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是美國前國務卿、“政壇常青樹”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國問題專著。他以一位資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獨特視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的外交傳統,從圍棋文化與孫子兵法中探尋中國人的戰略思維模式,特別是試圖揭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外交戰略的製定和決策機制,以及對“一邊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機等等重大外交事件來龍去脈的深度解讀。作為歷史的親歷者,基辛格博士還在書中記錄了自己與毛澤東、鄧小平等幾代中國領導人的交往。
本書用世界視角國際眼光,重新解讀中國的過去和未來,凝結了基辛格博士的戰略理論以及對中國問題數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將成為讓世界認識中國、讓中國重新認識自己的一部重量級作品!
作者簡介:
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哈佛大學博士、教授,美國前國務卿,20世紀美國最著名的外交家、國際問題專家,被稱為“美國政壇常青樹”、“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1971年7月,基辛格作為尼克松總統秘密特使訪華,為中美建交開啟了大門,為中美關係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他與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國領導人都有過深入的交往。 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結束越南戰爭的談判,並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其主要著作有《大外交》、《白宮歲月》、《復興年代》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這部重量級著作是基辛格博士幾十年關於中國問題和國際戰略研究的成果總結和智慧精華,對於我們以史為鑑、了解自我,擴大國際視野,推動中美兩國增強互信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袁鵬
本書以詳盡的歷史資料和現實觀察為基礎,審視了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外交,特別是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中美關係的曲折發展,以國家均勢理論和現實主義的視角,分析了中國未來在國際戰略格局中的作用。本書有利於加深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也有助於中國人理解西方世界對中國崛起的態度。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劉建飛
增進相互理解是中美兩國間永恆的課題。 1948年,美國中國學巨擘費正清教授為此目的出版了《美國與中國》。 60多年後,基辛格博士的巨著將幫助美國公眾更好地了解中國,尤其是近三四十年來的中國,中國的對外關係和中美兩國的關係。作者既是國際政治理論方面的大師,又在國際關係的實踐方面運籌帷幄,對中國有著深切的了解,才寫就了這本獨一無二的著作。我們中國讀者則可以從本書提供的豐富材料和這位智者的深邃見解中得到許多啟示,以反觀我們對自己的認識。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陶文釗
媒體推薦:
現在仍在世的人中,對於美國1971年向中國打開大門,以及接下來中國對世界敞開大門,沒有人比基辛格功勞更大了。現在基辛格寫就了《論中國》,內容流暢而迷人,有歷史,有回憶錄,最重要的是對中國外交政策的前提、方法和目標做出了透徹審視。
——《華爾街日報》
極吸引人,言辭犀利……書中通過基辛格與中國幾代領導人親密直接的接觸,給出了一幅中國肖像。全書追溯了中國歷史的各階段和局面……甚至還闡述了中國區別於美國的哲學性差異。
——《紐約時報》
亨利·基辛格不僅是第一位正式出訪中國的美國外交官,而且在此後的40年裡,他陸續出訪中國超過50次。從外交上講,在解釋中國這件事上,基辛格擁有某種特權。現在,這位年近88歲的國際問題專家出版了自己的新書《論中國》,用巨大的篇幅再次講述這一非凡的歷史,並表現出一個西方學者對中國特色毫不掩飾的認可。
——《紐約時報書評》
讓人欲罷不能……在《論中國》中,政治家基辛格根據歷史記錄以及他40年來與中國四代領導人的直接接觸,分析了中國古代與其現代發展軌道的聯繫。這位幫助促成了現代東西方關係的歷史見證者,展示了現在我們正面臨著什麼——既令人不安,又時而充滿希望,並總是引人矚目的局面。
——《芝加哥太陽報》
《論中國》一書中最具深度的見解集中在心理方面,書中論述了可以從數千年曆史中獲取啟發的中國人與只有兩個多世紀歷史可供借鑒的美國人之間的差別。
——《美國新聞周刊》
基辛格的新書《論中國》引人入勝,視角敏銳,時而顯得執拗,不僅講述了他在尼克鬆與中國建交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還試圖說明中國的古代和近代歷史是如何影響了該國的外交政策和對西方的態度。這本書受惠於許多歷史學家的開創性研究,但它對中國的刻畫也源自基辛格對中國幾代領導人近距離的親身了解。
——參考消息《中國的“務實主義”延續至今》
很難將基辛格的新書《論中國》歸類於任何傳統的框架或體裁。這一方面是因為這個有點兒謙遜的標題掩蓋了這本書的雄偉目標,即對中國2500年來的外交和對外政策進行解讀,通過回望過去,來解釋當下。在形式上,這本書也極為特殊,既不全是回憶錄,也不全是專著或自傳;相反,書中既有回憶,也有反思,既有歷史,也有基於直覺的探究。借用時下的一個流行詞,這本書就像一輛“混合動力車”。
——新京報《史景遷:基辛格和中國》
名人推薦:這部重量級著作是基辛格博士幾十年關於中國問題和國際戰略研究的成果總結和智慧精華,對於我們以史為鑑、了解自我,擴大國際視野,推動中美兩國增強互信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袁鵬
本書以詳盡的歷史資料和現實觀察為基礎,審視了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外交,特別是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中美關係的曲折發展,以國家均勢理論和現實主義的視角,分析了中國未來在國際戰略格局中的作用。本書有利於加深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也有助於中國人理解西方世界對中國崛起的態度。
——中央黨校國際...
章節試閱
中西方戰略的差異
中國人是實力政策的出色實踐者,其戰略思想與西方流行的戰略與外交政策截然不同。在漫長的動盪歷史中,中國的統治者認識到,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過分強調對具體事件的完全駕馭有可能會打亂大同世界的平衡。潛在的敵人比比皆是,帝國永遠不可能享有絕對安寧。如果中國註定只能有相對安寧,它同樣暗含相對的不安寧--為此需要對中國的十幾個鄰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它們的歷史和追求的目標與中國迥異。在陷於衝突中時,中國絕少會孤注一擲,而依靠多年形成的戰略思想更符合他們的風格。西方傳統推崇決戰決勝,強調英雄壯舉,而中國的理念強調巧用計謀及迂迴策略,耐心累積相對優勢。
中西方的這一對比反映在兩種文明中流行的棋類上。中國流傳最久的棋是圍棋,它含有戰略包圍的意思。棋盤上橫豎各19條線,對弈開始時棋盤上空無一子。對弈雙方各有180枚子可用,子與子沒有差別。兩位棋手輪流在棋盤任何一點上落子,佔據有利地形,同時設法包圍吃掉對方的子。棋手在棋盤各處同時展開廝殺。棋盤上每落下一子,對弈雙方的實力對比就略有消長,雙方都在實施自己的戰略計劃,並同時應對對手的棋。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結束時,棋盤上雙方的地盤犬牙交錯,一方常常僅佔有微弱的優勢。對於一個外行人,從棋盤上並不總能看出哪一方是贏家。
而國際象棋的目標是全勝,目的是把對手將死,即把對方的王或後逼入絕境,令其走投無路。絕大多數的國際象棋比賽靠消耗對方實力或偶爾靠一著妙手取勝。唯一的另一種可能是雙方握手言和,即雙方均無希望取勝。
如果說國際象棋是決戰決勝,圍棋則是持久戰。國際象棋棋手的目標是大獲全勝,圍棋棋手的目標是積小胜。下國際象棋,棋盤上雙方的實力一目了然,所有棋子均已擺在棋盤上。圍棋棋手不僅要計算棋盤上的子,還要考慮到對手的後勢。下國際象棋能讓人掌握克勞塞維茨的“重心”和“關鍵點”等概念,因為開局後雙方即在中盤展開爭奪,而下圍棋學到的是“戰略包圍”的藝術。國際象棋高手尋求通過一系列的正面交鋒吃掉對手的棋子,而圍棋高手在棋盤上佔“空”,逐漸消磨對手棋子的戰略潛力。下國際象棋練就目標專一,下圍棋則培養戰略靈活性。
同樣,中國獨具一格的軍事理論也與西方截然不同。它產生於中國的春秋戰亂時期,當時諸侯混戰,百姓塗炭。面對殘酷的戰爭(同樣為了贏得戰爭),中國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種戰略思想,強調取勝以攻心為上,避免直接交戰。
代表這一傳統的最著名人物是孫武(尊稱“孫子”),《孫子兵法》一書的作者。有趣的是,沒人確知他到底是誰。從古至今,學者對《孫子兵法》作者的身世及該書的寫作年代爭執不下。該書記載了一個叫孫武之人的言行。根據他弟子的記載,孫武是中國春秋時期的一位軍事家,遊走列國。一些中國學者,包括後來的西方學者,都懷疑是否真有一位孫武,或即使確有其人,《孫子兵法》是否確實出自他的手筆。
《孫子兵法》為文言文,介乎於詩歌體與散文體之間。該書問世已兩千餘年,然而這部含有對戰略、外交和戰爭深刻認識的兵法在今天依然是一部軍事思想經典。 20世紀中國內戰時期,毛澤東出神入化地運用了《孫子兵法》的法則。越南戰爭時期,胡志明和武元甲先後對法國及美國運用了孫子的迂迴和心理戰原理。 (孫子在西方還獲得了另一個頭銜--近代商業管理大師)。即使在今天,《孫子兵法》一書讀起來依然沒有絲毫過時感,令人頗感孫子思想之深邃。孫子為此躋身世界最傑出的戰略思想家行列。甚至可以說,美國在亞洲的幾場戰爭中受挫,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違背了孫子的規誡。
孫子與西方戰略學家的根本區別在於,孫子強調心理和政治因素,而不是只談軍事。歐洲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和約米尼認為,戰略自成一體,獨立於政治。即使是克勞塞維茨的名言“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也暗示一旦開戰,政治家即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孫子則合二為一。西方戰略家思考如何在關鍵點上集結優勢兵力,而孫子研究如何在政治和心理上取得優勢地位,從而確保勝利。西方戰略家通過打勝仗檢驗自己的理論,孫子則通過不戰而勝檢驗自己的理論。
孫子對戰爭的理解和論述既沒有歐洲一些戰爭論著中的激情,也不頌揚個人英雄主義。 《孫子兵法》冷靜的特點反映在卷首: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由於戰爭後果嚴重,慎重乃第一要義: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攻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上。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說,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政治家在什麼事情上應該謹慎行事呢?孫子認為,勝利不僅僅是軍隊打勝仗,而是實現發動戰爭時設定的目標。上策不是在戰場上與敵人硬拼,而是折其士氣,或是調動敵人,使其陷入不利境地,以斷其退路。戰爭複雜殘酷,因而知己至關重要。戰略於是演變為一場心理上的較量: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
最理想的情況是指揮官擁有絕對優勢,從而完全可以避免交戰。其次是深思熟慮,並在後勤、外交和心理上作了充分準備後,給敵人致命一擊。孫子告誡道: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由於“伐謀”和“伐交”涉及心理因素和對事物的認識,孫子非常重視用計和使用假情報。他告誡道: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對一位信奉孫子思想的部隊指揮官來說,通過迷惑敵人或用計間接取勝,比倚仗優勢兵力取勝更人道(且不說更經濟)。 《孫子兵法》告誡指揮官,要誘使敵人跟著自己走,或是將其逼入絕境,迫使其全軍或舉國投降。
也許孫子最重要的深邃思想是,在一次軍事或戰略的較量中,一切因素互為影響:氣候、地形、外交、情報、供應和後勤、力量對比、歷史觀,以及出其不意和士氣等無形因素。無論哪個因素,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造成軍事形勢和相對優勢的微小變化--沒有孤立的事件。
因此,一位戰略家的任務不是分析具體形勢,而是弄清這一形勢與它形成的外部條件之間的關係。沒有一種局面是一成不變的。任何現像都是暫時的,都在不斷發生變化。戰略家必須洞悉變化的走向,為己所用。孫子用“勢”這個詞表達這一特徵,而西方沒有類似的概念。在軍事上,“勢”指戰略發展趨勢和演變的形勢中蘊涵的“潛能”,即“各種因素之特定組合及其發展趨勢中蘊涵的巨大能量”。在《孫子兵法》一書中,“勢”指力量強弱及總體趨勢的不斷變化。
孫子認為,善用勢的戰略家恰如水沿山坡順勢而下,毫不費力就能找到一條最快、最容易的路線。一位成功的指揮官會耐心等待,而不是急於交戰,以避開敵人的鋒芒。他仔細觀察戰略形勢的變化並加以引導。他研究敵人的備戰狀況及士氣,積蓄己方力量,利用敵人心理上的弱點,直至出現打擊敵人薄弱環節的有利戰機。於是他出其不意,神速調兵遣將,沿著阻力最小的道路“順勢而下”。仔細尋找戰機以及精心準備,為他奠定了優勢地位。 《孫子兵法》論述的不是如何征服領土,而是如何在心理上壓倒敵人。這也是當年越南民主共和國與美國打仗的戰法(不過越南民主共和國把心理戰的勝利也轉化為實際的領土征服)。
通常,中國的政治家把戰略形勢看做全局的一部分:善惡、遠近、強弱、過去與未來皆互相關聯。西方人認為,歷史是走向近代化的過程,是戰勝邪惡與落後的過程。而中國人的歷史觀強調的是衰落與復興的周期,在這一過程中,人可以認識自然與世界,卻不能完全主宰,最佳結果是與之融為一體。戰略與治國方略成為與對手“互鬥互存”的手段,目的是化強敵為弱敵,同時加強自己一方的勢,或者說戰略態勢。
當然,“以計取勝”雖是理想結果,卻不易實現。從古至今,中國不乏殘酷的戰事,多在本國,偶爾也在國外。一旦爆發戰爭,例如秦統一中國、三國時期的戰爭、對太平天國運動的鎮壓以及20世紀的那場內戰,生靈塗炭,慘烈程度不亞於歐洲的世界大戰。最殘酷的戰事源於中國內部體系的崩潰,換言之,體現為一國內部的一種調整。對中國而言,國內穩定和抵禦日益逼近的外國入侵同等重要。
中國古聖賢認為,世界永遠不可征服,明君只能希冀順應世界潮流。沒有可供移民的新大陸,天涯海角也沒有人等待人類救贖。中國是片福地,中國人在這塊樂土上生息繁衍。從理論上講,中國文化或許可以惠及周邊鄰國。然而漂洋過海迫使異族人皈依中國文化,對中國人沒有榮耀可言,天朝禮儀因而無法向遙遠的異域傳播。
這也許是中國遺棄航海傳統的深層含義。 19世紀20年代,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在論及他的歷史哲學時,談到中國人習慣於把東邊浩瀚的太平洋視為寸草不生的荒漠。他指出,中國人極少漂洋過海,而是固守其遼闊的陸地板塊。陸地把人束縛在“數不清的依附關係上”,而海洋卻促使人“跳出狹隘思維和行動的禁錮”:“亞洲國家宏大的政治結構缺乏掙脫陸地束縛、走向海洋的能力,儘管它們自己瀕臨大海,比如中國。在它們眼裡,海洋意味著極限,意味著陸地的終結。它們從未用積極的眼光審視過海洋。”西方人則漂洋過海,把貿易觸角伸向全世界,到處傳播其價值觀。黑格爾認為,在此意義上,困於陸地的中國--其實中國曾是世界上頭號航海大國--“與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失之交臂”。
中國挾其獨特的傳統和千年養成的優越感步入近代。這個獨特的帝國聲稱它的文化和體制適用於四海,卻不屑於去改變異族的宗教信仰;它是世界上最富饒的國家,卻對與外國通商和技術革新漠不關心;它文化發達,卻受制於一個對西方探險時代的來臨一無所知的政治統治集團;它在遼闊的疆土上建立了一套政治體系,卻對即將威脅其生存的技術文化大潮茫然無知。
……
中西方戰略的差異
中國人是實力政策的出色實踐者,其戰略思想與西方流行的戰略與外交政策截然不同。在漫長的動盪歷史中,中國的統治者認識到,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過分強調對具體事件的完全駕馭有可能會打亂大同世界的平衡。潛在的敵人比比皆是,帝國永遠不可能享有絕對安寧。如果中國註定只能有相對安寧,它同樣暗含相對的不安寧--為此需要對中國的十幾個鄰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它們的歷史和追求的目標與中國迥異。在陷於衝突中時,中國絕少會孤注一擲,而依靠多年形成的戰略思想更符合他們的風格。西方傳統推崇決戰決勝,強調...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中國的獨特性
第二章 叩頭問題和鴉片戰爭
第三章 由盛轉衰
第四章 毛澤東的革命
第五章 三角外交和朝鮮戰爭
第六章 中國與兩個超級大國的對抗
第七章 危機四起的十年
第八章 走向和解
第九章恢復關係:與毛澤東和周恩來結識之初
第十章 準聯盟:與毛澤東的談話
第十一章 毛澤東時代的結束
第十二章 “不倒翁”鄧小平
第十三章 “摸老虎屁股”:對越作戰
第十四章 裡根和正常化的開始
第十五章 美國的窘境
第十六章 什麼樣的改革?鄧小平南方視察
第十七章 又一次和解:江澤民時期
第十八章 新千年
後記 克勞備忘錄:歷史會重演嗎?
中文註釋
英文註釋
致謝
序
前言
第一章 中國的獨特性
第二章 叩頭問題和鴉片戰爭
第三章 由盛轉衰
第四章 毛澤東的革命
第五章 三角外交和朝鮮戰爭
第六章 中國與兩個超級大國的對抗
第七章 危機四起的十年
第八章 走向和解
第九章恢復關係:與毛澤東和周恩來結識之初
第十章 準聯盟:與毛澤東的談話
第十一章 毛澤東時代的結束
第十二章 “不倒翁”鄧小平
第十三章 “摸老虎屁股”:對越作戰
第十四章 裡根和正常化的開始
第十五章 美國的窘境
第十六章 什麼樣的改革?鄧小平南方視察
第十七章 又一次和解:江澤民時期
第十八章 新千年
後記...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