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居經典中的經典地位。不但古代的從政者,將之視為治國平天下的法寶;近年來,許多企業領導者,將之運用在公司治理與企業文化上,也獲得極大的成效。
本書是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解讀經典」系列第三部,全書共分為二十篇,從原典到白話翻譯,到融入現代生活的實例,與其他解讀《論語》最大的不同是,作者以累積二十餘年的研究心得,提出「人能弘道」的觀點,孔子和儒家都主張入世,「道」是指人生理想,與人有關,強調實踐理想的主動力量在於人,而不在於道;即使沒有學問或智慧,只要真誠,就可以發現內心向善的要求,走上人生正路,進而使天下人都步上善的途徑。
讀者因此能在這樣的引領下,「與孔子為友,以孔子為師」,親炙孔子的智慧與中華文化的精髓。
作者簡介:
傅佩榮
民國39年生,上海市人。台大研究所畢業,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台大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
他的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曾獲國家文藝獎與中正文化獎。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著有:《人性向善》、《究竟真實》、《宇宙的舞者》、《活出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轉進人生頂峰》、《哲學與人生》、《釐清自我的真相》、《管理自我的潛能》、《探索生命的價值》、《走向智慧的高峰》、《拓展生命的深度與寬度》(以上為天下文化出版)、《柏拉圖》、《中西十大哲學家》、《新世紀的心靈安頓》、《論語解讀》等八十餘種,以及有聲書系列《論語解讀CD版》、《老子解讀CD版》、《孟子解讀CD版》等(由好好好家庭教育文教基金會出版)等。
章節試閱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物)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孔子說:「富有與尊貴,是每個人都想要的;如果不依正當的途徑加於君子身上,他是不會接受的。貧窮與卑微,是每個人都討厭的;如果不依正當的途徑加於君子身上,他是不會逃避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人生正途,憑什麼成就他的名聲?君子不會有片刻的時間脫離人生正途,在匆忙急迫時堅持如此,在危險困頓時也堅持如此。」
一般人談人生的成就往往就是富貴,富是有錢,貴是有地位,有地位的背後往往就有權力,有各種社會上的正面成就。莎士比亞說:「錢可以買到一切。」錢會說話,錢會做事。所以「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這說明孔子很實在,承認富貴是每個人都想要的,但重要的是手段如何。對於富與貴的看法,還可參考〈7.12〉、〈7.16〉。
「道」即正當的途徑,「得」即可以主動得到,也可以被動得到。「得之」並非主動去爭取,否則何必在「得之」之後,又要考慮「不處」或「不去」?得之是「加於其身」的意思,側重於結果。不依正當途徑往往牽涉到各種私心,君子認為不是經過個人的努力奮鬥,他就不會接受。
「貧」即貧窮,「賤」即地位卑下。現代的「賤」字,通常是指很壞的人;古代的「賤」則純粹是就社會地位之高低來說的。孔子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9.6〉)
「貧與賤」,是每個人都討厭的,如果不以其道得之,君子是不會逃避的。譬如天下無道,以致君子陷於貧賤,這種結果就是「不以其道得之」,君子無法逃避。因為貧賤對於一個人走上人生正途,有時反而是幫助;反之,富貴對於走上人生正途,有時反而是妨礙,因為富貴後常常會太注意外在的層面。貧賤時有志難伸,反而可以注意到行善避惡,範圍縮小之後,自己的生命自然有重點。這是孔子基本的觀點。
儒家對於富貴採取的距離,是寧可遠一點,對於貧賤反而不特別抗拒,因為一個人貧賤,正好可以加強自身修養,把該做的事做好,將來哪一天有機會,說不定可以做更多事。
內在的快樂好比山泉,源源不絕
孔子從來沒有稱讚過有錢的學生,被他大力稱讚的顏淵,是學生裡面最貧窮的。富貴時要快樂很容易,在貧賤之中還能快樂,這其中就大有學問,也說明其快樂是由內而發,不是由外而來的。
外在的快樂就像下雨,積了一灘水,被太陽曬兩天就枯乾了;而內在的快樂,好比山泉源源不絕。由內而發的快樂,不受外在的富貴或貧賤所左右,貧賤往往正好是考驗,富貴只會使注意力向外分散,反而容易忘記人生真正的目標。
古人說:「文窮而愈工。」意思是古代文人的生活困窘、不得志,寫出的詩文卻愈精巧。「窮」指不得志、不顯貴,也指生活困厄;「工」有精巧、完美之意。尼采說他愛看以血寫就的書,意思是費盡心力寫出的文章。像「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到此地步,文章才真正深刻,得意時只寫些風花雪月,缺乏深度。由此可見,儒家對人性的了解之深。
君子片刻間都不脫離人生正途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正如〈15.20〉提到的:「君子疾沒世而民不稱焉。」可見孔子很重視人死留名,不能白白活這一遭。
君子要成就名聲,一定要行仁,走上人生正途,而不能光靠外在的功業,但是外在的功業與行仁並不衝突。管仲就是例子,管仲的功業是幫助齊桓公在春秋初期實現天下太平,避開戰爭,通過外交手段解決軍事衝突,很多百姓因而保全生命。管仲做到與天下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所以功業表現在一種善的實現上。他的行仁與功業可以配合,這兩者絕不能完全分開,因為人的生命是完整的。
「終食」即吃完一頓飯。君子不會有片刻的時間脫離人生正途。「造次」、「顛沛」是指在匆忙急迫、危險困頓時。人往往在造次、顛沛之中,才可看得出他的修養。當風平浪靜,一切都很順利時,修養很好也沒什麼稀奇;當碰到天災人禍時,還能力持鎮定,就不簡單。這裡面關係到很多當下的判斷,如果平常沒有思考這些問題,臨場時不容易做出正確的選擇,這就是修養的重要。
總之,富貴不處而貧賤不去,正足以顯示孔子心意,就是人生正途在於「擇善固執」,而富貴所形成的阻礙,遠遠大於貧賤所造成的。堅持行仁才能夠成名,名不是目的,行仁才是目的,名是隨之而來的。為了實現人性共同的需求,片刻的時間或者造次、顛沛時都會堅持這麼做。
〈4.8〉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說:「早晨聽懂了人生理想,就算當晚要死也不妨。」
「道」即應行之道,就是人生應該如何的理想。如果了解人生的理想與價值何在,就可以依此而行,死而無憾,這也是「守死善道」(〈8.13〉)之意。
「夕死可矣」,顯示孔子知生也知死,而這種貫穿生死的道,無異於他一再強調的仁。
了解道理,生命就已經起變化了
了解人生理想之後,生命就開始起變化,我們常說不知為何而戰,為何而生,為何而死,這個「道」就是這些問題的答案。早上了解了人生理想,就算晚上要死,也知道自己為何而死。孔子的道就是仁—人生的整個過程與目的。如果真的理解人性向善,死時只要自問是否做到了這些要求,做到了就可以問心無愧,死而無憾。
以孔子的話來說,人不必怕死,但要先了解人生的理想—向善、擇善、至善,這是人生的整個行程。了解了這一點,對任何挫折與困難就不抱怨及逃避了。有些人不明白人生理想,以為好死不如賴活著,不管怎樣只要活著就好,這當然是不對的。死有重於泰山,也有輕於鴻毛,這個道理人人皆知,只不過在日常生活裡,很少有這麼迫切或嚴重的狀況。
有時不免感覺人生很無奈,人到了生命盡頭就會發現「是非成敗轉頭空」,既然如此,這一生為什麼還要奮鬥呢?因為奮鬥的目的在內不在外,是為了對得起自己,是要實現自己與別人之間的適當關係,盡自己的力量去做,做的本身就有意義,而不在於做的效果如何。
人的生命,表面上是自己在決定,事實上,在不知不覺之中我們受了很多人的觀念所影響,因此要仔細思考誰在影響自己,如果不曾仔細思考,那就很危險,因為沒有篩檢的機會,將失去保護自己的能力,這就很可惜了。所以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值得我們深思。
再進而引申,孔子的說法顯示一種宗教情懷。在宗教家看來,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做了多少好事,而是有無正確的覺悟。只要內心轉向光明,生命即可當下得到安頓。如佛教所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有異曲同工之妙。
儒家思想是理想信念,抑或宗教信仰?
人的生命是一個整體,宗教信仰有時隱而不顯。譬如,在孔子的思想中,可能不會有清楚的宗教定位,但基本上孔子認為人的信仰,往往是在生命遇上關鍵的時刻才會表現出來。
譬如,一個人一生都很順利,和他談信仰,他會覺得無關痛癢;反之,如果在痛苦、患難之中,或是面臨疾病、死亡的威脅,這時宗教對他來說就很自然了。因此,宗教與人的生命之間有一種互相對應的關係。
孔子的哲學基本上是一個「一以貫之」的系統,他本身是「五十而知天命」(〈2.4〉)。《論語》裡記載他兩次遇到命在旦夕的危機時刻,就把最後的歸依指向天:「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何?」(〈9.5〉)「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7.23〉)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才知道孔子信的是什麼。所以孔子對宗教信仰平常沒有必要多談,在生命遭遇關鍵的時刻,才會凸顯出它的力量,而且有恰到好處的表達方式。
我們可以說,真正的哲學絕不會排斥正當的宗教信仰。正當的宗教信仰,不等於迷信,它不是出於恐懼的心理,而是對人生的深刻覺悟。譬如,即使現在一切順利,切記,人的生命有時而窮,生命最後是會結束的。因此要認真想一想:生命所為何來?生命到底有沒有最後的基礎呢?如此非常真誠去思考自我生命的基礎,最後發現有超越或絕對的力量來支撐自己,這才孕生正當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表現出來就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欲望,即超我、大我、忘我、無我,都是超越。儒家的思想有其超越性,由自我中心,至人我互動,再至超越自我,整個架構的系統一直往上走。它當然有宗教情操,但是並未特別強調這一方面,因為它不能脫離生命的發展過程。所以,孔子才會回答子路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11.12〉)
〈4.15〉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
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說:「參啊!我的人生觀是由一個中心思想貫穿起來的。」曾子說:「的確如此。」
孔子出去後,別的學生就問曾子:「老師所指的是什麼?」曾子說:「老師的人生觀只是忠與恕罷了。」
本章很重要,孔子提出一個概念,即「吾道一以貫之」,他的整套理想是對人從生到死的一種完整的理解,這樣才能讓人「朝聞道,夕死可矣」(〈4.8〉)。
「道」包括行事作風、人生理想、基本學說等。對個人而言,可以用「人生觀」一詞來概括。「一以貫之」是指完整系統或中心思想。這是人的理性發展與實踐心得抵達一定程度時,都會嚮往的境界,而自古以來只有極少數大智大仁者可以如願以償。
「參」即曾參,字子輿,魯國人,小孔子四十六歲。孔子說完「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參的回答很糟糕,孔子只好離開。為什麼呢?因為他本來想再講詳細一點,曾參卻說「的確如此」,他如果再說就缺乏老師的風度了,所以只好立刻離開。更有趣的是,他離開之後,曾參還代他發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這麼一說,感覺孔子沒有什麼特別神祕或偉大的思想。
曾參認為孔子的道是忠恕,並不等於這就是孔子的道,也不代表他違背孔子的想法,但至少說明曾參從孔子學到的心得是忠恕,我們不必完全抹煞他的貢獻。
讀《論語》時,對於孔門學生的話要有所分辨,這些話只代表他們個人的心得,卻未必「完全等於」孔子的想法。因此,「忠恕」代表曾子對孔子人生觀的理解,但不完全就是孔子的人生觀。而且當孔子過世時,曾子才二十七歲,他又是資質較魯鈍的學生(〈11.18〉),即使認真致力於學與行,仍無法證明他在年輕時就領悟了孔子的一貫之道。曾子後來談到「任重道遠」(〈8.7〉),指出仁與死的關係,則又顯然肯定「仁」才是一貫之道了。
盡己之心,推己及人
何謂忠恕?「盡己之謂忠,推己及人之謂恕。」「忠」即盡心,盡忠職守,盡心去做;「恕」即推己及人,以自己來設想別人的情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2.2〉),就是推己及人。所以忠恕只是人我之間相處的關係而已,曾參的理解只在人我互動的層面,完全沒有談到生死的問題。但是孔子的「一以貫之」,如果沒有生死,又憑什麼說:「朝聞道,夕死可矣。」(〈4.8〉)沒有人可以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或在什麼情況之下死,了解人生理想之後,臨死時就可以判斷,是否為了仁義而犧牲,這是孔子的基本觀點。
無論如何,曾參至少是個誠實和努力的學生,直到晚年,還一直在進步。
真正的哲學一定要問到根本形而上學的問題。譬如,人的死亡是生命消失了,結束了,那麼,真正的存有是什麼?真正的實在是什麼?孔子認為天是真正的存有,最後的力量。每個人都會離開世界,但是天永遠存在,這是孔子思想最深刻的部分。只談忠恕,不是把孔子思想看得太膚淺了嗎?相關資料參考〈8.7〉、〈15.3〉。
「一貫」說
在整部《論語》裡面,按照層次,「一貫」可以分做四個方面。
第一是思想一貫。思想一貫的背景是孔子與子貢的對話,子貢說孔子「多學而識之」(〈15.3〉)。廣泛學習後再記下來,好像思想沒有什麼一貫性,孔子說「予一以貫之」,從這句話看得出來,孔子本身強調的是要有中心思想,把所有的知識連貫起來,變成一個整體。
第二是知行一貫。知行一貫根據的是曾參的理解,即忠恕,了解之後要去實踐,知道之後要去行動,這是知行一貫。不能知是一回事,知道而不去做,又是一回事。
第三是生死一貫。就是「朝聞道,夕死可矣」。「道」是一貫之道,它可以與死連在一起,生死可以貫通。
最後是天人一貫。這是說孔子面臨死亡威脅時,把人的生命處境與天的要求連貫在一起,所以說「五十而知天命」(〈2.4〉),這就是天人一貫的表達方式。
以上四種「一貫」其實並不是分開的,而是一個整體,整合在人的身上。孔子用「仁」的概念來使實際的人生有一個目標、方向,最後達成應該有的目的,即天命。
孔子是哲學家,他看到很多人只是活著、成長、結婚、生兒育女、傳宗接代、衰老、生病、死亡,一代一代下去,過大同小異的生活。這無異於一般生物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好好壞壞都沒有把握,亂世治世也都靠運氣。孔子認為這樣不行,時代怎麼變化,那是一回事;自己要能夠知道生命的明確意義,需要有一個方向。因此孔子希望能把「仁」字說清楚,讓我們活著的時候,以此「一以貫之」,做為生命的核心。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物)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孔子說:「富有與尊貴,是每個人都想要的;如果不依正當的途徑加於君子身上,他是不會接受的。貧窮與卑微,是每個人都討厭的;如果不依正當的途徑加於君子身上,他是不會逃避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人生正途,憑什麼成就他的名聲?君子不會有片刻的時間脫離人生正途,在匆忙急迫時堅持如此,在危險困頓時也堅持如此。」
一般人談人生的成就往往就是富貴,富是有...
作者序
人能弘道
我在年輕時,聽別人提問:「如果一生只念一本書,應該選擇什麼書?」在我來不及細想及回答時,別人就主動宣布了答案:「當然是《論語》了!」
後來看到了錢穆先生九十二歲時的感言,說他每年至少重讀一遍《論語》,並且總是會有一些新的啟發。如此看來,《論語》對年輕人與老年人、對平凡人與大學者,都是必讀與必須不斷重讀的一本經典了。
如果讀書可以配合季節的話,那麼《論語》是春天的首選,因為其中充滿了成長的希望與動力。孔子原是平凡的孩子,經由立志學習而開發潛能,在知、情、意方面都抵達了高妙的境界,體現了君子、賢者、聖者的氣象。他的典範主要就展示於《論語》中。
我最初學習《論語》,是在正規的初中教育過程中,其目的是為了考試與升學。直到上了大學,必須研究儒家思想,我才主動而認真的把這本經典全部讀一遍。當時感動我的,並不是哲學上的系統見解,而是一些生活小事。
譬如,孔子聽到家裡馬廄失火,他只問:「有人受傷嗎?」而沒有關心馬的損傷。他聽說朋友過世而無人料理喪事,就挺身而出負責一切。他接受朋友致贈的祭肉,是作揖拜謝;但是朋友送他車馬,他卻不會如此感激。他的價值觀顯然是高雅的人文主義,重視人的精神價值遠遠超過了物質價格。
我潛心探索《論語》二十餘年,苦於歷代各家注釋並無共識,於是採取西方哲學訓練的方法,依詮釋學原則,對每一句話進行深入思考:它究竟在說什麼?它想要說什麼?它能夠說什麼?它應該說什麼?接著再設法整理出一貫的系統。
譬如,「仁」是孔子的核心概念,一個「仁」字,就涵蓋了人生的三大問題:
一、是「人之性」,人只要真誠,就會體驗內心有向善的自我要求;二、仁是「人之道」,人生的正路在於擇善而固執之;三,仁是「人之成」,亦即止於至善,必要時可以「殺身成仁」。
把握了主要線索,孔子一生的言行就顯得豁然開朗了。他在生平自述中提及「五十而知天命」一語,這代表一生的轉捩點。如果孔子不在五十歲出來從政,並且不在五十五歲周遊列國,那麼他的思想與人格又如何經由檢驗而展現無比的光彩?他的見解又如何可以證明是人類普遍的智慧?
那麼「天」又是什麼?研究《論語》的人很多,能夠清楚回答這個問題的人很少。孔子既要「知天命」,又要「畏天命」及「順天命」,可見「天」是個主宰,賦予人類使命感,就是要人把向善之性修練到至善的地步。
人若真誠,就會自覺必須行善,而「善」是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在此,「別人」是指天下由親而疏、由近及遠的每一個人。唯其如此主張,孔子才會界定其志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這十二個字的志向在現實世界未曾實現,將來也不太可能實現。但是若無此志,則人生又豈有方向可言?人類又豈有光明的未來?孔子思想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即在指出人性與天命之間的這種關係,領悟了這個重點,則所有正派宗教皆與儒家可以殊途同歸,甚至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我從《論語》所得的啟發太多了,以書本形式出版的在十種以上,以影音製品出版的也超過五種了。這一切心得都要回溯到《論語》逐字逐句的梳理。現在這本書即是梳理《論語》的完全版本。
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本書以「人能弘道」為名,正是為了突顯孔子高雅的人文主義立場,並且「道」之一字可以連繫天道與人道,使這種人文主義的開放性及超越性清楚確立。
「以孔子為師,與孔子為友」,這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是一生中最美好的事之一。
人能弘道
我在年輕時,聽別人提問:「如果一生只念一本書,應該選擇什麼書?」在我來不及細想及回答時,別人就主動宣布了答案:「當然是《論語》了!」
後來看到了錢穆先生九十二歲時的感言,說他每年至少重讀一遍《論語》,並且總是會有一些新的啟發。如此看來,《論語》對年輕人與老年人、對平凡人與大學者,都是必讀與必須不斷重讀的一本經典了。
如果讀書可以配合季節的話,那麼《論語》是春天的首選,因為其中充滿了成長的希望與動力。孔子原是平凡的孩子,經由立志學習而開發潛能,在知、情、意方面都抵達了高妙的境界,體現了君子、...
目錄
自序 人能弘道
前言 超越時空,了解孔子
學而篇 第一
為政篇 第二
八佾篇 第三
里仁篇 第四
公冶長篇 第五
雍也篇 第六
述而篇 第七
泰伯篇 第八
子罕篇 第九
鄉黨篇 第十
先進篇 第十一
顏淵篇 第十二
子路篇 第十三
憲問篇 第十四
衛靈公篇 第十五
季氏篇 第十六
陽貨篇 第十七
微子篇 第十八
子張篇 第十九
堯曰篇 第二十
自序 人能弘道
前言 超越時空,了解孔子
學而篇 第一
為政篇 第二
八佾篇 第三
里仁篇 第四
公冶長篇 第五
雍也篇 第六
述而篇 第七
泰伯篇 第八
子罕篇 第九
鄉黨篇 第十
先進篇 第十一
顏淵篇 第十二
子路篇 第十三
憲問篇 第十四
衛靈公篇 第十五
季氏篇 第十六
陽貨篇 第十七
微子篇 第十八
子張篇 第十九
堯曰篇 第二十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