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見一幅幅如夢幻如實境的蘭嶼、老人、風景和日常。
我們閱讀誠實純真的文字,從陌生人到朋友,這段距離被踏實地記錄下來。
《轉風》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我開始在島上生活,認識小島上的人事物,也被小島認識著。
終日似乎漫無目的在路上晃蕩、在海上漂蕩,但也常常這樣恰巧就碰撞進入他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雖然有人說蘭嶼早已不是蘭嶼,但我卻在他們的身上,處處看見達悟人的海洋生活哲學,畢竟大海孕育出他們;浪潮成就他們的性格。
而那些以為只存在於書本內的人物故事,都在這裡真實的上演著,甚至更為迷人揪心。
《轉風》這本圖文攝影集,忠實記錄作者為期近一年半的長期觀察,帶領我們一同潛入蘭嶼達悟民族的海洋生活哲學裡,看他們如何運用所有的感官,與宇宙親密對話的智慧、與精深博大的海洋共生的關係,和尊重生命運轉不息的招魚祭等傳統文化,以及跟著達悟族友人上山下海的在地故事、人物故事。
我們也將看到深入達悟族生活的日子,帶給作者自身的轉變:
不習海性的作者,與達悟族人相處,如同潛水初學者,從一開始掌握不到呼吸的節奏般感到失措無常,到愛上大海的生命感動。透過作者的真實體驗,也讓讀者得以平視蘭嶼的海上海下,並反思自身與大海之疏離。
本書特色
本書以虛構的一年52週為架構,與讀者分享作者往返蘭嶼近一年半的生活與觀察。作者將在書中以一週一事的節奏,虛實交叉、文圖交錯的方式,告訴我們,原來月亮、宇宙和蘭嶼如此密不可分,如此相依相存。透過這本書,我們希望傳遞與保存蘭嶼達悟人所依循的夜曆生活節奏,以及與月相緊密結合,看似毫無規則可言,實而遵行宇宙運行的智慧與哲學。
作者簡介:
王文彥
在高雄鄉下長大,身處於一個大家庭中,又排行老么的我,總是沒有發言權,因此從小就習慣於觀察別人、聆聽別人。而接觸攝影後,自然相機就成為我觀察、聆聽這個世界的媒介。而與其說我是位攝影師,倒不如說我希望自己是位影像說書人。那一則則在生命中與我交會激盪後的片刻,透過照片,我想承載的不是美麗的影像,而是那故事本身。
得獎紀錄
2010/國際攝影大賽"J’ai 20 ans dans mon pays"臺灣區第一名,國際組前26名。
201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肖像類」第二名。
2012/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自然環境與科技類」第一名、「藝術與娛樂新聞」第一名、「肖像類」第三名、「圖文特寫類」第三名、「系列照片」優選。
2014/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自然環境與科技類」第一名&第二名、「圖文特寫類」第一名&第二名、「肖像類」第二名、「圖文特寫類」第三名、「系列照片-海王子達卡安」第三名。
展覽經歷
2008/攝影聯展「Take Off」in 恆昶藝廊
2011/Epson攝影聯展「鏡相、追逐」in宣誠藝術中心
2013/TBC舞蹈休閒館年度演出成果攝影展in中山捷運站藝廊
2013/「在路上」澳洲攝影展 in 東京正宗
2013/「#22」攝影插畫創作聯展 in 高雄火腿藝廊、台北學校咖啡館、新竹鄧南光影像館
2015/「轉風」攝影個展 in 高雄Be:cafe展演空間、台中自由人藝術公寓、台北小路上藝文空間
其他
2011/法國Voxpop雜誌,個人作品介紹
2013/電影【迴光奏鳴曲】劇照師
2013/鄧南光影像紀念館駐村攝影師
2013/法國文化協會130周年紀念書作品收藏
2014/客委會築夢計畫入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蘭嶼,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都是島上的過客,但文彥不這麼想。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折返,從每一片記憶來看,蘭嶼反而更像是他出生的家鄉。」--- 余志偉(《報導者》攝影主任
「這個仍在尋求創下自由潛水個人記錄的大男孩,他的鏡頭抓得住海,期待他潛得更深或更廣一點,讓他熱愛的大海能被更多人看見。」---何榮幸(《報導者》總編輯)
「王文彥將是繼三木淳、王信、關曉榮和潘小俠之後,有可能透過影像與文字,全面書寫近代蘭嶼樣貌的後起之秀。」---沈昭良(攝影家 / 政治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就像《轉風》所暗喻著改變,文彥的照片和文字不帶美化、不帶偏見,細膩的記錄當下變動中的蘭嶼樣貌。他不只是個攝影師,更像個海人!帶我回到了蘭嶼的生活,想起他抓的龍蝦!」---呂思穎(蘭嶼年輕人第一本雜誌《952VAZAY TAMO》總編輯)
「大海裏冒出頭來的王文彥,蹲在蘭嶼的岸邊張望,影像滲流著鮮海,如果你夠仔細看,幾乎可以在照片邊緣找到未乾的鹽白結晶。」---黃建亮(導演/資深影像創作與教育工作者)
「攝影高度發達的今日,所有形式走到極盡,到頭來,追求的只是態度和底蘊,這就是文彥的攝影, 我看見了攝影的本質與虔敬的心。」---錢翔(電影工作者)
徐仁修(荒野基金會董事長)
夏曼.藍波安(蘭嶼作家)
鐘聖雄(《南風》作者 / 《眉角》雜誌創辦人)
隆重推薦!(以上排名依照姓氏筆劃順序)
名人推薦:「蘭嶼,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都是島上的過客,但文彥不這麼想。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折返,從每一片記憶來看,蘭嶼反而更像是他出生的家鄉。」--- 余志偉(《報導者》攝影主任
「這個仍在尋求創下自由潛水個人記錄的大男孩,他的鏡頭抓得住海,期待他潛得更深或更廣一點,讓他熱愛的大海能被更多人看見。」---何榮幸(《報導者》總編輯)
「王文彥將是繼三木淳、王信、關曉榮和潘小俠之後,有可能透過影像與文字,全面書寫近代蘭嶼樣貌的後起之秀。」---沈昭良(攝影家 / 政治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就像《轉風》所暗喻著改變,文...
作者序
前言
2011年春天,我首次踏上蘭嶼,短短的六天之旅,讓我對於台灣有這樣一個遺世獨立、從文化到景色都獨特美麗的島嶼,留下深刻印象。隔年,懷著前一年的美好回憶再度踏上小島,發現島上多了許多興建中的民宿。風格各異的新興建築不單是地景上的改變,也顯示他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才短短一年,已經可以明顯感覺到蘭嶼正在快速的改變中。
一夜,蘭嶼友人想帶我去釣魚,拿著釣竿站在街上的我卻被鄰居阿姨大聲斥責:「現在是我們的飛魚季,釣魚是違反我們的傳統禁忌,難道你不知道嗎!」(註)我臉頰燒紅有些羞愧,一時間不曉得作何回應,但友人只是跟我說:「別理她,那只是迷信。」依舊帶著我前去釣魚。來到部落外一處釣場,翻過漆黑的礁岩區,岸邊早已潛伏許多釣客,釣竿的螢光點點比今夜的星星還多。人聲交談中盡是我聽不懂的達悟話,這時我心裡的愧疚感才消去大半,「原來,連你們自己都不遵守傳統了阿」我心想。
回到台灣之後,第二次的蘭嶼行便在心中埋下一顆種子:雖然無法改變蘭嶼的任何事,但是我想要替這塊海外桃花源留下些什麼。但拍攝蘭嶼需要大量時間與金錢,身為一個自由有餘但經濟不足的自由攝影師,這個想法只能埋藏在心裡,靜待時機。最後有賴中國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如天降甘霖般的贊助支持,醞釀一年多的種子終於在2014年初獲得足夠條件發芽。
我帶著滿腔熱血與不自覺的救世態度回到小島,但一開始就四處碰上一鼻子灰。原來,蘭嶼早就不缺外來者的採訪。一年到頭,島上來來去去有著各種訪問、調查、研究、拍攝人員,從國科會計畫到挪威的紀錄片,可關注的議題與層面洋洋灑灑數不完。因此島民們早已厭倦對這些外來研究人員,對他們來說這些人只是在打擾生活甚至錯誤解讀他們的文化。但諷刺的是,即使蘭嶼被這麼多資源關注過,但是台灣社會大眾對於蘭嶼的認識仍然只有飛魚、拼板舟、丁字褲等淺薄字面上的認知,島民的生活也沒有多大實質改善。「那些攝影師只是在醜化、出賣我們!」一位達悟大哥甚至直接開口罵著那些拍攝過蘭嶼的攝影前輩們。
於是我改變拍攝方式,沒有拍攝計畫、時程,順著達悟人的節奏,或者說海洋的節奏,我開始在島上生活,認識小島上的人事物,也被小島認識著。終日似乎漫無目的在路上晃蕩、在海上飄盪,但也常常這樣恰巧就碰撞進入他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雖然有人說蘭嶼早已不是蘭嶼,但我卻在他們的身上,處處看見達悟人的海洋生活哲學,畢竟大海孕育出他們;浪潮成就他們的性格。而那些以為只存在於書本內的人物故事,都在這裡真實的上演著,甚至更為迷人揪心。相對於從小在城市中生活長大的我們,早已與土地疏離,將自然環境視為資產,卻連泥土的觸感都已經遺忘。他們的故事,就像一記重拳常常打得我無法抬頭,不斷反思。
但是這個世外桃源,其實也有著自己的哀愁與茫然,面對強勢外來文化與經濟型態改變,他們不可能固守傳統生活方式不變。小小的島嶼在全球、現代化的衝擊下無法置身事外,倒像個汪洋上的拼板舟,只能隨著風勢、洋流漂流。文化、環境、經濟、教育以及自我認同等問題也不斷冒出。
「又轉風了。」老漁人看著天上遊動的雲,感嘆著說。他總是跟我說以前飛魚比較多,天氣也比現在穩定許多,如今一切都變得很快。蘭嶼在改變,而且速度超乎你的想像,少數蘭嶼人拼命划著槳,想將小島帶向對的方向,但微薄的人力是否可以抵得過大潮流,時代的巨風又會將蘭嶼吹向哪,誰也不知道。
(註)達悟文化的諸多傳統禁忌已經隨著時代不停改變,而且各部落間也會些略不同,但大抵而言如今在飛魚季期間仍不能以打沉底方式釣底棲魚類,但可釣迴游性魚種。
前言
2011年春天,我首次踏上蘭嶼,短短的六天之旅,讓我對於台灣有這樣一個遺世獨立、從文化到景色都獨特美麗的島嶼,留下深刻印象。隔年,懷著前一年的美好回憶再度踏上小島,發現島上多了許多興建中的民宿。風格各異的新興建築不單是地景上的改變,也顯示他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才短短一年,已經可以明顯感覺到蘭嶼正在快速的改變中。
一夜,蘭嶼友人想帶我去釣魚,拿著釣竿站在街上的我卻被鄰居阿姨大聲斥責:「現在是我們的飛魚季,釣魚是違反我們的傳統禁忌,難道你不知道嗎!」(註)我臉頰燒紅有些羞愧,一時間不曉得作何回應,...
目錄
前言
1.海面下的紅色小舟
2.拍照前請先給小禮物
3.抓海膽的男人
4.等待海王子
5.招魚祭
6.生命的獻祭
7.等待飛魚
8.龍蝦大王
9.那位住在舊部落的老人
10.江家大船船主
11.拼板舟出航
12.夜捕飛魚
13.與魚共眠
14.島嶼暴雨
15.飛魚季節
16.拼板舟捕飛魚
17.不速之客
18.鬼頭刀──男人魚
19.慰勞節
20.網捕飛魚
21.白天圍網捕飛魚
22.飄揚的魚鰭
23.拼板舟的告別
24.拼板舟的靈魂
25.拼板舟體驗
26.八代灣的沈船
27.璀璨蘭嶼夜
28.海中獵人
29.海王子達卡安
30.女人的海
31.五對槳
32.划船比賽
33.軍艦岩
34.達悟孩童的午后時光
35.給我一些蘭嶼風情
36.穿越歷史看見銀河
37.觀光的海;漁獵的海
38.美人胚子
39.阿文
40.發黃的小島
41.小島戀情
42.關於禁忌
43.戴著舊式泳鏡的老人
44.蘭嶼景色
45.酒海人
46.萊卡&蔡司
47.飛魚返鄉
48.早安,蘭嶼國
49.7-11
50.再見不速之客
51.選舉
52.關島
53.趕不走的惡靈
54.我們都是自海出生
55.洗不掉的海水味
56.轉風
前言
1.海面下的紅色小舟
2.拍照前請先給小禮物
3.抓海膽的男人
4.等待海王子
5.招魚祭
6.生命的獻祭
7.等待飛魚
8.龍蝦大王
9.那位住在舊部落的老人
10.江家大船船主
11.拼板舟出航
12.夜捕飛魚
13.與魚共眠
14.島嶼暴雨
15.飛魚季節
16.拼板舟捕飛魚
17.不速之客
18.鬼頭刀──男人魚
19.慰勞節
20.網捕飛魚
21.白天圍網捕飛魚
22.飄揚的魚鰭
23.拼板舟的告別
24.拼板舟的靈魂
25.拼板舟體驗
26.八代灣的沈船
27.璀璨蘭嶼夜
28.海中獵人
29.海王子達卡安
30.女人的海
31.五對槳
32.划船比賽
33.軍艦岩...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