯士的真面目
千年立體剪裁奧義,中國深衣的祕密
從十二單到深衣
平面剪裁vs.立體剪裁
斜裁的奧妙
實用的低腰線剪裁
內褲之必須
第二章 引領潮流的周代服飾
傲視全球的周朝時尚
跟著周人看世界
位居中土的驕傲
代代傳承的文化認同
東周人的服飾觀--一件衣衫的蝴蝶效應
穿衣與逾矩
偏衣:一場偏心的悲劇
穿出心中的價值觀
墓穴裡的國家音樂廳
土豪的進擊:愛怎麼穿就怎麼穿
第三章 和電視劇不一樣的秦漢服飾
自由雍容的漢朝時尚--餘光仍看漢家風
誰會自稱「漢人」?
漢匈比美大吐槽
自由的漢朝風範
秦朝服制改良沿用
基本配備:長袍、襦褲、襦裙
充滿想像力的民間時尚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的飄逸美學
魏晉飄逸美學--錦繡堆疊,裾帶飄飄
深衣的退化與轉型
衣帶飄飄扮仙女
媲美秀服的繡镼
文青也是花美男
魏晉美男時尚學,狂放飄逸新帥派!
外「貌」協會的魏晉人
博名作秀,花招百出
熱愛選美的社會風氣
花美男的崛起
文青必備迷幻藥:五石散
藥效造成的病態美
魏晉風流的重要推手
豪邁.勁帥.男人味——北朝胡風男裝
光腳才是禮貌
胡服胡坐好自在
最哈漢的北魏孝文帝
胡漢融合的褲褶服
超方便的蹀躞帶
圓領長袍的全面勝利
第五章 你以為的唐朝爆乳裝
趣談中國假髮,簪金堆玉誇雲髻
華麗髮髻的真相?
西周以來的貴婦配件
簪金綴玉,華麗漢風
下雨不愁的魏晉「假頭」
唐朝義髻盈尺高
唐朝間色裙——貞觀條紋女孩!
從寬條紋到窄條紋
超細條紋,奢華象徵
「加倍奉還」的手工
瘋狂消耗的布邊
布料就是錢!
對比色才是王道
古裝裡的內衣——要性感,也要保暖!
近代歐洲童貞式性感
培養貞靜美德的馬甲
樸實的先秦內衣
前包、後包、高圓領
唐朝豪放女的真相
胡風颯爽稱豪傑--唐朝「紳士西服」
方便到脫不下來的胡服
一眼斷定帥哥身分
哈胡風、哈儒風與哈唐風
玉帶金魚高富帥
黃色成為皇家色
頂上幞頭比帥氣
冠冕已成old fashion
唐朝仕女的豪放裝扮--露胸披紗,頭頂高髻
露胸披紗,高髻步搖
長裙高束,衣袖緊窄
寬長披帛,好梳高髻
低領半袖,胸型自然呈現
從帷帽遮蔽到露面露髻
女著男裝蔚為風潮
胡風打扮一度流行
與時俱進——大唐盛世女子的前衛妝容
膚色力求潤白如玉
脂粉紅豔厚重
五官不立體才上流
眉似遠山含煙翠
斜紅如血傷痕風
愁眉+瘀紫=血暈妝
中晚唐女裝——輕紗薄透,寬袖奢靡
初唐「細細輕裙全漏影」
中唐「羅薄透凝脂」
男裝「裝束輕鴻意態生」
皇帝禁不了的「寬博怪豔」
貴妃錦袍,富人時有
第六章 聽說很保守的宋朝服飾
清新中小露性感--宋代女裝的小心機
宋服拘謹滅人欲?可錯了!
喜用黃金、真珠裝綴服飾
抹胸內搭性感更勝唐朝
從南宋黃昇墓一窺宋代女服--宋朝美眉的衣櫃
戲劇服裝有時無關朝代
出土文物再現宋代女裝
復刻南宋黃昇衣著
放大版的嬰兒
「含胸」代表謙遜?!
花兒頭上插,蜂蝶也要迷--宋代花美男完全守則
花吃了那男孩
娘什麼,老子都不老子了!
獄卒也愛一枝花
制霸婚禮的穿搭小撇步
平價時尚也要換季出清
花樣爺爺:蘇東坡、司馬光
從「滿頭行小梳」到「冠寬與肩齊」--唐宋髮飾的「大頭病」
寶鈿數大就是貴
大頭病一發不可收拾
愛美也要「愛」動物
花枝亂顫不輸巴西嘉年華
滿街蝴蝶蜻蜓小鳥兒亂飛
大器與優雅兼備顯瘦的南宋兩片裙
南宋晚期最流行的裙款--只有兩片
大步流星也不怕走光!
裙緣細長花邊設計「顯腰顯瘦」
裙上細褶考驗儀態
正月穿羅衫,上衣放裙外--宋代飄逸的多層次穿搭
上衣紮裙裡?太土!
職業廚娘衣如貴婦,可不灰頭土臉!
輕、薄、透,愛婿唔驚流鼻水!
絲綿加裹肚的古式發熱衣--宋代女子秋冬禦寒術
抹胸、裹肚、絲綿內衣,就是發熱衣
開襠褲+合襠褲+夾裙,寒流來襲也不怕
內外兼修,保暖又性感飄逸
紙衣、紙裘,禦寒又風騷
大袖霞帔最高--宋代女子禮服的華麗晉級
服裝的級別:禮服>常服>便服
貴婦入門版:大袖+生色領
貴婦升級版:大袖+寫生花邊+霞帔+帔墜
毛皮、靴子與髡髮,北方異國風--遼代時尚
部落穿皮草,儀典著漢服
左衽夷狄,右衽諸夏
剃髮不分男女,或前後或地中海
契丹時尚,漢人也瘋狂
第七章 文化交融的明朝服飾
服裝裡的文化交融史--華麗的金元服飾,明朝也瘋狂
歐洲,常有「外國人」做國王
元朝,一個「正統」的朝代
女真:婦女著裙撐、金銀做裝飾
蒙古:多彩腰線、裙袍打褶
明代花紋裝飾,出自金元審美
民族主義藏在傳統服飾中--復古,該復哪個朝代的古?
族群意識vs.考古依據
復中國之舊,是誰的「舊」?
服裝反應氣候變化與審美差異
寶鈔不寶,服飾無華--從素服錦衣看明初經濟
衣著簡樸暗藏玄機
右衽始於京城下效
富過三代即知穿戴
百姓愛穿官員華服--「納捐得官」撼動服裝界!
明初如父輩,「均貧」而儉樸
人人得穿華服,管窺吏治崩壞
為使裙如傘,人人盡穿馬尾裙
衣衫大至膝,髻高如官帽
繡龍織鳳、時世妝束缺一不可——「白銀國度」豔妝炫服
倭寇走私,白銀流入
發現美洲銀礦,爭購東亞商品
官商衣著豪奢,百姓群起效尤
經典禮服不可缺,流行時裝要跟風
模仿士子打扮,追求風雅時尚——明代也有真、假文青!
成衣鞋子市場化,帶動時尚敏銳度
附庸風雅感覺好,百姓總愛裝文青
掌握風雅詮釋權,士人復古求仙氣
寬衣大袖粉色系,男裝女裝無分別
第八章 清朝皇帝不穿龍袍穿什麼?
九五之尊,愛穿低彩度純色暗花袍——清代皇帝低調奢華
皇帝平時不穿明黃色衣服
黃、紅、藍色朝袍各依不同祭祀場合
皇帝常服比官員還樸素!
男裝女裝傻傻分不清楚——清代宮廷禮服,男女一個樣
旗人須遵守滿洲舊風打扮
女子朝服比男人豪華炫富
男女吉服造型極為相似
以色彩紋飾增加吉服變化
審美漢化,寬鬆剪裁蔚為風潮——打破禮儀規定的晚清流行穿搭
從簡樸合身到華麗寬大
慈禧也熱愛外搭時尚單品
禮服體系出現新式穿搭
第九章 從民國回顧五千年的流行時尚
倒大袖短衫配褲裙——上衫下裙的民初時髦
緊窄剪裁高衣領服裝流行一時
「清純學生妹」素淨打扮爭相仿效
喇叭型七分袖小露性感
從模仿男裝到大秀身材——民初旗袍不「傳統」!
模仿男裝穿長袍
倒大袖短衫外搭及踝長馬甲
開衩內搭襯裙、襯褲、長絲襪
民初旗袍剪裁胸小、屁股大!
附錄 古裝的剪裁、顏色與正式服飾
不經尺規不成「裁」――漢服的版裁
布料:家庭手工業的產品
由布幅決定的服裝版型
垂直拼接,合身又便利
持中守正的穿衣哲學
輕鬆看懂古代服制
柘黃袍和鬱金裙的時尚——顏色的身分密碼
朱砂貴重,大紅費工
紫服味久,玄青顯白
君愛柘黃,妃喜鬱金
織錦閃色,染藝繽紛
新婚之喜小登科
男著爵弁、女穿褖衣,隆重又夢幻的漢服婚禮
西洋白紗,流行不到二百年
地位愈高,婚禮服飾愈華麗
新娘蓋頭起源於魏晉
從周代深衣到民初褂裙,流行服飾變身正式禮服
民國禮服——藍斜襟配黑長裙最正式
唐代新郎,捨黑爵弁著紅公服
宋代新郎官——愛穿官服
明代新人綠配紅
清代成親,男著滿服,女穿鳳冠霞帔
圖片版權
推薦序 衣著時尚的鑑往知來 江仲淵
推薦序 古往今來,決戰時尚伸展臺! 螺獅拜恩
第一章 關於古裝的大小事
重衣羅襦上街去,穿越古今的美麗
韓服?漢服?傻傻分不清楚
滿清之過?非也!
一件衣衫的社會意義
夫子時尚學——古裝劇沒告訴你的事
穿在身上的身分標誌
春秋時代‧外交小劇場
穿對衣服天下太平
平民時尚逆襲宮廷
衣著適當也是種美德
繁複的驕傲,華夏冠冕文化
遠古文明比一比
三百壯士的真面目
千年立體剪裁奧義,中國深衣的祕密
從十二單到深衣
平面剪裁vs.立體剪裁
斜裁的奧妙
實用的低腰線...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