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法的名相到實際解讀,您對了嗎?
無論您學佛多久,如果你還無法正確領受法義,
肯定要重新認識佛陀的教法,
本書讓您重新找回學佛的自信心。
正解佛陀的法義,首先必須瞭解佛陀教法的智慧,也就是身心的奧秘,身體的奧秘以及心的奧秘。人為什麼痛苦煩惱?要如何得到自由自在?投胎轉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應該有的警覺是什麼?如何在未來世保得人身?
佛陀教導的因緣法是如何運作的?切莫倒置因緣,「你罵我,你對我不好」,真的有這一回事,但這個是緣不是因,那到底什麼是因?什麼是緣呢?我們必須搞清楚。什麼是法的定義?什麼是真正的平等?在修行的過程中,如何掌握體相用事理?如何生起慈悲心?如何生起大菩提心?如何與諸佛菩薩相應?這些問題如果您還無法明確的掌握,本書將一一為您解讀。
作者簡介:
鄭振煌居士
臺灣臺南縣人,1945 年出生。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任中華維鬘學會理事長、中華佛教居士會副理事長、淨覺僧伽大學大乗佛教研究所所長等職。畢生以弘法利生為志業。推展居士菩薩道及佛教現代化、國際化、學術化、生活化;並長年主持佛學講座、研習營及禪修營。
已出版書籍《佛使比丘:南傳佛教第一人》、《心之旅承──中陰教授》、《當修行者遇上大師》、《直指法身》、《藏密度亡經》、《修心與慈觀》、《心靜煩惱心熄》、《聖道修習》、《武藝中的禪》、《何來宗教》、《法味》、《佛教在中國》、《慧眼初開》、《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菩提樹的心木》、《了義炬》、《觀呼吸》、《人生錦囊》、《學佛釋疑》、《心如熾火》、《認識藏傳佛教》、《心靈甘露》、《西藏生死書》、《心靈神醫》、《意識的歧路》、《達賴喇嘛談心經》、《達賴喇嘛在哈佛》、《古銅佛像》、《心地觀經》(末三品,英譯本)、《行願──玄奘的故事》(英譯本)、《孔子聖蹟圖》(英譯本)、《水月禪心》(英譯本)、《肢體語言》等三十二部譯著;小冊子有《禪修與心靈淨化》、《空性與心靈療癒》、《開心之鑰──轉念》、《菩薩道的修行》、《居士佛教》、《在家學佛》、《一心三觀》、《死後的真相》、《阿彌陀經的治療法門》、《從死亡談生命》、《西藏佛教簡介》、《西藏佛教的修行道》等十二種;另有中英專文千餘篇發表於海內外報刊雜誌。
推薦序
第一章〈認識佛教〉:解釋佛陀與佛法的定義。佛陀是一位智者和覺者,因此每一個人只要有智慧和覺醒就是佛。佛陀對我們的教育有戒、定、慧等層面。法的定義是「任持自性、軌生物解」。佛法是開悟的方法,是佛對真理的詮釋。
第二章〈宗教、民間信仰〉:一般民間信仰為多神教,稱爲薩滿教。薩滿教是先民不能理解宇宙的現象而產生,認爲萬物皆有神。宗教的要件有四個:教主、教義、儀式、教徒。
宗教可分人本宗教、神本宗教、物本宗教。佛教是人本宗教,以人爲本而說出真理,例如四聖諦、八正道等,以人爲本而建立種種修行法門。
第三章〈三法印〉:了解三法印之前,要先了解事、理、體、相、用。事是現象,理是現象背後的真理,體是萬事萬物的體性,相是一切現象,用是作用與功能。通達這五件事,就會產生智慧而受用無窮。
三法印:一、諸行無常——萬事萬物不斷在改變。二、諸受皆苦——因領受萬事萬物後,不肯放下而產生痛苦。三、諸法無我——一切現象的體性都是空。
大乘佛法進一步提出「一實相印」,貫穿體、相、用,三者不一不異。萬事萬物的真理是緣起性空,通達三法印或一實相印,就能證得寂靜涅槃,心不受任何束縛而解脫自在。
第四章〈三寶皈依法義〉:皈依是依著某人或某種方法來學習。寳可分世間寳和出世間寳。
世間寳為「五家所共有」,其寶受限於時間與空間,變化無常,不能永遠持有。
出世間寳是佛、法、僧三寶,可分爲住持三寳、真實三寳、自性三寳。
住持三寳是有相的三寶,佛是指釋迦牟尼佛和其他諸佛,法是指三藏十二部,僧是指修行人。
真實三寳中的佛寳是「覺」,時刻保持覺醒,不再迷糊;法寶是「正」,合乎真理,能讓眾生離苦得樂、破迷啟悟;僧寳是「淨」,精進修行,淨化內心的貪、瞋、癡、慢、疑、不正見六根本煩惱及其他隨煩惱,進而產生智慧。
自性三寳是指我們的自性、本性就具足佛法僧三寶。自性佛是說眾生心本來就是覺醒、清淨、光明的;自性法是說衆生心本來就是正道的;自性僧是說眾生心本來就可以產生任何現象的。
皈依三寳始自親近住持三寶,修習真實三寶,最後回歸自性三寳。
第五章〈十法界——有心識的衆生〉:有情衆生可分爲凡夫六界與聖賢四界。凡夫六界包括人、天、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聖賢四界包括聲聞、緣覺、菩薩、佛。
法界可分事、理二種來談。事法界指一切現象,理法界指現象背後的真理,最終是真如心。譬如,眾生心如果是悲智圓滿的,當下就是佛;如果是慈悲的,當下就是菩薩;如果是清淨解脫的,當下就是辟支佛、阿羅漢。如果是空無一切的,當下就是無色界天;如果是喜樂等捨的,當下就是色界天;如果是享受五欲妙樂的,當下就是欲界天。如果是持守五戒的,當下就是人;如果是愚痴的,當下就是畜生;如果是貪婪的,當下就是餓鬼;如果是憤怒的,當下就是地獄。學佛就是要提升生命層次,最後悲智圓滿。
第六章〈佛教的宇宙觀〉:宇宙是我們生存的環境,稱為依報,包括時間和空間。依報是十一種色法:内五色和外六色。内五色是人的身體,包括眼、耳、鼻、舌、身;外六色是感官意識所領受緣慮的對像,包括色、聲、香、味、觸、法處所攝色。
從橫剖面來看,我們衆生所處的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從縱剖面來看,就是欲界六道、色界天和無色界天。
第七章〈五戒十善〉:戒是用來規範自己,保護自己的行爲和語言不會出錯。小乘只有別解脫戒,而大乘還有菩薩戒,密乘更多了密宗戒。
別解脫戒是守一種戒就解脫一種煩惱,包括在家的五戒和八關齋戒,出家的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守戒可以不墮三惡趣。十善包括: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行十善就可以升天。
菩薩戒可以分成三部分: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眾生戒。
密宗戒又稱三昧耶戒,即住於三三平等之理,以本有之淨菩提心為戒體,法界無量萬德為行相之祕密真言戒。其戒相為不應捨正法、不捨離菩提心、不慳吝一切法、莫不利眾生行等四重禁。
第八章〈三十七道品〉:佛弟子將佛所說的修行過程整理成一個系統——從資糧道開始,經過加行道、見道、修道,最後圓滿就是無學道或究竟道。
資糧道是法現觀:觀察當下的現象,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加行道是義現觀:了解現象背後的意義,包括五根和五力。見道是諦現觀:了解四聖諦,斷見惑而產生智慧,包括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定、輕安、捨。修道位是隨現觀: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應用四聖諦、八正道。無學道是究竟現觀:該學的已經學了,智慧究竟,寂靜涅槃。
第九章〈十二因緣〉:生命的因果關係,簡單來講就是惑、業、苦,詳盡的說就包括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我們可以從當下、二世一重、三世二重,這三種角度來分析十二因緣。其中,當下的十二因緣觀最爲重要,因爲修行是以戒定慧來守住觸、受、愛、取、有這五支,只要其中一支截斷了,輪迴也就因此中斷而進入寂靜涅槃。
第十章〈十波羅密〉:大乘的修行法。波羅密的中文意思是到彼岸,引申為圓滿。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等十項功課都做得圓滿的話,即成就菩薩道,究竟成佛。
第十一章〈天台小止觀〉:第一部分簡單介紹坐禪的方法。第二部分說明天台宗的主旨及其五時八教的判教。
最簡單的坐禪方法是:首先盤腿而坐,然後從頭頂一直到腳底一寸寸的放鬆,這是調身。身調好了就調息,先做幾個深呼吸,然後是自然的呼吸。只要注意力沒有離開深呼吸就是止,只要了解身心的種種變化就是觀。修止可以讓心不再散亂,修觀可以知道身心和種種事物的真相是無常、苦、空、無我,這種了解稱為智慧。
第十二章〈吾人應有的警覺〉:第一部分講世間法,世間法認識了就是了解佛法,佛法不曾離開世間法。第二部分淺釋三寳歌的内容。
建議讀者先看過李炳南居士所寫的《佛學十四講表》,再讀本書,就可以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理,老實學佛,圓滿生命。
第一章〈認識佛教〉:解釋佛陀與佛法的定義。佛陀是一位智者和覺者,因此每一個人只要有智慧和覺醒就是佛。佛陀對我們的教育有戒、定、慧等層面。法的定義是「任持自性、軌生物解」。佛法是開悟的方法,是佛對真理的詮釋。
第二章〈宗教、民間信仰〉:一般民間信仰為多神教,稱爲薩滿教。薩滿教是先民不能理解宇宙的現象而產生,認爲萬物皆有神。宗教的要件有四個:教主、教義、儀式、教徒。
宗教可分人本宗教、神本宗教、物本宗教。佛教是人本宗教,以人爲本而說出真理,例如四聖諦、八正道等,以人爲本而建立種種修行法門。
第三...
目錄
第一章 認識佛教
第一節 佛陀的定義
第二節 佛教的智慧
第三節 覺悟者的教育
第四節 切莫倒置因緣
第五節 法的定義
第六節 佛學與學佛
第二章 宗教 民間信仰
第一節 民間信仰
第二節 宗教的定義
第三節 人本宗教
第一項 五種眼
第二項 與佛菩薩相應
第三項 無量無邊的空間
第四項 宗門與教下
第四節 神本的宗教
第五節 物本的宗教
第六節 佛教快樂的方法
第三章 三法印
第一節 體相用事理
第二節 諸行無常
第三節 諸受皆苦
第一項 苦苦
第二項 壞苦
第三項 行苦
第四節 諸法無我
第五節 一實相印
第六節 掌握體相用事理
第四章 三寶皈依法義
第一節 世間寶
第二節 出世間寶
第三節 住持三寶
第四節 真實三寶
第五節 自性三寶
第一項 自性佛寶
第二項 自性法寶
第三項 自性僧寶
第六節 六皈依
第五章 十法界
第一節 眾生法界
第二節 三界六道
第三節 四聖
第一項 聲聞
第二項 緣覺
第三項 菩薩
第四項 佛
第四節 天道
第一項 欲界天
第二項 色界天
第三項 無色界天
第五節 阿修羅
第六節 人道
第七節 下三道
第一項 火途
第二項 刀途
第三項 血途
第八節 正報和依報
第九節 理上的十法界
第十節 事上的十法界
第十一節 為什麼要修行
第十二節 如何得到自由自在
第十三節 三千法界
第十四節 佛教是真正的平等
第六章 佛教的宇宙觀
第一節 投胎轉世的方式
第二節 業感緣起
第一項 引業
第二項 滿業
第三項 依報
第三節 色法
第一項 內五色
第二項 外五色
第一目 極略色
第二目 極迥色
第三目 受所引色
第四目 定所生色
第五目 遍計所執色
第四節 三千大千世界
第七章 五戒十善
第一節 保得人身
第二節 戒律的含義
第三節 戒律的類別
第一項 別解脫戒
第二項 在家戒
第一目 五戒
第二目 八關齋戒
第三項 出家戒
第四項 菩薩戒
第五項 密宗戒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節 行十善
第一項 佛教戒律的精神
第二項 行十善得生欲界天
第三項 十善的分類
第四項 斷除貪瞋癡
第五項 卍字的來源
第六項 修禪定得生色界天
第八章 三十七道品
第一節 三轉法輪
第一項 初轉法輪(示轉)
第二項 二轉法輪(勸轉)
第三項 三轉法輪(證轉)
第二節 三轉法輪的類別
第三節 三十七道品的由來
第四節 簡介修行的過程
第一項 法現觀/資糧道
第二項 義現觀/加行道
第三項 諦現觀/見道位
第四項 隨現觀/修道位
第五項 究竟現觀/無學道
第五節 五停心觀
第六節 資糧道
第一項 修四念處
第二項 四正勤
第三項 四神足
第七節 加行道——五根、五力
第一項 五根
第二項 五力
第八節 見道位——七覺支
第一項 念覺支
第二項 擇法覺支
第三項 精進覺支
第四項 喜覺支
第五項 定覺支
第六項 輕安覺支
第七項 捨覺支
第八項 小結
第九節 四聖諦的諦現觀
第十節 修道位─八正道
第十一節 究竟位—無學位
第十二節 複習
第九章 十二因緣
第一節 佛教的智慧
第二節 業感緣起
第三節 身心的奧秘
第一項 身體的奧秘
第二項 心的奧秘
第四節 十二因緣
第一項 老死
第二項 生
第三項 有
第四項 取
第五項 愛
第六項 受
第七項 觸
第八項 六入
第九項 名色
第十項 識
第十一項 行
第十二項無明
第五節 獨覺乘
第六節 輪迴不斷
第七節 證涅槃
第八節 十二因緣的類別
第一項 當下的十二因緣
第二項 二世一重的十二因緣
第三項 三世二重的十二因緣
第一目 流轉十二因緣
第二目 還滅十二因緣
第九節 修行從五支下手
第一項 觸
第二項 受
第三項 愛
第四項 取
第五項 有
第十節 結語
第十章 十波羅密
第一節 如何生起慈悲心
第一項 知母恩
第二項 心生萬法
第二節 慈悲心的類別
第一項 生緣慈悲
第二項 法緣慈悲
第三項 無緣慈悲
第三節 如何生起大菩提心
第一項 上求佛道
第二項 下化眾生
第三項 四弘誓願
第四節 四無量心
第一項 慈心
第二項 悲心
第三項 喜心
第四項 捨心
第五項 四無量心互相平衡
第五節 四攝法
第六節 波羅密
第一項 布施波羅密
第二項 持戒波羅密
第三項 忍辱波羅密
第四項 精進波羅密
第五項 禪定波羅密
第六項 般若波羅密
第七項 方便波羅密
第八項 願波羅密
第九項 力波羅密
第十項 智波羅密
第十一章 天台小止觀
第一節 坐禪方法簡介
第二節 天台小止觀
第三節 五時八教簡介
第一項 五時
第二項 八教
第一目 化儀四教
第二目 化法四教
第十二章 吾人應有的警覺
第一節 世法之相
第二節 三寳歌的由來
第三節 三寶歌淺釋
第一項 佛寳
第二項 法寶
第三項 僧寶
第一章 認識佛教
第一節 佛陀的定義
第二節 佛教的智慧
第三節 覺悟者的教育
第四節 切莫倒置因緣
第五節 法的定義
第六節 佛學與學佛
第二章 宗教 民間信仰
第一節 民間信仰
第二節 宗教的定義
第三節 人本宗教
第一項 五種眼
第二項 與佛菩薩相應
第三項 無量無邊的空間
第四項 宗門與教下
第四節 神本的宗教
第五節 物本的宗教
第六節 佛教快樂的方法
第三章 三法印
第一節 體相用事理
第二節 諸行無常
第三節 諸受皆苦
第一項 苦苦
第二項 壞苦
第三項 行苦
第四節 諸法無我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