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時期,對死亡議題的關注,是當時思潮的重要焦點之一。在談生說死的眾多言論裡,公安三袁也深入其間,親身自證,思考反省生死問題。本書以生死的層面切入他們的思想世界,生死性命之學帶給他們的感受,到底是什麼?怎麼理解生死?為什麼這樣理解?是什麼因素,促使他們的改變?轉變之後的人生態度,又有何不同?細觀諸人,會發覺在他們的生死思考,既有特殊的個人因緣,也有時代思潮的痕跡。這些觀點,並非只是泛泛地、印象式地連接到陽明心學、淨土、禪學等等,而是應該要更深入他們的思想,對他們的本身生命歷程與外部的環境背景作出更細膩、具體的探討與分析。
作者簡介:
劉芝慶
一九八○年生於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輔仁大學歷史系學士,中文系副教授,中國傳統文化與哲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二○一五年九月,至湖北經濟學院任教。文學是我的職業,史學是我的志業,哲學是我的專業,喜歡閱讀、寫作,無太多特長。沒事買書讀書,有事讀書買書,有事沒事,都在寫作。更多時候,身處有無之間,無用之用,常常有用,所以我們思考、教學,做研究。
目錄
目次
龔序 1
自序 1
目次 1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關懷生死的晚明思潮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11
第三節 研究取徑 15
第二章 在良知與因緣之間:袁伯修 23
第一節 凡人聰明者,多欠真實 23
第二節 道緣漸熟俗緣輕:伯修的學道歷程 30
第三節 良知的真實,因緣的虛妄 57
第四節 小結:思想的曲折複雜處 87
第三章 見山又是山:袁中郎的生死之學 95
第一節 肆情以快意氣:不拘格套獨抒性靈 95
第二節 再變而為苦寂:生命的收攝持謹 119
第三節 求生西方淨土:既重悟,也重修 131
第四節 小結:平淡是真,平實是道 153
第四章 最後的「活著」:袁小修 163
第一節 貪生怕死:僕隱隱有深怖 163
第二節 以身試法:酒色不礙菩提 176
第三節 徜徉山水:去情習究生死 203
第四節 小結:正視生命的幽黯處 230
第五章 生死之道:對生命的認識 235
第一節 人性的基本焦慮:死亡困惑 235
第二節 一場遊戲一場夢:人生如夢,人生如戲 238
第三節 才與命的衝突:以「冷」處世,以「隔」涉世 252
第四節 小結 273
第六章 結論:在自適與修持之間的死生關切 275
附錄一 公安三袁年表 297
附錄二 李贄的生死之學 307
引用文獻及書目 339
目次
龔序 1
自序 1
目次 1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關懷生死的晚明思潮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11
第三節 研究取徑 15
第二章 在良知與因緣之間:袁伯修 23
第一節 凡人聰明者,多欠真實 23
第二節 道緣漸熟俗緣輕:伯修的學道歷程 30
第三節 良知的真實,因緣的虛妄 57
第四節 小結:思想的曲折複雜處 87
第三章 見山又是山:袁中郎的生死之學 95
第一節 肆情以快意氣:不拘格套獨抒性靈 95
第二節 再變而為苦寂:生命的收攝持謹 119
第三節 求生西方淨土:既重悟,也重修 131
第四節 小結:平淡是真,平實是道...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