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否仍受到演化的推動,而持續在演化之中?
一位演化生物學對於智人的未來,提出洞見,
並回答了人類將會演化到哪裡去原來,避孕藥、網路社群擇友、輔助生殖科技、
飲食習慣改變,以及全球人口流動,
都正驅動我們朝向不同方向演化!
人類將演化成連自己都不知道的樣貌!
在這本引人入勝的書中,演化生物學家索羅門爬梳近幾年來爆炸性的發現,檢驗人類演化的未來後,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說明:演化仍舊影響著今日的我們。但問題是,現代化的結果,包括壽命的延長、飲食習慣的改變、全球遷徙、抗生素和避孕藥廣泛的使用,也成為影響我們人類的演化的重要力量。
人類是奇怪的物種。世上的昆蟲遠多於人類,但人類是唯一能徹底主宰地球的生物。我們有辦法改善環境適應自身需要,打造不受氣候限制的空間,安居任何地方。我們自耕自種,使用化學製品對抗疾病,並駕馭機器讓自己毫不費力地移動。
然而,人類並非一直都這麼優秀。當我們追溯現存黑猩猩的系譜,可以找到與人類相同的祖先。直到晚近,人類才發展出雙腿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大幅擴增的大腦、運用火以及發展出語言能力等等。根據考古發現,我們大概在約十六萬年前就已經存在。五萬年前,首批智人依循百萬年前的表親直立猿人留下的踪跡離開非洲。我們分布廣泛,並最終佔據幾近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於是,很多人認為人類演化的故事在此已告一段落。在過去的某個時間點上,我們演化為現代人類,然後一切都停滯了下來。適者生存在今日世界已非真理。1963年,傑出的演化生物學家恩斯特.邁爾寫道:「人演化成為人之後就突然停頓下來了,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結論。」2000年,備受推崇的演化思想家史蒂芬.傑伊.古爾德呼應這個觀點:「天擇幾乎已與人類演化無關。人類在生理上已有四或五萬年未曾產生變化。」
然而,事實上,演化正在我們周遭不斷地發生。在過去幾十年裡,廣泛的學術研究,為我們帶來人類是否持續演化這項議題的新資料──包括人類學、分子遺傳學、微生物學、演化心理學、醫學、人口學和演化生物學等,都得到人類這物種不僅從未停止演化,甚至正在加速演化中,正進入演化史上的新頁,人類的未來將因此更加有趣,也比過往任何時候都更難預測!
並且,天擇不再人類演化唯一可能的方式。包括族群間因移民造成的基因混合,以及當族群擴大或縮小時可能發生的隨機波動,都已成為現代人面對的處境。
本書作者為演化生物學家,以六大章,分別就天擇透過傳染病,包括老對手如瘧疾以及新威脅如伊博拉病毒,如何繼續影響人類未來的演化;以及其他演化力量,包括突變、性選擇、遺傳漂變和基因流動,在今日如何對人類演化具有影響力,深入地探討了這個問題。如此告訴我們,如果人類仍在演化,哪些部分的歷史發展趨勢可能會影響人類,而哪些和現代甚至未來世界無關。
作者簡介:
史考特.索羅門Scott Solomon
演化生物學家和科學作家。
萊斯大學生物科學系的教授,開授生態學、演化生物學和科技傳播。
譯者簡介:
黃珮玲
比利時魯汶大學社會與文化人類學碩士,專職譯者,譯有《傷心人類學:易受傷的觀察者》(群學出版)、《別睡!這裡有蛇──一個語言學家在亞馬遜叢林》(大家出版),獲開卷好書獎(翻譯類)、《宇宙的鐘擺》(夏日出版),以及《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八旗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道還 人類學家、科普作家,曾任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家維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林秀嫚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員
談到演化,人們常問:「演化將往哪個方向去?」在《未來人類》一書中,史考特.索羅門針對這個問題帶來最新的科學研究。本書展現天擇在我們所處時代的迷人風貌,以及它對未來可能意味著什麼。
──卡爾.齊默(Carl Zimmer),著有《霸王寄生物》、《演化:生命有道理》
世界各地人類適應生活的最新記載,不僅不凡,更證實人類的演化正在持續進行中。史考特.索羅門讓科學和科學家躍然紙上,呈現他們有趣的一面,並邀請讀者一同享受這份趣味。
──梅爾文.康納(Melvin Konner),著有《女人終當家》、《纏結的翅膀》
文筆清晰,加上以人為本的美妙出發點,我會熱誠地向學生和朋友推薦這本書。作者帶來重要的訊息。
──史蒂芬.斯登(Stephen Stearns),著有《演化導論》
《未來人類》一書為文簡潔、清晰又直接,談論人類演化過往的歷史、目前的演變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作者細心耙梳摘錄大量針鋒相對的論點,非常有助讀者理解。
──克里斯多弗.威爾斯(Christopher Wills),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演化生物學家,著有《人類演化的未來》
名人推薦:.王道還 人類學家、科普作家,曾任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家維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林秀嫚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員
談到演化,人們常問:「演化將往哪個方向去?」在《未來人類》一書中,史考特.索羅門針對這個問題帶來最新的科學研究。本書展現天擇在我們所處時代的迷人風貌,以及它對未來可能意味著什麼。
──卡爾.齊默(Carl Zimmer),著有《霸王寄生物》、《演化:生命有道理》
世界各地人類適應生活的最新記載,不僅不凡,更證實人類的演化正在持續進行中。史考...
章節試閱
第四章 性
平均性、性別差異和對稱性這三者,大致可解釋臉部吸引力的差異所在。佩雷特解釋其他因素的影響(他和同事目前正在探索顏色的重要性),並很快指出,對臉孔的偏好不是舉世皆然的。個人的視覺胃口,某種程度上決定他對吸引力的判定,意即由他成長過程或日常生活所見來決定。身處工業化世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人——無論是人際交往、照片、網路、電視或電影——越來越多元化;相形之下,先前世代的人們多處於和自身很相似的人群中。我們不僅更容易看到與我們不同的人,而且我們看到的人,尤其是在電影和雜誌上看到的人,通常被認為是特別具有吸引力的。這種多樣性可能會使得我們對平均性的感知產生偏見,因而影響對他人與自身吸引力的認知與評判。
人類擇偶的重要因素除了臉部吸引力,還會關注彼此的身體。身高被廣泛認定是男性吸引力的一項重點。針對網路約會個人簡介和徵友廣告進行的研究顯示,女性尋求男伴最常提及的特徵就是身高,而高個子女性偏好更高的男性,男性身高較高,他們的廣告或簡介得到的回響也較多。(12)英國的數據顯示,百分之九十二點五異性伴侶中男方的身高較高。
平均來說,男人往往比女人高。在美國,男性比女性高約百分之九,換言之,男女高度差異約為五英吋半。生物學家稱這種男女之間體型差異的一致性為兩性異型,是性選擇所留下的蛛絲馬跡,所以也許是女性偏好較高男性而導致這樣的差異,也就不足以為奇了。或者,考慮到高度差異確實存在,絕大多數異性戀伴侶中的男性身高較高就非純屬巧合?英國樣本有趣地提出現有伴侶的高度差異,並發現伴侶中男性較高的比率,甚至比不考慮身高隨機產生的期望值更勝一籌。
人類臉部或生理特徵很像孔雀的尾羽,異性使用這些線索,來獲得對方是否會是合適伴侶的資訊。索恩希爾、佩雷特和他們的同事們認為,女性認為對稱男性如此性感的生理因素,來自於對稱性在發育早期就已經建立,並且會因任何原因而受到損傷——輕微的遺傳變化、傳染性疾病的感染或是壓力過大,都可能留下某種不對稱形式的痕跡。根據理論,具有良好基因的個體能承受這種損傷,並且對稱地成長。所以選擇高度對稱的伴侶,是一種為你未來孩子選擇良好基因來源的方法。就像一隻尾羽斑斕有著霓虹眼斑的孔雀,良好的基因讓人性欲高漲。
同樣地,對平均性的偏愛可以解釋為避免異常遺傳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這樣詮釋:臉龐奇形怪狀者的基因組內,可能潛伏著其他遺傳異常,因此最好要避免發生在你的後代身上。另一方面,偏好女性化與男性化的臉龐,則被認為是與荷爾蒙濃度比較直接相關的線索。因為生育力與雌激素濃度密切相關,臉孔和身型較女性化的人,一般而言更容易生育。男性化的臉孔則與睾丸酮濃度密切相關,我們已知睾丸酮會影響身高並抑制免疫系統。因此,富男子氣概的男性可能正在展示扎哈菲所想的那種殘障——在所有傳染病面前炫耀他們的荷爾蒙。
對於女性而言,體味可能是選擇伴侶的一項重要因素。索恩希爾和岡史達發現,女性不僅喜歡較對稱男性的氣味,她們也能在男性體味中區分出對方與自身免疫系統是否相似。在這種情況下的相似性,是指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中的基因,亦即免疫系統中決定體內發現物是否屬於自身的機制。例如,血液中的細菌細胞可能被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識別為外來的,因而觸動警報系統,而產生免疫反應。器官移植產生排斥的主要原因,就是人與人之間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蛋白的差異龐大,所以免疫系統認定新器官為外來物而發動攻擊。構成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的蛋白質所在基因,是人類基因組中最多樣化的——它們必須跟上所有造成傳染病、快速演化的微生物。
瑞士進行的一項研究首度觀察到,女性可以根據男性體味,區辨出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這項研究也是利用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在1995年的論文中,克勞斯.魏德金和同事提出,經由血液測試確定,女性偏好主要組織相容性複雜體與自身不同的男性所穿過的T恤氣味。他們認為,這種偏好可能是為了確保後代能具有多樣性因,而能更有效地對抗傳染病,這也可以幫助避免新生兒缺陷風險高的近親婚配。他們的論文催生了一系列的後續研究,以及質疑該實驗設計的批評。後來使用改良方法的實驗室研究大多支持這項觀點,亦即女性喜歡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與自身殊異的男性,雖然根據實際夫妻所進行的比較研究,迄今尚無定論。
■
人類對伴侶的身體特徵具有一致的偏好,意味著性選擇的運作可能青睞在婚配上被認定具有吸引力的性狀。我們看到的證據表明,被認定較具吸引力的人往往性生活更為活躍,但當涉及到演化中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生兒育女——時,是否具有吸引力仍舊重要嗎?例如,如果臉部較不對稱的男性生育的後代比臉部對稱男性少,那麼臉部對稱因而較具吸引力的男性在未來的世代應該更常見。
雖然這項議題令人訝異地很少有人研究,但威斯康辛一項有趣的數據顯示,至少在某些情況下,富吸引力者的兒女數量確實較多。心理學家馬庫斯.約凱拉在超過一萬人身上進行持續的跨世代研究,他在1957年州立高中的畢業生中隨機取得樣本,接著持續追蹤他們和家人。約凱拉利用高中年鑑上的舊照片,評判每個人在青春正盛時的吸引力,並將評分與家庭規模的數據進行比較。平均來看,被評為具有吸引力和非常具有吸引力(這是表示最富吸引力的兩個類別)的女性,分別比吸引力評價最低的兩個類別的女性多擁有百分之十六和百分之六的子女數。 最不具吸引力的男性比被判定較具吸引力的男性,其子女數少了百分之十三。
被一致評定為對女性而言較具吸引力的高個子男性,似乎也擁有更多的孩子。(19)針對19 80年代接受強制體檢的波蘭男性所做的家庭規模比較表明,沒有後代的男子平均來說,比至少擁有一個孩子的男性來得矮。更引人注目的是針對美國西點軍校1950年畢業生的研究指出,高個子男性一生中生育的子女數比矮個子多;在這個例子中,是因為高個子男性更常再婚。西點軍校的研究排除掉了事業成就、社會經濟地位或其他已知與身高相關的變數所造成的任何差異,顯示性選擇確實青睞高個子男性。
就像幾千年來任何經過天擇試煉的性狀,我們對性伴侶的偏好歷經演化,以增加我們留下的子嗣數量。但現代化干預了此一過程,並且可能影響性選擇,就像它曾經影響天擇一樣。現代化帶來的改變影響我們選擇性伴侶的方式、我們偏好的伴侶特徵,以及性與生育之間的關係。
魏德金與同事的初步研究,不僅揭示女性偏好與自身主要組織相容性複雜體不同的男性氣味,也許更令人驚訝的結果是,在四十九名女性受試者中,原來有十八名正在服用荷爾蒙避孕藥,而這群人傾向偏好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更類似於自己的男性氣味。後續 研究比較了女性服用避孕藥與否的差異,顯示她們的偏好確實因此改變了。一項研究調查同一批女性服用避孕藥之前與服用避孕藥一段時間後的表現,結果顯示她們對氣味的偏好確實有所改變。服用避孕藥的女性對於顯現健康狀況和男性氣概的線索也有不同偏好。有研究指出,在交往過程中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性滿意程度較低。
荷爾蒙避孕藥是美國最常見的避孕方式,據稱在美國超過百分之八十有性經驗的女性曾在一生中的某個階段使用避孕藥。全球約有一億婦女使用避孕藥,其中較發達國家的女性更常使用。雖然近幾十年來較不發達地區的避孕措施也有所改善,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5年還有兩億兩千五百萬名女性想要使用包括避孕藥在內的現代避孕方法,卻仍然無法取得。
演化透過改變偏好來極大化生育成功率,但女性運用這項演化線索的能力,是否因為使用荷爾蒙避孕藥而改變仍有待澄清。有鑑於氣味在人類擇偶過程中的重要性,體香劑和香水的廣泛使用為我們判定可能伴侶的能力帶來另一項挑戰。其他包括會改變皮膚和嘴唇顏色與質地的化妝品,都可能會干擾我們檢測與健康、年齡和荷爾蒙狀態相關線索的能力,這幾點對我們如何選擇性伴侶也是很重要的。
■
影響人類擇偶的另一項趨勢,是越來越多人使用網路和社群媒體尋找包括長期伴侶關係在內的性伴侶。所謂的網路約會在美國迅速普及;2013年,百分之十一的成年人曾試過網路約會。在單身和積極尋找伴侶的人當中,有百分之三十八的人曾使用網路交友網站或行動電話應用軟體。在使用網路約會網站的人當中,三分之二的人最後會與他們在網路上初次相逢的人碰面,然後有近四分之一的人與對方建立起包括婚姻在內的長期關係。雖然以較傳統的方式遇到長期交往的對象仍是比較常見的狀況,但目前有長期交往對象的成年人中,有百分之五是在網路上遇到對象,這個比例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成長了一倍。與對象長期交往十年或以下者,有百分之十一的人是在網路認識的。有鑑於這些趨勢,以及網路約會在年輕一代中極為常見的事實,在網路和社群媒體等科技的幫助下,遇到那位特別的人,似乎在將來會越來越普遍。
網路約會對我們演化的未來會產生影響,因為它有可能改變擇偶時使用的相關重要線索。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像是臉部對稱和平均性就是重要視覺線索,影響我們決定對象是否具有吸引力。所以在交友網站上看到某人的照片,可能會讓這些因素繼續被利用。另一方面,氣味只有在雙方決定親自見面時才會成為影響因素,所以比較不會在一開始接觸時就幫忙過濾擇偶對象。
網路約會也讓原本不可能相遇的人彼此聯繫,改變擇偶的版圖。雖然身處地球兩端的人因為地理限制可能最終仍舊無法在一起,但是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找到可能的對象,與自身家庭、社會與工作範圍外的人相遇,確實更容易了。
談到網路約會,我可以提供個人經驗。我在二十多歲還是研究生時經歷分手後,也曾想要遇到新對象,但我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花在一般的夜生活上。大多數我所認識的女性都是我計畫中的研究生,但她們想找的對象並不是像我這樣的生物學家。所以我在一個網路約會網站註冊,努力製作個人簡介,在上面盡我所能地描述我的個性和興趣,並找到一張自認還算體面的照片。幾回簡訊往來後,我很興奮有位似乎很棒的女性同意跟我見面一同晚餐。她是同校的研究生,在校園另一頭從事護理計畫。她成為我唯一一位網路約會的對象。兩年後我們結婚了。
雖然我們是同一所學校的研究生,但是若無約會網站的幫助,我們相遇的機會很低。我們沒有共同朋友,有限的空閒時間我們在不同的地方閒逛。她後來告訴我,她從來沒有到過我大部分時間身處的校區。即使有了科技的協助,我們第一次的約會差點不成。我們安排在一家餐館見面,我告訴她我會穿黑色皮夾克(我認為看起來很酷)。但後來天氣預報改變了,穿黑色厚外套似乎太熱了,所以我改穿一件淺褐色的夾克。後來我才得知,她提早抵達我們約定碰面的地點觀察,當她開車經過餐廳時,她看到一位身穿黑外套的男人站在餐廳外面,她以為就是我。問題在於這人比我胖一百磅,她覺得不對,因為她在網路上看過我的照片,因而預期會見到苗條一點的人。她告訴我她不介意我的體重,但我放上失真的照片這點讓她感到困擾,因為她懷疑我在其他事情上可能也不誠實。我很幸運,她打電話給朋友,而對方說服她無論如何都該碰面。當她抵達餐廳時,神秘的黑衣男子消失了,他的位置上出現一名穿著棕色夾克的緊張傢伙。她最初感到困惑但很快認出我的臉,然後進行我們美好的首度約會。
被認定說謊幾乎讓我與妻子碰不上一面,也突顯了網路約會的挑戰之一——很容易受騙。溝通科學家杰弗瑞.漢考克和卡塔利娜.托馬的研究指出,網路約會的個人簡介在許多方面都失真。(23)將個人簡介與獨立收集的資訊進行比較後,漢考克、托馬及同事發現,男性比女性更可能謊報身高,而女性則較可能謊報體重。在這兩種情況下,說謊背後的意圖是使自己看起來更具吸引力。男性和女性都經常使用由第三者判斷為失真的照片,可能因為照片太舊,或是因為影像以某種方式修改或美化過。女性的照片比男性更可能失真。
網路約會成功與否,個人簡介上的照片至關重要:個人簡介沒放上照片,潛在伴侶與之聯繫的可能性會降低七倍,部分約會網站也使用照片作為縮小可能範圍的第一步。外表顯然具有優勢,其中男性比起女性在選擇異性戀伴侶時更重視視覺資訊。照片經常是網路約會擇偶的第一步,顯示這種趨勢可能改變女性演化的線索多過男性。除非未來的科技允許約會網站納入如氣味這類對女性而言重要的線索,不然網路約會在人類持續的演化中,就會是另一種對男性較有利的性選擇方式。
第四章 性
平均性、性別差異和對稱性這三者,大致可解釋臉部吸引力的差異所在。佩雷特解釋其他因素的影響(他和同事目前正在探索顏色的重要性),並很快指出,對臉孔的偏好不是舉世皆然的。個人的視覺胃口,某種程度上決定他對吸引力的判定,意即由他成長過程或日常生活所見來決定。身處工業化世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人——無論是人際交往、照片、網路、電視或電影——越來越多元化;相形之下,先前世代的人們多處於和自身很相似的人群中。我們不僅更容易看到與我們不同的人,而且我們看到的人,尤其是在電影和雜誌上看到的人,通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基因組和細菌
第二章 大數據
第三章 世界變遷
第四章 性
第五章 小夥伴
第六章 穿越地平線
注釋
致謝
前言
第一章 基因組和細菌
第二章 大數據
第三章 世界變遷
第四章 性
第五章 小夥伴
第六章 穿越地平線
注釋
致謝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