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熱情推薦】 跟著千里步道環島走透透
田秋堇(立法委員)
小時候,父親常帶全家人去步道健行,在白色恐怖戒嚴時代,全家人走在藍天之下被青山環繞的點滴,成為我成長過程中最珍貴的記憶。長久以來,大自然的美麗與力量,陪伴我度過對抗獨裁的孤獨歲月。請給你的孩子最美好的禮物,接近大自然,千里步道就是最好的開始。
何献瑞(「背包客棧」站長)
凡事講究速度的現代,目的往往太被看重。且讓我們隨著這本《千里步道,環島慢行》,放慢腳步,重新認識那些以往被忽略的景物、歷史與故事。
卓政宏(友邁科技董事長)
曾經,路是人走出來的。現在,路卻是機器開出來的,也是機器走的。《千里步道,環島慢行》一書引領你回去人走的路。
林三元(中華電信基金會執行長)
人經常看大不看細,目光所及,泰半是光鮮亮麗,從自身健康到國家危機,都是禍到臨頭才著急,此時才明白「魔鬼藏在細節中!」的深意,這是我從「走路」悟出來的道理。歡迎加入,《千里步道環‧環島慢行》行列,讓台灣環境改觀、你我生命更精采!
姜惠琳(美商如新華茂(股)公司台灣分公司總裁)
環台千里步道網帶來的不僅是健康及環保議題,更是啟動人文與自然緊密連結的大地行動;期待有更多人一同來參與這場守護台灣文化與大地的新公民運動。
紀政(希望基金會董事長)
寶島台灣之美,國際健走友人衷心讚嘆;千里步道與萬步寶島,則是美麗的結合;全力推薦《千里步道,環島慢行》這本充滿熱情與生命力的好書,並祝大家:走出自己的精采一條路!
張曉風(知名作家)
讓我 用腳趾 丈量大地
用手指 為后土描容
用肉眼 俯仰山水
並以我凡胎之身
叩問一條古道的悉悉索索道之不盡的語言
連錦堅(「台灣行」推廣中心總監)
感謝「千里步道」好夥伴們的用心與付出,這本書讓我們「行」銷台灣的意志更加堅定。環島11號國道──你行,我行,台灣一定行!
陳文彬(「靈魂的旅程」導演、「不能沒有你」製作人、編劇、男主角)
推動「千里步道」並不只是要維護一條可以讓你健身、觀賞風光、心情舒坦的有型道路,「千里步道」其實是我們終極一生,努力在心底追尋的那處安逸、和諧的故鄉!
陳曼麗(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
能欣賞大自然的人,真有福氣。每天能在自然步道上行走的人,更有福氣。在環境保持美好的地方,會有很多自然界的朋友往來,樹梢腳下都有輕輕的問候。生命與自然結合,真美!
賀陳旦(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浮躁的台灣,需要放慢速度;善良的天性,需要互動蔚成友善的國民性;一窩蜂,把好事都擠成壞事。
「千里步道」不給答案,只知道:起步往前,問題就在腦後了!走路去吧!走向自己喜歡的路,悠悠的走去……
黃淑德(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
厭倦高速道路、高鐵,千遍一律的停車、上車旅遊了!《千里步道,環島慢行》這本書邀請你用腳的速度、眼的視野,走入山野、老徑,從拜訪小地方體驗身為台灣人的幸福。
劉克襄(知名自然作家)
走路是一種反抗。反抗現有的鋪路狀態,爭取一個人可以安心走在鄉野城市的空間,也爭取被汽車和機車所過度占有的道路基本所有權。走一段千里步道吧,從這一段走出另外的生活價值。
魯文學(開卷好書獎《說走就走》作者)
自己環島後發現,雙腳走過,才有情感;全台千里步道將把我們的心、情感和記憶,像絲網上的水珠般地綴在這土地上。
賴榮孝(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邀請大家透過《千里步道,環島慢行》這本書一起親腳踏騎,感受土地的起伏與脈動,領受大自然的美好與創傷。
謝怡芬-Janet(《瘋台灣》節目主持人)
因為主持旅遊節目,上山下海造訪台灣許多美景、親身感受濃濃的人情味。得知現在有一條環台千里步道的慢行路網,讓我也迫不及待想走一趟!
【發起人的話1:黃武雄】
慢慢形成的路跡最美
「試想,一條環島的「11號國道」,專為雙腳及單車所提供的美麗步道;
試想,一條沒有水銀燈、除草劑與水泥護欄「鄉野三害」的山徑古道;
試想,一條不經大興土木,就能串連起台灣各地美麗風光的千里步道。」
──黃武雄,〈夢想一條環島的千里步道〉
經常聽聞人們由於長時間生活在城市中,一到假日便想盡辦法往戶外跑,藉以釋放有如水泥般固結窒悶的生活壓力。然而也愈來愈多人發現,即使到了郊外,「水泥」仍如影隨形,「現在到處都是水泥化,很多山路也都水泥化了……;山壁弄了一個水泥護牆,山崖也弄了一個水泥護牆。」千里步道運動發起人之一的黃武雄老師便形容,「人走在上面,就像走在排水溝一樣。」
二○○六年四月二十三日,在黃武雄老師、徐仁修老師與小野先生等發起人的號召下,千里步道運動正式啟行,盼透過環島路網的建立,串連起各地美好風光與社區,並拋出議題引發社會討論、帶動公民參與,其中「鄉野三害:水泥化、水銀燈與除草劑」正是一道刻不容緩卻又不容易解決的習題。
千里步道,不只是步道……
由於喜愛獨自步行在鄉野小徑中,黃武雄深刻地觀察到,水泥化、水銀燈及除草劑正是破壞鄉野環境與景觀的重要元凶。他生動的形容,走在兩側都鋪滿水泥的山路中,就像走在排水溝,看不見外頭的景色,也無法走近就在路旁的小溪,「望不到未來,也望不到世界……。」
擔心山壁崩塌、擔心洪水或溺水、種種擔心……,於是人們用水泥框出一個「安全」的世界,人們因為過度的擔心、不安全感,反而將整個環境塑造成今天水泥化的樣子,嚴重破壞生態、破壞環境。而被廣泛大量使用的除草劑,則使得農村鄉野經常可見路邊成片枯萎焦黃的草叢,黃武雄認為,這些年台灣開發得過了頭,「整個開發的過程,我們完全忽略了精神生活、忽略了自然之美,更忽略了環保與生態。」
「我們還是一直沒有回過頭來好好珍惜這些東西,」黃武雄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的生活變得非常窄迫,「緊張、快速、注重所謂效率」;他說,有很多問題應該重新去思考,而千里步道提出一些願景、一些議題,讓大家重新思考我們要經營出什麼樣的生活環境、跟自然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相對於社會主流,這是極其微弱的聲音,但這樣由下而上的討論和公民參與,將會讓這個社會慢慢變得成熟。
千里步道運動關心的議題包括生態保育、地方文史、在地產業、綠色交通、弱勢路權等,尤其是行人與單車的路權,黃武雄特別指出,由於台灣大部分的道路都為汽、機車設計,行人與腳踏車幾乎沒有存活的空間,而千里步道串連的環島路網不只是在鄉間、山野與海邊,也會經過城鎮與都市,若有一條管制汽、機車的路線,有可以安靜下來而不用沿途躲車子的人行空間,這樣的環島路網將會變得更吸引人,甚至成為台灣在國際間重要的象徵和景點。
黃武雄舉例,日本的道路兩側都很寬,保留單車與行人使用的空間,「腳踏車跟人所占用的路面常常超過汽、機車的路面」,他說,因為路幅較寬,騎單車的人不會威脅到行人的安全;反觀台灣近幾年興起的單車熱潮,則是朝向休閒化,單車道幾乎都設在河濱,然後與行人步道擠在一起,威脅行人安全。本來單車與行人可以共存的,卻因空間窄迫,變成對立。
在都市裡想要爭取單車與行人的空間,何其困難。黃武雄表示,千里步道提倡單車生活化,希望讓單車成為一種交通工具,上班或上學都可以走路或用單車代步,減少了汽機車的污染,整個環境和生活品質就會提升。
千里步道是台灣的文化網、環保網、生態網
伴隨著諸多參與者對千里步道運動的想像和著力,環島路網逐漸串連成形,談到對路網最初的想像,黃武雄說道,由於山有山的景觀、海有海的風趣,環島路網的基本設計是沿山一條、沿海一條,加上台灣許多東西向的河川,可以把山與海的兩條路徑,密集的串連起來,形成很多方格子的的環狀路網。「千里步道網不只是一個路網,更重要的是步道運動結合了很多專業者和在地達人,沿途勘查許多文史景點、生態環保據點,走在路上可以去拜訪、去參觀那些景點,而這些景點則說明或展現了台灣文化與自然的特色。」他舉例,比如鍾理和紀念館、虎尾布袋戲館和糖廠、宜蘭酒廠,還有鍾肇政人文步道、瑞穗的掃吧遺址、過港的貝塚等,「這些景點就像珍珠,千里步道網就像一張大漁網,而這張大漁網掛滿著無數珍珠,構成了台灣的文化網、環保網、生態網。」
目前這個步道的初步規劃已經完成,下一階段就是與公部門討論,將千里步道的理念具體落實。黃武雄說,路是人的腳跡走出來的,而慢慢形成的路跡是最美的,但現在很多地方已經過度開發,「所以要慢慢把它恢復過來」。重回自然、減少人為,再加上一些適當管制,而這些都需要更多社區與在地居民的參與。
黃武雄分析:過去,很多人存在一種幻想,認為有「車潮」就會帶來「錢潮」,「但這只是一個想像,因為汽機車往往只是呼嘯而去」,人們最終不會停留在這裡;他認為,我們要的是「人潮」,當人們走路或騎腳踏車經過的時候,他們會注意周邊發生些什麼事、會察覺這邊有間小店或是吸引他們的有趣事物,他們才會留下來停駐或住宿。黃武雄說,千里步道運動,不只是中產階級的運動,也同時照顧地方產業重視「小民生計」。千里步道路網經過的地方會帶來商機,因為「腳跡就是肥」,社區也將因此而活絡。車潮只有帶來破壞,給地方居民會發財的幻象,其實只是方便土地炒作,方便大財團進來開發,留下一大堆難解環保、生態等問題,把台灣原有山海之美,變得醜陋不堪。
因此,千里步道選定宜蘭開始推動「示範路段」,與地方居民對話、取得公部門支持,「提出我們認為比較理想的道路規劃,例如縮減水泥路面及拆除護牆,恢復道路兩旁的綠帶及植栽,近河溝處自然親水,周遭以人工割草代替殺草劑,減少光害。」黃武雄說,示範路段的推動,必須與在地力量結合,與社區農民漁民溝通,爭取他們的支持,改變主流的觀念。推動的過程,包括宜蘭的農路、雲林示範道和台南山海圳綠道等等,將會在千里步道網站上持續披露,各地可以參考,以此參與認養、維護環島路網中的其中一段。
當作獻給孩子的成年禮
「走在這樣一條路,讓你的心可以安靜下來,」黃武雄說,他喜歡獨自走路,夜裡或白天,山裡或海濱,一個人慢慢走路,可以想很多東西,有些時候欣賞周邊的景物,沐浴於日月星光,接近蟲鳥花草、甚至默默的進入內心世界,靜靜的跟自己對話,這對於每個人,是重要的生命經驗。「即使對一個年輕人來說,」他說,在這塊土地長大的孩子,每天都在考試的壓力、在父母教師的督促下過日子,而空間擁擠的城市,能給孩子去感受的東西又很侷限。「孩子們是望向未來的,」孩子們長大前,若能以自己雙腳踏上這塊土地,踩單車或走路,沿著這一條美麗的千里步道,去遊歷,去經驗,繞行台灣一周,「這對孩子們會是滿有意思的成年禮。」(採訪撰文.陳朝政)
【黃武雄】
生於新竹。曾任台灣大學數學系教授,專業幾何研究。也是社區大學運動的倡議人,一向關懷教育發展與台灣公民社會的形塑。除專業論著外,並著有《木匠的兒子》、《童年與解放》、《那裡有條界線》、《學校在窗外》、《台灣教育的重建》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