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醫病糾紛,並非醫療人員有心的「錯」;也不是病人或家屬無理的「怨」;而是彼此的想
法與心情,常常沒有交集!大部分的時候──
醫療人員容易卡在:立意是良善,但表達卻令人意外!
病人或家屬常卡在:總是說自己在意的事、情緒的困擾,而忽略了醫療人員的專業訊息!
這樣的「各說各話」,就成了醫病溝通的主要障礙。
楊啟正教授出這本書的用意,在於這幾年來,當了臨床心理師、成為大學教授,心裡深深地
覺得:在醫療工作中,被關心的不應該只是「疾病」、「病兆」,更重要的是生病的那位「病人」、
還有「他的家屬」。臨床心理師,這個角色的責任與使命感,讓楊教授更在意要怎麼做,才能讓求醫的病患及其家屬,和醫療人員之間,做無障礙的良性互動與溝通。
本書從臨床上最常發生,醫病溝通的10個大盲點:沉默、承擔、支持、再保證、自覺、眼
神、引導、態度、傾聽、自我揭露;置入於案例故事中,和讀者分享易讀懂的溝通技巧。通常在
醫療院所中,當病人有情緒行為問題,或某些精神疾病時,就需要臨床心理師的介入幫助。
這些年來,楊啟正教授屢屢看到醫病溝通不良的現象在醫院中發生:一位好的醫護人員,卻
被病人誤解;一位認真想幫忙病人快點好起來家屬,卻被認為是在找麻煩。
其實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如果可以在醫病溝通的過程中,有一位臨床心理師,當做是彼
此的橋樑。如此一來,即可有效地解決醫病溝通的困難,也不會花費其他醫療人員過多的時間。
因為臨床心理師在醫病溝通的過程中,扮演著相當特殊,且有正面實質幫助的角色:醫病溝通的
推手,客觀的第三者。
臨床心理師的訓練是以「心理學」為主,並非是「醫學」。
也就是說,身為臨床心理師,就像一般人一樣,沒有太多的醫學訓練背景,反倒有很多的機
會成為「病人」的角色。而這樣的角色,使得臨床心理師相較於其他醫療人員,更容易以「病人」
的角度,來理解病人在醫病溝通時內心的需求與想法。
作者簡介:
楊啟正 /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評議委員
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行為科學碩士班臨床心理學組 助理教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心理學權威教授們看這本書:
在我四十年教學的學生當中,啓正的善體人意與溝通效能是數一數二的;所以他能很有效
率、主動的因應醫病雙方需求,提供服務。
吳英璋 /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前台北市教育局長
不良的醫病溝通,非但無法治癒病人的「生理問題」,反而衍生出不必要的「心理問題」,甚
至引起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花茂棽 /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兼臨床心理學組召集人
「溝通技巧及態度」是各國的醫學教育委員會,所公認的醫學教育必備能力;不論在醫學院求學期間或畢業行醫之後。
葉炳強 / 輔仁大學醫學系主任‧耕莘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
醫病溝通過程中,醫療人員傾向把「病情重點」,在跟病人解釋過就行了,而忽略了病人或
家屬不斷反射出「現在,到底病是怎樣了?」的焦慮心情。
黃勝堅 / 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外科助理教授
【推薦序】
完整醫療服務,
必需是身心不可分的「整體」
吳英璋 /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前台北市教育局長
在我四十年教學的學生當中,啓正的善體人意與溝通效能是數一數二的!
這項特徵,於臨床實務工作場合尤其明顯,打從到醫院見習的第一天,他就充分發揮這項天分,在很有限的時間裡,與醫師、護理人員、指導他的臨床心理師、其他醫療伙伴、還有病房與門診的清潔人員等等,建立很不錯的「關係」。
因此他不只是由見習、實習中,學習臨床心理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能很快地瞭解醫療團隊中其他專業領域的專長,以及醫療場域中服務患者的環境條件,所以他能很有效率地注意到工作伙伴們、可以由臨床心理師提供服務的需求,而更重要的是,他能主動的符應需求提供服務。
人與生活環境是無法分開的「整體」,而一個人的身、心更是不可分的「整體」。強調科學取向的醫學領域在研究與應用上為了便於入手,將身、心分開來處置,然而任何一位患者都是身心統合的整體,也是與其環境(含家人、親友) 的整體,所以完整的醫療服務必需是以這種「整體」作為基礎的出發點。
啓正以十個臨床案例的真實服務歷程,說明加入了心理層面的醫療服務功效及其操作的原則及具體作法。他一再強調這並不需要額外花太多時間,重要的是「整體」的觀點與關懷的心,我的臨床工作經驗亦支持他的強調。
這本書分享的是啟正設身處地站在「病人」的觀點,醫療伙伴如何提供更有效、更符合病人需求的服務。啓正囑付我為這本書寫序,讓我有機會在出版前就能閱讀抽象的臨床互動經驗化為智慧的結晶,是種享受,更是種打從心底出來的喜悅與感佩。
【推薦序】
提升醫病良性互動與雙贏
花茂棽 /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兼臨床心理學組召集人
不良的醫病溝通,弄得非但無法治癒病人的「生理問題」,反而衍生出不必要的「心理問題」,導致不必要的醫療資源的浪費,甚至引起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到目前為止,一般國人會去醫院看病,幾乎大部分是來自身體感到不舒服或出現症狀,明顯影響到日常活動的進行時,才採取的動作。
「生理問題」的解決,是病人或其家屬尋求醫療幫忙,最主要的關注目標。事實上,第一線接觸病人以及其家屬的醫療人員,醫師與護理師,同樣的,也是以該問題 ─「疾病」,認為它是單一的問題,來處理,卻往往忽略掉病人以及其家屬當下,正承受著對該問題可能伴隨、或已伴隨而來,有關「人」的問題;亦即「心理問題」的另一困擾,以致於影響該醫療人員與病人、或其家屬之間的溝通與關係的建立。
楊啟正教授,身為臨床心理師也是醫療團隊的成員,以他多年來在台大醫院神經外科醫療團隊中,診療病人的豐富經驗,透過實際接觸的臨床患者、家屬的經驗, 以相當流暢易懂的文字寫成這本書,說明「臨床心理師」在醫療團隊接觸病人與家屬,進行醫療活動時,如何運用其專長結合其他成員的專業,將容易被忽略有關「人」的問題,給予適當的關注與處置,藉以達到妥善治療病人及解決其家屬擔憂照顧等問題,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回歸到病前水準的最終目標。
基於該書旨在於,如何提升醫療專業人員與病患及其家屬間的良性互動,來帶動醫療活動的順利進行,達成雙方雙贏成效的目標,因此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讀者無疑是全面性的,不止包括書中的主角,醫療團隊的各方專業人員、病患、及其家屬,更涵蓋一般的大眾們。
【推薦序】
醫病溝通技巧及態度,是醫學教育的必備能力
葉炳強 / 輔仁大學醫學系主任
耕莘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
台大醫學院神經科兼任教授
醫療工作不僅需要很多不同專業人員投入,也需要病患與家屬的參與,以及系統與制度的運作。
要維繫專業人員、病患、家屬的三角關係運作,「良好的溝通」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溝通技巧及態度」是各國的醫學教育委員會所公認的醫學教育必備能力 – 不論在醫學院求學期間或畢業後。
良好的溝通有很多好處,簡單可以歸納成下列八點:(1)能增進醫病關係;(2)增強診治能力;(3)協助醫療抉擇;(4)增進團隊能力;(5)增進團隊和諧;(6)避免緊張關係;(7)避免醫療糾紛;(8)減少醫療訴訟。
既然「良好的溝通」如此重要,台上的老師該如何教導、台下的學生該如何學習,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我自己在醫學系負責「溝通技巧」這一門課,深感老師如何能夠教好這門課程,提高學生的興趣並不容易,甚至困難重重。因為「溝通技巧」被學生視為「人文」、「通識」、「營養」的「軟性科目」,這門課不用背誦且容易及格,不像生化、解剖、生理、藥理等專業科目,因此學生們大多不積極參與。
如何讓「溝通」這門課的內涵能與醫學接軌,且能有趣生動,教材的設計就很重要。楊啟正老師的大作「新三角關係」就完全符合這個基本要求,楊老師透過十個案例的故事,生動而有趣的把溝通的不同面相與影響元素,巧妙的隱藏在故事內,在每一篇故事後面也進一步深入淺出地把原則及要點逐一摘要出來,讓讀者能有興趣且印象深刻的看小故事學大道理。本書成功的把握了溝通的第一步:讓接受的一方願意打開溝通的管道。
楊啟正老師秉持他在碩士、博士的治學嚴謹態度,並結合他豐富的臨床心理學經驗,完成這本重要的著作;本人樂意向各位讀者推薦此書。
【推薦序】
同理心、傾聽、說明、接納與引導
黃勝堅 / 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學院外科助理教授
醫病溝通的過程中,醫療人員會傾向把「病情重點」在跟病人解釋過就行了,而忽略了病人或家屬「一直問、一直問」是反射了「現在到底病是怎樣了」的焦慮心情。
楊啟正老師是我多年的工作夥伴,身為臨床心理師的他,在臨床工做上給予醫療團隊許多幫助,更重要的是,病人與家屬也因此而真正的受惠。與他多年的合作當中,不知不覺的受到他的淺移默化,感受到「溝通」實在重要;同理心、傾聽、說明、接納、引導等等技巧,應用在臨床實務當中受用無窮。
楊啟正老師將他多年的溝通經驗,以小故事的方式呈現在書中;其中描述了病人及家屬常見的心理問題與情緒,許多狀況不是用藥物或者是安排檢查可以處理的,他們需要只不過是被關心與被理解。
其中我特別喜歡的章節如下:
第二章「寫字版」,描寫一位脊髓損傷女性病人的故事,因為氣管切開術無法說話、靠著寫字版溝通,需要無比的耐心與愛心:
所謂「多給三秒鐘」:「等待」,絕非是要請醫護人員,像我們臨床心理師一般,一次至少要花個40-50分鐘,都要聽病人講述病情、心情轉轍;而僅是在與病人互動的過程中,請抓住「多給3秒鐘」的概念即可,請有耐心的用「心」傾聽!
第四章「一直問,一直問」,呈現病人及家屬常見的焦慮,也是醫療人員常碰到的困境,文中告訴讀者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重覆一直問相同的問題:這樣的焦慮,有時是太過的擔憂,造成了一個令醫療人員聞風喪膽的結果,就是「重覆一直問相同的問題」。
第六章「三色游移」,生動的描寫出加護病房中醫病互動的無奈:急於知道病情的家屬、工作繁忙的護理師;在那一個剎那,看見三種顏色:穿梭的白(醫師的白袍)、忙碌的粉(護士小姐的衣服顏色)、與不知所措的綠(家屬的隔離衣顏色),各自無交集的在游移著……大家都知道醫師護士都很忙!但是──
第一印象的建立,絕對不會是在「要花那麼多時間」;反而重點應該放在,怎麼樣讓病人或家屬在「短短的幾秒鐘內」有好的感受、有受尊重的感受。
第八章中「尷尬的一片死寂」,描寫加護病房中常見的情境—悲傷與沉默,其實這是溝通當中最難的一課,面對傷心欲絶的家屬,不同於一般醫護人員的迴避與冷漠,楊啟正老師選擇的是等待與陪伴:
試著把沉默,也當做是一種病人或家屬與醫療人員的溝通方式,可惜大部分的醫療人員,只是把「沉默」當成「病人都不說話!」
第十章「悄悄話」,描寫出加護病房中,面對生死決策的家屬之矛盾與衝突:既捨不得親人走、又擔心他受苦、想讓病人安詳的離開、又害怕市俗的閒言閒語,然而每一次的生死決策,無論對家屬或者是醫療團團隊都是「天人交戰」。其實:
他們多多少少已經有了些想法與決定了!只是決定的過程是「痛苦」的,讓他們放不下。因此,不需要再把「傳達訊息,與說服他們做決定」當作是溝通的重點,而是單純的讓他們把情緒與放不下的感受能夠表達出來。
我鄭重本書推薦本書給大眾讀者,同時也建議醫護工作專業人員或學生仔細研讀咀嚼,相信在醫病關係緊張的現在,將有助於醫病關係的改善及醫療品質的提升。
【推薦序】
你以前一定被打過
楊啟正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次醫病互動經驗,是發生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
那時我在北部念書,由於我媽一直擔心我過敏的毛病,到了北部以後會更加嚴重,她很努力地幫我找到一個南部極有名的耳鼻喉科醫師,聽說他開的藥和治療方法,治過敏特別有效。雖然有點半信半疑,心想著:「過敏這毛病,有辦法根治嗎?」但是在我媽再三勸說之下,還是趁著放假的時間去看了這位醫師。
那是間開在二樓的診所,空間雖然不小,但或許是因為醫師真的「太有名」,因此擠滿了人。我開始有點打退堂鼓:「我們回去好了,人這麼多,下次再來。」但是我媽堅持一定要等。
等待的過程漫長也無聊,總有一種浪費時間的感覺,我儘量告訴自己:「等待名醫的治療是值得的,畢竟這麼多人都相信他,想當然自己的毛病,也能夠被治好。」從傍晚五點左右等到晚上八點多,終於輪到我了。
進去診間之後,護士小姐幫我安排在一個診療椅上,那時是我第一眼看到這位醫師。說實在的,也不能說真的「看到」,因為他戴著口罩,一隻眼睛還被一個大大圓圓、中間有個小洞的金屬片蓋著。
他看了看我,第一句話竟然說的是:「你以前被打過!」
他這句突如其來的話,把我給嚇了一跳!
愣了一下,我回他:「沒有!我從沒被打過!我從小就不會跟人打架!」
醫師白我一眼,口吻堅持:「你以前一定被打過!」口氣更確定、還帶著生氣:「如果沒有被打,那不然就一定是你摔倒撞到過!」
這時我已經無法接受他這樣的說法,但仍試圖壓著心裡面的怒氣,想說好好跟他解釋,他應該會理解:「是這樣的,醫師!」我說:「一直以來我就有過敏的老毛病。從小我就會一直揉我的鼻子,常常一早起來就揉,揉到都破皮流血了!但上大學之後,就不會這麼做了,只是沒想到我的鼻子,好像就被揉成歪歪的了!」
醫師沉默了一會兒:「這個講法怪怪的,不可能,這一定是被打的!所以你現在還是會常打噴嚏對嗎?那就吃這個藥,其他的護士小姐會跟你解釋。」
「太可惡了!」我真想脫口問醫師:「今天我是來看過敏,不是來給你驗傷的,過敏的事情你什麼也沒問,卻一直跟我爭執我有沒有被打?這算是哪門子名醫?」
我生氣地走出診間,一句話也沒說;就看著我媽還一直在跟這位名醫鞠躬說謝謝,我更是生氣、也完全無法接受他自以為是的看診態度,不聽原由的錯判!
忍不住滿腹委屈的跟我媽抱怨:「這樣也叫看病喔?以後我再也不要來看這個醫師了,現在都什麼時代了,怎麼還會有這麼沒有同理心、青紅皂白不分的醫師存在?」
「你以前一定被打過!」這句話,十幾年來,我從來沒忘記過!
甚至那之後好一陣子,當我去看不同科別醫師時,都會帶著一種不信任的心情,總是會擔心這個醫師,是否也會對我這個人,做出什麼他想「當然爾」不合理的評價?完全不去顧念到病人的感受?
相信許多人都跟我有類似的經驗:
看診時等待的時間超長,實際看診的時間超短不說,醫護人員有時候的態度超差、超沒耐心,對病人又有成見,非常難以溝通……這些經驗,雖然大部分並不會造成什麼重大的心靈創傷,但卻讓病人對醫療人員,留下難以抹去的負面印象。
這幾年來,我當了臨床心理師、成為大學教授,轉換角色,從病人、變成了醫療工作者。心裡深深地覺得:
在醫療工作中,被關心的不應該只是「疾病」、「病兆」,更重要的是生病的那位「病人」、還有他的家屬。
再加上自己又是一位臨床心理師,這個角色,彷彿讓我更有那份責任與使命感,更加注意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跟求醫的病患及其家屬做良性互動、溝通。
可惜的是,「解鈴仍須繫鈴人」,是我多年觀察醫病互動的最大感受。縱使媒體常報導醫病溝通困難,所造成的各種大小糾紛不斷,市面上也有許多探討醫病溝通理論的書籍;然而,如果醫病之間無心去改變,一切仍是枉然。
換句話說,醫病溝通的主要角色,仍是在醫療工作者身上。如果可以讓醫療人員有一個簡單有效的方式,即可增進醫病關係,那與病人或其家屬所造成的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雖然,我相信大部分的醫病溝通是順暢且沒有困難的!但是,這本書想要藉由自己十幾年來的臨床經驗,加上身為臨床心理師的專業背景,藉由十個改編自真實醫病間常見的「互動不良狀況」,提供大家簡單容易、迅速便可以增進醫病溝通品質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讀者知道,醫病溝通間的互動,怎麼做會更好。
期待能夠開啟一扇窗,讓生病的朋友和家屬,不會受到本來不應該多受到的另一層傷害,也讓醫療人員更能以「將心比心」的角度來一起努力、盡可能圓滿解決,醫病糾紛的一些盲點。
名人推薦:心理學權威教授們看這本書:
在我四十年教學的學生當中,啓正的善體人意與溝通效能是數一數二的;所以他能很有效
率、主動的因應醫病雙方需求,提供服務。
吳英璋 /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前台北市教育局長
不良的醫病溝通,非但無法治癒病人的「生理問題」,反而衍生出不必要的「心理問題」,甚
至引起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花茂棽 /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兼臨床心理學組召集人
「溝通技巧及態度」是各國的醫學教育委員會,所公認的醫學教育必備能力;不論在醫學院求學期間或畢業行醫之後。
葉炳強...
章節試閱
第一章:真正焦慮的是誰 ── 影武者
某種程度上,病人不只是那位大男孩,還有他媽媽;而且更重要的是,媽媽對兒子的暗示影響力,遠超過許多的醫療協助。
第一次門診
一位媽媽帶著她唸名校高一的兒子推門進來。從小就是資優生的這個大男孩,迫於嚴重車禍受傷後,只能暫時休學,在家調養。
腦神經外科醫師希望我跟他們談談,一方面跟母子倆說明之後在課業學習上,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更清楚了解接下來,該怎麼面對頭部外傷後,可能發生的生活變化。
「你覺得現在還好嗎?有什麼覺得不舒服的地方呢?」我先問了這個大男孩。
他疑惑地看著我:「很好呀!在家休息,也沒什麼太大的狀況,只是頭偶而有點痛痛的!」
「哪有呀?你不是昨天剛起床的時候,一直說頭快痛死了嗎?」媽媽可急了:「還有,前兩天你出門,不過是到路口7-11買個東西,要過馬路的時候,你不是很緊張嗎?緊張到要發抖,怎麼會還好呢?」
大男孩用奇怪的眼神看著媽媽,意思是:「有這麼嚴重喔?」可是他並沒有說出口。
看這個情況,覺得有可能是媽媽比較擔心憂慮,但也不能排除是這大男孩在頭部外傷後,可能對自己的身體反應沒那麼清楚。
「一般來說,頭部外傷後,會出現頭痛、頭暈的情況都是很常見的。而且像您兒子,是屬於滿嚴重的頭部外傷,所以疼痛的情形,有時候不會那麼容易恢復。」我轉頭問這大男孩:「像媽媽剛剛提到,好像在過馬路的時候有些緊張?同學你自己覺得呢?」
看媽媽緊盯著,這大男孩低下頭說:「對啦!是有那麼一點擔心!」
「我想這也是很正常的反應,雖然有時候,你已經不想記得車禍當時發生的狀況──」我故意停頓下來,觀察這大男孩的回應,他又看看媽媽,認真的點點頭。
「可是如果有人,跟你很清楚地描述當時急救的狀況,或當你走到任何十字路口,要過馬路時,有時候,車禍發生的那一剎那,還是會很寫實的重現在你腦海裡,讓你不由自主的驚恐害怕起來。但是如果不致於影響到你的生活作息,應該就還好!」
這大男孩沒說什麼,媽媽先舒口氣:「如果是這樣,那我就放心了。」
臨出診間,媽媽回頭跟我說:「醫師,我會幫他留意的。」
第二次門診
大概是半年過後了吧,我在門診又看到這對母子出現。
他們一進來,我就覺得怪,主要的原因在於這大男孩面色顯得相當凝重,媽媽緊張的模樣更不安。
由於這大男孩的表情,跟我之前的印象差異太大,我特別先問了他的狀況:「你還好嗎?有一陣子沒來了,是有什麼不舒服了呢?」
「我最近都睡不好,頭痛的好厲害,都不會好,而且我覺得,自己好容易緊張!」他一直不停扭著手指。
媽媽搶著說:「我每天半夜都會幾次去他房間,看看他睡得好不好,他總是皺著眉頭、睡不安穩,第二天一早看他起床,我就追問他是不是又頭痛,所以睡不好覺?」
「他頭痛應該是有改善,可是怎麼都不會好?」媽媽有些焦躁:「而且,這一兩個月來,好像愈來愈嚴重了?本來我想要讓他下學期開學,就回學校上課,他已經落後別人一個學期,再拖下去的話,也不知道該如何應付大學考試?他從小可就是資優生,一個很棒的孩子。」
沒正面回答媽媽的問題,我轉問這大男孩:「休學這段時間裡,平常怎麼過生活的?」
「一開始很好呀!一直在恢復,頭也不會痛了!最近,媽媽要我開始準備複習功課,她怕我跟不上進度。我是覺得OK啦!可是頭痛的症狀又跑出來,而且愈來愈嚴重!」
「應該跟壓力有關。」我安撫著這大男孩說:「有很多的病人,在遇到生活或工作壓力時,像你是學生,有考試壓力的時候,症狀就會加劇。但也先別擔心,這些症狀大部分的時候,都不一定代表你的腦部有什麼問題。」
「我們就是怕他腦子是不是又怎麼了?所以想來檢查看看!」媽媽倒比兒子慌張。
「應該不至於,但若是你們很不放心,病理部份等下可以再跟外科醫師討論看看;現在,或許我們可以先從生活壓力的調整來做起。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抓住一個原則就好了,不要──過──勞──頭腦。」
母子不知所以然的對望。
「意思就是說,只要一覺得累,就休息。而休息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依照自己的體能狀況來決定,有的人喜歡運動,有的人喜歡去散步,有的人也喜歡聽音樂,當然也可以選擇,躺下來好好睡一覺。」
這大男孩開心一笑:「聽音樂,這我最喜歡了。」
媽媽卻憂心忡忡反問:「這行嗎?那回學校功課怎麼辦?跟不跟得上呀?」
第三次門診
將近一年多的時間過去,這對母子又突然出現在門診,一看到這大男孩,我就知道這次狀況糟了!
他很頹喪:「怎麼辦?醫師,我上次在學校上課,結果突然喘不過氣來,我自己覺得快要死掉了,老師、同學都被我嚇到了,學校的護士阿姨還叫119趕緊送我去醫院急診!」
「他好像是什麼『過度換氣』的問題?」媽媽邊說眼淚就跟著掉下來:「他回去上課後,很努力,好在以前的底子打得很不錯;老師、同學也很熱心,一起幫忙在課餘教他,讓他能趕上進度,他自己也很拼,功課還是滿好的。可是怎麼又跑這什麼怪毛病出來?他可是我三個兒子中最優秀、最會讀書,比起兩個讀私立大學的哥哥都強的。」
「我那天早上考試,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熬夜,就覺得很累。結果午睡完一起來,突然覺得一陣暈眩,然後喘不過氣來,拼命大口大口呼吸,就覺得吸不到空氣、很喘、很喘……醒來我就已經在急診室!」
「我趕去看急診看孩子,醫生說檢查起來沒什麼問題,可能是過度換氣症候群。就叫我轉去『精神科』拿藥。這、真的是精神方面有問題嗎?」提到「精神科」、「精神方面有問題嗎」,媽媽的聲音,低到幾乎聽不見。
「你們後來有再去精神科看診嗎?」
「有!他們覺得我可能比較容易緊張,就給我開了些抗焦慮的藥物。可是我有點不敢吃,因為最近就快要指考了,每次吃了那個藥之後,精神反而會很不好。但是那樣突然喘不過氣來的情形,還好,也就沒再發生過了。」這大男孩說得坦然。
「快要指考了,給你很大的壓力吧?記得就像我之前講的,壓力來的時候,總是有很多的症狀會突然跑出來。你或許該試著找一些能讓你放鬆的方法,讓你可以去對抗這些引起緊張的事情!」
「像是跟同學一起打籃球嗎?」
「對呀!如果你覺得有效的話。」
媽媽表情有些怪,這大男孩似乎也查覺到了:「可是我有時候,就是會想到一些讓我緊張的事情,像天天都要考試,各科都在考,很難不去想、不會緊張!」
「有時候愈不想去想一件事,反而愈在你腦中揮之不去。所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不要去管這些事情會不會在你的腦海中出現,而是單純的去找到,如果出現了以後,怎麼去解決的方法就好了。記得你之前有提到過,你覺得讓你最能夠放鬆的,好像就是聽音樂對吧?」
大男孩偷瞄眼媽媽,沒說什麼,媽媽禮貌的謝謝後,神色透著不悅,帶兒子離開診間。
第N次門診
在接下來的一兩年,這對母子又來了幾次。
雖然每次在經過我的說明後,這大男孩都能夠很OK的離開診間,但是過一陣子,總又為類似的問題而來。慢慢地我才發現徵結,在於媽媽又發現、認為兒子有些什麼什麼舉止不對勁了。
這大男孩已經如願考上國立數一數二的大學,最後一次難得自己單獨來門診,因為媽媽不在,我跟他討論:「你的狀況,如果需要一個長期穩定的心理諮詢,或許可以考慮去學校中的諮商輔導中心,做進一步的處理?」
這大男孩沉默好一會:「其實,我也知道我媽的擔心,我出車禍,她在心理上,似乎是產生很嚴重的影響,即便是我身體上的傷都好了,我媽心裡的害怕,卻好像怎麼都好不了,她始終擺脫不掉差點失掉我的恐懼,所以,只要她覺得這樣看診,能讓她安心,我還是會為我媽,而繼續看診的!」
醫療端這麼想
大部分的醫療人員都會跟我一樣,很單純直覺地面對眼前的這位病人:「他明明就沒有怎麼樣呀?更何況從一個這麼嚴重的頭部外傷走了過來,能復原到這麼好的程度,還要求些什麼?」
緊接著會想:「有時候真覺得家屬的要求,也實在是太多了吧?其實他已經恢復得將近一百分了。其他的事情,跟我這一科又無關!」
這樣的想法,會造成跟我一樣的結果:
明明要解決的是病人的問題,但卻忽略了真正影響病人問題的因素,並不是「病情如何」這回事,而可能是「家屬」,是誰在對生病這件事,真正焦慮不安?而這人的影響力,遠超過許多的醫療協助。
病人端這麼想
在過度放大的狀況下,病人哪怕是有那麼一點點的不舒服症狀,都會被暗示到非就醫不可。
剛開始來門診的時候,這大男孩會覺得:「我沒事啊,雖然有點不舒服,但應該還好吧?。」
然而隨著某些症狀,短時間內沒有完全恢復,加上媽媽一直很擔心,並甚至有些擴大病人的難受,使得這大男孩開始覺得:「對喔,為什麼我的症狀一直不會好?我的腦子是不是還有問題?怎麼辦?還是繼續去看醫生好了。」
當病人這樣的疑問一直在心中沒有辦法解答,內心的焦慮指數常會提高,後來甚至還發生了「過度換氣」的症候群。這些都再再更堅定了他心中一種想法:「媽媽觀察得對,我身體有問題、我的腦子一直沒復原……」
心理師這麼說
這位媽媽在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展現了她「為人母的強勢」。她會告訴兒子:「發生了什麼事情,即使你沒有特別感覺,我都幫你注意到了!」
後來的幾次門診,也都有這樣的狀況,只是我過於專注在這大男孩所遇到的焦慮心情,以至於疏忽了,沒有特別去跟媽媽做溝通,讓她也能夠「安心」的明白兒子病情。
關鍵的「溝通對象」
兒子的焦慮來源,可能並非是考試、並非是人際關係,而是母親潛在的影響力。其實兒子在一開始半年的幾次門診中,對於媽媽的「己見」,也有表示過反對與抗議。
但是,後來慢慢地,我發現到媽媽的話愈來愈少;原因是某種程度上,兒子已經能忠實地反應出「媽媽所憂慮的意見」,給看診醫師或是我知道了!
並不是要責怪媽媽,怎麼造成了兒子潛意識的焦慮?這是為人母的愛之深:很擔心孩子重傷後恢復的狀況、很希望他能夠趕快「完全復活」。我也相信,搞不好媽媽自己都不自覺,給了兒子很大的心理壓力。
平心而論,這件事反倒應該要回頭怪我自己,在溝通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其實我的「溝通對象」,不只是兒子,還有更重要的另一個人,媽媽!
溝通對象,有時候並非只是「一個」病人而已
這個例子,說明了醫病溝通時的特殊性,溝通的對象,有時候並非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庭」、甚至是「一個家族」的一群人。
依照自己的臨床經驗,許多醫療情境,如果以家庭為單位來進行醫病溝通,都會得到很大的幫助。舉例來說,加護病房中的生離死別,就會需要每個家庭成員都來參與,才不會造成任何一個人的遺憾。
除此之外,有些家屬不常出現在病房中,但卻是最重要的意見表達者。這樣的情況更需要請他們共同來加入醫病溝通的過程,才不會使得彼此之間產生誤會與障礙。
醫療人員若要開始與病人或家屬溝通時,建議可以先試著瞭解,哪一個人?或哪一群人?是影響這位病人預後狀況最重要的關鍵?在所有溝通過程中,儘量請他們加入意見,或跟他們對療程的疑問,再多做解釋。如此一來,可以因為親人「知道所以然」的鼓舞,同步很正面的一起幫助病人,改善他的病情,一舉兩得,不是很好嗎?
第一章:真正焦慮的是誰 ── 影武者
某種程度上,病人不只是那位大男孩,還有他媽媽;而且更重要的是,媽媽對兒子的暗示影響力,遠超過許多的醫療協助。
第一次門診
一位媽媽帶著她唸名校高一的兒子推門進來。從小就是資優生的這個大男孩,迫於嚴重車禍受傷後,只能暫時休學,在家調養。
腦神經外科醫師希望我跟他們談談,一方面跟母子倆說明之後在課業學習上,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更清楚了解接下來,該怎麼面對頭部外傷後,可能發生的生活變化。
「你覺得現在還好嗎?有什麼覺得不舒服的地方呢?」...
目錄
目錄
序
完整醫療服務,必須是身心不可分的「整體」/ 吳英璋
提升醫病良性互動與雙贏 / 花茂棽
醫病溝通技巧及態度,是醫學教育的必備能力 / 葉炳強
同理心、傾聽、說明、接納與引導 / 黃勝堅
你以前一定被打過 / 楊啟正
緒:關於臨床心理師
醫病溝通推手,客觀的第三者
第一章:真正焦慮的是誰
影武者
第二章:傾聽治療
寫字板
第三章:抽考醫生
誰比較行
第四章:現在,到底病是怎樣了
一直問、一直問
第五章:重點,不是疾病本身該如何處理
只記一件事情
第六章:你的眼神在哪裡
三色游移
第七章:討一個「病名」
你在打發我嗎
第八章:謝謝你陪我
尷尬的一片死寂
第九章:幹嘛再聽你談下去
罪惡感
第十章:「自我揭露」的同理心
悄悄話
後記:良善的意外
目錄
序
完整醫療服務,必須是身心不可分的「整體」/ 吳英璋
提升醫病良性互動與雙贏 / 花茂棽
醫病溝通技巧及態度,是醫學教育的必備能力 / 葉炳強
同理心、傾聽、說明、接納與引導 / 黃勝堅
你以前一定被打過 / 楊啟正
緒:關於臨床心理師
醫病溝通推手,客觀的第三者
第一章:真正焦慮的是誰
影武者
第二章:傾聽治療
寫字板
第三章:抽考醫生
誰比較行
第四章:現在,到底病是怎樣了
一直問、一直問
第五章:重點,不是疾病本身該如何處理
只記一件事情
第六章:你的眼神在哪裡
三色游移
第七章:討一個...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