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需要全人類正視的慘痛歷史,交織出五位原爆倖存者的生命故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劃下句點
但對原爆倖存者來說,他們的人生戰鬥才剛要開始……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上午十一時零二分。
廣島原爆發生後三天,長崎的人們一如以往展開一天的生活。十五歲的少女堂尾美禰子向母親和弟妹揮手道別,前往飛機零件工廠上班。十三歲的少年吉田勝二跟同學走路上學,停在路旁的井邊喝水。十八歲的年輕街車駕駛員和田耕一正抵達站點,準備喘口氣吃頓午餐。
在他們頭頂,一架美國B-29轟炸機帶著五噸重的鈽彈接近這座城市。上午十一時零二分,一道刺眼的強光照亮天空,緊接著是相當於兩萬一千噸黃色炸藥威力的大爆炸。在超乎想像的灼熱高溫與衝擊力之下,爆風撕裂了工廠、店鋪、屋舍,估計造成長崎百分之六十的人口死亡、百分之三十六的建築物遭到摧毀。
對大部分的國家而言,原爆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但對於蕈狀雲下數萬勉強撿回一命的倖存者而言,他們的「後原爆人生」才剛要開始。作者蘇珊.索瑟德耗費超過十年的時間研究,訪問原爆倖存者、學者、醫師,重建原爆後的幾天、幾個月、幾十年。透過這些口述資料,幫助世人了解核戰帶給人類的震撼,揭開這段遭到忽視的慘痛歷史。
谷口稜曄、堂尾美禰子、永野悅子、和田耕一、吉田勝二,他們在原爆當時都只是少年男女,七十多年來,他們承受著生理的傷殘、心理的創傷,也深恐輻射線會影響他們生下的兒女後代。但人類的韌性不容忽視,這群原爆倖存者仍努力地奔走宣傳,企求未來全面廢止核武,讓長崎成為人類史上最後一個遭受核彈攻擊的城市。
作者簡介:
蘇珊.索瑟德Susan Southard
蘇珊.索瑟德於安提亞克大學(Antioch University)獲得創業寫作碩士學位,現為諾曼梅勒中心(Norman Mailer Center)非虛構寫作會員。索瑟德的作品多發表於《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拉帕姆季刊》(Lapham’s Quarterly)和Politico等多家媒體,《只要活著:長崎原爆倖存者的生命故事》是她的第一部作品,於長崎原爆七十週年時出版(二○一五年)。同年十一月,蘇珊.索瑟德因其對長崎的貢獻,受長崎市政府認定為「長崎和平特派員」。
譯者簡介:
姓名: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現為自由譯者,背負文字橫越語言的洪流,在翻譯之海中載浮載沉。近年譯有《最後的戰役: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刻》、《閣樓裡的小花5》、《平行倫敦:死靈的預言詩》、《奇蹟博物館》、《黎亞:從醫病衝突到跨文化誤解的傷害》、《我會在你身邊》、《第五條款》等書。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2015年《華盛頓郵報》、《科克斯書評》、美國圖書館協會年度最佳圖書提名
★2015年《經濟學人》歷史類年度最佳圖書
★2016年盧卡斯圖書獎獲獎作品
★2016年戴頓文學和平獎獲獎作品
名人推薦:
★各界誠摯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列):
《報導者》總編輯何榮幸
作家房慧真
政治評論者、廣播主持人、歷史學者胡忠信
中山醫學大學教授陳家玉
建國中學歷史教師黃春木
台南女中公民教師楊素芬
作家、媒體工作者蔡詩萍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簡義明
當原子彈爆炸的那一刻,即是今日全球反核運動的開端。這本原爆倖存者生命史,帶領我們重新思考「人」的價值。──《報導者》總編輯何榮幸
在現代總體戰、原爆,乃至恐怖攻擊中,敵我雙方平民註定都會大規模地淪為受害者。本書五位口述歷史者超越原爆受害者的創傷,敘述自身艱苦、勇敢的一生,提醒我們:該控訴的其實不是敵人,而是戰爭,以及任何一個為戰爭冠以堂皇理由的荒唐人心。──建國中學歷史教師黃春木
大歷史論述下的戰爭,看不見戰爭的暴力本質與殘酷樣貌,彷彿戰爭結束,和平隨即降臨。然而,本書以核爆倖存者的個別生命故事,清楚地告訴我們核爆的傷害、壓迫與威脅,未曾停歇亦不曾遠離。──台南女中公民教師楊素芳
戰爭是最大的貧窮。原子彈的後遺症,以及三哩島、車諾比、福島核災,是人類永恆的夢魘。「後原爆」生存者的奮鬥故事,突顯意志、勇氣、決心的人性本能,提供我們在「獨特處境」下,思考生命及靈魂的意義。──政治評論者、廣播主持人、歷史學者胡忠信
得獎紀錄:★2015年《華盛頓郵報》、《科克斯書評》、美國圖書館協會年度最佳圖書提名
★2015年《經濟學人》歷史類年度最佳圖書
★2016年盧卡斯圖書獎獲獎作品
★2016年戴頓文學和平獎獲獎作品名人推薦:★各界誠摯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列):
《報導者》總編輯何榮幸
作家房慧真
政治評論者、廣播主持人、歷史學者胡忠信
中山醫學大學教授陳家玉
建國中學歷史教師黃春木
台南女中公民教師楊素芬
作家、媒體工作者蔡詩萍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簡義明
當原子彈爆炸的那一刻,即是今日全球反核運動的開端。這本原爆倖存者生命...
章節試閱
上午九點四十五分,博克斯卡轟炸機橫越了太平洋,接近九州西北岸的小倉時,隨行機少了一架;第三架載滿攝影器材的飛機搞錯了計劃好的地點。他們又遇上阻礙:該區的風向變了,把雲層吹過來,附近的八幡市前一天遭到美軍轟炸,燃燒的煙霧也飄向小倉。兩名美軍飛行員閃躲來自地面的制空砲火以及日本敵機的高射砲。可是在小倉上空繞了三圈,博克斯卡轟炸機的組員依舊無法以肉眼看見地面,於是史文尼調轉飛機,前往西南方兩百四十公里外的長崎。這時是十點三十分。
同時,在北方一千一百多公里外的東京召開了緊急會議,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的「六巨頭」齊聚一堂(首相鈴木貫太郎、外務大臣東鄉茂德、海軍大臣米內光政、陸軍大臣阿南惟幾、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軍令部總長豐田副武),討論蘇聯奇襲滿洲,再次嘗試在日本的投降條件上達成共識,氣氛凝重。就算不清楚蘇聯出動多少軍力,日本的軍政首領很清楚難以抵擋他們的部隊,而且蘇聯宣戰澆熄了日本要求蘇聯中立,或是請他們協助換取更好的投降條件的希望。稍早,鈴木首相晉見過裕仁天皇,取得接受波茨坦宣言投降條件的許可。日本國內情勢岌岌可危,廣島原爆更是增強了主張即刻投降者的決心。
這時,在長崎市區內,整個早上響起數次不同程度的空襲警報,人們進進出出防空洞,這些程序令某些人疲憊又喪氣,決定不管警報,繼續做事。十三歲的吉田勝二與另外六個玩伴正從位於山區的家裡穿過浦上河谷,前往長崎縣立工業學校,他是造船科的學生。他們想要躲進學校的一個防空洞,卻發現裡面已經擠滿了教職員,於是他們跑進樹林裡的防空洞,蹲在裡頭。
「我們?」吉田說,「我們認為日本贏定了。只要忍下去就行了。事情就是這樣。大家都想上戰場。我們好想為國爭光。從小學開始我們就是受到這樣的教育,我們被洗腦了,完全不認為日本會輸。」他解釋天皇「是神明的後裔。學校裡一定會掛天皇的肖像。我們進入教室要鞠躬敬禮。日本人就是這樣」。吉田的學業已經停止了一年多,他得去挖防空洞、加入滅火隊、製作竹槍、參加攻擊敵人的演習。
八月九日早上,空襲警報響起時,吉田跟他的朋友─總共七個人─應當要直接回學校,但他們卻悠悠閒閒地走在山路上,討論要不要蹺掉今天的勤務,跑去游泳。他們在浦上河谷西側的山坡上停下來,喝路旁水井裡的水。
到了十一點,城裡各處的人們紛紛回到日常事務,晾衣服、看報紙、除草、探訪生病的親戚、在山坡上找食材、排隊領配給物資、跟鄰居聊天。二十四名教區居民與兩名神父聚在浦上天主堂裡告解。一名母親在屋外曬豆子,準備替八月十五日的聖母升天節烹煮特別的天主教大餐。一個小孩子在家門口玩耍。九名在廣島原爆倖存的長崎居民中,有人已經回到長崎,其他人則是在那天早上搭火車抵達。一名男子在廣島的住處殘骸中挖出妻子的遺骨,現在他捧著裝滿她骨灰的臉盆,穿過長崎街道,準備送到她父母家。
韓國與中國的工人、戰俘、動員成年人與學生回到工作崗位;有人挖掘或是修補防空洞,有人在市政廳窗內堆起沙包,阻擋機關槍砲火。在三菱的運動場上,竹槍隊迎敵的演習剛好結束。師生回到長崎醫科大學。街車緩緩駛過城市。上個禮拜在空襲中受傷的數百人待在醫院接受治療,浦上河谷北邊的肺結核醫院裡,醫務人員替病患送上遲來的早餐。一名在德國讀過書的醫生心想:「西線無戰事。」諏訪神社附近的一排水泥避難所是長崎縣防空總部,永野知事與長崎警察高層的疏散計畫會議才剛開始。艷陽高照,蟬兒高亢的歌聲在城裡迴盪。
九點六公里高的半空中,兩架B-29戰鬥機接近長崎。史文尼少校和他的組員難以相信眼前景象:長崎也被高空雲層遮住了,這下問題大了。史文尼收到的命令是在能以肉眼確認著彈點─舊城區中央,長崎港東側─之後投彈。現在他可能要來回盤旋數次才碰得上這種機會,但油料撐不到那個時候:起飛前就發現一組燃油轉換幫浦故障,六百加侖的油料無法使用,而且剛才在小倉上空盤旋時也耗掉超乎想像的燃料。博克斯卡轟炸機只剩飛過長崎上空最後一次的餘裕,之後就要返航,緊急降落在沖繩的美軍基地。史文尼跟他的核武專家佛瑞德.艾希沃茲(Fred Ashworth)指揮官都很清楚,假如沒在日本境內投彈,那麼就要把原子彈丟進海中,預防在飛機著陸時爆炸。他們在瞬間決定抗命,打算靠著雷達投彈。
空襲警報沒有響,這可能是因為長崎的防空偵查人員沒有即時看到飛機,又或者是認為兩架飛在高空的戰鬥機沒有威脅性。等到金比羅山上的反空部隊終於看到那兩架飛機,他們跳進壕溝,瞄準目標,但他們沒有機會開火;就算開槍了,他們的火力也打不到那兩架軍機。幾分鐘前,數名居民聽到收音機報導兩架B-29戰鬥機飛過島原半島。當他們聽見飛機靠近,或是看見空中的閃光,紛紛呼叫警告旁人,衝進防空洞、趴在地上,或是鑽到屋內、學校、工作地點的桌子床鋪底下。一名醫生正要治療氣胸,聽見遠方的飛機引擎聲,連忙將針頭從患者身上抽出,蹲下來找掩護。然而大部分的長崎居民毫無警覺。
這時,兩架戰鬥機上的組員戴起護目鏡,鏡片暗到他們幾乎只看得到自己的雙手。博克斯卡轟炸機的投彈手克米特.畢罕(Kermit Beahan)上尉啟動代表打開原子彈艙門的單音信號,三十秒後就要投彈。過了五秒,他看見雲層開了一縫,以肉眼辨識出長崎的街道。
「看到了!看到了!」他一邊大喊,投下原子彈。隨行機同時射出三顆降落傘,每顆都吊著裝有圓筒狀的無線電觀測裝置,可以測量爆炸的壓力,將數據回傳到飛機上。博克斯卡轟炸機少了四千五百公斤負重,往前傾斜,原子彈艙門關起,史文尼將機身急轉一百五十五度,遠離數秒後的爆炸。
正下方,十八歲的和田抵達舊城區東角的螢茶屋終點站。方才害街車出軌的駕駛正遭到公司主管嚴厲斥責。「我去吃點東西,然後跟朋友一起坐在板凳上討論事故的起因。」和田回想。
永野在片淵町的三菱臨時工廠工作,跟她家隔了一座山頭。
谷口正在送信,騎著他的腳踏車穿過城市西北角的住宅區坡道。
十六歲的堂尾回到三菱軍工廠的工作站點,檢查魚雷,滿心期盼午休。
浦上河谷西側的山路上,吉田正把水桶垂入井裡,這時他抬起頭,跟城裡各處的人們一樣,注意到空中的降落傘從雲縫間飄落。
「當時他們說這叫﹃落下傘﹄。」他回想。「我以為那是普通的降落傘─說不定是士兵要下來。」
「喂!你們看!有東西掉下來了!」他對朋友大喊。他們一起抬頭,揚手遮住陽光,好看個仔細。
「降落傘飄下來,咻─」他說。靜靜地,沒有半點聲音。
上午九點四十五分,博克斯卡轟炸機橫越了太平洋,接近九州西北岸的小倉時,隨行機少了一架;第三架載滿攝影器材的飛機搞錯了計劃好的地點。他們又遇上阻礙:該區的風向變了,把雲層吹過來,附近的八幡市前一天遭到美軍轟炸,燃燒的煙霧也飄向小倉。兩名美軍飛行員閃躲來自地面的制空砲火以及日本敵機的高射砲。可是在小倉上空繞了三圈,博克斯卡轟炸機的組員依舊無法以肉眼看見地面,於是史文尼調轉飛機,前往西南方兩百四十公里外的長崎。這時是十點三十分。
同時,在北方一千一百多公里外的東京召開了緊急會議,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的...
目錄
地圖
前言
序章
第一章 集結
第二章 閃光
第三章 餘燼
第四章 暴露
第五章 時間停滯
第六章 緊急
第七章 之後的人生
第八章 拒絕遺忘
第九章 我慢
誌謝
註釋
被爆者資料來源與參考書目
地圖
前言
序章
第一章 集結
第二章 閃光
第三章 餘燼
第四章 暴露
第五章 時間停滯
第六章 緊急
第七章 之後的人生
第八章 拒絕遺忘
第九章 我慢
誌謝
註釋
被爆者資料來源與參考書目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