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無法複製,態度可以學習
.成就第一的關鍵態度
.20個成功者的答案
沒有莫衷一是的說法
只有追求成功者最佳的解答
無論時代如何演進,改變的力量,一直都在你身上,你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待世界、你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未來,才是影響人生精采或黯淡的關鍵。不要讓環境決定你想做的事,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家,負責寫下自己的生命故事。
面對大環境不景氣,許多年輕人,為了追求改變與夢想,選擇自行創業,希望藉此改變人生與未來,卻也同樣有一群人輕人,對成功沒有自信,對未來沒有信心。
為了幫助有志創新創業年輕人的年輕人能順利實現理想,《跨世紀的產業推手──20個與台灣共同成長的故事》一書,收藏二十位成功人士的生命故事,舉凡立志創業、擔任公職、投入研究、獻身公益……,無論你在哪個領域,都能從中得到啟發,幫助絕大多數人找到成功的方法。
這二十位傑出人士,包括:
.長春石化總裁林書鴻
.光寶科技董事長宋恭源
.SIGMU集團總裁林孝信
.新普科技董事長宋福祥
.陽光電子董事長林宏裕
.億光電子董事長葉寅夫
.力成科技董事長蔡篤恭
.鐿鈦科技總裁林寶彰
.研揚科技董事長莊永順
.群光集團副董事長兼群光電能董事長林茂桂
.義隆電子創辦人暨董事長葉儀晧
.美超微電腦董事長梁見後
.經濟部常務次長沈榮津
.友達光電董事長暨執行長彭双浪
.日本東北大學多元物質科學研究所教授蔡安邦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
.璞園團隊璞永建設董事長楊岳虎
.華碩執行長沈振來
.喬訊電子董事長張水美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
透過本書,他們分享自己全方位的實戰經驗。他們的成功,或許無法複製,但做事的態度與方法,卻值得世代相傳。
延伸閱讀:
《成功哪有那麼難》
《因為堅持,所以贏》
《高等教育怎麼辦》
《教育應該不一樣》
作者簡介:
李俊明、李翠卿、謝其濬、傅瑋瓊、沈勤譽、王胤筠/著
李俊明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曾任《遠見》雜誌、《Career職場情報誌》雜誌資深記者,2003年文建會「文化創意產業人才赴英國研習」計畫獲獎人,現為自由作家。
李翠卿
台灣大學政治系、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曾任職於雜誌多年,現為文字工作者。
謝其濬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英國蘇格蘭史特靈大學出版碩士、曼徹斯特都會大學視覺傳達博士,現從事文字相關工作。
傅瑋瓊
自由作家、文字工作者、資深媒體人,著有《房地產致富全書》、《打造人氣咖啡屋》、《養魚先養水》等十餘本。
沈勤譽
先後任職於科技產業媒體及潮流生活雜誌,文字工作經歷近二十年,兼具科技理性與人文感性,樂於探索多元世界。
王胤筠
財經記者,採訪資歷超過十五年,長期近身觀察台灣科技產業變遷及企業轉型脈動,期許做為一位針砭時事,發掘台灣科技新趨勢的產業記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社會現象與責任,新一代年輕人必須在新世界裡找尋機會。
蕭萬長・前副總統
讀這本書,可以學習到二十位產業巨擘、學術賢達的思考方向。
鄭崇華・台達集團創辦人
當年宏碁集團的人才雖有許多來自國立大學,但台北工專的畢業生也是我們最喜歡晉用的人才。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台灣要轉型,需要有扎實的技術力做為基礎,長期重視實作精神的臺北科大,將會是未來轉型再成長最實在的力量。
翁淑貞・臺北科技大學校友會全國總會總會長
名人推薦: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社會現象與責任,新一代年輕人必須在新世界裡找尋機會。
蕭萬長・前副總統
讀這本書,可以學習到二十位產業巨擘、學術賢達的思考方向。
鄭崇華・台達集團創辦人
當年宏碁集團的人才雖有許多來自國立大學,但台北工專的畢業生也是我們最喜歡晉用的人才。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台灣要轉型,需要有扎實的技術力做為基礎,長期重視實作精神的臺北科大,將會是未來轉型再成長最實在的力量。
翁淑貞・臺北科技大學校友會全國總會總會長
章節試閱
他們的人生與事業同樣精采,是什麼成就了他們?
~長春石化集團總裁林書鴻
不管你有多優秀,若無法與人共事,就很難做出大事業。
~光寶科技董事長宋恭源
經營企業就像交朋友,要用坦承、真誠的心,才有可能與別人結為好友。
~SIGMU集團總裁林孝信
現在已經沒有第二代,每個人都是第一代。
~新普科技董事長宋福祥
一個好的老闆,心胸要寬大,要容得下部屬犯錯,對人一定要公正、公平,才會有人願意為你打江山。
~陽光電子董事長林宏裕
當你不計較名利,心胸會變得更寬大,氣度更提升。
~億光電子董事長葉寅夫
人活著不能只顧自己,飲水思源是人的本分。
~力成科技董事長蔡篤恭
有理想才知道「為何而戰」,但要將理想走得長遠,就必須有正面思考、不斷學習的能力,以及洞悉未來的眼光。
~鐿鈦科技總裁林寶彰
人不能沉迷在一時的成功,那是溫水煮青蛙。
~研揚科技董事長莊永順
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做好分工,努力把餅做大,而不是斤斤計較誰貢獻多、誰分得多。
~群光集團副董事長兼群光電能董事長林茂桂
未來創業者的四大條件,是在成長型企業中選擇內部創業、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選擇具前瞻性的產品、多向師長請益。
~義隆電子創辦人暨董事長葉儀晧
不是創業的人就一定要當老闆,有些人有點子、資金或技術適合創業,有些人則有產品規劃、市場行銷能力適合經營,創業者可以把產品與點子執行出來後,就交給別人經營。
~美超微電腦董事長梁見後
運氣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愈努力、愈專注、待人愈好,運氣就愈好。
~經濟部政務次長沈榮津
創新不是口號,要回歸到務實面,具有顧客導向,讓顧客感覺到產品及服務的價值、願意消費感受這種價值,並在最終有利可圖,才是真正可行。
~友達光電董事長兼總經理彭双浪
不論選擇何種生涯之路,最重要是記得自己的初衷,並堅持下去,才不會因為環境的變化而迷失自我。
~日本東北大學多元物質科學研究所教授蔡安邦
只要找到自己該走的路,實現自我,永遠不會太晚。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
挫折或徬徨是創業或學習的必經之路,即使碰撞得頭破血流都好,挫折本身比修學分還重要。
~璞園團隊璞永建設董事長楊岳虎
朝夢想前進的路上,除了要一步一腳印,肯吃苦,肯學習,也要懂得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終有機會成為自己夢想中的那個人。
~華碩執行長沈振來
每個人的出生環境不一樣,現在的年輕人不是要走跟我一樣的路,而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路。但,不管是什麼樣的路,都要無止境探索完美。
~喬訊電子董事長張水美
除非你想做的是很小的微型創業,否則只要是稍具規模的創業,我建議至少要有三到五年以上的職場歷練,再考慮是否要投入不遲。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
人生要完滿、事業想成功,情緒控制是重要的核心能力。
三、四十年前,台灣曾有一群人,絕大多數不知道什麼叫做「創業精神」,只是默默打拚,如今已有多項產品或服務在全世界占有前三大的領先地位。這群人,不怕失敗,因為他們相信,未來大有可為,未來終究會有成功的一天。
無論他們如今多麼功成名就,年幼時的他們,絕大多數都只是一群平凡人,誰也不是天縱英明,甚至更多的是家境困苦,連讀書升學都近乎奢侈,但他們不曾被環境擊潰,憑藉務實的學習精神、扎實的技術能力、樸實的人生態度,為自己掙來了在全球舞台上發光發熱的機會、拿下世界第一的龍頭地位,為1970年代的台灣迎來了「經濟奇蹟」,「亞洲四小龍」的名號,在當時,不是口號,更不是笑話,是扎扎實實、值得尊敬的榮耀,為台灣奠定成長發展的基礎,成為跨世紀的產業推手。
本書正適合對大環境感到徬徨無力的年輕人,只要融會貫通書中的經驗並落實執行,就能找出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本書提供的,就是成就第一的關鍵態度。
他們的人生與事業同樣精采,是什麼成就了他們?
~長春石化集團總裁林書鴻
不管你有多優秀,若無法與人共事,就很難做出大事業。
~光寶科技董事長宋恭源
經營企業就像交朋友,要用坦承、真誠的心,才有可能與別人結為好友。
~SIGMU集團總裁林孝信
現在已經沒有第二代,每個人都是第一代。
~新普科技董事長宋福祥
一個好的老闆,心胸要寬大,要容得下部屬犯錯,對人一定要公正、公平,才會有人願意為你打江山。
~陽光電子董事長林宏裕
當你不計較名利,心胸會變得更寬大,氣度更提升。
~億光電子董事長葉寅夫
人活著不能只...
推薦序
【序】台灣的未來需要新、舊世代共同努力 / 蕭萬長・前副總統
從1970年代的經貿外交開始,我跟許多台灣企業家在資源匱乏的年代,一路上從無到有、憑自己的實力打拚,環境不見得比現在好多少,但是我們還是相信有成功的可能;然而,這一代年輕人,處在全球景氣不佳的年代,不少人對自己或未來喪失信心。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社會現象與責任,當年我們只能靠自己苦幹實幹,現在則是資通訊科技快速發展的年代,蘋果、亞馬遜(Amazon)、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這些公司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型態與互動模式,帶動了金融科技(FinTech)等經濟、社會、政治等等的變革,新一代年輕人必須在新世界裡找尋機會。
就像《跨世紀的產業推手──20個與台灣共同成長的故事》這本書所傳達的觀念──機遇無法複製,態度與方法可以傳承。不同世代需要相互溝通,我們可以幫助年輕人的,是透過與台灣共同成長的經驗,歷練過的風風雨雨,教給他們「成就第一的關鍵態度」。
這本書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就是務實。這一點,其實跟我的想法很接近,也是我一直以來的信念,因為,能夠務實,你才會甘願從頭做起、擇善固執,在每一件應該堅持的事情上,不去想太多功利的問題,只要你覺得應該,就可以不必與太多人爭辯,能夠很開心地做下去。
我是傳統的台灣南部鄉下人,習慣苦幹實幹、多做少說,但是很多事情都在我的腦海裡運作,尤其,關於台灣的明天、台灣的未來,怎麼樣可以透過我個人微薄的力量,設法推動一些改變?從創辦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到年年在博鰲亞洲論壇為台灣發聲……,經貿是我的專長,我就從這裡為台灣的未來找出路。
同樣的道理,年輕人要為自己的未來找出路,也要找到自己擅長的事,投注熱情並持之以恆。書中二十位臺北科技大學傑出校友,在不同面向饒有成就,無論年輕人想創業、做研究、入公職……,都可以找到值得學習的地方,為台灣帶來更強大的正向力量。
【序】平實中的人生智慧 / 鄭崇華・台達集團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
經由臺北科技大學校友總會朱其龍祕書長的引介,我在一段出差的旅程中,以年資尚淺的校友身分,拜讀了收錄臺北科大畢業學長人生哲學與經營心得的新書《跨世紀的產業推手──20個與臺灣共同成長的故事》。
書中的二十位學長,都是台灣當前產官學界的翹楚,其中有我敬佩的前輩,亦有不少我的老朋友,或公司業務往來的好夥伴。
二十位學長中,不少人的影響力跨越兩個世紀,有人創辦或管理的企業,在該產業領域中被稱頌;有人的學術研究成果,對科技發展、人類社會帶來貢獻。而每一位執筆者,將二十個故事中,包括對經營管理的精闢見解、經營企業的成長過程,或是學術研究的進展腳步、各項人生轉折中的決定與結果,用平實文字陳述,卻又帶給讀者深遠的寓意。
這些故事訴說著每一個人的成長背景、求學過程、就業或創業後從篳路藍縷到漸入佳境,乃至鵬飛鷹揚,其中有趣味、有感慨、有歡笑、有曲折。從讀者的觀點,大多可能認為,經營企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無非是獲利能力,但從幾位學長的創業故事中,都可以看到:持之以恆的創新、不吝於擴大營運的投資,將公司的核心精神一以貫之地串連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環節。這些堅持與一家企業的發展甚至興亡息息相關,也讓人體會到,堅實的經營理念與強大的管理思維或系統,是經營企業成功的要素。
讀這本書,可以學習到二十位產業巨擘、學術賢達的思考方向,當面臨自身問題時,更容易掌握重點,做出正確務實的決定。推薦給大家這本綜合多人生命智慧的新書。
【序】創新、務實寫下傳奇 為台灣未來立下典範 /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臺北科技大學的前身──台北工專,在我們成長的那個年代,可說是初中考高中的明星學校,比一般的中學還要難考。因為我們那個年代,家長都希望子女完成學業後能趕快就業,而台北工專的畢業生總是在一畢業就能找到就業機會,因此受到許多學生及家長的肯定,是很多學生的就讀首選。
也由於學校本身的定位與發展特色,當年從台北工專一路到臺北科技大學,在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為台灣培育了許多優秀的人才,許多傑出校友都是台灣經濟發展奇蹟的重要推手。
以在本書第一位介紹的校友──長春石化總裁林書鴻先生為例,雖然我在電子產業,但當年對長春石化的表現就刮目相看;記得當年孫運璿先生擔任院長時,有次在科技會議中就特別公開表揚長春石化在研發領域的積極投入。林總裁現在八十八歲,是我們的老前輩,他的經營理念相當值得我們後輩學習。
除了林老前輩,本書中所介紹的這些傑出校友,不管是在產業界或政府部門工作,都有傑出的表現,這二十位傑出校友的故事,正可展現過去那一段時間,與台灣共同成長的故事。
也因為他們早年的求學生涯中,來自學校的扎實訓練,加上相對較早進入產業界,腳踏實地工作,一步步累積經驗並經過完整的歷練後,許多傑出校友創業有成,在工作崗位上為台灣產業發展盡一份心力,在在都是台灣過去這段經濟發展奇蹟的關鍵推手。
在本書中,有多位傑出校友與宏碁集團也有淵源,包括: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華碩執行長沈振來、友達董事長暨執行長彭雙浪。當年宏碁集團的人才雖有許多來自國立大學,但台北工專的畢業生也是我們最喜歡晉用的人才,至今高科技產業的人才依然有許多來自臺北科技大學。
此外,1981年宏碁推出「小教授一號」,它的前身是「EDU-80」,就是由全亞電子的二位台北工專老師:鄭育儒老師與余標憲所開發出來的。後來小教授還由Edu80的實驗手册改編翻譯成英文版,成為小教授一號名揚國際的利器。
臺北科技大學作育英才無數,可謂是台灣工業/產業界人才搖籃,也是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書中的傑出校友可謂是我們的典範,他們努力不懈的精神值得大家來學習,一起為台灣的未來做出更多的貢獻!
【序】傳承實作技術力 / 翁淑貞・臺北科技大學校友會全國總會總會長
上一世紀的台灣,以技職教育奠定國家競爭力,無數企業主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憑藉堅實的技術力,建立起自己的事業王國,也為台灣開創經濟奇蹟。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成就台灣的英雄,許多人都來自現在的臺北科大、過去的台北工專,甚至是更早期的台北工業學校。
臺北科大創立於民國元年,從創校伊始,便以協助年輕學子發展專業技能、讓自己的天賦發光為目標。百年來,無數校友儘管身為工科學生總是習慣低調,但他們默默為產業奉獻的心力卻是實實在在;同時,由於師長們對教育的理想與執著,校風固然自由開放,授業內容卻相當務實,重視實作並與實務界緊密結合,所培育出的人才自然成為產業的中流砥柱,為台灣打下厚實經濟發展動能的根基。
身為臺北科大校友會全國總會總會長,我有不可懈怠的責任,必須讓這份歷史榮光與美好傳統能夠永續發展,讓學校的務實教學、師長的專業精神、校友的技術實力……,種種事蹟可以被大家看見,並且將這種良好態度與風範傳承給年輕一代。
2011年是臺北科大創校一百年,我們出版了《卓越100》,使得許多校友對國家社會的貢獻都能被看見,也讓我們更希望可以傳承這份感動,讓這份榮耀可以不斷綿延,因此決定在2016年,出版《跨世紀的產業推手--20個與台灣共同成長的故事》一書,在台灣產業亟需轉型再升級的現在,分享校友們的創業歷程與生命故事,匯集菁英智慧,為台灣帶來更強大的正向力量,成為再下一波經濟成長的推手。
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更多傑出校友誕生,不僅在台灣締造成功,更會在全球發光發熱,憑藉臺北科大傳承的技術力,在世界的舞台上頭角崢嶸。這本書的出版,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我們預計每五年出版一本專書,凝聚校友共識,透過一篇篇生動豐富、感動人心的故事,激勵年輕人勇敢活出天賦、實踐夢想,共同建構台灣教育與產業發展的下一個願景。
台灣要轉型,需要有扎實的技術力做為基礎,長期重視實作精神的臺北科大,將會是未來轉型再成長最實在的力量。跨世紀的產業推手,從上一世代,到下一世代,我們都會與台灣共同成長。
【序】台灣的未來需要新、舊世代共同努力 / 蕭萬長・前副總統
從1970年代的經貿外交開始,我跟許多台灣企業家在資源匱乏的年代,一路上從無到有、憑自己的實力打拚,環境不見得比現在好多少,但是我們還是相信有成功的可能;然而,這一代年輕人,處在全球景氣不佳的年代,不少人對自己或未來喪失信心。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社會現象與責任,當年我們只能靠自己苦幹實幹,現在則是資通訊科技快速發展的年代,蘋果、亞馬遜(Amazon)、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這些公司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型態與互動模式...
目錄
序
004 台灣的未來需要新、舊世代共同努力 前副總統蕭萬長
006 平實中的人生智慧 台達集團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鄭崇華
008 創新、務實寫下傳奇 為台灣未來立下典範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
010 傳承實作技術力 臺北科技大學校友會全國總會總會長翁淑貞
012 長春石化集團總裁林書鴻
三人合力打造台灣第二大石化集團
028 光寶科技董事長宋恭源
謙卑真誠 孕育台灣LED產業先驅
044 SIGMU集團總裁林孝信
堅持投資 開啟台灣生活服務產業先河
060 新普科技董事長宋福祥
非典型創業 成就全球最大消費性電池模組廠
074 陽子電子公司董事長林宏裕
苦學向上發明家躍身亞洲慈善英雄
088 億光電子董事長葉寅夫
推翻白光LED門神級專利 開創全球科技產業新局
104 力成科技董事長蔡篤恭
破局而出 建立全球最大記憶體測試廠
118 鐿鈦科技總裁林寶彰
黑手班長打造醫材隱形冠軍
134 研揚科技董事長莊永順
利益共享 催生全球工業電腦第一品牌
150 群光集團副董事長兼群光電能董事長林茂桂
開創藍海 拿下六個世界第一的隱形冠軍
164 義隆電子創辦人暨董事長葉儀晧
布局專利 改寫全球IT產業遊戲規則
180 美超微電腦董事長梁見後
執著追求最佳化 從農夫變華爾街高科技公司董事長
194 經濟部政務次長沈榮津
以實作精神與產業務實對話
208 友達光電董事長暨執行長彭双浪
開疆闢土 領軍世界第三大面板廠
222 日本東北大學多元物質科學研究所教授蔡安邦
準晶研究牛耳 開創全新科技領域
238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
慎思明辨 成就兆元企業
256 璞園團隊璞永建設董事長楊岳虎
「好宅」推手 為建築界樹立標竿
270 華碩執行長沈振來
從工程師到企業家 懷抱公心追求世界第一
286 喬訊電子董事長張水美
用技術力寫下女性創業家傳奇
302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
尋回實作價值 讓技職體系變國家競爭力
序
004 台灣的未來需要新、舊世代共同努力 前副總統蕭萬長
006 平實中的人生智慧 台達集團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鄭崇華
008 創新、務實寫下傳奇 為台灣未來立下典範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
010 傳承實作技術力 臺北科技大學校友會全國總會總會長翁淑貞
012 長春石化集團總裁林書鴻
三人合力打造台灣第二大石化集團
028 光寶科技董事長宋恭源
謙卑真誠 孕育台灣LED產業先驅
044 SIGMU集團總裁林孝信
堅持投資 開啟台灣生活服務產業先河
060 新普科技董事長宋福祥
非典型創業 成就全球最大消費性電池模...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