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跑馬燈上的社會案件,你記得多少?
那些意外亡故的人生百態,是他的工作日常。
他有如拼圖者,協助檢方拼湊真相、替家屬拾回遺憾,
提醒你我,那些被遺忘的社會角落。楊敏昇,一個有點「特別」的法醫。
他協助檢方調查各類有爭議的刑事案件,甚至幫面目全非的遺體進行修復。
很多人說他是佛心來著,但他認為自己就是個平凡的大叔。
他既不會通靈、也沒被託過夢,只是比普通人更直接地面對最真實的社會現場。
對一般人而言,或許只是晃眼而過的社會新聞,
但對家屬來說,卻是他們一輩子難以抹滅的傷痛。
楊法醫用一篇篇真實的案例故事,道出社會中的各種生離死別、悲歡離合……
渴望有個家的青年,跑到戶政事務所上吊;愛女心切的父親卻親手悶死了自己的女兒;
失蹤14年的妹妹,再相見時已是白骨;年幼的女孩眼睜睜看著爸爸與哥哥被土石流淹沒;
移工來台賺錢意外身亡,家人只能隔著6吋的手機螢幕瞻仰遺容……
那些曾經轟動一時的命案,在鎂光燈熄滅之後究竟發生什麼事?
那些被大眾所忽略的事件,是不是真的一點也不需要我們關心?
他以第一線專業人員的眼光,寫出日復一日的意外亡故,
用科學的態度、人文的思考來解釋何謂生命、何謂死亡,
期盼在新聞跑馬燈閃爍而過的每一天,提醒你我用不同角度體悟人生,珍惜所有。
作者簡介:
楊敏昇
◆ 新竹地檢署法醫
◆ CRT遺體修復團隊顧問
◆ 玄奘大學/元培醫大兼任助理教授
出身自司法人員家庭,原本攻讀放射、醫檢領域,最後卻「不務正業」改拿解剖刀,協助法醫研究所和檢察署調查各類爭議案件死者的死因,甚至成立遺體修復團隊,替死者維持生前的美好面容;也因此,旁人總說他很「特別」,但他卻說自己只是個站在不同角度看生死的平凡大叔,但這一看,就看了20年。曾協助處理921大地震、國華航空空難、陸軍空騎旅空難等大事件,也是台灣殯葬改革推手之一。著有《遺體處理學》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裴起林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國防部法醫中心顧問
──特別推薦
陳雲南平安恩慈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釋昭慧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專文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名人推薦:裴起林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國防部法醫中心顧問
──特別推薦
陳雲南平安恩慈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釋昭慧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專文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章節試閱
◎歐吉桑教會我的事
那個身影,有些駝背的靠坐在法醫室門口的椅子,層層疊疊的資料就擱在手邊,遠看像是做足準備的律師,氣勢如虹的要和你來場生死辯。
已經過一個多月了吧?
確切的日期早已被厚厚的公事覆蓋,但被歐吉桑緊抓,激動盤問的畫面揮之不去。
歐吉桑的兒子陳同學是個聽話的乖孩子,品學兼優,退伍前就應徵上著名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待遇優渥,前途一片看好,大學老師驕傲地為他在台北舉辦一場慶祝會,慶祝退伍也慶祝似錦前程。
聚餐結束時夜已深,陳同學開心的與大夥告別後驅車回新竹;凌晨三點鐘,擔心夜歸會吵醒酣睡中的父母,因此轉了個大彎,準備繞去南寮海邊待著,計畫天亮後回家,再與剛起床的父母道早安。
然而,一個轉彎,意外緊接發生,陳同學在產業道路上與對向來車對撞,對方是為了生活必須趕早市的菜販,兩個鄰居同車,行駛在如常的生活作息上。
這場車禍,為三個平凡家庭迎來悲痛的無常。
趕到地檢署時,三方家屬哭喊,指責對方不是,愁雲慘霧罩頂。在還沒有酒駕罰則的年代,車禍對錯的衡量較為相對,在車流量大的產業道路,酒駕那方刑責就會重一點。為了公平起見,我要求三方都抽血檢驗,明顯的,陳同學酒駕,兩位菜販沒有酒精反應,且幸運的,一位菜販存活下來。
正當我因為其中一位菜販的消息稍微鬆一口氣時,突然,有人使勁地抓住我―是陳同學的父親。歐吉桑力道大得像要把我靈魂搖晃出來,嚴刑拷打的審問。
「打死我都不信,我兒子這麼優秀怎麼可能喝酒開車?他從來不喝酒啊!」歐吉桑歇斯底里喊著。
但科學證據是一記熱辣的耳光,陳同學身上就是驗出一點酒精反應,檢察官詢問過昨晚聚餐的同學老師們,他們止不住眼淚,自責地承認,確實因為氣氛熱烈而勸了幾杯酒。
「楊法醫,一定搞錯了吧?我兒子很乖的,怎麼可能酒駕?」歐吉桑的情緒由激動轉為疲軟。我明白那不是問句,而是化為文字的哭嚎。我只能沉默地站在一旁,讓歐吉桑的第二次審問慢慢消失在空氣中。
處理完陳同學後事後,歐吉桑開始每天到地檢署報到,風雨無阻地坐在法醫室外的椅子上,顯然是針對我而來。
第一天看見這個情況,不免心跳加速,提高警戒,沿著牆壁慢慢接近:「阿伯您好,請問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我禮貌性的問候,也不忘衡量能夠逃跑的距離,以備不時之需。
「楊法醫你好你好,辛苦你了。」歐吉桑臉上堆滿笑容,客氣地和我握手說:「沒事,我就來這邊看看,不打擾,你忙。」
連續幾天早上,歐吉桑都是笑笑地打過招呼,就靜靜地坐在門口。
雖然我毫髮無傷,卻無法停止模擬遭到歐吉桑攻擊的各種情況……他是不是會拿硫酸潑我?還是會拿短刀刺殺我?每天戒慎恐懼,甚至有幾天和母親借了護腰,偷偷綁在腰上,想著:若被刺殺,應該還能起保護作用吧?
我猜不透歐吉桑的下一步,歐吉桑又安靜得像宇宙,只是穩穩盤踞在地檢署的一角,我們就這樣諜對諜的過了幾個星期。
大約一個月後,一天早上,歐吉桑拿了一些資料敲敲辦公室的門:
「楊法醫,不好意思能不能請教一下?」
也許是因為連日來相安無事,原先的戒心消失,已把歐吉桑的存在當成辦公生活的一部分。
「沒問題,請進請進。」
「是這樣的,我看這份資料,它有提到大體有可能在幾個小時內,因為一些原因而釋放出一點類似酒精的成分,所以我在想,我兒子那個一點點的酒精成分是不是這樣來的?」歐吉桑清了嗓子慢慢地說。
原來,歐吉桑每天都坐在門口讀資料,等待論點充分時再找我討論。
有點心疼,這個與我父親年紀相當的老人家,深陷在兒子的死亡無法自拔,想在百分之九十九已確認的事實中,找到百分之一的翻盤機會,證明他的兒子純潔如初,滴酒不沾。
也許不捨驅使我與歐吉桑親近,時而請他寬心,也與他討論大體的各種可能性,但我心裡清楚,陳同學體內的酒精不是任何大體產生的變化,就是生前的那幾杯酒。
幾次討論後,歐吉桑像是吃了顆定心丸,對自己翻盤的勝算萌生信心,再也沒到地檢署報到。
車禍的訴訟很漫長,偶爾到法院開庭時,會遇見歐吉桑正要出庭,我們短暫寒暄後各自忙碌。一次又在法院偶遇,歐吉桑興高彩烈地跑來:
「楊法醫,我跟你說我又找到新的證據了!我去請教清大的教授,他說大體的變化有可能會有產生某種成分……」
雖然歐吉桑精神抖擻地講述一切新發現,但我明顯感覺到歐吉桑的衰老,他銀色的髮絲在燈光下閃閃發亮,臉上即便是笑著的,眉心間的皺摺也沒有鬆開的跡象……
「白頭髮怎麼變那麼多?」我問。歐吉桑報以沉靜的微笑:「沒關係,老了就是會有白頭髮。」歐吉桑低著頭沉默一會,像是在搜尋適當的字眼,接續我像家人般的關懷。
「楊法醫,我不是為了錢,是希望給我兒子還個公道,我相信我兒子開車很小心,一定是他撞我們的。」歐吉桑吸了一口氣,聲音中帶著無力。
頓時,我腦海閃過職涯中所有的檢驗細節,我擅長與死亡對話,找到證據,釐清死者生前最後的遭遇;但若有緣分,該怎麼協助活在死亡陰影下的家屬?雖然輔導家屬並非法醫的職責,只是,自從歐吉桑抱著層疊資料闖進我的辦公日常,他早就在我生命留下深深印記了。
快速掃描歐吉桑的身影,歐吉桑的眼神透著堅決,卻看不見生的氣息。如果頭頂覆蓋的一片銀白是證據,也只是歐吉桑心靈死去的軌跡。我努力抑制想掉淚的衝動,歐吉桑卻簡單揮揮手,走進法庭。
那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
兩年後的一天,我一如往常忙碌於鑑定文件埋首公文。地檢署的學弟突然進我辦公室,如鯁在喉。
「發生什麼事?」我小心試探。
「學長請過來一下。」學弟面色凝重地走出辦公室,我忐忑不安地跟了過去。
「學長,你記得以前常常來找你的歐吉桑嗎?」
我下意識地往角落的椅子一看,「記得,怎麼回事?」
「我今天驗到他。他心肌梗塞,猝死在家,研判可能是積勞成疾。」
據家屬所說,歐吉桑生前的每一天都在懊悔,懊悔自己找不到有力證據為兒子平反,短短兩年間,黑髮已全變白髮……我靜靜地聽著學弟轉述,巨大的悲傷從心底湧出,恍惚中,我好像看見歐吉桑抱著成疊的資料對我揮手,陽光灑在銀白的髮絲,發出雪亮光芒,歐吉桑沉靜地笑著。
與生命的自我對話
日後,因為教授生命教育的緣故,我時常舉歐吉桑的例子,希望學生們能同感於這份珍貴的生命啟示。學生在上完我的課時,都會給我不錯的教學回饋,例如:「老師,如果我爸爸像你一樣該有多好」「謝謝老師總是能有溝通的空間」,收到這些回饋時,我反而會嚴肅地跟學生講:「你們這些小孩,從現在開始要學會對家人好,你們這些人每個禮拜來聽我嘮叨,還這麼感激我,可是我講的話和你們的父母沒有兩樣。」
年少時總會嫌父母管太多很煩,可是一旦出事,無條件為自己奔波的就只有父母。每當接觸到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案子,有的為孩子心碎到遍體麟傷,有的為孩子散盡家財……這些父母都會讓我想起歐吉桑。
也不曉得學生們能夠聽進多少耳提面命,但我從歐吉桑的經歷中學會愛惜父母的關懷──因為父母的愛,真的是這世上最珍貴的禮物。
◎歐吉桑教會我的事
那個身影,有些駝背的靠坐在法醫室門口的椅子,層層疊疊的資料就擱在手邊,遠看像是做足準備的律師,氣勢如虹的要和你來場生死辯。
已經過一個多月了吧?
確切的日期早已被厚厚的公事覆蓋,但被歐吉桑緊抓,激動盤問的畫面揮之不去。
歐吉桑的兒子陳同學是個聽話的乖孩子,品學兼優,退伍前就應徵上著名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待遇優渥,前途一片看好,大學老師驕傲地為他在台北舉辦一場慶祝會,慶祝退伍也慶祝似錦前程。
聚餐結束時夜已深,陳同學開心的與大夥告別後驅車回新竹;凌晨三點鐘,擔心夜歸會吵醒酣...
作者序
正因為平凡,才能看見不平凡
長庚醫學院(現在的長庚大學)畢業後,我並沒有因為所學專業留在醫院,反而選擇兒時的夢想「當教師」,27歲站在大學講堂意氣風發,深信努力絕對可以讓我從助教、講師一路順暢到教授,甚至想像這輩子也將終老校園。但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當時正逢全國老法醫大退潮,喚醒內心深處的柯南與福爾摩斯之夢,基於對科學辦案的憧憬,引領我走入法醫世界中。
回顧法醫之路,說實話的有點像是從「夢幻」到「誤上賊船」。第一次拜訪石台平法醫時,被他領到台中殯儀館觀摩解剖,首次與屍體近距離接觸,死者是被丈夫謀殺分屍的婦人及黑道仇殺的大哥,死狀淒慘、令人當場腿軟的屍首,當時解剖完後,就對著垃圾桶裡面狂吐!沒想到石老師非但未取笑我,反而讚我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聽到老師這麼說,心中還暗讚自己的「資質」,但考上後才從學長們口中得知,原來為彌補法醫人才荒,他都是如此鼓勵報考者。
法醫工作對我及家人都是一種挑戰,畢竟面對活人及死人的感受不同,猶記初期家母甚至要我別在親友喜宴上暢談自己的職業,避免觸人霉頭。雖然說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程,但以國人的感受,體驗「生」要比面對「死」來得自然與樂意,尤其處理遺體的過程中,還需面對家屬的悲慟與無助,即使已有20年工作經驗,還是會常常久久難以釋懷。
讀長庚醫學院時,本想留校念研究所,有位老師對我說:「敏昇,長庚雖然是個不錯的學校,可是系上的老師早已熟悉,想在這畢業絕非難事,但何不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呢?相信會是另一種成長與學習!」謝謝當年老師的提醒,讓我放棄「醫學」改切入「人文」,促成現在不一樣的人生。
醫學跟科技一樣,是1(生)與0(死)的概念,想法較去繁就簡;而人文卻不同,往往沒有對與錯,與其說是「無中生有」,還不如說是「上下無限延伸,左右無限寬廣。」正因為接觸了人文,讓我在無限寬廣的領域中體驗更加深遠,對未來充滿著無限可能的夢想。
我是法醫,很多人納悶我何以從事遺體修復工作,在一般人認為,不管是法醫或殯葬,多少是種神秘、甚至帶有隱晦性質的行業,有人說:「如果有一種工作是別人不願意做,而你卻樂在其中,那你一定是佛祖派來的,派來為眾生服務的。」我們雖沒有這麼偉大,甚至跟上班族與服務生一樣,都僅是一種正當職業,只是,遺體處理的專業人員,須有過人的膽識與理性,及善體人意的耐心而已。
很幸運正當國內殯葬風起雲湧的年代,我正念研究所,得到許多教授教誨指導。或許是身為法醫,對遺體有一定的熟悉與專業,進而受邀進入殯葬改革的行列,當年四處演講,台下坐了別於以往的聽眾群,除身穿黑衣服、腳踩藍白拖、大口嚼檳榔外,更會不時提出種種無厘頭的問題,對他們的印象只能用「好特別」來形容。隨著時間相處,越能體會其辛勞與純真,雖然是一群跑江湖顧溫飽的殯葬人,眼中卻仍充滿著對知識、教育的熱忱與渴望,所以我也意外得到一群另類求知若渴的好學生。
處理的是死人,面對的卻是極度哀傷的活人,能讓家屬在淒苦中重獲「笑顏」,就是我工作的動力。幾年前,組織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希望本著「仁義」為出發點,而以「非盈利」為目的,無論是傳統殯葬業、大集團或海外團體,只要符合公平正義的需要者,我都樂意前往交流與分享,因為「遺體修復」對我而言不僅是種挑戰,更是一份對生命的使命與對社會的回饋。
感謝三位老長官的推薦序,因為有您們,才讓我的拙作予以完整:
裴起林法醫是我的啟蒙老師之一,嚴格算是「師公」了,「北楊(日松)南裴(起林)」可見國人對他的敬重,法醫生涯常受他教誨與鼓勵,二十多年來一直擔任我的心靈導師;陳雲南檢察長被稱為「最牛發言人」,更是公職中最敬佩的長官,做事一板一眼,操守好,又廉潔自愛,深受同仁的敬愛,雖已退休卻很懷念他的精神;釋昭慧院長在學術界有崇高的地位,跟大師的緣分很特別,除了是長期大學兼課的主管,也是升等助理教授時的裁判長,最特別的是從學生時代就是她的小粉絲。
漫長二十年法醫生涯,驚覺自己其實是如此平凡;但也因為平凡才有機會,有了機會才有再進步的空間,繼而從中看到更多的不平凡!
願將此書獻給所有關心與愛護本人的親友們,各位的愛相隨才是提筆本書的動力與勇氣!
楊敏昇 2019/03/31午夜
正因為平凡,才能看見不平凡
長庚醫學院(現在的長庚大學)畢業後,我並沒有因為所學專業留在醫院,反而選擇兒時的夢想「當教師」,27歲站在大學講堂意氣風發,深信努力絕對可以讓我從助教、講師一路順暢到教授,甚至想像這輩子也將終老校園。但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當時正逢全國老法醫大退潮,喚醒內心深處的柯南與福爾摩斯之夢,基於對科學辦案的憧憬,引領我走入法醫世界中。
回顧法醫之路,說實話的有點像是從「夢幻」到「誤上賊船」。第一次拜訪石台平法醫時,被他領到台中殯儀館觀摩解剖,首次與屍體近距離接觸,死者是被丈夫...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壹踏上理解生命之路
01 在人生的道路管了一個大彎
02 法醫「先修班」
03 必經的震撼教育
04 踏上理解生命之路
05 從生死學到遺體修復
06只信緣分,不信鬼神
貳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
01 天秤的兩端
02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03女兒,我不想忘記妳
04 人倫悲劇
05 是誰害的
06 阿良
07 像我這樣的人
08 妳的樣子
09 高材生的命案
叁生命所不能承受之輕
01 歐吉桑教會我的事
02 6吋悲傷
03 我想有個家
04 變成兇宅
05 921大地震
06 601旅空難事件
07 走了14年,回家的路
08 養在籠子裡的貓
09 沒說再見的離別
10 活著
11 家的樣子
推薦序
自序
壹踏上理解生命之路
01 在人生的道路管了一個大彎
02 法醫「先修班」
03 必經的震撼教育
04 踏上理解生命之路
05 從生死學到遺體修復
06只信緣分,不信鬼神
貳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
01 天秤的兩端
02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03女兒,我不想忘記妳
04 人倫悲劇
05 是誰害的
06 阿良
07 像我這樣的人
08 妳的樣子
09 高材生的命案
叁生命所不能承受之輕
01 歐吉桑教會我的事
02 6吋悲傷
03 我想有個家
04 變成兇宅
05 921大地震
06 601旅空難事件
07 走了14年,回家的路
08 養在籠子裡的貓
09...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