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佩榮透過十八個主題,深入剖析莊子思想。
如何看待我們的潛能?如何透視生命的肌理?如何安放心靈?如何做真實的自己活出真性情?如何讓夢想點亮人生?
傅佩榮教授鑽研古今中外的哲學思想,恍然大悟,原來莊子幾乎是古今中外哲學家裡面最聰明的,他的書中常有創意十足又發人省思的智慧之語。
莊子原名莊周,戰國時代宋國蒙人,他與儒家的孟子處同一個時代,但兩人並無機會見面。莊子是道家老子的後學,他就是站在老子這位巨人的肩膀上,將道家哲學的光華全部展現無遺,對於「道」另有獨樹一幟的看法。
莊子的故事,乍聽偏向消極,所以有人說他放任、避世、反智、空談、唯我主義,但莊子的寓言,從夢蝶、魚樂,到大鵬、河伯,又讓人覺輕鬆有趣。他是出世的隱者?還是入世的智者?
傅佩榮教授用了十八個主題,介紹莊子的寓言,探討了莊子重要的觀點對現代人生的啟示,循序漸進,告訴我們,莊子的思想像是一個萬花筒,從每一個角度都可以看出其中繽紛與瑰麗,帶給我們豐沛的信心與勇氣。
作者簡介:
傅佩榮
上海市人,臺大哲學研究所畢業,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臺大哲學系教授、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
在臺大開設「哲學與人生」課程,座無虛席,受教者上萬人;另外,多次應邀前往馬來西亞、韓國、美國、新加坡等地的華人社團作傳統文化講座,亦在大陸多家電視臺主講國學。曾獲國家文藝獎、中正文化獎、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及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新浪、搜狐二〇〇七年度傑出文化人物、《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
傅佩榮潛心研究國學,專心注解,並重新解讀《論語》、《孟子》、《易經》等傳統經典。他不但長年致力於國學的普及與推廣,更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學養,集四十年潛心治學心得,以哲學建構和邏輯分析的視角,搭建起東西方思想的橋梁,堪稱中西文化的擺渡者。
已出版作品有《原來孔子這樣說》、《原來孟子這樣說》、《原來老子這樣說》、《論語的人文之美》[第一部]、《論語的生命解惑》(《論語的人文之美》第二部)、《人生困惑問莊子》[第一部]、《人生困惑問莊子》[第二部]、《荒謬之外──卡繆思想研究》、《會思想的蘆葦》、《最後一張王牌》、《傅佩榮的易經入門課》、《無用的日子讀老莊》等書、《人生雖然有點廢,就靠哲學翻轉它》[第一部]、《人生雖然有點煩,就靠哲學扭轉它》(《人生雖然有點廢,就靠哲學翻轉它》第二部)等書。
傅佩榮國學官方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9S7VJzSXFj41-V6UV2sNA
章節試閱
第一講 讓夢想點亮人生
是我夢見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了我?身為人,對於做夢有多少了解?
做夢,是每個人都有的經驗;但是夢到什麼內容,卻不是你我可以選擇或控制的。有些夢境比較清晰,醒來之後各種細節歷歷在目,敘述起來有如一篇小說;但是大多數夢境只留下一些模糊片段,隨著清醒的過程而消逝遠去。
「莊周夢蝶」也許不是一篇寓言,而是莊子真正做過的一個夢。我們平凡人讀起來,難免心生羨慕,因為任何景觀到了莊子手中,都可以寫出一番深刻的道理,以致「夢蝶」這一幕成為莊子的註冊商標,流傳千古,至今仍為眾人所津津樂道。
「莊周夢蝶」在《莊子》中是怎麼說的?我們今天對於做夢這件事有多少了解?現代人能從這段故事中領會什麼樣的人生哲理?
莊周夢蝶
這是《莊子‧齊物論》裡的故事:
從前莊周夢見自己變成蝴蝶,真是一隻自在飛舞的蝴蝶,十分開心得意!不知道還有莊周的存在。忽然醒過來,發現自己就是一個僵臥不動的莊周。不知道是莊周夢見自己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莊周呢?莊周與蝴蝶一定有所分別。這種夢境所代表的,就稱為物我同化。
莊子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生當戰國時代中期,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他選擇平靜度日,一家人在鄉下過著窮困的日子。在〈列禦寇〉篇中,有人嘲諷他「處窮閭厄巷,困窘織屨(ㄐㄩˋ),槁項黃馘(ㄍㄨㄛˊ)」,意思是說,住在窮街陋巷,困窘地織鞋為生,餓得面黃肌瘦。這很可能是客觀的事實描述。
靠編織草鞋養活一家人,實在不容易,所以莊子有時候也到河邊釣魚、上山砍柴或用彈弓打鳥。這一天在山間走累了,就找個舒服的樹蔭,躺下來睡個午覺。他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在花叢樹林間自在飛舞,他的表情想必是得意而微笑。這時根本忘記了莊周的存在。
人為什麼會做夢?原因之一是要避開那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窮人夢見自己發財,就是常有的例子。西方有一則寓言,說一個牧童白天工作勞累不堪,但是一睡著就夢到變成國王,樂不思蜀。而一個國王白天享受榮華富貴,一睡著就夢到變成牧童,苦不堪言。這兩人處境相反,說明貴賤固然有先天注定的成分,但是做夢也有身不由己的特色。真實人生有時要靠做夢來調適一番,算是減少一些不公平的比例吧!
莊子並沒有夢見自己發財,而是夢到了蝴蝶。這表示他嚮往的不是物質生活的富裕,而是心靈可以擺脫世俗的牽絆,自由地與萬物往還。
可惜好夢易醒,莊子回到現實世界,發現自己就是那「僵臥不動的莊周」。下面的問題比較有趣:是剛才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呢?還是「現在」蝴蝶夢見自己變成了莊周?回首前塵往事,很少人會否定「浮生若夢」這句話。既然如此,我們今天的所作所為,從「未來」的眼光回顧,不也是一場夢嗎?
這種看似消極無奈的念頭,很快就被點化了,因為莊子接著說:「莊周與蝴蝶一定有所分別。」分別在於:當我夢見自己成為蝴蝶時,在夢中我不會質疑自己真是一隻蝴蝶,但是當我醒來之後,卻可以質疑自己真是莊周。這種質疑的能力正是人的特色所在。
質疑表示人可以思考及選擇自己以何種態度面對生活。例如不論生活如何困窘,莊子都可以坦然面對,他在提升心靈方面從不鬆懈,努力修練到與「道」同遊的境界。
蝴蝶可以自在飛舞,但是沒有心靈提升的可能。萬物都按照自然的法則活動,只有人可以選擇如何安排自己的活動。這就是人與萬物(包括蝴蝶)最大的分別。
這種分別是詛咒,還是祝福?莊子的答案很清楚,當然是祝福。所以他最後說:「這種夢境所代表的,就稱為物我同化。」因此,在莊子看來,我與萬物可以化為一個整體,這時我像蝴蝶一樣可以到處飛舞,沒有任何阻礙或限制。而另一方面,我與萬物的分別也很明顯,那就是:身為一個人,除了有形可見的身體,還有無形的心智,可以從事思考活動,進而選擇正確的修練途徑,讓自己的精神真正像蝴蝶一般,無拘無束地活在世間。這時世間的富貴或貧賤,得意或失意,榮耀或恥辱,以及種種相對的價值觀,全都失去了對我制約的作用。
莊子的思想是一個萬花筒,從每一個角度都可以看出其中的繽紛與瑰麗,同時也不可能用簡單的幾句話來作概括說明。「莊周夢蝶」是一則簡短的寓言,卻可以引發一些空靈的遐思,就是很好的例證。
夢是什麼
〈齊物論〉是《莊子》全書的第二篇,內容相當抽象。事實上,也就在此篇中,莊子已經描寫過「做夢」之事。他說:
一個人,晚上夢見飲酒作樂,早上起來卻悲傷哭泣;晚上夢見悲傷哭泣,早上起來卻打獵作樂。人在夢中,不知道自己在做夢。在夢中還問夢的吉凶如何,醒來後才知道是在做夢。有大清醒,然後才知道這是一場大夢。但是愚人自以為清醒,好像自己什麼都知道。
莊子這段話除了強調夢境與現實往往相反,也提醒我們對自己的人生要有「大清醒」,不要以為人間現實的一切就是我們人生的全部。單就這一點來說,我們可以借用西方對於夢的研究來作個對照比較。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二十世紀西方著名的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他在《夢的解析》中指出:人會做夢,是因為潛意識的作用。所謂潛意識,是指我們平常清醒時無法意識到的部分,這一部分潛藏於心中,有如冰山隱藏在水面之下六分之五的體積,其龐大複雜的內容遠非我們所能想像。人在睡眠時,意識不再清醒,有如戒備鬆懈,這時潛意識就浮現於腦海中,編織各種情節故事,有時光怪陸離,難以索解。
人的潛意識是如何形成的,答案是:他在幼年時所有受挫的念頭與欲望,由於壓抑而埋藏在內心深處,這些東西構成了潛意識的主要內容。做夢時,受壓抑的欲望就會顯現出來。佛洛伊德即根據這套理論來為人治療心理疾病。我們在電影上常可看到西方世界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醫師,他們的辦公室總會擺著一張長沙發,讓病人躺在上面訴說自己做過的夢。對夢境的分析與解釋,可以使病人察覺自己小時候所壓抑的欲望,希望從此不再受其困擾。
佛洛伊德的說法有其道理,但是他的錯誤在於把「性的壓抑」當成最主要的心理癥結,未免犯了過於簡化的毛病。他的一個學生提出,「自卑」應該是更為普遍的人類幼年經驗。這一系列主張,都把做夢歸因於潛意識的作用。
不過,「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似乎是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的說法。奧地利-美國科學家奧托‧洛伊(Otto Loewi,1873-1961),在研究中碰到一個難題,久久不能索解。一天夜裡,他忽然夢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抓過一張紙匆匆寫了些東西,又睡著了。第二天早上醒來,夢境都忘了,半夜記下的東西亂糟糟的,怎麼看也看不懂,這使他非常懊喪。幸運的是,又一天夜裡,同樣的夢境又出現了。這一次他詳細地記錄下來。他的研究終於大有突破。後來使他獲得了一九三六年度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
這個故事可以這麼解釋:當洛伊睡覺時,潛意識突破了封鎖線,把白天所想不通的環節連起來,然後在夢中展示出來。這樣的夢與小時候的遭遇並無瓜葛。
綜合上述各種說法,可以知道做夢是怎麼一回事了。它是潛意識的作用,但未必都來自受壓抑的欲望,也可能是日有所思而夜有所夢的結果。如果花一點時間分析自己經常做的夢,應該可以比較深入地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莊子對夢蝶所作的簡單描述,包含了一些深刻的哲理。這就是我們學習的線索,可以帶領我們進入道家的世界。
幻想、夢想與理想
人的生命不可能擺脫時空的限制,譬如莊子生在戰國亂世,又困處於弱小的宋國,但是他的心智可以選擇一種思想作為歸依之所。他學習老子,推廣道家,在學術上成就斐然。種種評價,不論好壞,都是後代的事;對於莊子本人而言,每天的生活才是真實的人生內容。
他深知人間的險惡,對自然界情有獨鍾。人對自然界可以採取四種態度:競爭、利用、保護與欣賞。這四者不可偏取或偏廢。例如我上山遊覽遇到毒蛇或黃蜂,這時只能考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原則,採取一切手段來保護自己。其次,像莊子一樣,釣魚或打鳥,是利用自然界的資源來滿足人的生存需求。農夫耕田而有收成,也屬於此類。人類的生命從來就是利用或依賴大自然的。
再進而推到保護層次。這一點對古人而言比較陌生,因為古人的科技水準有限,對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破壞大多可以復原。至於欣賞,則是重點所在。自然界依其自身的規律運作,顯示了無心而有秩序的美感。這種美感喚醒了眾人,讓我們在厭倦於人際往還的複雜關係時,可以稍事休息,以輕鬆的心情欣賞大自然的一切。
李白說:「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辛棄疾推而廣之,說:「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何止青山綠水,一花一葉也都有動人的姿彩。至於鳥獸蟲魚,除了醞生美感,還可親切互動,更是讓人回味無窮。李義山說:「莊生曉夢迷蝴蝶」,在這裡,「迷」字與其說是執著與依戀,不如說是欣賞與讚嘆。
面對現實生活的壓力,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總會想辦法加以化解。人的想像力提出了化解之道:幻想、夢想與理想。「幻想」一詞表示不切實際,或者說是有意逃避現實。我念中學時數學不好,不免幻想自己數學都考滿分。一般而言,這稱為「白日夢」。但是,不管白天或夜晚,睡著之後在無意識情況下所做的夢,就可以說是「夢想」了。
夢想不完全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它可能來自潛意識的暗示。如果把夢中不由自主出現的內容,投射到現實生活中,由此產生改革現狀的願望,那就可以公開聲稱是「我的夢想」了。像「我有一個夢」這樣的語句,在美國政壇上已經成為動人的口號,總能吸引大家駐足傾聽,想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心意。「人類因為有夢想而偉大」,這句話是文明進步的契機。
至於理想,聽起來冠冕堂皇,一方面它與現實對立互補,沒有理想,則現實將失去方向;另一方面由於「理」字,好像比較理性,減少了如夢似幻的感受成分。理性使人可以溝通,進而取得共識,可以一起商量如何改善現實。
幻想、夢想與理想,這三者不可能完全區分開來,只能就其成分比例來判斷。當我們欣賞大自然時,可以幻想自己是隻蝴蝶,但終究少了一點「栩栩如生」的氣氛。這樣的幻想如果經常出現,難免干擾日常生活的軌道,從務實變成務空,而幻想也就變成逃避的藉口了。
夢想的特色在於潛意識的作用,不是你我可以操縱的。像莊周夢蝶,能使莊子在醒後,隨即思索:是我夢見了蝴蝶?還是現在蝴蝶夢見了我?我與蝴蝶一定有所區分。因此,物我固然有同化的一面,但是身為人,還是應該修練身心,以求展現人的更高意境。
從夢中醒來之後,就是為自己設定理想的時候了。理想是對未來的憧憬,提供現實明確的方向,也引發了上進的動力。莊子的理想不是成就治國平天下的大業,而是喚醒世人追求生命的安頓。不論個人處境如何,逍遙自在不是人類最深的嚮往嗎?
第一講 讓夢想點亮人生
是我夢見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了我?身為人,對於做夢有多少了解?
做夢,是每個人都有的經驗;但是夢到什麼內容,卻不是你我可以選擇或控制的。有些夢境比較清晰,醒來之後各種細節歷歷在目,敘述起來有如一篇小說;但是大多數夢境只留下一些模糊片段,隨著清醒的過程而消逝遠去。
「莊周夢蝶」也許不是一篇寓言,而是莊子真正做過的一個夢。我們平凡人讀起來,難免心生羨慕,因為任何景觀到了莊子手中,都可以寫出一番深刻的道理,以致「夢蝶」這一幕成為莊子的註冊商標,流傳千古,至今仍為眾人所津津樂道...
作者序
寧靜的喜悅
閱讀「莊子」,是一件賞心樂事。這是我的體會,所以當北京電視臺「養心堂」欄目邀請我介紹莊子的寓言和人生智慧時,我覺得既榮幸又高興。
我從中學時代就陸續聽到有關莊子的一些故事,初步印象都是偏向消極的。大家把莊子說成避世、反智、唯我主義,一副失意文人的模樣,但是莊子的一些寓言,從夢蝶、魚樂,到大鵬、河伯等,又讓人覺得輕鬆有趣。到底莊子在想些什麼?
當我自己認真學習了莊子,對他書中的每一句話都仔細讀了多遍以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莊子是我所知古今中外哲學家裡面最聰明的人。司馬遷說莊子是「其學無所不窺」,這話是可信的。《莊子‧天下》中,推崇老子是「博大真人」,而莊子自己就是站在這位巨人的肩膀上,將道家哲學的光華全部展現無遺。為什麼說莊子最聰明呢?我們且由一般的誤解說起。
首先,莊子避世嗎?戰國時代中期,是個危機四伏的亂世。憑莊子的本事,做官不是問題,但是要付出什麼代價?避世並不困難,難的是避世之後轉而修練內心世界,使它廣闊到超越天地,以致可以作逍遙之遊,享受無比的自得之樂。我們就算生活在治世,不是也常受俗人俗事干擾而心煩意亂嗎?我們不是偶爾也想避開人群,讓自己喘一口氣嗎?莊子的示範對我們很有啟發作用。
其次,莊子反智嗎?他所反對的是世間的智巧,如勾心鬥角及牟取利益。當然他也承認,在有限的一生中不可能學會無涯的知識。因此,必須分辨什麼是真正的智慧——智慧來自對人生整體的觀照與洞察,然後找到自己的適當位置,才可以欣賞萬物的多彩多姿。
再說,莊子是唯我主義嗎?真正的唯我主義者,不會費心寫下這麼精采的書,裡面又有創意十足的寓言與發人深省的語句。他對俗人俗事有所批評、譴責,但態度是溫和的,同情不忍多於抱怨責怪。我們看他寫過許多精於一技一藝而又入於化境的平凡人,就知道他不是高據講壇唱高調的書生了。
莊子所謂的道,代表萬物的來源與歸宿。這樣的道,包容萬物而形成整體。人
生必修的功課即是悟道,體認自己在道之中,一無所缺;察覺自己像魚一般,與萬物、眾人「相忘於江湖」,如此將會孕生寧靜的喜悅。
借助書中的十八個題目,我們探討了莊子的重要觀點與對現代人生的啟示,所介紹的莊子寓言則遠遠不止十八則。我說過,莊子的思想是一個萬花筒,從每一個角度都可以看出其中的繽紛與瑰麗,同時也不可能用簡單的幾句話來作概括說明。那麼,就讓我們以豐沛的信心與勇氣,一起來分享與實踐莊子的大智慧吧。
寧靜的喜悅
閱讀「莊子」,是一件賞心樂事。這是我的體會,所以當北京電視臺「養心堂」欄目邀請我介紹莊子的寓言和人生智慧時,我覺得既榮幸又高興。
我從中學時代就陸續聽到有關莊子的一些故事,初步印象都是偏向消極的。大家把莊子說成避世、反智、唯我主義,一副失意文人的模樣,但是莊子的一些寓言,從夢蝶、魚樂,到大鵬、河伯等,又讓人覺得輕鬆有趣。到底莊子在想些什麼?
當我自己認真學習了莊子,對他書中的每一句話都仔細讀了多遍以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莊子是我所知古今中外哲學家裡面最聰明的人。司馬遷說莊子是「其學無...
目錄
前言 寧靜的喜悅
第一講 讓夢想點亮人生
莊周夢蝶
夢是什麼
幻想、夢想與理想
第二講 如何看待我們的潛能
大鵬南飛
精神三變
人生方向
第三講 開放的胸懷
望洋興嘆
打破狹隘看見美
隨時變通的智慧
第四講 避開情緒的干擾
朝三暮四
眼光放遠就能樂觀
擺脫牽掛與計較
第五講 透視生命的肌理
庖丁解牛
遊刃有餘
享受自然的壽命
第六講 在工作中自得其樂
神乎其技
專注與努力造就專家
先接受再超越
第七講 有利必有害
螳螂捕蟬
利害之間
福禍相倚
第八講 文字的限制
得心應手
學習真正的價值與智慧
突破信息時代的迷惘
第九講 語言的迷惑
爭論無用
真相誰知
打破假相
第十講 如何安放心靈
相濡以沫
排除世俗的掛念
保持內心的完整與單純
第十一講 孝的真諦
孝的六個層次
拿捏行孝的分寸
孝是真實的情感
第十二講 做真實的自己
儒者的原貌
由模仿外在到改變內心
在每個當下真誠負責
第十三講 活出真性情
不入於心
通曉世理而自然流露
了解內在的真我
第十四講 融於自然萬物
魚之樂
有情眾生
現代人的鄉愁
第十五講 無用與有用的智慧
無用之用
自處之道
認清處境
第十六講 變與不變的智慧
外化而內不化
內在修行
心的層次
第十七 講放下生死
鼓盆而歌
面對死亡
把握此生
第十八講 讓一滴水永不乾涸
道在何處
啟明之智
道如大海
附 錄莊子其人其書
附《莊子》篇目
前言 寧靜的喜悅
第一講 讓夢想點亮人生
莊周夢蝶
夢是什麼
幻想、夢想與理想
第二講 如何看待我們的潛能
大鵬南飛
精神三變
人生方向
第三講 開放的胸懷
望洋興嘆
打破狹隘看見美
隨時變通的智慧
第四講 避開情緒的干擾
朝三暮四
眼光放遠就能樂觀
擺脫牽掛與計較
第五講 透視生命的肌理
庖丁解牛
遊刃有餘
享受自然的壽命
第六講 在工作中自得其樂
神乎其技
專注與努力造就專家
先接受再超越
第七講 有利必有害
螳螂捕蟬
利害之間
福禍相倚
第八講 文字的限制
得心應手
學習真正的價值...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