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含「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兩大主題: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為作者治學的活水源頭。
在禪觀修持方面,作者本諸《阿含經》教,弘闡大乘願行,理論與實修兼備,深入剖析禪觀要義,並掘發大乘重視諸種三昧之古義,提倡「人間佛教禪法」。
「人間關懷」方面,蒐集作者近年投入護生運動的倫理省思與當代對話,展現了「人間佛教」行者學思與實踐兼具的精神。"
作者簡介:
"性廣法師
•台灣嘉義縣人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博士
•現任玄奘大學董事長、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專研中、印佛教禪學理論與修持原理
•主要著作有《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印順導師禪學思想研究》、《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燃燈引路─禪七開示路》、《圓頓止觀探微》、《佛教養生學》"
章節試閱
"薩是強者的佛教;是柔和的強,是濟弱的強,是活潑潑而善巧的強。﹂見印順導
的青年菩薩為宗旨。其要訣有三點:
、須如實觀照諸法空相,以增長般若智慧;須實際投入世間事業,以弘法化世,普利 有情。因此不可以耽溺於唯心構作的假想淨觀,以致神佛不分,鬼影幢幢。換言之,﹁人間 佛教禪法﹂所強調的是平實正常的人間性,也是逕依人身而直入佛道的。所以修行菩薩三昧 解脫門的佛教實踐者,應避免陷入唯心幻想的禪修假想觀的流弊。
、廣觀一切法空,但不躐等僥倖,須先近取諸身,以修無我慧觀。不過此中﹁觀身﹂ 之寓意,與聲聞乘人發厭離心而觀身,欲求解脫的動機不同,而是取菩薩破執而不證真的深 義。更非如某些南傳禪法,特意擴大渲染不淨相:如緣念人體三十二種身分、死尸解剖、死 尸腐敗等影像,以增加厭離世間,厭棄色身之心行等。
、﹁人間佛教禪法的﹂實踐者,不但須有成佛是﹁自力不由他﹂的氣概,更要能為孤 弱眾生的保護者,施與眾生以無有恐懼的安慰,並能深信因果昭昭,故能平和面對自身的禍 福、壽夭或窮通際遇,而不妄求鬼神他力的加持;縱使念佛,也不是為了求佛保佑,而是於
師:︿大乘是佛說論﹀,︽以佛法研究佛法︾,︻妙雲集︼下編之三,頁一九七。
理論:「人間佛教禪法」要義 ▼29
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 ▼30
念佛功德中深誌佛恩,念報佛恩而自期能代佛宣化。21
﹁人間佛教禪法﹂的修練,即希望從禪觀修行中,鍛鍊出這般青年菩薩雄邁進取的氣象 與作略。因此與時下許多佛教道場但求急證的念佛參禪,是大異其趣的。
其三,為何要提倡﹁任重致遠——發長遠心,不求急證﹂,以作為﹁人間佛教禪法﹂的
菩薩精神之一?
此因從諸法性空的觀照中,體證到繫縛與解脫的對立並不存在,這不但是理論上的善巧, 更能表現於實際事行。故非但體悟諸法性空如幻的聖者,能觸處無礙地入世度眾;就是初學者,也不妨在世間利生事業的進修上,達到解脫。因此彼等用不著厭離世間或隱遁山林,來急求不受後有的涅槃。以性空慧豁破生死與涅槃的藩離,大乘菩薩任重致遠的精神,亦能由此而確立不移。22
21 印順導師曾描繪菩薩的身手是:﹁上得天︵受樂,不被物欲所迷︶,下得地獄︵經得起苦難︶,這是什麼能耐!什麼都不是他的,但他厭惡貧乏。他的生命是豐富的,尊貴的,光明的。他自己,他的同伴, 他的國土,要求無限的富餘,尊嚴,壯美;但這一切,是平等的,自在的,聖潔的。﹂
22 發大心的大乘行人是任重致遠的,但知努力於菩薩行的進修,又何必問﹁何時方能成佛﹂?但是,正如
印順導師所批評的:﹁佛教之遍十方界,盡未來際,度一切有情,心量廣大,非不善也。然不假以本末
見菩薩道難行而退心,或怖畏佛道長遠而急求速成,其癥結皆在專為自己打算,而且急 功近利;故大乘行利他事,饒益眾生而不務空談。
此所以正確修學的大乘行人||呼應﹁人間佛教禪法﹂的同道||不專在判地位、排果證上講究,更不專在自己的斷證上下工夫,而是以﹁我生有盡,弘願無窮,但願眾生得離苦, 不為自己求安樂﹂為修持佛法的歸趣。23
五、結論
筆者以上關於﹁人間佛教禪法﹂的理論建構,實起於研究﹁人間佛教﹂的領航者印順導 師的禪學思想,從其擅長辨異而對佛法的靈活詮解得到了啟發,最後達到﹁必須以正確方法 來辨識禪觀體驗﹂的結論;因而筆者探索﹁人間佛教禪法﹂的意蘊,才能從強化與淨化個人
先後之辨,任重致遠之行,而競為﹃三生取辦﹄,﹃一生圓證﹄,﹃即身成佛﹄之談,事大而急功,無惑乎佛教︹按:中國佛教末流︺之言高而行卑也!﹂見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自序﹀,頁一。此中可參考昭慧法師所著︿我願將身化明月,照君車馬度關河﹀一文,其中傳達了菩薩行者此一偉大行誼的感人意境。︵︽弘誓雙月刊︾第四十五期,八十九年六月,頁二至七。︶
理論:「人間佛教禪法」要義 ▼31
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 ▼32
身心的角度出發,而終於回歸到﹁不離世間覺﹂的人間參與。
總結﹁人間佛教禪法﹂的本色,即在於講求正確而踏實的禪觀知見,廓清﹁現觀洞見實 相﹂與﹁唯心神秘想像﹂之分野;使隱微的禪修體驗,能透過學理的解析,分辨一切高低淺 深,正邪真偽的個人私密經驗。換言之,修習禪觀時,應在深明義理||正見的基礎上,來 談信心的培養與禪法的修持||淨行的實踐。反之,智性思辨的義學運思||正確的理論, 也應是建立在信心與實證||切實行踐的基礎之上。故﹁人間佛教禪法﹂的理論與實踐,皆 不依個人私好而做臆想附會,如此方能真正立足正法而心繫人間。24
就此而言,﹁人間佛教禪法﹂實無異於﹁︵初期)大乘菩薩禪法﹂。故其重視﹁理事通 暢﹂的原則,並從深體佛陀度生的悲懷出發,使利己的禪法修練,緊密契合於利他事行的無 私奉獻,而不會產生所謂﹁說大乘行小乘﹂或﹁利人時發菩提心,禪修時生出離想﹂的矛盾 扞格。25
24 此即之前所說的,對傳統與古典,作承前啟後之研究,依據研究所提煉的成果,在禪法施設的取捨上,
務求詳明確實,契合﹁緣起中道﹂之正理,契應時代之機宜。
25 筆者常譬喻這種學行割裂的現象,是理論與實踐扞格,願心與事行相違的,﹁任督二脈不通﹂的矛盾現
筆者提倡﹁人間佛教禪法﹂,意即等同於宣揚﹁青年佛教﹂的精神,直探善財童子參學的奧蘊,以使經典中善知識的身影鮮明躍動,進而鼓勵佛教青年,依於賢師良友的訓導,學習善知識所行的種種無礙三昧,26並據此以實踐其依凡夫身而直入佛道的﹁人間佛教禪法﹂。回顧過往,前瞻未來,筆者所提倡的﹁人間佛教禪法﹂,希望透過上述解說,對佛教界
的同道,能有些小助益,期望佛弟子能善觀因緣,與時俱進,各自開顯其種種利生的大乘三 昧,成為當代佛教人間菩薩的新典範,俾使﹁人間佛教﹂的推廣,不會被誤以為與禪觀修行 脫勾,而只是﹁慈善事業﹂而已。
進以言之,﹁人間佛教禪法﹂私毫不涉及自尊己宗的派系意識,只是緬懷佛陀本生的菩 薩願行,而從經教中掌握菩薩定慧修行的要領。吾人期待人間佛教禪法的成就,能出現典範
象。
經典中的善知識,皆是分證菩薩普賢行的有力者、成功者;他們善巧適應世間,而以不同的工作,來濟度苦難的眾生,弘布佛陀的正法。全體加總,則傳達了﹁依於無量利生行而開顯莊嚴佛果﹂的深義。更何況,廣大的普賢行,不是只用來說明的,而是必須加以實踐的,如此才能體驗並復原大乘的神髓;溯源久遠的﹁人間佛教﹂思想要能生生不息,不能單靠經典故事與理論建構,而是要召喚當代典範,讓人產生見賢思齊的悲智願樂。
理論:「人間佛教禪法」要義 ▼33
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 ▼34
人物,這並不囿於哪一宗哪一派,因為盡虛空,遍法界,窮三世,都有捨己為他的菩薩身影, 他們有的在僧團或其他形式的團體中凝聚力量,有的則是個人獨行而厚積福慧資糧,在深廣的般若與無礙的三昧中,廣行利生的事業。
||九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發表於現代佛教學會主辦:
﹁南傳、漢傳與藏傳佛教修持法門﹂講座"
"薩是強者的佛教;是柔和的強,是濟弱的強,是活潑潑而善巧的強。﹂見印順導
的青年菩薩為宗旨。其要訣有三點:
、須如實觀照諸法空相,以增長般若智慧;須實際投入世間事業,以弘法化世,普利 有情。因此不可以耽溺於唯心構作的假想淨觀,以致神佛不分,鬼影幢幢。換言之,﹁人間 佛教禪法﹂所強調的是平實正常的人間性,也是逕依人身而直入佛道的。所以修行菩薩三昧 解脫門的佛教實踐者,應避免陷入唯心幻想的禪修假想觀的流弊。
、廣觀一切法空,但不躐等僥倖,須先近取諸身,以修無我慧觀。不過此中﹁觀身﹂ 之寓意,與聲聞乘人...
作者序
"禪觀路上,幸遇明師
||「印順導師示寂紀念專輯」文
感時悲教,救亡圖存
筆者有幸,在青壯之年,已恭逢並見證了台灣佛教之教運由弱轉強的時代。仔細思維, 佛教在台灣的復興,應與鼓勵佛弟子關懷苦難,積極入世的「人間佛教」思想,有著密切的 關係。
民國七十一年,筆者出家於供奉慈航菩薩肉身舍利的道場。初出家時,常聽人引用慈航菩
引言:禪觀路上,幸遇明師 ▼1
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 ▼2
薩的名言:「慈善、教育、文化是佛教的三大救命圈。」而慈航法師與印順導師,同為太虛大師的學生,也服膺並提倡入世關懷的大乘菩薩精神。一般人引用此句,強調的是入世利生的內 容,但筆者解讀到的,是當時佛教需要以此而為「救命」依憑的無奈與悲哀。
原來,長久以來,世人對於佛教已形成「愚妄迷信,經懺交易」的印象,所以評價很差; 而流傳在民間戲曲與口耳譏諷中的,對僧人的輕藐蔑視,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多視僧人為因家貧而從小被送養於寺院的社會底層人。
所以,無論是太虛大師提倡的「人生佛教」,或印順導師提倡的「人間佛教」,觀其思想凝 成的時代背景與心路歷程,不但源於大乘佛子「不忍眾生苦」的悲憫情懷,也更有感時悲教, 救亡圖存的危機感。
可以說,過往的山林佛教以逃塵避世而貽世輕藐,過往的聚落佛教以腐化墮落而貽世譏 嫌,如何捨此二邊而行中道?這正是導師窮畢生心力,深入三藏,學貫印、中(佛學),而提出「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之意趣所在!
當仁不讓的普賢行願
導師深知,人間佛教不能徒託空言,必須身體力行,並以實際成果來證明其效力,這才能
激發起追隨者的信心。例如:寺院經濟的既有陋習,導致僧伽失格,社會詬病。他深刻體會: 必須先端正僧品,方能轉變佛教的體質。但他並未採取像太虛大師那樣「大鬧金山寺」的激烈作法,而是擘畫寺院經濟的理想藍圖,並證明其可行性。
民國四十九年,導師在臺北創建慧日講堂,他說:「我當時有一構想,佛教難道非應付經懺,賣素齋,供祿(蓮)位不可!不如創建一講堂,以講經弘法為目的,看看是否可以維持下去!我從不空言改革,但希望以事實來證明。」(【妙雲集】下編第十冊,《平凡的一生》,頁一○七) 有了前人成功的事例,於是有心人逐漸出現「寺院、道場要辦『道』不要辦『桌』」(臺語「道」與「桌」同韻母)的反省。
殊堪安慰的是,如今在台灣,不祇是「寺院辦道」的觀念深植人心,連帶的,慈善、教育、文化,這些利人益世的事業,已從過去「不得不然」的佛教救命圈,成為今時菩薩學人「當仁不讓」的普賢行願。相信這正是印順導師提倡「人間佛教」的初衷,因為本位主義的消極自保, 絕非人菩薩行的目的。
親炙大德,喜獲法益
忝為「人間佛教」的追隨者,如上所述,筆者見證了一個佛教由弱轉強的時代。其次談談
引言:禪觀路上,幸遇明師 ▼3
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 ▼4
個人的學法心得。
出家以後的好長一段時間,思想苦無出路,尚幸拜讀導師的著作,終於尋得學佛道上的指 路明燈。最難得的是,無論是弘法還是禪修,筆者都因親炙導師而得大法益。
民國七十五年底,筆者開始向信眾弘法,所依教本,即是導師所著《成佛之道》。以後因
追隨昭慧法師以問學、護教,而得以時常陪同法師拜見導師,親聆法音。
民國七十九年,弘誓學佛班在善導寺開課,由昭慧法師與筆者將《成佛之道》偈頌編成科 判,經導師親自修訂定版之後,製成講義,向四百多位第一期學員講授。令筆者感動的是,他 老人家不但將此科判細讀細改,而且還致函昭慧法師,提撕重點。
民國八十年初,筆者開始接觸並習學各種禪修法門。在修學過程中,雖也多次體會到禪修的知覺明達與輕安樂住,然而因有從導師教導中所得到的「正見增上」力,故爾一直提醒自己: 不要只是沉湎於身心的特殊經驗,而忘記止觀的真義與菩薩禪法的究極目的。禪修過程中,最常領受到的,就是身心的變化與特殊的覺受,然而在佛法中修學禪法,重要的不是尋求感受, 而是對經驗的確當詮釋與正法抉擇力的培養。禪修者如果一味強調自心體驗,而不依於經教與正理以作檢證,很難不墮入眛定、邪定之中,因此導師名之為「美麗而險惡的歧途」。
三學增上,擇法依歸
記憶深刻的一次,是民國八十四年底,筆者在一次的禪修營中,體會到一些超常的經驗。禪修結束後,身心久久沉浸於難以言喻的歡喜踴躍中。由於每隔月餘,都會隨同昭慧法師去向導師請安問法,在那次禪修後去見導師,就向老人家報告:「最近學到一種特別強調不修禪定, 而直接入於觀慧的方法。」導師聽了,當即問道:「那戒、定、慧三學,又要怎麼說?」
一句問話宛如棒喝,筆者當場有一種恍然醒覺的震撼!慚愧的是,「法次法向」,「三學增上」的義理並非初次聽聞,但只不過是身心得到一點超常的覺受,自己竟然把佛法正見拋在腦 後了。自此筆者更是戒慎乎始,依八正道而以正見為基,將一切禪觀體驗,都置於正見之下而 作檢驗。
為何修行時身心的超常覺受,更需要正見指引?筆者曾引喻說明:把一根直筷斜置於一杯 水中,由於水中光線的折射作用,我們將看到筷子與水面的交接處,是折斷而不連接的。認知 中的直筷有如「擇法的正見」,而視覺經驗的斷箸,則宛若「境相的錯覺」,縱然是親眼所見, 但還是不可信的。
由於導師思想的提撕,使自己的禪觀修學之路穩定踏實。筆者常自我警惕:切莫陷入「不
引言:禪觀路上,幸遇明師 ▼5
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 ▼6
以勝義印證,只重自心體驗」的泥淖。面對修持過程中身心的諸多變化,過往誦讀的導師法語, 更成為彼時擇法的靈感與依歸,解決了許多禪修觀念上的困惑與瓶頸。每從禪修營隊回來,筆者總是就著個人修持的進境,與昭慧法師討論如何與法義相互印契;偶或謁見導師,也會向老人家報告修持的心得,以求能不偏離於正道。
暢佛本懷,菩薩願行
印公導師著作等身,世人多注意他在義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而忽略他在修持方面的卓越 見地。甚至有一種錯誤的傳言,指稱導師「不重修行」;由此衍生一種錯誤心態,認為他的 著作是不討論修行問題的,他對於修行問題,是沒有發言權的。這種浮面感覺,其實有待商 榷。筆者曾撰《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一書(台北:法界出版社,二○○一年。以下 簡稱《人間佛教禪法》),分析並綜論導師在禪修方面的卓越見地與研究成果。以下簡略說 明大要:
第一、在治學目標方面:導師以顯揚佛陀本懷,建立契理契機的教法為治學理念,故不可 能忽略佛法「依禪觀以入於空慧」的究極理想;也絕不可能對變質異化的修持方法,模稜兩可 而不置可否。所以導師在探尋本質佛法,消化傳統遺產之後,必然會依於「人間佛教」思想主
軸,而凝成其禪觀思想的結晶;而又因其治學長於「辨異」,故對漢傳、藏傳、南傳佛教中那些不修行的人,修行錯誤的人,還有把修行定義得太狹隘的人,必然會提出一番反思與批判。 第二、在研究成果方面:印順導師著作之中,論究禪法內容、辨析修行知見的篇章,不但
數量頗多,而且時有孤明獨發的卓越見地。最為學界所著稱的,是探究禪宗初期從印度(如來) 禪演變到中華(祖師)禪的《中國禪宗史》。其它諸如《修定——修心.唯心與秘密乘》等著作;對於宗見思想之所從出,方便適應之必然轉折,宗門設教之隱微與歧途等等,都一一加以剖析,明確指出修持應有的正途與宗派歧出的關鍵。
論著蒙師題字、修訂
民國八十九年,佛教弘誓學院舉辦第二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研討會,昭慧法師、悟 殷法師與筆者,三人相約「以法供養」,用「各寫一本新書並予以發表」的方式,來為導師祝壽。當時筆者深受江燦騰教授之鼓勵,乃決定以自己的碩士論文《印順法師禪觀思想研究》為 底稿,進一步明確提出:「人間佛教禪法」,是導師的禪學思想中心。筆者希望能於該書之中, 完整闡發導師精采卓絕的禪學思想與止觀正見。
記得筆者在撰完碩士論文初稿後,曾帶到華雨精舍,敬請導師指正。承蒙導師逐句看過,
引言:禪觀路上,幸遇明師 ▼7
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 ▼8
整份文稿留下了導師珍貴的親筆校訂字跡。
《人間佛教禪法》第二章,略述「人間佛教」思想倡導者——印順導師的生平年歷。筆者 特從幾個面向,敬述導師一生勤懇治學,光風霽月的「聖之清者」的人格特質,並呈給導師過 目。第二天早上,導師看完後,微笑向筆者說:「我沒有你寫得這麼好。」昭慧法師與筆者都不約而同地回答:「導師,您太謙虛了!」
書成付梓之前,又蒙導師慈允題字,於是在華雨精舍明聖、慧琛、慧璨諸法師從旁協助之下,眼力退化而手肘無力的導師,竟然扶著老花眼鏡,以微抖而持筆不穩的手,一筆一筆緩慢地寫下了該書書名:「人間佛教禪法」。筆者如獲至寶,將此珍貴墨寶置於該書首頁,以為紀念。至今無論是禪學寫作還是禪觀教學,筆者還是掌握大乘三昧的要領,暢導普賢行願的精
神。這一切,固然來自個人體驗的自信,其源頭活水,還是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禪觀思想。
禪觀路上,幸遇明師,如優曇花,甚難希有。追思情切,無以言念,因茲略述二、三往事, 與諸讀者分享自己親炙導師所獲致的無量法喜。
九十四年七月四日 於法印樓
——刊於︽弘誓雙月刊︾第七十五期,九十四年七月"
"禪觀路上,幸遇明師
||「印順導師示寂紀念專輯」文
感時悲教,救亡圖存
筆者有幸,在青壯之年,已恭逢並見證了台灣佛教之教運由弱轉強的時代。仔細思維, 佛教在台灣的復興,應與鼓勵佛弟子關懷苦難,積極入世的「人間佛教」思想,有著密切的 關係。
民國七十一年,筆者出家於供奉慈航菩薩肉身舍利的道場。初出家時,常聽人引用慈航菩
引言:禪觀路上,幸遇明師 ▼1
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 ▼2
薩的名言:「慈善、教育、文化是佛教的三大救命圈。」而慈航法師與印順導師,同為太虛大師的學生,也服膺並提倡入...
目錄
"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
目 次
自 序 一 — 四
目 次 一 | 八
︻上篇 禪觀修持︼
第一單元 人間佛教禪法 一|一五七壹、引言:禪觀路上,幸遇明師 一 | 八貳、理論:﹁人間佛教禪法﹂要義 九|三四
一、引言/九
二、﹁人間佛教禪法﹂的提出/十二
三、﹁人間佛教禪法﹂的定慧知見/十六四、﹁人間佛教禪法﹂要旨/二○
五、結論/三一
目 次 ▼1
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 ▼2
參、行門之一:結期精進之禪觀所緣 三五|七三
—— 安般念、四界分別與無量三昧
一、禪修之類型與目的/三六二、禪觀所緣之抉擇/四○
三、依真實觀趨向勝義——﹁安般念﹂與﹁四界分別觀﹂/五二四、共貫五乘而勸發菩提心——﹁無量三昧﹂/六一
五、結論/六七
肆、行門之二:人間佛教之禪觀所緣 七五|一三六
—— 依菩薩淨行入甚深法界
一、抉擇菩薩禪觀所緣的原則/七六
二、菩薩﹁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之部派共義/八三 三、菩薩﹁禪波羅蜜﹂與﹁智慧波羅蜜﹂之特色/九四四、菩薩禪觀之所緣正境/一一○
五、結論:人間佛教禪法之特色/一二四
伍、行門之三:日常修持法要 一三七|一四九"
"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
目 次
自 序 一 — 四
目 次 一 | 八
︻上篇 禪觀修持︼
第一單元 人間佛教禪法 一|一五七壹、引言:禪觀路上,幸遇明師 一 | 八貳、理論:﹁人間佛教禪法﹂要義 九|三四
一、引言/九
二、﹁人間佛教禪法﹂的提出/十二
三、﹁人間佛教禪法﹂的定慧知見/十六四、﹁人間佛教禪法﹂要旨/二○
五、結論/三一
目 次 ▼1
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 ▼2
參、行門之一:結期精進之禪觀所緣 三五|七三
—— 安般念、四界分別與無量三昧
一、禪修之類型與目的/三六二、禪觀所緣之抉擇...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