痠痛革命
「痠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痠痛幾乎是現代人無法避免的災難,也是現代文明病之一!「對應針法」乃融會《內經.繆刺論》和人體結構學等中西醫學理論延伸而來,是一種取穴簡單,用針少,不必死記經絡且不以痛處為腧的針灸療法,臨床上在短時間內即能見到顯著療效,有效率可達80%~90%,尤其是痛點在針正經正穴無效或痛點不在經脈上時,可說效如桴鼓。
「對應針法」在治療痠痛和有關筋病及軟組織方面療效奇佳、獨樹一格。作者宋醫師本著濟世之仁心,以三十年的行醫經驗和近一百起案例,將其應用「對應針法」的心得與手法公諸於世。書中每種治療手法皆經臨床實踐驗證,真實有效,並非紙上談兵,不僅中醫同好可藉此增進醫術,普羅大眾亦可從中擷取醫療資訊,了解正確而適合的痠痛治療方式,由淺入深進行自我保健,避免不必要的治療痛苦。
作者簡介:
宋文靖 醫師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畢業 、中醫特考及格 、國際針灸師,行醫已三十餘年。
著作:《中醫常見疾病治驗談》、 《宋氏對應針法的酸痛治療驗證》、《鼻病與咳喘的中醫快速療法》等多部醫療著作。
現任:至善中醫診所所長
章節試閱
一、痠痛的剋星-------對應針法
痠痛麻抽、肌肉僵硬無力症是臨床常見的疾病,本不易治療,筆者以對應針法配合頭皮針及體針,及其他針法、傷科手法等等常取得了不錯的療效。本法係依據內經交經繆刺的原理及應用人體全息律互相對應的奧妙而演繹出來的針法。
◆引言:
痠痛症是臨床上經常碰到的難題,有很多人都有患痠痛症的經驗。若能把痠痛症治好,將必造福眾多的人群。
痠痛症所產生的因素不一,有的純粹是因為罹患了內科上的疾病而發生,譬如得風寒性的感冒,全身骨節痠楚,這要用袪風散寒、調和營衛的藥方能根除;太陽膀胱經感寒濕的侵襲,則要用羌活勝濕湯、葛根湯、九味羌活湯之類的藥方
解其在表之寒濕;濕阻經絡讓經絡氣滯不舒的,還可用薏苡仁湯、舒經立安散等。痠痛症也有泰半的原因是工作勞傷,導致乳酸的堆積而產生痠痛的,也有因運動、跌仆、扭挫傷,治不得其法而產生的痠痛;因年紀漸大,生理上發生了退化,如骨質疏鬆、脊椎不正、退化性關節炎等等疾病,都會引起一系列的痠痛,因工作積勞成疾的勞傷也是造成痠痛的重要因素,營養不良、睡眠不足、毒素的堆積一樣會引起。總而言之,痠痛的原因不一而足。
內科疾病引起的痠痛,可按所屬病因治療,譬如感冒所引起的痠痛骨楚,可按證給予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大青龍湯或荊防敗毒散,只要藥有對症,大都可藥到病除;氣血瘀滯經絡阻滯的毛病,可用疏經活血湯或按經絡的起向循經取穴針到即可病除;扭挫傷引起的肌肉、肌腱、骨膜、韌帶的發炎腫痛或痠痛,治療方法就更多了,有整復、推拿、按摩、薰蒸、刮痧、拔罐、艾灸、放血、敷藥、整脊等…..諸法,這些方法各有優點,但也有其盲點,總之都要各取所長,互補其短,只要能把疾病治好,就算達到了目的。
但是,痠痛的類別情狀與疾病的深淺程度不一,要真正在很短的時間內治好的確不易,臨床上吾人常碰到棘手的痠痛症,除屢治不癒之外,有時還真摸不著頭緒,不如從何下手?如脊椎正中央(包括胸椎、腰椎、薦椎、尾骶骨)的痠痛,令腰不能彎下、站直又很吃力的病症如何治呢?如手腕、腳踝內外扭挫傷的後遺症也令人痠痛,經常有人因此病而推拿、敷藥好幾個星期者;又如棘手的上下網球肘、不容易治療的手指骨膜炎、難纏的扳機栺與足跟痛、令人頭大的肩周圍炎及退化性膝關節炎,還有頸項強硬、肩頸痠痛、腰痠背痛、包括膏肓痛、膝腿無力、三十腕、冰凍肩、腕垂形手…等都是常見的痠痛,另外坐骨神經痛、胸脇肋痛等也是不容易治療的。
碰到以上常見的痠痛症是常有的事,相信很多醫者都有以上的經驗。筆者行醫多年,對這些問題經常思考以求突破,歷經無數次的臨床實驗,並予以有系統的歸類,終而得到了以對應針法配合頭皮針及體針,加上脊椎的矯正、傷科手法、理筋療法等,可使治療痠痛麻症的治癒率增高,常有針下痠痛麻立止,有立起沉屙之效,至少有縮短療程、減緩症狀的功效,其功絕不可沒!
◆什麼叫做對應針法呢?
對應針法就是採取體位的對應,只取病「位」,而不取穴位的方法,它並無一定的經絡可循,它的最高指導原則是不以痛處為輸,而是在他處相對應的部位下針,而使原來疼痛的地方發生疼痛立止的方法。對應針法是根據內經所云而演變發揮出來的,((內經))云:「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上」、「高者抑之、下者舉之」,(針灸大成)云:「交經繆刺,左有病而右畔取」,譬如外踝扭傷,扎在右手尺下一、二線而疼痛立止,它最妙的地方就是不在原痛處、而在相對應的病位下針而使原來疼痛的地方疼痛立止的絕妙方法,這種方法是應用人體全息律互相對應的奧祕而演繹出來的針法。
對應的方法有很多種,有等高對應、手足順對、手足逆對、手軀順對、身軀逆對、足軀順對、手足逆對、頭骶對應等諸法,但實際應用於臨床的並沒有太多,現在我把經常用到的對應針法寫之於後:
(一)肩周圍炎對應同側大腿相關位置,也可對應對側肩周相應部位。比起傳統的所謂肩三針效果好的多。
(二)腳踝內、外側的扭傷對應對側的手腕相關部位,同樣,手腕的扭傷也可對應對側的腳內、外踝。同理,手腕可以對應手腕,腳踝也可對應腳踝。這樣的對應比傳統的踝三針效果好。
(三)膝蓋正中及內外側的骨膜或韌帶發炎,對應對側的肘尖內外側相關部位。這種對應法也比膝五針好。
(四)膝蓋附近的痠痛令人能蹲而不能久站的病症,其反射點在對側上臂的肱二頭肌上,在反射點上扎針,症狀可立即得到舒緩。若純屬膝蓋痠痛無力,可用肩中穴或重子、重仙,效果不錯。
(五)大腿外側的痠痛對應對側的上臂外側(也可取陽陵泉或足臨泣),小腿的痠痛可對應對側的下臂相關部位,也可對應對側的小腿。
(六)足跟痛對應對側的掌根。只要對應點抓得正確大抵都能立即取得效果,也可以足踵穴治療。
(七)手掌掌背對應對側的腳背,如腳背骰骨的痠痛可對應手背第五指上關節,其餘依此類推。
(八)正脊椎的痠痛,包括胸椎、腰椎、薦椎、尾骶骨的痠痛則對應百會至腦戶一段,若部位正確當可針下立起沉屙。
(九)扳機指對應對側的相應掌關節,也可對應對側的腳底相關部位。
(十)上網球肘對應對側膝內曲泉上附近的地方,針要沿骨膜扎下。命名為網球肘穴。
(十一)下網球肘對應於同側手太陽小腸經的後溪或近陰谷的高爾夫球肘穴。
(十二)頸項肩背強硬可從百會往後呈45度角扎,左扎右,右扎左,針下症狀立即緩解。
其他無法對應的痠痛則可取頭皮針及體針的長處以補對應針法之不足,但如:
風池、肩井、環跳、風市的痠痛,可取陽陵泉一穴,針下可疼痛立減;因這幾個穴的痠痛都是足少陽膽經的路線,陽陵泉為膽經合穴,筋會陽陵泉,故針此一穴,沿此經絡的痠痛都能針下立減,能治偏頭痛的理由亦然。
「腰背委中求」,沿著足太陽膀胱經的腰痠背痛,扎委中立效,除非該痠痛已變成陳年舊疾,臂如腰痛、膏肓痛皮下已成結成筋結等,則要加阿是以痛為輸,否則委中一穴泰半可解經絡的阻滯,如果要加強療效,可再加上對側的委中,以取同氣相求,或同側的承山作為倒馬針療效更好。委中治急性腰扭傷,效果好比腰腿點。
肩胛骨上方〈崗上肌及崗下肌)及附近的痠痛,可扎後溪一穴,疼痛立解,後溪為手太陽小腸經的腧穴,扎此一穴,下網球肘引起的痠痛及手尾指、無名指的手麻皆亦可取得療效,肩貞、臑腧、天宗、秉風、肩外腧、肩中腧,胸鎖乳突上的天窗、天容一樣常可針下疼止痛消,因它們都是手太陽小腸經所經過的腧穴。
大腿內側的痠痛可扎三陰交或陰陵泉,如果大腿內收肌的發炎,要對應對側肱二頭肌與三角肌交接面的前側,也可用兩耳根與矢狀縫的交叉點橫扎,大小腿前側的痠痛可扎足三里,足三里也可對應手三里的痠痛。
手臂上舉引致腋下極泉的起方牽引疼痛,要遠處取穴神門方能當下立效。
雙手無力拿筷子、手麻或手腕往外翻轉無力找不出痛點者,可反扎囟會。
臀連大腿莫名其妙的痠痛,找不出痠痛點者,可扎對側的人字縫,巨骨的痠痛可扎三間,症狀立即緩解。
手麻的原因若不是頸椎的壓迫,而是肱橈肌受損時,則可扎對側手曲池附近的肱橈肌肌腱的起點,及大拇指屈指肌、食指掌骨根部,則手麻數次可消。若是頸椎壓迫所引起,則扎足運感區、囟會及臂神經叢的出口;若仍未效,則內服藥必須考慮,黃耆一次要用到兩兩,矯正頸椎或頸椎的復健有相當輔助的力量。腳麻亦然可扎足運感區(如因他種原因引起者,應先消除致病的原因),不效時再考慮復健柯拉腰椎。
前頭痛可扎解溪、陷谷,偏頭痛扎陽陵泉或中渚,後頭痛則扎束骨、後溪、或崑崙,巔頂痛扎太沖或陷谷透湧泉,睛明穴與眉稜骨痠痛扎崑崙特別有效,腳踝扭傷找不出痛點的尚可扎對側小節穴或五虎穴,如果碰到頑固而又久治不癒的痠痛,尚可加入放血療法或針灸埋線,一是袪其瘀血,二是長時間的刺激穴道,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挫傷性的頭痛直接沿皮即可。如此一來,幾乎所有的痠痛麻症都大底包括,可稱得上是治療常見痠痛症的一個完全醫療體系。不過對應針法還是要在骨頭結構整復完全的條件下進行,才能真正發揮其所長。
對應針法是採用人體全息律的奧妙,加上頭皮針對知覺感傳障礙的敏感度,體針又有一定循行的經絡可尋,正適應了《內經》使用針刺的原則,「左有病,則右畔取」、「上病下取」….不以痛處為腧的最高指導原則,互相配合運用。易記、易學、有效、實用,因此作者認為對此痠痛一症,
此種針法實應大大的發揚並給予推廣。
二、有關古時候的相應諸穴
相應諸穴即指某穴與某穴之間,它們彼此有互相呼應的作用,尤其對救治暈針有奇效。此歌訣乃古人根據多人及多年之經驗,輯串而成,凡救暈針及拔針不出,種種危險,可以此相應諸穴下針。這也許是對應針法最早源起,把它錄之於下:
承漿應風府 風池應合谷 迎香應上星
翳風應合谷 聽會應合谷 啞門應人中
攢竹應太陽 太陰應合谷睛明 內迎香應合谷
人中應委中 腎腧應委中 髖骨應風市
足三里應膏肓 肩井應足三里 陽陵泉應支溝
崑崙應命門 崑崙應行間 申脈應合谷
太沖應崑崙 髖骨應曲池 肩井應支溝
尺則應曲池 肩髃應髖骨 間使應白勞
關沖應支溝 中渚應人中 少沖應上星
後溪應百勞 神門應後溪 通里應心腧
百勞應肺腧 膏肓應足三里 風門應列缺
照海應崑崙 鳩尾應神門 中極應白環腧
天樞應脾腧
臨床上還有一種相應部位取穴法,此乃根據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繆刺法。即指選擇與患側損傷疼痛部位相對稱的健側部位治療,這有點類似對應原理的取法,但與作者領悟者並不相同。
此外又有上病取下,下病取上的治療原則,那就是選擇同名經脈的相應腧穴或相應部位取穴。
例:腕關節陽溪穴病痛可取踝關節處的解溪穴
腕關節陽池穴病痛可取踝關節處的丘墟穴
腕關節陽谷穴病痛可取踝關節處的崑崙穴
反之,踝關節丘墟穴病痛可取腕關節處的陽池穴
踝關節解溪穴病痛可取腕關節處的陽溪穴
另外:膝關節病痛取其相應部位肘關節的曲池、手三里,髖關節病痛取其在肩關節的相應部位肩髎,足跟痛取其在腕關節的相應部位大陵。
以上是前人經驗傳承下來的相應諸穴,吾人亦可不妨參考應用。
三、古時相應諸穴釋義
利用「相應」的理論以達到袪病的效果,是早在黃帝內經中即已述及的,根據內經的記戴,是認為正經有病時是可左刺右,或右刺左的,病在正經上的左右相應互刺法謂之巨刺,倘若病不在於經,不循常道而邪客於絡時,就要按「氣反」的原則行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繆刺法,這種刺法是採取原則上的相應,並未言及確切的穴道,後經歷代的針灸家臨床實驗,發現身體上有許多穴道是可以相互呼應的,只要呼應成立,效果即能顯現,他們還發現這些穴道除了平時治病時可以拿來相應之外,更可以對於暈針產生奇效,因此,一代接著一代,他們把這些臨床用之有效的相應諸穴記錄下來,凡遇暈針或拔針不出時,便以此為參考,這些都是古人難得的經驗,作為後人的我們實應給予傳承,並給予發揚。
為了讓後人暸解所以可以互相呼應的原因,特將所見把古人相應諸穴釋義如下:
承漿應風府:承漿是任脈的最後一個穴道,位置在前,風府屬督脈在後直接入腦與任脈相連,部位在後髮際正中,相當於而枕骨粗隆直下方凹陷處,一在前為陰,一在後為陽,任督陰陽相對,故可以互為平衡。
風池應合谷:風池屬足少陽膽經,合谷屬手陽明大腸經,風池向對側眼睛而刺,大腸經合谷經人中行至迎香,兩穴皆有祛風治鼻疾之功,療效相同,常互相配穴以增強療效,故常相應之。
迎香應上星:迎香為手陽明大腸經穴,上星屬督脈,上星可治鼻疾,功效與迎香類似,故可相互呼應。兩穴同用效果更佳。
翳風應合谷。翳風屬手少陽三焦經,合谷屬手陽明大腸經,兩經皆上之於頭,頭面合谷收,兩經雖未直接相連,但根據六經相通的原理,該兩穴仍可相應。
聽會應合谷:聽會屬足少陽膽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並未直接相連,但兩經皆上之於頭,且聽會在頭的側面,合谷屬大腸經行於頭的前面,在結構上一正一側可兩相呼應,又六經可以間接相通,故主治雖不盡相同,部位一在手,一在腳,仍可呼應之。
啞門應人中:啞門屬督脈在頸一、二椎之間,人中亦屬督脈,但它們在部位上是一在頭後,一在面前,故可前後呼應,且人中本就為急救暈針的特效穴,故針啞門發生危險時,可用人中急救解之。
攢竹應太陽:攢竹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第二個穴道,太陽穴屬經外奇穴,雖兩穴並無關連,但以部位而言,攢竹在眉毛前端位於頭的正面,太陽穴在眉毛的後斜下方,偏於側面,一正一側陰陽相對,可互為平衡。
太陰應合谷、睛明:此處之太陰是指手足太陰經而言,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相表裡,故手太陰肺經相應手陽明大腸經合谷本是必然,若手太陰肺應睛明,則一為肺金,一為膀胱經,金生水,為母子相生關係,且肺與膀胱通,當然可以呼應。
內迎香應合谷:合谷本為手陽明大腸經,大腸經最後一個穴道為迎香,內迎香與迎香只有內外之分,主治相同,合谷穴為大腸經之合穴位置在大腸經起點不遠處,一穴為緊鄰經之尾端,病在遠端,可在近端取穴,合乎瀉絡遠針原則,故可相呼應之。
人中應委中:人中屬督脈統率一身之陽,主治腰急性扭傷,委中屬足太陽膀胱經,被督脈所統率,腰背委中求,主治亦同,故呼應可以成立。
腎腧應委中:腎腧在足太陽膀胱經上,委中亦然,腰背委中求,腧主體重節痛,故腎腧之疾可取委中相應。又腎腧應委中為背後方垂直對應力學的關係。
髖骨應風市:髖骨在部位上,為膽經路線邊緣,有坐骨神經從此而出,風市在足少陽膽經之上,可治髖骨之疾,故相呼應。
足三里應膏肓: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合穴,膏肓位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胃經與膀胱經在鼻旁8分處相纏繞,經絡是相通的,故相應之。
肩井應足三里:肩井位在鎖骨、肩胛骨之間,有斜方肌在其上,針深易致氣胸,上病下取,發生危險時以足三里解之,故常相呼應。
陽陵泉應支溝:陽陵泉為足少陽膽經,支溝為手少陽三焦經,為同名經之手足各穴,故可相應。
崑崙應命門:崑崙為足太陽膀胱經,命門屬督脈,督脈隨脊椎中行,統率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經挾脊上行,故可以呼應。
崑崙應行間:崑崙屬足太陽膀胱經,行間屬足厥陰肝經,肝與大腸通,肺與膀胱 通,肺又與大腸相表裡,可以呼應。
申脈應合谷:申脈屬足太陽膀胱經(陽蹻脈之起點),合谷屬手陽明大腸經,兩經雖無直接關係,但申脈在外踝下方,合谷在大拇指與食指間,部位相類似,應可呼應。
太沖應崑崙:崑崙屬足太陽膀胱經,太沖屬足厥陰肝經,肝與大腸通,肺與膀胱通,肺又與大腸相表裡,是五臟別通中表裡經之間接關係。應可互相呼應,此在馬丹陽十二穴內;三里內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沖崑崙穴,環跳與陽陵,通里並列缺表露無疑。
髖骨應曲池:髖骨本非穴名,是人體骨骼結構的一部分,兩旁連接腸骨,曲池為肱骨與橈骨之轉折處,肱手取穴,因都在重要骨架的轉折處,取部位對等相應。
肩井應支溝:肩井為足少陽膽經,支溝為手少陽三焦經,此兩穴相應,是同名經的關係。
尺澤應曲池:此兩穴皆在手肘的關節轉折處,尺澤為手太陰肺經在手的陰面屬合穴,曲池為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在陽面,兩經互為陰陽且相表裡,又緊鄰其穴,故相應理所當然。
肩髃應髖骨:肩髃為手陽明大腸經,位置在鎖骨、肩胛骨的下方肱骨頭上,是人體結構的重要轉折點,與髖骨的結構體相類似,這是手軀順對式的對應,董氏奇穴的肩中穴治療髖骨痛就是這種對應法。
間使應百勞:間使為手厥陰心包經,主治心慌、心跳等,百勞為經外奇穴,在後頸部(大椎兩旁一寸三分),主治瘰癧、肺病,咳嗽或勞病,勞病易致心慌、心跳,故常配穴相應。
關沖應支溝:關沖為手少陽三焦井穴,支溝亦為手少陽三焦經穴,兩穴皆在同一經上,井經本可互為倒馬呼應,效果更強。
中渚應人中:中渚為手少陽三焦經腧穴,腎與三焦通,中渚常可治腎腧穴以下的疾病,如腰連臀部的痠痛,人中亦治腰脊急性扭傷之疾,兩穴相配,可增強療效。
少沖應上星:少沖為手少陰心經井穴,上星屬督脈,兩穴都有開心竅,蘇厥逆,清神志的作用,故常配穴並相呼應。
後溪應百勞:後溪通督脈,百勞在督脈大椎之旁,故有疾時可用以呼應。
神門應後溪:神門為手少陰心經,後溪為手太陽小腸經,心與小腸相表裡,呼應成立。
通里應心腧:通里為手少陰心經,治心臟諸疾,其腧穴在背,屬足太陽膀胱經,為聯繫心臟的樞鈕,故兩穴相應。
百勞應肺腧:百勞在大椎旁一寸三分,主治諸勞疾,及肺病、咳嗽等,與肺腧所治相同,故可相應。
膏肓應足三里:膏肓在足太陽膀胱經上,功能補肺健脾,並可治胸膜炎,神經痛 ,久病體虛,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為強壯要穴,兩經在鼻旁相纏繞,主治亦同,上病下治,故亦可相應。
風門應列缺:風門為足太陽膀胱經,部位在第二胸椎下旁開一寸半,列缺屬手太陰肺經,五臟別通中,肺與膀胱通,故病時可作為相應穴。
照海應崑崙:照海屬足少陰腎經,而崑崙為足太陽膀胱經,腎與膀胱相表裡,相應是屬必然。
鳩尾應神門:鳩尾屬任脈,主治心痛,癲癇,精神病,神門在手少陰心經上,亦治心神之疾,故常配穴並相互應。
中極應白環腧:中極屬任脈,為膀胱之募穴,白環腧在足太陽膀胱經上,穴下正對膀胱,故膀胱有疾時常配穴互應。
天樞應脾腧:天樞在足陽明胃經上,主治急慢性胃腸炎、便祕、痢疾、氣脹等疾,脾腧在足太陽膀胱經上,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主治類似,胃與膀胱經在鼻旁相纏繞,故相應之。
總之,相應諸穴即指某穴與某穴之間,它們彼此有互相呼應的作用,尤其對救治暈針有奇效。此歌訣乃古人根據多人及多年之經驗,輯串而成,凡救暈針及拔針不出等種種危險,可於此相應諸穴下針,依上述演繹推之,今人應可廣義試用於痠痛上。
臨床上還有一種相應部位的取穴法,此乃根據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繆刺法。即指選擇與患側損傷疼痛部位相對稱的健側部位穴位治療。這即是對應原理的取穴法。
除以上的對應方式之外,又有上病取下,下病取上的治療原則,那就是選擇同名經脈的相應經穴或相應部位取穴。
例:腕關節陽溪穴病痛可取踝關節處的解溪穴。(手陽明大腸經對應足陽明胃經)
腕關節陽池穴病痛可取踝關節處的丘墟穴。(手少陽三焦經對應足少陽膽經)
腕關節陽谷穴病痛可取踝關節處的崑崙穴。(手太陽小腸經對應足太陽膀胱經)
同理,膝關節病痛取其相應部位肘關節的曲池與手三里,髖關節病痛取其在肩關節的相應部位肩髎,足跟痛取其在腕關節的相應部位大陵。
以上是古人經驗傳承下來的相應諸穴,有同名經的對應法,有腧募穴的對應法,有表裡經的對應法,有五臟別通的對應法,有部位對部位的對應法,皆可參考應用。這些記載顯示了由繆刺演變而來的相應針法是存在的。
六十五、一位老婦人屈指肌腱腱鞘炎及胸椎痛的治療經過
有一位住在基隆的老婦人,在91年秋季時,由留美回台渡假的80歲張佩醫師帶來,那時我正在南深路的九重宮義診,這位老婦人駝著背前來,她說她有兩個嚴重的毛病,其一就是胸六椎的脊突疼痛,其二是右手中指伸不直,中指本節會痛,老婦人所患的病就是吾人俗稱的扳機指,正確名稱為「屈指肌腱腱鞘炎」,兩種病的病史都已十幾年以上,自稱晚上必須趴著睡,因為怕碰到胸椎脊禿的關係,經常痛至醒來,而右手中指因伸直會痛,因此生活作息甚不方便,她因多年求醫不癒很是失望,其中最誇張的是曾經人介紹至一間算是民俗療法的地方針灸,一次針灸費要價三千元,那個人還算是修道中人,據她的形容,針灸的方法是前面先針二十幾針,半小時後再反過來扎後面,同樣也是二十幾針,說是從大陸學回來的針法,花了好幾萬塊都沒效,後來不去了,她為什麼會跟我說這些呢?原因是義診時,胸椎我只在她頭部扎上一針,中指伸不直的毛病,我只扎在她對側腳底對應一針手便能伸直,而且立刻減輕了疼痛,因為我就只針了兩針便立刻減輕了疼痛,所以她心生好奇,問我為什麼你就只針兩針就好,而她給別人針了四、五十針還一點效果都沒有,因有感而發,事後才跟我說出了上面那段故事,之後,農曆年到了,她的病情本已幾近痊癒,後因要打掃家裡以迎接新的一年,大概太累的關係,所以舊病又重新復發,不得不在除夕的前一天趕來求治,我照以前的方法照扎兩針,隨即消除了疼痛,她對我深具信心,希望年後能多找幾個同樣病情的人前來,趕快把別的病也治好,年後不久,她又因右側腰扭傷疼痛異常,速趕來求治,這次的扭傷,遍離了膀胱經,也不在膽經,而且面積相當廣,只好用以痛為輸的方法治療,先扎針後推拿,病情很快有了進步。
黑箭頭所指為下針處,可惜反光看不太清楚。
六十六、左肩周圍炎驗案
林老先生,91年2月20日初診,患左肩周圍炎,屢次治療不癒,症狀是左手抬舉不起,肩周圍炎有幾個好發部位,他疼痛的地方是在左上臂內側屬肱二頭肌短腱的地方,有肺經經過,我用肺經魚際針之,另又檢查出一痛處,是在左背崗下肌,此處壓痛點明顯,為手太陽小腸經經絡所過,這裡的疼痛我取後溪,經針刺該兩穴後,疼痛立即舒緩,拔針後又在其崗下肌處按摩推拿,把氣血舒散,術後令其抬手試之,此時左手已可輕易抬過肩,比起來診之前有天壤之別,病了一年多的肩周圍炎,治療一次就有那麼大的效果,他用台語直說:「先生,你真是厲害。」
六十七、頭往後仰即手麻
楊先生,中年人,壯碩身材,不知是何因卻患有右手五指皆麻的毛病,自稱只要頭往右後方上仰即右手上下臂整隻皆麻,非常不舒。剛開始我也懷疑此症是屬頸椎的疾病,但仔細檢查後,發現肱橈肌處有明顯的壓痛點,因此,我還是先解除目前較明顯的症狀為先,我用陽陵泉對應曲池附近的肌群,用足三里對應手三里附近的肌群,針下後不久肱橈肌的痠痛稍減,隨即又在建側手的肱橈肌按同樣的部位對應,此時手麻的症狀逐漸減少,後又在右側的前斜角肌最痛處,也就是臂神經的出口處加上兩針,這時,整隻手麻的症狀頓時改善。
一星期後他來複診,言,上次對於手麻的治療只維持一星期,現在又開始手麻,可是這次的手麻是在前三指,不是整隻手臂,此種描述讓我思考到問題的徵結是在大拇指次指的屈指肌腱發炎,檢查後發現右手大拇指魚際處及食指與大拇指約虎口的反面靠近食指側有硬結點,按之疼痛非常,這就是他手麻的病兆所在,我用健側手相同部位針刺,一下子就解除了他手指麻木的病症,後又說,他的頭往右轉背後有一條筋拉扯,我知道他講的是右側的提肩胛肌,我又以左側的提肩胛肌對應,一下子不舒服的感覺又消失了,事後再來診察時,以上諸症皆已痊癒。這是頭往後仰即手麻的特殊治驗病例,難得碰到,特以誌之。
六十八、右肩背及臂痠痛無力抬起
這是一個真實的例子,91年11月28日,李先生,54年次,業貨車司機,身材壯碩,由於經常開夜車,導致睡眠時間不定,長期日夜顛倒的結果,引發房事衰退的徵象,結婚已一段時間,仍未生育,西醫檢查謂為精蟲活動力不足的原因所導致,此症,我用右歸丸與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合方,服藥一陣後,性功能症狀頗有進展,至第三次複診時,他向我訴說,他得了一種右肩臂痠軟無力、無法如意順利抬起的一種怪病,因為不能治好,常影響工作及情緒,問我有沒有幫人家推拿,我一向以內科為主,痠痛則以針灸治療,推拿則視情形而定,所以並沒有請推拿人員〈衛生署三申五令說診所內不能容留無照的推拿人員,否則視同包庇密醫,可惜政府的政策在2012年的4月中旬又自己推翻自己,遵守規舉的人只有自認倒楣),因此病患常以為我沒有在治療有關傷科痠痛的毛病,這種錯覺實在是令人遺憾。
李先生的症狀,應該是屬過勞引起經絡氣滯不通所致,我要他趴在診療床以方便檢查,結果發現他右側魄戶、膏肓附近有明顯的痠痛點,肩井雖痠但不甚,另一處明顯的痠痛點則是在天宗穴附近,若人趴著,右手往頭前方伸出,則可發現大小圓肌的地方有明顯壓痛點,這些痛點都是屬手太陽小腸經的經絡氣滯不通所致,上兩處痛點光用按摩推拿,效果緩慢,我以小腸經的腧穴後溪及右側膀胱經合穴委中治療,只針兩針,疼痛立消,十分鐘後拔針,請他抬臂試試,結果,已可輕鬆高舉過頭,他試了好幾次,感覺不出任何異樣後,對我說:「好神奇哦!怎麼那麼快就好,令人不敢相信?」,他臨走時,很客氣的直呼!「小姐,謝謝。」,「宋醫師,謝謝」。為什麼呢?因為我很快的治好他的病。
他之後多次前來取性功能的藥,都不見疼痛再發生過,足見針效之確實,此事過後,他終成了我忠實的病人。
六十九、手痠軟抬舉無力
手痠軟導致的無力抬舉手臂,常見的有以下數種情形,第一,是因肩周圍炎所引發,有不能前彎者,有不能後旋者,有不能平舉者,有不能上提者,除非肩關節周圍組織產生真正沾黏,否則一般都可用針法或配合傷科手法治癒或改善,第二,是因肱橈肌肌腱發炎所誘發,因為該肌腱的發炎而導致氣滯血瘀,不通則痛引起上下臂痠軟無力導致而不能抬起,肱橈肌的損傷,往往併發肱骨外上髁炎,這一類的疾病,取各部對應點行針刺之,問題常可迎刃而解,第三,是手腕肌腱或大拇指肌腱的發炎,亦會導致手不能抬起,第四,由於頸椎椎體的變化或頸肌僵硬,例如:頸椎彎曲、椎體變窄壓迫頸神經等等都會,例如:陳X玲女士,57年次,患的是第三類的毛病,她在92年3月12日就有此症狀發生,但因開始發生時並不嚴重,等到14日凌晨,即發生劇烈的疼痛,導致手臂根本無法抬起,據她說整個晚上都因手臂疼痛而不能睡覺,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方才準備到我診所診療,剛開始,我以為是肩周圍炎,但經檢查後發現不是,找肱橈肌處按壓,亦只是略痠而已,疼痛並不明顯,後按至手腕部,方發現真正痛點在腕部陽溪處,該處屬伸拇長肌肌腱,及大拇指魚際處也痠痛,另一處痛點則在大陵附近,我各取對應點扎之,並加上百會及華佗夾脊,針後即改善甚多,次日又來,再施術一次,即完全痊癒,第一次來時,本來要準備請假的,但當針完即可把臂舉高後,又馬上上班去了,臨走時,她拋下一句話:「宋醫師,我好崇拜你!」,這是個針刺立即得效的例子,第五,是感覺上的障礙,就是只感手臂痠軟無力,也不知如何發生的,這種情況,百會或冠狀縫或對側足中平都會有不錯的療效,如果是前斜角肌僵硬,或兩邊不對稱,也會使僵硬或不對稱的那一邊手痠軟無力,此種情況撥鬆前斜角肌手痠無力就會改善。
論起用藥,歸於氣虛陽虛的,可用歸耆建中湯為主但黃耆要加重,加薑黃、雞血藤、威靈仙,有痛點的則加上乳香、沒藥、牛七、元胡,應屬療效不錯的藥物,對於手臂痠痛抬舉無力,謹以臨床發現綜合所述如上。
七十、頸部扭傷治驗三則
例一:後項扭傷
吳X筆先生,49年次,在公事之餘,常往南深路山上的一座深具意義的宮稱為「九重宮」裡跑,在那裡做的是義工,他的職務是司機,接送香客信徒山上山下來回兩頭跑,是一種無給職,精神相當可佩,我就是因為以前曾去宮裡義診而認識他的。
他患有鼻涕倒流、扳機指、及脖子扭傷經久不癒的毛病,92年3月10日來診是要醫鼻涕倒流的及脖子扭傷的毛病,自訴曾患有扳機指肌腱炎,已因我的治療而痊癒,如今只剩脖子扭傷的毛病遲遲未癒,他的症狀是;後項的部位每轉到一個姿勢便痛,非常不舒服,因他在九重宮裡看我替病人扎針效果還不錯,所以認為這種病應該找我才是,鼻涕倒流的毛病,我認為應用抹藥療法外治才有效果,當時,我先開給內服藥予他,至於脖子扭傷的毛病,要先確定病位才能定出正確的穴道處方 ,因坐著的姿勢不容易找出痛的病位,只好請他趴在診療床上,我仔細尋按,發現痛的地方有兩處,一處是右側風池,一處是右側天柱,風池屬於足少腸膽經,而天柱屬足太陽膀胱經,因為趴著的關係,所以天柱處的疼痛,我扎在右側束骨,風池穴的痛本來要扎陽陵泉的,因為寒流來襲,天氣很冷,他穿了兩條褲子,要把褲子翻上來不容易,所以我只好應用奇經八脈中陽蹻脈中的申脈,這個申脈跟一般書上講的申脈位置不同,是要取穴在附骨下足弓處凹陷的地方,這樣下針才有效,陽蹻脈通一身之陽,其經絡循行至風池穴而止,故在不容易把褲子翻上來的情況下,只得改變主意從同側申脈處下針,扎該穴只要一有得氣,風池穴的疼痛馬上可以消失,我僅扎此兩針,經久不癒的後項扭傷疼痛立即有了相當程度的減輕,我再令其做同樣的動作,確定疼痛消失泰半後,再留針十分鐘便取針讓其返回,這又是一次治療後項扭傷的難得經驗。關於項頸扭傷,最常取的穴道是後溪跟中渚,這是因小腸經與三焦經通過胸鎖乳突肌前後的關係,但光用針刺仍有不足,以我的臨床經驗來說,針灸雖能對頸項扭傷的症狀有所減輕,但大部分的項扭傷幾乎跟肌肉僵硬有關,故還得配合手法去理筋並施于推拿按摩方更能產生舒緩的效果。
例二:前頸扭傷
頸部扭傷或痠痛的驗案很多,在此再舉比較典型的驗案一例僅供參考。
我們都知道脖子的前面為頸,如項羽的刎頸自殺,後面的則為項,所謂的項背痠痛,指的就是後面項連背的部分痠痛,92年3月6日,有一位57年次的林先生來看肝腎功能不良的毛病,順便向我提到,他前面脖子兩旁按起來非常痠痛,每在轉動脖子時則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他指的兩處地方正是手陽明大腸經所經過的天鼎、扶突兩穴位,這也是正當胸鎖乳突肌所在位置的地方,經之所過、病之所治,可以用遠處的五輸穴治療,於是決定取手陽明大腸經的輸穴三間針刺,針後立即取得效果,疼痛隨之不見,還沒用到推拿等手法病即消失大半,該患者深感為奇,一直問我,他脖子痛跟針手有什麼關係?為了解答他的問題,我只好拿塑膠人像來向他解釋經絡的原理,費了一番功夫,他方有初步的概念,這也算是盡盡醫病的良好關係吧!
例三:頸椎旁扭傷
嚴X先生,61年次,92年12月31日早上一起床即感脖子左右轉困,尤其是左項頸六椎旁5分至一寸的地方自覺左項內側有某條筋不對勁,這就是所謂的落枕,我看他不舒服的地方是屬膀胱經走過的地方,此經絡正要會合於大椎,於是取同側崑崙穴,針後脖子轉動即有改善,後我又想,腎脈分支夾脊內上行。故頸椎旁的經絡氣滯不通,應可加上太溪,果然再加上太溪為倒馬後病情改善更多,嚴先生再轉轉頭來試試,直說現在比剛剛好很多。
一、痠痛的剋星-------對應針法
痠痛麻抽、肌肉僵硬無力症是臨床常見的疾病,本不易治療,筆者以對應針法配合頭皮針及體針,及其他針法、傷科手法等等常取得了不錯的療效。本法係依據內經交經繆刺的原理及應用人體全息律互相對應的奧妙而演繹出來的針法。
◆引言:
痠痛症是臨床上經常碰到的難題,有很多人都有患痠痛症的經驗。若能把痠痛症治好,將必造福眾多的人群。
痠痛症所產生的因素不一,有的純粹是因為罹患了內科上的疾病而發生,譬如得風寒性的感冒,全身骨節痠楚,這要用袪風散寒、調和營衛的藥方能根除;太陽膀胱經感寒...
作者序
前言
我國的醫學一向博大精深,針灸一門,從古演變至今,最早的有十四正經的體針系統,以及耳針,後來發展成頭皮針、眼針、面針、手針、腳針、臍針、腕踝針、豎橫針、莽針、微針,以及結合針與刀的小針刀等多種,如果再加上作者所歸納演繹出來的「對應針法」,那麼針灸的內容可就更加豐富了。
「對應針法」早在內經裡就有片段性的描述,不過其描述詞彙都散見於各個篇章,並非專章論述,內容原則不離「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交經繆刺,左有病而右畔取」,「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高者抑之,下者舉之」以及「前病後治」、「後病前治」等等的敘述,並沒有任何一個篇章做過完整的描述,但是根據這些原則性的記載,就足以發展演繹成有系統的「對應針法」了,這個對應針法應用在治療痠痛方面常能效如桴鼓,尤其具有針下立起沉疴的功效。這個針法的最高指導原則是;能不在痛處下針而能立即治好病痛,只取病位而不取穴位的方法,若再配合他針法及傷科手法之長處以彌補本針法之不足,則對應針法就可以變得更完美無缺。
當初為什麼會想到對應用「對應針法」?這是從台灣的中醫界醫療生態說起,因近二十幾年來,台灣的中醫診所若要屹立不搖於中醫界,必定要以治療傷科痠痛起家似乎才能生存,這除了老百姓對中醫的觀念還徘徊在中醫只會推拿的死胡同裡,不知道中醫可以治很多病所致,另外老百性因五勞的關係容易罹患傷科扭挫傷及其後遺症也是事實,他們常因長時間的工作引發肌腱或韌帶的勞傷或努傷,致使肌腱及韌帶的長期勞損而併發各種痠痛症,諸如頸項強硬、肩周圍炎、腰背痠痛、手臂無力、手腳麻木、膝腳無力等,另外的原因是患此症的民眾必須連續治療不可間斷,這樣方能產生療效,天天上門的結果門診量自然就會增加,申請的健保給付當然也就跟著增加,這是生意人開聯合診所只為錢的心理,把整個市場打亂。還有一種重要的原因是醫師診治這種疾病可以不必花上太多的腦筋,大都交給傷科師傅處理,傷科患者多了自可帶動內科人數的增加,這種現象證之於事實,也確實是如此,因此民眾的觀念裡普遍認為中醫只會推拿,不知道中醫一樣可以看內科的疾病,這是很令人遺憾的事。在外受顧期間或自行開業,經常碰到各類的傷科痠痛患者,自然就在所難免。有一次,我碰到一個大拇指本節(幸骨指關節)骨膜發炎痠痛的患者,屢治不癒,來就診時,我靈機一動,向他解說既然敷藥甚久未效,可否願意試試針灸?他表示願意,剛開始時,我僅扎阿是,仍以痛為輸,因為之前,我對「對應」尚沒有什麼概念,更談不上瞭解,僅僅聽說「左有病,右畔取」這個道理,未曾試過,當這位患者連續扎幾次的阿是之後,病情只是稍微減輕,因針的傷口會痛,要求不要再給予針灸,因此,我靈機一動不如扎對側試試,看看「左有病則右畔取」的道理是不是真的,不料對側一扎,原痛點的疼痛隨即消失,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原來人體左右存有對應的原理,這事我一直掛在心裡,後來在學習頭皮針之後,知道足跟痛可以扎大陵,風池穴病可以扎申脈,這樣的針法啟示了我初步「對應」概念,直到有一次在偶然的機緣裡看到花蓮徐醫師正在扎一個手腕正中扭傷的患者,他把針扎在對側腳的解谿以為對應,居然馬上獲得緩解,這才使我恍然大悟,原來內經所言的「左有病,右畔取」、「上病下取」的道理是存在的,這個經驗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去嘗試,日後凡有機會便試,一點一滴的思求突破的結果,終於使我針灸取穴思維的範圍日益擴大,終而集合了臨床的經驗,將它演繹歸納,最後發展成為今日的對應針法。
談起「對應」,相信尚有很多愛好針灸的同道所不解,因為坊間少有這種針法傳授,亦少有系統的專書專門介紹,因而僅能一知半解,就算書中有此記載,也僅止於片段的描述而無針法的實錄,因而作者有鑑於此,特將臨床行之有效的對應針法,除了文字的敘述之外,再加上實際圖片的講解,融入自己領悟者,歸納為一個有系統的學術彙編成書,期能使讀者一望便知的境地,希望不久的將來,「對應針法」能融入針灸的領堿,把針灸內容更為充實豐富,去造就更多的病家。
繼《宋氏對應針法在痠痛上的治療驗證》出版之後,由於在台灣的中醫界及針灸界愛好者的反應良好,因此也為了加惠廣大愛好針灸的同好,特再出一本新領悟的對應針法專書,除了原有的內容再加以更詳細的描述之外,還增添了許多個人的新發現,將用之有效者載於其中,期使新書內容更為豐富,作為前書之續集,意在對針灸界能做出小小的貢獻,期盼這本書能在不久的將來造成另一股迴響,是則吾願已足!
在此順便一提,不管是什麼針法,都有它獨特的一面,也各有其盲點存在,不是每一種針法都適合任何一種痠痛的病症的!針法跟用藥或傷科手法一樣,都有它的一定適應面,某些人用這種方法有效,某些人就不一定皆然,任何一種再好的針法都不能包括全部,只有截長補短才是上上之策,我的經驗認為要治好痠痛病症,必須要有很多因素配合,固然醫師的詳細辨證之後再採取適當的治療手段相當重要,但沒有病人的癒後保養與預防也是妄然。如果醫師的治療態度欠缺謹慎,而病人的反應又懶於配合,那麼再次患痠痛症的機率可能增高,有的人問我「痠痛會不會根治?」我的答案是,有的好治有的不好治,但是,如果不是難症,絕大部分的痠痛若能在醫師的悉心治療下,再加上病人耐心的配合,治好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又有人說,對應針是純屬表演性質,針的時候有效,拔針後又是一樣!這句話不完全是對的,在我的眾多經驗裡,用對應針法完全治癒患者的痠痛還不在少數,這就看當事者如何辨證,如何用針,如何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了。
這本書的完成非常辛苦,因正值健康不佳之際,雖常有突如其來的心得想要隨即記錄卻又心有餘而力不足,常讓神來之思慢慢消失於記憶之中,因此寫此續集常斷斷續續,箇中辛酸非外人所能道也,本書的完成還要感謝吾兒柏均從旁不厭其煩的替我打字以及內人在旁不斷的鼓勵,在此一併衷心的致謝。
中醫師 宋文靖
前言
我國的醫學一向博大精深,針灸一門,從古演變至今,最早的有十四正經的體針系統,以及耳針,後來發展成頭皮針、眼針、面針、手針、腳針、臍針、腕踝針、豎橫針、莽針、微針,以及結合針與刀的小針刀等多種,如果再加上作者所歸納演繹出來的「對應針法」,那麼針灸的內容可就更加豐富了。
「對應針法」早在內經裡就有片段性的描述,不過其描述詞彙都散見於各個篇章,並非專章論述,內容原則不離「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交經繆刺,左有病而右畔取」,「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高者抑之,下者舉之」以及「前病後治...
目錄
序一:黃秀凌中醫師序
序二:王益成中醫師序
序三:劉丁郎中醫師序
序四:賴勝建中醫師序
序五:陳恆修中醫師序
前言
一、 痠痛的剋星——對應針法
二、 有關古時候的相應諸穴
三、 古時相應諸穴釋義
四、 扁鵲神鍼法相應諸穴釋義
五、 其他經穴的對應
六、 對應針法概論
七、 對應針法原理的思維
八、 對應針法源起
九、 對應針法對應的法則
十、 對應針法應用的時機
十一、 對應針法的穴位定名
十二、 對應針法新穴發表
十三、 頭皮針的介紹及臨床治驗心得
十四、 針法在頭痛上的臨床應用
十五、 我在落枕經驗上較實用的治法
十六、 淺談手麻的成因與治療原則
十七、 腳麻的成因與論治
十八、 肩臂痠痛的論治
十九、 肩關節抬舉不力的治療經驗
二十、 肩峰鎖骨疼痛的治法
二十一、 肩前喙肱韌帶扭挫傷的處理方法
二十二、 膝關節周圍炎及初期退化的針刺法
二十三、 膝蓋痠軟無力如何處理?
二十四、 膝膕筋緊疼痛的對應針法
二十五、 媽媽手如何用針灸治療?
二十六、 手腕扭傷的類型及其治法
二十七、 腳踝扭傷存遺後遺症的治法
二十八、 骰骨扭傷復位後或未復全復位所存遺的痠痛應如何處理?
二十九、 治網球肘與高爾夫球肘的省思
三十、 患足跟痛最令人傷腦筋
三十一、 手指骨膜發炎的證治
三十二、 大小腿無力抬起的成因及證治
三十三、 足運感區的運用經驗
三十四、 小節穴與五虎穴的妙用
三十五、 談腰部扭傷及腰痛
三十六、 論治坐骨神經痛
三十七、 頭項肩背強硬的對應針法
三十八、 淺論頭項尋列缺
三十九、 脊椎正中痠痛的治法
四十、 脊椎旁開一寸以內穴位的痠痛如何處理?
四十一、 膏肓痛的治法種類
四十二、 令人頭大的扳機指
四十三、 肱二頭肌痠痛怎麼治最快?
四十四、 肱橈肌腱勞損痠痛如何針刺最快?
四十五、 腕隧道症候群
四十六、 周邊神經壓迫症候群
四十七、 五種痠痛症的有效療法
四十八、 軟組織損傷症候群
四十九、 腰背委中求
五十、 我用陽陵泉的經驗
五十一、 放血不失為治療痠痛的有效療法
五十二、 扎冠狀縫區能使雙手更為有力
五十三、 針刺人字縫區可治對側坐骨區莫名的疼痛
五十四、 針灸埋線可彌補治療痠痛症的不足
五十五、 耳穴內體位對應點可輔助痠痛的診斷與治療
五十六、 中風後遺症的處理
五十七、 董氏奇穴在痠痛症上的應用
五十八、 肘關節周邊軟組織的對應針法
五十九、 有關痠痛用藥的參考方劑
六十、 測驗題
六十一、 對應針法應用實例
六十二、 較難症的痠痛針刺法體會
六十三、 胸痛、肋痛的論治經驗
六十四、 現代人必須知道的「頸性神經肌肉症候群」
六十五、 一位老婦人屈指肌腱腱鞘炎及胸椎痛的治療經過
六十六、 左肩周圍炎驗案
六十七、 頭往後仰即手麻
六十八、 右肩背及臂痠痛無力抬起
六十九、 手痠軟抬舉無力
七十、 頸部扭傷治驗三則
七十一、 中醫醫院實習錄
七十二、 三十年前的前額痛針刺得效
七十三、 腰部扭傷背痛及左顏面神經抽搐不止
七十四、 針灸驗案記實十二例
七十五、 針灸治驗十一例
七十六、 舌頭灼傷伸不出來用針刺可以改善
七十七、 左膝關節疼痛及右內踝扭傷針刺治癒
七十八、 鈉鉀離子不平衡引起腳膝無力蹲下不能
七十九、 針灸治驗錄
八十、 急性腰扭傷針委中、臀部痠痛針人字縫甚效
八十一、 側腰部扭傷已六年一針治癒
八十二、 後頭痛多年不癒,針兩針一次OK
八十三、 針刺絕骨對骨蒸勞熱能做某些程度的改善
八十四、 眩暈症的針灸治驗
八十五、 手抖的毛病可用頭皮針試之
八十六、 治尾骶骨挫傷新舊病患兩個病例
八十七、 坐骨神經痛及左側腰痛
八十八、 針灸、放血在傷科痠痛上的應用
八十九、 針灸、放血治驗實錄
九十、 針灸驗案記實
九十一、 肩習慣性脫臼造成長短手用針灸改善
九十二、 肱橈肌肌腱發炎的針刺治驗
後語
附錄一:臨床常用穴輯要
參考書目
序一:黃秀凌中醫師序
序二:王益成中醫師序
序三:劉丁郎中醫師序
序四:賴勝建中醫師序
序五:陳恆修中醫師序
前言
一、 痠痛的剋星——對應針法
二、 有關古時候的相應諸穴
三、 古時相應諸穴釋義
四、 扁鵲神鍼法相應諸穴釋義
五、 其他經穴的對應
六、 對應針法概論
七、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