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系列收錄作者在清華大學任教時期,以不同身分所撰寫的文章,共一百八十餘篇。在將致詞稿上載於「一個校長的思考」部落格的過程中,發現部落格是一個整理各種文稿有利的工具,也逐步將歷年於不同場合及情境撰述的文稿上載於另闢「文章彙集」。本書內容因幾乎全部於個人在清華任教時期所撰,且多與清華直接關連,故以「清華行思與隨筆」命名。
§ 全書數百張的影像紀錄,使文字與圖像相互輝映,印刻珍貴的人生路程。
《清華行思與隨筆》全書分為上下兩冊,彙集作者於清華任教時期,以不同身分所撰寫的文章,共一百八十餘篇。上冊內容以清華大學及理工材料相關資訊為主要對象,包括清華專書、清華出版傳記序言;漫談清華故事;兩岸清華及百人會記錄等清華印記。亦有工學院研討會致詞、清華材料系系刊等學術動態。下冊則有各界紀念專刊、專欄邀稿;材料科學理事長報告及學會會員動態與材料科學發展與見解、報告性質專文;專書推薦、研討會論文集、活動展覽手冊與紀念特刊等各類書籍序言。其中亦收入作者學思、任職、旅遊等個人經驗與歷程;並有生命紀念與追思、讀書筆記以及偶思雜錄。同時延續《一個校長的思考》系列書籍,收錄2019年5月底前致詞稿。全書藉書寫整理思緒及抒懷,為己學術生涯留存「紀念與紀錄」,展現行思交融的洞見與文筆,為學研、文化添寸土之功。
作者簡介:
▍陳力俊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物理學博士。1977年加入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系任教,曾任清華大學材料系系主任、工學院院長,行政院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副主委。2006年當選中央研究院數理組院士,並為世界科學院院士與俄羅斯國際工程學院院士、美國材料研究學會會士、美國真空學會會士、教育部終身國家講座。曾獲美國礦冶與材料學會William Hume-Rothery獎、美國電化學學會電子與光子學門獎。於2010年2月接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至2014年2月卸任。現為清華特聘研究講座教授。
章節試閱
▍給2013與2014畢業生的話
◎ 前記
去年畢業生聯誼會的負責同學來邀稿,後來失聯,所以寫好的稿件暫「存諸高閣」,今年畢聯誼會同學再來邀稿時,檢視去年的稿件,似仍適用,謹以獻給2013與2014畢業同學。
畢業時節將屆,畢業生聯誼會的負責同學希望我寫一些勉勵的話;大學畢業是人生一個重要里程碑,在畢業典禮中,學校一般會邀請一位社會上事業成功、卓有聲譽的貴賓演講,將他們的人生智慧在關鍵時刻與畢業生分享,是非常美好而有意義的事;但你如果問一些過來人,恐怕很少人記得他大學畢業時特邀演講貴賓講了甚麼話,在畢業典禮中,校長說的話,合理的猜測是更不容樂觀;一個希望是如果形諸文字效果可能好很多,所以我欣然接受邀請。
雖然邀稿同學沒有限制篇幅,太長的文章總不是很恰當;由於請校長撰文是一種新的嘗試,我也在此做一個新的嘗試;也就是摘錄一部分我在過去一年在學校各種場合對不同的群體同學說的話,而附有原致詞稿網址,一方面可節省篇幅,一方面也可讓有興趣的同學從原始講稿看到我說話的原委或出處;
◎ 2012新進教師研討會致詞──120903
「永遠不要錯過能讓你大放異彩的機會」(Never ever miss an opportunity to be fabulous)
◎ 101年新生講習致詞──120911
「有些書可淺嘗即止,有些可吞嚥,少部分書需咀嚼與消化,也就是說,某些書只需讀一部分,某些書瀏覽一下就好,少部分書則應全心精讀細琢」(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That is, 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only in parts; others to be read, but not curious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
「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機敏,寫作使人精確」(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猶太聖經《塔木德》中有三問,「不是我,是誰?」、「不是現在,是什麼時候?」、「不幫助人,我活著有甚麼意義?」是很值得大家深思的。
《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作者F. Scott Fitzgerald說 “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ed ideas in the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也就是說有一流智慧的領導人要容納兩種相反的概念在心中盤桓,從中衡量,做出明智的抉擇,而不要被教條、迷信、口號、習俗甚至情緒誤導與迷惑,是很有道理的。
沈君山前校長題字「莫因身在最高層,遂教浮雲遮望眼」,並常將這兩句話「送給特別聰明、特別漂亮,或者特別有權勢的朋友」,意思是,「不要因為自己高高在上,便讓浮雲遮住了眼―因此,看不清腳下的真實世界是什麼了」,「出名容易成名難。出名可以靠運氣,但是把名聲一直保持下去,卻得靠真本領,靠不斷的努力」
◎ 2012年教師節茶會致詞──120924
每個人都要能回答的三個重要問題,「如何使工作生涯成功、快樂,如何從工作中得到快樂?」、「如何擁有美好的家人、朋友關係?」、「如何堅持原則過正直人生?」並了解「衡量人生,不是用金錢,而是我可以幫助多少人,變成更好的人」,
追尋快樂六大秘訣,包括確定目標、參與緊密的群體活動、有適當表達自我的管道、正向思考、從事公益與慈善工作、具有使命感,
「成功不一定能帶來快樂,但保持快樂的人較容易成功。」
◎ 期待未來領袖對談引言──120924
如果我們希望的「領袖人才」是指能「服萬人務」的人才,他的特質是:
一、 大公無私,有誠信,具使命感與大格局,有寬大胸懷,
二、 知識與能力;歌德說「人們所見到的,正是他們所知道的」,否則淪為視而不見,了解事物真象,具同理心,有能力方能落實好的想法,
三、 見識與智慧,能通古今之變,而能把握時機,作正確判斷,
四、 表達能力強,長於溝通,知人善用,用人才德兼備,有清晰願景,不聽民調決策。
◎ 科學園區首任局長何宜慈先生紀念會致詞──130412
「挫折是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Frustration is part of our job, and also part of our life),公司給我們的薪水,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補償這些挫折的」,
「要有工作熱情(eager to work)、要熱切地學習(eager to learn)、並且要有企圖心成就事業(eager to achieve)!
工作則要講究方法,努力工作(work hard)是一件事,更要有方法、有效率的工作(work smart),最重要的是要工作精敏周到(work sharp)!」
◎ 各奔前程―誕生於清華的藝術份子──130415
祝福所有清華人「有自信與自尊、永遠真誠、能推己及人,勇於面對,義無反顧」(And may you grow to be proud, dignified and true. And do unto others as you'd have done to you. Be courageous and be brave.)
「我們過自己選擇的生活,盡力而為就無所謂成敗;如今我們年齒漸長,但並沒有更聰明些,因為我們不改初衷,夢想如昔」(We'd live the life we choose. We'd fight and never lose. Oh my friend we're older but no wiser. For in our hearts the dreams are still the same.)
◎ 清華合唱團五十周年音樂會致詞──130421
「在大學交到好朋友,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你豈不知擁有一顆年輕的心是無價之寶?」(Don't you know that it's worth every treasure on earth to be young at heart?)
「如此你年老時才會驚歎生命的無限可能。」(And if you should survive to 105, look at all you'll derive out of being alive)
◎ 壬辰梅竹賽閉幕典禮致詞──120304
Life itself, road taken and road not taken make all the difference。也就是說有沒有體驗過,有極大的差異。
「送出去的電子郵件、上臉書、Youtube是追不回來的」,尤其是情緒性的言語,可能造成難以修補的裂痕。
◎ 國際志工分享成果記者會致詞──111104
Making a living,意指謀生,與這相對應的是make a life,即讓生命有意義,有價值。
We make a living by what we get, but we make a life by what we give,也就是我們以得取謀生,以付出讓生命有意義,有價值。助人是最高貴的情操,慈善是普世價值。
The greatest mistake one can make is afraid of making one,即人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怕犯錯。
The best time to plant a tree was 10 years ago, and the 2nd best is now! 十年樹木,所以種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以前,但如果沒有做的話,此時現刻仍不失為次佳時間。
◎ 一百學年度精實管理研習會開幕致詞──110926
「把事情做好,不是靠信心,而是靠沒信心。」要義是把事情做好要長存警惕之心。
◎ 一百學年度大學部新生講習致詞──110906
「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
要成為一個有學識的人(learned man)要「learn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對所有事務都有概念,對某些專業要能精到)
科學是教我們把事情做好(Do the thing right),人文教育教我們做對
的事(Do the right thing),文理會通的人才能把對的事情做好(Do the right thing right)。
「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人能問的最高尚的問題是能做什麼有益的事,助人是人類最高情懷;
「規劃得好很好,說得好更好,做得好最好」。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煮字集──煮字
煮字顧名思義是以字為原料,調製成為意有所指的文詞、文章。
以漢字字典而言,較早者是約公元100年許慎所著文字工具書《說文解字》收9,353字;較知名者是1716年《康熙大字典》收47,035字;曾為世界上收集漢字單字最多的一部字典是1986年《漢語大字典》收54,768字,第二版於2010年出版,收字總數為60,370個。
詞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1997年一項研究顯示,台灣報章用5,005詞,覆蓋率達90%;一般了解,如能掌握5,000字,閱讀報章雜誌應無障礙。中央研究院鄭錦全院士,根據大數據分析,提出「詞涯八千」理論;他的研究發現:「古人著作從一千多字到四百多萬字,作者所用字種字數只有幾千,最多不超過八千。」如《史記》533,505字,有5,122字種(單字之外,再加上非衍生性、需要記憶的詞語);《紅樓夢》120回731,835字,有4,501字種;《清史稿》4,514,567字,雖有8,080字種,但這部書是集體編寫,不代表一個人的語言能力,由此可見「每個人能用的字都有上限」。
同時,作家金庸多部著作,《神鵰俠侶》810,311字,有4,094字種;最長的《天龍八部》、《鹿鼎記》兩部書,字數都在1,200,000字以上,字種都不超過4,500字。其中代表正面情緒的喜、樂、笑、愉、悅、愛、親等字遠多於代表負面情緒的怒、哀、悲、憤、怨、悵等字,也可看出金庸寫作的風格。
在英文方面,鄭錦全統計了兩百本英文名著,得出「概念詞種」,其數目在每本書也不超過八千,與中文的情形一致。最早的解釋可追溯到1871年達爾文從觀察英文語詞隨時間消長,有一定限制,推論是由於人的記憶有限,不能無限累積,只能推陳出新。
欣賞古今美文的人都知道,文字不僅是語言的記錄工具,如許慎所言「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而且能讓人蕩氣迴腸,沉吟不已,多所陶冶。有學者估計,自有文字以來,全世界所出版的書,共約480兆(480 TB)字,全世界所有活過的人所說過的話約5百萬兆(5 EB)字,但任何一個人都說過中外古今別人都不曾說過的話,也就是人人均具有創新的能力。人的腦力,可把有限的文字符號,化成無限的詞語,文字運用,妙在一心,「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如果有人擔心有意義的話,都被別人說完了,不啻「杞人憂天」。
回到「工業材料」,事實上是以極為有限的數十種元素構成,但繽紛多彩,神奇絢麗,有無限可能;材料製程,常可以烹飪比喻,而由IBM發表由人工智慧所設計的食譜,出現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食材組合,如「奧地利風巧克力牛肉捲餅」,「黑莓櫻桃餡餅佐蜂蜜鮮奶油」等,兼顧營養與美味,獲得美食專家大加讚賞,也可給材料研發人員很多啟發。
(2018年4月2日 星期一)原載:《工業材料雜誌》377期,第32頁(出版日期:2018年5月5日)
▍誠慧健毅
研聯會的校務會議代表希望我寫篇短文,以激勵研究所的同學,我想「力爭上游」做一流人物是很可以自勉勉人的。我在大學時是物理系的學生,物理學界有一種說法,「開天闢地」的牛頓、愛因斯坦屬第一流,「整合群學」的馬克斯威爾、量子力學開山祖師諸人屬第二流,一般諾貝爾獎得主屬第三流云云,以此尺度來看,全世界六十億人豈不都應去「撞牆」。但事實上有許多人「不居高位,未得大獎」看似平凡而實偉大,是真正的一流人物,而在印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我唸省立新竹中學時的校長―辛志平先生。
辛志平校長於民國三十四年起至六十四年屆齡退休,連續擔任新竹中學校長三十年,辦學強調「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造就了竹中樸實中不失活潑的學風。在入學新生訓練時,即約法三章「不打架、不作弊、不偷竊」,觸犯者一律退學。在智育上,採文理並重,一直到五十年代中期,仍然堅持不分組教學。體育方面每年「陸上運動會」要求所有學生參加五千公尺越野賽跑,水上運動要能游過二十五公尺才能畢業。在戒嚴時代為培養民主自由風氣,讓學生在「動員月會」中「大放厥詞」,而由校長說明或答辯,是身教言教的典範。學校對音樂美術的訓練要求極為嚴格,有學生因為美術、體育、音樂不及格而被留級,但也普遍養成學生美育的基本素養。
竹中校訓「誠慧健毅」,誠取《禮記‧大學》篇中「正心誠意」、《論語‧為政篇》「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之訓。慧代表智慧,如《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健」本《易經》乾卦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意,「毅」則取自《論語‧泰伯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在校時每蒙辛校長「耳提面命」,而其行誼是「身體力行」的最好榜樣。
辛校長揭櫫的「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誠慧健毅」,看似平易,能堅持健全教育理念、貫徹始終「三十年如一日」則甚為不易。辛校長生前常簡要地說,他一生只做過兩件事:參加抗日戰爭,和擔任新竹中學校長。而他能在威權時代、「升學主義」盛行時期建立竹中優良傳統,持續發揚光大,是真正的一流人物,值得我們崇敬效法。
(2000年1月1日 星期六)
▍給2013與2014畢業生的話
◎ 前記
去年畢業生聯誼會的負責同學來邀稿,後來失聯,所以寫好的稿件暫「存諸高閣」,今年畢聯誼會同學再來邀稿時,檢視去年的稿件,似仍適用,謹以獻給2013與2014畢業同學。
畢業時節將屆,畢業生聯誼會的負責同學希望我寫一些勉勵的話;大學畢業是人生一個重要里程碑,在畢業典禮中,學校一般會邀請一位社會上事業成功、卓有聲譽的貴賓演講,將他們的人生智慧在關鍵時刻與畢業生分享,是非常美好而有意義的事;但你如果問一些過來人,恐怕很少人記得他大學畢業時特邀演講貴賓講了甚麼話,在畢業典禮中,...
作者序
▍自序
本人於2010-2014年擔任清華大學校長,期間將在各種場合致詞或演講全文,載於清華官網,凡370餘篇。卸任後,逐步將其轉載於部落格中;其後在許多場合致詞也一併轉載於部落格,以與同儕友朋共享。2018年起,陸續將講稿整理出書,「一個校長的思考」(一)於同年9月出版,「一個校長的思考」(二)、(三)(全三冊)則分別於今年4月與5月出版。
在將致詞稿上載於「一個校長的思考」部落格的過程中,發現利用部落格是一個整理各種文稿有效率的方式,也逐步將歷年於不同場合及情境撰述的文稿上載於另闢「文章彙集」、「清華一百問」部落格,幾年陸續上載下來,「文章彙集」已有一百七十餘篇,約三十餘萬字。根據出版演講文集的經驗,最好的留存「紀念與紀錄」方式,就是整理集結出書,同時感謝協助編輯「一個校長的思考」系列的黃鈴棋小姐「輕車熟路」,在演講文集出版告一段落後,又再次投入本書的編輯工作。
本書內容包括歷年來因不同身分,如擔任清華大學材料系系主任、工學院院長、校長、國科會副主委等,應邀撰文,包括清華專書及清華出版傳記序言、清華材料系系刊及紀念專刊邀稿;「國科會」與「科學園區」專刊邀稿;「中國時報」《漫談清華故事》專欄,「工業材料雜誌」《煮字集》專欄;「科學月刊」邀稿﹔「清華百人會」簡訊邀稿;「中國材料科學學會」簡訊與專刊邀稿等。
另一類稿件為報告性質,如清華校長校務報告;「中國材料科學學會」《理事長報告》、《會員動態》;「台灣區電子顯微鏡使用情況報告」前言、美國與亞洲太平洋各國材料研究合作研討會報告等。
次一類則是專書推薦序言以及各項研討會論文集、活動與展覽手冊序言、紀念特刊序言。
再次是個人經驗與歷程,包括擔任「清華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副召集人後所撰「國立清華大學遴選校長經驗」,當選「中研院院士」後慶祝會所寫
「我的學思歷程」,旅遊後所撰「寮國之旅」、「北京之旅」等。
比較特別的是,在養成撰寫致詞稿的習慣後,體會到利用撰文整理思緒及抒懷的優點,所以在碰到感受比較深的事件時,也盡量抽時間撰文以「紀念與
紀錄」﹔這部分包括生命紀念與追思、讀書筆記以及偶思雜記,如「五四運動100周年」、「聯華電子公司捐贈清華大學整建『君山音樂廳』」、「寮國之旅」、「兩岸清華校長交流」等。
最後一類則為致詞稿;由於「一個校長的思考」系列收錄迄2018年底的文稿,而考量未來不大可能另外會有新文集以及二、三十萬字的新致詞稿集結
出書,所以將2019年9月底前致詞稿納入,作為一個階段文稿的整理。同時也載入本人擔任「清華工學院院長」時,在「工學院產學研合作聯盟」研討會中致詞稿。本書內容因幾乎全部於個人在清華任教時期所撰,且多與清華直接關連,故以「清華行思與隨筆」命名;值得一提的是,最早一篇是在大二暑假為「台大物理學系」系刊「時空」撰文「徐賢修教授訪談摘記」,訪談在「清華園」進行,對象剛好是後來擔任清華校長的徐賢修先生,是「無巧不成書」的寫照。
「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的梁啟超先生,在論及歷史的目的時,認為可「供吾人活動之資鑑」,而歷史變遷即社會活動,尤重增益的活動:「全
部文化才是人類活動的成績,好像一座高山,須得常常設法走上高山添上一把土」;此番將目前所能蒐集到的非理工專業文稿近四十萬言,鉅細靡遺編錄成書,雖不無「敝帚自珍」之心,尤冀有為全部文化添寸土之功。
本書順利出版要特別感謝黃鈴棋小姐的精心編輯與校對。「清華工學院」黃筱平先生協助尋找舊檔以及林靜宜助理謄打多篇文稿,在此一併致謝。同時
在此為許多關心的友朋預告﹕拙作「清華的故事」也將於今年稍後出版。
▍自序
本人於2010-2014年擔任清華大學校長,期間將在各種場合致詞或演講全文,載於清華官網,凡370餘篇。卸任後,逐步將其轉載於部落格中;其後在許多場合致詞也一併轉載於部落格,以與同儕友朋共享。2018年起,陸續將講稿整理出書,「一個校長的思考」(一)於同年9月出版,「一個校長的思考」(二)、(三)(全三冊)則分別於今年4月與5月出版。
在將致詞稿上載於「一個校長的思考」部落格的過程中,發現利用部落格是一個整理各種文稿有效率的方式,也逐步將歷年於不同場合及情境撰述的文稿上載於另闢「文章彙集」、「清華一百...
目錄
自序
▍清華校長就職周年校務報告
「清華大學網站」校長的話
就職一周年校務報告
就職兩周年校務報告
就職三周年校務報告
就職四周年校務報告
▍清華出版專書序言
「綠能清華」專書序言
「溫馨清華」專書序言
「創業清華」序言
「原子能與清華」序言
「藝於言表」序言
「話說清華」、「圖像清華」序言
「游藝清華」專書序言
「人培清華」序言
「梅竹清華」專書序言
「人物清華」專書序言
「相約清華」序言
「百歲清華」專書序言
「師鐸清華」序言
「遊藝清華II」序言
「通識清華」序言
「邁向華人首學」序言
「國際志工系列叢書」序言
▍人文教育與科技專刊、手冊序言
「人文──科學──清華人」序言──成功湖畔談成功
「科技報告寫作通用手冊」推薦序
「101學年度校隊年刊」序言
「102年度新生手冊」序言
歷史跫音 文化饗宴
給2013與2014畢業生的話
▍清華出版傳記序言
「張立綱傳──五院院士的故事」序
「百年追憶──王國維之女王東明回憶錄」序言
「陳守信院士回憶錄」序言
「父子雙傑 清華傳承」序言
「黃秉乾院士傳」序
「張永山院士傳記」推薦序──《一代學人張永山》
「清華外交學人小傳」序
▍漫談清華故事
漫談清華故事──破除畫地自限的思維
漫談清華故事──大學時期 培養多元思考能力
漫談清華故事──大學教育的目標
漫談清華故事──凍漲學費與社會公義
漫談清華故事──學術大師
漫談清華故事──網路課程海嘯來了
漫談清華故事──海嘯來了然後呢
漫談清華故事──勇於嘗試 面對新環境
漫談清華故事──諾貝爾大師風範
漫談清華故事──猶太人的成就與精神
漫談清華故事──父子雙傑掌清大 傳承奉獻
漫談清華故事──滾滾遼河 一時多少豪傑
漫談清華故事──新移民與楚材晉用
漫談清華故事──奕園公共藝術與沈君山前校長
漫談清華故事──仗義每多屠狗輩
漫談清華故事──清華文武雙傑 吳國楨省主席與孫立人將軍
漫談清華故事──世界大學排名的迷思
漫談清華故事──清華之子 清華之師
漫談清華故事──偉大科學成就與人性光輝
漫談清華故事──在世界盡頭遇見台灣或逐夢天涯
漫談清華故事──大學國際化
漫談清華故事──清華大學的IT(印度─台灣)策略
漫談清華故事──華語講授課程線上學習
漫談清華故事──沒竹演唱會
漫談清華故事──見故人而思故人
漫談清華故事──數學落差
漫談清華故事──學習資源中心啟用
▍「工學院產學研合作聯盟」研討會致詞
「有機光電材料與元件製程」研討會致詞
清華大學工學院產學研合作聯盟「產業電子化」研討會致詞
清華大學工學院產學研合作聯盟「系統創意設計」研討會致詞:談創意設計
「塑膠成型加工製造」研討會致詞
「奈米科技研討會」致詞:奈米材料研究
「分離式能源系統研討會」致詞:奈米碳管的聯想
▍兩岸清華
兩岸清華校長交流──兩岸清華一家親之一例
追思李恆德院士──兩岸清華一家親又一例
▍清華百人會紀錄
眾志成城──「清華百人會」序言
「清華百人會」榮譽會長的話
「清華百人會」重要里程碑
▍校長的話
2010年美國加州灣區梅竹賽賀詞
「2010年清華大學外語系畢業英文戲劇公演」勸募函
「2011大學夢工場」專文
「2011年紫荊季」手冊校長的話
2011年「清華大學中文系畢業公演」校長的話
「EMBA校友會eNEWS年度會訊首刊號」序言
▍清華材料系系刊與專刊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自強不息
匆匆十五年
▍國科會與新竹科學園區專刊
惠我良多三十年
科技研發工作與創造力
竹科三十而立
「科學工業同業公會三十周年」專刊序言
▍傳記及文藝創作書籍序言
岳南先生「《大學與大師》──清華校長梅貽琦和他的時代」序
《一個時代的斯文》修訂版序
真情豪氣的不凡企業家
「一個校長的思考」演講集自序
「一個校長的思考」第二冊與第三冊自序
岳南先生「《大學與大師》──清華校長梅貽琦傳」繁體字版序
「各界精英的十三堂課」序
清華小吃部,7-11的店長徐靖普先生新書序
「半導體製造技術與管理」序
▍研討會論文集序言
「第五屆破壞科學(Fracture Science)研討會」論文集序言
「漢學與物質文化──從臺北「金萱會」到「新漢學」論壇」序言
台灣的工程教育
「人工智慧對科技經濟社會政治產業領域的挑戰與影響研討會」論文集序
「人工智慧時代社科文教之變革與創新思維」研討會論文集序言
▍「科學月刊」邀稿
結晶學之革命:準週期性晶體之發現
「材料科學」專輯卷首語
過去二十年材料科學的尖端發展
▍煮字集
煮字集──煮字
煮字集──漢化姓氏知多少
煮字集──真確(Factfulness)
▍偶思隨筆
誠慧健毅
自由與尊重
劉錦川院士演講與參訪「高熵材料研發中心」
五四運動100周年
聯華電子公司捐贈清華大學整建「君山音樂廳」
自序
▍清華校長就職周年校務報告
「清華大學網站」校長的話
就職一周年校務報告
就職兩周年校務報告
就職三周年校務報告
就職四周年校務報告
▍清華出版專書序言
「綠能清華」專書序言
「溫馨清華」專書序言
「創業清華」序言
「原子能與清華」序言
「藝於言表」序言
「話說清華」、「圖像清華」序言
「游藝清華」專書序言
「人培清華」序言
「梅竹清華」專書序言
「人物清華」專書序言
「相約清華」序言
「百歲清華」專書序言
「師鐸清華」序言
「遊藝清華II」序言
「通識清華」序言
「邁向華人首學」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