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勉強自己和別人來往,不是很好嗎?
發現孤獨的價值,讓自己更自由。▍能感受到孤獨,是身而為人特有的能力。▍
為了想被認同,我們群居取暖;
為了彼此「連線」,我們過度羈絆。
孤獨不是無視他人,也不是拒絕社會,
而是與社會共生,並且思考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孤獨,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我們排斥了孤獨如此珍貴的感覺?|
- 寂寞其實只是我們的主觀意識打造的
- 「孤獨死」的人難道就一定真的孤獨嗎?
- 世上充斥著將寂寞視為不堪狀態的虛構假象
- 被「集體意識」綁架的我們只會感到更空虛
- 拼命想得到別人的認同,會讓我們更寂寞
- 孤獨的狀態,是為了即將到訪的快樂做準備
- 真正心靈相通的朋友,沒必要經常見面聯絡
- 不懂得思考的人,才是最寂寞的人
- 孤獨就像減重,可以讓身心更健康
- 接受孤獨,其實是讓自己更自由作家|詹宏志
作家|馬家輝
樂評家|焦元溥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
資深臨床心理師|陳品皓
────品嘗孤獨推薦作者簡介:
森博嗣 MORI Hiroshi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七日出生於愛知縣,小說家、工學博士,於國立N大學工學院擔任助理教授。
一九九六年,以《全部成為F》一書榮獲第一屆梅菲斯特獎,以推理作家的身份出道。之後陸續發表多部作品,成為廣受讀者喜愛的王牌作家。
近期著作有《關於找尋自我的樂趣》、《小說家這個職業》、《創作的品味 工作的思考》、《打造自由 自在而活》(以上為集英社出版)、《科學這字眼是什麼是意思》(幻冬社出版)。
譯者簡介:
楊明綺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赴日本上智大學新聞學研究所進修。
譯作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超譯尼采》、《說真話的勇氣──北野武的新道德》、《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那天之後的建築──伊東豊雄的後311新建築觀》、《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一個人的老後》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為何孤獨令人感到寂寞?
|孤獨意味著得到自由
獨居老人在無人聞問的情況下死去,被稱為「孤獨死」,這字眼出自大力渲染親情與友情有多麼重要的媒體之手,其實他們根本不瞭解什麼是孤獨。
孤獨與死亡無關,逝者也許在臨死之際,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所以擅自將這情況定義為「孤獨」,著實無知至極。或許有人希望能在家人的陪伴下,嚥下最後一口氣,但死了肯定什麼都不曉得吧。況且現在不少人都是在醫院昏迷一段時間後,才告別人世。
公貓臨死前會突然消失無蹤,不想讓人瞧見牠的屍體,這樣的死法很壯烈,不是嗎?要是可以的話,我也希望能一個人默默地死去,所以非常贊同用孤高的迴響來形容「孤獨死」。我想,這就是所謂「有尊嚴的死去」。
在小家庭當道的現今日本社會,鮮少有子女與父母同住,愈來愈多父母不希望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這是許多人希望的形式,也蘊含尊重個人自由的意志。
因此,孤獨死是誰都有可能面對的情景,毫無理由恐懼,反正死了,也就沒了孤獨這回事。已婚者或許有另一半陪在身旁,但總有一天還是會回歸單身,或是人活著卻失去意識,無論你擔心與否,每個人最終都得面對孤獨。
接受孤獨,意味著得到自由。親朋好友在身旁時,難免得配合別人的步調,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雖然有愉快的時候,卻束縛著彼此,也就是「羈絆」。所謂「絆」,是為了防止家畜逃跑,用來綁住牠們的腳的繩子。家畜不孤獨,卻失去自由,要是斷了羈絆,便能得到孤獨與自由。
|被羈絆束縛的現代人
畏懼孤獨、討厭孤獨的人,毫無例外都是被羈絆束縛的人。我想,肯定有人反駁:「這世界不是你想得那麼好混,你得向人低頭、忍耐,為了生活,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所以你需要伙伴、需要家人,無法獨活。」但這番說詞在我聽來,根本是被縛住的家畜在極力抗辯。
當然,不得不承認部分的確是現實,很難將羈絆斷得一乾二淨,但希望至少心是自由的,為自己而活。雖然我們要感謝家人好友的陪伴與支持,但這樣的關懷絕對不是必要的,為了自己的自由而活,才是生存之道。因為要是不這麼想,勢必成了滿是「怨言」,一點都不有趣的人生。
其實,應該不少人在不知不覺中,感覺孤獨與自由十分相近。好比近來不婚族愈來愈多,理由不外乎是「想活得自由」,雖然他們不會說「想活得孤獨」,但兩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只是換個說法,給人的印象便截然不同,不難想像「孤獨」這字眼給人多麼負面的感覺。
此外,頂客族也是逐年增加,看來美化家庭的宣傳即將失效。這年頭成了因為憧憬虛構的美好而步入紅毯,結果輕易說離婚便離婚的時代,也成了誰都能散佈資訊的網際網路社會。就經濟層面來說,當然希望大家都能結婚,增產報國,才能拓展市場,景氣方能好轉。所以媒體不會告訴大家,養家育兒有多麼煩人、辛苦,只會不斷重播愉快的片段,告訴大家這才是人生。這就是導致「孤獨」成了多麼負面、不堪之事的主因。
|人們無意識地渴求孤獨
許多人開始察覺自己身處的世界,有許多事物是虛構的。為何不婚族愈來愈多?為何不想生育下一代的女性變多了?經常可以看到討論這些社會議題的報導。雖然大可歸咎社福政策不夠完善等原因,但相較以往,制度顯然周全許多。那麼,為何以往什麼援助都沒有,卻不會迸出這些問題?
因為不是大家庭,沒有親友可以幫忙照顧孩子,托育機構不足,產假和育嬰假等制度不夠周全,縱使可以找到這些理由,但都不是主因。說穿了,就是強調結婚生子才是「幸福人生」,如此過於美化的虛構崩壞罷了。為何不能活得更自由?即便孤獨,也想過著自己想要的人生,只是因為愈來愈多人有此覺醒,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自然的演變。
離開家鄉,到城市發展,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或是過著單身生活,人生之所以能有各種選擇,是因為許多人期望如此,並非時代關係,也非生活環境所致,一切只是朝著人們希望的方向發展而已。不是因為小家庭缺人手養育子女,而是哪怕捨棄養兒育女的念頭,也要追求屬於小家庭的自由。
這一切足以說明,當人們生活無虞,接著就是追求「自由」,而絕大部分的「自由」,近似以往稱為「孤獨」的生活形態。
人們遠比以往更容易接受「孤獨」,幾乎沒有任何物理性障礙,尤其生活在都市中更是如此。畢竟在鄉下多少還是會受制於人際關係,或是不得不遵從的傳統習俗,但這些不合時宜的規矩總有一天會消失。要是不去除這些不自由因素,鄉村人口只會不斷流失,所以要想解決這問題,唯有接受城市的價值觀,也就是都市的自由。
這種說法,勢必招來反對聲浪。我不是在聊「期望」一事,而是談論現況。個人覺得鄉下還是保持原貌比較好,這是出於個人情感,但現在不是在談個人好惡,也非評論好壞,只是道出大眾期望的方向、社會氛圍的轉變。
鄉村有著人情的羈絆,城市則是孤獨的集合體。城市裡有舊市區的溫暖人情,也有新街區的冷漠,這是媒體最喜歡玩弄的題材。或許真是如此,但實際情況是,人口不斷從鄉下遷居城市,日漸沒落的舊市區無法招來想要有一番新作為的人,許多人的期待始終與媒體的宣傳背道而馳。宣傳說穿了,就是一種大喊:「現在這個最熱銷哦!」的銷售行為,所以宣傳並非現實,而是一種願望。
|之所以我們感受到孤獨
倘若是一出生便從未和別人接觸的特殊狀況,也就沒有朋友的存在,無從認知什麼是朋友。要是沒讀過書,恐怕連朋友這字眼的意思都不知道吧。試著想像在這種情形下,感受得到孤獨嗎?
恐怕打從出生就是獨自長大的人(也許有家人),因為沒有和朋友相處的經驗,也就感受不到沒有朋友的寂寞感。一旦有瞭解外界的機會(透過書或電視等),或許會憧憬有朋友陪伴的樂趣。但若是「憧憬」,便只能從有限情報中,囫圇吞棗地接受友情很美好的說法,懷疑自己的境遇是否已經到了悲慘的程度?就像我兒時看過一本名為《月球旅行》的故事書,現在的我不會因為沒站上月球,而感到寂寞,只是夢想自己要是有一天能登陸月球該有多好。換言之,我認為即便存著要是交到朋友就好了,好像很快樂的念頭,但因為現在沒有朋友,所以一點也不覺得孤獨、寂寞。
有家人也是一樣,好比從小就沒有父親,倒也不覺得很寂寞(也許被周遭人灌輸「沒有父親很寂寞」的想法,才覺得寂寞吧)。
但我認為母親這角色不太一樣,因為人類有渴求母愛的本能,對於「猶如母親般的存在」產生依賴的欲求。不只人類,動物也是如此,像是牠們會將初見之物視為母親,而且基本上,任何動物幼時都很溫馴,長得很可愛(其中也包括個人認為很可愛的主觀意識)。就像「母性本能」這字眼,意思是看到幼小生物時,會像母親一樣,心生保護之心,反過來想,幼小動物應該也有尋求母親的本能(這也可以稱為「母性本能」嗎?)。以哺乳類動物為例,因為是由母親授乳,所以是一種近似求生的本能。一旦失去母親,感受到的不是「寂寞」或「悲傷」,而是「恐懼」自己將死。
像這樣稍微思考一下,便明白之所以感到孤獨、寂寞,不只是因為沒有朋友,而是因為體驗過有朋友相伴的溫情、結交朋友的樂趣。說得簡單明瞭些,之所以感到孤獨,是因為體驗過不孤獨的感覺。
之所以沒有朋友而覺得寂寞,是因為曉得與朋友相處的樂趣,一旦失去就會出現這種情感。或許可以說,寂寞本來就是顯示這種變化(陷入寂寞情緒)的指標,但並非出於本能。就像不會將剛出生的嬰兒吵著要喝奶,解釋成他很寂寞,因為和我們所談的孤獨是兩碼子事。
|為何我們感到寂寞?
那麼,為何失去朋友會覺得寂寞呢?
莫非脫離朋友圈也是一種生存危機,因而意識到寂寞這種負面情緒?若是如此,打造群體就是人類的本能。但現今幾乎沒有自己一個人便陷入生存危機的例子,反正就算被周遭人捨棄,只要沒有孩子,還是能勉強過活。然而,對於生存一事產生的危機感,可能會助長負面情緒,這一點不容小覷。意即自己的恣意想像,就是痛苦的根源。好比霸凌事件,孩子可能本能地感受到生存危機似的警訊,即便長大成人後,內心還是殘存這種情感。
說得再深入一點,倘若覺得寂寞,是因為失去朋友,我發現這定義並不適用所有例子。前面提到若是完全沒有結交朋友的經驗,就不覺得沒朋友很孤單,也提到有些人只能藉由書或電視媒體,憧憬友情這東西。有些人藉由與自己年紀相仿之人的行為,假想自己也有同樣經驗,甚至有孩子認為電視節目演出的一切才是真實世界。換句話說,經驗的真實程度依個人情況,有著極大差異。
你我多少都有想像自己和某人成為朋友的假想經驗,是吧?其實對方沒有意願,只是你一廂情願,不少孩子都有這樣的經驗,一點也不稀奇。對於這樣的孩子來說,假想經驗趨近於現實,所以這也是為何覺得寂寞的因素。
總之,寂寞這情感是稱為「失去」的一種遺憾,而且失去的東西要是和自己很「親密」,就會陷入「孤獨」。
失去是一種寂寞,這根源就是一種生存危機吧。只是迄今尚未有人意識到。失去所有物、時間等,那一刻的喪失感是導致寂寞與悲傷的主因,而且越是容易回復,受傷的程度越小,反之,越是明白無可挽回,受到的精神衝擊越大。
|關於寂寞的條件
失去某種特定東西,好比物品、人、時間等具體對象時,就算覺得悲傷,也不會立刻萌生寂寞、孤獨之類的情感,只是覺得深受衝擊,情緒起伏很大而已。
譬如,最愛的人因為車禍之類的意外喪生,突然失去他的那一刻,你不會覺得很孤獨,而是深受打擊,悲傷不已。由此可見,寂寞與孤獨是在衝擊結束後,也就是幾乎回到平常生活時,才會顯現的「情感」,也可能因為某個觸發而突然感受到。
也可以說,就算失去的對象已經離自己很遠,寂寞與孤獨卻以抽象化的情感殘留心中,而且隨著喪失感的一再湧現,寂寞與孤獨感也越強烈,一旦心想:「我已經失去一切。」便很難抹去內心的寂寞與強烈的孤獨感。
當一個人喪失具體對象時,內心只剩抽象情感,勢必很痛苦,無法輕易抹滅。而且這種抽象情感將成為人的本性,一直盤踞在人格最中心的部分。
隨著年歲漸增,寂寞與孤獨感成為人的一部分,就像臉上的皺紋只會愈來愈深,不會消失。而且不必化為言語,只要從那個人的言行舉止便感受得到,能想像對方「是否經歷過什麼?」。換言之,這種感覺出於人性,因為自己也有類似的情感,就算彼此受傷的程度不同、具體對象也不一樣,還是感受得到。
|為了不寂寞,我們究竟失去些什麼?
那麼,試著思考究竟失去什麼吧。
好友成群、有深愛的人、可以信賴的人幫助自己,諸如此類,試著想像不同於孤獨的各種狀況,你的腦中肯定先浮現氣氛歡樂的情況,是吧?像是宴會等場合,一群人聚在一起,不知為何讓人覺得很快樂,感覺自己身處非常棒的環境。但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呢?許多人聚在一起,就會變得「很熱鬧」、「氣氛融洽」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首先,身處團體讓人不由得感受到伙伴意識,也就是「安全感」,這也是一種本能吧。就像人往大城市聚集,是因為覺得待在人群中比較安心,比起孤伶伶一個人溫暖多了。
只要去一趟鄉下就明白了。不只日本,在國外也是,鄉下地方都是一處處村落──也就是「群居」。明明多的是土地能利用,房子之間大可隔著一大段距離,但不知為何,家家戶戶還是比鄰而居,集中在狹窄範圍內。雖然是基於有水、有道路等便利性考量,但在科技發達的現代,根本毋須被這些條件束縛,人們卻還是住在所謂的住宅區,大廈之類的集合住宅。
我常常在想,難道不能和隔壁人家離得再遠一點嗎?在近到能聽見鄰居家動靜的環境中生活,著實不可思議。當然地價昂貴,買不起鄉下地方那麼寬敞的地是個原因,但我不認為都是基於如此「無奈」的因素。
以大廈為例,如果一棟大樓有很多空屋,安全性不是堪慮嗎?應該很少人會想說人不多才安靜吧。這道理就像周遭人不再理會你,通常會反省自己是否做錯什麼。
畢竟人類是群居動物,正因為有此自然的習性,才會萌生「熱鬧」這個概念,而熱鬧的相對詞就是「寂寞」。
這是理所當然的吧!你到底想說什麼啊?肯定不少人這麼想。
我想探討的是,關於以「本能」囊括一切的「支配」,也就是以「人就是這麼一回事」如此膚淺的瞭解,不知束縛了多少人,讓他們失去自由。我並不想對於「反正就是這麼回事,也沒辦法」的主張提出任何反駁,只是質疑:「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真的是迫於無奈嗎?」、「人類真的無法脫離這樣的生活型態嗎?」
人類社會之所以發展至此,是因為比起本能,更重視「思考」的關係。本能是一種「慾望」,縱使不曉得理由為何,還是想這麼做,而「思考」就是抑制這股慾望,也是人類獨有的部分。不能凡事都依自己的喜好,任性而為,必須與周遭人磨合、協調,構築現今的文明與文化。即便是個人也不會被眼前的慾望囚縛,而是放眼將來,有計畫的行事,如此態度也是人類獨有的生存方式。這些均非出於本能,而是違背本能的行為,說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也不為過。
因此,人多感覺熱鬧,朋友相伴令人開心,應該也能以思考抑制這些慾望才是。關於這一點,容後詳述,基本上還是和「孤獨」脫離不了關係。
「思考孤獨」這件事並非出於本能,人類以外的動物也沒有這等能耐。我想,人類之所以具有思考力,是因為人類有尊嚴,所以在基於情感(本能)討厭孤獨、全盤否定孤獨之前,先試著思考是很重要的事。因為光是思考孤獨這件事,就是別具價值、很有人味的行為。說得更誇張些,思考孤獨是身為人活著的價值,也能幫助你思考今後的人生,至少我是這麼認為。
|為何我們被教導當個「乖孩子」?
接下來,我想針對除了本能的感受之外,繼續探究因為認為自己處於「很糟的狀況」而感到寂寞、孤獨的原因。
雖然我們無法迴避討厭孤獨的本能感受,但比起食慾之類與生存有關的慾求,顯然感受沒那麼強烈。嬰幼兒時期當然也會討厭孤獨,而且這種感受能促使我們長大懂事後,根據經驗做出符合社會要求的判斷。就像小孩子以哭鬧方式表達自己的欲求,但吃了幾次閉門羹之後,便明白這麼做沒有用,根本無法達到目的。明明寂寞與孤獨感也是如此,為何我們卻認為這兩種感受並不會威脅生存呢?
大多數人從小被灌輸合群是一種美德的社會價值觀,就像上幼稚園,美其名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其實是被迫和一群同齡孩子做同樣的事,只因我們從小被教導無論是再怎麼微小的力量,只要團結便能成就大事,而且一定要守規矩,聽從別人的教誨,配合大家的步調,切忌任性妄為,這些都是成為「好孩子」的條件。
教導孩子當個「好孩子」是有價值的,只能說這種心態令人匪夷所思。雖然狗兒也很吃這一套,其他動物就不見得了。也就是說,只要摸摸頭,說句:「好乖喔!」就是一種獎勵,這在自然界可是稀奇之事。其實不然,一般(也就是許多動物)為了得到什麼利益(可能是食物,也可能是逃離危險),會當個「好孩子」,就像馬戲團裡的動物為了食物會乖乖表演,一被鞭打就乖乖聽命。
但幼稚園小朋友可不會為了點心而想當個「好孩子」,當然人類的小孩之所以覺得當「好孩子」有價值,是因為能得到大人和周遭伙伴的認同,因為這種「被認同」的感覺很重要。追本溯源,就是出於動物慣於群居的本能,但我認為單憑這一點並不足以說明,為什麼呢?雖然多數動物慣於群居,但「當個好孩子」的價值觀,除了寵物之外,並未在野生動物身上得到任何應證,或許猿猴之類的動物有這樣的價值觀吧。可惜我沒有飼養猿猴,也沒有觀察成群猿猴的經驗。
|我們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我們之所以知道當好孩子,內心會有一種快感,是因為處在周遭(小社會)認同自己的狀態下,也就是有利於生存。雖然我定義成「自己的存在得到認同」,但不光是認識,也有身為群體一員的自己,被認同「有助於群體」、「能為群體帶來利益」,而非敵對的意思。
孩提時代最常發生的事,莫過於「認同」的相反──「無視」,為了逃離這個最糟糕的狀況,只要能「得到認同」,無論以什麼方式都行,因為如此才會出現叛逆期也說不定。意即就算有點不擇手段,也想得到認同。然而一旦情緒失控,便怪罪世人卻無視自己,萌生反社會的念頭,淪入只因為得不到別人關愛的眼神,便訴諸暴力的行為模式。
因為渴望得到別人認同的欲求,也是「自我」存在理由的基本要素,所以不難想像這個要素有時會凌駕一切。這個要素有各種名稱,像是身分(identity)、自我等,雖然只是個詞彙,卻含有凝視自我、只有自己能判定一切的意思,不僅如此,也是初次意識到他人存在,想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出發點。
▌第一章 為何孤獨令人感到寂寞?
|孤獨意味著得到自由
獨居老人在無人聞問的情況下死去,被稱為「孤獨死」,這字眼出自大力渲染親情與友情有多麼重要的媒體之手,其實他們根本不瞭解什麼是孤獨。
孤獨與死亡無關,逝者也許在臨死之際,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所以擅自將這情況定義為「孤獨」,著實無知至極。或許有人希望能在家人的陪伴下,嚥下最後一口氣,但死了肯定什麼都不曉得吧。況且現在不少人都是在醫院昏迷一段時間後,才告別人世。
公貓臨死前會突然消失無蹤,不想讓人瞧見牠的屍體,這樣的死法很壯烈,不是嗎?要是可以的...
作者序
▌前言
|究竟是隱居,還是孤獨?
某位編輯請託我:「可以請老師寫些關於您目前的隱居生活嗎?」於是我花了約莫半年時間構思(當然不是一直都在構思,大概一天想一個題目吧),將腦中的想法結集成這本書。
編輯又提議:「好像和隱居生活不太一樣耶!可以請老師替這種生活方式發想個名稱嗎?感覺像是在研究孤獨吧?」我和這位編輯從未碰面,我們都是用電子郵件溝通。
我特別在意命名這件事,畢竟這算是一種商業行為,但我不排斥對方直截了當的請託,所以願意花個五分鐘思索,無奈左思右想,還是想不出好點子,八成是因為我對於這種生活還不夠瞭解吧。
我不記得自己針對孤獨做過相關研究,也從未用過「隱居」這字眼(雖然曉得這詞彙),難道我就是隱居一族嗎?
其實隱居的感覺有時很模糊,好比每天幾乎都過得很自由,無拘無束,遊戲人間。當然就世人的認知,二十世代與三十世代應該是努力工作的時候,四十世代則是再討厭的工作都得接受,所以擺脫這些束縛的生活方式,似乎與所謂的隱居不太一樣。之後,大概五年前吧。我搬到很遠的地方,但沒有告知那位編輯我搬去那裡,我們也沒碰過面,這樣的我可說是處於「隱身」狀態,堪稱過著隱遁或是隱居的生活。
約莫兩年半前,我有事去了一趟東京,自此之後沒再搭過電車。我本來就是那種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喜歡當個獨行俠的人。即便如此,還是抵抗不了世間的柵欄,為了工作方面的事,我還是必須與人往來,所以為了斬斷一切人情義理和不可抗力之事,我開始了現在的生活。
|或許是我捨棄了世間
我之所以能這麼做,前提是我不與人會面也能生活,但我不會對別人說:「這種生活很有趣,很推薦喔!」雖然我知道有些奇特的年輕人很憧憬我現在的生活,但這是我花了幾十年才走到的境界,況且我也不認為現在是人生的最佳狀態,意即人生的終極目標。雖然比起以往(對我來說),多少覺得「環境變好了」,但也許一般人不這麼認為吧。看在世人眼中,我只是個賺點錢,抱持遊戲心態遷居鄉下,一心想要離群索居的傢伙,問題是這種看法客觀嗎?
但我本來就不是個會在乎社會輿論、在意別人眼光的人,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也許是受到雙親的影響,也或許是從自身經歷的孤獨生活中,培育出來的價值觀。
|每個人都應該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再者,我的中心思想是每個人都應該做自己喜歡的事,走自己選擇的路。雖然不少人對此看法不以為然,但我仔細觀察,發現無論是誰都免不了會選擇利己一途,想偷懶就偷懶,想浪費就浪費,就像我過著自己覺得很好的生活般,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然,難免會發生意料之外的事,好比出門淋成落湯雞,遭陌生人刺殺等,許多人遭遇無法預期的災害、意外與疾病,也有不少人有著天生的殘缺與阻礙。但包括這些命定的因素在內,我們還是能在一定範圍內自由選擇,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認為如果有人覺得自己過得很不如意,或許是因為他企求超越命運的東西,追求不切實際的夢想。只要你願意動腦思考,有自己的中心價值,就不會羨慕他人,看清自己應該選擇的路,也不會因為外在因素而動搖信念,過於在乎別人的眼光。
|孤獨真的那麼負面嗎?
是的,我是在談孤獨這件事,其實我也不太清楚孤獨究竟為何,也許狀況比我想像中來得糟糕,當然每個人對於孤獨的解讀都不一樣。
所以我只能就自己知道的孤獨來思考、書寫,藉由這本書傳達一件事:「孤獨這東西其實沒那麼糟。」或許應該說:「孤獨有其難捨的價值。」我想盡量用淺顯易懂的說法傳達這件事,為什麼呢?因為不少時下年輕人,甚至小孩對於孤獨一事甚感煩惱,總覺活在莫大的壓力下,雖然我沒有調查是否真是如此,卻看過不少相關報導。也有大人被解讀成「因為孤獨而自殺」的案例,幸好我身邊沒有發生這樣的事。雖然我認識的人當中,有十幾個人是自殺身亡,但不清楚他們是否是因為受不了孤獨一事,也許這就是我想探究此事的理由。
好比遺書寫道:「我很孤獨。」但真是如此嗎?不得而知。我想,人很難精確抓準自己的心思,之所以會留下這樣厭世的話語,往往是為了替自己自殺一事找藉口。
|孤獨,究竟為何?
孤獨,究竟為何?
這東西會逼人至絕境,侵蝕一個人的心嗎?
我邊思考這件事,邊書寫這本書,但恐怕無法得到單純又明確的答案,也不會在書裡寫些如何從孤獨中解放,猶如特效藥的方法,因為我認為「不解放也無所謂」。
有件事我必須言明在先,雖然認識我的人應該不會誤解,但拿起這本書的人可能不曉得作者是何方神聖,所以還是先講清楚比較好。
我不是心理學家,也不是社會學專家,可以說根本是個門外漢。我從未在大學學習過這方面的知識,任教於大學的我是理科方面的研究人員,雖然我執教的對象是大學生,但除了自己的孩子之外,很少接觸年輕一輩,所以並未根據任何統計資料來書寫這本書,純粹是個人的觀察與想法。我寫的書皆是如此,雖然我喜歡看書,而且每天都看書,但並未受到特定事物的影響而寫作這本書,所以我不會引經據典的說明(基本上,除了寫小說之外,我幾乎不會引用任何資料)。
也就是說,這本書只是由一個人的思考實驗構成,所以請讀者務必自己動腦思考,構築自己的想法。
其實人生不需要那麼多錢財,不需要那麼多朋友也可以生活,但如果你想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唯一必要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想法。
▌前言
|究竟是隱居,還是孤獨?
某位編輯請託我:「可以請老師寫些關於您目前的隱居生活嗎?」於是我花了約莫半年時間構思(當然不是一直都在構思,大概一天想一個題目吧),將腦中的想法結集成這本書。
編輯又提議:「好像和隱居生活不太一樣耶!可以請老師替這種生活方式發想個名稱嗎?感覺像是在研究孤獨吧?」我和這位編輯從未碰面,我們都是用電子郵件溝通。
我特別在意命名這件事,畢竟這算是一種商業行為,但我不排斥對方直截了當的請託,所以願意花個五分鐘思索,無奈左思右想,還是想不出好點子,八成是因為我對於這種生...
目錄
▍前言
究竟是隱遁,還是孤獨?
每個人都應該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孤獨真的那麼不堪嗎?
孤獨,究竟為何?
▍第一章 為何孤獨與寂寞劃上了等號?
何謂孤獨?
孤獨意味著得到自由
被羈絆束縛的現代人
人們無意識地渴求孤獨
之所以我們感受到孤獨
我們為何感到寂寞?
關於寂寞的條件
為了不寂寞,我們究竟失去些什麼?
為何我們被教導當個「乖孩子」?
我們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想當個好孩子的造反心態
孤獨是由自己一手打造的
伙伴意識是霸凌的基本成因
得到別人認同的手段
團體中的好孩子類型
小酌的那種孤獨感
失去虛構世界的孤獨感
▍第二章 寂寞真的那麼不堪嗎?
可以感受到孤獨,是身而為人的能力
人們畏懼孤獨的理由
寂寞的積極意涵
不被「廉價的感動」所洗腦
世界虛構了太多孤獨的刻板印象
感到孤獨是為了準備享受快樂
寂寞與快樂地起伏曲線
影響情緒的變化值
生與死是生物的宿命
孤獨是為了讓自己自由
不懂得思考的人,才是最寂寞的人
拒絕大量生產的感動
商業虛構的價值觀VS普世價值觀
感動竟然成了一種商品
▍第三章 孤獨對於人類來說,是必要的狀態
孤獨讓你活得更自在
幾乎不和別人會面的我
別將孤獨和個人主義劃上等號
個人主義必須建立在「和平」的基準上
這是個再怎麼微小的存在也能存活的社會
恐懼孤獨的飢餓精神
一個人的發想
孤獨也有產值
學校裡的集團意識重要嗎?
不要失去獨處的時刻
關於孤獨的盪鞦韆原理
瞭解孤獨,才能瞭解愛情
讓孤獨轉換成「美」:創作的動機
孤獨就像減重,能讓身心更健康
▍第四章 孤獨也能衍生美的意識
人類工作的變遷史
在寂寞中發現美:日本的「侘‧寂」文化
從孤獨中發現美的意識
體會沉靜:從肉體轉向精神
集體意識讓人感到更空虛
孤獨的價值‧苦惱的價值
▍第五章 接受孤獨的方法
嘗試寫詩吧
孤獨是一種奢侈的感覺
鑽研自己的樂趣
做些無謂的事應付孤獨又何妨
孤獨是只有人類才能達到的境界
描繪你想要的自由
▍後記
富裕生活中的迷失
普遍比實際年齡年輕的現代人心智
嘗試孤獨之路
孤獨能讓你的心變得更溫和
結語:孤獨有其價值
▍前言
究竟是隱遁,還是孤獨?
每個人都應該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孤獨真的那麼不堪嗎?
孤獨,究竟為何?
▍第一章 為何孤獨與寂寞劃上了等號?
何謂孤獨?
孤獨意味著得到自由
被羈絆束縛的現代人
人們無意識地渴求孤獨
之所以我們感受到孤獨
我們為何感到寂寞?
關於寂寞的條件
為了不寂寞,我們究竟失去些什麼?
為何我們被教導當個「乖孩子」?
我們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想當個好孩子的造反心態
孤獨是由自己一手打造的
伙伴意識是霸凌的基本成因
得到別人認同的手段
團體中的好孩子類型
小酌的那種孤獨感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