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周芬伶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潘麗珠
心中有詩,生命無處不是動人的風景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潘麗珠
如果問我,什麼樣的作品可以不厭百回讀?什麼樣的作品可以多年以後依然令我付出款款深情?我的答案肯定與年輕的時候一樣:那回眸總是令人陶醉的芳姿,有韻的,見出古代文學家性情的,古典詩詞曲!
在繁忙的生活裡,品讀古典詩歌是一方足以安頓心靈的秘境,在吟詠諷誦之際,天光輕輕撥開雲影,透出煦煦柔和;彷彿有一股清泉伴隨的曉風,徐徐吹拂……於是,所有的疲累都放下了,所有的鬱悶都釋然了,就像在闃黑的暗空看見了亮起的熠熠星星。
許多人吃東西會追求「古早味」,卻不知道,心靈補給的古早味,就是歷經千百年依舊不退流行的詩詞曲。荷蘭漢學院的德國朋友史耐德教授曾對我說,他最欣賞李白的〈靜夜思〉,看起來簡單,卻慰藉了千百年來四面八方的遊子,讀著讀著,眼角一酸,淨滌心緒的作用就產生了。多麼簡潔又有韻味的感觸啊!
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心靈,有時候井然有序得像機械一般,有時又失序得像充滿了千萬隻無頭蒼蠅;有時候快意春風馬蹄輕,有時候卻風雨夜來寸心知;而無論有序、失序,得意、失意,總是因為缺乏詩情畫意的關係,日子,才變得與我們不相識。誠然,詩情畫意,畫意詩情,在歷經歲月風霜、汗濕雨淋之後,我們終於清楚地知道:那是多麼可貴而又不需花大錢、放長假,如此即可信手年拈來的!只要──心中有詩,手中有載詩的書。
《慢享古典詩詞的節日滋味》就是這麼一本「心中有詩,生活有詩」的書,把古典詩歌融入了心靈品味,織進了許多生活回憶。琹涵女士的文字親切有味、誠懇自然,透過娓娓道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與詩與詞水乳一般地,交融成趣,映照著昔日的霞光,閃耀著閱歷的清輝,帶著我們走進了詩詞的美麗與她的心境。
這一種書寫方式與坊間常見的古典詩歌著作極為不同,是一種新的嘗試,不以詩歌的詮解為標的,而以自我的人生觀照和體會藉古典詩歌作註腳,而實際上,也闡發了詩歌的精神、古典的情韻。
比如這一段:「窈窕的,是青春年華時的自己。如今,豐腴的體態早已定型,加以新陳代謝的改變,是很難再回到從前的苗條了。但是,只要我們仍保有健康的身體,能快樂充實地過每一天,就值得感恩了。」這是她寫唐朝詩人許渾的〈早秋〉:「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回憶之前進到蒸氣室裡,與泳友聊天後所引出的中年情懷,與〈早秋〉的詩境情意頗相呼應。
筆者自己特別喜愛這一段:「書寫,其實是生命傷痛的出口,閱讀也是。很多人對書都有著各種比喻,我尤其喜歡明朝于謙在〈觀書〉詩裡說:『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實在深得我心。」
看來簡單的文字,豈只是道盡了書寫與閱讀的好處,更重要的,是人生睿智的顯影,而這樣的睿智,實是因為心中有詩!琹涵女士在部落格裡這麼自我介紹:「我在靜默中,幽幽吐露著芳香,即使在寂天寞地裡,也努力把自己站成最動人的風景。」寂天寞地而能有力量站成動人的風景,那不就是心中有詩的緣故嗎?
有幸能夠拜讀琹涵女士的《慢享古典詩詞的節日滋味》,更加相信:讀詩,讓心中有詩,生命無處不是動人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