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與白(Black and White)
語源學家真是吃足了苦頭才有辦法區分黑白,你可能會認為這兩個概念的差異很明顯,但是中世紀英格蘭人可不是這樣看事情的。他們就是一群搞不清楚狀況的人,而且在點咖啡的時候肯定很不順利。就連《牛津英語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也不得不低頭坦承:「在中世紀英文中,通常難以確定 blac、blak、blacke 指的是『黑色、黑暗』還是『白皙、無色、蒼白、暗淡』。」
在這樣的情況下,西洋棋應該會讓人摸不著頭緒;不過如果從好的一面來看,種族歧視大概也行不通。
儘管這聽起來毫無邏輯可言,但其實有兩種很合理的解釋。可惜的是,沒有人能確定那一種解釋才對,所以我只能兩種都寫了。
從前從前,有個古老的日爾曼語詞彙 black 是用來形容燒焦的狀態,甚至可以說這兩個詞之間幾乎沒有任何差異。之所會產生混淆,是因為古日耳曼人無法決定燒焦的顏色究竟是黑還是白,有些古日耳曼人認為東西在燃燒的時候又閃又亮,有些則認為東西燃燒之後會變黑。
結果就是沒完沒了的黑白不分,直到所有日耳曼人都對這個話題失去興趣,騎著馬去洗劫羅馬了。後來英格蘭人繼續使用 black 這個詞,意思可以是白色或黑色,但漸漸地只剩下一種用法。法國人也引進了 black 這個不怎麼實用的詞,他們在其中加上一個 N 之後,又把 blank 這個詞傳給英格蘭人,於是英文中就有了 black(黑色)和 blank(空白)這兩個概念相反的詞彙。
另一個理論(雖然可信度比較低,但是有趣程度不減)是有個古老的日爾曼語詞彙 black,意思是赤裸、虛無和空洞。如果沒有任何顏色,那會是什麼模樣?
好吧,其實這很難回答。如果你閉上眼睛,什麼都看不到,眼前會是黑色的,但空白的紙張卻通常是白色的。根據這個理論, blankness(空白)才是最原始的狀態,而 black(黑)與 white(白)這兩種顏色只不過是對空白狀態的不同詮釋而已。
再接下來的證據只會讓你對這個論點更不耐煩: bleach(漂白)一詞也是源自同樣的字根,意思可以是讓東西變白,或是指稱任何用來讓東西變黑的物質。另外, bleak(慘淡)這個詞可能只是 bleach的另一種寫法,而且曾經有白色的意思。
這種毫無道理可言的語言學謎團比你合理推斷的還要多很多:往下(down)其實是往上(up)的意思。好啦,開玩笑的,down 指的是丘陵,不過丘陵難道不是往上發展的地形嗎,對吧?在英國,有一片丘陵叫做薩塞克斯丘(Sussex Downs),這表示你可以往 down 上爬。
在fall down(跌倒)中的 down,原本的寫法是 off-down,意思是從山丘下來。所以如果古代英格蘭人從山丘頂跌下來,正確的表達方式會是 fall off-down。後來懶惰的古代英格蘭人開始省略 off 的部分,他們表達往山丘下走的說法不再是 going off-down,而是直接說 going down。於是我們必須承擔這令人摸不著頭緒的後果: downs(丘陵)位在高處,而 going downhill(往山丘下走)原本應該要寫成 going downdown 才對。
但現在我們必須把話題拉回空白券(blanks)和樂透。
從前從前,有一種樂透是這樣玩的:你買了一張彩券之後要把自己的名字寫上去,接著把彩券放進姓名罐。所有的彩券都賣完之後,會有另一個罐子裝滿同樣數量的彩券,上面寫的是獎品的名稱。
負責開獎的那位老兄會一次抽出兩張彩券,一張來自姓名罐,另一張則來自獎品罐。因此,早在1653年,就有人如此形容英王詹姆士一世(King James I)的宮廷:
像是某種樂透一般,投入大把金錢的人可能會抽到空白券,相對地,沒有多少資金的人也可能會中獎。
因此從財務的角度來看,空白的樂透彩券和空白支票是相對的概念。空白支票在英式英文的寫法是 blank cheques,在美式英文的寫法則是 blank checks,不過看下去就知道了,這一回美式英文的寫法反而比較古老。
有機、組織、風琴/器官(Organic, Organised, Organs)
organic(有機)食物是從 organ(教堂風琴)長出來的食物;organised(組織)犯罪則是 organist(風琴演奏家)做的壞事。
好吧,至少從語源學的角度來說是這樣。
從前從前,古代希臘人會使用 organon 這個詞,意思是「你用的東西」,organon 可以是工具、用具、樂器或是人體的一部分。但現在,我們先把範圍集中在音樂層面就好。
起初,organ 可以指任何一種樂器,長期以來都是如此。到了十九世紀,大家認為每一座教堂都應該要有管風琴(pipe organ),至於原因,就如英國詩人約翰.德萊頓(John Dryden)所說的:「人聲怎有可能如同神聖的風琴一般歌頌上帝?」
漸漸地,大家開始省略 pipe organ 的 pipe,於是其他樂器不再被稱為 organ(口琴[mouth organ]則是例外。如果你仔細想想,這種說法聽起來其實有點猥褻)。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只有教堂裡的風琴在英文裡叫做 organ。
好的,讓我們把話題拉回希臘人身上,由於 organ 的詞義仍然包含「你用的東西」,所以也有人體器官的意思,就像那則老笑話:「為什麼音樂家巴哈有二十個小孩?因為他的organ(風琴/器官)從不休止。」
一堆器官組合在一起就叫做 organism(有機體),因此有機體產出的物質會是 organic(有機的)。在二十世紀,當人工肥料大面積用於不怎麼環保的農田,大家開始區分這種方式和有機農耕,這就是有機食物的由來。
人體的設計不僅優美還很有效率(至少我的身體是如此),每一個器官都有特定的功能:我的手可以握住玻璃杯,嘴巴可以喝杯裡的東西,肚子可以裝滿液體,還有肝臟可以排除毒素等等。心臟、頭部、肺臟、肝臟、腎臟和結腸,全都各司其職,而最後的結果,親愛的讀者,就是我這等值得讚頌的存在。
如果你負責管理一群人並分別指派工作給每個成員,你就像是把他們當作 organs(人體器官) 一樣協調,而這就是在 organize(組織)人力。
因此所謂的 organization(組織),指的是其中所有成員就像是人體中的每一個器官各司其職。這樣的詞義變化發生在十六世紀,當時人人都喜歡有關「政治實體」(body politic)的譬喻。不過,一直到1929年的芝加哥,犯罪才開始有組織,那個年代正是艾爾.卡彭(Al Capone)在擔任老大領導黑幫(mob,正式的說法其實是mobile vulgus,mob只是簡寫而已)。
咖啡(Coffee)
法國作家巴爾札克(Balzac)曾經寫道:
這咖啡一旦落入你的胃,立即就引起一陣騷動。想法開始奔騰,如同戰場上多個營組成的大軍團,戰爭就此登場。記憶中的事物以全速奔馳而來,緊隨風的腳步。比較分析的靈活騎兵團使出華麗的部署攻擊,邏輯的砲兵部隊以隊列和火藥趕上陣來,機智妙語則像精準的槍手一樣串連出擊。明喻現身,紙上墨水遍布。激戰展開之後,在黑水的狂流之下進入尾聲,就如同一場真槍實彈的戰爭。
不過莎士比亞從來沒喝過咖啡,凱撒大帝或是蘇格拉底也沒喝過。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半個世界,卻連在早上喝杯拿鐵咖啡提振一下精神的機會也沒有,而金字塔可是在聞一口或嗅一下咖啡因都沒辦法的情況下設計並建造完成。一直到1615年,咖啡才被帶入歐洲。
古人的成就原本就足以震懾現代人,不過一旦你意識到他們可是沒有使用咖啡因就完成這一切,簡直是讓人無地自容。和咖啡相關的詞彙以不著痕跡的方式徹底和充滿咖啡因的循環交織在一起,首先就讓我們從 espresso(義式濃縮)開始談起,看看這種咖啡和 express(展現)自我有什麼關聯。
義式濃縮的做法是用小咖啡機擠壓蒸氣向外(
steam )通過緊密壓實的咖啡粉(espresso 前面多了一個e,是因為這個詞是義大利文)。基本上這個過程和牛擠出奶、以及瘡擠出膿沒兩樣,都是 express(向外擠壓)。而用譬喻來說,從大腦擠壓出想法再說出口也是相同的過程,所以才會有 self-expression(表達自我)的說法。
經過思考而做出的動作就是事先策劃、出於意圖且刻意的行為。舉例來說,當你為了某個目的而刻意(expressly)採取行動,就是因為你已經思考過。
這和 express mail(快捷郵件)又有什麼關係?Expressly 在這裡的詞義是「特意」。你可以把一封信交給英國郵政系統,讓他們憑著「好心腸」處理(他們大概會把信弄丟、燒掉,或是在一個月後寄還給你,還跟你收罰金),要不你也可以花錢請一位送信人去完成唯一一件 express(特別指定的)工作,就是幫你送信。這正是 express delivery(快遞)一詞背後的意義:郵差受雇 expressly(專門)完成單一的目的。
火車也是相同的道理,有些列車每一站都停,每一個小到不行的村莊車站或每一頭隨機遊蕩到附近的牛,都是列車放慢速度的理由。不過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你選擇不搭開開停停的班次,而是搭上專門前往單一特定目的地的列車,而且這種列車通常還會有小餐車,讓你可以掏出一大筆錢買杯迷你的義式濃縮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