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那些故事帶你一步步深入險境,
為了找回最深愛的人,只能一頁頁讀下去……
◇◆宮崎駿也深受啟發的奇幻經典《失物之書》系列續作重磅回歸◆◇
《怪奇物語》的成長歷險 x《蒼鷺與少年》的異境相逢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讀書花園當月選書★
◎亞馬遜讀者4.4星好評,水石書店讀者4.5星感動評價
◎《科克斯書評》、《出版人週刊》、《泰晤士報》、《愛爾蘭時報》等國際重量媒體齊聲讚嘆
◎冬陽(復興電台「故事與它們的產地」主持人)、臥斧(文字工作者)、陳郁如(奇幻小說家)、劉鳳芯(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專任副教授)、譚光磊(知名版權經紀人)──重量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每個生命都是一則故事,在這些故事裡,你可能會真的死掉。
如果可以喚回摯愛,你願意賭上性命穿越多少個黑暗的故事?
自從鍾愛的女兒因車禍成為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
席瑞絲無所適從,日夜守在女兒床邊,朗讀女兒最愛的童話故事,
她決定,只要女兒還活著,她就會繼續念下去,希望能將女兒喚回。
有一天,她發現故事自己有了生命,自動從她口中流瀉而出,
一個沒聽過的奇幻國度自行從她筆下成形……
搬回老家療養後,隔壁那棟荒廢已久的老屋也呼喚著她。
這正是失蹤作家大衛當年創作暢銷書《失物之書》的地方。
隨著女兒病情惡化,悲傷至極的席瑞絲試圖逃離那個孩子成了空殼的世界,
她穿越荒宅,進入《失物之書》的世界──
一個有女巫、樹精、長髮公主、巨人,也有駝背人的國度。
在這個奇異國度重返十六歲的席瑞絲,展開一段尋回孩子的旅程,譜寫屬於她的青春故事……
席瑞絲能平安走出危險重重的故事,回到女兒身邊嗎?
暌違十九年,約翰.康納利走到人生中段,重拾初心寫下《失物之國》,帶領讀者再次重返《失物之書》。在故事裡,我們一起面對可能痛失摯愛的悲傷與矛盾,一起咀嚼始終懷抱的希望況味。
▍媒體與讀者好評
這本暗黑童話故事──《失物之書》的續集──娓娓道出母親的奉獻……一本充滿想像力的作品,一定會讓康納利的書迷大開眼界。──《科克斯書評》
這是一部黑暗的成人童話,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故事。──《愛爾蘭觀察家》
故事核心十分感人、真誠且發自內心,讓人不禁為之動容——《失物之書》是關於童年和失去父母的故事,而現在的《失物之國》變成了關於成年和可能失去孩子的故事。──Amazon讀者Josh Mauthe
《失物之國》絕對是我今年讀過最喜歡的一本書,……我喜歡回到這個魔法世界,和第一本書中的一些人物重溫舊事,就像去拜訪老朋友一樣。──Goodreas讀者Rachel Hunter
約翰.康納利的文筆是如此優美抒情,讀他的書總是一種享受。《失物之書》富有想像力、文筆優美、扣人心弦、又引人入勝。──Goodreas讀者Debra
這本書就像是灌溉我靈魂的養分。──Goodreas讀者Char
作者簡介:
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
一九六八年生於愛爾蘭都柏林,經歷豐富,曾擔任過記者、酒保、服務生、倫敦哈洛德百貨公司的雜工、地方公務員等等。他曾於愛爾蘭三一學院修習英語,並於都柏林市立大學主修新聞學,之後五年在愛爾蘭時報擔任自由記者。
一九九九年,康納利以《奪命旅人》出道。這本驚悚小說以追查殺死妻女真凶的退休警探帕克為主角,創下了英美版權史上第二高價的新人預付版稅紀錄,令康納利成為夏姆斯獎首位非美籍得獎者,並奠定其「愛爾蘭驚悚大師」之地位。
二○○三年以《蒼白冥途》獲得巴瑞獎年度最佳英國犯罪小說。此後十年間又陸續榮獲阿嘉莎獎、愛倫坡獎、安東尼獎等國際大獎肯定。
康納利才華洋溢,左手寫驚悚,右手跨領域、跨類型書寫。二○○六年出版的首部獨立作《失物之書》,內容融合童話、驚悚、成長故事、恐怖元素、寓言體例,可說是一部陰森美麗的成人童話,也為康納利的寫作生涯開啟了全新篇章。另一獨立作《魔鬼的名字》則為康納利贏得「史蒂芬.金接班人」之譽。
《失物之書》出版後獲得廣大迴響,讀者期待讀到更多失物宇宙的細節。康納利起初認為故事已然完整,而遲遲未再動筆。隨著《失物之書》經典增修版的推出,康納利回頭檢視這部大幅借鏡自身成長故事的小說,也回首人生走過不同階段,面對離家的子女、老邁的母親,此刻生命裡的責任與擔憂已成生活重心。他認為如今正是時候重返失物宇宙,再次探索青春時光,以回顧自己的人生。
作者網站:www.johnconnollybooks.com
相關著作:《失物之國【博客來獨家書衣版】》《失物之國【誠品獨家書衣版】》《失物之國(限量作者親簽版)》《失物之書【博客來獨家限量書衣‧經典增修版】》《失物之書(經典增修版)》《失物之書(典藏增訂版)》
譯者簡介:
歸也光
現代人。讀書、四處玩。開設文字加工廠,譯作有《當我們分崩離析》、《孤獨癖》、《狂暴年代》、《查理橋的象》、「星辰繼承者」系列、《神經喚術士》、「銘印之子」系列、《貓與城市》、《隱娘》、《潰雪》等,百無禁忌。
章節試閱
第1章 Uhtceare(古英語)破曉前寢不能寐
後來──因為有些故事就該這樣繼續下去──有位母親的女兒被偷走了。噢,她依然見得到那女孩,能夠碰觸她的肌膚、梳她的頭髮,也可以看著她的胸膛緩緩起伏;若是她將手放在孩子的胸口,也感覺得到心臟跳動。但那孩子沉默無聲,雙眼也不曾張開。她靠管子呼吸、進食,但對這位母親而言,感覺就像心肝寶貝的本體在他處,床上的形體只是一個空殼,一具人體模型,等待著離體的靈魂歸來,將其啟動。
剛開始,這位母親相信自己的女兒還在,只是睡著,聽見深情的聲音講述故事、分享新聞,她或許有可能醒來。不過隨著日子過去,一天天化為一週週,一週週又化為一月月,母親愈來愈難對女兒的內隱懷抱信念,於是她愈來愈擔心,害怕構成她孩子的所有、賦予她意義的一切可能都回不來了──包含她的談笑,甚至是哭泣;而身為母親的她束手無策。
母親名叫席瑞絲,女兒的名字則是菲比。以前也有過一個男人──但並非父親,因為席瑞絲拒絕以這個稱謂抬高他的身價;女孩甚至還沒出生,他就拋下母女倆,讓她們自生自滅。就席瑞絲所知,他住在澳洲的某個角落,不曾顯現出想參與女兒人生的丁點欲望。說實在的,席瑞絲對這情況很滿意。她對那男人毫不留戀,他的離去正合她意。她為他協助創造菲比而懷抱些許謝意,偶爾會在女兒的眼睛、微笑中看見一點點他,但稍縱即逝,就好像火車經過時在月台上瞥見、好像記得又不太記得的人影;看見了,但旋即遺忘。菲比對他也只展現出最低限度的好奇;儘管席瑞絲總是向她保證,只要她想,就可以跟他聯絡,但她不曾表達有此希望。他認為社交媒體平台皆出自惡魔之手,因此拒絕碰觸,但他的幾個熟人慣用臉書,席瑞絲知道若有需要,他們可以協助傳遞消息。
但不曾有此需要,直到那場意外。席瑞絲希望他知道發生什麼事,至少有部分是因為她無法單獨承擔那麼大的創傷,就算所有分享的企圖都無法稍減傷痛也沒關係。最終,她只透過共同朋友收到草草回音:簡單的一行字,通知她他為這場「不幸事故」感到遺憾、希望菲比很快康復,彷彿身為他骨肉的這個孩子只是感冒或出麻疹,而非在一場八歲女孩的嬌弱軀體與汽車相撞的重大事故之後重傷未癒。
席瑞絲頭一遭對菲比的父親萌生恨意,而且程度幾乎堪比那個一邊開車一邊傳訊息的白痴──傳訊息的對象還不是他妻子,而是女朋友,因此他不僅是個白痴,還是個騙子。他在車禍後幾天來過醫院,迫使席瑞絲在他有機會開口前就要求將他掃地出門。從那時起,他試過直接和透過他的律師聯絡她,但她不想跟他扯上任何關係,甚至不想告他,剛開始不想,不過旁人勸她非告不可,就算只是為了付女兒的醫藥費也好,因為誰知道菲比可能這樣半死不活地過多久:護士定期為她翻身,以免她脆弱的肌膚生褥瘡,而且她只能靠機器維生。菲比的頭在碰撞後撞地,於是,她身上的其他傷漸漸癒合,腦中的某個地方卻依然受損,沒人說得準她的大腦何時或到底會不會自行修復。
自此,一整套新詞彙呈現在席瑞絲眼前,一種解讀一個人在這世上存續與否的陌生方式:腦水腫、突軸損傷,還有對母親和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數,現在就是以此標準判別菲比的意識──延伸而言,或許還有她活下去的權利。睜眼、語言與運動反應低於五分,死亡或維持植物人狀態的機率就是百分之八十。得分高於十一,預估復原的機率則高達百分之九十。若是像菲比一樣介於這兩個數值之間,那……
菲比並沒有腦幹死亡;這很關鍵。她的大腦仍有忽隱忽現的微弱反應。醫師們相信菲比並不痛苦,但誰說得準呢?(這些話總是說得輕柔,最終還會像後來才想到一樣追加一句:誰說得準呢?我們真的不確定,妳知道的。大腦是個如此複雜的組織。我們不認為她會痛,但……)醫院內有過一場談話,過程中有人提議,若後續菲比沒有改善的跡象,或許放手──說到這裡時改變語氣,露出悲傷的淺淺微笑──才是仁慈的作法。
席瑞絲會在他們的表情之中找尋希望,但只找到同情。她不想要同情。她只想要女兒回到身邊。
*
十月二十九日:席瑞絲第一次錯過探訪,車禍後第一天沒陪在菲比身邊。席瑞絲的身體就是不願從她坐下休息的那張椅子起來。太累,太疲乏了,於是她閉上眼,再次入睡。之後,當她在曙光中於同一張椅子醒來,她因沉重的罪惡感而哭了起來。她查看手機,確信自己錯過了醫院捎來的消息:她不在的時候──不對,是因為她不在──菲比過世了,她的生命之光終於永遠熄滅。但沒有訊息,而當席瑞絲打電話到醫院去,他們告訴她一切如常,多半也會繼續這麼下去:靜止、無聲。
那就是開端。不久之後,她開始一週去醫院五天,有時甚至只去四天,一直持續到現在。她的罪惡感儘管持續在背景徘徊,但變得沒那麼直接,成了一個灰色的形體,有如鬼魂;在那些早晨與午後,當她留於家中,那鬼魂就在客廳的陰影中出沒;有時,當她在夜裡關上電視,也會看見它映在螢幕上,一抹襯著黑暗的汙跡。鬼魂有多張面孔,偶爾甚至顯露她自己的臉。畢竟,她是個將孩子帶到世上但又無能保護她的母親,竟在過巴勒姆大道時讓菲比蹦蹦跳跳搶先了幾步。菲比掙脫牽手時,她們距離路邊只有幾英尺,路口安靜無聲。那是片刻的疏忽,但幾秒後就一片模糊,然後是沉沉的碰撞聲,席瑞絲所知的女兒就沒了,徒留一個替換兒於原位。
然而,棲居黑暗的那個存在並不只是化為實體的罪惡感,而是某種更古老、更不寬容的東西。那是死神,更精確來說,應該是女死神,因為它以女性的模樣現身。在醫院最不堪的那幾個夜晚,席瑞絲在女兒的病榻邊陷入不安穩的睡眠,她可以感覺到死神在旁邊徘徊、伺機而動。要是菲比落地時的力道更猛烈些,死神在大道上就會取走她的性命,這會兒她逗弄地待在可及範圍之外。席瑞絲察覺死神的不耐,也聽見她的聲音,聽起來如此接近仁慈:「等到妳覺得太難以承受,開口要求,我將解除妳倆的痛苦。」
席瑞絲唯一能做的只有堅不放手。
第1章 Uhtceare(古英語)破曉前寢不能寐
後來──因為有些故事就該這樣繼續下去──有位母親的女兒被偷走了。噢,她依然見得到那女孩,能夠碰觸她的肌膚、梳她的頭髮,也可以看著她的胸膛緩緩起伏;若是她將手放在孩子的胸口,也感覺得到心臟跳動。但那孩子沉默無聲,雙眼也不曾張開。她靠管子呼吸、進食,但對這位母親而言,感覺就像心肝寶貝的本體在他處,床上的形體只是一個空殼,一具人體模型,等待著離體的靈魂歸來,將其啟動。
剛開始,這位母親相信自己的女兒還在,只是睡著,聽見深情的聲音講述故事、分享新聞,她或許有可能...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