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究竟是甚麼?我們要如何追求才能獲得它?
當獲得幸福時,又要如何維持,不讓幸福感消失或消退?
特別是在動盪與困難的時刻,又該如何保有幸福感?
幸福,就在當下!
那是一股深藏內心,溫暖又愉悅的滿足感,
這種能量不需外求就能自我獲得!
培恩博士透過心理治療的關懷、科學研究的知識,以及身體力行的洞察,
引領我們學習佛陀的幸福修鍊,體悟「擁有幸福的方法就是感受幸福」的圓滿智慧。
該如何變得幸福?
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資源可供參考,例如:心理學、心理諮商、書與工作坊等。同時,也別忽略了這世界上許多偉大的精神智慧。
作者以生動地口吻一一闡述了這些相互關聯又似充滿挑釁的話題。以其人性的、非教條式的經驗之談,告訴我們如何學習這位覺醒的印度導師──佛陀──的洞察,幫助我們獲得幸福、療癒傷痛,並讓我們成為完全的人。其中包含了:
◇ 了解自己。
◇ 控制你的慾望。
◇ 照料你所擁有的。
◇ 記住死亡與死亡的必然性。
你可以很容易地運用本書中所提的方法,因為佛學強調的是修行,並不需要相信任何事,也不用為任何事辯駁。只要你想要獲得自由快樂,你便可以憑藉自己的經驗試著練習,並且自己親身見證。作者也將要告訴你如何透過佛陀的智慧來讓你感受快樂。
佛陀的智慧可以幫助你學習面對困難的情緒、失落、病痛與其他煩擾,它甚至可以幫助你學習以智慧與優雅面對死亡,引領大家體悟--幸福的無限大!
作者簡介:
湯瑪士‧培恩博士,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執業心理學家,同時教導正念療法幫助許多人度過心理困境。發表過許多心理學領域的科學期刊與書章,在靈修與成癮問題上多所著墨。著有多本一般讀者適讀心理自助類的書籍,如《Mindful Recovery》、《Finding the Center Within》與《Mindful Therapy》,並與史蒂芬‧希克(Steven F. Hick)合著《Mindfulness and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譯者簡介: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畢,2008年取得香港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MBA學位後即旅居香港。白天為中環打工仔,晚間為自由寫手。曾任社福工作五年,業餘寫作經歷逾八年。《時尚經濟漫談》聯合作者,現任《Stuff》科技時尚雜誌國際中文版特約翻譯。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方推薦】
「將人生目標、寓言故事與實踐方法完美融合佛教洞察的傑作!幸福感與滿足感比想像離我們更近」──《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合著者辛德‧西格爾
「湯瑪士‧培恩用一種令人喜歡又謙遜的方法,深入介紹了佛陀的哲學與修練。書中〔為什麼狗比你開心?〕這段更是證明了他的寫作技巧及他與那些古老教導之間透徹又自在的關係。誠心地推薦你品味這本書!」──《The Inner Sky》與《Yesterday’s Sky》作者Steven Forrest
「絕妙、迷人、富有見地!佛陀式的幸福能幫助我們邁向更喜樂、更自在、更自由的境界。在這本書的每一頁都能感受到培恩的實務經驗、嚴謹的科學背景與豐沛的慈悲心。書中的想法與修練將提供我們轉化的力量」──聖塔克拉拉大學副教授與《The Art and Science of Mindfulness》合著者Shauna L. Shapiro博士
「這本美好的作品巧妙地結合了常識與不凡的智慧,引領讀者探索我們一直所追求的幸福與滿足感。擁有心理治療師的關懷、研究者的知識以及身體力行的洞察者,培恩向我們證明我們所尋找的幸福比我們想像還要近,並且告訴我們如何找尋。」──托福健康計畫心理健康局長、冥想與心理治療學會榮譽會長暨教育學博士Paul R. Fulton。
「透過閱讀此書,你會了解古老東方傳統智慧的意義與經驗。培恩用溫暖與慈悲為我們畫出一幅通往幸福的地圖。誠摯地推薦此書給遭受任何型式的苦痛的人,同時也給那些想要找到幸福之路並期望藉由活在當下找尋療癒能量的人。」──執業心理學家與《The Clinical Handbook of Mindfulness》編者心理學博士Fabrizio Didonna
「西方的精神與心理學,追求幸福的方法通常都包含要去執行、控制、努力或是獲得些什麼。在這本佛陀式的幸福中,培恩邀請我們用一種緩慢的步調來、一種古遠東方的方式來尋找我們內心的平靜與滿足感。無論你的宗教信仰為何,你都能透過閱讀、思索與練習來感受本書韻涵的深刻智慧。」──新墨西哥大學心理學與精神病學榮譽教授William R. Miller博士
「[幸福比我們想像得要來得近]或[幸福並不在我們尋找的地方]的說法的確語出驚人,培恩卻在這本書中透過佛陀的教導、日常生活的例子、以及各種不同的信仰與精神傳統,引導我們去思索這樣的可能性。培恩以古代智慧為主軸,用更寬廣的角度去探索人類所謂的幸福,卻又同時與我們所生活的年代緊緊相扣。無論你是否為佛教徒,這本書都有很高閱讀的價值。我建議你親自去了解嘗試,你或許會因此變得更幸福!」──《美好五分鐘》作者傑佛瑞‧布蘭特力
「平易近人又優雅,這本書揭開了深沉修行中所升起的清澈思維,用慈悲邀請大家自己探索佛陀教導中所謂的真實。透過哲學式的理解將佛陀的洞察帶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並用許多故事來鼓勵我們探索我們的生活經驗。」──綠洲專業教育訓練學會會長與麻薩諸塞醫學院減壓課程高級教師理學/文學碩士Florence Meleo-Meyer
「透過這本充滿智慧又易讀的書,培恩為現代讀者揭開了古遠時代佛陀心理學的本質──幸福心理學。他更提供了實際的策略來讓我們發覺自身已有的幸福感。誠智推薦給每位想要深度地尋求自在自得的人。」──哈佛醫學院臨床講師與《The Mindful Path to Self-Compassion》作者Christopher K. Germer博士
名人推薦:【各方推薦】
「將人生目標、寓言故事與實踐方法完美融合佛教洞察的傑作!幸福感與滿足感比想像離我們更近」──《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合著者辛德‧西格爾
「湯瑪士‧培恩用一種令人喜歡又謙遜的方法,深入介紹了佛陀的哲學與修練。書中〔為什麼狗比你開心?〕這段更是證明了他的寫作技巧及他與那些古老教導之間透徹又自在的關係。誠心地推薦你品味這本書!」──《The Inner Sky》與《Yesterday’s Sky》作者Steven Forrest
「絕妙、迷人、富有見地!佛陀式的幸福能幫助我們邁向更喜樂、更自在、更自由的境界。在這...
章節試閱
佛陀的幸福課
感受幸福
萬物源於喜樂;
因喜樂而延續;
向喜樂而前進;
也歸於喜樂。
──《蒙查羯奧義書》
「你快樂嗎?」若非此時此刻正陷於極度的痛苦之中,大部分的人都會肯定地說:「是的,我快樂!」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直覺地回答,並沒有真正去思考過這個問題。當我們仔細探究時,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容易回答,而答案也更複雜、更多面:我們或許對事業感到快樂,但是對感情生活感到不快樂;我們或許對休閒生活感到快樂,在工作時卻萬般地痛苦;我們或許對性生活感到快樂,但面對銀行存款數字時卻感到不快樂。還有,即使是同一件事情,我們也不是全然的快樂或不快樂,例如:感情生活中有些事情讓我們開心,但也有些令我們不滿意;我們喜愛工作的某些部分,但是也同時有著擔心。
很多時候,我們的答案是因為認為自己「應該」要快樂而不是真的感到快樂。汽車保險桿上的貼紙曾告訴我們一句智慧之語:糟糕的玩耍日總比愉快的工作日好!但如果你仔細想想,或許事情並不是永遠這樣。令人愉快的休閒時光中還是有令人討厭的東西,而沉重的工作裡仍會有令人開心的事情。我們通常認為,放假日就開心,工作日就不開心,但這樣的說法其實經不起仔細檢視。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通常我們的感受是相反的。如果我們活在當下,我們說不定會覺得工作中獲得的成就感比閒閒待在家過了沒事做的週末要令我們快樂得多──這跟我們通常以為的正好相反。
如果你在每天各種瑣事之中突然停下腳步並問自己:「我快樂嗎?」(我衷心建議你練習)你可能會對你自己的答案感到驚訝。你會發現,有時候你快樂地做著你以為不能為你帶來愉悅的事情,而卻不開心地做著你通常以為會讓你開心的事。像這樣的事情比你想像中更常出現。人的感覺是由很多不同的情緒混合而成的,因此你通常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快樂還是不快樂。
微妙的徵兆會在你不如想像中快樂時出現。如果你發現自己想著要在未來某刻完成一件令你開心的事情時,或許此刻的你不是太開心;如果你觀察自己的思維,發現自己擔心很多未來的事情,那麼你此刻或許正在經歷不自在的事情;如果你被過去錯誤的事情困擾著,那麼你便很難獲得此刻的滿足。有時候,當你真的檢視自己的生活,你可能發現自己瀰漫著一種隱約的不滿足感與空虛感,而你只能用追求任何外在的事物來逃避那種不好的感受。有時你甚至會想:只要現在有一件事情可以當成目標,管它是什麼都好。
人們從很早以前便開始思考這些事情,事實上,快樂這個課題已經是非常古老的話題了。
古老遠方
兩千五百多年前,印度北部某處樹下坐著個年輕人。他的皮膚被烈日曬得黝黑、鬍鬚凌亂糾結,圍在身上的布遮掩不住他骨瘦如柴的身軀。
這個年輕人叫悉達多˙喬達摩(Siddhattha Gotama)。早些年前,因為目睹了人生的現實殘酷,讓這個多感又聰穎的年輕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之後,他離開了有錢有勢的皇家,發誓在找到讓人免於痛苦的答案之前絕不停止。從那一刻起,「設法結束苦難」成了他唯一的目標。他曾向許多偉大的心靈導師求教,並遵循他們的教導,雖然從中獲得一些幫助,卻仍無法滿足他追尋答案的渴望。為了眾生與自己,他意志堅定,非找到答案不可。
他過著極端苦行的生活,幾乎不吃不喝,不遮風避雨。有一天,他喝了一杯牛奶與一碗飯,補充能量後身體舒暢很多。他突然發現,適當地進食會讓思路更清晰,修行時也更容易專心。從此,他不再過度折磨自己的身體苦行,並誓言要在這棵樹下打禪直到悟得真理。
有一晚,他的修行有了突破,也徹底改變了他。人們感受到他超然的氣息,便問他:「你是神、還是聖人或天使?」。他答道:「我成佛了」。從此之後,人們便尊稱他佛陀(Buddha)──覺醒的人。傳說,他悟道當晚地表轟隆一震。
悉達多˙喬達摩引人注目的轉變與喜樂讓他獲得了Sugata這個名號,意即快樂的人。悉達多˙喬達摩到底領悟了什麼?佛陀的故事給了我們什麼啟示?人究竟要如何結束折難,如何才能獲得幸福?簡單來說,他對幸福的領悟是:當人能移除心中對現實本質的錯誤觀念,幸福就會出現。本章節與下個章節,我們將透過佛陀的角度來了解幸福之道,並且幫助我們轉化痛苦,擁抱快樂。
此時此地
最近我在州際公路上看見一個廣告看板,正好說明了很多人對於幸福的定義。廣告裡有一個人躺在吊床上,身邊放了兩瓶可樂,廣告上寫著「打開幸福!」。
這個廣告想傳達的幸福概念是「放輕鬆」,聽起來好像是個不錯的解釋。然而諷刺的是,大部分的人好像連「放輕鬆」都做得不好。人們似乎比較擅長「完成工作」與「達成目標」,但是講到放鬆,反而就不那麼在行。就算好不容易有時間可以放鬆一下,我們的身體仍然繃得很緊,腦袋也總有事情煩惱著,往往很難真的放鬆。除非累倒了,否則我們就是很難在忙亂的一天之後,立刻放鬆下來,讓自己平靜一下。
有時我們會藉著看電影、看電視或閱讀報章雜誌來放鬆一下,讓自己從煩心的生活中喘一口氣。但結果通常是囫圇吞下一些雜亂的媒體訊息,身心並沒有因此得到放鬆。真正的放鬆,應該只是簡簡單單的「活著」、「存在著」。聽起來好像容易,但是其實大家總是做不好。
充斥在我們身邊的廣告訊息常常不經意地影響我們。如果「幸福就是放輕鬆」,我們真的可以喝了什麼飲料就真正感到幸福嗎?如果你肯仔細想想,商業化與消費主義所帶來的只是一些空泛的訊息,「擁有商品就擁有幸福」這樣的說法實在經不起考驗,我們並沒有真的因此而感到幸福。
幸福隨處可得
這個廣告隱含了另外一個意思:幸福是外求的。如果我們可以獲得、使用或消費對的東西;如果我們找到對的人並且與他們在一起;如果我們找到對的工作;如果我們找到對的精神療法;如果我們有足夠的錢或者其他許多東西,我們就會快樂。的確,有些東西確實是令人愉快也有所幫助的,但是這些事情背後隱藏的訊息──幸福是外求的──卻是具有破壞性的。
那麼,你該怎麼找到幸福?首先,你必須要領悟到幸福是隨處可得的。當你能夠真的了解這個真理,你不需要做任何其他事情,不用到什麼地方,不需要將自己改造成另外一個樣子或變成另一種人,就能立刻感到幸福。幸福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事,但我們「老是把事情複雜化的性格」卻把感受幸福變成了難事。
幸福是簡單的,因為真理就是一個簡單的道理。當耶穌說「天國在你心」、當先知聽見上帝告訴他要「堅定便能知道」,人們就是無法相信這一切就是這麼簡單。印度聖人拉瑪那˙馬哈希(Ramana Maharshi)也曾評論:「所有宗教存在的原因是因為人們想要一個複雜、吸引人並令人迷惑的解釋。」(米歇爾1991,第147頁)我們總是把事情複雜化: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信仰,我們必須要遵守某些戒律。但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把最基本的真理模糊化了。某個角度來說,宗教反而是隔絕了我們通往智慧覺醒的路,而不是幫助我們領悟。
不是只有宗教把幸福變得複雜,人們在很多方面也將幸福複雜化。許多我們用來尋找幸福的方式不僅讓幸福之路更艱辛,甚至讓我們離幸福更遠。
「幸福隨處可得」的意思是說,你──這個原來的你──無論是處在什麼樣的情況,什麼時刻,都可以感到幸福。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必須先發生,不需要增加、減少或改變任何東西,你不需要變成另一個人,就可以感到幸福──此時此刻,就在每個當下。
既然幸福隨處可得,那麼關鍵就在你是否讓自己感受幸福。奧義書中告訴我們(見第二章),喜樂是在每件事情背後的本質。你不需要去製造喜樂,你需要做的只是將障礙移除,包含除去你對幸福輕率的概念。當你讓自己感受幸福,那些障礙就會消失無蹤。你也將會立刻看見,當下你所擁有的已經足夠讓你幸福。
我們的身邊已經有足夠的幸福。從我們身為人類最基本的肢體與能力來說,我們有眼睛,能讓我們能看見美麗的形體與色彩;我們有耳朵能聽見美妙的聲音;我們有一雙手,讓我們可以做很多有益與美好的事情;我們有腿與腳,讓我們可以愉快地散步,每一個腳印都是雙腳與泥土美妙接觸的證據;我們人類奇妙的頭腦,讓我們可以有說話的能力。這些已經是不可思議的喜樂泉源。即使缺少了其中一種或幾種能力,只要我們心存感激,仍能利用我們剩有的能力去發掘源源不盡的喜樂。
幸福不是只有別人才會得到的東西。感受幸福的能力早就存在在你裡面。它不是什麼人的特權,也不是只發生在那些有對的基因、對的人脈或對的長相的人身上。通常,讓你與幸福隔離的最主要原因是你,因為你認為自己不值得幸福。但是值不值得只是一種概念,幸福跟值不值得無關,幸福就是幸福,再簡單不過。
最後,因為幸福隨處可得,你現在就可以感受幸福。事實上,你唯一能感到幸福的時候就是現在。佛陀說,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到達。因此,你只能活在當下。「當下」就是生命的所在。你認為自己曾在過去某個時間感到幸福,而現在已經失去了嗎?過去已經過去,幸福無法存在在過去。如果你想要享受一杯沁涼的開水,當下是你唯一可以行動的時刻。你不能喝一杯存在於昨日的水。真正的幸福是來自於你身邊與你身體裡那些好的、滋養的東西。
你認為你會在未來感到幸福嗎?未來還沒到達。而且「未來」永遠不會到達。你不能在未來感到快樂,就像你不能喝一杯存在於未來的水。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在當下感到幸福,你未來也不會幸福。你現在可飲用的一杯沁涼的水,不會是存在於未來的水,也不是存在於過去的水。過去與未來都是虛幻的想像,不過如浮雲幻影般空洞。過去是鬼魂、未來是夢。你可取得的這杯生命之水,是實在的、是眼前的真實,但它只存在於此時此刻。
「我們只能活在當下」這個想法是很有深度的。但不幸的是,我們總是輕易
地忽略了這個道理,認為它不說自明因此不令人感興趣。因此要透徹地掌握並清楚了解這個道理,就是要感受幸福。我們要敞開心胸迎向人生,而人生就會為我們而開啟。如果我們只是很膚淺地把它看成是一個概念,那麼「活在當下」這個想法對我們就沒有太大的幫助。但如果我們把它當成是一種修鍊、一種生活方式,那麼我們就可以開放心胸去體驗那種「飲一杯當下沁涼的水」的感受。而當我們活在當下,而不是浪費心神在還沒發生或已經發生的事情時,我們將會感受到生命無窮的活力。
結束苦痛是佛陀唯一的目標。他對建立一個宗教或哲學並沒有興趣,他也無意揣測形而上學的真理。他只想要眾生終結苦痛──而終結苦痛指的就是感受幸福。要明白為何感受幸福,苦痛就會結束,我們則要一探佛陀在千年前那個晚上所悟得的道理──了解幸福的本質。
了解幸福
阻礙人們尋找幸福最主要原因就是人們對於幸福二字的錯誤概念。我們總認為在某些特定情況發生後,我們便會感到幸福,當我們還無法達到人生中某些目標時,我們就不會幸福。所以這些以未來為基準的想法,不僅不能讓我們快樂,反而成為我們現在不快樂的原因。如果我們不能在當下感到快樂,這種將快樂遞延的心態將在未來一直無盡地持續。我們就像是在追逐地平線,換來的結果只是無窮盡的期待與永不止息的挫折。我們永遠到不了盡頭,卻永遠抱著總有一天能夠到達盡頭的希望。這就像我們在一條美麗的步道健行,沿路有雄偉的山稜、寧靜的湖泊、美麗的樹木,但是我們並不開心。因為我們困在這個概念之中,總認為下一個轉角景色會更美;也正因為這個概念,讓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切變得微不足道。
幸福是敞開心胸接納並感受當下美好的一切──此時、此地、此物、此空間,而不是達到我們設想的某種狀態。當我們全然接納,我們便知道每一分一秒在我們身邊都存在著美妙、滋養、療癒的事物。唯有當你活在當下並敞開心胸,你才能夠感受步行中鳥兒歌唱的清新悅耳;唯有當你能真的用心去看待萬物,你才能欣賞飯桌上那朵白玫瑰的美麗綻放。
<美國獨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中主張人們有權利去追求幸福,但是追求幸福的過程卻讓人們發狂。我們的一生都奮力地追求幸福,但是奮力追求並不是尋找。「幸福需要不斷追求」的這個概念剝奪了我們其它兩種以生俱來的權利──生命與自由,並且麻木了我們當下對奇妙生命的感受。就像小狗不停追著自己的尾巴一樣,我們在紛擾的惡性循環裡不停地追逐。但無論我們多麼汲汲追尋,我們永遠達不到目標。
試著想像一個再平常不過的週間早晨。高頻的鬧鐘把你從睡夢中吵醒,讓你還沒起床就抗拒這將要展開的一天,真想用棉被蓋住頭再偷睡個幾分鐘。然而,你想起今天是上班日,腦中檢視今天必須要做的所有事情,待辦清單愈來愈長,你也愈來愈抗拒即將面臨的這一天。一整個早上你就做著那些例行公事,幾乎沒有察覺到身邊的事物──水龍頭流出熱水,你卻沒有感受它;咖啡香從杯中溢出,你卻沒有注意它。早晨洗澡時,你已經在想今天要穿什麼;喝著咖啡的時候,你已經預演著你的問題、煩惱與困難;開車上班的時候,你忙於在車陣中掙扎,錯過了美麗的晨光、雲朵、樹木與天空。
到了公司,日子就更加難過了。如果我們檢視自己工作的情形,我們通常會發現自己完全從當下缺席。我們急著完成手頭上的事,好讓我們可以做下一件事。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時,腦袋已經在想著待辦清單中的下一件事。我們煩惱:煩惱著是不是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煩惱著自己做的事情別人會不會感激;煩惱著上司與同事是不是喜歡我們。我們巴不得這一天趕快過完。我們感到疲累,但並不是因為工作,而是因為我們不斷地想要走在自己前面,不耐煩地將自己推向下一步。是那些煩躁與煩惱讓我們疲累。
快樂的方法很簡單,但我們總輕易忘記。其實這種情況下,快樂的方法就是感受洗澡時的熱水、早晨的咖啡還有全新一天的到來。你知道煩惱永遠都在,但是你不讓自己沉溺在煩惱中。你不將自己排除在自己的人生之外。你一次處理一件事情。在開車回家的路上讓自己活在當下,享受你的夜晚。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如何活在當下。小時候,我們總是盡情享受早餐。上學途中下雨了,地上出現的水窪都能引起我們的注意。但是,媽媽的聲音喚我們:「快點!你上學要遲到了。」雖然,學習準時是必須的,但這樣的經驗也養成了我們無窮盡地將自己推向未來的習慣──而那個「未來」也成了下一個我們同樣會錯過的「當下」。現在,我們是大人了,我們不再享受早餐時間,而水漥,只是阻擋我們去路的障礙。
佛教的宇宙論中,有一種形體叫做「餓鬼」(闍黎哆)。這種形體有著代表無窮食慾的大肚腩和象徵著極小能力、針孔般大小的嘴巴與喉嚨。這樣的形體就是我們生活方式最好的寫照。我們的慾望無窮無盡。我們想要的東西實在太多,而且我們永遠不會滿足。即使在富足的已開發國家,我們仍然無窮無盡地、瘋狂地追求更多。而追求不是因為我們有所缺乏,而是我們失去了敞開心胸去接納與享受我們身邊事物的能力。
幸福與我們擁有多少並沒有太大關聯,而是與我們活在當下的能力有關。幸福是敞開心胸接納,學習放鬆,讓那個小小的嘴巴與喉嚨可以打開,盡情地享受所有的事物。幸福,就是讓正在發生的一切進入我們的心中。
佛陀的幸福課感受幸福萬物源於喜樂;因喜樂而延續;向喜樂而前進;也歸於喜樂。──《蒙查羯奧義書》「你快樂嗎?」若非此時此刻正陷於極度的痛苦之中,大部分的人都會肯定地說:「是的,我快樂!」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直覺地回答,並沒有真正去思考過這個問題。當我們仔細探究時,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容易回答,而答案也更複雜、更多面:我們或許對事業感到快樂,但是對感情生活感到不快樂;我們或許對休閒生活感到快樂,在工作時卻萬般地痛苦;我們或許對性生活感到快樂,但面對銀行存款數字時卻感到不快樂。還有,即使是同一件事情,我們...
推薦序
佛陀的幸福課 推薦序
唯一的幸福之路
心靈覺醒與開悟是一項內在工作。感恩佛教的智慧與修鍊,也感謝湯瑪士.培恩為此書做足了功課。
近期的科學研究(塞利格曼 1998 )顯示,透過理解我們的正向情緒,強化有利正向情緒的元素,並且阻止有害於正向情緒的元素,我們可以持續地增進幸福感。對於正向情緒有利的元素包括:正念、同理心、慈悲的舉止與利他思考。這個針對幸福的研究,以及由此研究而衍生出的工具與技巧,提供了比單純享樂主義更顯著的益處,但我們卻只總是試圖從享樂中盡可能獲得快樂的感受。這個新的研究包含了許多課題,教導我們如何過一個長久、深具意義、美好又真實的生活,並且獲得真正的滿足與成就感。這不就是我們一直以來所追求的嗎?
幸福的議題在近年來變得空前熱門。雖說人生短暫,但當今許多人依然有許多「空閒時間」來煩惱自己是否快樂、交往的人是否是對的人、是否擁有一個對的工作或是住在對的地方。即使不是極度煩惱,許多人也常常表達這些疑慮,因此我的諮商師朋友稱這些人為「善於煩惱的一群」。就像許多人一樣,我也認為幸福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我個人的幸福及我所愛的人的幸福。就如同佛陀的祈願所說:願所有人都能夠快樂、安詳而滿足。
當我們更加成熟,並以靈性心思維的熱情與同理心將關懷的對象擴及更多的人與生物時,所有橫跨時空的精神、哲學、心理學以及人文傳統將開始在我們身上發揮作用。西藏達賴喇嘛很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快樂是人生的目標」,我們需要借助實際的智慧與先驗的智慧來幫助我們達到這個目標。要了解世界,你需要的只是充分的資訊與知識;但是要了解自己,你需要的是智慧。當我心思澄淨,所有事情也變得清晰起來,而我與他人的關係也變得清楚和諧。這就是佛陀旨意的改變之路,也是轉化態度與精神覺醒的道路。
為什麼幸福與持久的滿足感就像捉摸不定的愛情一樣難以獲得?難道我們長久的追尋卻找錯了方向?一個古老的精神教導是這樣說的:神將自己藏在人們最不會去尋找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是人們自己。而佛就藏在當下,比我們的呼吸還近,比我們的心跳還親。這就是為甚麼知足是最重要的財富。然而,你也可以說幸福同時來自內在與外在──內在源自於知足,外在則源自與萬事萬物的深刻連結。滿足感不只來自自我探索,也來自深究我們與萬物的關係。
從古至今,似乎只有幾個能實質帶來真正轉變的方法。研究顯示(塞利格曼 1988),由於基因遺傳、生物化學、社會制約、個人經驗,特別是我們看待這些個人經驗的態度──我們自己編出的故事情節──讓我們處在一種難以感受幸福的狀態。因此有意識地學習樂觀、互惠及保持彈性,可以顯著地幫助我們重設過去習以為常的幸福感受度。當我們特意地透過心理訓練(現今大多與正念思考、同理心發展、專注力訓練相關)積極地轉變自己的情緒,掌管正向情緒的左腦新皮質(neocortex)會受到刺激、活化,並促進、增強它的功能。古印度佛教寂天祖師(Shantideva)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的幸福來自為自己想少些,而為別人的福祉想多些;而不幸是來自總只為自己著想。」這就是佛教修心(lojong)與態度轉化的基礎,也是精神上修練心念與開放心胸的一個過程。
佛陀曾說:「當你用一個平靜與清朗的心念行事,幸福就會無時不刻地像影子一般跟隨著你。」佛陀曾指出五種幸福,要我們透過發掘並採納有利於達到五種幸福的元素,並且捨棄那些有害於滿足感及福祉的元素。如此一來,我們便能獲得幸福感。這五種幸福即是:感官上的愉悅;給予、分享與互惠舉止所帶來的快樂;在極致專注的冥想意識(三昧)中,內心所升起的詳和感與純淨的心思;從洞察智慧與深刻了解中所產生的滿足感以及涅槃、永恆、不死與萬物一體的幸福感。佛陀也在很早之前就解釋了單純感官上的愉悅與滿足感,以及深刻的喜樂、成就感與知足感之間的差別。
當今我們甚至有一種新的幸福運動,其中包括新興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正向心理學強調的是心理健康與許多正向的心理素質,而不像過去只從病理學與心理疾病的角度來看待人類心理。快樂與獲得快樂的方法、原因與阻礙成為正向心理學研究的主題,而人的快樂商數與所謂的情緒恆溫或內在情緒參考點也被學界更深入地研究與了解。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最後一個佛教國不丹,它的國王甚至宣告不丹的國民幸福指數是整個王國與政府最重要的工作,遠比不丹的國民生產總值(GNP)還要重要。從這個訊息中,我們可以學到一件事情:我們可以在此時此刻自己身處之地,獲得更高的幸福感,而不是夢想著白雪靄靄的遙遠山頭,存在著我們渴望的幸福。
但是,幸福究竟是甚麼?我們又如何選擇並且有目的地追求它或是獲得它?而當我們獲得幸福時,我們又要如何維持那種感受,並且在享受的同時不讓幸福感消失或消退?特別是當我們在動盪與困難的時刻,又該如何保有幸福感?幸福真的只是一種一旦獲得就不會消失的單純愉悅感,就像甜膩的蛋糕一樣「享用一口,它就留在我們腰圍一輩子」?稍縱即逝的感官快感與喜悅、快樂、好心情、深刻的滿足、成就感、至喜之樂、內心平靜、知足及無上的涅槃極樂之間有沒有層次的差別?我們又如何可以在這個奇妙的快樂之泉中取一瓢飲,或踏上一條喜樂的路?這些是我在打開湯瑪士.培恩這本不同凡響、深入研究、認真推敲的書時所存有的疑問,而透過此書,他用生動地口吻一一闡述了這些相互關聯又似充滿挑釁的話題。
據說那些來自智慧文學、哲學、心理學、精神教導與自我療癒的經典幸福理論中,都具備四種核心的教條。而光是要遵循其中一項,就已經是很大的挑戰。這四個核心教條指的是:
◇ 了解自己。
◇ 控制你的慾望。
◇ 照料你所擁有的。
◇ 謹記死亡與死亡的必然性。
有人斷言,快樂來自於完全地投入並享受當下所的任何事情。這個為心理學家哈里.齊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所擁護的現代「心流」(flow)概念,正與禪宗無我無念的教導巧妙地吻合。然而,這個概念中省略了某些道德面、社會面與健康面的影響,若這些面向被完全地、一如以往地忽視,從長遠的角度來說,便可能會損害個人或群體的幸福快樂。舉例來說,我們可能常常會沉迷於令人上癮的毒害,即使我們當下是全然地投入,那仍是不健康的行為,因此我們要記得佛教的黃金定律──溫和、平衡與適宜的中道──不過度緊張也不過度鬆懈;不太過追求物質與放縱也不太過苦行與離群索居。而這才是擁有健康、快樂、滿足與幸福的祕方。
這也正是湯瑪士.培恩這本書切入的角度,他用人性的、非教條式的經驗之談為這個我稱之為正向佛學的新興領域作出註解,告訴我們如何用這位覺醒的印度導師──佛陀──的洞察,來幫助我們獲得幸福,療癒我們並讓我們再次成為完全的人。他的書也同時帶我們回到伊甸園,也就是回到我們真實的家與固有的本質,不受時間、環境所限,也超越年齡與死亡。培恩博士提供許多修練方法與背景故事介紹來告訴我們如何培養、練習與建立幸福感,並且能真正以佛教所說「擁有幸福的方法就是去感受幸福」的方式生活。正向佛學強調喜樂與內在的自由是我們以生俱來的權利與潛質,而不是終其一生只能面對那些苦痛、苦痛的因、無我以及其他來自佛陀古老的(但永恆的)角度所提出針對生命中艱難的事實。這些用來告誡與激勵舊時代人們的看法在傳統上總被認為是負面的詞彙。因此我們往往認為自己已不像他人深受苦痛與疾難,而不敢真正去意識自己的喜樂與福氣──如同人們說的「細數福分」。所以讓我們努力地培養自己的力量與熱情,而不要過度地專注在我們的弱點、問題與煩心的事情。生命如此珍貴,應以祈願的心來感受。
人生際遇的不同不是來自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那些事,而是我們用什麼角度去看待那些事。選擇、意圖與動機是藏在我們當下與未來的人生旅程中深深影響著我們的關鍵。這些意識、無意識或半意識的態度決定了我們如何累積或製造因果,我們的性格與命運也伴因著這些因果,形塑了我們最後的結局。無論我們是否知道,我們都是──可以是──自己世界的主人。透過了解因果、制約與萬物相互存在的意義,知道它們是智慧、正念、慈悲、利他與覺醒生命的關鍵,如此我們便可以掌握自己人生的方向盤。湯瑪士.培恩這本書提供了讓我們專心投入的修練方式與技巧。專注是教育的根本,並且透過這些練習讓自己不論是在相對現實與終極現實的境界之中都能達到幸福的目的。
如果你現在不是在通往滿足與幸福的「快樂公車」上,那麼何不下車,找另外一個繼續前進的方法?古代中國有一個老和尚曾說過一句我們或許都曾聽過、但卻很難轉換思考角度去實踐它的話,這句話就是:一個杯子是究竟半滿還是半空,完全取決於你。
獲得快樂與滿足、喜樂自在以及幸福感幾乎是全世界的人所要追求的目標,但是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正向洞察來獲得追求幸福的智慧呢?到底哪一條才是通往身體健康與形而上的療癒最直接的道路呢?請跟我及我的朋友一起閱讀這本不凡的作品,並一同探索幸福之道!─蘇亞.達斯喇嘛
大圓滿基金會
劍橋,麻薩諸塞州
2010年 春
佛陀的幸福課 推薦序
唯一的幸福之路
心靈覺醒與開悟是一項內在工作。感恩佛教的智慧與修鍊,也感謝湯瑪士.培恩為此書做足了功課。
近期的科學研究(塞利格曼 1998 )顯示,透過理解我們的正向情緒,強化有利正向情緒的元素,並且阻止有害於正向情緒的元素,我們可以持續地增進幸福感。對於正向情緒有利的元素包括:正念、同理心、慈悲的舉止與利他思考。這個針對幸福的研究,以及由此研究而衍生出的工具與技巧,提供了比單純享樂主義更顯著的益處,但我們卻只總是試圖從享樂中盡可能獲得快樂的感受。這個新的研究包含了許多課...
目錄
推薦序
引言
第一章 感受幸福
第二章 放下執念
第三章 消除習氣
第四章 轉化想法與感受
第五章 我、無我與他人
第六章 照料我們的傷痛
第七章 幸福修鍊
第八章 幸福生活
第九章 死亡與重生
後記
推薦序
引言
第一章 感受幸福
第二章 放下執念
第三章 消除習氣
第四章 轉化想法與感受
第五章 我、無我與他人
第六章 照料我們的傷痛
第七章 幸福修鍊
第八章 幸福生活
第九章 死亡與重生
後記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