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鄉日久,時常把舊家給忘了。
只有在睡夢中,才會再度回到那多風多雨的膠林……本書特色
◎ 馬華作家黃錦樹早期小說代表作!
◎ 《烏暗暝》、《夢與豬與黎明》全新結集,二十一篇重磅小說掀開綿亙多年的離散記憶!作者精鍊見血的筆觸饒富意象,挑動記憶中最痛、最深沉的原鄉形貌。本書內容
〈大卷宗〉、〈死在南方〉、〈傷逝〉等好幾篇小說都各有所指,都如同一把把匕首,清晰亦犀利的指出問題的癥結。通過小說書寫,黃錦樹一直在為馬華文學與近現代文學、甚至是世界文學,細密地做一種內部的鉤連。例如其中幾篇明顯的散發馬奎斯味道的小說,失蹤、消散、夢境中故鄉的潮濕感、文稿上的螞蟻,這些熟悉的符號皆反覆出現。──張惠思(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
碟子中的泛黑剩菜、夢裡夢醒的狗吠燈黃、
床邊的棍棒刀刃、火車轟隆隆輾過的鄉愁……
膠林深處憂思懼怖,在馬來半島南方擴延開來,
無邊黑暗中暗嵌一盞盞名為「家」的燈火。
然而土油燈時現時滅,家的意象成為腦中泡沫似的幻影;
那些故事多半在貧窮、失語、種族間的敵對與傷害中迸發,
甚至橫越至祖父輩受創記憶,以血淚鑿石為碑,在離散中定影成像。
黃錦樹的文字迤邐出熱帶沼澤苦悶蒸騰氣味,隨著灶間柴薪烈烈焚燒,浮現作者與家人多年生活恐懼。書中大部分作品都有相當明顯的大馬膠林背景,包含作者家族於當地生根的華人,如何面對原始土地、種族傾軋,甚至宵小、賭徒、吸毒者的威脅。細節處隱喻政治符碼,黃錦樹以多重意象和繁複技巧書寫移民者外在顛簸、內在流離的艱辛處境,並一再深情回眸凝視,「車過密林,他那浸染著霧水的目光追逐著一盞盞,守夜的微明燈火。」原來心底往復剝離又重建的原鄉,一直藏匿在林蔭深處,未曾淡去。
作者簡介:
黃錦樹
黃錦樹,馬來西亞華裔,1967年生。1986年來台求學,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清華大學中國文學博士。1996年迄今任教於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曾獲多種文學獎。著有小說集《夢與豬與黎明》、《烏暗暝》、《刻背》、《土與火》、《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猶見扶餘》、《魚》、《雨》;散文集《焚燒》、《火笑了》;論文集《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謊言或真理的技藝》、《文與魂與體》、《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論嘗試文》等,並與友人合編《回到馬來亞:華馬小說七十年》、《故事總要開始:馬華當代小說選》、《散文類》等。
相關著作
《論嘗試文》
《火笑了》
《散文類--新時代「力與美」最佳散文課讀本》
《刻背(全新修訂版)》
《猶見扶餘》
章節試閱
烏暗暝
黃昏時,飯桌上墊著美祿罐子擱著一盞煤油燈,燈光燈影裡冒著熱氣的菜肴──蕹菜、干夢魚、馬鈴薯、豬腳;偶爾從斜處飛來一隻灰蛾,總被一隻強悍的掌往桌旁掃落。
不斷的有筷子無聲的往返於菜肴與翕張咀嚼的齒牙間,黯淡的燈光,數張昏暗的臉。兩個十六七歲的女兒彷彿若有所思;暮年的父親像羊吃草那樣的細嚼,母親一一收拾那連續喫了許多餐、業已泛黑幾乎難以辨識的盛在小碟中的剩菜──苦尾菜、苦瓜、芥菜及一塊硬得像木頭的魚肉。桌旁一角燈影裡三十左右歲數的兒子皮膚黝黑,臉上橫肉、身上肌肉僨張,一雙大眼睛熠熠發亮,齒展、手伸、腮鼓,嘖嘖有聲。
「火笑了。」
母親睨了睨灶中的柴火。火燒得正旺,火舌在水壺下亂竄,比飯桌上的油燈亮得多。
「阿姆,妳講了整天了。」
小女兒半是撒嬌半是不耐煩的應了句。兒子的筷子鏗鏗作響飛快撥完瓷碗內的飯粒,起身,拉開椅子,把桌面上的骨頭魚刺撥入碗中,蠢動的嘴含糊的吐出「吃飽了」,留下桌面的淋漓,走向身後的黑暗。
幾隻守候多時的狗第一時間擁上,他舉起大腳踹開其中一隻嚷道:「滾!」把骨頭倒給他寵愛的漢都(Hantu),腦後傳來母親徐緩沉滯的話語:
「是啊,火笑了整天──從早上第一灶火,到下午暗暝,不論是燒水、炒菜、煮飯,火都唬唬笑──」
「騙人的啦──」他提高聲量插嘴,「多疊幾根柴火不是咔旺囉,天暗了還有誰會來?──」
說到這裡驀然下意識的住口,抬起頭肅穆的盯著早早入夜的膠林。依稀可見的橡膠幹一柱柱一排排森森挺立,背景在樹葉密密遮蔽中一片深邃的黑。在那精靈似的黑中彷彿藏匿著什麼—茫魅的霧在樹樹間無聲的漾開,彷如自地表淫淫生起,一股沁人的寒意。
「看到什麼?」
肩膀被搭了一下,身體下意識的扭動,往旁邊一閃,手上的碗險些滑落,一看,妹妹朝他笑一笑。
屋裡的話題單調的繼續著,母親成功的又清出一個盤子。
「唔知,透早心就卜卜跳,眼皮一直眨──」
望一望爐火,水已燒開,柴枝燒去大半截,壺下的火炭仍然灼紅,水濺下,滋滋響。
「火透早就笑到HOHO叫──」
兒子持著燭光踅向戶外井邊的沖涼房。女兒刺刺的刷牙的聲音。
「我以為誰會來探偺咧,哪知整天都沒看到人影。」
突然住口,有點尷尬的對丈夫咧咧嘴,似乎觸犯了什麼禁忌而略略不安,目光飄過漆黑的膠林,把最後一撮飯送入口中。小女兒收拾碗筷離桌。
霧漸漸包圍著這間膠林中的小木屋,以它獨特的流姿──發散,聚合,升起,墜落……零星的螢火自在的在黑暗中延伸它的形式,忽而急速下墜,貼地快速飛行;忽而上升、迴轉、消失──「熄了」的錯覺──驀然在一個難以預期的方向出現。是另一隻?
父親也吃完了,自語似的說道:
「阿明、阿輝也有那麼久沒回來了。」
連日的雨令他的臉上浮泛著一股割膠工人面臨雨季時常有的黯淡之色,信步走到夜涼的門外,向遠處凝視。
女人為狗分配牠們的晚餐。雞、鴨、鵝、火雞在牠們的棲處偶爾發出一些叫聲。獨處的鵝最輕眠,和狗一樣會守夜、示警。火雞應聲蟲似的回聲令人厭煩,不論狗吠、雞啼還是鵝叫,牠的回音都一樣。雨天的雞鴨糞便,味道都比晴天濃,也散播得遠。豬糞較不明顯,它有單獨的露天糞池,一場雨後卻也滿溢了。
豬也在乙乙的叫著,恍如夢囈。豬舍也蓋得像房子,舊鐵皮、原木柱子、水泥地、原木圍欄。十來隻豬,依大小分別畜養在兩處。
他發了會呆,斜眼望去,女兒在摸黑洗碗,妻子蹲在屋旁另一座灶前。那是比屋內更大型的灶,燒的柴也更粗更長,爐火十分熾旺。爐上擱著一只直徑四英呎左右的鑊,燒著豬食。伊在調整柴火,幾隻狗圍著取暖。四根原木柱子之上,蓋著舊鐵皮,像個亭子。在火光照射的範圍之外,冰冷的站著幾棵木瓜樹,那是夜霧盤桓的地方。
他若有所悟的發現,妻子也在發呆。清涼的霧,不知何時已悄悄掩進到屋子裡去了。
貓頭鷹咕咕的叫了數聲。
迸射的光。兒子已點亮大光燈,掛好,強光就向四方濺射。兒子的房裡響起流行歌曲,單調的夜開始了。女兒分坐書桌兩旁,各自靜默的溫習功課、做作業。
他緩慢的踱到五腳基,蹲下,為愛犬捉蚤子。
●
火車在古來(Kulai)停下來後,彷彿就沒意思再開動。漸漸的入了夜,小鎮的燈火零星的亮起。夜風有一股雨後的寒意。
車廂裡各族的乘客似乎都頗有耐心。假寐,或到火車外透氣,只是幾乎沒人交談,彷彿皆已疲乏得無力張口。歸家心切,令他有一股無言的焦躁。多年來浪蕩於異國,謀食於現代化國家的速度之中,故鄉無需交代理由的粗暴停滯讓他坐立難安。頻頻往來於座位與車門間,肚子竟然餓了。起站時誤點二小時,而今又延擱了將近一小時,回到家豈不是已經三更半夜?而其他搭客,似乎早已習慣了等待。
他判斷此刻家裡大概已用完晚餐,點著大光燈。哥哥長年守著家,父母親大致不會有什麼變化。倒是妹妹應已陌生的長大了。小學畢業就離家往大城市討生活,家裡沒電話、沒地址;自己文筆生澀,不愛寫信,也沒有固定的地址,向來都沒聯絡。在轉換工作之餘、假期、情緒極端低落諸事不順時……,偶爾才會想到回家。在生活的邊緣,有時簡直就把家忘了。只有在睡夢中,才會再度回到那多風多雨的膠林,在多泥濘和曲折、不斷上坡下坡的無盡的求學之路上,弄髒了母親辛苦洗淨熨平的白色校服,一雙腳木然立著;路走了一半,到校和折返一樣遠。生長於城市、宣稱自己有潔癖、臉卻臭得像沒擦乾淨的屁股一樣的女老師的藤鞭在等他──她只相信唯有貪玩才會弄髒校服。
從一個小鎮到另一個小鎮,然後在城市間流徙,在友人攛掇下出國,漸漸也意識到了世界之大和生存的本質。一個渺小的願望;在小鎮買間房子,讓家人搬離那與世隔絕的膠林。那條漫長的路。
想到回家之路的漫長,心頭不禁又是一陣煩躁。
不能忍受沒有速度──沒有進展。他突然下了個決定,拎起背包,大踏步,走下火車。穿過小站,往小鎮的主街道走去。即使是搭巴士,多繞幾個彎,多轉幾趟車,也總好過死等。這樣的念頭一起,就迫不及待的動身了。
●
源源不絕的飛蟲自密林深處躥出,直朝大光燈的玻璃燈罩撞去。燈芯發出熾熱的白色光芒,蟲屍壘壘散落在地上,有的羽翼燒焦之後猶在踽踽爬行著。隔一陣子就有碩大的糞克螂斜斜的飛進來,使勁的撞向燈火,發出鏗鏗之聲;而後向人或朝牆壁撞去,一直到被書本或拖鞋拍擊到屋外為止。
母親仍在廚房裡切著待煮的豬食──香蕉莖、野芋、番薯藤。父親持著蠟燭蹲在牆角燃燒蜘蛛之絲,刺鼻的氣味伴隨著滋滋之聲。
女兒──姊姊在寫自由命題的課堂作文〈戒備〉:
每年總會有許多個狗吠的夜晚,心驚膽跳的睡去,即使在睡夢中也還是聽著狗吠、鵝叫、火雞的回聲。往往一晚醒來許多次,有時在夢裡醒著,醒時睡去。
床頭放著原木削成的木棒,緊急時手一伸就抄著。平時防備的也只是蛇、蠍子和外人。每間睡房都有類似的裝備,父母和哥哥房裡藏著鋒利的長刀,每個房間各配一把手電筒。幸虧養著幾隻忠心的狗,不論白日或夜晚都盡職的守候家園。要不是牠們,雞鴨都給四腳蛇、老鷹、蟒蛇、石虎、果子狸偷走,雞蛋鴨蛋也會淪為烏鴉的餐點。但我們最怕的還是人。
昨晚狗又吠了一夜。爸和哥都起來好幾趟,拿著手電筒往膠林深處照。當然是什麼也沒照到。媽常說狗吠不一定是因為陌生人,大多時候是野獸路過。有時見著陌生的燈火,也不知道那些人到底來這種地方做什麼。也許是馬來人,附近住著一些散戶的馬來人。這裡養豬,所以他們不敢靠近。剩下的最可畏的倒是吃豬肉的華人和印尼仔了。
即使是白天,我們也養成了警戒的習慣。一點點風吹草動,狗吠、鵝叫、火雞的回聲和我們緊張的神經,共同組織了膠林家居的日常戒備。
放下筆,闔上作文簿,幾份作業都已做完。妹妹還在寫中楷,印成九宮格的簿子,臨著柳公權的九成宮。妹妹嘴裡嘟囔,顯是字又寫糊了。
信步走到五腳基上,門前的路向遠方傾斜。是一條下坡的路,膠樹蔭蔽著;在下方的谷地,便是霧生成、聚集的地方。每個清晨或黃昏,那兒都籠罩著一層白霧,像是行將出門或甫自遠方歸來的雲。那是一片低窪之地,一道廢棄的河蜿蜒流淌,把鎮上的污水引入那片野芋和蕨類叢生的軟腐之地。
每回出門,腳踏車一滑就溜個老遠,載著膠片的父親和載著膠果的母親卻因為載重的緣故,得謹慎的控制著腳踏車的速度。反正,歸來,不論載重與否,到家門前必定一身汗。狗在波羅蜜樹下守候,風從谷地吹來。
除非是橡膠落葉時節,否則見不著遠處鄰家的燈火。鎮子在目光的界限之外,那是上學、購物、倒取餿水的地方。
●
在車站草草吃了盤馬來炒麵,上了巴士。巴士在夜風中奔馳,車窗在飛馳中震震作響。車內燈光昏暗,司機是位馬來青年,剪票員是高瘦的福建人。乘客大多是馬來人,上下頻繁,巴士經過許多黑暗的鄉村。他漸漸的睡著了,每一回在激烈的顛簸或猝然的煞車聲中惺忪醒來,目光投向窗外,密林中一星燈火。不知名的路,不知名的野林,大片的漆黑中間隔出一點人間的星火,那便是家了。他人的家,卻也是家的形式。
迷迷糊糊到了終點站,燈火的小鎮。等下一班車。上車、剪票、昏睡。穿過密林,一盞盞不是他的家的燈火。巴士愈來愈空洞,到了最後甚至連剪票員都下了車,車上只剩下他和司機,司機把車內的燈也關了。
車子不再在途中停下,速度不知不覺的加快。很快的又抵達另一個終點站。小鎮的燈火大半熄了,而有一股悽惶黯淡之感。車站內也彷彿行將歇業。最後一班車似乎是在等他。和其他兩位夜歸人一道上車之後,車站的燈火也熄了。
沒有街燈的路。經過一條洶湧的河時,巴士與那班遲到的火車遭遇,平行駛過吵鬧的橋。火車燈火通明,每一個車窗都亮著,彷彿露齒笑著,疾駛在遲到的夜裡。馬來鄉村的高腳屋燈火也都熄了,家居之間披籠著一層肅穆的霧。只有回教堂還神聖的亮著。
車過密林,他那浸染著霧水的目光追逐著一盞盞、守夜的微明燈火。都該睡著了吧?割膠工人黎明就得起來,像煤礦工人一樣頭上頂著一盞燈火,勞碌著。
最後一站了,到了車站,再徒步走上一個小時,就可以見著等他歸來的家的燈火。
●
臨睡前,女兒習慣性的催促母親去歇息。
掀開巨大的鍋蓋,滾滾白煙蒸騰,令伊側著臉龐、瞇著眼。餿水混合著野菜的豬食在初熟之際竟爾泛出一股熱騰騰的香氣。伊雙手握著一根棒子使勁的攪拌,蒸騰的熱氣把伊的身子也遮蔽了,熱氣的邊際如抽絲一般的被外頭的寒意吸走,黑暗中的木瓜樹寬大的葉子蠱魅似的靜止不動。爐下的柴火全都化成了炭與灰,腳板大小的炭紅熾熾的依舊十分耀眼。幾隻狗圍在爐前取暖,等著攪拌出來的骨頭,和豬們無法消化的大片且堅韌的厚豬皮。
小女兒打趣的問:
「火還笑嗎?」
母親笑笑,額上汗濕。姊姊捏了妹妹一把。
「東西煮好了,不用再添柴,火就笑不出來了。」
母親說著,蓋上鍋蓋,大功告成了。嘆口氣。
「以前都很有效──火笑一定有親戚朋友來,今日──」
此時一旁的狗驀然彈起,狗吠,朝某個方向奔去。她們不禁心裡一緊,一個共同的念頭泛起:又來了!
全家頓時陷入心理上的戒備狀態。只見父親、哥哥都已披上外衣佇立在五腳基上向某處張望,右手各握著一管手電筒。最近印尼非法移民打劫華人的新聞經常見於報端,搶劫、殺戮、強暴……已令鄉間的住戶日日活在緊張之中。報載,非法移民都是三五成群作案的,清一色男性,握著巴冷刀,即使是家門緊鎖,也會被強行撬開──。
一如昨夜,他們迅速的把大光燈熄了。父親持著長矛坐在五腳基的長凳上,母親、女兒在把後門鎖好之後,也都在父親身旁警戒的守候著。從狗的吠聲可以判斷牠們遇到了什麼。這一帶已經沒有虎、象、豹,能迫使群狗後退的,大概只有人──尤其是手拿武器的人。
兒子拿著長刀,在樹影的掩護之下,已悄悄的追隨著狗吠聲,沒入了樹林的黑夜中,儼然已是一個武裝的狙擊者了。
●
一走入膠林,頓覺涼意逼人。毛孔輕輕舒張彷彿吸吮著夜黑和霧氣。
漆黑的林子,只有路是隱約的白色。摸索著折了根盈握的枯枝,以防遇著蛇,或者爛纏的狗。
沁人的霧氣化為一波波的寒意,汗水和露水再也難以離析了。曲折的小路,在每一個轉彎處都再度歧岔,每一個岔路都各屬於一戶人家。每當逼近那樣的路口,該戶人家的狗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飛奔而至,不止狺狺不已,甚至不懷好意的趨近他的小腿。他只好揮棒把牠們驅趕開去,一面加快速度離去。燈光下影影綽綽,彷彿在守夜。有的還拿出手電筒,遠遠的朝他照來—他下意識的躲到樹後,以免多費唇舌。幸虧手電筒的照明度有限,讓他得以輕易的閃躲。
走過幾戶鄰家之後,他心裡突然有一股莫名的不安,狗的吠叫和燈火的緊張,無端的製造了恐怖氣氛──彷彿什麼糟糕的事情即將發生,或者已經發生。
驀然醒覺這樣的情境他其實是熟悉的,只是因著時空遠隔而早已忘卻。幼年時,居於膠林深處中的家也每每為夜裡的狗吠和莫名的燈火和驚恐戒備,唯童年的意志往往不敵睡意,父母親在大廳油燈的昏亮中守候,而他和同樣幼小的兄弟姊妹依偎著睡去。漸長之後,才漸漸的懂得父母的憂慮。依稀記得有幾回,陌生訪客沿著手電筒的燈光徐徐趨近,坐到深夜,始徐徐道明來意──無非是要錢。
然而有時卻是膠林深處一團橘紅火球,神祕的浮現,離奇的消失。那樣的火光是許久再也不曾見了,自從這一帶的原始森林開發之後。那是祖父的時代了。
從狗的吠叫他彷彿感覺到這膠林的夜裡藏匿著一種看不見的隱祕事物,沒有固定的形狀、形式,它是膠林的夜本身,或者說是一種相對於燈火的曖昧的存有……冷、不透明、恐怖……。摸黑的他被捲入了膠林的夜的稠密,在他無法以肉眼看穿夜黑的同時,似乎已被一種無所不在的目光監視著。他突然瘋狂的擔心起家人,尤其當他走到應該可以看見家的燈火的地方竟然幾乎無法確定家的位置。他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逃出這一片黑暗,只有奮力朝家的方向狂奔而去。然而那是上坡之路,痠疲的腳和地心吸力把他的速度轉化為往下踩的重量。淌著汗,熱氣經毛孔無聲析出,經由黑夜的牽引吮吸。
彷彿聽到了家的狗吠。
烏暗暝
黃昏時,飯桌上墊著美祿罐子擱著一盞煤油燈,燈光燈影裡冒著熱氣的菜肴──蕹菜、干夢魚、馬鈴薯、豬腳;偶爾從斜處飛來一隻灰蛾,總被一隻強悍的掌往桌旁掃落。
不斷的有筷子無聲的往返於菜肴與翕張咀嚼的齒牙間,黯淡的燈光,數張昏暗的臉。兩個十六七歲的女兒彷彿若有所思;暮年的父親像羊吃草那樣的細嚼,母親一一收拾那連續喫了許多餐、業已泛黑幾乎難以辨識的盛在小碟中的剩菜──苦尾菜、苦瓜、芥菜及一塊硬得像木頭的魚肉。桌旁一角燈影裡三十左右歲數的兒子皮膚黝黑,臉上橫肉、身上肌肉僨張,一雙大眼睛熠熠發亮,齒...
目錄
我們的南洋摩羅──重讀黃錦樹的《烏暗暝》 張惠思(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
膠林深處的暗夜――《烏暗暝》新版序
落雨的小鎮
錯誤
死在南方
夢與豬與黎明
撤退
鄭增壽
少女病
傷逝
新柳
M的失蹤
大卷宗
說故事者
色魘
膠林深處
山俎
血崩
貘
大水
非法移民
烏暗暝
魚骸
附錄:
再生產的恐怖主義(初版《夢與豬與黎明》序)
非寫不可的理由(初版《烏暗暝》序)
文學史附魔的記錄──評黃錦樹短篇小說集 楊照
評《烏暗暝》 張錦忠
再見普羅米修斯──評黃錦樹《烏暗暝》 張貴興
我們的南洋摩羅──重讀黃錦樹的《烏暗暝》 張惠思(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
膠林深處的暗夜――《烏暗暝》新版序
落雨的小鎮
錯誤
死在南方
夢與豬與黎明
撤退
鄭增壽
少女病
傷逝
新柳
M的失蹤
大卷宗
說故事者
色魘
膠林深處
山俎
血崩
貘
大水
非法移民
烏暗暝
魚骸
附錄:
再生產的恐怖主義(初版《夢與豬與黎明》序)
非寫不可的理由(初版《烏暗暝》序)
文學史附魔的記錄──評黃錦樹短篇小說集 楊照
評《烏暗暝》 張錦忠
再見普羅米修斯──評黃錦樹《烏暗暝》 張貴興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