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懂的《簡明中國佛教史》
本書乃初機學習者最佳入門讀本,作者在撰寫前訂定課程目標,以最簡明方式敘述,令讀者快速吸收。
作者的課程目標如下:
(一)從佛教與政治、社會、文化等互動關係,以及佛教內部組織的變化,探討
中國佛教興衰之跡。
(二)建立佛教史研究方法,奠定日後從事中國佛教史研究的基礎。
(三)學習發掘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現代臺灣「中國佛教史」課程較常見參考的教材,有的是參考大陸學者的作品,有的為日人的著作。這些著作或囿於唯物史觀,或內容「見樹不見林」,也有些著作內容豐富,但敘述繁瑣,或各朝代內容繁簡不一,比例分配失當。
本書建議讀者在印順導師(1906─2005)「以佛法研究佛法」的基礎上,利用「三法印」的法則,把握中國佛教的發展軌跡:
一、在事理上:運用「諸法無我」的法則,從史事的因緣和合中探究事情發
生的真相,以客觀、中立的態度看待中國佛教的發展,同時拋棄各種意
識形態。
二、在事相上:運用「諸行無常」的法則,分析、瞭解事情在時空背景下發
展的來龍去脈、流轉變遷。
三、在事用上:運用「涅槃寂靜」的法則,歷史具有借鑑的作用,以過去歷
史當作前車之鑑,後車不忘前車之跡。
嚴格說起來,對臺灣學生而言大都不是理想的教材。缺乏適當教材的結果,就是任課教師要花很多的時間備課,必須綜觀各種佛教史論著,經抽絲剝繭的理出頭緒,再去蕪存菁的製作講義,然後教導學生,這種歷程數十年一直沒有改變。
作者不敏,福報卻大,長期在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任教,先後在研究所開過三次「中國佛教史專題研討」,及大學部開設「中國佛教史」課程,因研究所的性質為延續大學部的基礎,深化課程內容,所以上課時以史料閱讀、問題意識的啟發與討論為主,無法如大學部一樣,有系統且從基礎的內容教起。為彌補經驗不足,作者在近二十多年間,先後於「福嚴佛學院」、「壹同寺女眾佛學院」、「佛教弘誓學院」、「華梵蓮華佛學研究所」、「養諄佛學院」、「圓光佛學研究所」等,開設「中國佛教史」課程;另在2001年時受開印法師之邀,前往馬來西亞沙巴州寂靜禪林,以三天的時間講授「中國佛教史」,以上單位的邀請,讓作者得較學相長、學以致用。本書即是以講授「中國佛教史」時自行編撰的講義改寫而成。
作者簡介:
黃運喜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客座教授兼主任,漢學研究中心、安貝卡思想
與實踐研究中心主任
◆印尼金剛山佛教大學教授兼檳城研修院院長
◆大千佛教文化社會企業(股)公司創辦人
◆佛教弘誓學院、福嚴佛學院、圓通佛學院、東和宗教學院、華梵蓮華佛研
究所、圓光佛學院、養諄暨台中假日佛學院、壹同女眾佛學院兼任教授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前言
佛教發源於印度,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後,就在中土生根,經過長期與中國政治、社會、思想、文化等互動,逐漸發展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為顧及本書的讀者有一部分為海外的華人,或許中、港、台三地的讀者對於中國歷史有較深刻的認識,但居住在東南亞等海外的讀者,對於中國歷史的認識或許有加強的必要。因此,本書在適當章節,將對相對應時期的歷史背景做一些說明。
讀者若對中國古代歷史發展已有認識,或對中國古代歷史興趣不大者,建議可略過本章第一節,直接從第二節開始閱讀。
第一節 遠古至西漢時期的歷史概況
一、上古時代
中國上古時代的歷史,以文字記錄的出現為分水嶺,可分為「傳說時代」和「信史時代」。「傳說時代」的記載雖具神話色彩,但也可以反映遠古時代社會發展的情形,例如有巢氏的傳說代表由穴居進化到室居;燧人氏代表由生食進化到熟食;伏羲氏代表由狩獵進化到畜牧;神農氏代表由畜牧進化到農耕。
遠古時代為部落社會,這些部落自稱為「國」,在古籍中稱古代有「萬國」,就是大小部落林立的寫照。相傳神農氏親嚐百草、教導人民農耕,是許多部落的共主,其子孫也是部落的共主,號「炎帝」。炎帝傳了數代之後,勢力逐漸衰弱,取而代之的是有熊氏的首領「黃帝」,黃帝與炎帝被後代漢人視為文化上的共同祖先,漢人自稱為「炎黃子孫」。黃帝統治時期,人民在精神與物質生活有大幅度的進步,如建宮室、製衣裳、做舟車、用弓矢等;在精神生活方面亦大為充實,如造字、圖畫、律曆、算數等的出現與運用,改善了人民原來簡單的生活方式。
黃帝之後三傳至帝堯,帝堯後來讓位給的帝舜,帝舜又讓位給大禹。堯的仁慈、舜的孝順、禹的治水形象,成為古代儒家心目中理想政治的代表。堯舜禹後來經過道教的封神,成為神格崇高的「三官大帝」。
中國古史有「三皇五帝」的傳說,三皇代表為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五帝為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史記》是從五帝開始,三皇、盤古的傳說,都是後人逐漸增加的。
二、夏朝
相傳中國上古時代到處洪水氾濫,沖毀屋舍田園,終堯之世都無法解決,舜即位後命鯀治水,鯀以築堤法失敗被誅殺,鯀之子禹改用疏導法,歷經十三年終於治平水患。後舜讓位給禹,禹為夏朝的始祖,開啟日後三、四千年的朝代更替的政治體制。
夏朝的存在,除根據《史記‧夏本紀》的記載外,尚有一些考古遺址的發掘,像河南偃師出土的「二里頭文化」,就被認定是屬於夏朝的文化。禹因治水有功而成天下共主,死後其子啟繼位,開啟日後各朝代「家天下」的傳統。啟之後為太康,太康失國,朝政不修,導致后羿、寒浞等勢力興起,取代夏政權。太康之後,歷經中康、帝相等數十年的混亂,至帝相之子少康即位,殺寒浞,完成中興大業,始稱「少康中興」。少康之後八傳至孔甲,孔甲喜好鬼神,淫亂奢侈,諸侯多叛亂,朝政衰弱,一直到三傳後的桀,才被來自東方的湯所滅。
三、商朝
湯滅夏,建立商朝,商朝的歷史,可以將盤庚將都城遷移到殷(河南安陽)為分水嶺,盤庚遷殷後,商朝亦稱「殷朝」,此後的歷史,因有甲骨文可以印證,被學界認為是「信史」的開始。
商湯興起於黃河下游,始祖為契。《詩‧商頌》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玄鳥就是燕子,商民族(族群)屬於東方以鳥為圖騰的一支,與日後的鮮卑、女真、滿州,以及現在的韓國人祖先同屬於以鳥為圖騰民族。
商朝在盤庚遷殷之前,曾有五度遷都,這或許和黃河改道或游牧經濟有關,前期國運亦因商王的英明或昏暗而有數次的興衰。盤庚遷殷後的第五位君主祖甲,變更商湯以來的制度,其中以祀典和卜事的改革,是造成的朝廷的分裂的最大原因。祖甲廢除過去繁多而駁雜的祀典,整併成五種新的祀典,這五種新的祀典後經帝乙、帝辛的釐定,制度更為完密;在卜事方面,殷人卜事大約有二十種情形,祖甲保留新舊兩派共有的八種,其餘均被廢除。祖甲的改革造成一批失意的政治人士,有些人因轉投靠西方的周民族,周人利用他們了解商朝的虛實,伺機推翻商朝的統治。商朝的最後一代統治者為帝辛(紂王),帝辛文武兼備,在位六十三年,由於長期討伐東夷(人方)和其他政權,導致國力虛耗,給予周人可乘之機,最後在牧野之戰時被周武王所滅。
四、西周
周興起於西方,其文化較夏、商為後起。始祖為棄,號后稷,擅長農耕。棄的第十四代子孫為周朝的奠基者姬昌,即周文王。文王以關中為根據地,曾經被紂王帝辛囚禁於羑里(河南湯陰),放歸後避免和商朝直接衝突,修文德以取得遠近人士之歸心,並轉而征服鄰近小國,將勢力伸展至今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其勢力終於達到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王死後,其子武王即位,即位後第十一年於牧野(河南淇縣南)擊敗商軍,紂王自焚而死,商亡周立。
周朝初建,勢力仍不穩,武王分封紂王之子武庚為商王,以親弟蔡叔、管叔、霍叔就近監督,號「三監」。武王滅殷後二年而崩,周公攝政以輔佐成王,武庚聯合「三監」叛周,周公東征三年而亂平。此後周公為加強對黃河中下游的控制,營建東都洛陽,復制禮作樂,配合封建制度,周公攝政七年還政於成王,成王之後為康王,成、康二世為西周全盛時代。此後昭王,先征東夷,後在南征時溺死於漢水。穆王即位,西征犬戎,東克徐夷。
穆王之後國勢漸衰,至厲王時,專政暴虐,為國人所逐,由周定公、召穆公共掌朝政,號稱「共和」,共和元年為公元前八四一年,此後中國歷史開始有明確的紀年。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厲王死,宣王即位,宣王發兵討伐玁狁、荊蠻(楚國)、西戎、淮夷、徐夷,為中興之主。宣王傳子幽王,幽王時,王畿及附近天災頻仍,大雷雨和強烈的地震給予周人相當大的恐懼。幽王因納妃褒姒及謀廢黜太子宜臼,太子之母申后求救其父申侯,申侯得到犬戎之助,幽王被殺。申侯等人擁立宜臼即位,為平王,建都洛陽,此後歷史稱為東周。
五、東周之春秋時代
東周是中國歷史上動盪不安的一段歷史,前期為春秋,後期為戰國時期。春秋時期政治重心已由周天子移轉到強而有力的諸侯,春秋前期有共八十餘年,勢力最強的是鄭國,但鄭國國小,周遭強鄰環伺,又與周王畿相鄰,時與王室發生衝突,威脅王室,卻無法稱霸。
春秋中期勢力最強的諸侯為:齊桓公、宋襄公、楚莊王、晉文公、秦穆公等五霸,齊桓公得管仲輔佐,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抵禦夷狄侵略,維繫華夏文明於不墜,得到孔子「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的高度評價。齊桓公死後齊國大亂,宋襄公想取而代之,被楚軍敗於泓(河南拓城),霸業未成。楚莊王擊敗宋襄公後成為新霸主,但後來在城濮(河南陳留)之戰被晉文公所敗,晉文公亦以「尊王攘夷」為號召,由周天子主持踐土(河南滎陽西北)之盟,中原諸侯皆朝晉文公。晉文公死後,秦穆公伐晉,卻兵敗於殽(河南洛寧西北),只能獨霸西戎。
每當大國發動戰爭,鄭、宋等諸小國經常被要求出軍而苦不堪言,要求和平的聲浪提高,周簡王七年(前579)、周靈王二十六年(前546)曾舉行兩次的弭兵會議,但成效不彰。此後,宋國內亂、晉國政權轉入六卿之手,政治舞台被吳、越國取而代之。
春秋後期的前半段為吳、越稱霸時期,後半段為春秋過渡到戰國時期。吳國闔閭曾五度伐楚皆獲全勝,楚遷都郢以避之。吳國又與越國發生戰爭,闔閭受傷而死,其子夫差興兵報仇,越王勾踐請降,夫差又舉兵征齊,北會諸侯於黃池(河南開封南),自為盟主,吳國勢力達到極點。越王勾踐在黃池之會時,以五萬人乘虛襲吳,攻陷吳都,夫差聞訊,匆匆南返,與越國展開為期九年的戰鬥,夫差敗亡自殺,吳亡。越國在勾踐死後,六傳至無疆,為楚威王所滅。
春秋後期的後半段最重要的變化,是晉國的六卿經長期的鬥爭,最後成為韓、趙、魏等三家分晉的結局,齊國的統治者亦由田氏取代了原來的姜氏。其他各國的大權亦由諸侯逐漸落至卿大夫之手。
六、東周之戰國時代
後世史家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三家分晉為戰國時代的開始,戰國時代諸國之間的吞併較春秋時代更為激烈,曹、陳、蔡、鄭、越、衛、魯等國先後被滅,等到趙滅中山、齊滅宋之後,就成為:秦、齊、楚、燕、韓、趙、魏等戰國七雄互相爭伐的局面。
七雄為求富強,紛紛變法革新,如魏文侯任用李悝制訂新法典,改革稅制;用吳起守西河,阻擋秦軍的東向,魏國成為戰國初期最強盛的國家。韓昭侯用申不害,內修政治,建立法治,提高國君的威權,限制貴族的特權,百姓生活漸趨富裕;趙武靈王變胡服,習騎射,滅中山國,拓地數千里,國勢驟強;秦孝公用商鞅變法,厲行法治,消除封建貴族的特權;獎勵生產,重整土地田畝;提倡軍功,禁止私鬥;改易風俗,趨向中原諸國。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勢大盛。燕昭王用樂毅,聯合燕、秦、韓、趙、魏五國,破齊七十餘城;楚悼王用自魏投奔的吳起,實行變法,申明法令,練兵增產,提高君權,削弱貴族,國勢驟強。
諸國在改革變法後,國勢驟強,往往侵略鄰近國家,被侵略國家則聯合其他國家,共同對抗入侵國,每一場大戰役的失敗國,可能國力因此一落千丈。如周顯王二十八年(前341),魏國在馬陵(河北大名東南)為齊軍所敗受到重創,次年秦軍伐魏,魏獻河西之地以求和,從此國勢漸衰。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趙國在長平(山西高平西),被秦將白起坑殺四十萬大軍,國力大削,無力復與秦軍作大規模決戰。
秦國自孝公時商鞅變法,國事驟強,首先攻打魏國,取得河西之地;孝公死,惠文王即位,以張儀為相,滅巴、蜀,國勢益強,直接威脅到魏、楚等國。東方各國在秦國的威脅下,紛紛採取結盟方式以求自保,有的附和張儀的離間之計,認為各國應與秦國同盟以進逼他國,以免本國受到秦國的攻擊,此為連橫。有的則採用蘇秦的建議,主張應聯合東方六國共同對抗秦國,此為合縱。合縱政策因受到秦國的離間而失敗,最後形成秦國一國獨大的局面。秦滅六國的年代分別是:公元前二三O年滅韓、公元前二二八年滅趙、公元前二二五年滅魏、公元前二二三年滅楚、公元前二二二年滅燕、公元前二二一年滅齊。
七、秦朝
秦王嬴政於公元前二二一年統一六國,建立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朝。嬴政自認「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故定尊號為始皇帝。秦朝的中央官度採行政、軍政、監察三權分立制,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為最高長官,其下為九卿,在丞相與御史大夫指揮下分掌庶務。在地方廢封建改行郡縣制度,郡下設縣,縣下有鄉,鄉下有亭,亭下有里,里下為什伍,十家為什,五家為伍,以相檢查。與建立行政制度併行的是將戰國時代各國的制度加以整頓,車同軌,書同文,統一曆法、貨幣、度量衡等。為加強控制又興建馳道,以咸陽為中心,東達燕齊,南達吳楚;沒收全國兵器,鑄成十二金人,以彌兵禍。
因儒生好議論,常非議時政,在丞相李斯的建議下,於始皇帝三十四年(前213)焚毀列國史記和民間一切有關政論性藏書,獨留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偶語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滅。次年迷信長生之術,遭一些方士、儒生譏嘲,遂坑殺四百六十餘人,是為「焚書坑儒」。
在禦外方面,始皇帝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始皇帝三十二年(前215)遣蒙恬統兵三十萬北征,收復河南地,拓疆至河套以北。次年戰國時燕、趙、秦北方的長城加以整修連貫,東起遼東(渤海岸,朝鮮境),西至臨洮(甘肅岷縣境)。
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遣屠睢率軍五十萬南征百越,鑿靈渠以通湘、灕(桂江上游)二水;始皇帝三十三年平百越,分其地置南海(廣東)、桂林(廣西)、象郡(越南東京一帶)。又派軍滅閩越,置閩中郡(福建),並遣大軍五十萬南戌五嶺,鎮服南疆。
始皇帝統一全國後的各種政策,雖然有利政權鞏固,也對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但建設太多,役使人民過於頻繁,尤其是築長城、營建阿房宮、驪山陵、長年的征戰等,讓人民考不堪言。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始皇帝進行第五次出巡,行至沙丘(和北平鄉縣北)而崩。
始皇帝之後為二世皇帝,二世皇帝先以李斯為丞相,趙高為郎中令。不久,趙高以計謀陷殺李斯,二世皇帝以趙高為丞相,於是大權盡歸趙高。趙高將二世皇帝導入聲色,嚴刑御下,指鹿為馬,臣下莫敢勸諫。二世皇帝元年(前209)七月,有戌卒九百人,從會稽(浙江紹興)往戌漁陽(河北、北京、天津交界),行至蘄縣(安徽宿縣)因雨失期,為避免被殺,戌首陳勝、吳廣乘民怨,煽動戌卒叛變。陳勝、吳廣起事之後,反秦運動風起雲湧,六國紛紛復國,勢力最強者為項羽、劉邦之部隊,項羽在鉅鹿(河北平鄉縣)之戰擊敗秦軍主力,乘勝引兵西入關中。劉邦自武關進至壩上,適逢二世皇帝被趙高殺死,秦王子嬰又殺死趙高,兵力薄弱,無力抵抗,遂奉天子御璽出降,秦亡,共傳三世十五年(前221–207)。
項羽聞劉邦以入咸陽,急率大軍進關,殺子嬰,屠咸陽,燒秦宮室,大封亡秦降降為王,並封劉邦為漢王,統治巴蜀漢中。劉邦自公元前二O五年起,與項羽進行一百餘戰,項羽皆佔上風,最後在垓下(安徽靈壁縣東南)之戰擊敗項羽,項羽突圍至烏江(安徽和縣北)自刎而死。漢五年(前202)二月,劉邦即位,國號漢,是為漢高祖。
八、西漢
劉邦以馬上得天下,在國家治理上,仰賴蕭何、叔孫通等人制定制度。漢初許多制度繼承秦代,但減少賦稅至十五稅一,廢除許多繇役,重農抑商,令東部豪強十餘萬人移往關中。地方行政採封建與郡縣並置制度,為安撫功臣,分封異姓王七人,但這七王中,除長沙王國勢弱小得以倖存外,其餘均遭滅國命運。在剷除異姓王後,有宗室九人被封為王。
高祖在位十二年而崩,惠帝即位,性仁弱,政權操於母后呂氏手中,呂后性剛烈,知人善任,仍以蕭何為相國,蕭何死後由曹參繼任,蕭規曹隨,無為而治,人民得以生息休養。惠帝在位七年而崩,其後呂后臨朝稱制,任用外戚呂產、呂祿,亂政八年,呂后死後,呂祿有意誅殺劉姓宗室及大臣,大臣陳平、周勃及宗室劉章等人合謀,剷除諸呂,迎請代王恆為帝,是為文帝。
文帝躬行儉約,施仁政,除肉刑,頒養老令,免民田租,賦稅採三十稅一,在位二十三年而崩。子景帝即位,恪遵文帝政策,平定「七國之亂」,解決宗室封王造成尾大不掉的後遺症,在位十六年而崩。文景兩帝行無為而治政策,使得從秦末以來歷經戰亂的社會重新繁榮,百姓樂業,公私富足,史稱「文景之治」。
景帝之後為雄才大略的武帝,武帝外開疆域,內興文治,放棄漢初以來的無為而治政策,提倡儒學,兼採法治以收富強之效。建元六年(前135)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太學設置五經博士和博士弟子員,開啟儒生以儒術為相、封侯之路,影響後代極其深遠。為增加國家財富,武帝鑄造五銖錢以統一貨幣的發行,行鹽鐵專賣,置均輸平準之官以平抑物價。對外方面,武帝北伐匈奴,南討百越,東征朝鮮,西通異域,國威遠播。其中張騫通西域促進中西文化交流,佛教也藉著絲路東傳。
武帝之後為昭帝,由大臣霍光輔政,以輕徭薄賦,寧邊息民為主,恢復武帝時代大力開邊造成的國力耗損。其後之宣帝生長在民間,深知民間疾苦與吏治得失,在位後勵精圖治,任用賢能,吏治清平,民安其居,形成「昭宣之治」。宣帝之後,歷元、成、哀、平四朝,外戚當權,最後外戚王莽篡漢,建立新朝,西漢亡。
第一章 前言
佛教發源於印度,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後,就在中土生根,經過長期與中國政治、社會、思想、文化等互動,逐漸發展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為顧及本書的讀者有一部分為海外的華人,或許中、港、台三地的讀者對於中國歷史有較深刻的認識,但居住在東南亞等海外的讀者,對於中國歷史的認識或許有加強的必要。因此,本書在適當章節,將對相對應時期的歷史背景做一些說明。
讀者若對中國古代歷史發展已有認識,或對中國古代歷史興趣不大者,建議可略過本章第一節,直接從第二節開始閱讀。
第一節 遠古至西漢時期的歷史概況
...
作者序
自序
目前在臺灣各大學宗教系、佛學系、歷史系所開設「中國佛教史」課程的學校不多,其原因大致有三點:一為人才難覓,不易找到適合任教的師資;二為佛教史研究常被歷史研究者視作邊緣研究,中國佛教史屬非主流課程,容易被忽略;三為缺乏適當的教材,影響教師開課意願。在這三個原因中,缺乏適當的教材是最重要的關鍵。也因大學及研究所未開設「中國佛教史」課程,影響所及為學生對此課程不感興趣,能以中國佛教史撰寫學位論文者更少,佛教史研究在宗教系、佛學系、歷史系所中,一直都屬與冷門的課程。
現代臺灣「中國佛教史」課程較常見參考的教材,有的是參考大陸學者的作品,有的為日人的著作。這些著作或囿於唯物史觀,或內容「見樹不見林」,也有些著作內容豐富,但敘述繁瑣,或各朝代內容繁簡不一,比例分配失當。嚴格說起來,對臺灣學生而言大都不是理想的教材。缺乏適當教材的結果,就是任課教師要花很多的時間備課,必須綜觀各種佛教史論著,經抽絲剝繭的理出頭緒,再去蕪存菁的製作講義,然後教導學生,這種歷程數十年一直沒有改變。
作者在1977年就讀大一時,就對中國佛教史有濃厚的興趣,當時台灣學界對於佛學領域的研究並不熱衷,願意從事佛教史研究者更少,所以在就讀大學時代到服預官役時期,對於佛學、佛教史都是靠自修,缺乏良師益友可以問津切磋。在這六、七年的歲月中,每閱讀史書,如《資治通鑑》、《舊唐書》、《新唐書》、《唐會要》等時,就隨手抄錄在卡片(後抄錄在筆記)上,初期興趣為隋唐佛教。大學畢業後服預官役時期,開始大量閱讀中國近現代佛教史料或著作,二年間抄錄二十餘萬字的卡片及筆記,目前所累積的卡片及筆記約有一百萬字,範圍已包含整個中國佛教史,憑著這些資料先後順利完成碩士論文《會昌法難研究─以佛教為中心》、博士論文《唐代中期的僧伽制度─兼論與其當代社會文化之互動關係》,以及教授升等論文《中國佛教近代法難研究(1898─1937)》。
作者在1984年就讀碩士班二年級時,曾受明復老法師(1914─2005)的啟發與期盼,利用那年暑期的兩、三個月,在台北市吳興街松山寺道安法師(1907─1977)的方丈寮中,與同學賴建成朝夕隨侍在老法師之側,因此機緣而得聆聽老法師開示,從佛教史、佛教藝術、禪學、佛門人物到法師自述生平與治學,無所不談,當時也不忘儘量挖寶,找一些問題向法師請益,在前後三個月的朝夕追隨,與日後數年的親近,培養出治佛教史的格局與氣勢,這是從別的地方學不到的。當時明復法師在中國文化大學佛學研究所(中華佛學研究所前身)、華嚴專宗學院教授中國佛教史,作者趁隨侍之便,曾順理成章的前往華嚴專宗學院旁聽,同時抄寫上課筆記,回到松山寺後再向老法師請益,偶而老法師為照顧後輩,會刻意請假,讓作者前往代課,在代課之前,老法師對於上課內容與進度會諄諄教誨,課後還殷殷垂詢上課情形,然後給予指導,這些往事今仍歷歷在目,師恩難忘。
明復法師的學養,除來自家學淵源外,得力於一生的閱歷及精進的修行、閱讀、研究,無論在世學(如史學、教育學、心理學、藝術理論與方法等)、佛學(如佛教史、佛教藝術、禪學等)方面的成就,均讓人歎為觀止。其佛教史教學,有許多「發人之所未發」,特別強調中國佛教精神的發揚,講中古佛教會提到僧侶的社會福祉事業,如無盡藏院、悲田坊、養病坊、普通院等,是大乘菩薩道精神的發揚;對於佛教在中國影響力的式微,除政治因素外,也會從佛教內部做考慮,如禪宗叢林制度原為脫離政治上的羈絆,但未料在馬祖立叢林後不久,其繼任者竟接受官府賜予山林,使得好不容易擺脫官方控制的僧團又返回官府重重的網羅中;另隋唐至兩宋間受宗法制度影響的「子孫廟」,與叢林制度結合,對於中國佛教發展的傷害甚深,少為研究者所注意;僧官制度是佛教的「附骨之疽」,非研究名相變化學者所能知之;民國時期所制定的管理佛教法規,追本溯源,除延續歷代帝王破害佛教政策外,是脫胎於日本在韓國所施行的「寺剎令」等,至今許多觀點仍是空谷跫音。
作者不敏,福報卻大,長期在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任教,先後在研究所開過三次「中國佛教史專題研討」,及大學部開設「中國佛教史」課程,因研究所的性質為延續大學部的基礎,深化課程內容,所以上課時以史料閱讀、問題意識的啟發與討論為主,無法如大學部一樣,有系統且從基礎的內容教起。為彌補經驗不足,作者在近二十多年間,先後於「福嚴佛學院」、「壹同寺女眾佛學院」、「佛教弘誓學院」、「華梵蓮華佛學研究所」、「養諄佛學院」、「圓光佛學研究所」等,開設「中國佛教史」課程;另在2001年時受開印法師之邀,前往馬來西亞沙巴州寂靜禪林,以三天的時間講授「中國佛教史」,以上單位的邀請,讓作者得較學相長、學以致用。本書即是以講授「中國佛教史」時自行編撰的講義改寫而成。
本書主要提供初機學習者入門閱讀之用,所以在撰寫前訂定課程目標與寫作原則,作為寫作時之規範,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課程目標如下:
(一)從佛教與政治、社會、文化等互動關係,以及佛教內部組織的變化,探討中國佛教興衰之跡。
(二)建立佛教史研究方法,奠定日後從事中國佛教史研究的基礎。
(三)學習發掘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寫作原則方面,初步構想如下:
(一)將古籍原典等史料消化,以簡潔的白話文撰寫,儘量減少艱澀的專有名詞,如對重要名詞有加以說明的必要,將以註釋方式處理,以利閱讀。
(二)以建立學子對中國佛教史的整體觀念為考量,敘事不宜太過瑣碎,引文盡量精簡。
(三)在敘述各時代佛教發展之前,先說明時代特色,以及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四)為減輕學生負擔,避免複印盛行,將以自費出版,除少部分致贈讀者,其餘以成本價流通。
在傳統時代,中國佛教史的撰寫具有弘法的目地,往往讚揚本宗,貶抑他宗。現代的中國佛教史撰寫,必須受學術規範,言必有據,必須揚棄許多神話式的傳說。在作者在撰寫前,可以根據主體選擇要表達或強調的內容,撰寫蓮花時,不一定要和汙泥一起撰寫。
本書建議讀者在印順導師(1906─2005)「以佛法研究佛法」的基礎上,利用「三法印」的法則,把握中國佛教的發展軌跡:
一、在事理上:運用「諸法無我」的法則,從史事的因緣和合中探究事情發生的真相,以客觀、中立的態度看待中國佛教的發展,同時拋棄各種意識形態。
二、在事相上:運用「諸行無常」的法則,分析、瞭解事情在時空背景下發展的來龍去脈、流轉變遷。
三、在事用上:運用「涅槃寂靜」的法則,歷史具有借鑑的作用,以過去歷史當作前車之鑑,後車不忘前車之跡。
本書由上課講義改寫而成,所參考之論著或引用他人之論點並未全數隨文註出,有些是因年代久遠,已無記憶,另一原因為本書屬於教科書性質,而非有意抄襲。在內容方面,受限於上課時數,教學主題無法面面俱到。始料未及之事為在改寫過程中遭遇到此生最大的厄運,先是無預警的急性心肌梗塞,又在進行心導管手術前夕發現罹患大腸癌四期,癌細胞已擴散開來,住院治療與複診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身心的疲憊使得進度嚴重落後,無奈之下,只能決定減少改寫的幅度,一切以如期出版為優先目標,若世緣已盡,則本書將是紀念版;世緣未盡,日後將再出增訂版以充實內容。
長年受惠於佛法的薰習,深知世間因緣法則,從乍聽罹患癌症至今,心情仍十分平靜,若世緣已盡期盼往生兜率天彌勒內院,追隨慈氏菩薩學習;若世緣未盡則將更珍惜時間,多從事利益眾生之事業,將此深心奉塵剎以報佛恩。
2022年8月2日(住院前一天)
於玄奘大學漢學研究中心
自序
目前在臺灣各大學宗教系、佛學系、歷史系所開設「中國佛教史」課程的學校不多,其原因大致有三點:一為人才難覓,不易找到適合任教的師資;二為佛教史研究常被歷史研究者視作邊緣研究,中國佛教史屬非主流課程,容易被忽略;三為缺乏適當的教材,影響教師開課意願。在這三個原因中,缺乏適當的教材是最重要的關鍵。也因大學及研究所未開設「中國佛教史」課程,影響所及為學生對此課程不感興趣,能以中國佛教史撰寫學位論文者更少,佛教史研究在宗教系、佛學系、歷史系所中,一直都屬與冷門的課程。
現代臺灣「中國佛教史」課程較常...
目錄
目次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遠古至西漢時期的歷史概況
第二節 佛教傳入中國前的信仰狀況
第二章 佛教初傳中國
第一節 佛教東傳的路線與時間
第二節 東漢時期的佛教
第三章 魏晉時期的佛教
第一節 三國時期的佛教
第二節 東晉與十六國的佛教
第三節 道安、慧遠之僧團及佛教結社
第四節 譯場與佛經的翻譯
第四章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
第一節 魏晉清談
第二節 六家七宗
第三節 三教論諍
第四節 政教衝突下的法難
第五章 中古時期佛教諸面向
第一節 從俗講到變文
第二節 佛教與社會福利
第三節 西行求法
第六章 隋代的佛教
第一節 文帝、煬帝的宗教政策
第二節 義學發展與宗派成立
第三節 譯經與佛典目錄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
第一節 唐代的帝王與佛教
第二節 僧政管理
第三節 安史之亂對中晚唐佛教的影響
第四節 叢林制度的建立
第八章 會昌法難
第一節 法難的原因
第二節 法難始末
第三節 法難下僧侶的志節行操
第四節 法難的影響
第九章 五代十國的佛教
第一節 五代時期北方佛教記事
第二節 限制佛教發展的禁令與後周世宗法難
第三節 十國的佛教發展
第四節 禪門五家
第十章 宋代的佛教
第一節 宋代佛教發展
第二節 佛教著述概況
第三節 宋儒與佛教
第四節 佛教的宗派
第十一章 遼代的佛教
第一節 遼代佛教的發展
第二節 佛教組織與義學發展
第三節 遼代的刻經
第十二章 金代的佛教
第一節 金代佛教的發展金刻大藏經
第二節 金代佛教制度與
第三節 佛教的宗派
第十三章 元代的佛教
第一節 蒙古人入主中原前的佛教
第二節 元朝建立後的的佛教發展
第三節 佛教的宗派
第十四章 明代的佛教
第一節 明代佛教的發展
第二節 藏傳佛教在明代
第三節 佛教的宗派
第四節 明代的秘密宗教
第五節 明末四大師
第十五章 清代的佛教(上)
第一節 清初的佛教
第二節 白蓮教之亂對佛教的影響
第三節 太平天國之亂對佛教的影響
第十六章 清代的佛教(下)
第一節 唯識學說的復興
第二節 廟產興學與中國佛教近代化
第三節 佛教的宗派
目次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遠古至西漢時期的歷史概況
第二節 佛教傳入中國前的信仰狀況
第二章 佛教初傳中國
第一節 佛教東傳的路線與時間
第二節 東漢時期的佛教
第三章 魏晉時期的佛教
第一節 三國時期的佛教
第二節 東晉與十六國的佛教
第三節 道安、慧遠之僧團及佛教結社
第四節 譯場與佛經的翻譯
第四章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
第一節 魏晉清談
第二節 六家七宗
第三節 三教論諍
第四節 政教衝突下的法難
第五章 中古時期佛教諸面向
第一節 從俗講到變文
第二節 佛教與社會福利
第三節 西行求法
第六章 隋代的佛教...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