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的病自己會好,
其他人卻不行?
克萊兒被醫生宣判了死刑,她被診斷出罹患胰臟癌,即使接受手術,五年存活率也只有百分之五。克萊兒最終決定不動手術,而是順其自然地度過生命剩下的每一天。沒想到五年後她不但還活著,體內的腫瘤更神奇地完全消失了!
全世界各地還有許多像克萊兒一樣「不藥而癒」的例子,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這到底是醫學的奇蹟,還只是偶然的僥倖?哈佛醫院權威名醫雷迪格醫師,決定挑戰這個醫學界以往從來未曾認真審視的「黑盒子」,嘗試解開人體自癒力的終極祕密。
他歷經十七年時間深入研究從美國頂尖醫院到全球治療中心的案例,終於發現自癒的關鍵在於我們必須在自己體內創造一種合適的環境,為康復做好準備,而想要打造這種環境的四大支柱便是:免疫系統、飲食營養、壓力反應與身分認同。
他更揭露了我們的身體是如何被我們的心智所影響,我們的信念會決定身體要往哪個方向去。我生病了,不代表我整個人都有病,只有原諒自己、喜歡自己,先修復心靈,才能復原我們的身體。
所謂「奇蹟」,只是用來描述我們無法解釋的現象。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握有自我療癒的鑰匙,只要決心為自己的健康做出改變,找回對自己生命的主控權,你也可以創造屬於你的「奇蹟」!
作者簡介:
傑佛瑞.雷迪格 醫師Jeffrey D. Rediger, M.D.
任教於哈佛醫學院,擁有醫師和精神科醫師執照,以及普林斯頓神學院神學碩士學位。目前擔任哈佛醫學院附屬麥克萊恩醫院東南院區成人精神科醫務主任,以及仁慈撒瑪利亞醫學中心行為醫學部主任,其中麥克萊恩醫院是哈佛醫學院裡最大的精神科教學醫院,也是全美最頂尖的精神科醫院,在精神病護理、科研、教學上均擁有世界領先地位。
雷迪格醫師曾榮獲多項有關病患照護的獎項,並獲得美國「布萊維爾領導獎」提名,以表彰他對整合醫學領域做出的重大貢獻,他的研究成果也受到《歐普拉秀》、《奧茲醫生秀》等知名電視和廣播節目報導。
作者英文官網:www.drjeffreyrediger.com
譯者簡介:
林怡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譯有《拯救嬰兒?新生兒基因篩檢的影響》、《疾病與民主:工業化國家如何面對愛滋病》、《單身年代》、《當身體說不的時候》。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紀政、【臨床心理師】洪仲清、【花蓮慈濟醫院能量醫學中心主任】許瑞云、【諮商心理師】葉北辰、【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營養師】謝宜芳、【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 權威推薦!
名人推薦:【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紀政、【臨床心理師】洪仲清、【花蓮慈濟醫院能量醫學中心主任】許瑞云、【諮商心理師】葉北辰、【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營養師】謝宜芳、【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 權威推薦!
章節試閱
打開醫學奇蹟的黑盒子
我第一次遇到顯著的康復案例是在十七年前,那時我剛當完住院醫師,正要展開精神科醫師的生涯。那時我同時在麥克林恩醫院執業,並在哈佛醫學院任教,另外還開了一間小型私人診所。當時的壓力不小,我急於證明自己擔任醫師及教授的能力。
妮基在同一條路上的麻省總醫院擔任腫瘤科護理師,她和成年的兒子一同來看診,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她。她被診斷出罹患胰臟癌,她希望向兒子宣布壞消息時能獲得額外的支援。
那之後不久,她告訴我她向醫院請了無限期休假,因為健康狀況已惡化到無法工作的地步。她疲憊不堪、進食困難、體重下滑。她計畫前往巴西阿巴迪亞尼亞鄉間的一個小鎮,拜訪一位巴西醫者。她已經嘗試過西醫的各種治療方法,她心想,再糟也不過如此。
她出發的兩週後,我辦公室的電話響起,是妮基從巴西來電。
她說:「你一定要來這裡看看,我的身體變好了,你絕對不相信我的所見所聞。」
她講述一則又一則故事,關於她所認識的人、見證的治癒過程,像是瘸子重新開始走路或是盲人恢復視力那類奇聞。又如一位罹患乳癌的女士在醫者的觸摸之下看到一團「黑雲」自胸口消散,然後腫瘤就縮小了。一連好幾個月,妮基不停從巴西打電話或寫信給我,但我沒有前去一探究竟。醫院事務繁忙,我還有課要上,此外,我對這些傳聞深感懷疑。我認為這些事件背後都有可以解釋的原因,例如暫時的好轉、誤診,或是這些人本來就會康復。
妮基回國後,她看起來確實恢復了活力,事實上,她的身體狀況大幅改善。她十分享受生命,大啖牛排(她最喜歡的食物)與沙拉。她在巴西的經歷鼓舞了她。她告訴我,她又重新獲得付出與接收愛的力量,過去深感困擾的控制問題已經消失無蹤,她覺得自己充滿活力與歡欣。比起之前,她回國後的生活品質大幅提升。不過遺憾的是,她沒有克萊兒那麼幸運。老實說,大部分人都不會獲得克萊兒那樣的結局。妮基的癌症後來還是復發了,不到一年就不敵病魔。不過在她過世之前,她又再次勸我研究巴西的案例。
我在科學期刊中讀過,真正的自癒現象相當稀有,機率約只有十萬分之一。期刊文章一再重複引用這個數據,筆調都相當堅定,所以我決定要追溯其來源,查看這項數據的出處,結果發現這個數字其實根本是憑空捏造的,卻被當成事實,然後被之後的文章一再引用。
當我進一步研究,查詢當前與過去的自癒案例時,我對於自己的發現大感驚異。過去一世紀以來,自癒案例的數量及頻率都有緩慢增加的現象,且通常會在重大研討會、書籍出版或新聞報導曝光後攀升。一九九○年代初期,思維科學研究所開始匯集所有曾出現在醫學文獻中的自癒案例,並於一九九三年公開其資料庫《自發性緩解:解題書目》(Spontaneous Remission: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他們自八百篇期刊中收錄三千五百則自癒的參考資料。而且,這些確實被記錄下來的案例,其實只是冰山一角。在一場演講中,我提到自癒現象這個議題,並表示我們醫師從中可能大有收穫,我詢問臺下的醫師聽眾有多少人親身遇過從醫學觀點解釋不通的康復案例,這些醫師紛紛舉起手,接著我問有多少人把這些案例記錄下來並發表自己的觀點,所有人都放下手。
其實自癒現象沒有那麼罕見,只是擔心受到批判的氛圍妨礙我們看見整體的規模。有多少案例從來沒有出現在醫療文獻中,只因為醫師擔心醫界同儕的取笑。麥克林恩醫院是一間歷史悠久且聲譽卓著的精神病院,身為這裡新上任的醫務主任,我深切了解這一點,我對於發表觀點或尋求醫界同仁的協助深感遲疑。不過每一天,我都看到醫院、精神病院或急診室中患者身上出現的問題吻合自癒現象的例子。每一天,我一再看見患者罹患常見而致命疾病:癌症、糖尿病、心臟病、自體免疫疾病與肺病,這些都是西方世界人民的頭號殺手,愈來愈多人知道這些疾病背後多半有重要的生活型態因子。而歷經驚奇康復過程的患者之所以康復,很可能就是因為採納特定的生活型態,我開始覺得,就算我的病患只嘗試其中半數策略,那整體健康情況一定會有顯著提升,不只是患病的個人,整體社會都能受惠。
「自癒力」並非無稽之談,也不是少數人的神奇經歷。哈佛權威醫師強調,當我們懂得修正對待自己身體的方式,改變根深蒂固的信念,就能戰勝疾病與恐懼!
打開醫學奇蹟的黑盒子
我第一次遇到顯著的康復案例是在十七年前,那時我剛當完住院醫師,正要展開精神科醫師的生涯。那時我同時在麥克林恩醫院執業,並在哈佛醫學院任教,另外還開了一間小型私人診所。當時的壓力不小,我急於證明自己擔任醫師及教授的能力。
妮基在同一條路上的麻省總醫院擔任腫瘤科護理師,她和成年的兒子一同來看診,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她。她被診斷出罹患胰臟癌,她希望向兒子宣布壞消息時能獲得額外的支援。
那之後不久,她告訴我她向醫院請了無限期休假,因為健康狀況已惡化到無法工作的地步。她疲憊不堪、進食困難...
目錄
導論 打開醫學奇蹟的黑盒子
PART ONE 神奇的免疫力
1前進不可能
2天生殺手
3食療
4阻斷致病之路
5啟動療癒模式
6治癒之心
PART TWO 神奇的心靈
7信念療法與療癒信念
8安慰劑的效用
9治療認同
10你不等於疾病
11治療死亡
12破釜沉舟
結論 希望與可能性的醫學
後記
致謝
註解
導論 打開醫學奇蹟的黑盒子
PART ONE 神奇的免疫力
1前進不可能
2天生殺手
3食療
4阻斷致病之路
5啟動療癒模式
6治癒之心
PART TWO 神奇的心靈
7信念療法與療癒信念
8安慰劑的效用
9治療認同
10你不等於疾病
11治療死亡
12破釜沉舟
結論 希望與可能性的醫學
後記
致謝
註解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