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自由恩田陸靈媒媽媽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陳思宏吳明益京極夏彥安寧照護兒童文學季暢銷5折起幸福文化66折起節稅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現代世界六百年:15-21世紀的全球史與環境史新敘事

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World: A Global and Environmental Narrative from the Fifteenth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馬立博

評價
14收藏
10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 NT$ 495 NT$ 5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最受好評的全球史通史◆
請先看一眼本書封面的那張世界地圖。繪製者是十六世紀歐洲地理學家麥卡托(Gerardus Mercator),但位於地圖中央位置的不是歐洲,而是印度洋。也就是說,在當時人心中,世界的中心是亞洲。
在我們習以為常的認識裡,現代世界的起源,或者說全球化的起源,始於十五、十六世紀歐洲各國向外探險而開啟的大航海時代,西方從此走上崛起之路,成為推動及形塑現代世界的核心且唯一力量。於是相關歷史著作幾乎都聚焦於歐洲,此即「歐洲中心論」。

本書作者馬立博(Robert B. Marks)的目標,就是要帶領讀者跳脫歐洲中心視角,改從更為寬廣、平等的全球視野,重新理解我們現今的世界是如何形成。書中有兩條別出心裁的敘事線,貫穿它所要說的從十五到二十一世紀現代世界史故事:一是突出亞洲(以中國和印度為主)的地位,二是強調環境的影響。
首先,在近代早期的大部分時間裡,全球經濟的主角其實是中國和印度,歐洲為邊緣配角,因此作者在描繪這段歷史時,是環繞著亞洲展開,給予它應得的重視。其次,工業革命的劃時代意義我們都耳熟能詳,但到底為何數千年來以農業經濟為主的世界,要突然跨越到以化石燃料工業經濟為主?針對這個關鍵問題,作者認為必須另闢蹊徑從全球面臨的環境限制這一脈絡來分析,才能釐清箇中原委。

《現代世界六百年》為全球史通史名著。自二○○二年出版以來,因為內容扼要精實,敘事流暢易讀,廣受美國各大學世界史課程採用。為與時俱進,回應當代社會關心議題(特別是各種全球性危機),也數次改版更新,本書為最新的第四版。
近年來,「全球史」一詞在臺灣書市上頗為熱門,已引進不少以全球史視角為研究取徑的翻譯書,但尚無一本全球史長時段通史,《現代世界六百年》將補上這個空缺。

作者簡介:

馬立博(Robert B. Marks)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惠蒂爾學院(Whittier College)歷史學和環境史教授,2000年曾獲該校傑出教學獎。馬立博是一位橫跨中國史和世界史、並在兩個領域都卓有成就的歷史學家。他常年開設中國史、東亞史、環境史和現代世界起源等課程,主要關注人與環境在歷史上的關系。代表作有《虎、米、絲、泥:帝制晚期華南的環境與經濟》(1998)、《中國環境史:從史前到現代》(2013)等。

譯者簡介:

向淑容
曾經是編輯,現為自由譯者,專事書籍與影視字幕翻譯。譯作包括《隨機試驗:改變世界的大膽研究》、《天皇蒙塵》、《練習8分鐘就靜心》、《文化大革命》、《憂鬱的演化》等。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