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國防:令對方不輕易啟戰端」的實現,提出建言。
全書以作者在中科院38年工作經歷所見歸納問題,如書名分成「不對稱建軍」及「其實現」兩主題作探討。對有效實現以系統工程、專案管理、大武獲的政策、需求及管理等,於系統發展專案外,亦前伸到專案源頭的創新、概念探索、備案擇優,或如不對稱建軍遠程前瞻、開放性議題等如何理出條理,提出研析及建議。
不對稱建軍,於設定的資源上限下,就高強度衝突的因應作以小博大的前瞻建軍推演。整體由技術及作戰前瞻出發,連同中共國家大戰略及其用兵思想,而有敵首戰即決戰求速勝的犯台想定,藉以驅動前瞻規劃。
經選取合乎我國情的不對稱性定義,據以提出反擊的戰場選取與作戰概念。續加上技術趨向及機會,提出破敵速勝的戰力組合,以妨礙敵成世界幾強之一的國家大目標,作有效嚇阻來預防戰爭。
續以制陸、制空、制海及聯戰的戰域區分,對選取的各戰具就其系統概念、運作、可行性及發展策略等作說明,提出前瞻建軍建言,也闡釋對不對稱的見解。
作者簡介:
倪 耿
學歷:成大電機系學士、交大電研所碩士、政大企管所EMBA進修。
於中科院持續工作38年;經歷:
民64-70年,二所品保組,探討可靠度及執行雄一飛彈測試
民70-89年,天弓計畫;歷經:系工組長、副主持人、兼後勤組長等職;推動:飛彈硬體整合、長白雷達、戰術中心、射控整合、兵棋規劃、後勤整備展及部署成軍,反飛彈案規劃
民76年獲主任工程師研究品位
民89-91年,任新新專案副主持人,探討中科院經營再造、定位、人資、營運及產品等策略
民91-102年,任計畫品質策進會專任委員;職司:專案評審、智庫,並為不對稱建軍探討
民95-96年,兼研究創新中心主任,推動創新。
民92-97年,任勞資會議勞方代表。
民102年4月,屆齡退休。
作者序
技術,尤其是資電技術帶來的智能,使戰力呈級數作快速成長;軍事事務革命認為「到2020年時一分鐘可打500個目標」,由根本改變了作戰型態,未來的戰場必然是高度透明、高強度,節奏極快及戰期短,被標定等同遭殲滅的殘酷鬥爭。
技術帶來的優勢機會更是朝大的一方作傾斜,一如我國面對我小敵大,且差距日益加大的情境,非以不對稱思維藉奇想作開創,並能有效作實現,恐無以脫困。不對稱建軍特別需針對高強度衝突為之;建軍另有常規運作及低強度衝突兩類因應待均衡兼顧,因此本書的探討以高強度衝突因應外,另加上1/3國防裝備採購預算作設限為命題。又奇想的新點子經研發產製到部署戰備需要時間,相關規劃需有10到20年以上的前瞻;這樣的遠程「建軍」規劃,使得本書與諸多由「戰備」,也就是以既有武器打近期戰爭的探討,有著顯著地不同。
民國64年9月,我到中山科學研究院(中科院)報到,至102年4月屆齡退休為止,持續在這國防科研領域浸潤了38年;最初的6年由品保初識規範及系統,其後的19年我參與天弓計畫的由無到有,接觸到由需求、發展、產製、後勤到部署等武器全壽期的各個階段;由實體到後勤,由需求、規劃、系統工程到專案管理等各個領域。離開天弓後加入新新專案作中科院經營再造的探索為期近2年;其後11年間任職計畫品質策進會(計品會),擔任全院的專案審案並為智庫角色;期間還有一段研究創新中心兼主任的驚奇之旅,更加大了建軍前瞻、開創及實現的宏觀視野。
由全院專案的選題、規劃、建案到執行所見,對武獲流程、系統工程及專案管理有著全盤的思考;於系統發展專案外,亦前伸到專案源頭的創新、概念探索、備案擇優,或如不對稱建軍遠程等前瞻、開放性議題如何理出條理的探討。而有不對稱的定義、可為的戰力組合、各戰具系統概念及其發展策略等作系統化的探討並為撰文。慶幸讓我有著與多數中山人很不一樣的經歷,當藉這本《不對稱建軍及其實現–在中科院38年所見所思》作一彙整。
全書由3篇、20章組成,一些建言雖有逆耳,但確為真心耿耿之言。第一篇《引言篇》共2章,以第1章〈挑戰及其因應推導〉作全書的摘要,其以「前瞻建軍及其實現流程」說明推演架構,藉先進國家對應的研究,呈現建軍思維的趨向與機會,按國情作選取,勾勒出我國可有的不對稱建軍選項。這流程也成為本書的架構,有助呈現全書的全貌。第2章〈經歷摘要與撰文連結〉,摘要經歷外,並以對應的撰文相呼應,其佐證經歷外,也兼作了參考文獻的索引。
第二篇《經歷與建軍實現篇》共10章,分章簡介各工作階段的經歷,以歸納出我國建軍規劃及專案執行的問題,而有:專案進程節點與規劃、系統工程與計畫管理運作、中科院再造、創新、組織與人力資源,連同大武獲運作等建軍實現各要項的探討,並提出建言。
第三篇《不對稱建軍推演篇》共7章,前3章循「技術及作戰前瞻、威脅前瞻、作戰概念、戰力組合」的程序作推演;其後4章以制陸、制空、制海及聯戰的戰域區分,分對戰力組合所選的各戰具,就其系統概念、戰術性能、不對稱性及發展策略等作深入。整體推演以〈技術及戰場前瞻〉加上已有戰具的佐證,說明戰場趨向及機會,其也是威脅的趨向。至於敵犯台用兵,另受到其國家大目標的指導,因而於〈威脅前瞻〉由中共國家戰略作切入,依其韜光隱晦提升綜合國力為先,在成世界幾強之一列為國家目標下,中共當不輕易犯台,但一旦啟動必然是採首戰即決戰力求速勝的戰法。按此,加上可有的戰具將敵犯台想定具體化,以驅動我因應建軍規劃,並在資源的制約下,提出我因應可為的戰力組合。對「國防:令對手不輕啟戰端的實現」提出建議。
面對敵首戰即決戰嚴苛的威脅,非以奇想不足以脫困,我以小博大可為的作法於〈不對稱建軍〉一章作探討。整體循「戰術手段達成戰略目的」以「存活性*效(益)費(用)比」來定義不對稱性,在此定義的引導下有「截敵於半渡」的主戰場選取,以藉地緣塑造優勢來塑造效費比,並以「緩敵於彼岸、清殘敵於灘頭」輔之。另有採失能作戰,期在有限資源下令大量的敵戰力退出戰場,更有效地破敵速勝,藉嚴重妨礙其國家大目標作有效嚇阻,令敵不敢輕啟戰端。
全書以〈回顧感恩與期待〉一章作綜合、寫下感言及期待畫下句點。
就個人在中科院38年的所見所思整理而出,期待這本書給了「魚」,更描述了「釣具」;「魚」是指一組不對稱戰力組合,而「釣具」則為遠程前瞻推展流程,系統工程化繁為簡的條理,創新,大武獲的導正及正解規範,藉概念探索的投資,妥為備案擇優及尋求整體的優化。整體以高層宏觀觀點作描述;儘量以通俗化的用語來為文,但其中難免用到技術用詞,對此請讀者不必太在意,大可跳過細節先掌握全貌為要。
本書的運用,對聯參及中科院的長官,可由第1章〈挑戰及其因應推導〉瞭解全貌。聯參幕僚群獲全貌後,建議另於第12章〈武獲政策、需求及管理〉來瞭解大武獲的作為;對軍令幕僚,第13章到15章的推演有助瞭解需求產生的進程,由第6章掌握需求管理的要點,另可於第16到19章選取有興趣的戰力作些深入。而軍備幕僚建議增加第6-8章〈專案進程節點與規劃〉、〈內功:系統工程〉及〈計畫執行運作與管理〉的瞭解,以有效遂行武獲管理。
中科院的計畫主持人、系工人員及功能單位的朋友,第6-9章的專案整體規劃、系統工程的內功、計畫管理作為,對有效專案運作當有所助益。而第10章的創新與前瞻中心的建構、第12章的人力資源培育及激勵機制等,更是促成建軍開創的根本。需要時可於第16到19章選取有興趣的戰具作些深入,這裡面可有許多點子;別忘記在院時,有同仁給我取了梅花鹿的綽號,點子多哦。
很樂於將本書推介給承接中科院學術合作案(學合案)的學校團隊,其實〈計畫執行運作與管理〉等章的諸多建議,係源自多年來與學合案的互動,相信這些資訊對各位寫好學合案提案書、作好規劃及期中期末審查提報等很有助益。對民間的遠程前瞻、策略規劃及複雜系統的發展及其管理等,本書的思考架構應可提供參考。
本書源自在中科院的歷練,有此機緣要感謝的人很多;特別是初入中科院的二所品保組褚元善組長,天弓計畫兼總主持人黃孝宗代院長、副總主持人陳傳鎬將軍、建構新新專案的陳友武院長,他們很敢放手讓我發揮,讓我有機會作嘗試學習而成長。還有由天弓、新新專案到計品會,我跟隨長達30多年的黃明揚組長、主任、主持人、主委;謝謝 您所給的機會與指導。
…
這本書的源頭是系列的撰文,多年來不少的文稿總是請婉芬、德新等先行試讀,謝謝你們給與的潤飾及修正意見,這對思想跳躍但遺漏細節、注音輸入技巧很差的我幫助很大。另中科院圖書館給了相關探索非常多的協助,謝謝;也讓我懷念當年常泡在圖書館的日子。
38年的工作生涯,尤其在天弓那段沒日沒夜的日子,要感謝老婆大人的體諒,更帶出了一對優秀的兒女及四個乖巧又精靈的孫子女;感謝老婆大人。
技術,尤其是資電技術帶來的智能,使戰力呈級數作快速成長;軍事事務革命認為「到2020年時一分鐘可打500個目標」,由根本改變了作戰型態,未來的戰場必然是高度透明、高強度,節奏極快及戰期短,被標定等同遭殲滅的殘酷鬥爭。
技術帶來的優勢機會更是朝大的一方作傾斜,一如我國面對我小敵大,且差距日益加大的情境,非以不對稱思維藉奇想作開創,並能有效作實現,恐無以脫困。不對稱建軍特別需針對高強度衝突為之;建軍另有常規運作及低強度衝突兩類因應待均衡兼顧,因此本書的探討以高強度衝突因應外,另加上1/3國防裝備採購預算作設限...
目錄
本書共分二十章
1. 挑戰及其因應推導
2. 經歷摘要與撰文連結
3. 藉品保初識規範及系統
4. 參與天弓計畫的由無到有
5. 計品會擔任智庫及審案 92
6. 專案進程節點與規劃
7. 內功:系統工程
8. 專案執行運作與管理
9. 新新專案探索中科院經營再造
10. 研究創新中心驚奇之旅 談創新
11. 任勞方代表看人力資源
12. 武獲政策、需求及管理
13. 科技及戰場前瞻
14. 威脅前瞻
15. 不對稱建軍
16. 制陸不對稱戰力
17. 制空不對稱戰力
18. 制海不對稱戰力
19. 聯戰不對稱戰力
20. 回顧感恩與期待
本書共分二十章
1. 挑戰及其因應推導
2. 經歷摘要與撰文連結
3. 藉品保初識規範及系統
4. 參與天弓計畫的由無到有
5. 計品會擔任智庫及審案 92
6. 專案進程節點與規劃
7. 內功:系統工程
8. 專案執行運作與管理
9. 新新專案探索中科院經營再造
10. 研究創新中心驚奇之旅 談創新
11. 任勞方代表看人力資源
12. 武獲政策、需求及管理
13. 科技及戰場前瞻
14. 威脅前瞻
15. 不對稱建軍
16. 制陸不對稱戰力
17. 制空不對稱戰力
18. 制海不對稱戰力
19. 聯戰不對稱戰力
20. 回顧感恩與期待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