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林子裡有兩條分歧的路,
我選擇了那人煙稀少的一條,
--Robert Frost, 1916
讀書為何?何謂讀書?
治史又為何?又為何而治史?
若期待旁人的悅讀,
增加書店的讀者,
則何以有人寧看電影室中的神隱少女?
究竟多少學思
在下筆後能回顧而無憾?
作者與讀者迭盪出的無邊世界
究竟是只能深深著迷於一個邊陲角落
抑或是成就一個大世界的關懷?
於過去、現在、將來
咖啡廳與書案上的墨香啜韻
當時姿態已沉吟至今
後之覽者,將如何視之?
作者簡介:
李紀祥
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五日出生於台北,祖籍江蘇鹽城。東海大學碩士、中國文化大學博士,師事馬先醒、蔡仁厚、宋 晞、錢 穆諸先生。歷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所副教授、教授,中國歷史學會理事長(2008-2012)。2002年應龔鵬程君之邀,至蘭陽佛光大學創所任教。現任佛光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博士班教授。治學領域以宋明理學、中國史學經典及史學理論為主。近年寫作集中於春秋學、史記學、釋奠學。已出版著作《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道學與儒林》、《史記五論》等。曾與師友共同主編《歷史:理論與批評》雜誌。酷愛:咖啡與寫作、歌德與舒伯特、曲阜與蘭州。
目錄
何謂歷史:「史學導論」之教學與提問
以「史」為學與以「歷史」為學
時間‧歷史‧敘事:可逆性、可斷性、轉述及其他
《春秋》中的「空白」:「闕文」與「不書」
「言」與「文」:《史通‧言語篇》中的歷史語言觀
「編年」論述:時間之鏤刻
趙氏孤兒的「史」與「劇」:文述與演述
中國史學中的兩種「實錄」傳統:鑒式實錄與興式實錄
劉知幾的史體論與備體觀
袁樞《通鑑紀事本末》與「紀事本末體」
歷史與不朽:論時間中的「在」與「逝」
何謂歷史:「史學導論」之教學與提問
以「史」為學與以「歷史」為學
時間‧歷史‧敘事:可逆性、可斷性、轉述及其他
《春秋》中的「空白」:「闕文」與「不書」
「言」與「文」:《史通‧言語篇》中的歷史語言觀
「編年」論述:時間之鏤刻
趙氏孤兒的「史」與「劇」:文述與演述
中國史學中的兩種「實錄」傳統:鑒式實錄與興式實錄
劉知幾的史體論與備體觀
袁樞《通鑑紀事本末》與「紀事本末體」
歷史與不朽:論時間中的「在」與「逝」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