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異常,有可能是大腸直腸癌的前兆!!
跟著權威醫師一天一次察顏觀色
一分鐘就能從便便看健康!
《女醫花道》作者最新力作!
實用至上決定版!教你從形、色、味,全面觀察便便透露出的身體警訊
各種消化疾病徵兆,從每天的便便就看得到!
在家就能做到的健康檢查
別著急!沖水前一定要多看一眼!
你知道嗎?便便是反映健康的一面鏡子
便便太細長-----有可能是腸道收縮能力欠佳
出現散狀---有可能是體內壞菌增多
顆粒羊屎---水分、纖維攝取量不足
灰白色---可能是膽汁阻塞,肝膽胰臟功能有問題
便便惡臭---可能是蛋白質、脂質攝取太多……
★★★國人十大癌症之首──「大腸直腸癌」,三大危機訊號立即CHECK!
反覆血便
強烈腹痛
便秘惡化
初期大腸癌除了可用手術治療,使用抗癌藥物也有一定的成效!因此如果有以上症狀,務必積極接受檢查!
★★★每天的便便,即時反映出你的健康況狀!
身體很敏感,每天都會有些微的變化,平時就注意身體的各種變化,才能真正為健康把關。但重點不在於每天上廁所的次數,而是自己究竟是否每次都能順暢、痛快的排便!
正常便便的褐色來自於膽汁色素,如果出現黑、紅、橘、綠、白、灰等其他特殊的顏色,都要注意!最佳的便便形狀是直徑大於2公分、長度10公分左右,而且表面光滑沒有裂痕。
便便的氣味會特別濃?蛋白質和脂質的飲食組合要避免。
★★★徹底拋開便秘、腹瀉的惡性循環,史上最有效的改善方法完整公開
1. 任意攝取營養補充品或藥物,也是造成便秘的一大原因。
2. 不同類型的便秘症狀,必須搭配不同的膳食纖維組合,才能發揮最佳的整腸效果。
3. 對付乳糖不耐症,與其完全不吃乳製品,不如先從少量攝取開始。
4. 減少果糖攝取,養成一週兩次的運動習慣,持續下去,有效打擊腸躁症。
5. 因為病毒引起的腹瀉,有時可能是身體為了排出毒素所產生的反應。可別急著使用止瀉劑,免得讓毒素滯留體內,擴散病毒感染的範圍!
【本書特色 】
★★基礎卻關鍵的66個生活提問,全家都能一起讀的輕知識讀本!
除了教導讀者如何觀察便便的顏色、形狀和氣味之外,內文更貼心解答許多現代人難以啟齒的腸胃問題,破解常見的保健迷思!
★★單頁插畫+可愛圖示,重點說明怎麼從每日的便便發現健康問題!
全書30多幅的單頁插畫,搭配可愛的便便小圖,重點式的說明加上淺顯的文字,並以圖表整理出「便便知識」和醫生的小叮嚀,幫助讀者輕鬆掌握「辨便」要訣!學習正確的腸道體檢方法,及早甩開疾病,改善身體機能。
★★提供有效、簡易的腸道保健方案,兼具知識和能具體實踐的方法!
「腸子就是人的第二個腦!」從專業的醫學原理說明身體運作過程,讓讀者了解常見腸胃疾病的發生原因,再提供食物選擇、基礎運動、生活習慣等實用可行的改善方案,對症下藥!
★★隨書附贈「便便檢查貼紙」!用便便貼寫日記好有趣!
大家原以為的髒東西變成小巧可愛、便於攜帶的便便貼!不僅提供一般大眾記錄每天的身體變化,尤其適合家長教導家中幼兒使用,讓不同角色的可愛便便人陪全家人一同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
作者簡介:
大田和史繪
東京女子醫科大學畢業後,曾任職於大學醫院、綜合醫院,目前於東京開業。除了二十多年的執業看診經驗之外,也積極參與山岳義診。自1996年開始執筆,於2005年發行的《女醫花道》、《女醫花道.續》均成為暢銷書籍,擅長以幽默、詼諧的筆調,解答內科患者和讀者難以啟齒的疑難雜症。現活躍於電視、廣播、雜誌等各大媒體與演講場合。
․官方部落格
大田和史繪的「現在正Nature中」 http://ameblo.jp/fumie-otawa/
譯者簡介:
胡汶廷
淡江大學應用日語系畢。曾任日文教材、醫藥、科技雜誌編輯,喜歡爬文、養貓,是標準的御宅族。短篇文章曾編選於《邂逅流星雨》、《虛擬戀人》等書。目前是專職日文翻譯,翻譯作品有瑞麗美人國際媒體出版的《史上最強彈力帶瘦身》、《須崎醫生的元氣狗狗健康料理》、《只要5分鐘!百變造型編髮術》、《史上最強!整型級彩妝術》;台灣廣廈出版的《一天一伸展更年期自癒輕運動》、《看圖就能下廚,基本の料理全圖解》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健宇
民生承安診所副院長
《為什麼你的病看不好?》作者
飛碟電台生活大師、華人健康網諮詢醫師
◆鍾承軒
亞東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超音波暨內視鏡中心主任
臺大醫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
◆蕭敦仁
敦仁診所院長
台灣消化系內科專科醫師
健康保健節目常客
◆洪耀仁
《圖解腸道決定抗癌力》作者
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主任
健康保健節目常客
名人推薦:◆王健宇
民生承安診所副院長
《為什麼你的病看不好?》作者
飛碟電台生活大師、華人健康網諮詢醫師
◆鍾承軒
亞東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超音波暨內視鏡中心主任
臺大醫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
◆蕭敦仁
敦仁診所院長
台灣消化系內科專科醫師
健康保健節目常客
◆洪耀仁
《圖解腸道決定抗癌力》作者
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主任
健康保健節目常客
章節試閱
關於便便的基本知識----「便便是怎麼形成的呢?」
你曾想過這件事嗎?我想恐怕大多數的人從來沒有好好思考過吧?大部分的人或許會在工作的空檔,突然停下手邊的事,想著:「今天晚餐要吃些什麼好呢?」但是,應該沒有人會多想:「嗯?今天的便便是什麼時候被製造出來的呢?」
的確!我們每天都會排便,但對糞便的製造過程卻毫不在乎。可是,如果想要討論有關便便與健康的事,如果不先從它怎麼形成開始了解,就無從說起了。
現在,讓我們來想一想便便被製造的過程吧!
從食物到便便,30個小時的消化旅程!
我們吃東西的時候,從嘴巴進去的是食物,「但是從肛門出來的時候,卻變成了稱為「便便」的廢棄物。
這個從嘴巴到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直到肛門的系統,統稱為「消化道」。長度大約9公尺,不僅形狀複雜,而且還彎彎曲曲、扭來扭去的,便便就是在這條像水管般的通道裡被製造出來的。
從「食物到便便」到底要花費多少時間呢?
雖然每個人的消化速度會依據飲食的份量、食材的種類,以及腸子的長度和機能不同,而有個人差異,但一般而言,速度快的大約花15個小時,慢一點的,大約72小時。算一算,平均居然要花費30個小時左右!
如何?比你想像的還要久吧?
也就是說,今天早上被排出的便便,並非來自昨晚吃的東西,而是來自於1~3天前的飲食。食物進入口中後,被嚼碎,從食道送往胃部。含有大量鹽酸的胃液接著與食物混合,會將食物殺菌、溶成粥狀,使食物成為食糜,然後經由胃、十二指腸,再抵達小腸。
小腸是人體裡最長的器官,也是進行消化、吸收的主角;十分緊密的折疊在人體內,但如果將它直直拉開,全長卻足足有6公尺!小腸內壁有許多皺褶,突起的「絨毛」覆蓋;藉著這些絨毛擴大食物消化及吸收的表面積,小腸就能有效率地吸收營養素。
食物的營養成分幾乎都是由小腸消化和吸收,剩下的殘渣和水分則是被送進大腸裡。殘渣在大腸裡,會停留長達10~60個小時。
大腸的長度大約1.5公尺左右,只有小腸的四分之一,卻花那麼長的時間工作,到底在做些什麼呢?答案就是,吸收糞便中的水分。由於人一天攝取的水分約有2.3公升,加上唾液、胃液、膽汁、胰液和腸液等,消化道內的水分最高可達8~10公升。這些水分有8成是在小腸部分被吸收,但被推送至大腸入口時,尚有1.5公升左右待處理。因此,這時的糞便幾乎是液狀的。
便便越往大腸深處前進,水分持續被大腸吸收、減少,形狀也會從液狀變成半流動狀、粥狀、半粥狀,到了乙狀結腸處,成了半固體;抵達直腸時,絕大部分會變成固體,才如同大家平常所看到的健康糞便,最後被排泄出來。
「只有這樣?大腸也沒做什麼了不起的事嘛!」有人會這樣想吧。
說起來,大腸的確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傢伙。人如果動手術切除小腸的話,會產生消化、吸收方面的障礙,而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健康問題;但若是將大腸切掉一半,卻幾乎不會有什麼大礙。
可是,沒有大腸,便便裡的水分無法有效地被吸收,會變成非常稀薄的水狀。所以,光是有這種製造便便、使便便成形的功能,其實就很了不起了;可以這麼說,託大腸的福,我們才能真正得到舒暢排便的喜悅。
解讀便便
從食物變成便便,這一連串的消化、吸收、排泄,需要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喔!
認識糞便在身體裡的運作,就能從中觀察、更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走路的人--時速約4公里
陸龜--時速約500公尺
鍋牛--時速約48公尺
木蝨(臭蟲)--時速約34公尺
鮑魚--最高時速30公尺
便便--最高時速約15公分
人體旅行是首先在嘴巴裡被嚼碎……接著從食道被運送到胃部口→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胃液→乙狀結腸→在胃裡與胃液混合,變成濃稠狀……大腸(從這裡開始到肛門為止)營養成分幾乎都在這裡被消化、吸收剩餘的食物殘渣與水分進入大腸後,居然要花10~60個小時來吸收水分。
隨著進到大腸的深處後,從液狀逐漸變化為半流動狀、粥狀、半粥狀。到達乙狀結腸後,終於變成半固體狀。「終於出來了!」正當這麼想時…最後99%的水分被吸收,到達直腸的時候,固態的「大便」完成!
我們排出的糞便,主要成分大致有以下四種:
1水分--正常來說,水分在糞便中占70~80%的比例,要是水分超出比例的話就會腹瀉,過少則會形成硬硬的便便。
2食物的殘渣
3剝落的腸黏膜--「咦!腸黏膜?真的會剝落嗎?」或許有人會因此驚訝不已,總覺得好像很痛的樣子。其實,身體的細胞會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就像皮膚會變成黑垢然後脫落
一樣,腸黏膜也會因為逐漸老化而剝落,這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事喔!
4腸內細菌與其衍生物--聽到細菌,請不要害怕!我們的便便裡,有難以計數的細菌,活的、死的都有,各自擔負重要的功能。一般認為,大腸裡的細菌大約有一百種以上,存在數量多達一百兆左右,細菌量相當於胃的一億倍、小腸的十倍;以重量計算,更有1.0~1.5公斤之多!「什麼!你是說我的腸子裡有多達一公斤的細菌?」沒錯,但這些腸內細菌可說是各司其職,盡忠職守的守護著人體健康。
便便成分大拆解
接著,我們來談談腸內的細菌吧!
或許很多人很難相信,但就算再怎麼愛乾淨的人,腸子裡都充滿細菌。因為消化道的起點和終點,也就是嘴巴和肛門,都會直接與外在環境接觸,容易沾染污垢,因此比起完全包覆在人體內的肝臟或胰臟,腸內充滿細菌是極為理所當然的;如果沒有細菌存在,反而會讓人傷腦筋。
這些細菌依個別功能分類的話,可分成「好菌」、「壞菌」和「中性菌」等三種,相同的細菌會相互靠近、聚集,形成「菌叢」,群生的菌叢模樣就像花園一般,醫學上稱為「腸內flora花園」,儘管它不會真的像花園一樣散發出香味。其中,好菌具有保健的作用。知名的好菌代表有大家熟悉的比菲德氏菌和乳酸菌。這些菌種能夠幫助消化、製造維他命、保持腸道機能正常,和提高免疫力等等。如果好菌在人體中位居優勢,人就能順暢排便,有健康的生活。
另一方面,壞菌的代表有產氣莢膜梭菌、梭狀芽孢桿菌、葡萄球菌.等。這些壞菌會使腸內的食物殘渣腐敗,製造出硫化氫或氨等有害物質,是便便惡臭的來源;也就是說,腸子裡的壞菌太多,糞便就會變臭,容易造成便秘或腹瀉,免疫力也會下降,因而使人罹患各種疾病。
而中性菌正如其名,是見風轉舵的狡猾傢伙!當好菌佔優勢時,中性菌就幫好菌造勢;如果壞菌佔上風,中性菌就跟著一起為非作歹,大腸菌就是其中之一。可是,如果人體的全部都是好菌,是不是比較好呢?並非如此。就和人類社會一樣,壞傢伙的存在有其必要。比方說,如果大家都是乖小孩,敵人來襲時就可能難以防備,容易陷入恐慌而被消滅。所以偶爾必須有些壞壞集團為我們戰鬥,才能保護大家的安穩生活,而社會同時擁有好人、壞人與投機主義者,也才能稍稍取得平衡。因此,當人體大腸裡的三種細菌都達到平衡時,便便才會順暢排出。
姑且不論便便外觀如何,因為「那個味道……有沒有辦法解決呢?」而感到困擾的人,應該很多吧?
便便的味道,是在腸內細菌分解食物殘渣的過程中產生的。因為腸內壞菌分解胺基酸---即蛋白質的組成成分時所產生的糞臭素,兩者正是惡臭的來源。微量的糞臭素和,原本擁有香水般的芳香,然而數量一旦變多,惡臭就會出現。
人如果攝取越多蛋白質,便便的味道就會越強烈,尤其是攝取肉類或魚類的動物性蛋白質之後,味道更是可怕!反觀蔬食主義者的糞便,氣味就不會那麼重。動物界也是,肉食性動物的便便很臭,但草食性動物的糞便就不會那麼臭。
雖然人類認為糞便很臭,但是蒼蠅卻很喜歡那個味道呢!還好有牠們將排泄物分,萬一我們暫時找不到廁所而在戶外排便時,也不用擔心汙染環境。
為什麼便便這麼臭?
突然想到我的一個自身經驗,跟大家分享。
那是我小時候到牧場遊玩所發生的事。從小在東京長大的我,一看到平常不曾接觸過的草原,立刻開心地到處跑來跑去,結果一不小心滑了一跤,跌了個四腳朝天。好痛!當我試著爬起來時,竟發現自己坐在一坨像大岩石一樣的牛便便上,背部全都沾滿了綠色的牛便便。我至今都還記得當時因為太過驚訝,回家路上還哭個不停呢!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我當時可是一點都沒有聞到臭味呢!好險不是跌在肉食性動物的糞便上,真是太幸運了。
健康的人,便便都是褐色的。
哇!今天是漂亮的粉紅色!
今天是鮮豔的藍色耶!
很可惜!這種事絕對不可能。
不管吃了什麼,便便都是無聊的褐色,頂多因為每天飲食的不同,便便的褐色有深淺的差別,有時候帶點黃色,有時候則是深棕色。
膽汁由肝臟製造後便儲存在膽囊內。茶褐色便便的形成,是來自於膽汁的色素─糞膽素或尿膽素,它們使得原本的膽汁呈現黃綠色系。當食物通過胃、十二指腸與膽汁會合,開始消化作用之後,膽汁會因為腸內細菌的氧化作用,而變成褐色。褐色或許有些不討喜,但這證明了膽汁順利分泌,食物良好的消化和吸收。所以,只要看到褐色的便便,我們都要好好感謝今天很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近來市面上有許多時髦、色彩繽紛的馬桶,有酒紅色、黃色、棕色、黑色……等各種顏色,可以配合個人的喜好自由選擇;可是這些五顏六色的馬桶往往遮蓋了便便的顏色,讓人無法辨識身體的健康狀況。
還有一種有色的馬桶清潔劑,沖水時會與清水混合,達到清潔除臭的效果。雖然我了解廁所清潔的必要,但如果要用的話,建議選擇無色的清潔劑比較好。
為什麼便便總是一成不變的褐色?
據統計,國人一天排出的糞便量平均一個人是150~200公克,大約是1根到1根半的香蕉重量,或相當於3顆大雞蛋。
一般而言,草食性動物因為膳食纖維的攝取量較多,所以便便的量很多,肉食性動物則較少。從實際情況來看,只吃草的牛就有非常驚人的糞便量,一天的總量竟然可高達數十公斤!相較之下,肉食性的獅子,每日排便量僅有700~800公克而已。至於雜食性的人類,既吃蔬菜也吃肉,所以便便的份量在動物界中,介於草食性和肉食性動物之間。要特別注意的是,大腸直腸癌或相關疾病裡有一種稱之為裡急後重的症狀─明明感覺便便呼之欲出了,跑去上廁所卻上不出來,或便便份量很少的狀態。因此,在馬桶上嗯嗯完後,別忘了還要目測一下便便大約的體積與重量,為自己做個最基本的體檢喲!
不論使用的是坐式或蹲式馬桶,只要在排便完後養成低頭看一下的習慣,守護健康這件事就意外的簡單喔!
健康的便便,重量也是指標
除了個人差異之外,飲食文化的不同也使每個人有排便量多寡的差別。有一個知名的故事可以印證我的觀點。
故事發生在距今超過半世紀以前的太平洋戰爭時期。美軍發現日軍的營區遺址,現場留有大量的糞便。美軍從大量的糞便去推估日軍的兵力多寡,認為沒有很大的勝算,結果心生畏懼而撤退。
事實上,這個日本部隊沒有美軍預料的那麼多的人。當時的日本人,一天的糞便量是現在的兩倍,大約400公克,幾乎是性喜肉食的美國人的四倍量。這多虧日軍的飲食中有滿滿的膳食纖維,才能產生驚人的便便量,讓美軍錯估人數。
所以,便便份量極端少的人,請重新檢視自己的飲食生活吧!如果大量食用纖維含量少的零食點心,出現便秘是理所當然的。請多加注意!
一般人認為人平均一天的便便次數是一到兩次,甚至有人一吃東西就去排便。註:因為個人體質上的差異,所以一天排幾次才最理想,沒有絕對的數字。正確地說,如果排便過程能感到舒服、順暢,那麼不管次數是多是少,基本上不用太在意。健康便便的重點不在於次數,而是自己是否感覺排便夠暢快,假如有勉強、不舒服都是不好的。例如,草食性動物因為要排出大量的糞便,次數自然比較多。而大象的糞便總量因為高達一百公斤,不可能一次全部排出,通常是分成數十次才排完。以大象為首,其他草食性動物像是長頸鹿或斑馬等,即使成群結隊的在草原上移動,也是邊走邊排便的狀態。相反的,肉食性的獅子則是幾乎一次就把一天的糞便量全部排光。以此類推,因為所吃的食物不同,每種動物的排便次數也不相同。
一天便便幾次,不重要?
人類也是。大量攝取膳食纖維的人,便便的量自然就會變多,次數也會增加。只要能舒暢地排便,都沒有問題!
註:文中所指吃東西就去排便的情況,應是在自然情況下產生便意、進而想排便的情況,與非自願、難以控制的腸躁症或乳糖不耐症所產生的腹瀉不同。
雖然我們每天會很自然地排便,但其實排便機制相當複雜。僅僅是為了避免漏便,必要時又能順利的排出,都需要嚴密的系統管理。
食物進入胃部之後,大腦神經隨即接收到訊號,刺激大腸蠕動,直腸開始慢慢地把便便輸送出去,就像鳴笛當作信號,火車就會起動一樣的感覺!
糞便從乙狀結腸到達直腸後,直腸內的壓力會升高,大約是30~40mmHg。「便便到了」的訊號,會經由脊髓的排便中樞傳送到大腦,於是便意就產生了。
可見,便意產生的首要條件就是糞便必須來到直腸。在此之前,不論便便如何囤積,也不會轉變成「想排便」的欲望。其次,有足夠的便便份量足以讓直腸的內壓升高也很必要,假如份量只有麻雀眼淚那麼一丁點的量,也無法使便意產生。那麼,當直腸內的壓力升高、引發便意後,便便在肛門上又面臨雙重關卡,像想解放?得通過層層關卡!
肛門內括約肌是由自律神經支配,一感到便意時就會自動鬆開;但肛門外括約肌卻是按照個人意志來控制開或關。因此當我們想著出來吧!,鬆開兩個安全鎖的時候,便便才能順利排出!感謝肛門外括約肌吧。
要排便,這些是必要條件
人要忍住便意,全靠肛門外括約肌的控制。你是否想過,如果只有肛門內括約肌的話會怎麼樣呢?我想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便意因為忍著忍著,結果就消失了。然而,在排出之前,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想著要不要排便,否則,滿腦子全都想著便便的事,根本無法做其他事。
如果脊髓的排便中樞說去上廁所,卻被大腦用現在不行!抑制住,則便意就會暫時重整,便便也會直接留在直腸裡待命。而不會主動說:咦?不來叫我出去嗎?這樣的狀況下,新的糞便仍然會持續囤積起來。一旦吃進食物,就會變成導火線,大腸運作,讓直腸內的壓力升高,反覆進行這樣的程序,不斷促使便意產生,這就是便便解放的整套機制。
脊髓和大腦隨時交換情報、切換開關,就像馬路上的紅綠燈一樣,避免人們在不適當的時候排便。如此完美的控制,讓人體的排泄系統以最完備的高度機能運作著!其實,肛門外括約肌正是人體最優秀的慢肌,屬於人體隨意肌的一種。人體有兩種肌肉,一種是可以隨自己的意思任意動作的隨意肌,如手腳的橫紋肌;另一種則是無法按著自由意志動作的不隨意肌,例如位於內臟的平滑肌。其中,隨意肌又分為快肌和慢肌。前者是像從事短距離跑步、需要爆發力時會被使用到的肌肉;後者是有如跑馬拉松一樣、需要持久力時會被使用到的肌肉。
因此,屬於慢肌之一的肛門外括約肌,即使在人們完全沒有意識到的時候,仍然不眠不休的工作,讓肛門維持緊閉的狀態,以免一不小心放鬆,就瞬間發生慘劇!因為它,人們才能維持帥氣時髦的樣貌,而不會突然失態。各位,好好感謝自己的肛門外括約肌吧!
關於便便的基本知識----「便便是怎麼形成的呢?」
你曾想過這件事嗎?我想恐怕大多數的人從來沒有好好思考過吧?大部分的人或許會在工作的空檔,突然停下手邊的事,想著:「今天晚餐要吃些什麼好呢?」但是,應該沒有人會多想:「嗯?今天的便便是什麼時候被製造出來的呢?」
的確!我們每天都會排便,但對糞便的製造過程卻毫不在乎。可是,如果想要討論有關便便與健康的事,如果不先從它怎麼形成開始了解,就無從說起了。
現在,讓我們來想一想便便被製造的過程吧!
從食物到便便,30個小時的消化旅程!
我們吃東西的時候,從嘴巴...
推薦序
推薦序1
「便便」型態的變化,有可能是大腸癌的臨床表現
這是一本圖文並茂的知識書,探討平常難以啟齒的排便習慣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係,以淺顯易懂的語言描述「便便」的型態顏色改變與疾病之間的關聯性,讓大家可以簡單地藉由觀察自己的排便習慣來察覺身體健康的狀態,並且改變飲食習慣來增進健康。
現代人生活忙碌,精神與體力壓力大,缺乏運動以及西方化高脂低纖的飲食習慣,使得古人說「大腸主化糟粕」及「大腸主津」的排泄廢物與吸收水分的功能受到影響,進而改變了排便習慣而影響健康。
排便習慣改變會造成惱人的腹部不適症狀,除了與常見的功能性腸胃道疾病,例如大腸激躁症,以及病毒細菌感染及發炎性腸道反應相關以外,最怕的就是惡性腫瘤的發生,目前大腸癌也因為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發生率已經蟬聯數年第一名,也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名,「便便」型態的變化也有可能是大腸癌的臨床表現,藉由觀察排便也有機會可以早期發現大腸癌呢!
記得下次排便沖水前,不妨捏住鼻子低下頭,跟「便便」先say哈囉,看看型態與顏色,沒有問題再說bye bye唷!
鍾承軒
臺大醫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
亞東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超音波暨內視鏡中心主任
推薦序2
每個人都需要的「排便」衛教知識!
多年以前,聽過這樣一個笑話。
一天,幾個兄弟聚會,自誇誰是家庭最重要的key person。
大腦說:沒有我,你們勢必行屍走肉!
眼睛說:靈魂之窗,你們沒聽說嗎?
心臟說:沒了心跳,你們還能做什麼?
肺部深深吸一口氣說:深呼吸!空氣的寶貴妳們總知道吧…
肝臟也出聲了:沒聽過「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嗎?
腎臟、胃腸…...也紛紛表示他們的重要性!
吵了一星期,只有「肛門」自覺沒什重要性,慚愧低頭不敢不語;終於,幾個兄弟異口同聲,求「肛門」小弟說:
「幫個忙!一個星期不見「肛門」有所動作,快憋死了......至少,排個氣也好!」
這個笑話告訴我們,大家都重要,即使是肛門,一星期不大便,會是多難過的事!
當有人介紹我這本書:「噗通!噗通!辨便手冊」,先對這個書名感到有趣,再看裡面內容,詼諧生動,跳躍出正確的「排便」衛教知識!和我平常解釋病情相似度如此高,我一口氣看完它,內心非常有共鳴!
這是一本好書!毫不猶疑,我答應寫了這篇推薦序。
李宏昌醫師
新竹馬偕醫院院長
小兒胃腸科教授
前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理事長
推薦序3
透過這本書,可以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腸胃消化功能
在診間,我常問因為拉肚子而前來求診的病患:「拉了幾天、拉了幾次、拉水便還是拉稀便、量多還是量少?」病人常常一頭霧水,「我哪知道那麼多?哪有醫生問那麼多!」
現代人重視健康,關心食安問題,三餐美味,拍照、上傳,成了用餐前的重要活動。胃腸有問題找醫生,醫生問大便如何,「水便?稀便?量多、量少?」想了半天,卻回答不清楚。我只好利用機會教育病人,如果吃藥後還在拉肚子的話,請記得用手機拍照,有圖有真相,回診才能討論病情,進而確切處理。
「能吃,能喝,能尿,能拉,能睡」──是每日生活健康的五件事。吃、喝、拉,都屬於消化系統的功能,可見多重要。現代人只重視「吃、喝」,卻忽略了「拉」。飲食成了每日的小確幸,而拉屎卻成了現代人的隱疾。
從這本便便醫師──大田和史繪的書中,可以了解便便的成因,不同便便代表著消化方面的不同情況和相關疾病,尤其是現代人有著很多排便問題困擾。透過這本書,可以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腸胃消化功能,從觀看自己的便便進而了解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才能和醫師討論自己的腸胃狀況。
王健宇
民生承安診所副院長
推薦序1
「便便」型態的變化,有可能是大腸癌的臨床表現
這是一本圖文並茂的知識書,探討平常難以啟齒的排便習慣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係,以淺顯易懂的語言描述「便便」的型態顏色改變與疾病之間的關聯性,讓大家可以簡單地藉由觀察自己的排便習慣來察覺身體健康的狀態,並且改變飲食習慣來增進健康。
現代人生活忙碌,精神與體力壓力大,缺乏運動以及西方化高脂低纖的飲食習慣,使得古人說「大腸主化糟粕」及「大腸主津」的排泄廢物與吸收水分的功能受到影響,進而改變了排便習慣而影響健康。
排便習慣改變會造成惱人的腹部不適...
作者序
跟我一起,看看今日的便便吧!
大家好,我是大田和史繪。
這一次,我終於出版有關便便的書了,而書名就叫做《我的便便怎麼了》。
雖然是有可能會被罵「開什麼玩笑?!」的書名,但是我卻覺得恰如其名,因為書的內容就是在講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便便。
我主要的看診項目是內科的消化器官,也包括胃腸的診療。在我看診的二十多年累計下來,我大約看了幾千位患者的胃腸,每天在門診裡都要這樣問:
「便便的情況怎樣?每天順暢嗎?」這樣問診已經是家常便飯。
要去擔心別人的便便這種事,連我自己都覺得是一件很奇妙的工作。不過,身為消化內科的醫生,我想分享給大家的是:「便便是了解健康狀態所不可或缺、非常重要的東西!」不管是身體的變化甚至心理方面的不適,都能很快從便便中得知。
但遺憾的是,便便卻被認為是骯髒的廢棄物,而被大家嫌惡、忽視它,真的很可惜!
有鑑於此,我想,如果能以本書為契機,讓更多人對排便這件事更感興趣、讓大家對便便更熟悉的話就太好了!
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進入從便便看健康的世界吧!♪
大田和史繪
跟我一起,看看今日的便便吧!
大家好,我是大田和史繪。
這一次,我終於出版有關便便的書了,而書名就叫做《我的便便怎麼了》。
雖然是有可能會被罵「開什麼玩笑?!」的書名,但是我卻覺得恰如其名,因為書的內容就是在講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便便。
我主要的看診項目是內科的消化器官,也包括胃腸的診療。在我看診的二十多年累計下來,我大約看了幾千位患者的胃腸,每天在門診裡都要這樣問:
「便便的情況怎樣?每天順暢嗎?」這樣問診已經是家常便飯。
要去擔心別人的便便這種事,連我自己都覺得是一件很奇...
目錄
Part 1 關於便便的基本知識
從食物到便便,30個小時的消化旅程!
便便成分大拆解
養著細菌的「腸子花園」?
為什麼便便這麼臭?
為什麼便便總是無聊的褐色?
健康的便便,重量也是指標
一天便便幾次,不重要?!
想解放?得通過層層關卡!
Column 1 便便話題,小孩特別喜歡
PART 2 色彩繽紛的「黃金」世界!
別再說它醜,褐色的便便才健康!
便便見「紅」,是大腸癌的前兆?
黑漆漆的「柏油便」,注意消化道出血!
肝膽若不好,便便是灰色的
小孩挫「青」屎!大人先別慌
鮮豔的橘色便便,腸炎惹的禍!
紙黏土般的白色便便?不用太擔心
吃了這些,就會有彩色便便嗎?
Column 2 在腸胃裡照到的東西,有時很令人意外?!
PART 3 看看便便的形狀吧!
便便不是只長得像霜淇淋!──「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
健康的便便,應該是什麼樣子?
一顆一顆的硬球便便,小心「大腸憩室症」!
便便又粗又硬!上廁所總是得使盡全力?
讓高地民族一天排出一公斤便便的秘密
便便的粗細,跟括約肌的緊實度有關?
浮浮沉沉,便便裡的人生道理
會有四方形的便便出現嗎?
漸漸變細,可能是便便洩漏的健康危機
Column 3 好舒服阿~排便會帶來快感?
PART 4 無法避免的──便便味!
如果便便不會臭……
便便的味道好難聞,不只是因為吃肉
「吃了這個就可以消除便便氣味!」真的嗎?
貫徹蔬食主義,便便氣味不再惱人
腸內亂糟糟,便便氣味跟著糟!
便便的氣味總是一樣,是不是比較好?
不可不知的便便拍檔──屁!
無聲屁最臭?!
憋住、不敢放出來的屁,最後會跑去哪裡?
邊走邊放屁,是肛門肌肉鬆弛了嗎?!
想假裝不是自己放的屁,該怎麼做?
Column 4 把屁燃燒掉,就能消除味道?!
PART 5 便秘&腹瀉,一起來了解!
幾天沒排便,就叫便秘?
一次搞懂四種便秘類型
當便秘伴隨這些狀況,就是危險!
便秘與肌膚的親密關係
腹瀉時,別用止瀉藥?
惱人的腸躁症(IBS),是情緒、壓力的產物
兩大對策,打擊腸躁症!
腹瀉竟然會傳染?!
一喝牛奶,肚子就會咕嚕叫,該怎麼辦?
選對膳食纖維,有效打擊不同便秘類型
拉肚子的時候該怎麼吃?
便便是反映心情的一面鏡子
Column 5 讓人又愛又恨的「色胺酸」!
PART 6 好想知道!難以啟齒的排便疑問
以為要大便,結果卻只放了屁,這樣很奇怪耶!
總是覺得上不乾淨,到底哪裡出問題?
適度刺激,別給肛門太大壓力
喝了酒,就容易水便或漏便,為什麼?
一抽菸就想便便?
為什麼一到生理期,便便就會變得異常?
懷孕媽媽,特別容易便秘?
季節也會影響排便情形?!
營養補充品或藥物,也會造成便便問題?
便便裡的毒素,會在體內亂竄嗎?
嚴重便秘,最後會變成大腸癌?
大腸水療會使人變漂亮?
宿便排空了,就會變瘦?
使用免治馬桶,到底好不好呢?
坐式、蹲式,馬桶怎麼選?
服用瀉藥助便,應該沒關係吧?
排便困難,可以使用浣腸嗎?
Column 6 「腹黑」人!快停止依賴瀉藥吧!
Part 1 關於便便的基本知識
從食物到便便,30個小時的消化旅程!
便便成分大拆解
養著細菌的「腸子花園」?
為什麼便便這麼臭?
為什麼便便總是無聊的褐色?
健康的便便,重量也是指標
一天便便幾次,不重要?!
想解放?得通過層層關卡!
Column 1 便便話題,小孩特別喜歡
PART 2 色彩繽紛的「黃金」世界!
別再說它醜,褐色的便便才健康!
便便見「紅」,是大腸癌的前兆?
黑漆漆的「柏油便」,注意消化道出血!
肝膽若不好,便便是灰色的
小孩挫「青」屎!大人先別慌
鮮豔的橘色便便,腸炎惹的禍!
紙黏...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