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布勞岱爾、湯恩比等量齊名的歷史學家,
解開修昔底德、吉朋、史賓格勒以降,對文明本質的思索之謎,
BBC名主持人,
一部脫離窠臼,不從兩河流域來細說從頭的文明史,
結合歷史學、地理學、考古學、美術史的古今大作,
九大類.十七種生存實境,
暢談文明史上,人與自然的創意關係,
挑戰文明的意義。
文明是巨大建築?法典?運河?是「野蠻」的相對詞?是一種「狀態」?還是人與自然的各種可能性?
作者進行了一次大膽的實驗,以風、雨、氣溫、地形、洋流、緯度、海陸比例等元素為依據,將人類文明分成九大類型十七種生存實境,細數歷史上人與環境的各種可能。例如:
●冰天雪地的愛斯基摩人,如何只需馴服帶頭的雄鹿,便能控制整群鹿?
●野草韌生,蒙古如何成為橫跨歐亞的大帝國?
●東南亞的熱帶低地,如何誕生吳哥窟?
●新幾內亞瘴癘之地的人們,如何將全身塗上泥巴,乾了之後剝下,蝨子也跟著掃除?
●印度洋如何因為風向系統,成為貿易最盛的古老海洋?
●愛冒險的維京人技術高超,如何不靠羅盤也能跨越大西洋,比使用羅盤的人早幾個世紀到達北美大陸?
●歐洲人如何解密大西洋洋流與風向系統,來到新大陸?
每種環境類型裡的人類都殫精竭慮,試圖適應環境或者改變環境;也許是巧妙計算人力可能涉入的孔隙,或者堅持無所作為;締造而出的也許是大帝國,或者得以延續至今的生活方式。
阿梅斯托的注目焦點不在我們傳統意義下的文明史,例如;羅馬帝國、或文藝復興的佛羅倫斯、或啟蒙時代的巴黎,而是生態環境。他不講包浩斯的建材,反而講西非的巴塔馬利巴;談阿茲提克人的篇幅比談雅典的多;講高棉也比講十五世紀義大利大師的建築作品更仔細。
這是一本奇特的文明史,也是一本充滿新意的文明史。
作者簡介:
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ández-Armesto,1950—
★1997年榮獲國家海事博物館「凱爾德獎章」(Caird Medal)
★1999年受頒「約翰卡特布朗獎章」(John Carter Brown Medal),此兩項獎項都是頒發給對航海史與殖民史有傑出貢獻的研究者
倫敦瑪麗皇后大學環境史教授,塔夫斯大學西班牙史教授,家喻戶曉的BBC 節目主持人。紐約時報喻為「 與布勞岱爾、湯恩比等量齊名的歷史學家 」。著作甚多,《食物的歷史》、《我們人類》(皆為左岸出版)、《改變世界的觀念》、《真實、真相、真理》等,最新著作為Pathfinder: A Global History of Exploration。
譯者簡介:
薛絢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專事翻譯。譯作有《費正清論中國》(正中)、《植物的祕密生命》、《空間地圖》、《美學地圖》、《意象地圖》(臺灣商務)、《福爾摩啥》、《富翁的物種源始》、《記憶之術》、《耶穌的真實王朝》(大塊)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林益仁(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南島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媒體推薦:
媲美湯恩比,具有原創的洞見……充滿各式各樣新奇的故事,令人興奮。——《紐約時報》
一本跨領域的環境書……他的態度比起賈德.戴蒙審慎與深沉許多。——林益仁(靜宜大學通識中心)
他比小說家更會玩味語言,更遑論其他的歷史學家了。就像伊里亞斯(Norbert Elias),他突破「以西方為中心」的觀點,避免線性史觀,重新理解人類文明的意涵。在他全新的文明史裡,人類被放回「自然環境」的脈絡,變成實際面對自然挑戰的物種,不論荒原、沙地、高地或洪水經常氾濫的沖積平原,「文明」不再是一種標準,而是多種環境之下的生存實境。——Amazon UK推薦
在作者新穎的歷史架構之下,「文明」不等於「進步」,人類文化不能自外於自然環境。這是一本值得深讀的書。——Amazon US四顆星推薦
從阿梅斯托氣勢磅礡的寫作風格、涵蓋古今中外讀者熟悉或不熟悉的文明案例,可以感受到他的野心。作者重新評價了許多概念,包括「兩河流域是文明的濫觴」這樣習以為常的觀點。他滔滔雄辯、引證事實的論證,標舉出傑出歷史學家的地位。——《出版人週刊》
如同賈德.戴蒙的《槍砲、病菌與鋼鐵》,阿梅斯托從地理學、農業、生態環境評估各文明的表現。最成功者,往往是能跨越不同環境,應用多樣資源的文明。任何環境,包括極地、沙漠,都可能有文明的誕生,但相似的自然環境不保證有相同的發展。——《圖書館月刊》
他陳列在我們眼前的不只是文明的影像,還有文明興起與枯朽帶來的問題,令人目不暇給。──卡爾(Raymond Carr),《旁觀者》
作者跟你搭訕,說了一個有意思的話題,然後開始長篇大論。……有趣極了,非常流暢易懂。──高特(Richard Gott),《文學評論》
這是一部會引起討論、有挑釁意味的作品,充滿原創觀點。有些還很不合乎常情。──莫(Timorthy Mo),《獨立報》
這是一本學識與熱情聰智的長篇展演。──艾契森(Neal Ascherson),《觀察者》
《文明的力量》是一部難得令人盡情享受的歷史作品。——加拿大《國家郵報》
作者描寫歐洲人破解大西洋風向系統,開啟大航海時代的那一段,堪稱一絕。——馬利克(Kenan Malik,英國才子作家)
名人推薦:林益仁(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南島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媒體推薦:媲美湯恩比,具有原創的洞見……充滿各式各樣新奇的故事,令人興奮。——《紐約時報》
一本跨領域的環境書……他的態度比起賈德.戴蒙審慎與深沉許多。——林益仁(靜宜大學通識中心)
他比小說家更會玩味語言,更遑論其他的歷史學家了。就像伊里亞斯(Norbert Elias),他突破「以西方為中心」的觀點,避免線性史觀,重新理解人類文明的意涵。在他全新的文明史裡,人類被放回「自然環境」的脈絡,變成實際面對自然挑戰的物種,不論荒原、沙地、高地或洪水經...
推薦序
開啟台灣人文生態學研究的敲門磚 林益仁(靜宜大學通識教育與南島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每一個世代都寫下了他們自身對於自然秩序的描述,它們呈現自然的不同面貌時,大致上也反映了人類社會對自然不斷改變的關注。」(Donald Worster, Nature’s Economy: 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 1994)
多年來,我不斷尋覓一些有關「自然」論述的經典書目,期待可以提供作為台灣有志人文生態學研究者的基礎知識,並嘗試點燃可能議論的火花。其中,我發現深刻且具有洞見的歷史性著作特別吸引我,主要是因為它們總是勾勒出某種思想與行動背後的發展背景與輪廓,讓人有一新耳目與豁然開朗的感受,例如:傑出的美國生態歷史學者沃斯特(Donald Worster)教授的成名作《自然的經濟體系》(Nature’s Economy)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因為它抽絲剝繭地解析英美生態理念發展的歷史社會脈絡,並呈現其中與宗教、社會與政治的糾葛,進而指出生態觀念的多元與複雜性,非常有利於破除獨斷且排它性強的生態意識形態,例如某種科學主義至上的生態觀,同時也可以促進有創意又具反省力的人與自然關係。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歷史地理學特納講座教授葛隆納(William Cronon)對於構成美國民族性與在自然保育價值上獨特的「荒野」(wilderness)概念所進行的歷史分析與解構性批判,則是從另一歷史角度對於認識生態思潮的重要貢獻。從帝國主義發展的角度切入,劍橋大學的環境歷史學家古羅夫(Richard Grove)說:「雖然一般大眾關心全球環境受破壞這件事是近期才發生的,但是歷史上因為環境變遷所產生的焦慮感卻不然;相反的,對當代西方環境的關懷與自然保育的嘗試,其起源與歷史是相當久遠的!」在《綠色帝國主義》一書中,古羅夫細緻地分析環境主義的理念根源,可以上溯至十九世紀西方強權對外殖民時,科學家、殖民地官員與殖民地社會文化互動的結果。事實上,不同社群與文化常常利用對自然的不同迷思去組構他們對環境的知識與論述。同樣從帝國主義入手的,還有一位作者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編按:其最新著作《寫給地球人的能源史》由左岸文化出版),在他獲得學術獎項的《生態學角度的帝國主義》(Ecological Imperialism)中,指出帝國擴張的歷史中殖民者的生態條件限制,如氣候、疾病、土壤、作物、家畜等,從而帶出帝國的生態環境界線,藉此說明環境因素的重要性。從人文生態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歷史性的著作,除了具備生態哲學的論述書籍所著重的深刻概念分析之外,還提供了思想發展的具體社會文化脈絡,依此,思想就不單單只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坐落在實際的時空交錯下的思考與行動,優秀的歷史作品透過人、事、時、地、物的交織,讓思想活靈活現地跳出來,這是我閱讀以上書籍最感趣味盎然且有意義的地方。
一個生態學角度的「文明」觀點
然而,以上的陳述究竟又跟導讀《文明的力量》這本書有何關係呢?依我個人的見解,牛津與倫敦大學環境史的教授菲利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的Civilizations: Culture, Amb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Nature(編按:美國版的書名)這本書,應該是在以上環境史作品中新開拓出來的視野,重要的是他做了一件前人未及之事,那就是針對「文明」的概念與定義提出了一個生態學角度的省思。這個角度不但將沃斯特與葛隆納所關心的「生態觀念」背後的社會與文化建構,以及克羅斯比所提出的「帝國擴張」底層的生態條件限制都拉進來一起談,亦即將自然與社會/文化的對壘,或簡化地說成「文化決定論」還是「環境決定論」的爭端拿進來討論。因此,這些關鍵議題可以置放在對於「文明」意涵的競逐之中,甚至與近代的歷史理論家,如湯恩比、克拉克、伊里亞斯與杭丁頓等人的「文明觀」辯論。作者意圖衝破環境決定論或是文化決定論的限制,這在書名的主標與副標當中表露無疑,例如:以“civilizations”的複數形式表達出不同的環境類型中所產生的多樣「文明」。其次是標舉出「文化」(culture)與「企圖心」(ambition)對於「自然的轉化」(transformation of nature),雖然中文譯本並未原文直譯,而採取「人與自然的創意關係」的意譯,作者嘗試調和辯證的自然與文化關係的用心卻是清晰可知的,而這個用心正好構成本書談論「文明的力量」最大的特色。本書最後一章,作者論及「沒有一種環境能倖免文明的影響……卻不能否認是地理條件塑造了本書談論的這個世界……一切發生的事都顯示在粗糙的、凡俗的素材上,卻都是從思想與感情開端的。」,正好呼應了上述本書的特色。
充斥著地理學想像的歷史書
這是一本歷史書,而且是從環境史切入討論「文明是什麼?」的大部頭歷史作品,不過我認為它同時也是一本人文地理學的好書。一般而言,地理學者關心的是「人地關係」、不同人類社群中對於「空間」 /「自然」 /「地方」的感受、以及這種感受造成對於人類社群關係與制度的影響及後果。有時候,地理學者會將這些關切稱之為「地方感」(sense of place),或者是「地理學的想像」(geographical imagination)。然而,就某些核心意義來看,地理學家對於這些議題的關心,正好也是人文生態學考察的重點,即:一種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而阿梅斯托教授的《文明的力量》一書中力圖從不同的人類文化當中,解析人的社會與自然是如何互相轉化,進而構成他所謂的「文明」,正是闡述以上地理學與生態學關聯性的最佳例證。地理學脫離不了地圖,所以建議閱讀本書時,最好有一份世界地圖隨手參照(中文版附有地圖),免得迷航在作者所開展出來的廣博「文明」知識所涉及的地理汪洋。如果將來有機會對照本書所描述的地景,在類似Google Earth這種3 D影像呈現的衛星地圖會更有意思,我相信阿梅斯托教授在主持英國B B C節目時應該也會善用這些工具。或是,類似National Geographic製作的自然影片中所拍攝到的地景與生態畫面,也會有助於想像作者在書中所描述的各式文明產生的自然環境。話雖如此,有圖有像的搭配並非絕對必要。原因是作者本身就是一個講故事的能手,他講這些「文明」故事的能耐是非凡的,其中不僅是在文字的鋪陳上,更在故事情節的安排上。
「文明」起於平凡之處
作者為了強化自己所堅持的「文明可能發生在任何的自然環境裡」的論點,他選擇了從人們覺得最惡劣的生存環境開始講起,這個論點構成本書的章節安排。從第一卷「荒廢地」(the waste land,本書譯為「荒原」),作者有意指出即便如此惡劣的環境,都有文明產生的可能。在第二卷中,作者花了相當多的篇幅論證:即便是在不可耕作的草原上,游牧民族依然可以建立偉大的文明力量,像是蒙古帝國。本書的情節鋪成就如作者所言,從一些他所歸類的環境類型,逐步地闡述其中人與自然互動的關係,說明不同的社群如何利用環境的特性力求生存,同時形成社群的宗教儀式、政治儀軌、經濟活動、軍事組織、社會制度與文化傳統,然後又說明這些如何與周遭環境密切互動,以至於產生不同的文明面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一些環境分類方式是自然生態學家不會完全同意或是容易忽略的,例如作者在第六卷中花了相當大的篇幅論述「水域邊緣」的文明,他把「沿海岸」與「海島」放在同樣的脈絡下談論。就這一點,至少在我所知的「島嶼生態學」自然科學知識裡,「海島」是獨立分成一種環境類型的,因此作者的分類不見得會被認可。然而必須指出的是,作者在其獨特的分類中,除了參照自然科學的知識外,更有著人文精神的意涵,因為作者想論述的是,為何同樣都有機會接觸水域,有些文明會選擇親近水域,而另有一些則是選擇了遠離水域呢?在此,作者的環境分類刻意避開由哈佛學者威爾森(E. O. Wilson)等人所倡導的「島嶼生態學」中比較強烈的環境決定論主張。
就這樣,作者從「荒廢地」開始,接下來談「草原」、「低地」、「森林」、「沖積平原」、「高地」、「沿海岸」、「海島」,最後一路談回他所屬的「大西洋文明」。有趣的是,他並不像克羅斯比以及多數討論文明的學者一般,一開始就將焦點與主要篇幅放在西方文明的崛起。反之,他是從所謂「進步」世界的另一個方向,也就是某種意義下,世界的邊緣或是盡頭開始談,然後才逐步返回論述在大西洋兩端(西歐與北美)的文化如何互相學習與互動,創造出強大的文明力量。接下來,更在結語的地方語重心長地論述了大西洋文明所創造的生態危機與浪漫主義的反撲,並認真地檢討工業化、現代化與所謂「進步」的文明觀點背後的弔詭。作者的寫作手法除了展現了在「文明」的主題討論下,特別的是他有一種迥異於以西方為主的比較歷史學角度,透過這種比較的角度開拓了對於其自處的西方社會的反思。這些反思主要來自生態的批判觀點,而這部分足以讓這本書跟其它的生態哲學與思想論述產生對話。
一本跨領域的環境書
除了討論「文明」的概念之外,這本書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閱讀,即是一個跨學術領域的觀點。如前所述,它可以同時是一本歷史學中的文明史,也可以是生態研究中的環境論述;它可以是一本歷史的長篇著作,但也絕對夠格作為地理學的經典作品;它雖然旁徵博引了許多不同文化的故事,彷彿是所有人類學家都樂於講述的內容,但卻也處處透露出不同文化社群求生存的思維模式,背後有哲學家喜歡思索的課題。在閱讀中,我還發現了一些樂趣與驚喜,這是來自第四章中作者為了說明古代中國儒士如何將邊疆這樣的地景,以及對居住其中的人群連結到某種宮廷政治的操作(其實,政治某種程度也是文明的表現),並以宋朝大儒歐陽修被罷黜為例,談到他因政治鬥爭失敗而被貶至邊疆,即三峽口的夷陵。作者引用歐陽修的詩句,即「紫籜青林長蔽日,綠叢紅橘最宜秋。道途處險人多負,邑屋臨江俗善泅。獵市漁鹽朝暫合,淫祠簫鼓歲無休。風嗚燒入空城響,雨惡江崩斷岸流。」來表達他的拓荒精神。我感到驚奇的是,這些詩詞過去僅可能出現在中文課的古文觀止選讀。仔細審視詩句中的文字,才赫然發現這些精練的文字中,埋藏著具體細膩的地景觀察以及某種文化成見,作者在其環境史的論述中所引用的故事,的確讓我有峰迴路轉之後,「看山又是山」的驚喜,原來古文以及其中的人事物都可以作為環境史解讀的材料,這種跨領域考究的功力卓實令人佩服。
小結:文明該何去何從呢?
任何觸及文明的討論,總是會回到一個基本且似乎是無可迴避的問題,即文明的發展究竟應該何去何從呢?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本書最為隱晦的地方。作者天南地北的講述許多文明發展的故事,有的已經消失在荒煙漫草之中,有的至今仍屹立存在,雖然作者已經充分地闡明其中自然與文化的交互影響,但是讀者還是要問,究竟那種文明模式可以持續發展下去呢?作者的回答看似是悲觀的。他說:「文明的歷史沒有模式可循,文明的未來也將是無法預測的。」從擅長的航海歷史觀點,他僅提出了「太平洋的發展已經開始把另一群人帶上世界舞台的中央」這種相當沒有前後邏輯推論的主觀斷言,以及像是「『歷史的教訓』太少了,即便有,人們也學不會。…如果把文明曲解為進步,必然會使人失望。」比較起來,在台灣的書市上一貫受到歡迎的《大崩壞》作者賈德.戴蒙的說法就正面許多,他說:「我們有機會從遠方以及消逝的人群所犯的錯誤中學到教訓」,雖然作者在《大崩壞》書中也是舉證歷歷地道出,我們的世界乃處於一種「不可持續的道路上」(unsustainable course),他依然保持「審慎的樂觀」,且認為這種樂觀乃是決定於政治領袖面對生態危機的決心、對於長遠與整體利益的審慎思考,以及認真改變原本深信但卻證明為負面的價值觀。他並指出一個文明的命運在於這個文明的領導者與成員是否能夠在危機來臨之前便預知到問題,而有效地決定該如何回應。多數的文明敗亡乃是因為成員的短視以及自私自利、領導者過度追求自身的權力而忽略了整體生態的問題。賈德.戴蒙對於文明危機的解藥看起來是政治性的,然而他對於小島文明敗亡的分析也是透過生態學的分析所推論出來。本書作者雖然也看到了生態的危機,可是批判的立場比較接近某種深層生態學的人文性主張,也就是謙卑面對自然的態度。「人類並非萬物之靈」的基本立場也反覆出現在作者其它的書中,例如《我們人類》(So You Think You’re Human?)一書中。在本書的結尾,作者引用了德瑞克.賈曼位於核電廠附近的花園作為他對「文明」概念的隱喻,指出「文明史上即便敗績累累─野蠻占上風、愚昧的殺戮、進步的力量倒退、自然反撲、人類求改善不成,我們卻除了繼續努力維持文明傳統的生命,別無他策。即便是在海灘的沙礫地上,仍然『要耕耘自己的園圃﹄。」作者雖然沒有明確地指出文明的前行方向,卻也充分地表示了往前行的決心,只不過他的態度比起賈德.戴蒙審慎與深沉許多。
開啟台灣人文生態學研究的敲門磚 林益仁(靜宜大學通識教育與南島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每一個世代都寫下了他們自身對於自然秩序的描述,它們呈現自然的不同面貌時,大致上也反映了人類社會對自然不斷改變的關注。」(Donald Worster, Nature’s Economy: 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 1994)
多年來,我不斷尋覓一些有關「自然」論述的經典書目,期待可以提供作為台灣有志人文生態學研究者的基礎知識,並嘗試點燃可能議論的火花。其中,我發現深刻且具有洞見的歷史性著作特別吸引我,主要是因為它們總是勾勒出某種思想與行動背後...
目錄
導讀 開啟台灣人文生態學研究的敲門磚 林益仁
序
導論 文明慾:多種文明與單一文明
第一卷 荒原:荒漠、凍原、冰
第一章 冰的主宰:棲居冰的世界與凍原—歐洲冰河時代.北斯堪的納維亞.亞洲凍原.北極美洲.格陵蘭
第二章 土地死亡:沙漠中的適應與反適應—北美洲西南.秘魯北部.撒哈拉.戈壁.喀拉哈利
第二卷 草葉集:不可耕作的草原
第三章 颳風:北美草原與茂密的稀樹草原—大平原.非洲稀樹草原.撤赫勒沙漠之邊
第四章 文明的康莊—歐亞大陸草原
第三卷 下雨:熱帶低地與後冰河期森林的文明
第五章 原始林:後冰河期的溫帶林區—濫伐森林的事例.美國灘地.北美溫帶森林.歐洲
第六章 黑暗之心:熱帶低地—腓特烈韓崔克島.奧爾梅克心臟地帶.亞馬遜下游流域.地低區馬雅.高棉谷地.貝寧市
第四卷 發亮的泥地:漸漸乾燥的氣候裡的沖積土
第七章 荒涼平坦的沙地:近東地區的誤導事例—查桑巴沖積平原.約旦河谷.蘇美與埃及
第八章 鞋與稻米:超越起源環境的中國與印度—印度河.黃河.長江
第五卷 天空之鏡
第九章 雲中的花園:新大陸的高地文明—古中美洲與安地斯山
第十章 攀上樂園:舊大陸的高地文明—新幾內亞.辛巴威.衣索匹亞.伊朗.西藏
第六卷 水域邊緣:海洋塑造的文明
第十一章 諸神如何分派:小島文明—「南太平洋」.夏威夷與復活節島.阿留申群島.馬爾地夫.馬爾它.米諾斯文化的克里特島.威尼斯
第十二章 海岸上的視野:沿海文明的本質—海上民族.腓尼基與斯堪的納維亞.航海的尼德蘭
第十三章 追逐季風:亞洲的沿海文明—日本.航海的阿拉伯.東南亞.科羅曼德爾與古吉拉特.福建
第十四章 尤里西斯的傳統:希臘羅馬沿海—維奧蒂亞.希臘外海.雅典.愛琴海與愛奧尼亞海.羅馬.羅馬帝國.文藝復興及其背景
第七卷 破浪:馴服大洋
第十五章 幾乎是絕地的環境:海洋文明的興起—從印度洋到大西洋.從大西洋到印度洋
第十六章 亞特蘭堤斯再浮起:大西洋文明之形成—文化傳輸——從歐洲到美國,再從美國傳回歐洲
第十七章 大西洋的時代與人類的未來—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從太平洋到世界
注釋
導讀 開啟台灣人文生態學研究的敲門磚 林益仁
序
導論 文明慾:多種文明與單一文明
第一卷 荒原:荒漠、凍原、冰
第一章 冰的主宰:棲居冰的世界與凍原—歐洲冰河時代.北斯堪的納維亞.亞洲凍原.北極美洲.格陵蘭
第二章 土地死亡:沙漠中的適應與反適應—北美洲西南.秘魯北部.撒哈拉.戈壁.喀拉哈利
第二卷 草葉集:不可耕作的草原
第三章 颳風:北美草原與茂密的稀樹草原—大平原.非洲稀樹草原.撤赫勒沙漠之邊
第四章 文明的康莊—歐亞大陸草原
第三卷 下雨:熱帶低地與後冰河期森林的文明
第五...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