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香港人寫的向非內地人介紹中國內地社會文化與時尚生態種種的書,還是不錯的。當然,對內地讀者而言,單薄了些,個別評論可能有些意思:“在中國的60年代人,並沒有跟上一代有決裂的成長經驗。60年代人如今40多歲,實力派大多在政府架構外工作,在私人企業中發揮影響力,因為他們正努力趕上時代的尖端,充當中國走向資本化的第一代。所以,這班60年代精英是不會走向政府的,他們通常會成為中國第一代民企老闆、白領精英、專業人士,進佔中國商界的頭位。60年代人如果當上政府決策者,也不過是過渡角色。真正因為成長背景或文化差異而呈現出不同的執政視野的,將會是70年代後至80年代生的一代。那就是‘新新人類’掌管的中國,到時,或者要叫‘新新新中國’。”
作者簡介:
李照興,香港文化評論人,影評人,作家、出版人,現常駐中國內地從書雜誌出版,經常往返北、上海、廣州及香港各城市。新一代城市觀察代表人物,堅持以國際城市人的眼光分析、拆解城市的各種愛恨交纏。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傳播藝術系畢業,專注文化研究。遊歷南北美洲及亞歐多國超過一百個城市,強調以批判理論作工具,遊走城市為實驗,探索理想文明城市生活之出路。曾任編輯、記者及電台節目主持人,香港大學通識課程客席講師(教授香港普及文化),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客席講師(教授創意寫作)。亦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編輯及釜山電影節評審。擅寫有關城市宅問、文化現象及性意識等各種流行文化觀察和電影評論,文章見於香港《明報》、《經濟H報》、《文化現場》、《號外》、內地《週末畫報》、 《新視線》,《新京報》、《南方都市報》、《時尚旅遊》等。近年來尤關注中國城市觀察、書寫與拍攝,追捕中國最新潮流脈搏。曾出版剖析男子成長心態之結集《男人那東西》,小說《香港酷酷》,評論集《香港後摩登》;主編《香港10l:愛恨香港的101個理由》、《裙情洶湧》,《經典200:最佳華語電影二百部》、《上海101:尋找上海的101個理由》、《王家衛的映畫世界》等書籍。其中,《香港101》奠定香港城市書寫新風潮,掀起集體回憶及香港身份認同話題。 《王家衛的映畫世界》則為現今華文界最完整的王家衛電影藝術評論範本。 《香港後摩登》率先引入城市浪游者的理論框架,應用於當代中國城市觀察。在知名刊物《週末畫報》城市版任總監期間,策劃大量有關城市現象的話題性專題,引領中國城市刊物新方向。 《潮爆中國》為當下中國城市文化新舊碰撞中的親歷記錄和冷峻分析。作者熱情投入,冷靜書寫,試圖開闢中國城市書寫的新風氣。隨此書面來的,是李照興任導演、有關北京城市變化及新一代生活觀的假紀錄真虛構電影《潮爆北京》。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馬傑偉,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照興在潮爆中國的現場,不是隔岸觀火地進行所謂文化觀察,或者用二手資料大做文章;而是像戰地記者一樣,參與城市媒體的核心。”
毛尖,上海作家:“在內地很多城市已遊蕩經年。他隨身帶著的香港卻歷久彌新,這種感覺在《潮爆中國》中變得清晰、銳利、憂傷。”
紀曉華,香港食客:“李照興從來沒有“理性”地生活,永遠帶有冒險家的精神心態,從“浪漫主義”角度去探索新奇的事物,由文化生活到電影,再下一城宏觀中國。”
師永剛,出版人:“一本香港人撰寫的中國潮流筆記,一個獨特視角下的中國新潮景象。”
陳冠中:香港作家:“無論寫的是大膽新人類、地下電影還是宏偉地標,書中描述的中國城市生活,叫人羨慕,好奇,甚至害怕。”
沈宏非,資深媒體人:“中國時尚潮流當代史的第一現場,第二性徵,第三人稱,第四維度。”
湯禎兆,香港文化評論家:“李照興所有舉重若輕的中國觀察,背後均傷痕斑斑,一切文化人瀟灑浪蕩的想像都不過爾爾。”
南方朔,台灣評論家:“認識中國不可不看的一本書。開啟新香港論述。”
駱以軍,台灣作家:“魔幻神州的探險先行者。”
梁文道,香港文化評論家:“我們'最後一代香港文化人'可以做的,就是走出香港,然後為接下來的第一代在香港出生的中國文化人”指路,讓他們發現香港以外,世界很大。 ”
傅月庵,台灣編輯、作家:“中國正往何處去他可以告訴你!”
廖偉棠,香港作家:“李照興選擇的這種姿態有點班雅明的作派,於是他的中國觀察筆記充滿了好奇心同時又帶著日錄學家的一板一眼,鉅細無遺。”
潘國靈,香港作家:“在我們友儕間,李照興一早已作為使者般,將浪游者的版圖延伸,身體力行,用腳用單車穿梭於神州大地,冷眼旁觀或酒酣耳熱地細數他日擊的魔幻都市。”
2009
卡爾維諾說:“每次說著一個城市,我們就失去一個城市。”
李照興說:“對城市的每一次書寫,到最終都只淪為虛構。”
中國一切都在變化,李照興緊緊跟隨這個國家最超速廣泛的城市發展,聚焦中國,解讀中國,試圖建立一套觀測並關注這全新國度的框架。當中的新價值、新人類、新建築、新地標、新關係、新時尚、新語言,在這片既古老又全新的國土,熟悉又陌生的山河,傳統又入潮的國家,我們稱之為:“新新中國”。
這筆記是一次對城市的貼身觀察,它記錄了在宏偉的大進軍之下,我們城市真切的新生活現況。這是一本寫給今天的回憶錄,因為它筆下的時人物誌,在你閱讀的這一刻,已經改變或者消失。
請別把它看作是一場隱喻的狂歡。書中敘述的,可能荒誕、坎普、誇張,但不離某一時刻的真實。這記錄的新現像是如此激盪,有時偉大,有時可笑,通常振奮人心,更多惹人想像,並啟發我們去重新思考真正的城市生活為何。書中討論的無論是差品味抑或好創意,歸根結底,都是源於一份熱愛城市的激情。
名人推薦:馬傑偉,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照興在潮爆中國的現場,不是隔岸觀火地進行所謂文化觀察,或者用二手資料大做文章;而是像戰地記者一樣,參與城市媒體的核心。”
毛尖,上海作家:“在內地很多城市已遊蕩經年。他隨身帶著的香港卻歷久彌新,這種感覺在《潮爆中國》中變得清晰、銳利、憂傷。”
紀曉華,香港食客:“李照興從來沒有“理性”地生活,永遠帶有冒險家的精神心態,從“浪漫主義”角度去探索新奇的事物,由文化生活到電影,再下一城宏觀中國。”
師永剛,出版人:“一本香港人撰寫的中國潮流筆...
章節試閱
序最後一代香港文化人的告白 梁文道
在香港政府2007年頒布的財政預算案裡頭,我找到沒有人留意的《創意經濟》這一節,總共只有兩小段,其中第一段有一句非常令人感慨的話:“香港在創意經濟的多個範疇都居於區內領先地位”。但願這句話不是財政司曾俊華先生自己寫的,因為它就像威尼斯宣稱自己是今日的世界貿易中心一樣好笑。的確,香港曾經是區域內的創意經濟龍頭;同樣地,威尼斯也曾經是13 世紀的世界貿易重鎮。
對於不想看太多文字的讀者,我可以用一個最現成的例子來說明我的意思。當年張國榮與梅艷芳先後逝世的時候,內地媒體報導的聲勢之浩大絲毫不遜於香港。最近的“藝人自拍事件”同樣也成了全國話題,只是你會在內地的網絡論壇上看到有人留下這樣的問題:“其實阿嬌到底是誰呀?我不大弄得清Twins 那兩個人的分別。”周星馳的近作《長江七號》令很多人感到星爺不再屬於香港,其實在其漸漸喪失港味的內容之外,我們更應該看到周星馳的電影製作從幕後到台前終於會有徹底離開香港的一日。從前只有在香港演藝圈混不下去的人才會北上,如今的情勢正演變為只有混得好的人才能殺出香港。
然後我又在第二段看到這樣的一句話:“去年11 月,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率領本港的創意產業代表團訪問上海,參加一個國際性的創意產業展覽,為業界拓展內地市場。”那次活動在號稱“上海牛棚”的“1933 老場坊”舉行,恰巧我也在,還碰到不少朋友,有的做設計,有的做建築,還有的做戲劇經紀人。但他們不是被馬局長率領上來的,而是早已在內地打下江山,如今以內地代表身份出現的香港人。甚至連活化“1933 老場坊”這座古蹟的搞手也是香港人。當時我問馬時亨:“你說怎麼辦呢?一大批香港精英都走了。”他答道:“放心,他們會回來的。”回來?回來養老嗎?
10 年前,榮念曾、胡恩威、陳雲和我大概是最早在報刊建議新成立的特區政府要注重創意產業的人,然後又在海峽兩岸和他們的官商學界討論這個當時還算新生的概念,那時不少內地官員只覺得這個念頭很有趣。 10 年後,從北京到深圳,不只出現了大批專責文化創意產業的單位,甚至還有近百個“1933 老場坊”這類的創意產業園區。而本來在觀念上最領先的香港,現在則有這兩段財政預算案上含意可疑的文字。
他們會回來?他們為甚麼要回來呢?直到今日,你都沒辦法在無線電視上看見香港最出色的音樂錄像導演的作品,因為無線電視不願意再花一筆錢向唱片公司購入版權,它寧願用自己的導演以最低廉的成本再製作一個專供電視播出的版本。香港每年耗用在文化上的公款超過20 億港幣,其中有多少流向藝術家?又有多少成了公務員薪金呢?你去替香港中央圖書館做一場講座,車馬費不過千元;要是在上海圖書館,“勞務費”起碼是5,000 元人民幣。曾經有朋友替任職機構尋覓一群本地藝術家工作,一個官方的人物居然告訴他:“不用給他們太多錢,他們有創作機會就夠開心了。”我不知道香港的編劇酬勞特低是否也是這個理由。在香港從事創作就真的要賤到這個地步嗎?
我不敢像林夕一樣建議政府出錢扶助流行音樂產業,我也怕被人罵,我們都不敢犯下叫政府偏離不干預政策的錯誤(其實林夕只是說要建一座音樂博物館)。不,我不想政府再做甚麼了,因為一切都已經太遲。就像珠三角各個港口快要取代香港了,港珠澳大橋才打算上馬一樣。
我不怕香港人才流失,我只怕沒有人要來香港。創意產業靠的主要就是人,而這些人,無論是第一線的導演和設計師,還是在後面厚植土壤的藝術家文化人,都很講究環境。這個環境必須開放包容、多元刺激,有很多和自己一樣的人溝通競爭,有很多不一樣的事情每天發生。香港是這樣的地方嗎?我們不要再騙自己,說甚麼香港是個很多元化的大都會了。香港就算不是一個部落社會,也是一個高度同質化的大眾社會(Mass Society)。大部分的本地華商居民其實都相像,我們喜歡的東西是一樣的,我們思考的方式是相同的。所以我們的電視有慣性收視,我們的周刊長得都一樣。從前搞文學的人辦垮了雜誌就說香港市場小人口少,700 萬人真的很少嗎?比起北歐國家要少很多嗎?光是在紐約,《紐約客》雜誌的訂戶大概就有16 萬,同類的刊物要是在香港又會有甚麼命運呢?香港的人口比諸紐約又如何?這其實是一個只有主流沒有分眾,贏者全贏輸者全輸的城市。
一個良好的創意環境就算給不了太多的錢,至少要給人尊重。北京的報紙評選年度十大人物,作家和藝術家居然佔去一半;在香港當作家要受人重視,或許就得賣燕窩廣告。
再說我所熟悉的媒體。一個學者能憑在中央電視台連續每週地講《史記》而名揚全國,香港電視台既有“文化味”又受人注意的居然就是《志雲飯局》了。坦白說,最近一年,我不只辭去港台《頭條新聞》,在內地《南方周末》等報刊上發表文章的次數也快要超過香港了,不是為
了那日漸逼近香港的稿費,也不是為了以百萬計的發行量,而是為了一種群體理性討論的氛圍。在那裡,你或許會遭到很多反駁,但你起碼不孤獨,而且真有一種我們能夠改變現實的感覺。在那裡,觀念還是被尊重的,觀念還是有力量的。
如果這番話的酸味太重,講點不扮高深的東西吧。去問問那些不只顧著賭球的球迷,香港市面上最好的中文足球雜誌是哪一本,他們大概會說是《足球周刊》,一本內地出版的雜誌。內地雜誌的種類要比香港多,水平要比香港高,這早已不是秘密了。沒錯,我們擁有言論自由,但是我們怎樣利用這個自由呢?有一天,香港會不會順理成章地成為全國的媒體中心,全國的輿論基地呢?
每當內地傳媒把香港捧成“先鋒城市”,要我介紹領略香港文化風味的必遊地點時,我都會很心虛。你總不能老叫人去看旺角、蘭桂坊、文華酒店、阿麥書房和藝術中心吧。看看李照興這本新著吧,你就會發現原來廈門有愈來愈多的“樂活族”開了自己的咖啡小店,雲南有一年一度的搖滾音樂盛會,重慶有一條任人揮灑的塗鴉街…
李照興在序言里以一個十分浪漫的說法去形容我們這些在回歸前出生的人:“最後一代香港人”。我也要用“最後一代香港文化人”去形容我們這群喝《號外》、《年青人周報》和《越界》奶水長大的文化人,以區別開從《城市中國》、《城市畫報》與《新周刊》等內地刊物吸取新知的新一代文藝青年。
終於到了我們這一代該認真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了:走,還是不走?
我不是在抱怨甚麼,我不怨怪政府,不怨怪商家,更不怨怪我深愛的香港人,真的。我只是想客觀地描述現實,這個市場的現實,這個社會的現實,如此而已。這麼多年以來,我看許多朋友把工作重心逐漸北遷,從餘力為(覃樟柯的老拍檔)到歐陽應霽,從邁克到劉小康,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了。走,不是因為不感激香港養育我啟蒙我的恩德,而是出道近20年了,我已經沒有甚麼可以再為這個地方付出。我們“最後一代香港文化人”可以做的,就是走出香港,然後為接下來的“第一代在香港出生的中國文化人”指路,讓他們發現香港以外,世界很大。我想,起碼李照興會明白甚至同意我的意思。
序最後一代香港文化人的告白 梁文道
在香港政府2007年頒布的財政預算案裡頭,我找到沒有人留意的《創意經濟》這一節,總共只有兩小段,其中第一段有一句非常令人感慨的話:“香港在創意經濟的多個範疇都居於區內領先地位”。但願這句話不是財政司曾俊華先生自己寫的,因為它就像威尼斯宣稱自己是今日的世界貿易中心一樣好笑。的確,香港曾經是區域內的創意經濟龍頭;同樣地,威尼斯也曾經是13 世紀的世界貿易重鎮。
對於不想看太多文字的讀者,我可以用一個最現成的例子來說明我的意思。當年張國榮與梅艷芳先後逝世的時候,內地媒...
目錄
推介詞(姓名以筆劃序)
馬傑偉、紀曉華、師永剛、陳冠中、沈宏非、湯禎兆、南方朔、駱以軍、傅月庵、潘國靈
序 最後一代香港文化人的告白梁文道
序 和李照興一起看戲廖偉棠
序 李照興,MadeInHongKong毛尖
緒論 新新中國城市書寫
緒論 後香港進行式
城市·空間
惶惶的威脅——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
建設還是“拆那”中國? ——穿越庫哈斯的巨環看北京
《色,戒》的上海傳說
老房子住得過嗎?
和平傳奇告一段落
爛尾城市爛尾樓
史上最牛釘子戶
中國城市平與凹
我們的時代——城市生活ing
尋找北京城牆下的夢
波希米亞北京2.0版
下一站,南鑼鼓巷
塗鴉中國式
便利店城市的第三空間
到廣州尋根
中國樓盤符號學
未來的未來一城市超限戰
新北京終於可住的理由
大城市的suburb
北京地鐵破界
中國摩天大廈世代
未來建築好話壞話
後奧運想像
2010世博未來城
新新·人類
421制——新新人類的社會現象
新新中國新新人類
世代大戰爭
新中間階層
單孩長大了,應該怎麼愛?
超級男女——新新人類譜系
新新人類私攝影
中國設計新勢力
是時候用電影觀看我們的城市
北海怪獸和創意圈子
超級男女聲——極速教經典
時尚·潮流
生活風尚——最時髦的見聞
由奢侈消費開向社會責任的新富列車
擁抱汽車文明
你迴力飛躍了沒有?
中國離時尚有多遠?
大空間?大創意?
當代中國藝術的未來交接
中國審美復興
享樂體驗——吃喝玩樂新階段
假日時興後園遊
大閘蟹vs小龍蝦
秋遊,到酒莊去!
蘇州的後現代生活
媒體驚奇——時代的矛盾
《大國崛起》的中國語境
內地雜誌IsIn
城市音樂性格
用一個球搶13億眼球
隨時懷舊
我城·我國
跨界回望一對照的可能與不能
打全國聯賽救香港足運
香港電影:忍耐與期待
香港藝術地軸轉移
尋找真正的港式茶餐廳
香港與深圳的最終合併
後記 行者之漫步
推介詞(姓名以筆劃序)
馬傑偉、紀曉華、師永剛、陳冠中、沈宏非、湯禎兆、南方朔、駱以軍、傅月庵、潘國靈
序 最後一代香港文化人的告白梁文道
序 和李照興一起看戲廖偉棠
序 李照興,MadeInHongKong毛尖
緒論 新新中國城市書寫
緒論 後香港進行式
城市·空間
惶惶的威脅——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
建設還是“拆那”中國? ——穿越庫哈斯的巨環看北京
《色,戒》的上海傳說
老房子住得過嗎?
和平傳奇告一段落
爛尾城市爛尾樓
史上最牛釘子戶
中國城市平與凹
我們的時代——城市生...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