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對年輕癡迷的社會,
卻同時正對它自以為崇拜的年輕發起戰爭!
我們這個社會,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年輕的」,同時也是最古老的。
從歷史觀點看人類的年紀——
為什麼個人與社會雖會繼續老去,卻又變得更年輕?
你多大年紀?愈是考慮這個問題,它就愈難回答,因為人類有許多不同的老化方式:生物上、心理上、社會上的,此外還有一個文化年紀(culture age)。如果這樣考慮年齡,我們或許比想像中老很多。
但作者史丹佛大學教授羅伯特.柏格.哈里森(Robert Pogue Harrison)認為,在年紀變得更老的同時,人類的外觀、行為、心智、生活方式,以及最重要的「欲望」上,卻又變得驚人年輕。就此而言,我們可說是活在一個返老還童的時代。
你有沒有看過祖父母在青少年時代的相片?他們是不是看起來非常嚴肅,甚至看起來像大人?現在請你回想自己是他們這個年紀的時候,或者想想現在街上看到的大學生們,形象是不是差很多?祖父母當年的嚴肅、過早的成熟到哪裡了?
本書是一套關於「年紀」的哲學思考。透過生物學、演化學、地質學、歷史學心理學等多重濾鏡檢視人類文明的進程,為「你多大年紀?」這個簡單的問題,提供了年齡框架以外的思考取徑,也利用了文化以及歷史的研究去探討青春這個話題。
哈里森旁徵博引,出入於從各種文化和歷史,追溯人們對於青春以及老化的想法。他自科學借來「幼態持續」(neotony)的觀念(指將幼年生理特徵保持至成年),又把它擴大應用至文化領域,大力論證「青春」是文化的創新動力與天才火花所不可或缺。
另一方面,他又看出戰後席捲西方文化的「返老還童」現象,乃人類文明史前所未有。在歷史、文化方面,我們這個時代遠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要成熟,但同時又愈來愈趨於年輕化,如此兩極化反差的劇烈變動可能會打亂歷史連續性,將人類未來帶入不確定的領域――一個與過去全然斷裂的不可知世界。
今日大大延長的「青春」具有危險性。癡迷於年輕的社會,事實上卻正在對其自以為崇拜的年輕發起戰爭。社會的集體幼兒化(infantilize)欲望破壞了跨世代連續性(intergenerational continuity),也粉碎了世界的相對穩定性,需要「長者」和「機構制度」所體現的智慧加以彌補。哈里森寫道:「『天才』專注於創造屬於未來的新事物,『智慧』專注於繼承過去的遺產,在把它們傳遞下去的過程中予以更新。」
如果,你時常考慮社會為何對青春如此著迷,這是一本你必讀的書。
作者簡介:
羅伯特.柏格.哈里森 Robert Pogue Harrison
史丹佛大學義大利文學教授、法語及義大利語部門主席,美國科學藝術學院成員,主持史丹佛大學電台「夠格意見」(Entitled Opinions)節目,著作包括《碧雅翠絲之身》(The Body of Beatrice)、《森林:文明的陰影》(Forests: The Shadow of Civilization)、《作古者的支配》(The Dominion of the Dead)、《花園:談人之為人》(Gardens: An Essay on the Human Condition)及《我們為何膜拜青春?》(Juvenescence: A Cultural History of Our Age)。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目前為專業翻譯者,共完成約近百本譯著,包括《文化與抵抗》(Culture and Resistance / Edward W. Said)、《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 / Peter Gay)、《現代主義》(Modernism:The Lure of Heresy / Peter Gay)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哈里森是當今最優秀的文評家之一。他極其淵博,心胸寬廣,熱情洋溢而充滿好奇心,有著多方面的修辭天分。——《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我肯定我不會為任何尚在人世的文評家當掉我的襯衫。但如果萬一有誰能讓我這樣做,那毫無疑問只有羅伯特.哈里森。——貝特(Jonathan Bate),《觀察者報》(Spectator)
讀哈里森的書就像是在一條小徑上漫步,穿過一座細心灌溉、大量播種和陽光斑駁的樹林……就像打造一座花園那樣,它帶給你的驚奇是沒止境的:過程就是一切。——《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若只能選一位,哈里森大概是今日人文學界最重要的作者。——《南方評論》(Southern Review)
這書看似散漫但結構緊密……古怪而精彩,無疑是一部需要你想透才會領悟其妙處的作品。——「高教論壇」,麥克里米(Scott McLemee)
哈里森有一種啟迪人的神奇方法,但他既不從當代事件推論,也不提供預測。在序言中,他說他當初面臨把書寫得很短或寫得很長的抉擇——讀者當然寧願他寫一部長的。——Rain Taxi書評
二○一五年「橋樑獎」(Bridge Award)非小說類獎項得主。該獎是為獎勵年度最能促進義大利文化與美國文化相互理解的著作,由羅馬市政府的文學館(the Casa delle Letterature)主辦——《文學館》
名人推薦:哈里森是當今最優秀的文評家之一。他極其淵博,心胸寬廣,熱情洋溢而充滿好奇心,有著多方面的修辭天分。——《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我肯定我不會為任何尚在人世的文評家當掉我的襯衫。但如果萬一有誰能讓我這樣做,那毫無疑問只有羅伯特.哈里森。——貝特(Jonathan Bate),《觀察者報》(Spectator)
讀哈里森的書就像是在一條小徑上漫步,穿過一座細心灌溉、大量播種和陽光斑駁的樹林……就像打造一座花園那樣,它帶給你的驚奇是沒止境的:過程就是一切。——《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
章節試閱
鄂蘭(Hannah Arendt)創造「新新不息力」(natality)新新觀念來指人類擁有潛在能力,可以不斷創新他們所誕生其中的世界。歷史層次的「新新不息力」可以重新活力化文化遺產的寶庫,讓過去、現在和未來彼此融合,達至波特萊爾(Baudelaire)所說的「冥契」(correspondences)境界,發出「遙相呼應的悠悠回聲」,表現出「朦朧但深邃
的統一」。我們在前一章的個案研究已看過這類融合的運作方式:我在該處以極盡詳細的方式指出,幼態化革命會同時推翻和更新居先的傳統、正典、制度或信仰內容。
再多看蓋茲堡演講一眼的話,我們會發現林肯把美國的「新新不息力」形容為一種尚未完成的誕生。他把「父親」說成母親(或接生婦)︰「我們的諸父在此一大陸產下一個新國家。」又說這麟兒是「孕育於自由」,但在過了八十又七載之後還沒有充分誕生,有賴林肯幫助它獲得「自由之新生」。就在美利堅共和國的歷史命運懸於一線之際,它表現出自己的「新新不息力」。
一如「新新不息力」可以開創歷史新局,歷史也會用它的開口和契機向「新新不息力」招手。這裡說的「歷史」不是指過去了的歷史,而是指可做為更新孵育器的歷史,它可以把來自「未來」(一個與「過去」款曲暗通的「未來」)的新生可能性賦予「現在」。在本章稍後,我會再多談一些「未來」是怎樣(拜一個神祕的傳送過程之賜)誕生於「過去」而「過去」又是怎樣從「未來」獲得重生。就目前,我只想重提前一章已提過的一點︰當「新者」(the new)無法更新,無法讓隱性的遺產回春,它就會迅速衰老。
一個國家可以是為未來而建,可以是忙於從事各種著眼於未來的工業、社會或科技計畫,但如果它找不到方法對過去進行新陳代謝,就不會有真正的前景可言。這表示,它的「年輕」(文化意義上的「年輕」)基本上是停滯的。西方文明(撇開它的種種重大缺失不說)一個不凡之處在於反覆找到通向最初源頭而再生自己的途徑。西方「智慧」與西方「天才」一直是採取投射性回收(projective retrieval)的形式從「先在性」的子宮誕生出新的形式。這樣的回收不是復興而是重新活力化。
不管我們對前人的態度是虔敬、忤逆還是冒瀆,西方文化就是曾一再「新新不息」自己的遺產而開創出歷史新局。梵樂希(Paul Valéry)的筆記裡有這麼一句話:「寓更新於重複」(novat reiterando)。此中的「重複」意謂重新訴諸源頭。同樣地,龐德對現代主義者發出的著名命令——「給它新!」(Make it New!)——並不是要求的他們無中生有,而是要求他們下至陰間去給已死的語言賦予新聲音,去為一種較早期的形式或傳統帶來年輕的版本。透過回收和更新文學遺產,現代主義者用他們的創新顯示出,真正的「新」不等於追逐新奇。它是找出法子把舊變成新,給予舊傳統年輕和生氣勃勃的風格。
寓更新於重複——這就是但丁對維吉爾之所為,也是維吉爾對荷馬之所為。但丁對維吉爾的重複不是一種抄襲性重複,而是再生性重複。透過把羅馬的英雄詩體轉換為第一人稱的基督教史詩,但丁強使維吉爾(連同維吉爾的其他異教源頭)進入一個基督教框架,過程中同時保存和推翻了他們的遺緒。奧維德(Ovid)、盧卡(Lucan)、賀拉斯(Horace)、亞里斯多德和一大批其他古人若是得知但丁如何「利用」他們,定會勃然大怒。但他們也必然會勉強承認,但丁此舉讓他們在一個非他們土生土長的世界和時代裡獲得了新生命。
在但丁給了我們一個全盛的中世紀—基督教古代(medieval-Christian antiquity)的幾十年後,佩脫拉克(Petrarch)給了我們一個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古代(Renaissance-humanist antiquity)。佩脫拉克是第一位真正的現代歐洲人,但他有此成就,靠的不是以未來主義的方式一頭栽進未來,而是靠辛勤鑽研古人,用義大利語重寫他們的證言。透過與作古者的漫長對話,他肇始了一種新的文化人文主義,從而跟古典時代建立了一種全新關係(一種全然不同於但丁在半世紀前建立的關係)。
在二十世紀之前,沒有人比浪漫主義者更善於解放年輕情感、表達年輕情感或為之辯護。但正如我在討論華茲華斯時指出過的,浪漫主義者身上的「小孩」一點都不幼稚。他們並不是以天真的方式唱他們的天真之歌。他們並不是用童言童語來確立他們新的套語(new idiom),而是以一套異常老練的詩學去自然化前人的措詞。若不是擁有機巧的「智慧」,浪漫主義者不可能讓「鳥」(bird)這個字變得比「有羽的歌者」(feather’d songster)更詩意,不可能在古代的廢墟裡看見一片現代風景,或是能夠在理性時代搆得著中世紀的遺產。
尼采能夠在二十世紀留下印記,靠的是培養一種他認為比什麼都重要的機能:歷史意識。在他的個案裡,歷史意識一再把他帶回古希臘,但不是威瑪古典學家或溫克爾曼學派(Winckelmann school)了解的古希臘,而是一個更基進的祖先部落(說是更基進,是因為它是以更基進的方式被回收回來)。尼采對一切價值的重新排序所代表的並不少於一個對古希臘悲劇智慧(他理解下的古希臘悲劇智慧)的熱情洋溢變容(transfiguration)。他在發瘋前寫的最後著作《尼采反對華格納》(Nietzsche contra Wagner)裡說:
啊,希臘人懂得怎樣生活!需要的只是勇氣十足地站在表面、襇褶和皮膚之上,只是愛慕表象,只是信仰形式、音調和文字,信仰整座表象的奧林匹斯山。希臘人是膚淺的—發自深刻的膚淺。當我們本著膽大包天精神攀上當代思想最險峻的高峰時,我們不正是回到了膚淺嗎?在這方面,我們不正好是個希臘人嗎?我們不正是因為愛慕形式、音調和文字,因而是個藝術家嗎?(Portable Nietzsche, 683)
正是這種對希臘過去的隨心所欲重複,正是這種對豐盛源頭的癡迷回歸,讓尼采得以成為他所謂的「未來哲學家」。
西方的希臘古代和羅馬古代貫穿過整部西方文化史,一再以不同方式更新自己。所以我們才會有一個中世紀古代、一個文藝復興古代、一個巴洛克古代,一個啟蒙運動古代、一個浪漫主義古代和一個現代主義古代。這種更新會伊於胡底?難說。因為到了較近期,我們又多了一個愛默森古代、一個華格納古代、一個波特萊爾古代、一個葉慈古代、一個喬哀思古代、一個海德格古代和一個鄂蘭古代(他們只是許多往同一源頭取經的現代英雄的其中幾位)。「古代」的這種狂野增生本身即足以讓我們猜想,西方文化在走向未來時愈能往後回顧,就愈欣欣向榮。
這些考慮,連同我稍後會提到的其他考慮,讓我們納悶當代社會正在經歷的返老還童的根本性質究竟為何。它代表的是一種貨真價實的幼態化革命,一種程度和範圍上皆為西方文化從未經驗過的回春化嗎?還是代表一種幼稚化?這個差異不只是字面上的。回春化會給予過去一個可生長的未來,又給予「新者」一種長住的奠基力量。
反觀幼稚化則會激烈排斥歷史性,讓「現在」失去時間深度和現象學深度。如果說文化的幼態化可把「年輕」帶到一個新的成熟高度,那幼稚化之所為卻是剛好相反。它會讓「年輕」未老先衰,讓「老年」乳臭未乾。我們目前並不處於一個可以回答上述問題的歷史位置。有可能,我們自以為的年輕只是一種老態的幼稚,也有可能,時間最終會證明,我們的「天才」目前正處於產生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文化新新不息力的中途。
鄂蘭(Hannah Arendt)創造「新新不息力」(natality)新新觀念來指人類擁有潛在能力,可以不斷創新他們所誕生其中的世界。歷史層次的「新新不息力」可以重新活力化文化遺產的寶庫,讓過去、現在和未來彼此融合,達至波特萊爾(Baudelaire)所說的「冥契」(correspondences)境界,發出「遙相呼應的悠悠回聲」,表現出「朦朧但深邃
的統一」。我們在前一章的個案研究已看過這類融合的運作方式:我在該處以極盡詳細的方式指出,幼態化革命會同時推翻和更新居先的傳統、正典、制度或信仰內容。
再多看蓋茲堡演講一眼的話,我們會發現林肯...
作者序
前言
本書要對付的是一個答案不簡單的簡單問題:我們多大年紀?此處的「我們」指所有屬於「返老還童時代」(age of juvenescence)的人,該時代開始於二次大戰後的美國,然後沿著古人所謂的「帝國轉移」(translatio imperii)的相反方向,漸次向東移動。
不先探索過人類年紀(human age)現象多方多面讓人困惑的複雜性,上述的問題就無由回答。因為人類除有著一個生物學年紀、一個演化學年紀和一個地質學年紀,還有著一個文化年紀(culture age),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是出生於歷史之中,這歷史先於個人存在,也會持續到個人消失之後。就像其他生物體一樣,人總會老去,但我們誕生於其中的歷史時期卻會大大左右老化過程的展開方式,其影響力甚至及於生物學的層次。不管是好是壞,人類物種一直以來都把演化轉化為文化,又把文化轉化為演化。所以,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我們多大年紀?)把我們帶入了一個不熟悉的地域——在那裡,我們發現我們與地球所有其他生命形式大相逕庭,且不擁有確定座標。
文化的強大演化力量目前已進入超速狀態,從很多最根本方面改變著我們物種。就基因來說,人類過去幾萬年來都沒有改變(至少專家是這樣說的),但今日一個在聖地牙哥打網球的三十歲女人更像巴爾札克筆下三十歲女人的女兒而非妹妹。
在家父的大學畢業紀念冊裡,我看到的是一張張完全成熟的大人臉,但我在自己教的大學部學生從未見過這種臉。在較早的時代,才十二歲的小孩便看似小大人,臉上業已顯露歲月痕跡。反觀今日的第一世界居民哪怕照樣會隨年紀而萎縮,卻始終有一張嫩臉蛋,不會出現見於其他文化或歷史時代的強烈老態。造成個中差異的原因不只是我們有較好營養、較佳醫療保健和較少受到風吹日曬,還因為一個整體的生物文化轉化(biocultural transformation)業已把一大部分人類變成了一個「年輕」物種——外觀上年輕、行為上年輕、心智上年輕、生活方式上年輕,以及(這是最重要的)欲望上年輕。
這種返老還童是如何成為可能的?它是受到我們物種的生物性基底支撐的嗎?為什麼雖然我們(包括個人與社會)會繼續老去,但卻變得更年輕?我們的返老還童為我們預備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未來?這些問題都環繞著和橫穿過先前提過的核心問題:從歷史的觀點看我們是多大年紀?我選擇用一個多面向的方法來探索這些問題:它把相關的生物學和演化因素列入考慮,又把主要焦點放在西方文化史的大輪廓。確實,我發現我除了有必要提供讀者一套年齡哲學以外,還有必要提供一套歷史哲學,因為在人類領域,年紀和歷史乃是不可解開地交織在一起。
對於席捲西方文化和許多其他文化的返老還童現象(一種前所未有的現象),本書的態度充其量是憂喜參半。最起碼,我會設法評估它對我們未來隱含的風險(這是假定人類還有未來的話)。隨著它以愈來愈兇猛的勢頭打亂歷史連續性,我們的時代已經讓那些不是誕生於其新發明的新奇之中的人感到疏離。奧登(W. H. Auden)在〈年長公民寫的打油詩〉
(Doggerel by a Senior Citizen)的一開始如是說:「在一九六九年的今日,我不會把地球稱為我的星球。」自一九六九年以後,感受到自己的世界被佔奪的公民愈來愈多,感覺也愈來愈來熾烈。在二○一四年的今天,一個較老的人不會了解小孩、少年或青年的想法,所以也幾乎不可能提供年輕人指引,為他們指出通向成熟或公共事務領域之路(年輕人最後總得扛起公共事務的擔子,要不就是得為未能做到付出慘痛代價)。跨世代連續性(intergenerational continuity)毀壞至如此程度的社會是否可以長存,猶待時間來揭分曉。
本書的其中一個主張是,我們這個對年輕癡迷的社會事實上是在對它自以為崇拜的年輕發起戰爭。乍看之下,這個世界現在主要是屬於年輕一代(有著自行其是心態和沉迷科技小玩意的一代),但實質上,我們時代正自覺或不自覺地奪去年輕人賴以成長茁壯所最需要的東西。它奪去他們的閒散、遮蔽、孤獨和創造性想像力(這些都是人格的生成本源)。它奪去他們的自發性、驚奇(wonder)和失敗的自由。它奪去他們閉上眼睛自行想像的能力,讓他們無法在電影、電視和電腦螢幕的框架外思考。它奪去他們與大自然的廣袤和具體關係——沒有這種關係,人就不可能與宇宙有連通感,而人生也會始終保持在本質上無意義的狀態。它奪去年輕人與「過去」人的連續性,而這個「過去」的未來是他們很快便有責任打造。
幼兒化(infantilize)欲望或粉碎世界的相對穩定性對「年輕」毫無裨益。逼年輕人住在一個缺乏歷史深度或密度的「現在」也不會對「年輕」有所裨益。一個社會能帶給年輕人的最大祝福是把他們變成歷史的繼承人,不致淪為歷史的孤兒。那也是社會能帶給自身的最大祝福,因為繼承人可以透過創造性更新讓社會的歷史遺產回春。相反地,孤兒只會把「過去」視為異類,視為無法接近的大陸。基於讓人費解的理由(至少是讓本書作者費解),我們的時代看來正一心一意要把整個世界變成孤兒院。
本書無意推銷一種對未來的末日觀點。我不準備提供任何預言,哪怕原因只在我們時代的無休止劇烈變動會帶來何種結果是不可能預測的。就目前觀之,沒有人有能力斷言,過去幾十年刮起的返老還童風暴到底是會通向真正的回春,或只是通向文化的幼兒化。最後結果將端視我們是否找到方法,接引出新的和較年輕的文化成熟形式。就此而言,沒有事情比決心活出我們的年紀(act our age)更加重要。我指的是我們的歷史年紀(historical age)。過去並不會因為我們對它失去記憶而不復存在。不管我們自不自覺得到,一段幾百萬年的歷史潛伏在我們裡面。我們也許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年輕」的社會,但我們同時也是最老的,而且會愈來愈老。
著手寫這書的時候,我面對兩個選擇:把它寫得要命的長或是饒人的短。我選擇了後者。因為決心不把事情過度簡化,本書以隨筆筆法處理盤根錯節問題的風格有時也許會讓讀者感到困惑。不過,要是我覺得它缺乏內在敘事邏輯或一貫性的內核,斷不會把它呈現在讀者面前。不管看起來有多麼迂迴曲折,本書都絕不會讓讀者迷路。
前言
本書要對付的是一個答案不簡單的簡單問題:我們多大年紀?此處的「我們」指所有屬於「返老還童時代」(age of juvenescence)的人,該時代開始於二次大戰後的美國,然後沿著古人所謂的「帝國轉移」(translatio imperii)的相反方向,漸次向東移動。
不先探索過人類年紀(human age)現象多方多面讓人困惑的複雜性,上述的問題就無由回答。因為人類除有著一個生物學年紀、一個演化學年紀和一個地質學年紀,還有著一個文化年紀(culture age),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是出生於歷史之中,這歷史先於個人存在,也會持續到個人消失之後。...
目錄
前言
鳴謝
第一章 人
耐人尋味的現象:年紀
Anthropos(人)
幼態持續
白猩猩
來自一個共同泉源
小孩是大人的父親
第二章 智慧與天才
sapientia(智)
小論年紀與智慧的關係
河流與火山
科學小孩
異代並存
代溝
悲劇的智慧
第三章 幼態化革命
弁言
蘇格拉底的天才
柏拉圖的智慧
小孩與天國
基督教的智慧
啟蒙運動之子
宣布獨立
美國憲法
蓋茲堡
第四章 愛世界之愛
說明
改變世界
愛世界之愛和一首詠「消失」的詩
新來者
年輕之愛
漫長沉默之後
成人進修教育
跋
註釋
徵引書目
前言
鳴謝
第一章 人
耐人尋味的現象:年紀
Anthropos(人)
幼態持續
白猩猩
來自一個共同泉源
小孩是大人的父親
第二章 智慧與天才
sapientia(智)
小論年紀與智慧的關係
河流與火山
科學小孩
異代並存
代溝
悲劇的智慧
第三章 幼態化革命
弁言
蘇格拉底的天才
柏拉圖的智慧
小孩與天國
基督教的智慧
啟蒙運動之子
宣布獨立
美國憲法
蓋茲堡
第四章 愛世界之愛
說明
改變世界
愛世界之愛和一首詠「消失」的詩
新來者
年輕之愛
漫長沉默之後
成人進修教育
跋
註釋
徵引書目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