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怪客林郁婷校園性平請支援搜尋碳水循環侯文詠讀冊選讀季暢銷5折起逆思維套書73折我討厭貓反PUA迎財神松浦彌太郎謝謝你留下來陪我臺灣世界史東野圭吾時報出版66折起大塊文化75折起角川漫博會大罷免
暫存清單
限量商品已售完

無所不在的石油經濟:從加油站到油田,沿著輸油管看世界(二手書)

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作者:麗莎.瑪格內莉

評價
8收藏
0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二手價:11 NT$ 45 NT$ 400

賣家:Andy
書況(讀冊判定):良好
備註(賣家自填):有劃線,內頁摺痕
商品備註與退貨說明

本商品已絕版

購買新書
400
其他二手價
3 120元起
圖書館借閱
#先蝦上市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誠品書店選書推薦!

《紐約時報》《出版家週刊》《舊金山記事報》《休士頓記事報》書評推薦

如果說丹尼爾.尤金的《石油世紀》是石油現代史的權威之作,那麼豐富又好讀的《無所不在的石油經濟》,著力探討我們目前面臨的困境,可以說是適時推出的續集。
——泰德.康諾瓦(Ted Conover),《紐約時報》書評

在節節高升的油價背後,隱藏著什麼真相和虛妄?
作者從加油站出發,沿著輸油管追溯到半個地球以外的油田。從煉油廠、鑽井臺、戰略儲備石油、紐約商業交易所原油市場,到德州、委內瑞拉、查德、伊朗和奈及利亞的油田……在這些一般人到不了的禁區,你將看到石油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美國人每一秒鐘就要用掉一萬加侖的汽油。這些汽油是從哪裡來的呢?二○○三至二○○六年,瑪格內莉踏上十六萬公里的旅程,燒掉了超過一萬公升的汽油,沿著輸油管走遍天涯,途中離奇與驚恐交織。作者遇到德州鑽井臺上的寂寞工人、一位幾乎在紐約商業交易所生孩子的石油分析師、據說假扮成獅子徘徊在油田區的查德村民、一位講一通手機就能改變全球油價的奈及利亞軍閥,以及夢想建立一座新底特律市的上海官員。
 作者以第一手的觀察,將龐大的石油經濟巧妙地拼湊在一起,為世人指出一連串的警訊,以及可能的解答。

加油站★需求居高不下:2000年以來,人民抱怨油價上漲,但全美國的汽油消耗量還是持續在增加。
煉油廠★分解原油的大怪物:近年來汽油供應吃緊,只要一有煉油廠停工,油價便應聲飆漲。
鑽井平臺★鑽探熱的後遺症:德州人把自家後院讓給了嘈雜的鑽井臺。鑽探污染了地下水,煉油廠污染了空氣。
戰略儲備石油★美國人的恐懼:戰略儲備石油共計7億桶,儲存在60座鹽穴中,有專家認為它不但不足以保護美國經濟,還導致油價上漲25%。
紐約商業交易所★石油分析師的警訊:人們憑經驗認定石油上漲之後就會下跌,但是這次不會下跌了。
委內瑞拉★被石油統治的國家:委內瑞拉是中東以外最大的油藏區。國家領袖期望靠石油擺脫貧窮及美國勢力,正聯合拉丁美洲各國,欲與美國抗衡。
查德★新興產油國的幻滅:石油能救貧?查德自2003年開始輸出石油,但是到了2005年,卻從全球第十貧窮的國家惡化為全球第四。
伊朗★古老產油國的窘境:便宜的汽油使伊朗每年消耗的汽油多過國內煉油廠所能生產。政府必須輸出原油,再付錢從外國煉油廠重新進口汽油。
奈及利亞★盜竊石油與暴力抗爭:盜油集團竊取奈及利亞油田生產的10-35%原油,使尼日三角洲的石油變成金錢和槍炮的永久泉源。
中國★全球需求量飛升:1992年之前,中國還是石油輸出國,但是自2003年起,中國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石油輸入國。

作者簡介:

麗莎.瑪格內莉 Lisa Margonelli

傑出記者與作家。目前是新美國基金會的爾灣會員,曾為《舊金山記事報》《連線雜誌》《商業2.0雜誌》《發現》《Jane》雜誌撰文,獲頒日舞影展學院獎學金,以及北加州職業記者協會頒發的傑出新聞工作獎。目前住在加州奧克蘭。

章節試閱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二手書版本、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呈現為準,若影片內未有附件或贈品
呈現即表示此二手商品無提供附件或贈品。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