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這麼一次,如果不活出自己生命的光,那要活出誰的?
哈克與錦敦,是心理工作者,也是生命實踐者,
兩人以不一樣的眼光、不一樣的人生經驗,說動人的生命故事給你聽。
他們在本書播下10顆種子,注入蛻變的催化劑,
陪伴你經歷轉折,找到自己生命的獨特配方,活出人生的喜悅豐足。
你可曾想過,在自己的生命裡,拿什麼來配點什麼,會很美好?
「衝動」配上「熱情」,可能讓我們活出歡喜勝任的角色;
「理想」配上「拚命」,可能讓我們活出最高版本的人生;
「改變」配上「準備」,可能讓我們活出意想不到的驚喜……
每個生命都藏著獨特的神祕配方,沒有人可以告訴你怎麼配最美,
你只能自己配配看才知道!
能給愛、很溫柔的哈克,愛自由、有力量的錦敦,
針對同一個人生主題,
藉由交換自身故事、諮商過程中被觸發的感動或旅行體悟,
對照書寫出他們對生命、對考驗、對活出自由、對遇見自己、對親情的動人觀點。
他們或許個性不同,在心理諮商專業上的所學與做法不同,
但相同的是對人的關心,以及為了追求生命平衡而做的種種努力。
哈克說:
「兩個我,如果一定要收起其中一個、不能活,那,真的會悶死。
所以,我想,在收起什麼之外,說不定還有一片新的可能。」
錦敦說:
「雖說現實常絆住理想,但我越來越覺得『理想』與『現實』並不是對立的。
現實像是海洋,它承載起我們真實的生活;而理想則似燈塔,可以為我們照亮一個方向。」
願這本書可以使你看見人生有不同層次的精采,
讓我們有勇氣調出專屬你我生命的神祕配方!
作者簡介:
黃錦敦
1969年出生於台南,落腳於高雄。
喜歡創作
從木工、手作燈具、治療性卡片、寫書、工作坊到生小孩
覺得都是美麗的創作品
喜歡旅行
喜歡透過旅行走到內心
喜歡透過旅行來一再更新自己
喜歡敘事治療
目前是敘事治療取向的訓練講師、督導與諮商心理師
近年持續投入書籍與治療性媒材的創作,作品包括《陪一顆心長大》《生命的神祕配方》《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陪孩子遇見美好的自己》,以及《親職卡》《熱情渴望卡》《哇卡》(敘事治療獨特結果對話卡)、《哇卡2》(生命故事卡)、《悟卡》(敘事治療重組會員對話卡)。
.部落格(敘事咖啡屋):blog.xuite.net/blackgrace/forest
哈克
本名黃士鈞,1969年生於台灣台中,諮商輔導博士。30歲時,當過諮商心理師,40歲時,當過大學教授,現專職寫作與工作坊帶領。
喜歡快樂的看著女兒設計好玩的遊戲,喜歡在網球場上奔馳流汗,喜歡抱著吉他在台東的海邊彈唱。
.文字作品:《做自己,還是做罐頭?》《讓愛成為一種能力》《陪一顆心長大》《你的夢,你的力量》《生命的神祕配方》
.卡片媒材創作:生涯卡、愛情卡、夢境智慧探尋卡、能力強項卡、熱情渴望卡、嗨卡
.部落格:mypaper.pchome.com.tw/huck103
.FB,請輸入關鍵字:在故事裡歌唱(哈克工作坊訊息公告專用)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紀寶如(國小老師)、李文瑞(前文藻外語大學校長)、林祺堂(心靈魔法師)、吳德淳(動畫導演)、簡志忠(出版社發行人) 真心推薦!
名人推薦:★紀寶如(國小老師)、李文瑞(前文藻外語大學校長)、林祺堂(心靈魔法師)、吳德淳(動畫導演)、簡志忠(出版社發行人) 真心推薦!
章節試閱
配方1 擁有自己的味道
■哎呀!神祕配方!(哈克)
在外頭帶領工作坊,常常被年輕的朋友問到:
「大家都說,趕快定下來,這樣飄飄盪盪下去,不是辦法……」
「師長們都說,你再這樣下去,我跟你講你真的會很慘。」
我們,跟這些年輕的孩子一樣,總是在這些此起彼落的恐嚇聲中,一天一天的繼續努力,然後擁有自己的穩定長大。
擁有神祕配方的開端
幾年前,我的好朋友王理書,教會我一個神奇句子,用在別人威脅、討厭我的時候,跟自己這樣說:
「你可以這樣想,我知道我不是那樣。」
我非常喜歡這個說法,別人可以把我打叉,同時,我沒有要把自己打叉。即使身旁的人把我打叉的時候,我依然給自己一個空間。我沒有說就是要這樣任性的長喔,但是我沒有要打叉我自己。所以,這個自己,就有機會長,長長看,然後生命的下一個階段再做選擇,選擇看看我們要不要成為這樣的自己。
年輕的孩子跟我說:「我知道工作穩定很重要,可是,我好想試一試,我好想出去走一走看看這個世界……」
是ㄚ,是這樣啊,就是這樣一個一個聲音被聽見,長長看(成長、長成、變成某個模樣),於是,可以擁有自己的「偏好」。
等待小綠芽的冒出
諮商心理學的敘事取向裡,我最喜愛的,就是這個偏好(preference)的概念。偏好的意思,不是大聲猛烈的說:「你不對,我才對。」而是跟自己說:「這是我想要長的樣子,我想要試試看,我想長成這樣看看。」於是,先讓它有一個小綠苗冒出來,即使別人說這樣不好,給一個機會長長看,因為,我真的不知道,我的生命這樣子好不好啊!那是一份神祕配方的開端呀!
有意思的地方是,生命似乎就是一種神祕的配方。每一個生命都有藏著獨特神祕的配方,沒有人可以告訴你,你怎麼配最美,同時,因為只有你自己會真切感覺到這個配方和那個配方的差別,所以,你也只能自己配配看才知道。
配方,是一種搭配,combination。如果可以,偷偷的、慢慢的、又真真實實的,讓自己有配那個配方的機會。
然後,配配看,長長看。
好像泡那個香草茶,薄荷啊,甜菊啊,自己配會特別有意思啊!如果自己的園子裡,沒有長出自己的迷迭香嫩芽,那怎麼知道綠芽的透亮柔嫩有多美呢!神祕配方,不是聽說的,不是別人園子裡長出的植物,因為那只是聽說的味道。
生命的神祕配方,是自己的生命啊,是自己的花園裡長出來的薄荷,新鮮摘下來。然後,會發現,春天摘下來的跟冬天摘下來就不一樣,它是很獨特的神祕配方,說不定,可以給自己機會,至少給自己一兩個機會,配配看。
聽說:「調配神祕配方時,要有很大的勇氣,因為在配的時候,很怕配錯。」
呵呵,真的自己調配過神祕配方的人都知道,配錯,幾乎是必然。一開始,都會配錯,因為沒有配過。
我很喜歡看央視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看他們在釀造各式各樣的獨特醬料的時候,那個神祕配方是配過多少年的歲月才配出來的比例。花椒、菜籽油、秋收之後的稻花魚,要配多少,沒有人知道,剛開始的時候是沒有任何人知道的,於是,試試看,配配看,因為真的沒有人知道配怎樣最好吃。
於是,經過歲月才知道:「啊,我最愛這樣配!」
在生命的季節中,創造配方
秋天的魚,一年只有一季,這一年只有一次。於是,經過這一季,經過這一年,再試一次,然後有一天,微微笑又嘆口氣說了:「對了。對了。對了。」
二十歲那一年,我拿了「衝動」配「熱情」,開啟了諮商心理學的探索。
三十歲那一年,老天爺給了我「理想」,配上我自己的「拚命」,再加料「一次一次不放棄」,用心琢磨著設計著一場又一場的諮商訓練工作坊。
四十歲那一年,有了「溫暖」配上了「傳遞」,於是有了「好好給出這個和那個」,我的想法與體驗逐漸變成文字,寫書變成作家的趨勢已經隱隱成形。
四十五歲這一年,我一天一天的每天清晨做安靜練習,好好的問著:「什麼,加上什麼,配上什麼,是我最想創造的?」
聽說:
春天,適合闖蕩
夏天,最愛飛翔
秋天,歡迎安靜
冬天,慢慢的來
每一個季節,都依然、仍然會出現這樣的疑問:「這樣選擇,對嗎?」然後,我們可以深呼吸,這樣問自己:「這個季節,來拿什麼,配點什麼,會很美好?」
■哇啊!香料市場!(錦敦)
調製自己的香料奶茶
讀到哈克這篇文章,看見標題裡「神祕配方」這四個大字時,我的鼻息裡幾乎同時聞到了香料奶茶的味道。
已經是第四年了,每天早晨只要有空,我就會在爐火上用一只小鍋子,放進多種香料、茶葉、薑、鮮牛奶,慢慢煮著一杯飽含異國風味的奶茶,用這氣味當作喚醒一天的通關密語。對我來說,香料奶茶就是一種來自神祕配方的滋味。
會煮這樣的奶茶,要說到二○一一年在尼泊爾旅行時,我發現很有意思的尼泊爾人竟能把這許多強烈味道的食材揉在一起,讓它們成為各自濃郁卻彼此調和的一杯飲品。因為那獨特的味道實在令人難忘,所以回國前我就央求奶茶店的老闆,賣給我一些他們調好的香料,好讓我能把這樣的味道帶回家鄉。
一個月後,帶回的香料已用罄。對這味道已經上癮的我,心裡就急了起來,想說:「如果以後喝不到這種味道怎麼辦?」因為實在太喜歡了,我就開始土法煉鋼研究如何使用台灣買得到的材料,來調配一杯香料奶茶。
牛奶,最簡單了,用全脂的就行。
茶葉,台灣茶種很多,但需要香氣十足且能與香料協調的茶種。經過一番嘗試,發現日月潭的台茶十八號能擔此重任。
香料,則是最重要的主角,那是味道關鍵的所在,但同時也是最難找的,因為這些味道並不是台灣人生活中所慣用的。我花了很多時間在香料的調配上,豆蔻、小豆蔻、丁香、胡椒、肉桂、薑母……一樣一樣的嚐,既試配方,也調比例。
如此經過好幾回的嘗試後,終於調出我喜歡的味道,而這味道,早已和當年尼泊爾帶回的香料味道有所不同,對我來說更勝當初,也算是獨一無二的神祕配方了。
從調配奶茶的過程裡,我發現若要調出自己最喜歡的味道,配方,真的得自己為自己找,自己為自己嚐,那是食材和自己舌頭不斷對話的結果。所以當哈克在文章裡說著,每一個生命都是神祕的配方,沒有人可以告訴你怎麼配最美,只有你自己會知道,所以你要自己配配看,我就很有感覺。
很明確的,若要調製出自己喜歡的味道,就不能拿別人的舌頭來嚐,這一切得要自己來。調製食物,是如此;對待生命,亦如是。
魔法的源頭:香料市集
在高度倚賴香料調味的國度裡,如尼泊爾、土耳其等,逛他們的香料市集其實是一件極其有趣的事。
二○一三年我到土耳其旅行,有天我鑽進當地的香料市場。在那裡,每個香料攤前都是滿滿的人,各式各樣的香料被堆成一座又一座的小山,擺在攤前。
紅的、黃的、綠的、褐的、紫的……各色香料,像走伸展台般的招搖於市。人們聚集在此,就為了尋找那心裡渴望的味道,而我則在一旁,像欣賞電影一般的看著人們尋找的過程。
店員挖起一小匙香料,遞送到顧客面前,客人身體微微向前、輕抬下巴,讓鼻子更專注的暴露在香氣的範圍內,然後閉起眼睛,深深的吸進一口氣。或是,用食指與拇指輕捏起一小撮香料,送進嘴裡,然後閉起眼睛好好感受。
我最喜歡看他們品嚐香料時的神情,或皺眉、或微笑、或驚喜點頭、或吐舌搖頭,你幾乎可以在第一時間,在他們開口說話之前就知道這些香料帶來的情感:輕巧的、濃烈的、厭惡的、層層韻味的。對於味道的感受,這些料理者絕對真實,一點都不虛偽做作。而我幾乎也可以想像,他們在嚐到喜歡味道的同時,就已經開始在腦海裡把氣味編織到食物之中,啟動調製配方的程式。
若說,香料是那促成魔法的晶亮粉末,那麼,香料市場,則是所有魔法的源頭。對於想要調出獨特味道的人們,得走進這地方品嚐揀選才行。
常逛市場,挑挑,選選
二○一五年初夏,寫這篇文章的我,人正在新疆的伊寧旅行。這裡位於中國與哈薩克國界附近,是一座充滿綠意的小城鎮。我在這裡的青年旅館待了好幾天,遇見了幾位年輕人,有天早晨我們一起用餐時,其中一位年輕人說著這幾年在西藏徒步越過雪山,以及到雲南、新疆旅行的足跡。
我看著年輕人手機裡的相片,在一片滿是雪白的山裡,背著重裝走路,那一步一步在雪地踩出的深深腳印,心想,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啊!接著我把視線從手機移到年輕人的臉上,問說:「你是哪時候開始這樣走路的?」
年輕人回答:「我本來是個很宅的人,不喜歡動,直到有一天,差不多是大學畢業不久的時候,我讀到了一位日本作家的書,書名好像叫作《不去會死》,不知怎麼的就很打動我。從那時候開始我就這樣徒步、旅行。」
原來,他的香料市場,是「閱讀」。「旅行」是他從書裡頭找到要加進生命的獨特配方,也因此改變了他的生命狀態。
聽著這個年輕人的話語,讓我的心裡頭暖了起來,常帶團體的我很自然的想在此主題上停留。我像一個團體的帶領者把視線移到另外一個年輕人身上,問說:「那你呢?你是怎麼開始旅行的?」
問對問題的時候,你從一個人的反應就會知道。
這年輕人睜著大大的眼睛,好像早就等著回答這樣的問題。他眼裡頭像點燃著火說:「我是看了一部叫作《轉山》的電影。黃大哥,我覺得你有空一定要看看,我就是看了電影裡的西藏風光,那實在太震撼人心了,心想怎麼會有這麼漂亮的公路,於是我就找了時間,騎著自行車沿滇藏公路走了一個月。」
原來,他的香料市場是「電影」。他從電影的畫面裡,放進了一趟自己原本無法想像的旅程。
接著,我轉頭看著這家青旅的老闆,她是個女生,安徽人,約三十歲上下。但我這次有興趣的不只是旅行,而是把焦點放在生命的轉折處。我問說:「那妳呢?怎麼會想跑到這麼遠的地方來開青旅啊!」
「這其實就要說到好幾年前我到台北旅行的經驗。我從小因為發生了一些事,不太信任人,直到幾年前我到台北自由行的時候,因為陰錯陽差沒有帶到足夠的錢,而我的提款卡那時在台灣也無法使用,青年旅館的老闆知道後竟說不跟我收錢,而只有一面之緣的另一位香港來的室友,竟然放心的借我旅費,等我在香港機場過境時提款還她。這件事情真刷新了我的世界觀,原來人可以這樣彼此對待。所以那時我就起了這樣的念頭:開一家青年旅館,讓這樣的事情繼續發生。」這位青年旅館的老闆,說著這些過往經歷時仍滿臉動容。她說她很喜歡現在正在做的事,這是她的夢想。
原來,為她人生帶來轉折的香料市場是當年的那一趟旅行。因為旅行中的體會,讓她為自己往後的生命做了一大盤好菜。
旅行,其實也是我一座很重要的香料市場。三十四歲那年,我帶著迷濛的心情,隻身出發旅行一個月左右,帶回了安穩。從那一次開始,每年我都會安排一場獨自的旅行,透過移動來碰觸各種可能,看看能為接下來的生活加進些什麼。
尋找自己的香料市場,是件迷人且重要的事。或許是一位睿智的長輩,或許是一場工作坊,也或許是大自然,也或許是某位導演的電影。我們確實可以好好想想:接近哪些人、透過哪些路徑,我們就更有機會和自己的神祕配方相遇?而我們又花多少時間在這些地方駐足停留?若你渴望的是香料調出的滋味,但最常逛的卻是名牌服飾店,那麼,是無法與這樣的味道相遇的。
如哈克所言,每一個生命都是神祕配方,那麼,我們要調配自己的生命味道時,就得要認真的尋找、創造屬於自己的一座座香料市場。
配方4 活出自由
■「無菜單料理」的人生之路(哈克)
自從連著幾年的九月,都上了我的恩師吉利根博士(Dr. Stephen Gilligan)的工作坊之後,有一陣子了,心裡的清澈很乾淨,耳朵、眼睛、心,都比平常更通暢的接收著。好幾回在解夢工作坊裡,聽著成員分享,我總是閉著眼睛用心聽,然後,直直望過去,看著成員的眼睛,開口說一句簡單但真實的話語,說著我從他的故事裡的看見。那一剎那,眼前的心就在那裡綻放、觸動,而眼淚就流下來。
似乎,人生的道路,因為品質很高又沒有間斷的學習,開始走向新的路途了。在我的心裡,禮敬生命,不只是一個想要向那裡走去的隱喻,似乎有些時候,已經是生命本身了。謝謝老天爺,讓我的生命,走到這裡,這是我無法想像自己可以走到的所在……
感覺到自己走到了這個安靜的新狀態,有一個詞忽然跳了出來:無菜單料理。無菜單料理,是廚師的一種境界,說不定,也是人生活著樣貌的一種選擇。
我想起二○一四年的十月,那一天,和錦敦巡迴新書《陪一顆心長大》分享會,剛結束華山風潮的台北場,在轉場去花蓮璞石咖啡分享之前,我們落腳在好朋友阿紫工作的宜蘭礁溪,大漁日和民宿。
成為想嚐自己做的菜的廚師
大漁日和的女主人,美麗又溫暖,她的笑容,像一陣春暖花開的風,常常讓進門前,身上原本沾染的灰塵,瞬間滑落……
大漁日和的男主人,也是主廚文志,他活著的樣貌,令我嚮往!
還記得我自己一個人第一次去大漁日和的那次,剛入門,文志剛從魚市場回來,滿袋新鮮漁獲,我伸手要和文志握手,他有點靦腆的說,手都是挑魚時的魚腥味,等一下,要先洗洗手。
那一次,我有一個小時,就只是坐在木頭椅子上,看著文志拿著長長的白刃刀,極致安靜的,切著生魚片……
這一次,錦敦聽我說大漁日和的故事聽到受不了,說,這次去花蓮之前,半路一定要去大漁日和。所以,這個秋天的一開始,我們又來了。
有好朋友一起吃東西,真是加倍快樂,特別是能夠一起享受無菜單料理。這一個晚上,我們幾乎從頭罵髒話罵到尾(像是:幹!怎麼這麼好吃!),七點,吃到八點半,主廚文志拉了椅子,和我們一起坐著,一邊喝清酒一邊說話。
文志說,他堅持做無菜單料理,因為,只有這樣,他才會想嚐自己正在做的菜。我和錦敦,無敵好奇的,看著文志,當然希望他繼續講下去……
文志說,如果菜單上有固定的選項,像是紅燒小卷,那麼,冰庫裡,常常就會有一個月份的冰凍小卷等待被做。一樣的菜單,一樣的調味料,一樣是那一次捕獲的那一批小卷,於是,一天一天,做出來的紅燒小卷,味道都會一樣。所以,廚師,到了後來,不會想要嚐嚐自己正在做的這道紅燒小卷。
唉攸威呀~
我懂了一點點,原來,無菜單料理,正好是連鎖餐飲料理中,最強調的標準化程序(SOP)的相反邊。因為沒有SOP的流程,所以,不確定因素增加,所以,廚師要真的打開感官,活著,好好活著,然後好好活著的做著菜。
我想起剛剛吃到一半時,我問還在廚房忙著的文志說:「文志,我怎麼覺得,今天的烤魚,比上次我來的時候更好吃?」
「呵呵,因為你上次來,是春末,現在是秋初。秋天,魚肉特別香甜,脂肪分布特別美……」文志邊擺著現採的蔬菜在陶鍋裡,邊回答著。
是喔!
原來,因為沒有菜單,因為要看今天漁船帶什麼新鮮漁獲回港,因為季節更替,因為知道今天有客人懂得品嚐,廚師,要整個人整顆心都動起來,然後真的做菜。
這樣一來,整個人動起來,活著,動起來,活著做菜,那,怎麼會不感動人!我不禁接著這樣想:我們,如果可以這樣活跳跳的打開感官,動起來活著,那,怎麼會不迷人!
那天夜裡,九點半了,其他客人都回房休息了,我們還在一起,喝著主廚文志珍藏的日本古酒,然後,文志繼續說著,無菜單料理需要彼此信任。錦敦和我,聽到這個詞,瞬間眼睛都亮了起來!文志這樣說:「無菜單料理,品嚐食物的人,要信任廚師。而廚師,除了要信任自己以外,也要信任品嚐食物的人真的吃得出那一份用心。」
深呼吸的我,很觸動。
人生,不也是這樣?如果,我真的信任我自己,信任我看見的眼前的生命,信任我可以給出的,即使只有一點點,都是真心款待,那麼,我們,會不會更真正的,一起,都真的在這個交會的時刻,活著。
於是,我開始走入山林,無菜單的生活。
於是,可不可以,傾聽一個人的生命故事時,無菜單,沒有要走那個流程。
於是,寫書寫歌,等待內在訊息的跳出,也可以無菜單,等待流動的時刻到來。
無菜單料理
親愛的你,想在哪裡,這樣活?
無菜單料理
親愛的你,想和誰,這樣彼此信任?
二○一四年秋末的這個早晨,我寫下了這一年我自己最喜歡的一篇文字……
■有條件住宿(錦敦)
自由裡,住著美麗
讀著哈克這篇〈「無菜單料理」的人生之路〉時,我腦海裡就浮現那天晚上和哈克、文志用餐對話的情景。那一餐,我從食物裡感受到了季節、海洋,還有料理者的質地,都鮮美得令人難忘。
對我來說,無菜單料理最美麗的部分,就是「自由」。
因為沒有固定的菜單,沒有特定的做法,料理師傅的全身都可以伸展開來,不用綁手綁腳的被拘束在某個框架裡。這樣做出的料理,就會撒進自由的粉末,味道的可能性就會變得最大。
這就如同即興舞蹈一般,透過人和音樂當下的碰撞交織,沒有固定的舞步,人如水般的流動,如風般的吹拂,這種美麗,非來自精準到位的控制,而是源於內在自由的揮灑。我總覺得,人有一種非常好看的樣子,其實是來自於這種狀態。
自由會帶來美麗,不只在料理,繪畫、音樂、舞蹈、旅行,甚至人生,都是如此。活得自由,常令人的生命充滿驚喜,美麗且迷人。
就如哈克在文中所說的:「活著,動起來,活著做菜,那,怎麼會不感動人!我們,如果可以這樣活跳跳的打開感官,動起來活著,那,怎麼會不迷人!」
吹涼涼的風
在「無菜單料理」的隱喻裡,自由,是來自打開雙臂,不設限制,流動的迎接各種可能。而在這篇文章裡,我將以另一個隱喻——「有條件住宿」,來說另一條活得自由的路徑。
這幾年,只要有空有心情,我就會到台東的都蘭走走,那裡的自然與充滿創意的生活氛圍,是我很喜歡的。
在那裡有一家很特別的民宿,叫作「來吹涼風」。這家民宿是道道地地的綠建築,背倚著都蘭山,前望著太平洋,屋前有片綠意草皮和幾棵大樹,擁有絕對的自然味道。它屋如其名,即使在九月的夏夜裡,不開冷氣,只要吹著涼涼的風,即能一覺到天亮。
因為對這家民宿的喜歡,我和哈克在二○一五年的春天選在這裡合開了一場工作坊,想藉此讓更多的朋友體驗到這裡的自然味道。在工作坊的前兩週,有天我打開電腦,收到行政幫手寄給成員們的行前通知,裡頭放著相關的課程時間、地點、交通等訊息,其中也包括了「來吹涼風」的網頁連結。那天,我點了連結,打開了網頁。
認識自己,從脈絡說起
網頁裡,先映入眼簾的是上頭民宿的幾張照片,綠意、藍天和舒服的建築,讓人心曠神怡。網頁的右上角則寫著「緣起」兩個字,我順著內容往下讀:
家裡經營套房出租已有二十年
我曾在台北做廣告業
回鄉後發揮所長整理家業
處理居住空間算是有經驗
跨足民宿業主要是興趣
為生命找些挑戰
完成了夢想中的建築
想與喜歡台東自然生活的人分享
體驗東海岸的山水.都蘭的生活。
我一讀,心裡「哇!」的一聲,這真是一篇很棒的緣起。從家裡出租套房、做廣告業、為生命找些挑戰,到完成夢想中的建築、想與人分享自然生活……這短短的幾行字,民宿主人已從生命脈絡說著自己如何一路走到這裡。
我心裡想,這與其說是民宿的緣起,更像是民宿主人的自我介紹。一個人要能寫出這樣的緣起,其實得夠認識自己,才能用短短的幾句話對人們說:我是怎樣的人,我如何走到這裡,我懷著怎樣的理念和夢想做這些事。
因為喜歡這段緣起,我就在心裡也問起了自己:「我呢?如果是我用這樣的格式寫自己的緣起,會怎麼寫?」
順著這樣的心思,我打開了一個新的word檔,開始敲打鍵盤,寫下我自己的「緣起」:
父母都是踏實的人,重視信仰
他們一輩子踏實的做小生意,也算是自由的人
我跟著他們的腳步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也算是有脈有絡
我有活得自由
但不敢忘記踏實
我雖然沒有進入宗教,但也常擦拭靈魂之窗
走入心理治療,主要是對人的興趣
帶工作坊、寫書,這些都是我連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
我這十年,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迷人之處
想與有共鳴的人,一起分享
寫下這段文字後,我心裡就有種安穩出來。知道自己從哪裡來、知道承接了家裡的什麼、知道自己現在喜歡待在哪裡、知道自己是誰,這樣的敘說,真為自己帶來了一種清晰。
限制,原來也是特色
寫完我的「緣起」後,我繼續讀著「來吹涼風」民宿的這面網頁。在「緣起」的下頭,還有一欄「特色」:
1.採用最環保節能燒材式的熱水器,喜愛古早味的人請來體驗。
2.床單被單以陽光高溫殺菌,有自然香氣。
3.純棉布不加以人工燙平,會有些皺。
4.有廚房、用具全,可以自己下廚,有洗衣機可洗衣服。
5.沒有冷氣,非冷氣不可的朋友請注意。
6.露天星光淋浴間,洗澡可以看星星。
我看了,哈哈大笑!心想,這是什麼「特色」,根本是一篇「有條件住宿」的說明嘛!
這傢伙因為夠清楚自己,也夠接納自己,所以就在這段文字裡大聲的宣告:我這裡有什麼,我這裡沒有什麼,不論是有的或沒有的,都是我的「特色」(沒有的並不是缺點喔!),也因此,我知道這裡可以歡迎怎樣的人,無法照顧怎樣的人。
這是多漂亮的「特色」說明啊!沒有討好,沒有拒絕,只是說清楚,這裡可以有什麼,而喜歡的,我展開雙臂歡迎;不喜歡的,請小心別靠過來讓彼此難受。
知道自己,然後在自己做得到的範圍內,打開迎接,這樣的「有條件住宿」說明,創造了一種自由,對民宿主人與入住者都是。它讓人在相處時可以多了更多的自在與真實。
從無菜單料理到有條件住宿,我們可以發現這是兩種活出自由的可能路徑。
無菜單料理談的是打開雙臂,「不設限制」的迎接各種可能;有條件住宿則是透過「說清楚自己的限制」,讓自己在與人連結時仍能保有自己。這兩種路徑,都能撐開空間,讓人活得自由,但其中運作的方式卻有所不同。前者,來自對自己的信任,信任自己能面對很多的可能;後者則來自對自己的接納,接納自己的有所不能。兩者不同,卻都源自於同一個重要的基礎:要能擁有足夠的自我了解。
我的特色說明
那天,我讀過了這篇民宿的「特色」後,我就想著我的工作坊,也依著他的樣,畫起了我的葫蘆,寫了一篇「錦敦工作坊」的特色說明:
1.沒有奢華風格,沒有精采絕倫。喜歡對生命實在認真的人,可以來體驗看看。
2.我自己常常採用陽光高溫殺菌,也算是有自然的香氣。
3.我自己不喜歡被人工燙平,所以常有些皺,但也因為如此,我不喜歡燙平別人。
4.關於人,這裡有容器裝載,有冰箱保鮮,想要把自己變得更美味,歡迎自己下廚。
5.沒有噱頭,沒有特異功能,喜歡看連翻二十個筋斗才過癮的朋友請注意。
6.露天日光湯屋,很多人都沒穿衣服,但有些人會穿一些,這些都好,重點是,你可以在這裡好好的呼吸。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也要寫一篇自己的緣起,寫一篇自己的特色說明,那你會如何下筆呢?
配方1 擁有自己的味道
■哎呀!神祕配方!(哈克)
在外頭帶領工作坊,常常被年輕的朋友問到:
「大家都說,趕快定下來,這樣飄飄盪盪下去,不是辦法……」
「師長們都說,你再這樣下去,我跟你講你真的會很慘。」
我們,跟這些年輕的孩子一樣,總是在這些此起彼落的恐嚇聲中,一天一天的繼續努力,然後擁有自己的穩定長大。
擁有神祕配方的開端
幾年前,我的好朋友王理書,教會我一個神奇句子,用在別人威脅、討厭我的時候,跟自己這樣說:
「你可以這樣想,我知道我不是那樣。」
我非常喜歡這個說法,別人可以把我...
推薦序
〈推薦序1〉兩個獵人的山谷對話
(by國小老師 紀寶如)
為何要找一個平庸的國小老師來寫序?除了是兩位作者的共同好友之外,我想我應該是剛步入中年門檻的代表吧。步入中年,要怎麼活才能對自己和身邊在意的人交代?心靈惶惶不安的程度不亞於社會新鮮人的階段,在找尋什麼呢?中年要如何過得幸福?是個難以回答的存在課題。哈克和錦敦是我見過極少數身心靈皆自由快樂而著地的中年人,我在哈克和錦敦三十出頭歲時認識他們,這幾年,錦敦的白頭髮冒出了,哈克的魚尾紋悄悄浮現,卻覺得這兩個男人越活越帥,特別是由內而外的整個人笑開來的時候,身體裡有生命的厚度、溫暖、一致、信任,能量流暢。從他們兩人的對話往來,我彷彿看到一條穿越中年迷霧的路徑。
在我心中,哈克和錦敦是兩個現代都市叢林裡的獵人,他們沒有歸隱山林,而是真真實實的在複雜的社會關係裡,用獵人的眼睛、獵人的心、獵人的雙腳行遍大江南北。獵人的首要是安靜的聆聽,哈克和錦敦辨識生命方向的方法來自長期聆聽生命底層的召喚,也許在旅途中、夢境中、大自然中或日常工作裡,閉上雙眼,聆聽森林深處的聲音,聆聽心裡的渴望,用心認識自己,理解他人。然後,追隨內心直覺的喜悅,認真長養自己,但不放縱,溫柔而理性。
獵人敬重森林大地,只取重要的與需要的。我認識的哈克和錦敦都是簡單簡樸真誠之人,因為珍惜有限的生命,珍惜摯愛的家人朋友,珍惜內在的那份美好,也珍惜一份情,甚至珍惜自己對人生的「敢想」、珍惜自己人生的「可以努力」,這些「珍惜」構築了一個不離生命核心的活著樣貌,才會深刻動人。
當我讀到錦敦尼泊爾歸來後精心調配奶茶的味道,哈克四十五歲開始拿起吉他練和弦,或是兩人相約去台東做木工,我心裡微笑又羨慕著。那是獵人走入山林的本能反應,不論是打赤腳、穿夾腳拖或登山鞋,上山下海,實實在在的走路,用厚實的雙手著地的生活。在諮商專業工作裡,哈克擅長潛意識工作,錦敦走的是敘事取向,在我的觀察裡,他們是不折不扣的生命實踐者,沒有太用力,也不會太放鬆,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把心中真正嚮往的活出來。因為去做了,才有故事可以說。他們用故事、用行動,在創造自己的部落、栽種自己的森林。
作為一名獵人,許多的時候是踽踽獨行。而今,獵人回來了,在山谷裡、在海風中,倚著大石,生起營火,喝點小酒,說動人的生命故事給你聽。兩個獵人渾厚的歌聲,一唱一和,相互共振,迴盪在整個山野間。金黃色晴朗的秋天,高高的天空,歌聲嘹亮整個山谷。這樣的人生,真是豐美而暢快。
生命是一個過程,等待你我活出生命的奧祕。閱讀此書,我感受到一種心靈開放、開放、再開放的胸懷。有你們走在前頭,我很放心。
〈推薦序2〉兩位生命旅者的對話
(by前文藻外語大學校長 李文瑞)
這本書,一開始的名字是「交換風景,交換故事」,乍看會讓人想像這是兩個旅者交換自己旅行所見所感的故事;不過,看完以後會發現,原來這本書是兩位「生命的旅者」,針對生命的風景與內在的旅程,透過文字所記錄與交換的對話。
例如,在「神祕配方」裡,哈克分享了他如何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用生命的「什麼配什麼」,讓自己一步一步成為一位成熟的心理諮商師,而錦敦就用他旅行中遇見的香料市場,來回應一個人如何可以有「屬於自己的香味與搭配」;哈克說,「只要認真長自己,就會有坎坷的三十幾」,錦敦就分享他如何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仍然繼續往前走;哈克用「路菜」來比喻人生的路途中,可以幫助一個人走過困難的事項,錦敦就用他在「旅行」與「生病的父親」之間如何做抉擇,來說明他如何面對困難。
在整本書裡面,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哈克的「無菜單料理」,以及錦敦回應的「有條件住宿」。無菜單料理指的是一個廚師如何在沒有既定菜單、極其自由的環境之下,做出讓客人喜歡、自己也有感覺的料理。在我看來,無菜單料理就是人生的一份自由!你有什麼材料,就做什麼料理;你有什麼條件、才能,或是已經來到你人生的東西,就發揮它,而不用拘束在一個固定的模式或所謂的菜單裡,也不因為缺了什麼、少了什麼而認為自己做不出好菜來。「拿到什麼食材,就做出什麼菜」,我認為這是給年輕人很好的一份提醒與鼓勵。
如同文章裡面所說的,在無菜單料理的食堂,不但廚子要對自己有信心,客人對廚子也要有充分的信心。從錦敦以「有條件住宿」來回應哈克的無菜單料理,看得出錦敦也像是這樣一位對自己有信心的「掌廚者」。因為就像民宿主人很清楚的表示自己提供什麼樣的住宿條件,歡迎能接受的旅客前來,錦敦也列出了他心理工作坊的特色與條件,歡迎願意接受的人生旅者來到。
無論是無菜單料理還是有條件住宿,哈克與錦敦在說的,都是一份「信心」:對廚師的信心、對民宿主人的信心,以及對心理工作者的信心;同時,因為參與者對於即將領受的食物也好、民宿也好、工作坊也好,有一份欣然的接受與願意,所以更能夠品嚐出食物、景色以及工作坊的美。這就像如果年輕人能夠接受來到生命中的種種人、事、物,就會有機會在屬於自己的香料市場裡,找到自己的神祕配方,並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無菜單料理。因為,每個人生命的配方都不一樣,唯有透過自己不斷的嘗試、摸索與練習,才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味道。
另外,這本書裡面,哈克與錦敦也寫到了與自己上一代和下一代的互動。這兩位兒子,分享了他們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向父母表達對他們來說重要的事情(像是旅行、出書、生涯的重大決定……);而對下一代,這兩位父親也都描述了他們希望帶給孩子的是什麼,以及當有朝一日分離了,他們希望孩子如何記得與感受到他們的陪伴與臨在。
和父母親的溝通,常常沒有辦法很直接的想講什麼就講什麼;與孩子的談話,孩子也常可能似懂非懂,但是哈克與錦敦透過書寫、隱喻、說故事等方式,慢慢的溝通與影響著自己的父母與兒女,這是我認為很值得讀者思考與嘗試的地方——也就是,啟發讀者找到自己的方式,慢慢和自己的上一代與下一代表達自己的想法。
最後,我認為這是一本對青年朋友非常有幫助的書籍。希望大家可以看過一遍,思考一下,然後再看一遍,相信一定能夠從這本書中得到真正的精華所在,然後發現自己人生適合走的路,以及屬於自己的神祕配方。
〈推薦序3〉在雙黃二重奏中聽見生命的神祕配方
(by心靈魔法師 林祺堂)
年輕女孩來到諮商室尋覓生命可以怎麼活的神祕配方,眼淚像斷線的珍珠,滑落蜿蜒的臉部曲線,面紙一張張,擦了又濕、濕了又擦,止不住的委屈與難受,說著維持好成績向父母討愛的辛苦,說著學很多卻找不到方向的茫然,說著融不進朋友話題的困窘,說著好想愛又不知道怎麼愛的煩惱……
有一種聲音,聽不見,卻很有力,瀰漫深入我們的腦海;
揉合著期待、規條,幻化成應該怎麼活著的「江湖規矩」。
有人選擇全盤接收,乖巧的配合;
有人選擇性的配合,顧了面子又仍保有自己;
有人完全不甩這些規矩,只長自己想要的樣子。
但也有著那麼一群人,很想全力服從,卻發現天殺的困難,
特別是看見自己獨特的人。
跟大家一樣,但我好像就不完整了、不見了。
難道我不能跟大眾不一樣嗎?不一樣就一定不對嗎?
於是,活著有好多的委屈,好多的辛苦;
「辛酸」促使我們敘說,說出一個個我不想要這樣活著的故事。
聽故事的人,凝視著眼前的生命,承接著那複雜又深刻的情緒,理解著感受更深一點的渴望與在乎,給出共鳴的了解與懂的溫暖眼光。敘事取向的諮商師,有著對人生命的深層相信,捍衛著每個人本就獨特的主體性,透過尊敬的好奇,與主角合作改編自己的生命劇本,活出主角想要的精采。
一次與錦敦、哈克的聚會分享中,我提到《射鵰英雄傳》裡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大高手,中神通王重陽武功雖最高,但活得最不健康,且最早死。小說中的王重陽其實很想要愛,卻得不到愛,悔恨而終。若王重陽找你談他的心事,你會怎麼引導訪問他呢?是啊,敘事取向的助人者,怎麼看生命這一回事?對生命的影響在哪?想要帶人去哪裡?重點不在健康與否,也不是把人拉回跟大眾一樣、符合標準的思維中,而是引導著人們怎麼活著才是精采的、有價值的、有意義的。
陸羽窮其一生對茶的熱情寫下了《茶經》;
林覺民在〈與妻訣別書〉中留下亙古的愛情;
陳樹菊辛勤賣菜,無私奉獻給學子;
賴倍元花了二十多億,種了三十萬棵樹……還在持續中。
我們的生命,到目前為止,花了很多時間專注的做了哪些事情?做這些事情是因為我們內心在乎著什麼?覺得很重要的是什麼?有哪些事情值得繼續做下去?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超喜歡美食,看到美食,我眼神都有光。美食對我而言,不只是好吃而已,更是用心準備、烹飪食材的人作為滋養彼此的重要媒材。好的食物滋養了身體,好的心意照顧了心靈。我喜歡跟我的學生吃很好吃的東西,聊聊他們的生活。我想透過食物告訴這些孩子,我很愛你們。而給出善的影響,是我生命一直在乎的事情。
這本書的誕生,是很珍貴的。哈克與錦敦在生活中有所感悟,有了書寫,然後邀約對方加以回應。這樣的書寫,讓我聯想到了蘇東坡與佛印大師魚雁往返的雋永故事。有別於「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生命修練的比較與詼諧逗趣,錦敦與哈克兩人相知相惜的情誼、相互激盪成長的智性光輝,更讓我動容。
查馬克老師帶領屏東泰武國小學童,一句一句的學習傳唱排灣族的古調歌謠,傳承族人的智慧與熱情,唱出自己的歌,那帶著文化與靈魂的歌聲讓我深深震撼。查馬克老師提到古謠的傳唱習俗中,對方唱完,要先重複對方的部分,然後再唱出自己的部分。這是很重要的承接與尊敬。是啊,錦敦與哈克的文章就是給我這種感覺,也像是客家山歌對唱一般,滿山的歌聲迴盪,濃濃的情誼共振繚繞久久。
哇~~這個生活中的小互動停格在這裡,居然可以這麼有美的看見!
沒想到,這麼獨到深刻的見解之後,還可以有類似或不同的故事開啟另一層次的看見?
不一樣的眼眶,不一樣的生命經驗,交織成一篇篇共鳴的故事,我想也就是因為這麼不一樣,才這麼豐富又有深度。曾幻想著金庸小說中的〈笑傲江湖曲〉會是如何的好聽,那活在江湖中可以狂放不羈的自由,與相知相惜又有深度的雙黃二重奏,我想我已經聽到了,真好聽!
我的讀書心得,若只有一句,那會是:「哇~~怎麼可以這麼活著?真好!」
一個個精采有趣的故事,可幫助我們反思自己的生命,在讚嘆之餘也許會有著許多的羨慕:怎麼可以這樣子過生活啊!?怎麼可以用這樣的態度思考著?傳統的助人訓練教導我們如何在小小的晤談室中,給出精準的對談技巧、後設理解、正確診斷,然後給出愛,但並未清楚教導如何得到愛與能量。助人者常常很會幫人,卻不太會愛自己,這本書提醒著諮商師也是個「人」,不是天生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愛與能量的。在諮商室外的生活與生命,可以找到好方法來愛自己,讓自己的生命更有能量,給未來相遇的人,一次次的深刻心靈接觸。
心理諮商這一個助人工作,需要很多能量,需要很多智慧,需要很多愛。我這兩位好朋友,在山間、在海邊、在音樂中、在手工創作中、在親子互動中、在他們的私房景點與生活習慣中,找到繼續活得更好的能量,慢慢活出他們想要的樣子。
誰規定人一定要怎麼活,才是絕對的好呢?心理諮商是生命蛻變的催化劑,內藏促進活得更精采的幸福方程式。就像哈克所說,每個人的生命神祕配方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人可以告訴你怎麼配最美,只有你自己知道,且須不斷的練習。在挫折中找到勇敢,在衝動中找熱情。錦敦更提醒我們,配方還需要食材才能烹出自己的味道,而食材市場就在我們的生命經驗中,那一個個用心活的故事中。可以用手做木工、可以旅行、可以大聲唱歌,更可以在美食與人相遇的時刻。
〈推薦序4〉在敘事中相遇
(by兩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動畫首獎導演 吳德淳)
「敘事」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把一件事情說清楚,看清楚其中的因果緣由,一段生命經驗也就成了一股能量。如同我們花一整個清晨,凝視一棵樹,單單是看清樹葉和樹幹的形狀,以及其間的連結,也就是一件幸福的事了。因為敘事也像其他的藝術一般,因為其「無目的性」,而接近了生命和美的本質。
生命本是拿來虛度的,但所有的文化要求個人承擔許多責任義務,個人的煩惱也因此而生。如今要在各種親情友情愛情的關係中,發現個人的自由自在,也就成了渴望的目標。然而,生命原來只是拿來虛度,直到所有被虛度的事物,在我們身後,長出薄薄的翅膀。
偶爾,我們不是都那麼幸運,能夠一開始就享受「虛度」的美好;我們總要經歷一段「扛起自己人生」的現實歲月。我在這本美好的書中,看到兩個老靈魂,有時候在海邊,在山間,在餐桌上,分享各自的「路菜」和「奶茶祕方」;我更驚喜的看到他們在「無菜單料理」和「有條件住宿」的美妙對話,一種專注又輕鬆的生命態度,為我們在密麻的現實生活中,開出一片美妙的天空,感受到兩個老靈魂互相陪伴對方、也陪著讀者的能量。
是的,讓我們透過這本書,一起來聞聞他們各自調出來的神祕配方,聽聽他們說說桌邊的故事,想想他們腳下帶來的特殊生命經驗,擁抱他們凝視親情的體驗,最後一起看看天空帶來的一切美好。
〈推薦序5〉也用生命配方交換
(by出版社發行人 簡志忠)
經過漫長的說服,媽媽終於答應搬來和我們同住。
爸爸過世後,媽媽一個人守著那個房子,她的理由是她的身體很好,她喜歡現在的生活和時間的安排,希望大家尊重她的決定。
她的身體真的不錯,這和她的生活態度有很大的關係,她常說:「不要呷好,嘜想要戴珠寶,三餐之間呷兩遍水果,每天聽音樂、做運動,人生尚美好。」(台語唸來還押韻呢!)
雖然兒女和孫子們大家都會抽空過去探視,上市場買菜買水果也都不用她費心,但是八十多歲了獨居,依然成了兒女心中的懸念。
這一次是媳婦和剛畢業回國的孫女略施小計,在蘇迪勒颱風來的前一天,閃電的幫她搬過來。在她最在意的「神明公嬤」安頓好之後,開始「半信半疑」的住了下來。
「半信」的是她長久以來的生活習慣,十一點半吃中飯,下午五點半吃晚飯,六點半看公視的台語新聞,八點上床,收聽固定的台語電台……都將面臨改變,尤其是她習慣用「腳桶」洗澡,她不相信她會使用蓮蓬頭洗頭洗澡。
「半疑」的是年紀大了,別說喝水,有時連吞口水都會嗆到,咳嗽不止。年輕時就深受困擾的鼻腔息肉,雖然十幾年前在榮總動了手術,已經大幅改善,但是還是要不時的擤鼻涕才能維持鼻子的通暢。自己住,要怎麼咳、怎麼擤,自由自在,不影響別人。她懷疑兒女再孝順,長期生活在一起,誰能受得了。
這些心事,是她搬過來一個月後告訴我的。
一個晴朗的午後,我因參加一個典禮離家很近,會後就順道回家,媽媽心情很好,抱抱我之後拉我坐下。她說:「我剛洗過澡,好舒服。你知道嗎,現在都是秋梅幫我洗澡。」她說她很幸運,每個孩子都很規矩做頭路,「二媳婦真少年就做銀行經理。這個大媳婦以前天天去看我,抱抱我,為了騙我過來住,說會幫我買一個『腳桶』,結果她都幫我洗澡。」她說得開心,臉上堆滿笑容。「以前我想過,等我老了,洗盪ㄟ代誌(洗澡的事),你大姊會替我做。沒想到她去年先去了,更沒想到,我還沒有那麼老,阮媳婦就會幫我洗。」說著說著,微笑的眼睛含著眼淚。
用錦敦的話說,這是我看到的,今年最美麗的風景。
哈克和錦敦的新書《生命的神祕配方》邀我寫序,他們真是令人羨慕的「一對」,學有專精,兩個人各擁有美滿的家庭,還可以有意識的生活、思辨、追尋、分享,尤其擁有深刻美好的友誼。當大部分的人競相投入商業競爭,追求更高的數字成長之餘,他們卻不時努力從十里紅塵抽離,就算幾天也好,要去山上、去海邊,聽風在林間追逐,在喧囂的海灘書寫,「聽聽心裡的聲音,看看生命想要長成什麼樣子!」不過哈克提醒:「只要認真長自己,就會有坎坷的三十幾……」
回想自己的人生,好像很少去想自己生命要長成什麼樣子,一路上隨波但不逐流,就像一條河,隨著坎坷的地形流向大海。只是碰到不合理的人、不恰當的事,心裡會認真的要自己,將來一定不要長成這個樣子、做這樣的事。
倒是有個有趣的誤會,也是媽媽搬來同住後才有機會說明的。寫出來,也當作和哈克、錦敦交換的另一個生命配方。
媽媽喜歡從客廳看出去藍天下象山的翠綠,經過一段時日的觀察,象山坡上幾戶人家飼養的鴿子的習性,她已經很有心得。有一天和正為未來前途傷腦筋的孫女聊天,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從鴿子飛行的群體性、規律性,談到年輕人找工作不要在意做什麼、薪水多少,只要肯打拚,規規矩矩,不會沒有飯吃。
事後女兒告訴我:「阿嬤說你小時候本來立志要當醫生的。」
「啊?」我怎麼不記得小時候曾經想過要「長成」醫生?
後來跟媽媽求證,她說以前家裡實在太窮,有一次我生病,拖了幾天燒都不退,鎮上有兩家大醫院,醫生是不出外診的,只有診所的「水來仔仙」會穿著皮拖鞋,帶著裝著聽診器的皮包,騎著腳踏車到患者家裡看病。
那一天「水來仔仙」來幫我看病,媽媽不但沒有錢付他,臨走時,他除了留下藥包藥水,還留下一張紙鈔。
「水來仔仙」騎著腳踏車離開後,媽媽手上握著錢,含著淚問我:「你將來長大以後要做什麼?」她說:「你說,你長大以後要做水來仔仙。」
原來如此,她一直遺憾我沒有考醫科、上大學。
我上前抱她,從客廳望出去,那一群鴿子悠閒的飛著。我不知她能不能理解,輕聲的告訴她:「媽,我是要做水來仔仙的『俠』,不是他的『醫』。」
〈推薦序1〉兩個獵人的山谷對話
(by國小老師 紀寶如)
為何要找一個平庸的國小老師來寫序?除了是兩位作者的共同好友之外,我想我應該是剛步入中年門檻的代表吧。步入中年,要怎麼活才能對自己和身邊在意的人交代?心靈惶惶不安的程度不亞於社會新鮮人的階段,在找尋什麼呢?中年要如何過得幸福?是個難以回答的存在課題。哈克和錦敦是我見過極少數身心靈皆自由快樂而著地的中年人,我在哈克和錦敦三十出頭歲時認識他們,這幾年,錦敦的白頭髮冒出了,哈克的魚尾紋悄悄浮現,卻覺得這兩個男人越活越帥,特別是由內而外的整個人笑開來...
目錄
〈推薦序〉兩個獵人的山谷對話 紀寶如
〈推薦序〉兩位生命旅者的對話 李文瑞
〈推薦序〉在雙黃二重奏中聽見生命的神祕配方 林祺堂
〈推薦序〉在敘事中相遇 吳德淳
〈推薦序〉也用生命配方交換 簡志忠
配方1 擁有自己的味道
哎呀!神祕配方!(哈克)
哇啊!香料市場!(錦敦)
配方2 翻越人生山嶺
只要認真長自己,就有坎坷的三十幾……(哈克)
扛起自己的人生(錦敦)
配方3 迎向新旅程
路菜(哈克)
旅遊指南與科學麵(錦敦)
配方4 活出自由
「無菜單料理」的人生之路(哈克)
有條件住宿(錦敦)
配方5 與自己相遇
夾腳拖與登山鞋(錦敦)
收起來還是活出來?(哈克)
配方6 觸碰安靜
山之巔,海之涯,為何要跑那麼遠來找尋安靜!(哈克)
走入自己的風景(錦敦)
*小練習:在生活中與環境互動
配方7 認真與閒散
清醒的活,熟熟的睡(哈克)
觀光客與旅者——讓人生有不同層次的精采(錦敦)
配方8 關於陪伴
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哈克)
燃起一夜不滅之火(錦敦)
配方9 留給孩子的禮物
永遠不分離(錦敦)
離開之前,留什麼給孩子?(哈克)
配方10 收到疼愛
在春天來以前(錦敦)
疼愛,哎,少漏接一點(哈克)
〈結語1〉書的點點點……(錦敦)
〈結語2〉這麼像又如此不一樣……(哈克)
〈推薦序〉兩個獵人的山谷對話 紀寶如
〈推薦序〉兩位生命旅者的對話 李文瑞
〈推薦序〉在雙黃二重奏中聽見生命的神祕配方 林祺堂
〈推薦序〉在敘事中相遇 吳德淳
〈推薦序〉也用生命配方交換 簡志忠
配方1 擁有自己的味道
哎呀!神祕配方!(哈克)
哇啊!香料市場!(錦敦)
配方2 翻越人生山嶺
只要認真長自己,就有坎坷的三十幾……(哈克)
扛起自己的人生(錦敦)
配方3 迎向新旅程
路菜(哈克)
旅遊指南與科學麵(錦敦)
配方4 活出自由
「無菜單料理」的人生之路(哈克)
有條件住宿...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