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匡靈秀三浦紫苑侯文詠王浩一猶太商法季暢銷5折起碳水循環讀冊選讀東京日日無路之路陳澄波謝謝你留下來陪我河合隼雄莊子在車上黎智英達賴喇嘛
暫存清單
限量商品已售完

築境•築命•築心:建築師的建築修行,讓我們身心和諧的空間實踐(二手書)

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作者:王淳隆

評價
5收藏
91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二手價:13 NT$ 45 NT$ 360

賣家:Lynch
書況(讀冊判定):良好
備註(賣家自填):無畫線註記
商品備註與退貨說明

限量商品已售完

購買新書
88 317
購買電子書(固定版型)
7 252
其他二手價
54 196元起
圖書館借閱
#先蝦上市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建築 × 設計 × 養生 × 修心

如何改造現有環境中的不理想或不利因素,轉化為更適合我們居住?
如何利用建築物讓我們的身心更加圓滿和諧?

 利用空間讓我們身心健康的方法,久遠以來就出現在世界各地的文明發展中,例如中國的「風水」說、羅馬的「公共澡堂」、哥德式建築的「崇仰上帝」,都把建築空間扣緊身心的調養與調和,讓「空間」與「人」緊密結合在一起。
 建築環境與我們的健康是息息相關的,包括構造體、通風、溫度、濕度、聲音、光線、色採、給水、排水、電氣、瓦斯、用品、家具等,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缺少或不足則會讓我們產生困擾,甚至會造成生活品質降低,使得建築物不適合人居住;最嚴重的情況甚至會讓都市崩解、文明倒退。
 而建築物中肉眼或身體不易感知的細微因素也日夜影響著我們,這包括微塵、蟲蟎、電場、磁場與微波等。有些科學尚無法驗證的其他「力場」,造成個人或多人受到影響的消息也時有所聞,這些都是在建築物中錯綜複雜的存在並且交互運作。
 建築物如果沒有人居住,就跟土石一樣屬於自然的一部分,但只要我們生活在其中,必然會形成一種循環的生態鏈。我們可說是這些複雜運作的發動者,也是生態鏈的最後接受者。由於是發動者,具有主動的積極意義,所以我們的環境絕非命定不可變,也絕不只是受命運撥弄的小卒而已。只要我們夠了解,就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
 本書引入一些佛法修行的概念,來說明空間如何有助於長養身心,如何利用各種因素來轉化建築物與我們的關係,將負面的質素轉變為正面的量,把正面的質素再加以強化,讓我們的情緒、人際關係、健康、壽命、甚至智慧,都能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達到身心的和諧完美。



作者簡介:

王淳隆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淡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現為今一建築師事務所合夥建築師。經常受邀為建築設計評審,任中華建築金石獎評審二十多年。1986年起,隨從洪啟嵩老師座下習禪,常年習佛參禪,參與土城承天禪寺重建規畫案、美國萬佛城台灣總道場彌陀聖寺規畫案,及罕見疾病文教基金會中心建設案。2010年,在與洪啟嵩老師暢談之中,開啟了慈湖道場覺型建築實驗室的契機。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二手書版本、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呈現為準,若影片內未有附件或贈品
呈現即表示此二手商品無提供附件或贈品。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