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十二篇作者的代表性論文,按課題作了相對的劃分,組合為三篇,第一篇題為「作為起點的胡塞爾現象學」,第二篇題為「海德格與世界現象學」,第三篇題為「政治現象學和交互文化現象學」。
前兩篇呈現作者對胡塞爾和海德格哲學的闡釋以及對兩者之間哲學聯繫的梳理工作,也傳達了他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反主體主義的世界現象學」的立場;第三篇則代表了作者在政治現象學方向上的思想嘗試。作為「思想的可能性」(海德格語),現象學自誕生之日起就在不斷衍化中,一直在「應用」和「實踐」中。它一開始把自己的目光落實於「意識」和「知識」領域;之後得以進一步擴展題域,特別在人類學和存在學(本體論)兩個主要路向上卓有建樹。
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現象學取得了世界化的廣泛效應,已經成為一門在全球範圍內可討論的學問。就當代德國的學院哲學來說,現象學無疑仍然屬於主流之一。本書作者黑爾德教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讓我們瞭解當代現象學的新動向。
作者簡介:
克勞斯.黑爾德(Klaus Held, 1936- ),德國現象學家,烏泊塔爾大學哲學系教授。
1987-91年曾任烏泊塔爾大學副校長,1987、1993、1996以客座研究員身份停留日本,1991年為美國SUNY Stony Brook大學的訪問教授,1987-94年擔任德國現象學研究學會會長,1998年9月曾受邀訪問台灣演講。
黑爾德師承德格雷貝(L. Landgrebe),而德格雷貝則曾是海德格的學生,又做過胡塞爾的助手,因而受其師影響,他試圖接通胡塞爾與海德格的現象學,並希望由此建立起自己的「反主體主義的世界現象學」立場,近年來則致力於政治現象學方向的思想嘗試。
著有:《活生生的當前》(1966)、《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斯與哲學和科學的開端》(1980)、《國家、關切和生活世界》(1981)、《世界現象學和希臘人》(1995)、《處於多文化交叉口上的歐洲》(2001)等。另主編有無數的胡塞爾和海德格的作品選輯。
譯者簡介:
本書六位譯者倪梁康、孫周興、靳希平、羅麗君、吳俊業與梁寶珊,來自兩岸三地,皆與黑爾德教授有所淵源,或曾作為訪問學者聽過教授的課,或曾在教授手下攻讀博士學位,可說皆有一段師生之誼。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南華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羅麗君推薦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