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限量珍藏版-芒果、香蕉款,三款封面內容相同】
三款書封採隨機出貨, 芒果及香蕉為首批限量。相信在地的力量,
從產地到餐桌,他們用汗水和微笑,
種出臺灣人樂觀勤奮的文化。
有一種人,即使身處貧縣、貧鄉、貧村,還是堅持善待土地;
有一種憨膽,不畏病蟲天災、不畏產業外移。
他們是一張張的平凡卻不平凡臉孔,為臺灣種出甜蜜蜜的果實。
他們是誰?
三兄弟和叔叔,復育阿公那一輩就開始種的南投土鳳梨,邀請各地旅客來喝一杯好茶、吃塊鳳梨酥。
水哥走過匪類青春,一無所有回到雲林,在貧瘠鹽地上為自己爭一口氣。
貴香姐懇求同鄉栽種梅樹,只為保有那滿山頭梅花盛放的童年記憶。
還有,不做科技新貴、留在家鄉種出方型西瓜的另類七年級CEO、舉人後代回老家孕育釀酒夢、吳寶春帶動使用甜美荔枝乾製作麵包的風潮、打進日本市場的玉井芒果阿公、為宜蘭留下最後一片金棗園的橘之鄉、為了幫助農人而收購盛產水果,鮮果放愈多愈好的春一枝冰棒……
看天吃的每一口飯,都是幸福!
十種台灣水果,十個感人故事
他們用數十年的光陰,勇敢與堅持地守護台灣土地,
以微笑弧度、樂觀擁抱困境,創造出獨特的水果人生觀。 果然!台灣。踏實、甜蜜、幸福、樂觀!
從產地到餐桌,人、土地、自然交織而成的細膩情感,每一口都如此濃醇動人。
本書走訪台灣各縣市,紀錄十種水果背後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及美麗影像,呈現烈日底下台灣農民的樂觀美學,和守護土地家園、為台灣水果找出路的堅持與努力。
沒有口水,只有汗水。
每一種水果都是一個人生故事,原來,台灣人堅持勤奮的美好性格,就藏在這些水果的甜蜜滋味裡。
本書視覺邀請兩大名家聯手打造──
書法名家董陽孜封面題字、亞洲最有影響力設計師陳俊良擔任美術設計,
呈現出富有人文關懷深度的視覺設計。作者簡介:
藍麗娟
專職作家。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曾任《天下雜誌》副主編、《Cheers》雜誌副主編,作品曾獲兩岸關係暨大陸新聞報導獎雜誌類首獎。著有《人生基本功──建築師潘冀的砌磚哲學》、《跟著安藤忠雄看建築》、《我的環台夢──劉金標的73歲自行車環島日記》、《夢想的騎點──跟著標哥京騎滬動》、《就溜吧!拋開一切環島去》、《不上班去釀酒》、《開始在紐西蘭自助旅行》、《新東京美學經濟》、《大陸工作一卡通》、《老闆為你泡咖啡》等書,譯有《亞洲名牌聖教》。
藍艷秋
現為康寧大學休閒資源暨綠色產業學系助理教授、康寧大學學生暨教學資源中心主任、生態關懷者學會理事。台灣大學植物病蟲害學研究所昆蟲組博士,曾任台灣昆蟲學會理事、台灣昆蟲學會副秘書長、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課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為行為生態、生物多樣性。關心台灣的土地、農民、生長在這裡的所有動物、植物以及土地倫理議題。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海基會董事長 江丙坤
農委會主委 陳武雄
觀光局長 賴瑟珍
南投縣長 李朝卿
彰化縣長 卓伯源
宜蘭縣長 林聰賢
高雄市長 陳菊
臺東縣長 黃健庭
臺南市長 賴清德
雲林縣長 蘇治芬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昆蟲研究權威 朱耀沂
生活美學作家‧南村落總監 韓良露
上下游新聞市集網站主編 蔣慧仙
掌生穀粒創辦人 程昀儀
《棄業日記》作者 買買氏
【好評推薦】
「推薦給所有臺灣民眾,更要推薦給來台旅遊之大陸人士。
相信在閱讀本書後,能深入認識臺灣本地的自然風土,並進一步被臺灣人民勤懇踏實精神所感動。」
海基會董事長 江丙坤
「《果然臺灣》讓人看到臺灣農民簡單生活背後的生命底蘊,
看到他們對待土地的真誠,每一篇故事都是精彩的生命風景」
觀光局長 賴瑟珍
「以台灣水果的「另類生產履歷」型態出書,可讓更多人對農村生命力由認識到熱愛,
進而採購,提升農村經濟,這就是「愛台灣啦!」」
南投縣長 李朝卿
「台灣的魅力就是來自於每一位願意守護家鄉、堅持理想的你我身上!
讓我們藉由閱讀本書的內容,共同找回我們生命中那段最純真、最樸實的記憶!」
彰化縣長 卓伯源
「願藉著這本書的付梓,讓世人品嚐尚正港的臺灣味。」
宜蘭縣長 林聰賢
「他們用心與這塊土地交陪,綻放無窮的生命力,是如此令人激賞。
再此讓我一起為這些愛水果、愛土地的臺灣人喝采吧!」
臺東縣長 黃健庭
「當我們品嚐美味的水果時,請大家不吝給辛勤工作的果農們掌聲,
感謝他們的付出,才能讓我們有豐餚的生活。」
臺南市長 賴清德
「就算在最貧瘠的土地,只要創新與努力,一樣可以種出幸福的果實。」
雲林縣長 蘇治芬
「離開農村的、身在農村的、對自己前途有所疑惑的人,都該看看本書,一定能從本書得到一些啟示的。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不能寄望別人為你開路。」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昆蟲研究權威 朱耀沂
「我深深為兩位作者筆下立體的、充滿細節的果農生命史感動;
而農業也不再是生硬的專業知識,而是具有生活感的、會呼吸的,
可以與自己的生命經驗不斷地產生對話。」
上下游新聞市集網站主編 蔣慧仙
「作者走訪全台灣找出天生的大地耕作者,
及人們咀嚼在口中永遠不會再相逢的經典農作。」
掌生穀粒創辦人 程昀儀
「透過本書一位位農友的故事,你將不只認識台灣的極品水果,
還可以得到數十個值得收藏一輩子的人生態度。
敬,這群在台灣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哲學家!」
《棄業日記》作者 買買氏
【推薦序】
擦亮「來自臺灣」的招牌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江丙坤
臺灣在獨特的風土環境下,孕育出豐富而高品質的農產品,長年外銷國際,極富競爭力。而鳳梨酥、蜜餞等加工食品,更是國內外觀光客伴手禮首選,也是陸客來臺指定必買的臺灣特產之一。
我出身南投,成長於農村,非常了解農家靠天吃飯的艱辛。海基會日前亦曾邀請媒體參訪位於南投的「微熱山丘」,看見富有創新思維與創業精神的農家子弟,創立農企業,為臺灣農業開拓新的發展方向,非常感動與欣慰。本書有專章報導微熱山丘的創建歷程,和創辦團隊堅持使用家鄉食材、為農村創造就業機會的理念,相信也能鼓勵更多農民勇於創新,善加包裝、行銷精緻的農產品,為台灣農產品打下一片新天地。
本書介紹臺灣果農如何引進、嫁接外來品種,克服病蟲害、天災、運銷等難題,成功種出高品質水果,並打進國際市場的歷程,讀之令人感佩。在此,不僅將這本書推薦給所有臺灣民眾,更要推薦給來台旅遊之大陸人士。相信在閱讀本書後,能深入認識臺灣本地的自然風土,並進一步被臺灣人民勤懇踏實精神所感動。
兩岸直航及簽署ECFA實施後,政府已為農產品銷往大陸,鋪設一條便捷、低關稅的坦途,期待農民朋友發揮踏實、創新的精神,追求高品質的精緻農產品,才能在激烈競爭的大陸市場上,共同擦亮「來自臺灣」的招牌。
每一篇故事,都是精彩的生命風景
觀光局局長 賴瑟珍
有一種幸福叫作簡單,有一種感動叫作真誠,《天下雜誌》出版的這本「果然台灣」讓人看到臺灣農民簡單生活背後的生命底蘊,看到他們對待土地的真誠,每一篇故事都是精彩的生命風景,他們共同的特質是都經歷無數風災地變的淬煉,汗水與淚水交織出的歡顏愈發令人動容。
這本書作者以細膩筆觸描述的每一位農民,都和土地有著濃烈的情感,這種來自土地與鄉情的呼喚,縱然在時空變遷之後,力量依然強大無比,也是土地賦予他們風雨都擊不倒的生命能量,而血液中對真善美的堅持,使他們都可以在各自領域中成為最頂尖的果農。像雲林西瓜CEO廖文斌「台灣水果不需要低價競爭,只要打出品質與良心的國際形象就能勝出」、雲林種蕃茄的許清水「不能欺負土地,不能欺負人,要善待周圍的人」。這不只是種水果的態度,更是與人相處應有的真誠,也是他們成功共同的特質。
十大香蕉達人劉吉和先生的話,相信會引起很多國人的共鳴,劉先生說:「臺灣人真的很有福氣,我們住在得天獨厚的寶島,水果好吃,種類又多,價格實惠,我們真的要珍惜,要感謝這片土地。」這也是觀光局推動「旅行臺灣.感動一百」很重要的感動元素。
臺灣水果世界知名,本書深入採訪許多不為人知的水果人物故事,不只是行銷臺灣水果的好書,更將臺灣人良善溫暖、樂觀踏實的特質傳達出去,透過臺灣農民美麗的身影和動人的故事,一定可以吸引更多國內外觀光客,深入認識臺灣水果,與臺灣風土人情美好的一面。
勞動是時尚,農業是寶藏
掌生穀粒創辦人 程昀儀
我看見!
將在地精神發揮到極致,就是國際化!台灣的在地精神當然從土地上發芽、成長、茁壯、開花最後有結果。不用太多想像,這就是農業!
但是經營農業千真萬確需要很多的想像。你要學習接受不完美,你要學習享受遺憾,就像……李泰祥大師在創作〈告別〉到發表〈不要告別〉的歷程說過:「遺憾是最重的。比幸福還無法忘懷,與完美總差那麼一點兒。」滋味寂寞口感浪漫。
因為你不會再遇到一樣的風味,永遠。
在我們的眼中看見,農作物的價值不只是飽足口腹的糧食,它是天地人感情交流後的大地創作。回頭看古老的人類的文明,都發生在大河流域的兩岸,因為那樣的土地才能孕育人類的飲食,這就是農業的初始。就像華人的象形文字,是從認識蟲魚鳥獸、日月山川開始,我們的祖先在宇宙時間裡刻寫下承諾,要與環境天長地久。農業就是自然而然的文化,與創意源頭。
這個時代,我們看見一波一波的年輕人回農,紛紛用真情投入土地,藍麗娟與藍艷秋更穿上了農業的靈魂外衣,征戰文化創意的生命風雨。因為聆聽別人的往事於是也寫下自己的故事。作者走訪全台灣找出天生的大地耕作者,及人們咀嚼在口中永遠不會再相逢的經典農作。
就在雲林〈鹽地裡的玫瑰蕃茄〉,說了一則硬頸水哥用十二年的光陰證明,相信土地就有幸福的故事;
到了台東〈冰封善果的春一枝〉,傳唱一段因珍惜物資而意外成就的在地好品牌;
深入南投〈綻盛土地的青梅〉,彈奏一曲兒時傷痕、地震、風災土石流,都趕不走愛鄉愛土的傳奇堅毅大調……
因為尊重土地倫理與土地相親,所以能與更多物種生命共好。透過作者的筆,耕耘在紙上的軌跡,讓我們看見新的農業生活價值觀,人們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日常生活物質需求被滿足的同時,又讓樂趣與熱情的創造力繼續製造一種誘惑與魅力在工作中……不就是大多數人們一生所追求的價值嗎!當我們學會肯定勞動與流汗是高尚的行為,讓晴耕雨讀變成一種生活的風格與基調,哇~多美好的台灣,多美好的未來!這會不會是一個新的農業時代的到來?
那天看到一句話「醒著做夢的人比較可怕,因為他真的會去做。」我一直笑一直笑,笑完發現是在笑我們這種人。但是繼續前進,膽大大不害怕!
因為這五年來的陸續看見,我相信台灣農業就是寶藏。
敬,這群在田裡的亞里斯多德!
《棄業日記》作者 買買氏
如果亞里斯多德有來世,我想他一定會變成一個農夫。
不信?看完這本書,你就明白了。
二○○八年,我因為一場有趣的種田課開啟了整整一年的台灣田地旅行。現在回想起來,實在是場巨大的意外!明明只是太愛旅行、愛到想要旅行別人的人生,才跑去體驗一日農夫的,沒想到卻因我的農夫老師說話太有哲理,結果引發了這場到全台灣向農夫拜師學習的瘋狂旅行。
我記得當我站在充滿雜草的菜園旁,疑惑地問我的農夫老師:「為什麼妳只把雜草拔短,而不把根也拔了呢?」她竟回答我:「雜草可以避免土壤水分蒸發、乾裂,每個生命都有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所以即便是雜草,也有他在世界上不可取代的價值。」衣服皺得有點像梅乾菜、頭髮不聽話的黏在她汗濕的臉上、沾滿泥巴的手上拎著兩根剛拔起來的蘿蔔……明明眼前的這個人怎麼看都像是個普通的農婦,但她所吐出來的卻如此擲地有聲,這每顆字的重量何僅止於種田道理?更是人生!
我想作者也是同感吧,十一篇文章中特別抽言處理的幾句農夫名言,讓我想起了我那在田間三百多天的哲學課……
在全台灣第一個有機村羅山村,七十歲的有機稻農林運枝伯伯,堅持不灑化學除草劑,硬是清晨四點彎著老邁身軀,用手工替個頭超過稻米的雜草剃頭,他告訴我:「我們不是在種米,是在種心。」是愛心、耐心、也是對環境和人的良心。
在台東鹿野,麗園農場的阿忠、秋花夫婦,被颱風打翻一整片的有機百香果園,他們面對絕境的結語卻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就當作另一個開始。」
在卑南鄉的釋迦田裡,每日勤讀四書五經的果農王旭朗說:「人對天地要有敬畏感激之心,越飽滿的果實就垂地越低。」
穀東俱樂部發起人賴清松渾身溼透的站在大雨滂沱中,即便用盡發狂的力氣挖溝掘洞都無法順利洩去田裡的洪水,告訴自己的卻是:「成敗已無法計較,只希望經由這樣的磨練,自己能多長一分智慧、減一分執迷,學得面對真實自我的勇氣。」
我們不會種田,但我們肯定有能力把他們面對生命的勇氣和能量種進心田!
我多麼驕傲,〈妖受甜的七年級生〉篇中的主角,竟是我在輔大應用美術系的學弟妹,這群大家以為和農業距離最遙遠的城市七年級生,不只把這股從農人身上挖掘的能量用力種進靈魂,還精采的結出台灣農業急需的創意果實!
仔細看,書中有多幅的圖片皆呈現由下往上的角度「仰望」農夫,這不是這個世代習慣看他們的方式,但卻多麼寫實的反應著,「仰望」才是我們該看待農夫的角度啊!
不管你是什麼樣的處境、什麼樣的背景,透過本書一位位農友的故事,你將不只認識台灣的極品水果,還可以得到數十個值得收藏一輩子的人生態度。
敬,這群在台灣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哲學家!
名人推薦:海基會董事長 江丙坤
農委會主委 陳武雄
觀光局長 賴瑟珍
南投縣長 李朝卿
彰化縣長 卓伯源
宜蘭縣長 林聰賢
高雄市長 陳菊
臺東縣長 黃健庭
臺南市長 賴清德
雲林縣長 蘇治芬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昆蟲研究權威 朱耀沂
生活美學作家‧南村落總監 韓良露
上下游新聞市集網站主編 蔣慧仙
掌生穀粒創辦人 程昀儀
《棄業日記》作者 買買氏
【好評推薦】
「推薦給所有臺灣民眾,更要推薦給來台旅遊之大陸人士。
相信在閱讀本書後,能深入認識臺灣本地的自然風土,並進一步被臺灣人民勤懇踏實精神所感動。」
海基會...
章節試閱
1. 鹹鹹的幸福──鹽地裡的玫瑰蕃茄
走過匪類的青春,他回到故鄉,耕耘起鹽地,
不服輸,他拚上性命和自己賭一個未來。
在貧瘠的鹽地上,接受挑戰,種起極少人能成功的新品種。
十二年的時間,他証明了,相信土地,就有幸福。
場景:雲林‧口湖
人物:硬頸水哥─許清水
全臺灣最貧窮的縣市是什麼?
雲林縣。
全雲林縣最貧窮的鄉鎮在何處?
口湖鄉。
全湖口鄉最貧窮的村莊在哪裡?
水井村。
水井村位於北港溪出海口一公里範圍,全村兩百戶人家,大半的農地因飽含鹽份,幾乎是「種什麼就死什麼」,人們普遍意志消沉,鬱鬱寡歡。
同樣在這塊鹽地,有位青年卻種出特別甜的番茄,因為鹽份把甜味提了出來,連色澤都帶點玫瑰色,所以稱為「玫瑰蕃茄」,價格比市面高出三至五倍,供不應求,訂貨要等三個月,客人還是願意苦等。有趣的是,他的幸福也是種蕃茄來的。
六十年次,人稱「水哥」的許清水,就是這貧縣貧鄉貧村裡的傳奇青年果農。
怕蟲的農夫
車行北港溪下游河畔,濕地、休耕農地互相交錯,陽光把土地曬得亮晶晶。停車蹲地查看,土表著實覆著一層白色的結晶。
你嚐嚐看,是鹹的。
高架橋下,排排站的電線桿比全村人口還多,其中一柱特別厚實,原來,那並非電線杆,而是比人高的看板:「水哥教育農場」,頂上還綴著三個人頭大的紅色蕃茄圖案。
鐵皮興建的蕃茄集貨場裡,身材精瘦,理平頭的許清水瞇著眼睛笑,嘴裡不時嚼著檳榔,你好奇,他的精瘦是因為吃檳榔太燥熱抑制食慾吃不下飯,還是因為忙農事沒空吃飯?
都有。許清水咧嘴笑出夜市攤上烤玉米般的色澤。
這就是他,不造作,絕不因為訪客是媒體、作家、學者、或達官貴人,就去換套稱頭的衣服,或暫時不嚼檳榔。
他把你當作隔壁鄰居或多年好友那樣領進門,切了一大盤花蓮來的西瓜請你吃,嘴裡不住喃喃:「不好意思,剛才忘了先拿去冰箱,西瓜冰了比較好吃。」
怕你中暑,扭開冷氣之外,還抓來電風扇對著你吹。
這樣好客又靦腆,不因常常出現在電視螢光幕上而稍減。
七月盛夏,坐進許清水家的客廳只能吃外地來的西瓜,卻吃不到玫瑰番茄,許清水解釋,蕃茄怕熱,夏天的蕃茄比較不甜,就讓土地休養生息,他就是接單,等到秋季才開始種玫瑰蕃茄,到冬季、春季才慢慢出貨。
「說實在,蟲軟軟的,我有點怕,」許清水承認,臉上閃現一絲懼色,「我這裡是有機種植,夏天天氣熱,蟲特別多,所以我現在夏天都不種蕃茄了。」
你呵呵笑,這人高馬大,高中時不認真讀書卻逞義氣愛打架的許清水,竟然會怕蟲,這樣怎麼當農夫呢?
「是真的啊!而且,我小時候對作農很排斥,從來沒想過我會當農夫!」許清水睜大圓眼說。
從沒想過走上務農的路
記憶猶新的童年時光,許清水的父母親出外到高雄工作討生活,留下阿嬤照顧這片祖先傳下來的鹽地,帶大許清水兄弟姐妹。阿嬤特別疼愛許清水,總是帶著他到田地裡工作,祖孫的感情很親稔。
一天夜裡,阿嬤摸黑出門巡田水,走近墳墓邊的田地卻不小心驚動了一隻狼狗,狼狗張開大口一咬,阿嬤的腿被咬得血淋淋,痛苦的回到家,許清水在病榻心疼得一直喊阿嬤阿嬤,沒想到,許清水的淚水還沒擦乾,阿嬤竟然就這樣過世了,享年六十九歲。
「應該是破傷風吧。」許清水木然的說。
那一年,他還只是國小四年級的孩子,卻失去心目中最親,最重要的人。
從此,他對農地,作農,與墳墓都有敵意,因為,是它們一起害死阿嬤的。
爸媽從高雄趕回來料理後事,許清水回到爸媽的懷抱,放學後,爸爸要他到田裡幫忙,他點點頭跟著去了,雖然心有餘悸。
收割時,田裡留下一堆堆的稻草,爸爸放火燒草,大風吹來,火勢延燒,連鄰家田地上的稻子都著火了。身材矮小的許清水在自家的田裡與鄰田間跑來跑去,一下子要撲滅鄰田的大火,一會兒又要跑回自家的田裡顧著,讓火燒得旺。一邊打火一邊燒火,又驚又慌,來來回回熱得頭都昏了,稍稍疏忽,大火就燙傷皮膚,痛得他哇哇叫,「無形中,對土地很排斥!」
對土地沒有感情,十八歲時,許清水上臺北,跟家鄉來的年輕小夥子們群聚三重埔,不是抽菸、喝酒就是賭博。從當兵前到退伍後,他當過送貨小弟、作過貿易公司的外務人員,三天兩頭換工作,典型的「月光族」,拿到月薪就花光光。 「今天我有錢先花我的;明天朋友有錢就花朋友的。」
更多的時候,許清水失業又缺錢,青黃不接,打電話回家時結結巴巴,哥哥一聽,就匯入一筆錢資助他,「真是很匪類的生活!」許清水回憶,搖頭苦笑。
二十六歲那年,許清水再度失業,一通哥哥打來的電話翻轉他的人生。
「阿水,爸爸已經六十歲了,你也已經二十六了,三天兩頭換工作,我還要一天到晚匯錢給你不是辦法。這樣吧,家附近荒廢的田地很多,你回來種什麼都好,有種就有得吃,起碼可以自食其力。」
許清水的大哥是專門蓋蘭花溫室的,他跟許清水的爸爸商量,爸爸拿五分地去貸款幫許清水蓋一間溫室。
這通電話早一點或晚一點打來,許清水或許不會回鄉作農,但是,這一回再度失業,手頭已經緊一陣子了,爸媽的年紀大了,自己的人生好歹該認真打算。
「我跟你說,溫室種菜不難,播種的那天辛苦一點,其他時間都不太需要照顧,很輕鬆的啦!」哥哥半哄半騙,不久後,許清水回到水井,出現在家門口。
我不爽被人家看不起
到底是在大臺北討過生活,許清水也懂得市場調查的道理。
騎著車,他只要看到農地上矗立著溫室,就進去,開門見山的問:「啊你種這個甘好?」
問著問著,他開始描繪,自己這塊五分地上的溫室該種什麼作物。
沒想到,溫室搭起來,庄裡的鄰居也看見了,紛紛冷嘲熱諷,沒一句好話。
「我種一輩子了,這樣種就能活了,哪裡需要蓋什麼溫室?」
「啊!這個沒出息的,沒用的啦!」
「我跟你賭,他阿爸阿兄會給他糟蹋了!」
冷言冷語隨著西海岸來的風,吹進了許清水的耳朵。
「我承認,以我以前的習慣,吃不了苦就會跑掉,但是,這一次,頭已經剃了下去,我不爽被人家看不起,我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賭性堅強的許清水,發誓要在鹽地裡打拚一番作為。
剛開始,許清水在溫室裡種小黃瓜、地瓜,投入之後才發現自己是被哥哥爸爸騙了,農事又多又雜,每天都有得忙,不像工廠至少有生產模式,能定時上下班。
但是,箭在弦上,不能不發。
第一季收成了,成果還可以,他在庄頭上就算不是走路有風,也能抬頭挺胸,沒丟誰的臉。
後來,他發現小黃瓜與地瓜的經濟濟價值不夠高,開始種蕃茄、美濃瓜。
忙了一季,果實甜又美,才知道真正困難的是銷售。
蕃茄收成了,他請貨運行送到拍賣市場去,光是運費,一台斤的成本就是一‧五元。交易完成,市場人員打電話通知他:「蕃茄賣掉了,可是,扣掉市場清潔費,你賺的錢還不夠付呢!」他一聽,搖搖頭,急急忙忙去匯款。
有一回,他送了二十箱蕃茄去拍賣,卻收到四十箱的款項;他趕緊電詢對方:「我只送了二十箱去,你多匯了二十箱的錢,匯錯了!」對方體諒他的辛苦,回答:「沒關係啦,你先把錢收著,下次你送二十箱,我們再算。」他不依,堅持當天就匯回多餘的款項。
不只是蕃茄,他種的美濃瓜儘管香氣撲鼻,拍賣市場卻是價格低迷,不敷成本。
於是,他生氣了。
「我自己賣!」
天還沒亮,他起床摘美濃瓜,清晨四點已經在市場上鋪好攤位,有位早起的婦人行經市場,他現場削皮,請婦人吃。
「嗯,真甜啊!」婦人讚不絕口,打開錢包,提了好幾顆美濃瓜回去。
就這樣不斷現削現賣,自產自銷,市場擺攤第一天,他賺了六百元。
第二天,他早一點起床摘瓜,多載了些貨,削啊削,客人試吃不斷,賺了三千元。
第三天,他更早起床摘瓜,客人也很捧場,半天不到就賣光,摸著口袋裡當天賺的六千元,喜孜孜的提早打烊。回到家才想起來,「啊!慘了!我那只向姑姑借來的秤丟在市場了!」
飛車回到市場,秤不翼而飛,只好買新秤賠給姑姑,做了一天白工。
「坎坷啊!」他欲哭無淚。
因為窮困,連買酒買菸的錢都沒有,跟昔日「匪類」的朋友聯絡也少了,如果不在溫室,就是在家當宅男,他的自我愈縮愈小,成了自卑。
有一次,朋友特地來看他,邀他上「酒店」。「在鄉下,所謂的酒店其實就是小吃部啦!」他澄清。
他忙完農活,想回家換一套衣服穿,才想到,自己窮到只有四套衣服,冬天兩套,夏天兩套。昨天的衣服還沒洗,身上的衣服在溫室裡弄得髒兮兮,怎麼辦?
結果,他只好穿著拖鞋、短褲、髒上衣,臨入「酒店」之前,想到上衣髒兮兮實在不好意思,索性把上衣脫了,打著赤膊進去。
新品種勾起賭性
經歷這段自卑又貧困的摸索期,他決心調整作物,以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小番茄為主。
學生準備好,老師就出現。
這時候,貴人出現了: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教授蔡東纂。
蔡東纂是線蟲研究權威,而且,他發現並提供給農民使用的「蔡十八菌」,以培養微生物產生有效胺基酸的方式,為作物提供養分並制菌,救活包括柑橘類在內的多種作物,成為作物救星,造福農民。因此,農民也直接稱他為「蔡十八」。
蔡東纂來到溫室,對他說:「有個蕃茄品種,種的人不多,成功的人更少。一般果農不會來種。」
為什麼?
「因為耗損率高,管理不易。如果未善加管理,耗損率甚至高達70%-80%。」蔡東纂說完,也勾動許清水的賭性,躍躍欲試。於是,許清水引進這個農友公司開發的新品種,開始試種;蔡東纂責不時來到溫室給予技術指導。
許清水成功了。
新品種蕃茄的果皮薄,甜度高,一般的番茄甜度約七度,他的甜度竟高達十三度。最重要的是,他的耗損率只有10%。
為什麼他能做得到?
「這要謝謝蔡老師!」許清水說,蔡東纂提供農民使用的蔡十八菌能降低線蟲密度,噴灑後對人與生態無害,含十種以上的胺基酸,可提升風味;而且,蔡十八菌能強化蕃茄的根部,養分輸送好。另一個關鍵是蔡東纂研發的生物鈣,能增強表皮細胞,提升甜度,又不影響口感,改善果皮薄易裂果的問題。另外,因為蕃茄怕熱,於是他調節產期為十一月到五月之間,「蔡老師幫我把門打開,我就能快跑了!」
不過,許清水忘了感謝的人是自己,因為,他前幾年累積小蕃茄種植經驗與技術,而且,他不吝眼前的損失,敢於大量疏果──剪掉營養不夠的特小蕃茄,所以能成就後來整園飽滿汁甜的果實。
「蕃茄要好吃,70%在於品種,20%在於肥培管理,最後10%是田間管理。」他說著說著,還是喃喃謝著蔡東纂教授。
美麗的意外,美麗的命名
起初,許清水給新品種蕃茄取名為:「水蕃茄」。
水蕃茄在鄉里間小有名氣,但是並未大鳴大放,直到有一天,有人買了一盒送給雲林縣長蘇治芬。
「我們雲林有這麼好吃的小蕃茄?我怎麼都不知道?」蘇治芬一顆顆吞入,汁甜皮薄,驚為天人,派縣府顧問到處去找,總算打聽到水井村的許清水。
蘇治芬來到許清水的有機蕃茄溫室,許清水用傳統POP作簡報時說出「水蕃茄」三字,她又笑又氣:「這個名字太俗氣了啦!」她為它易名「玫瑰蕃茄」,取其色澤較深,如玫瑰花。
至今,談起這一段,許清水總是笑說:「這真是個美麗的意外。」
如果說,許東纂是許清水培養玫瑰蕃茄的第一個貴人,那麼,縣長蘇治芬就是另一個貴人,為玫瑰蕃茄打開市場知名度,成為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
二○○七年,TVBS「一步一腳印」節目深入報導許清水與玫瑰蕃茄的故事,引起熱烈迴響,連續五年之間,綜藝、新聞等各類高收視率的節目都來錄影。比如胡瓜主持的民視「綜藝大集合」、三立電視台由阿嬌主持的「臺灣尚青」、黃西田主持的「草地狀元」、民視新聞部的「異言堂」、華視新聞、中國時報、壹蘋果等都來報導。「最紅的時候,每個月都有上電視;報紙一報導,一星期可以接到上百通訂購電話。」許清水說。
因為訂單太多,玫瑰蕃茄生長不及,許清水只好先接單再生產,不忘提醒客人:「要等三個月,這樣可以嗎?」
不過,重情義的許清水還是設下優先出貨的例外條款:「八、九十歲的阿嬤給她優先出貨;三個人年紀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的優先出貨;生重病的也是優先。」
搖身成為螢光幕上的蕃茄達人,許清水沒有想到,在這塊祖先傳下來的溪口鹽地,他不只靠著拼勁與賭性種出玫瑰蕃茄,也為自己種出幸福。
比許清水年紀小,家住臺南市的江萱庭,有一天在家看電視,看見許清水在電視螢光幕上說:「人家說中年男人的三大樂事是升官發財死老婆;我只要兩大樂事就好了,老婆是要來照顧疼惜的!」
「現在還有這種男人啊!」江萱庭很驚喜,託人尋找許清水的電話,三天後,鼓起勇氣打電話給許清水,一聊就是兩小時。後來,兩人常常熱線傳情,一天,許清水也鼓起勇氣到臺南與她正式見面,就這樣,幾個月後閃電結婚。
種下的,還有幸福
嬰兒聲啼哭,江萱庭奔進去,一會兒抱著方頭大耳大眼睛的嬰兒,民國百年誕生的娃兒,五個月大,躺在沙發上吸著奶瓶,安靜的沒一點聲響。
「他叫作元澤,為什麼?因為我這個人向來沒什麼原則,有了他,我從此就有了元澤(原則)。」許清水自顧自說完,哈哈大笑。
確實是,以前只要養活自己,現在要養活太太與孩子,這是詩人吳晟所說的甜蜜的負荷。
看著小嬰兒緩緩吃奶,許清水忽然說:「我都跟我太太說,讓小孩慢慢吃,慢慢長大,不要勉強他吃。」
說的不只是餵養小孩的原則,也是他種玫瑰蕃茄,順應大自然的道理。
在他的溫室裡,蕃茄田裡長滿草,絕對不用除草劑,也不用任何化學肥料,唯一使用的蔡十八菌與生物鈣都是天然的,對生態友善的。
「不能欺負土地。」他說。
前些日子,溫室旁的灌溉溝渠竟游來一隻重達四斤的鱉,他喜出望外,因為,唯有在清淨的水中才可能讓鱉存活。
有他們,才有現在的我
下午時分,幾名戴斗笠、用頭巾蒙臉的婦人騎車停在許清水的溫室旁,她們中午回家煮飯,稍事休息便回來溫室繼續農作。她們都是許清水擴大栽種面積之後,農活忙不過來,聘用來幫忙的鄰居阿姨或姐姐。
「這些都是我同事啦!」許清水不讓他們叫老闆,堅持大家互稱同事,他不要複製臺北工作時那種雇傭對立的疏離與冷漠,他覺得工作只有職務不同,並無階級之分;他希望在溫室裡能保持人情與溫暖。
「不能欺負人,要善待周遭的人。」
「我們要感恩,沒有她們幫忙,我現在怎麼可能在這裡抱小孩?」
語畢,他懷裡的嬰兒正睏倦,掙扎著想哭,他情急之下哼起不知名的旋律,胡亂搖擺身體配合旋律,嬰兒忽焉止啼。小小的元澤還不懂,他一出生就受到歡迎,因為,附近的幼稚園與中小學校長已經紛紛登門拜訪,爭取他入學,校長們都希望長期捐款行善助學的許清水能成為家長會會長,德澤更多人。
「十二年了,農夫,是我這輩子做過最長的工作。」許清水歪頭微笑。
回想當年的許清水,傳承自祖先翻騰過兇湧黑水溝而來的賭性,落腳西海岸的貧瘠鹽地,手叉著腰,瞪視天空,膽敢與老天對賭。
今日牌局翻開,他如願種出甜美的果實,為自己種下幸福,也為鄰居十幾戶家庭織就幸福。
「蕃茄是養生的水果,現代人愈來愈重視養生;養生的水果只要品質好,就不會失敗。」
「我們以農立國,臺灣的農業是有希望的;地方產業可以發光發熱,不只自己賺錢,也能創造就業機會。」
北港溪流入臺灣海峽前的入海口,夕陽將海色染成玫瑰色。須臾之間,夜幕籠罩大地,溫室點亮燈,溫室頂上的「玫瑰蕃茄」招牌也閃閃發光。
有數不清的夜晚,你像其他外地人一樣開車經過,又急又昏肚子餓,看到玫瑰蕃茄閃亮亮的看板燈光便趨近問路:「請問,這裡是…是玫瑰小吃部嗎?」直到看見滿園的黃色蕃茄花,你才意會到,這不是什麼快炒小吃店,而是專種蕃茄的溫室,夜裡竟然還有忙得滿頭大汗的果農前來應門。
他就是這位不服輸的傳奇果農,他改寫了貧縣貧鄉貧村的歷史,為未來發展的可能性預留伏筆,因為,他把汗水滴在祖先的鹽地上,為每一顆玫瑰蕃茄提出甜味,而那爆漿的幸福,不只給自家,給全村,也給每一張品嘗玫瑰蕃茄的嘴。
他,是許清水。
1. 鹹鹹的幸福──鹽地裡的玫瑰蕃茄
走過匪類的青春,他回到故鄉,耕耘起鹽地,
不服輸,他拚上性命和自己賭一個未來。
在貧瘠的鹽地上,接受挑戰,種起極少人能成功的新品種。
十二年的時間,他証明了,相信土地,就有幸福。
場景:雲林‧口湖
人物:硬頸水哥─許清水
全臺灣最貧窮的縣市是什麼?
雲林縣。
全雲林縣最貧窮的鄉鎮在何處?
口湖鄉。
全湖口鄉最貧窮的村莊在哪裡?
水井村。
水井村位於北港溪出海口一公里範圍,全村兩百戶人家,大半的農地因飽含鹽份,幾乎是「種什麼就死什麼」,人們普...
作者序
謹以本書獻給包括父母親在內的臺灣農友 藍麗娟
水果的甜,果農的淚
撰寫這篇後記,平靜的心情與數月來始料未及的驚濤駭浪形成巨大對比。
什麼是驚濤駭浪?沒有什麼是絕對的災難,一切都是相對的;能將難關一一克服,就是值得慶幸的喜事。而能從中回收值得珍惜的事物,就是上天賜給的禮物。
五月,母親摔傷脊椎,住院開刀;我在心慌意亂中穩住陣腳,進行採訪工作。七月,父親突然無法走路,緊急住院檢查,發現是腰椎錯位,椎間盤突出與腰椎都壓迫坐骨神經導致病情;進一步開刀勢所難免。
出身宜蘭縣農家,我們的父母親都是可愛的農友,他們脊椎所承受的,來自對土地的疼惜,也來自對下一代的承諾。我與家姊採訪本書的果農時,體會尤深。
走進愛文芒果之父鄭罕池的家,看著鄭罕池因長年農作腰椎受傷,平日要穿著「鐵衣」支撐身軀,我們的感觸尤深。當年他不只自己種作,還將地方上的愛文芒果農生計一肩挑了起來,他的腰椎難道不是被發自內心的責任感給壓垮的?
當我們說到那條五分吊橋因他的建議而改建為中正橋,不僅輸送果實,連學子都能因而安全前往大都市求學進而就業;他不僅成就愛文芒果,還點亮一代年青人的前途。敘述之際,他那歡喜的淚水濡濕眼眶,喃喃說著他毫無遺憾了。我與家姊頓時也紅了眼眶。
兩行清淚也畫過芒果農吳清進的臉龐。他感激教授與研究生們對果農伸出的援手;甚至在水果盛產瀕臨滯銷時,林宗賢教授還帶他到臺北市觀察水果拍賣市場運作流程,從此,吳清進領導的產銷班不只改變採果時間與運銷方式,還建議農會與其他農民跟進。說著說著,他感恩的淚水直流,不能言語。他忘了,他默默協助做研究,還大方分享研究結果,感恩的淚應該來自愛文芒果廣大食用者啊!
在南投縣信義鄉,我還看見疼惜的淚水。貴香姐帶我們到山上,坐在不灑除草劑的五十年梅樹林下,談水土保持,食品安全與衛生,言談間不時嗅聞土地的青香味。她的眼睛總是淚汪汪的,隨時會因別人的窮苦而挽起袖子幫忙,將自身利益置之度外。
在我的故鄉宜蘭,我也流下疼惜的淚。
最難忘記的是六十九歲的宜蘭金棗農陳新郎,我與橘之鄉蜜餞創辦人洪美芳擠進他小小的農用車前座,「幸好我們身材都瘦瘦的,」洪美芳說。
坐定了,陳新郎在顛簸農路上喀拉喀拉喀拉駕著車,車行陡跳的路面彷彿參加戰鬥營。我們來到一片斜坡,那是陳新郎小時候在學校遭霸凌而輟學,與父親一起種金棗的果園,每一棵樹都有他對父親的記憶。談及此,他的眼眶紅了,我也是。想起我那農友父親從小種田,農友媽媽從小放牛養鴨,為了照顧家族更幼小的弟妹而無法就學,犧牲才華與天賦,像枝葉遭綑綁的小樹,無從造就。
我們來到遍植五百棵金棗樹的山坡地,每一棵樹枝與樹幹都往東海岸旭日初昇處生長。那樣陡的斜坡無法站人,我們只能蹲低,看著陳新郎攀著樹枝移動。
由多雨的宜蘭山坡地,果農生命史共同栽培的金棗樹穩穩抓住山坡,如果沒有惜情愛鄉以高價收購金棗的橘之鄉,恐怕也保不住宜蘭特有的金棗樹風貌。
下山時,我向陳新郎索取名片,他從農用車上拿了一張名片大小的卡紙,是手寫的名字與電話號碼。翻過面來,竟是一張口腔癌爛牙圖片。我噗哧一笑,原來,這是陳新郎回收衛生署的嚼食檳榔有害健康宣導海報,剪成名片大小,「呵呵,海報背面是空白的,還可以寫聯絡電話啊!」陳新郎笑出一口黃牙。
當下,我竟笑出淚來。換作是我的農友父母,也會將海報裁切書寫作為名片吧?
至今我將這張口腔癌爛牙名片壓在書桌,提醒自己,這是臺灣人傳統的惜物。
在旗山,蕉農劉吉和之妻陳素敏說起大兒子訂婚時當著親友之面所說的那句話:「爸爸,你種的香蕉是全世界最好吃的!」當下,劉吉和在香蕉集貨場裡拭淚,劉素敏也再度紅了眼眶說:「真的很感心,很感心。」用生命餵養兒女長大成人的父母親,最欣慰的豈非聽見孩子說的這句真心話?
「你這一趟上山下海,把重要水果的產地都跑過一遍了,收獲應該很大吧?」
坐在鹿野高台的草地上,臺東春一枝商行創辦人李銘煌問我。
是啊。我背「倚」中央山脈,想藉此向本書受訪者說:謝謝你們,你們甜蜜的實,飽滿的生命故事,真情的眼淚豐富了我,是我可觀的收獲。
從宜蘭的李子山起始,我走過濁水溪畔西瓜田,爬上八卦山脈看鳳梨田,在南投縣信義鄉與九二一震災後倖存的梅樹一起呼吸,在彰化市品嘗荔枝乾,在大村鄉摘葡萄,在北港溪口玫瑰蕃茄的家鄉看夕陽沒入臺灣海峽,夜裡行駛嘉南平原讚嘆大地的豐饒,騎車膽戰心驚跨越曾文溪來到玉井斗六仔部落,目睹月世界美景抵達旗山香蕉園,最後以鹿野高台居高臨下的視野作結。
採訪寫作過程中僅管有許多難關,慶幸有臺灣的天與地安撫,陪我度過。
這一趟,我見證水果的寶地與水果的貴人,果然只有在臺灣。身為農友的孩子,我以臺灣人為傲,以吃每一口臺灣水果為榮。
守護土地的人,值得你我尊敬 藍艷秋
有一天,我在學校上課,全班有三十五位同學出席,我做了一個生物多樣性的即席練習:「我們來玩臺灣水果接龍,每個人都講一個在臺灣生產的水果,不能重複。」
「老師!」好幾位同學舉手抗議:「哪有那麼多啊?不可能不重複吧?」
最後,三十五位同學各自說出在臺灣生產的水果名稱,毫不重複,有人準備好要繼續接龍;更多同學驚訝不已:「沒想到我們臺灣的水果有這麼多!」
多元,多樣,不只是因為臺灣的風土獨特,還因為臺灣的農業技術人員優秀,與敢拼的臺灣果農,這些都造就了果然臺灣的水果傳奇。
個人所學雖為昆蟲學,在學校教書,近年來投入外來種刺桐釉小蜂的防治工作,但投入農產業的研究卻有限。有幸參與這本書的採訪與寫作,我深感榮幸。實地探訪果農中,我有許多感觸,其中一些,不能不發:
首先,他們是守護土地的人。
所有的果實都來自於土地,換句話說,一定要有人守護土地,才能種出果實,這些人就是書中的果農。他們值得尊敬,因為有他們的把關,我們才能吃到安全無毒的水果;也因為有他們把關,這塊土地才能持續生產,不被破壞。果農看顧了土地,也看顧了我們的健康。
本書中的人物是一群守護土地的人,也是為我們把關食品安全的人,值得我們尊敬。
在葡萄農賴偉志的葡萄園,我感觸很深,因為,我在學校教學,宣導的環境倫理與土地倫理,在他的葡萄園裡千真萬確的實踐著。
在貴香姐守護的信義鄉,那裡是遠從日治時代的祖先就種植梅子的土地,但是,山川不是死的,而是活的,這些年來氣候變遷與人為活動造成環境改變,發生土石流等災害,並不能怪罪梅樹園,也不是梅農的錯。數十年來,貴香姐仍堅持守護先祖的土地,不忍心砍掉任何一棵老梅樹,真有人要砍,她也會搶救並移植他處。嚴格說來,她守護的不只是土地,還是環境的未來。
他們也是一群堅毅、敢拚的人。
臺灣的水果超過四十五種,若以品系計算則超過一百五十種,為什麼能如此?因為台灣人敢拚,造就了寶島的水果奇蹟。
進口的水果昂貴,臺灣的農技人員與果農就會思索,如何在臺灣培養出合適的品種,讓在地人能吃到在地的水果?在全球暖化的時代,在地生產,在地供給,不增加碳足跡是我們最鼓勵的產銷模式。臺灣人的敢拼,不僅成就了水果品種的多樣化,減少運輸成本,也會是臺灣對於抑制全球暖化趨勢可以做出的貢獻。
最後要說一個小故事。
因為工作之故,我常常必須與國際學者合作研究。有一次,我帶日本學者到台中採集昆蟲,途中看見水果攤上成串的荔枝,日本學者一見鮮紅的荔枝就流口水,興沖沖,一口氣就買了十台斤,結帳時付了兩百元,直呼便宜。
我問他:「你為什麼買這麼多荔枝?」
「你不知道,在我們日本,荔枝賣得好貴!還有,臺灣進口到日本的荔枝經過冷藏,表殼顏色較黑;在臺灣現買荔枝,都是新鮮的紅色,好好吃又好便宜!」採集車程中,他荔枝不離手,連晚上用顯微鏡檢查樣本時,也是左手拿研究工具,右手邊放著荔枝。一天之內,他吃光了十台斤的荔枝,我們都擔心他因此上火而流鼻血,但是,他安然無恙,還跟我說「我滿足了!」。他研究的昆蟲出現的季節,正好是荔枝、芒果的產季。這下子,他有充分的理由下次再來台灣做研究,買荔枝,買芒果,而這些都是臺灣出口日本的良品。
我想說的是,臺灣水果的好,應該不會只有外國人知道,臺灣人如果能珍惜,就太好了,也不辜負果農的汗水與淚水。
衷心感謝參與這本書,使我有機會透過我們的眼,讓大家看到為我們守護土地,堅毅的臺灣果農。
謹以本書獻給包括父母親在內的臺灣農友 藍麗娟
水果的甜,果農的淚
撰寫這篇後記,平靜的心情與數月來始料未及的驚濤駭浪形成巨大對比。
什麼是驚濤駭浪?沒有什麼是絕對的災難,一切都是相對的;能將難關一一克服,就是值得慶幸的喜事。而能從中回收值得珍惜的事物,就是上天賜給的禮物。
五月,母親摔傷脊椎,住院開刀;我在心慌意亂中穩住陣腳,進行採訪工作。七月,父親突然無法走路,緊急住院檢查,發現是腰椎錯位,椎間盤突出與腰椎都壓迫坐骨神經導致病情;進一步開刀勢所難免。
出身宜蘭縣農家,我們的父母親...
目錄
緣起 因為人,所以感人 陳俊良
推薦序
擦亮「來自臺灣」的招牌 江丙坤
每一篇故事,都是精彩的生命風景 賴瑟珍
台灣水果的另類生產履歷 李朝卿
守護幸福的滋味 卓伯源
鹹酸甜的幸福好滋味 林聰賢
用心,與這塊土地交陪 黃健庭
請給果農們掌聲鼓勵 賴清德
守護自己的家園土地 蘇治芬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朱耀沂
會呼吸的農業書寫 蔣慧仙
勞動是時尚,農業是寶藏 程昀儀
敬,這群在田裡的亞里斯多德! 買買氏
1 鹹鹹的幸福──鹽地裡的玫瑰蕃茄
不服輸,他拚上性命和自己賭一個未來。
2 背人情的人──綻盛土地的青梅
地震、風災、土石流,都趕不走她。因為,她比誰都更珍愛這個故鄉。
3 看得見的決心──釀給明天吃的金棗
因為阿嬤說,你作的東西,如果不敢拿給阿嬤吃,你就不准賣。
4不濁的夢想──闖天涯的骰子西瓜
是誰賭性堅強,堅決要走自己的路的?是我自己!
5 拿心當燈火──光芒四射的愛文芒果
我鼓勵人家種,萬一銷不出去,我要負責任啊!
6 花落春猶在──冰封善果的春一枝
工廠老闆悶頭做起鮮果枝仔冰,冰棒裡塞滿疼惜鄉土的心意。
7 謝天謝土壤──長在樹上的葡萄訂單
他們一樣年輕、高學歷,也一樣懷抱夢想,要種出永續的果實。
8 不悶的熱情──匍匐前進的土鳳梨
四個手足親戚,扭轉了八卦山脈的景觀和命運。
9 串起的驕傲──不落淚的樂天香蕉
早時吃香蕉當早頓,心情輕鬆未愛睏;晚時吃香蕉當晚頓,心情平靜又好睏。
10 烘焙的榮耀──飄香法蘭西的荔枝乾
這一長串彎折又精采的人生歷練,是為自己的人生、家族找出路,也在為果農尋找出路。
11 回收的滋味──妖受甜的七年級生
穿梭在高樓大廈間的七年級生,邂逅臺灣的甜蜜水果,讓在地水果也能展現名牌的價值。
附錄 臺灣甜蜜地圖
後記
緣起 因為人,所以感人 陳俊良
推薦序
擦亮「來自臺灣」的招牌 江丙坤
每一篇故事,都是精彩的生命風景 賴瑟珍
台灣水果的另類生產履歷 李朝卿
守護幸福的滋味 卓伯源
鹹酸甜的幸福好滋味 林聰賢
用心,與這塊土地交陪 黃健庭
請給果農們掌聲鼓勵 賴清德
守護自己的家園土地 蘇治芬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朱耀沂
會呼吸的農業書寫 蔣慧仙
勞動是時尚,農業是寶藏 程昀儀
敬,這群在田裡的亞里斯多德! 買買氏
1 鹹鹹的幸福──鹽地裡的玫瑰蕃茄
不服輸,他拚上性命和自己賭一個未來。
2 背人情的人──綻盛土...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