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超過六位數,你就開始數:個、十、百、千、萬……實力馬上穿幫。
◎「賣得相當好」、「庫存不少」、「報名踴躍」……這樣說話,能力馬上被打五折。
◎複雜的事怎麼簡單說,對方秒懂?枯燥的事怎麼生動說,你會好有魅力?
本書作者山本崚平擔任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多年,發現:
職場高手都很擅長「數字表達法」,
例如,他自己的口頭禪就是「理由有三個……」,
這樣一講,客戶就會開始注意聽。
然後,再接一句:「我預估貴公司的銷售量能再提高10%。」
話一出口,老闆就會開始心動。
最後補上:「我的第一個方法是……第二個方法是……」,
這樣說話,對方秒懂,讓人一聽就了解你能力的說話魅力。
◎活用「三」的法則,複雜事情變簡單
把你要說的話整理成三點,對方才容易記得,
結論要長話短說,不要超過30秒。
職場高手怎麼活用「三」的表達法?
「重要工作出包前,一定有300件小事故提醒你。」
「如果想賺更多錢,現在就要拿出3%月薪投資自己。」
◎關於5的聯想,你的進步會很明顯
想提升公司服務品質,你得這樣說服員工:
「惹火一位顧客,等於製造250個敵人。」
不信?我算給你看……。
理財專員怎麼說服客戶買投資商品?
「你需要多少錢才能退休?5%法則做規畫。」
你知道年化報酬率5%有多驚人?
人資部門怎麼描述自己的績效,讓公司覺得很專業?
「錄用一位新員工的成本為50萬元。」
「一個員工至少要創造高出薪資五倍的業績。」
◎記得這些數字,就能告別瞎忙
開會或做事超過兩小時,效率就會降低,
如果覺得兩小時太長,可以試試「25分鐘+5分鐘」的番茄鐘工作法。
想要有創新點子,不能拚命工作,而是每天保留15%的時間做自己的事。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賣手機,從不說自己的產品容量大,
而是說「我的手機可以收錄1,000首歌」,
這就是數字表達法,讓你不再一開口,評價就被大扣分。
作者簡介:
山本崚平
新經營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深顧問。
1991年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縣。大阪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畢業後,即任職於新經營服務。以新創企業及中堅企業為對象,提供PDCA的管理支援、建立有利於組織發展的人事制度和辦理教育培訓。
他以實踐經營理念和方針、提升業績為準則,服務經歷橫跨多項業種和各種企業規模。
譯者簡介:
高佩琳
曾於出版社擔任圖書編輯。日文一級檢定合格。譯有《看得到的化學—─美麗的元素》、《拒絕人反而為自己的印象加分》、《管理,就是先決定不做的事》(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版主/黃瑞祥
自媒體經營者/Andrey電商人妻
暢銷財經作家/安納金
精算達人/怪老子
惠譽會計師事務所主持會計師/鄭惠方
名人推薦:「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版主/黃瑞祥
自媒體經營者/Andrey電商人妻
暢銷財經作家/安納金
精算達人/怪老子
惠譽會計師事務所主持會計師/鄭惠方
章節試閱
數字可以消除認知差異
在此我想說明一下,表達大小、多少等形容詞時的方式。提到程度時,主要由兩個要素來決定:相對性與絕對性。
相對性:透過與他者相比較的一種表現方法。
絕對性:使用有一定標準的尺度,如數字、單位等表現方法。
談話中使用數字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相對性的認知標準會因人而異。
例如,我喜歡吃辣,所以經常光顧一間名為「蒙古湯麵中本」的連鎖拉麵店,店家以辣椒根數來標示辛辣程度。這不是指每碗麵使用的辣椒數量,而是作為辛辣度的單位。0根辣椒代表不辣、2至3根代表微辣,而5根以上就是極辣了。
不過,就算有標示辣椒根數,對於喜歡吃辣和不喜歡的人來說,感受還是大不相同。因此這種用辣椒根數的標示法,說到底只是這家拉麵店自己的相對性表現法罷了(但0根屬於絕對性表現法)。
同樣的,大小、快慢這類表現法,也會取決於什麼樣的人、與什麼相比較,而有迥然不同的解讀方式。但若以數字來表現,便能排除個人的認知差異。
此外,數字也有助於與他人分享看法、相互理解,除了能加速工作進展,更是一項減少失誤的祕訣。
結論,不要超過30秒
想要向某人傳達某事時,說話者可能會因為擔心對方沒聽懂,想要面面俱到,而往往講得過於冗長。
然而,從聽者的角度來看,根本不需要過多的說明,畢竟多餘的資訊等同於什麼也沒說,一點意義也沒有。
商務上的談話務必要簡潔,因此你最好將針對每一項議題的發言,控制在30秒之內。因為你的談話內容僅有7%能傳達給對方,多餘的內容對方也難以接收。
有一個名為「麥拉賓法則」(the rule of Mehrabian)的人際溝通法則,說明視聽者是如何根據說話者的表現來獲取訊息(補充說明,這個法則是藉由調查當人釋放出矛盾訊息時,接受方會如何解讀的一項實驗)。
一般而言,說話者會給視聽者的訊息有三種:①語言訊息(verbal)、②聽覺訊息(vocal)、③視覺訊息(visual)。由於這三種訊息的頭文字都是V,故又稱「3V法則」。
①語言訊息(verbal):說話者所表達的言詞意義、用詞組合等。
②聽覺訊息(vocal):說話者的聲音大小、語速和語調等。
③視覺訊息(visual):說話者的外觀、行為舉止等。
在麥拉賓法則中,這三項訊息會給人帶來的影響比例依序為:①語言訊息7%、②聽覺訊息38%、③視覺訊息55%。
比方說,說話者用高亢開朗的聲調(聽覺訊息)以及滿面笑容(視覺訊息)來表達悲傷(語言訊息)時,「笑容」與「高亢開朗的聲調」會成為優先被視聽者解讀的訊息。換言之,說話的內容僅有7%被對方吸收,而外觀和聲調反而最有影響力。
從麥拉賓法則中,我們可以知道,與人面對面溝通事情時,談話內容必須要言簡意賅,還要特別留意表情、服裝或聲調。
價差超過三成,消費者才有感
在商場上,一間公司必須將自家商品或服務,與對手做出區別。以小型零售店為例,假設店內沒有陳列與他店不同的品項,顧客就沒有理由來光顧。
那麼,品項要準備到什麼程度,才算達成差異化呢?
如果比別間店多兩倍,確實能成功做出差異化,但這樣一來,可能會增加庫存過多的風險。然而,若只比其他商家多兩、三種品項,則完全無法讓顧客感受到有什麼差別。
此時能派上用場的就是「1.3倍法則」。這條法則意指,除非做出1.3倍的差異,否則人們很難感受到你和對手的差別。
想要讓顧客認定你的店「品項齊全」,就要準備比他店多三成的品項。因此,進行差異化時,請把跟對手拉開三成差距當成目標。
價差也要三成,才讓人有實感
這項法則對於設定價格也很有效。如果你希望給人評價、便宜的印象,只要把售價下調三成,顧客就會有「好便宜」的強烈感受。舉例來說,競爭對手賣1,000日圓的話,你就賣666日圓。反之,若你想營造出高級品牌的形象,將售價提高三成就能予人「很高貴」的感受。競爭對手賣1,000日圓,你就賣1,333日圓以上。
這點在經營品牌時也一樣,即便你有比其他店家更獨特的賣點,但若這項特點沒有比對手高出1.3倍的差異,就無法打動顧客的心。
就算你和對手都有同樣程度的講究,顧客也不會光憑「有講究」這一點就認同。以蔬菜為例,國產已是先決條件、標榜生產地也很普通,直到打出「生產者是誰」為止,才終於讓顧客明顯感覺到差異。
以上談的僅僅是價格和品項方面的看法,如果換成是餐飲店的菜單、廣告單的情況,則又有些不同了。據說刊登在菜單、廣告單上的主打品項(如連鎖速食店的炸薯條等)照片,只要有呈現出大約1.7倍(1.3×1.3=1.69倍)的量,就能讓顧客覺得分量比其他店家更多。
三成的差距會因你的立場而改變。以考試分數為例,對50分的人來說,提升三成得分就是65分,差距是15分;另一方面,對70分的人來說,提升三成得分就是91分,差距高達21分。
不論處於哪一種立場,試圖縮小三成的差距,以現實來說或許並不容易。然而只要肯努力,這也不是什麼追趕不上的數字,不是嗎?
將1.3倍法則銘記於心,並實行有成效的差異化吧。
努力一萬小時(五年),你才會有成就
「就算竭盡心力也做不出好的成果,感覺主管對我的表現很失望。」相信有不少為此而焦慮不已的人吧。
培訓新人時,有時候會有人問我:「要花多少年才能獨當一面?」我總是回答:「這點因人而異,但按部就班大概也要五年吧。」
然後,對方往往會回應:「五年啊……也太久了吧。」
有一條極為著名的「一萬小時法則」,說明一件事要做到專精,必須投入一萬小時才行。
事實上這個時間很難一概而論,畢竟會隨著事情的難易度而有所不同,但一萬小時的說法很具衝擊性,加上和一般人的實際體驗相較之下也不算太離譜,因而成為廣為人知的說法。
想成就什麼至少要努力一萬小時
那麼,一萬小時對一般上班族來說是多久呢?
假設每天上班時間為8小時,10,000小時÷8小時=1250天。只不過,我們並非365天都在工作。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18年的數據可知,上班族一年有114天(113.7天)休假,若以這個數字來計算,工作日數為251天(365天–114天),那麼一萬小時就是4.98年(1250天÷251天),大概就是工作五年。
人的成長速度和方式各有不同。有些人會像正比例直線圖般,隨著時間穩步成長;有些人則像指數函數圖般,儘管到了第四年仍無長足進步的跡象,卻會在第五年急速成長。
特別是指數函數成長型的人,往往很難在初期階段獲得進步的實感,容易因為過程中不斷遭遇挫折,而中途放棄或辭職。這點請負責培訓新進員工的人員,務必牢記於心。
人手短缺的中小企業都有一種風氣,就是希望新進員工三年能獨當一面,甚至最好在一年內步上軌道,否則就是造成公司營運上的困擾。若是發生任職三年還不開竅的情況,就會給員工貼上「沒用」的標籤。
小小的期待可以帶來大大的勇氣
教育心理學中有一個「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的論說,亦即告訴一位老師:「這個學生有能力考出好成績。」讓老師先對學生有此印象,接著再進行教學,結果真的讓學生成績提升的現象。相反的,有一個「格蘭效應」(Golem effect),則是在說一個學生因為完全不受他人期待,成績因而下滑的現象。
這項實驗受到各方批評,例如:「純粹就是老師偏心造成的嘛!」「所以意思是說,學生不優秀,老師就不會積極投入教學?」不過,這些心理學論述同樣適用於人才培育的情況。
如果你認定某位員工沒用,那麼他就很難分配到有成長機會的工作。而被認定有能力的員工,則會因為主管認為「他最近進步不少,乾脆就把工作交給他吧」,因此被交付許多具有成長機會的工作。
結果長達四十年的職場人生,就形成了極大的差異。
這點實在令人非常扼腕。因為有的人可能無法在三年內獨當一面,但十年後卻能成為撐住公司的菁英級員工。
人才培育堪稱「擔雪埋井」的作業,這是臨濟宗的僧侶、白隱禪師說過的話。所謂擔雪埋井,意指將雪投入井裡馬上會融化,無法填滿井,但就算如此,也該一次又一次的持續下去、堅持到底。
以公司來說,有必要制定出讓員工工作達一萬小時之前,不輕易放棄、能夠持續成長的方針。現場的主管或前輩必須調整想法,就算要多花點時間也該好好指導、協助新進員工。
數字可以消除認知差異
在此我想說明一下,表達大小、多少等形容詞時的方式。提到程度時,主要由兩個要素來決定:相對性與絕對性。
相對性:透過與他者相比較的一種表現方法。
絕對性:使用有一定標準的尺度,如數字、單位等表現方法。
談話中使用數字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相對性的認知標準會因人而異。
例如,我喜歡吃辣,所以經常光顧一間名為「蒙古湯麵中本」的連鎖拉麵店,店家以辣椒根數來標示辛辣程度。這不是指每碗麵使用的辣椒數量,而是作為辛辣度的單位。0根辣椒代表不辣、2至3根代表微辣,而5根以上就是極辣了。
不過...
推薦序
數字的世界,值得你花更多時間探索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版主/黃瑞祥
我剛當上分析師時,在某一次週會中,大老闆突然問我:「某間公司的平均每人貢獻營收為多少?」我一瞬間答不出來。因為我通常只會記住自己負責公司的營收、毛利率、淨利率等重要財務數字,但沒特別去記財報以外,例如「人數」這樣的資訊。
老闆當時給了我一段話,至今我都記憶猶新:「現在只要有Google,什麼都查得出來,可能你們都覺得沒必要記得這麼多數字。但是,只有你記得的數字,才會在你心中拼湊出意義,也真的能幫助你看見別人沒有發覺的事情。」
在後來的工作經驗中,我才知道,這個數字對於人資部門而言至關重要,因為這決定了人事預算。而對於我們做分析的人來說,營運項目類似、營收規模接近的公司,員工人數越少可能代表越有效率,但同時也可能表示內部的管理、風險控制不夠完善,這些都是藏在細節中的魔鬼。
不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討論事情大多還是以感覺出發。例如:「訂位的餐廳太遠了,我們還是搭Uber去吧?」然而,到底是多「遠」呢?我覺得遠,但你可能不覺得,我們討論的遠近,並沒有任何客觀依據。但如果這句話的描述是「從這裡到餐廳是兩站捷運站的距離」,我們就比較能具體想像,並做出判斷。
換個角度思考,透過數字建立「客觀性」,最大的目的無非是溝通。很多時候,與其沒有根據的爭執個老半天,倒不如直接拿出具有說服力的數字更有意義。因此,如果我們能建立對數字的敏感度,長期而言就更能站在客觀角度看世界,而非落到某種依靠感覺建立的主觀之中。
當然,光是理解可能還不夠,我們更可以使用人對數字的感覺,作為說服他人的武器。本書作者提到,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的瞬間記憶資訊量在三到五個之間,因此總結歸納時,精煉成三個結論是最好的。
我在做報告時,也會要求自己一定要將結論簡化成三點。這麼做的原因是,三點結論通常是策略或者執行建議,最容易讓對方全部接受的數目。以我個人經驗而言,提出超過三點建議,通常會有部分不被採納,甚至連原本有可能被對方接受的建議,也跟著被拒絕了。
《數字表達法,5秒內獲得100分評價!》這本書的概念很簡單,但要實踐並不簡單。書中,作者如同講故事一般,提供我們許多有趣又簡練的數字,我相信這些都是作者平日用心觀察生活的結果。直接記憶書中簡要的資訊當然很好,不過,我建議你可以更深入思考書中提到的觀念,例如「80/20法則」、「退休金要以終身收入5%規畫」等,都值得你花更多時間和精神理解並內化,成為屬於你自己的觀點。
本書雖是輕鬆的小書,但希望能打開你心中厚重的數字大門。
數字的世界,值得你花更多時間探索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版主/黃瑞祥
我剛當上分析師時,在某一次週會中,大老闆突然問我:「某間公司的平均每人貢獻營收為多少?」我一瞬間答不出來。因為我通常只會記住自己負責公司的營收、毛利率、淨利率等重要財務數字,但沒特別去記財報以外,例如「人數」這樣的資訊。
老闆當時給了我一段話,至今我都記憶猶新:「現在只要有Google,什麼都查得出來,可能你們都覺得沒必要記得這麼多數字。但是,只有你記得的數字,才會在你心中拼湊出意義,也真的能幫助你看見別人沒有發覺的事情。」
...
作者序
前言
讓人一眼就了解你能力的說話魅力
很多人即使出了社會,不僅不懂如何解讀和處理數字,還會下意識逃避接觸數字。或許你也是其中之一。
不過請放心,只要掌握數字的訣竅,任何人都能讓工作進展得更加順利。
撇除會計或投資顧問這類以經手數字為主的職業,大多數人的工作場合沒有必要牢記數字細節,也不需要隨時運算。只要能在日常開會或與客戶往來過程中,以不出醜為前提,記下一些足以為工作下判斷的數字就夠了。重點在於能理解主管、同事和客戶所提到的數字,並且也能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將數字傳達給往來對象。
傳達時最重要的,就是將數字總結成三秒內能說完的程度。比方說,日本總人口(概算值)為「一億兩千六百零二萬五千人」(截至2020年1月1日),但若你打算用嘴巴說到最後一位數,想必得花上超過三秒鐘,更別說對方恐怕也記不住一億兩千萬後面位數的數值。
我相信各位任職的公司都很重視銷售額等各項數值,但會計較到最後一位數的公司應該不多吧。很多公司都只會概略用「少了一百萬」、「比去年成長了3%」這種方式,將數字應用於管理中。
因此,溝通時你要做的應該是把複雜的數字簡化到三秒內能說完。因為數字是為了明確定義事物、讓人與人之間快速取得共識而使用的工具。
我將在本書介紹自己實際應用於工作上的數字法則。只要你把這些數字法則記在腦中,就能獲得兩個好處:
①思考速度加快
職場上需要做出各種判斷,有些時候甚至必須立刻下決定。這種時候只要記得本書介紹的法則,便能利用數字建立假設、幫你做判斷。倘若你沒記住這些法則,不僅得從零開始蒐集訊息,還將花上數倍的時間和勞力才能辦到。
②發言更有說服力
能在會議或閒談中,說出與話題內容有關的數字,是讓旁人對你刮目相看的方法之一。同樣的,懂得很多數字法則,也能讓人留下「你很內行」的深刻印象。
本書介紹的大多數法則,在優秀工作人之間被奉為金科玉律。若不了解,你就無緣加入這些菁英的行列。
我將根據自身經驗,在本書中公開希望所有工作者牢記在心的數字法則。這些法則讓我這種數字能力比別人差、會把資產負債表唸成「支」產負債表的人,都能善用數字到足以從事管理和人事顧問工作的程度。
倘若各位讀者能運用本書內容來提升工作效率,進而成為出類拔萃的工作者,我會感到非常榮幸。
前言
讓人一眼就了解你能力的說話魅力
很多人即使出了社會,不僅不懂如何解讀和處理數字,還會下意識逃避接觸數字。或許你也是其中之一。
不過請放心,只要掌握數字的訣竅,任何人都能讓工作進展得更加順利。
撇除會計或投資顧問這類以經手數字為主的職業,大多數人的工作場合沒有必要牢記數字細節,也不需要隨時運算。只要能在日常開會或與客戶往來過程中,以不出醜為前提,記下一些足以為工作下判斷的數字就夠了。重點在於能理解主管、同事和客戶所提到的數字,並且也能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將數字傳達給往來對象。
傳達時最重...
目錄
推薦序 數字的世界,值得你花更多時間探索/黃瑞祥
前言 讓人一眼就了解你能力的說話魅力
第1章 職場菁英必備的數字敏感度
1逗號法則,讓你三秒就能唸出長數字
2開會時我一定自備計算機
3經營者用這套標準解讀業績
4想唬住客戶,你得先背幾個數字
5產業是成長還是衰退?你得有些基準值
6第二名不好嗎?只有第一名才會被記住
7你的公司有多血汗?這些數值幫你判斷
第2章 三的法則,複雜事情變簡單
1把你要說的話,濃縮成三個重點
2編排故事的三段式構成
3結論,不要超過30秒
4機會,總在碰面三次後出現
5孩子每天笑的次數,是大人的30倍
6花30分鐘得到的結論,跟花5秒一樣
7拿到三成市場,你才能甩開競爭者
8價差超過三成,消費者才有感
9一件重大事故之前,會發生三百件小事故
10每個月拿出3%月薪投資自我
11高齡員工不要超過整體員工的三成
第3章 關於五的聯想,你的進步會很明顯
1最適團隊組成,五個人
2惹火一位顧客,等於製造250個敵人
3爭取新客戶的成本,是留住老顧客的五倍
4錄用一位新員工的成本為50萬日圓
5一個員工至少要創造高出薪資五倍的業績
6你需要多少錢才能退休?5%法則做規畫
7善用一年五百小時的通勤時間
8努力一萬小時(五年),你才會有成就
第4章 告別瞎忙的數字定律
1八成的業績來自兩成顧客
2第一名怎麼甩開第二名?蘭徹斯特戰術
3組織成員的比例一定是二:六:二
4人才培育的七二一學習模式
5開會不要超過兩小時
6 25分鐘+5分鐘的番茄鐘工作法
7容許員工有15%的時間,做自己的事
8時薪給多少,員工才有動力?
9人的記憶力會在學習一小時後減半
10時間越充裕,越容易被浪費
11永遠要懷疑你看到的數字
後記 利用它,但不能依賴它
出處及參考資料
推薦序 數字的世界,值得你花更多時間探索/黃瑞祥
前言 讓人一眼就了解你能力的說話魅力
第1章 職場菁英必備的數字敏感度
1逗號法則,讓你三秒就能唸出長數字
2開會時我一定自備計算機
3經營者用這套標準解讀業績
4想唬住客戶,你得先背幾個數字
5產業是成長還是衰退?你得有些基準值
6第二名不好嗎?只有第一名才會被記住
7你的公司有多血汗?這些數值幫你判斷
第2章 三的法則,複雜事情變簡單
1把你要說的話,濃縮成三個重點
2編排故事的三段式構成
3結論,不要超過30秒
4機會,總在碰面三次後出現
5孩子每天笑...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