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過著有衝突的生活。衝突無所不在:從各種因其策略、角色不同而分裂的組織,到因種族、經濟、宗教或政治而分裂的地方社群;從親子、手足或姻親之間世仇而四分五裂的家庭,到因內亂而分崩離析的國家。如果在這些「熱」衝突(情緒強烈、聲音喧噪、緊張情勢顯而易見)之外,再加上其他許多「冷」衝突(情緒壓仰、緊繃的沈寂、無形的壓力),我們必須向自己坦承,衝突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雖然熱衝突和冷衝突就像夏季和冬季那樣截然不同,但如果處置不當,都會有毀滅性後果。二者都會造成我們的組織長期無效率,我們的社群爭鬥不和,我們的生活混亂不堪。無論我們喜不喜歡,衝突總是在那兒。因此我們每個人面對的問題是:「我選擇如何應付衝突?」
葛容認為,放眼望去,目前許多領導者都有失職守,而組織、學校與政府單位依然充斥著引起分裂的權威者與平庸的經理人,而葛榮眼中具有「調停」能力的領導人能轉化衝突,讓彼此能更接近共識。根據數十年處理組織、政府與全球衝突的工作經驗,作者提出一項威力驚人的領導新架構,也就是領導人應該像個「調停者」,除此之外,提供八項具體明確的工具,幫助領導人轉化棘手的爭論。
這八項工具是:
◎宏觀視野——致力於準確掌握衝突中任何一方錯綜複雜的特性。
◎系統思考——盡可能指出所有與衝突有關的重要元素,並了解這些元素之間的關係。
◎完全洞悉——運用你所有的精氣神及情感,見證涉入的衝突。
◎探究根源——提問可引出有關衝突重要資訊的問題,這些資訊對了解如何轉化衝突極為重要。
◎有意識交談——覺察到我們有各式各樣的選擇可以決定要如何發言及聆聽。
◎對話——為了催化有能力「搭建橋樑」及「創新」的優秀人才而溝通。
◎搭建橋樑——建立跨越組織或社群內種種分界的夥伴關係及聯盟。
◎創新——促進社會或企業突破,創造解決衝突的新選擇。
這些就是調停者不可少的工具。這些工具應該屬於每一個人,一如人人都有權獲得影響健康的醫學資訊、影響個人權益的公民資訊一樣。這也是本書的目的,讓所有希望更有效、更創意處理生命中各種衝突的人,能夠更方便接觸到調停者的技巧。
葛容目前任職於調停者基金會主席(Mediator Foundation),並為全球領袖網路創辦人(Global Leadership Network),近期則為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推展全球學習社群的對話平台。
過去二十多年來,葛容成功地協助全球公、私部門組織領導人處理衝突爭端,尋求共有目標與價值的結合,在差異中建立對話橋樑。冷戰時期,葛容成功促使前蘇聯與美國電影工業領導者面對面,召開娛樂高峰會(Entertainment Summit);1997年與1999年,葛容推動美國國會兩黨讓步行動(Bipartisan Congressional Retreats),鼓勵民主、共和兩黨領導者,重新著眼於眾議院,乃至於政治發展的最佳利益,發展全新領導風格。
近年來,葛容致力於全新的跨界領導力與相對觀點領導者之間的深度對話,做為全球化時代,對話橋樑建立的濫觴;其全球領袖網路的工作目標之一,就在於建立領導力的新視野,該組織曾協助舉辦美國眾議院議員「禮貌度假會議」、世界經濟論壇與世界社會論壇對話平台等,參與以巴衝突爭端解決、環境學者與經濟學者的對話,以及全球各地領導力會議。此外,葛容關注於新世代領導才能的培育工作,讓青年學子具備超越既有階級、性別、語言與政治意識型態疆界的思考、行動與領導才能,共創一個正義、和平與永續發展的世界。
作者簡介:
馬克‧葛容(Mark Gerzon)
暢銷作家馬克‧葛容,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紐約時報》譽其為「公民論述專家」,十餘來年,曾擔任聯合國、美國眾議院及世界各領域企業和民間組織的推動者及領導教練,對促進超越國際、種族與信念的密切合作,有卓越貢獻。出版過《越界領導》(Leading Beyond Borders)、《英雄的選擇》(A Choice of Heroes)等暢銷書。目前擔任調停者基金會總裁及該基金會計畫「全球領袖網路」的協同主持人。《衝突管理》一書,已被譯為六種語言,包括俄文與中文。
譯者簡介:
馮克芸
畢業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新聞所、清華大學中語系,曾任天下雜誌出版部副主編、聯合報編譯、遠見雜誌後製作召集人,譯作有《情感行銷的符碼》、《衝突管理》、《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等十餘冊。
章節試閱
把衝突當成資產
每個人生活中都難免有衝突。衝突無所不在:從各種因策略、角色不同而分裂的組織,到因種族、經濟、宗教或政治而分裂的地方社群;從親子、手足或姻親之間世仇而四分五裂的家庭,到因內亂而分崩離析的國家。如果在這些「熱」衝突(顯而易見的強烈情緒、喧鬧聲音、緊張情勢)之外,再加上其他許多「冷」衝突(情緒壓仰、緊繃沈寂、無形壓力),我們必須坦承,衝突是生活的一部分。
雖然冷熱衝突就像夏季和冬季那樣截然不同,但如果處置不當,二者都會有毀滅性後果,造成組織長期無效率,社群爭鬥不和,生活混亂不堪。無論我們喜不喜歡,衝突總是在那兒。因此每個人面對的問題是:「我選擇如何應對衝突?」 以下是我在領導及調停實務中所聽到的心聲,揭露了我們周遭的各類衝突:
「我實在羞於承認,」一名年輕國會議員壓低聲音,彷彿是在向神父告解:「儘管我曾答應選區民眾要定期和他們會晤,我還是取消了許多城鎮的座談會。這種集會已經變得太可怕了。」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好像身陷重圍,」有位企業執行長在一場研討會的休息時間說:「被一堆衝突團團圍住,衝突的對象有正在告我們的競爭對手、想跟我們改變合約內容的合夥人、抱怨我們決策的股東,還有總是拿新法規來刁難我們的政府。真是見鬼了,有時我真納悶,究竟還可不可能好好做生意。」
一對父母親眼露恐懼地望著附近的小學,然後憂心的父親說:「我絕不把兒子送進那所學校!我現在讓孩子在家自學,這樣他們就能學會我們的價值觀,而不是學會講一堆垃圾。」
這些衝突都是千真萬確的。這些衝突避免不了,也不會消失。
藩籬倒了,衝突直接面對面
為什麼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面向,似乎都愈來愈多衝突,而且這些衝突也愈來愈複雜、棘手?因為許多壁壘藩籬都倒下來了。
在我們居住的社區,民眾之間各種差異正在加深,同樣地,工作組織裡各種歧異也愈來愈嚴重。如今全世界有超過六萬三千家跨國企業,在全球各地有八十萬分支機構。這些公司雇用了超過九千萬人,創造每年全世界國民生產毛額(GNP)的25%。四十年前,全世界60%的大型跨國企業都是美國公司,現在不同了,世界大型跨國企業中只有三分之一是美國公司。在不到三十年的時間,跨國工作的生意人已大幅增加。 國家和文化的差異只是這種改變的一部分。對當今許多領導人而言,更迫切的挑戰是他們自己組織中的各種差異。民間企業資深執行長只向老闆及股東負責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這些執行長要向多半散居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樣利害關係人負責。他們在不同國家的各個關係人之間周旋,包括員工、多家供應商、顧客、政府(各自訂有不同的法規系統),以及相關非政府機構(環保、勞工權益、人權組織等)。高效能的領導人如今必須發展出將差異轉化為契機的技巧,否則將無法成功。
能夠穿越分裂界線的領導人,一向是人類文明所不可或缺的,但當前對這種領導能力的需求甚至更大、更急迫。只認同單一企業、社群或一部分地球的領導人,實在無法管理整家企業、整個社群或地球。相反地,我們遠比過去更需要能協助各部分齊步努力,以強化整體的跨界領袖。
回應衝突就是領導
這本書談的是,你我生活在這種充滿差異的世界,該如何應對進退。不可否認,衝突確實有可能是危險而深具毀滅性的,選擇如何回應這種衝突,就是一種領導。我們需要領導的新模式,把解決衝突當成首要目標,當作是領導力的基本考驗。這本書就提供了這樣一個模式,把衝突轉為資產而非負債的模式。
世界正在迅速轉變。多元化和變動已經成為常態。科技不斷演變,決策變得遠比過去複雜。跨界衝突——跨越文化、經濟、宗教、族裔和意識型態的界線,如今非常普遍了。在這樣的世界,調停領導變得絕對重要。「調停領導」涉及的是真誠且創意地面對差異,完整了解各種差異的複雜性及範圍,且讓涉事者都朝新的解決方案推進。這種領導需要超越一般人對差異所產生原始而強烈的反應,那種反應可歸咎於一種敵我意識。調停領導需要許多領袖從未顯露的某些能力,運用個人及專業技巧把嚴重的衝突轉化為合作、創新而深具價值的契機。
無論是在國際談判、企業策略計畫研討會,或本地學校董事會中,如今我們遠比過去接連上更多複雜的系統,接觸到更多文化、更多思想體系、更多專業及技巧,也因此遠比過去接觸到更多人的差異。避開這些差異不是辦法,因為那是嵌在我們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
雖然衝突是所有組織的一部分,卻鮮少有人傳授處理衝突的技巧。只消對比一下,衝突在你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和學校裡幾乎不教此事,就可以理解這種弔詭。這也是我為何寫本書的原因了。
把衝突當成資產
每個人生活中都難免有衝突。衝突無所不在:從各種因策略、角色不同而分裂的組織,到因種族、經濟、宗教或政治而分裂的地方社群;從親子、手足或姻親之間世仇而四分五裂的家庭,到因內亂而分崩離析的國家。如果在這些「熱」衝突(顯而易見的強烈情緒、喧鬧聲音、緊張情勢)之外,再加上其他許多「冷」衝突(情緒壓仰、緊繃沈寂、無形壓力),我們必須坦承,衝突是生活的一部分。
雖然冷熱衝突就像夏季和冬季那樣截然不同,但如果處置不當,二者都會有毀滅性後果,造成組織長期無效率,社群爭鬥不和,生活混亂不堪。無論...
目錄
目錄
前言 把衝突當成資產
第一章 煽動家
第二章 管理人
第三章 調停者
第四章 宏觀視野
第五章 系統思考
第六章 完全洞悉
第七章 探究詢問
第八章 有意識交談
第九章 對話
第十章 搭建橋梁
第十一章 創新
結論 化衝突為契機
附錄 爆發衝突時怎麼辦?
目錄
前言 把衝突當成資產
第一章 煽動家
第二章 管理人
第三章 調停者
第四章 宏觀視野
第五章 系統思考
第六章 完全洞悉
第七章 探究詢問
第八章 有意識交談
第九章 對話
第十章 搭建橋梁
第十一章 創新
結論 化衝突為契機
附錄 爆發衝突時怎麼辦?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