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完全從海洋視角出發,綜觀歐亞國際局勢的著作!
歐亞正出現一股大國崛起浪潮,
印度、中國、俄羅斯——新的海上強權興起,
政經局勢浮動,並對美國等傳統強權形成威脅。
本世紀的未來,
越演越烈的海上爭雄之局不但會成為頭等大事,
還會改變這個時代的面貌。
誰掌控了邊陲,就主宰了歐亞;
誰主宰了歐亞,就掌控了世界的命運。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中、俄、印三國都已經開始擴張自己的海上部隊,不再坐守自家的傳統海域,轉而想向世人展現他們的遠洋海軍戰力正日漸增強。如果三方繼續爭奪優勢資源,想著要控制歐亞地區的海上交通要道的話,就有可能從地緣經濟的競爭轉變為更激烈的軍事摩擦與國安扞格,而如果這樣的趨勢繼續下去,不久後的未來可能就是歐亞海上新紀元的開始。」
中、俄、印這三個新的海上強權紛紛從自家的海上往世界的大洋前進,他們想伸展開的不只有經濟、戰力,更重要的是全球影響力。歐亞海域的國際商貿欣欣向榮,裡頭還有許多世界上最有戰略價值的海上咽喉要道,這些不僅造成了全球政經局勢的移轉,也對美國及大西洋世界的主導權形成了挑戰。
本書作者傑佛瑞‧格雷許將帶領讀者從歐洲到印度洋、太平洋,一探當前海上戰略形勢的消長。對於北極冰帽的融化會如何創造新航路,又會如何讓各方露出猙獰、搶占天然資源,也有嚴謹的觀察。在其筆下,我們不但看到美、中、俄、印等強國爭霸,也看到地球的面貌正在改變,不久後的未來可能就是歐亞海上新紀元的開始。
【誠摯推薦】
林泰和|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
胡念祖|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所長
張國城|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陳方隅|菜市場政治學 共同編輯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 創辦人
譚偉恩|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序)
【專業推薦】
自古以來,海洋與經貿的關係,一直是緊密而不可分,因此國家的經濟繁榮與強權地位,必須依靠強大的海權來追求與維護。《歐亞海上之主》一書之見解,鞭辟入裡,揉合地緣經濟與地緣戰略的觀點,分析中國、俄羅斯與印度三個大國,如何在歐亞關鍵海域、海上咽口與北極地區,發展與推進海軍至上主義,以維護其歐亞海上的供應鏈與物流網,及由此交織而成的海洋貿易與投資之安全利益,進而展開之激烈的海上較量與博奕。本人強力推薦。
—— 林泰和|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
一個擁有全球性海軍(global navy)的國家,一定會存在自我辨識的全球利益(global interests),為維護該等全球利益及支撐全球部署之海軍艦隊,該等國家必然要擁有創造國際建制、維護國際秩序與掌控全球經貿之相應軟、硬實力,以及占有完美的地緣位置,本書之閱讀當以如是觀。
—— 胡念祖|中山大學特聘教授、海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海洋事務研究所所長
相互競爭是強權註定之宿命,相關研究已汗牛充棟,但聚焦在當代海權之爭者鮮矣。本書從「海權中心論」的角度分析地緣經濟、海軍優位主義(navalism),以及大國地位角逐等三個面向,檢視中國、俄羅斯、印度在歐亞海域的爾虞我詐。透過紮實的理論和嚴謹之研究方法,本書發現只有印度會接受自由的國際秩序現狀,而俄中則希望對之進行修正。在維持現狀與修正現狀的拉拔過程中,硬實力(軍事能力)和銳實力(經濟治國術佐以地緣戰略)將決定誰最終實質支配歐亞海域。七個地理區域的逐一比較(二至八章)令本書的論點足以服眾,也充分說明不同的強權如何在歐亞海域中形塑自己的安全戰略。作者最後對美國近況的悲觀,以及「大亂鬥」不可避免的預期,誠值吾人深省警惕。
—— 譚偉恩|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
本書除了介紹海洋戰略思想家們的理論之外,更以此分析海上的地緣經濟與大國之間的戰略發展,尤其是解釋美、中、俄、印這些海權大國的競逐。臺灣是一個海洋國家,在海上強權的競爭之間,我們無法避開各個版塊的碰撞。因此,在航向世界的同時,我們都必須要了解航道的樣子,以及上面會遇到的各種挑戰。
—— 陳方隅|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菜市場政治學 共同編輯
雖然美國海軍依然是維持世界秩序的壓倒性存在,但其軍方與民間學者均持續對世界局勢保持警覺,並居安思危,採保守立場看待自身軍力優勢。這本書帶我們繞過全世界重要海洋的地緣政治與潛在的軍事衝突可能,建構清晰的認知框架。——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 創辦人
【各界好評】
細數了中、俄、印海軍如何逐漸成為要角,而這場海上爭霸又如何展開,並從印太地區一路延伸到北極與地中海。
——勞倫斯‧弗里德曼(Lawrence D. Freedman),《外交事務》
只用了短短一冊,格雷許卻給了我們難以置信的豐富細節。從中國的錢潮湧上歐洲海岸說起……再到中國國內的海洋產業……對於那些民間公司及國有企業如何聯手站上第一線,為一帶一路與海上絲路開疆拓土,種種曲折而龐雜的來龍去脈,在作者的筆下卻顯得鮮活生動。即便是對這些天下事已了然於胸的人來說,讀《歐亞海上之主》一書亦能有所收穫。
——布雷克‧海辛格少校(Blake Herzinger),《美國海軍學會會報》
世界各強國在大海上的相爭局面,讓傑佛瑞‧格雷許寫得清楚又明白,也讓讀者體認到,過去對於「歐亞地區」縱有種種詩意想像,如今也得從地緣戰略的層面來理解這個詞彙了。
——亞歷克西斯‧杜登(Alexis Dudden),康乃狄克大學
《歐亞海上之主》寫得真好,內容清晰,充滿了事實細節與戰略洞見,也許最重要的一點是,本書所探究的議題具有深遠的重大意義,對學者或決策者而言都是如此,對美國與整個世界而言亦復如此。
——彼得‧唐布洛斯基(Peter Dombrowski),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
本書觀點精湛,綜覽海上諸國如何興起競逐浪潮,強化自己的海域控制與戰力投放能力——對美、中、印、俄來說,這又何嘗不是國運興衰的核心要素。這場逐漸展開的海上『大博弈』,將會深深影響二十一世紀的地緣政治。
——(退役)美國海軍上將詹姆斯‧史塔夫瑞迪斯(James Stavridis),第十六任北約盟軍最高司令、《海權爭霸:世界七大海洋的歷史與地緣政治》一書作者
本書的分析既有大局觀又顯新奇,而且鞭辟入裡,點出了歐亞地區的變局,各國正在歐亞周邊海域擴展自己的經濟與戰略勢力,如此景象實乃史上首見。
——約翰‧培瑞(John Curtis Perry),《新加坡的非典型崛起》一書作者
作者簡介:
傑佛瑞‧格雷許(Geoffrey F. Gresh)
美國華盛頓特區國防大學的國際關係教授,曾著有《波灣安全與美軍情勢:政權存續與駐軍政治學》。
譯者簡介:
葉文欽
東吳中文系與清大哲學所畢業,對歐陸傳統與分析哲學都有所涉獵,喜好文學與哲學,現為自由工作者。
章節試閱
第一章歐亞新強權海上爭雄
從古希臘時代開始,海上爭雄的事跡一直史不絕書。在公元前五世紀所著的《雅典政制》中,作者「老寡頭」(Old Oligarch)細數了確立制海權(thalassocracy),或者說「主宰海洋」對於經濟是多麼重要,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沒有城市不需要進出口,然而想要辦成這些買賣,就得乖乖聽從海洋主宰國所開出的價碼。」即使到了近代,知名的探險家華特‧雷利(Walter Raleigh)爵士依然還是會發出類似的喟嘆:「不論誰控制了海洋,就控制了貿易;不論誰控制了世界的貿易,就控制了全世界的財富,最終也等於控制了世界。」即便對今日的各個強國來說,透過海路貿易或其他手段來主宰海洋,莫不仍是重要之事,只不過近些年兩大洲上幾個主要競爭對手——中國、俄羅斯與印度——之間出現了海上爭雄的局面,這才讓這橫跨歐亞的比拼真正浮上檯面,這幾國爭著登上強權地位,也爭著把勢力擴張到自家的海域之外。從波羅的海、黑海、地中海,一直到印度洋、亞太地區,乃至北極圈,每個國家都在增強自己在歐亞海域上的地緣經濟、地緣政治與海軍之勢力,於是乎,在本世紀的未來,這般越演越烈的爭雄之局不但會成為頭等大事,還會改變這個時代的面貌。
長期以來,歐亞海域一直是許多戰略名家關注的焦點;而歐亞海域的過往,則同為知名的戰略家與歷史學家所關注。美國海軍戰略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在《亞洲問題及其對國際政治之影響》一書中,探討了中國與地中海地區之間的歐亞地緣政治大勢,他相信這裡是全世界最至關緊要的地帶之一,而且「註定要在俄國這個陸權大國及其他海權勢力之間爭奪不休。」然而不論是馬漢、地理學家斯皮克曼或其他人,大家都沒想過北極會融冰,隨之讓歐亞不同區域之間逐漸整合,並讓歐亞的陸權勢力在海上展開競逐。時至今日,全球有九成以上的貨物是從海路運輸的,所以目前看起來,保持全球公域的穩定與安全還不算是緊要的議題,但隨著中國、俄羅斯與印度在歐亞海域不斷擴展自己的地緣經濟利益與投資,未來要想確保全球公域穩定、海路來往暢通,將會是越見重要的課題。
短期來看,美國依然會是全球的超級霸權,在歐亞海域上尤為如此,然而不論是美國的領先地位,或是二戰後長期由美國與西方盟友所宰制的世界秩序,都逐漸面臨到中國、俄羅斯與印度越來越大的挑戰。當然,在歐亞海域這盤變局多端的大棋裡,除了美國以外還有許多海洋國家也都參與了其中的角力,例如日本、南韓、法國、英國與澳大利亞等,但是他們都不算是主角,因為相較於歐亞大陸上的那三個陸地強權,其他國家近年來在海洋的地緣經濟及地緣戰略上並沒有出現急速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海上自衛隊雖然跨出了腳步,把駐紮範圍延伸到了吉布地等地區,不過就像前陣子有一位觀察家所說的那樣,「海上自衛隊終究還是以防禦為主的武力,其主要任務都是為了美日同盟而已。」
以往的世界秩序大致上是由西方國家所制訂的,而今日的世界秩序似乎正在越來越快速地與過往脫節,轉而進入一種新秩序,讓歐亞地區的新興陸權諸國扮演更具重要性與影響力的角色,弔詭的是,這反而招致了更大的動盪。即便中國的國防支出仍然落後於美國,但中國目前的國防預算已經超越了其周邊主要鄰國的總和,包括日本、南韓、菲律賓,以及越南在內。中國所增加的國防支出裡,有一大部分的用途是在強化海上安全,以及強化自己在歐亞海上交通要道及其他重要海道上的戰力投射能力。在歐亞地區的海域上,有著幾個世界上最具戰略重要性的海上咽喉,例如丹尼斯海峽、英吉利海峽、直布羅陀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蘇伊士運河、曼德海峽、荷姆茲海峽、麻六甲海峽,以及白令海峽,而世界上前三十大的貨櫃港之中,也有二十七個位在歐亞海域的範圍裡。近年來在亞洲、北歐、地中海區域、中東這些地方之間的海上貿易量,每年估計達到兩千七百七十萬個二十呎標準貨櫃(TEU)之譜,使得這些東西往來航路躋身於世界上最大也最繁忙的貿易路線之列。如果換個方式來說,就是「二〇〇八年東亞地區的國內生產毛額裡,海運貿易占了百分之八十七左右,而這個數字在過去二十年裡成長了將近一倍。」
在諸多理由裡,國家安全與地緣經濟是推動中國、俄羅斯與印度往歐亞海域上發展的主要因素,讓他們越來越看重海洋,從而導致了海上爭雄的局面。中國在不久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貿易伙伴,其貿易總額每年超過美國大約四十億美金左右,某些單位還推估,在世界前二十五大的國與國雙邊貿易關係中,中國將會獨占其中十七名。而二〇一三年推出的一帶一路,也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則是要與他國合組成更大的力量,利用越來越龐大的海上與全球貿易,逐漸讓中國成功把地緣經濟與國家安全這兩種利益交織為一體。舉例來說,在二〇一三到二〇一四年間,中國的國際貿易數字以驚人的倍數增長,從八千五百一十億美元成長到超過四兆一千六百億美元;另一方面,中國又把自己周邊地區與海上通路的平靜當成關乎自家安寧的要事,因而也被當成了其未來發展的要件。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很在意外來勢力的過度影響,總想要避免或減緩其力量,對那些想要動搖或阻礙一帶一路的對象尤其如此。一帶一路其實是一項很冒險的大工程,因為就像有些評論家說的,它聚集了多方彼此相爭的利益,以致於很難統合出一個戰略上的共同目標。然而就算最後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成果差強人意,依然可以算是中國在地緣經濟與地緣戰略上的重大勝利,因為他試圖要改變的,是美國所領導的世界秩序。
印度之所以迅速投入海洋的懷抱,有一部分原因跟中國相似,都是順勢而為,加入了歐亞地區更龐大的海上貿易往來,也順應了這裡對於安全上的常見做法。然而印度得要面對雙重的難解之題,首先,按數量計算,他有百分之九十五的貿易都得靠大海幫忙,換算起來相當於他百分之十的國內生產毛額;其次,從貿易這方面來看,印度必須承認自己在整個印度洋地區的實力比不上中國。在二〇一二年,中國是孟加拉與巴基斯坦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斯里蘭卡第二大的貿易夥伴,而印度現在排名第一的貿易夥伴是自家西邊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至於東邊這裡,估計有百分之五十五的印度貿易還得穿過中國的南海進行,隨著中國的崛起,讓這條貿易路線更加顯得脆弱。為了正面因應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印度不久前和日本聯手,一起宣布了一條「自由走廊」,儘管如此,中國目前還是印度的第二大貿易對象,金額從二〇〇一年的十五億美元穩步成長為二〇一六年的六百億美元,這也導致南海上發生的爭端影響到了來往於印度的海路,讓印度的海上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最後來看北方,隨著北極融冰產生的水路隙縫越來越大,俄羅斯也準備投資海上自然資源,打算靠這點跟能源出口來獲取經濟利益。利用北極地貌發生變化的機會,俄羅斯對排列於高北地區(High North)上的十二個區域型軍事基地加以強化或補強,這不但可以保護那些為數可觀而未經開發的自然資源,也能幫助俄羅斯的企業來加以開採,同時又能確保新出現的海上航道無虞。據估計,俄羅斯所擁有的天然氣,約占全世界蘊藏量的百分之三十,石油則為百分之十三左右。
在歐亞的海上,中國、俄羅斯與印度除了想擴大自己在地緣經濟的投資利益,並進一步保障與自己相關的安全利益,他們也試圖要打造強國地位,獲取更多的國際威望。對俄羅斯和中國來說,這也意味著是在挑戰美國所主導的世界秩序,希望將之轉變為符合從他們角度來看的全球利益。這裡所說的「強國」或「強權」一詞,意思是一個能展現出「全球結構性權力」的國家,或者說是「能夠在經濟、軍事,以及政治外交部門中形成治理架構」者,然而從歷史上來看,一個國家想要登上強權地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要建立並部署一支遠洋海軍,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向外投放力量,對世界各個角落也比較不至於鞭長莫及,用喬治‧莫德爾斯基(George Modelski)與威廉‧湯普森(William R. Thompson)這兩位學者的話說,就是「如果到不了全球,又談何全球體系。在現代世界裡,只有那些擺得出超等海軍的國家,才有資格說要領導世界。」是以,發展遠洋海軍就被視為是表現國力所不可或缺的手段,不僅可以藉此建立強權地位,還可以重塑世界秩序。不久前,中俄兩國才顯露了自己日益強大的遠洋海軍實力,在「海上聯合——二〇一七」軍演期間合作,首度在歐亞大陸兩端的波羅的海與鄂霍次克海展開聯合軍演,在此之前兩年,他們也曾以同樣的演習名目舉辦首次在地中海的聯合軍演。相較之下,印度才剛開始在海上施展手腳,或者至少可以這麼說,他才剛開始對中國逐漸擴張的海上力量展開戰略制衡。二〇一七年,印度聯同美國與日本在孟加拉灣舉辦了每年例行性的馬拉巴爾(Malabar )海軍演習,雖然算起來日本以固定成員的身份獲邀參與才只是第二次,但二〇一七這一屆已經是該軍演第二十一次舉辦了。
中、俄、印三國增強海軍實力,並把海軍的活動範圍延伸到各自的海域之外,這件事從更廣的面向上來看還有一個要點值得注意,如果這種海軍競賽的趨勢不變,而且還逐漸跟各國發展地緣經濟時的利益結合在一起的話,這三國就很可能會跟其他與之相爭的國家產生海上衝突,而且越到後來越容易因為一個無心之失而擦槍走火。雖然目前與美國相比,中、俄、印三國的海軍在遠洋戰力上依然落後,尚無法像美國那樣在全球範圍內投放軍力與執行任務,但是這三國綜合在一起依然不可小覷,三國在歐洲與亞太地區的份量不斷在加重,而他們在此地的海上貿易與地緣經濟投資也不斷增長,海軍實力亦在進步,凡此種種,尤其又加上大家看到美國在世界舞台上的領導地位逐漸弱化,自然不禁讓人想問以下的關鍵問題:海上之爭目前是如何在改變歐亞地區的大秩序,將來對這個秩序又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漸趨激烈的公海之爭
從概念上來說,競爭一詞在光譜上介於衝突與合作之間,而且在競爭中可以一邊衝突又一邊合作,只是彼此的關係處於緊張狀態罷了。在歐亞大陸上的許多地方,競爭與衝突一直是最核心的問題,有些是自己人相爭,有些是跟外人爭,累積了多少個世紀的歷史恩怨。時至今日,當我們想要檢視中、俄、印在海上所出現的相爭之局,可以看看幾項最直白的關鍵要素,因為就是這些因素導致了這幾國發展出各自的海上發展路線,換個更直接的說法,我們要觀察的是他們是否有地緣經濟的效益考量,或是想建立全球威望或強權地位,抑或保障自己在地緣戰略上的安全利益。就像許多海洋史學者說過的,經濟繁榮、強權地位、海上霸權這三種現象之間有著緊密聯結的關係,然而有許多人認為這三個項目還可以進一步拆分與化約為三大要素,而且都跟海洋有關:首先,海上帶來的地緣經濟效益自不待言,而追求強權地位的後續因應做法就是強化海軍,然後用以確保歐亞海上交通要道無虞,尤其是沿著高北地區進行的航線,北極圈在這裡已經逐漸開通,利於行船。利用這幾項要素,我們就可以了解為什麼中、俄、印三國近些年來在歐亞大海上的動作會比以前還要大了,有了這樣的理解框架,也能讓我們看到歐亞地區政治環境變化的背景輪廓,了解那些新的勢力與各種戰略性的海洋區域聯盟會如何改變全世界的政治面貌。此外,這三大動機也連帶引出了一個更大的討論議題,也就是海權問題,以及新時代裡海權在國際上的重要性,這其中也包括了當今因馬漢著作而衍生的許多熱議。總之,歷史學者波特(E. B. Potter)說得好:「海權的要素絕對不僅限於戰鬥艇、武器,或訓練有素的兵員而已,還包括了海軍機構、基地要津、商船運輸,以及得道多助的國際結盟。」
全球海權與戰略的關鍵要素
在展開本書的分析架構之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得先交代清楚。那些新興的海上勢力或既成的海上霸權利用大海來彼此角力,有的視之為運輸與航行的戰略通道,或以之為展現實力的舞台,並藉此獲取全球性的威望,又或者把海洋當成寶庫,用以獲取自然資源並發筆大財,對此戰略家與史學家是怎麼看的呢?歷史學者沃特‧麥道戈爾(Walter McDougall)曾經寫道:「所有真正宏大而成功的戰略,本質上都算是(或者徹頭徹尾就是)海洋戰略。」雖然中、俄、印三國的同時興起相對上來說是二十一世紀才出現的新現象,然而海權的興衰起落背後到底有什麼原因,這一直是許多世紀以來的學者與戰略家們在思考的問題。中、俄、印三國不僅擴大了他們地緣經濟上的投資,也更加把戰略目光聚焦在遠洋海軍的軍力上,這些海軍的移動範圍已經可以超出自家或鄰近的海域範圍了,三國在這些方面上的大力推動,才是過去這十年或十多年與以往不一樣的地方。換個說法的話,就是「但凡有強權想問鼎於或展現出領導世界的資格,必得要能把力量伸展到全球各地,而海權正是為此量身打造的手段。」
對上述那三個歐亞地區的陸權國家來說,不論是跟現在的美國或十九世紀末的英國相比,其統御全球海洋的能力都還差得老遠,然而馬漢的大作《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一六六〇–一七八三》中也細細設想過,如果強權國家具有某些特質的話,對於他在公海上獲得全球性優勢地位將大有幫助。雖然馬漢的某些想法未免已經過時了(例如他對殖民主義的論述),有些地方也有待商榷(例如絕對的「制海權」),但是如果把他的想法套用到這個時代,以及對應於我們今天看待海上爭霸的方式,其中依然有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更何況,中、俄、印三國本身也莫不師法於馬漢,將其思想的主要元素應用在他們今天各自的海洋戰略之中。
馬漢強調,有六個主要特性會影響到海權,也會影響強權國家們如何利用海洋、獲取強權地位,繼而改變歷史進程。這六個特性分別是:(一)地理位置、(二)自然形勢、(三)領土範圍、(四)人口多寡、(五)民族性格,以及(六)政府的特質與政策。前三項要素主要都關乎於地理條件,所以對今日的歐亞局面依然適用,尤其是俄羅斯及其解凍開封的高北地區,俄羅斯不但把握住了這個際遇的大好機會,而且北極的融冰還可能會在不久後就幫俄羅斯重新樹立起全球性海權強國的旗幟。至於人口多寡這點,指的是參與海洋貿易的人,例如商船人員,以及可以加入海軍服役的人員。最後兩點則通常是指某一群人共同的渴望或形成的文化,看他們怎麼擁抱海洋,另外就是看政府怎麼支持大家去利用海洋豐厚的資源秉賦—從貿易與就業乃至於探索與開發(也就是奪取原料與殖民地)。再者,政府也要負責供養海軍,並在承平時期保障海上交通要道通暢,也要在戰時確保海軍足以保衛國家及其資產。此外,在馬漢列出的清單上,建立前線戰略基地(以前的殖民地或供煤站)同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項目。
雖然現在中、俄、印三國一直在運用類似的現代海洋戰略思維,不過他們所採用的某些思考元素也出自於過往,包括英國的海洋戰略家朱利安‧柯白(Julian Corbett)爵士,以及法國所謂的「少壯派」(Jeune Ecole)。以前者為例,至今有很多人還會引用柯白的看法,認為海運貿易一向是許多強權的軟肋之所在:「如果其他的條件相當,則口袋較深的那方就會獲勝……若想達到這個目的,對抗某個海洋國家,我們所能採取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斷了他的海運貿易資源。」雖然在近期這段歷史中,我們並沒有看過有誰真的發動了海洋貿易戰爭,但這並非完全不可能發生之事,所以中、俄、印三國才會越來越在意他們的海運路線、國際投資,以及戰略要衝。強調海運貿易的,並不只有柯白及他的著作,法國少壯派也相信,既然資本主義得要仰賴對外貿易(或者說是當年的殖民主義),這就讓一個國家的經濟有了弱點,特別是可以針對海洋貿易來予以打擊。這個十九世紀法國的思想學派出了許多海軍戰略家,為了挑戰大英帝國海軍的全球性超級霸權地位,他們開始思考一些不同於以往的替代戰略,因此就算到了今天,如果有小國或弱國想要把海上商業當成一種武器,用「商業攻擊戰」或者說「海上游擊戰」(guerre de course)的方法來對比自己更強大的國家或海軍予以威脅或挑戰,在這種時候就會看到當年法國少壯派的策略又重新浮現。然而對今天的世人來說,最大的恐懼卻恰好在於,中、俄、印三國都正逐漸在拋棄那種跟法國少壯派比較接近的海軍戰略路徑,轉而開始比較積極往「馬漢式路線」發展,這種路線會顯得更加具有侵略性與主動性,正如同這幾個國家現在的做法,都在發展自己的遠洋海軍戰力。
第一章歐亞新強權海上爭雄
從古希臘時代開始,海上爭雄的事跡一直史不絕書。在公元前五世紀所著的《雅典政制》中,作者「老寡頭」(Old Oligarch)細數了確立制海權(thalassocracy),或者說「主宰海洋」對於經濟是多麼重要,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沒有城市不需要進出口,然而想要辦成這些買賣,就得乖乖聽從海洋主宰國所開出的價碼。」即使到了近代,知名的探險家華特‧雷利(Walter Raleigh)爵士依然還是會發出類似的喟嘆:「不論誰控制了海洋,就控制了貿易;不論誰控制了世界的貿易,就控制了全世界的財富,最終也等於控制了世...
目錄
第一章歐亞新強權 海上爭雄
第二章俄羅斯的海上歐洲大計 黑海、波羅的海風雲起
第三章地中海爭奪戰
第四章西南亞海上布局
第五章印度洋角力場
第六章海上絲路與南海問題
第七章東亞爭局起,海軍相較勁
第八章北極:歐亞海域的未來前線
第九章競爭加劇,時勢挪移
致謝
註釋
第一章歐亞新強權 海上爭雄
第二章俄羅斯的海上歐洲大計 黑海、波羅的海風雲起
第三章地中海爭奪戰
第四章西南亞海上布局
第五章印度洋角力場
第六章海上絲路與南海問題
第七章東亞爭局起,海軍相較勁
第八章北極:歐亞海域的未來前線
第九章競爭加劇,時勢挪移
致謝
註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