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億人口
再過不久,地球上就會有70億人。到了2045年,全球人口預計會達到90億。地球的負擔似乎變得更沈重了?
有關世界人口,有一則有很趣的記載。說話1677年秋天某日,在荷蘭的德夫特,雷文霍克突然停下進行到一半的房事,衝到工作台前,透過一只極小的顯微鏡檢視他自己的精液樣本。顯微鏡上鏡片,皆僅有小雨點大,卻能將東西放大數百倍。那是雷文霍克自己製作的;放大倍率無人能比(他的製作技術,至今仍是祕密!)。當時倫敦一些學者還在試圖查證雷文霍克稍早主張光是一滴湖水、甚至法國葡萄酒裡,就存在了數百萬個肉眼看不到的「微動物」是否屬實時,他又有更微妙的東西要報告:人類的精液中也有微動物。「有時在一滴沙粒般大的精液裡,」他寫道,「就有上千隻。」雷文霍克像珠寶商一樣,把顯微鏡貼在眼睛上,看著他自己的微動物甩著長長的尾巴,四處游動。這個據說曾是維梅爾《天文學家》和《地理學家》幅畫作中長髮模特兒的人,令人面對此情此景,一方面禁不住想像就如?在維梅爾的畫中,陽光透過鉛條玻璃窗,落在他凝神思考的臉上;但另一方面又不禁同情起他的妻子。
從那之後,雷文霍克就變得有點著魔。儘管那個小小的窺孔讓他得以優先看到一個前所未見的微小宇宙,他卻耗費了大量時間來觀察現在稱為精蟲的微動物。說也奇怪,有一天他從一條鱈魚身上擠出來的精子,無意間激起了他想估計地球上究竟住了多少人的念頭。雷文霍克荷蘭大約有100萬居民為基礎,接著運用地圖和球面幾何學,得意地總結說,地球上的人口數不可能超過133億8500萬人歷史學家如今估計,在雷文霍克的時代,地球上只有大約5億人。歷經了數千年的緩慢成長,人口數那時才正開始急遽攀升。一個世紀半之後,另一位科學家宣布發現人類卵細胞的時候,世界人口已經加倍至超過10億。又過了一個世紀,也就是1930年左右,人口又加倍至20億。從那時起,人口增長速度的加快,就一直很驚人。20世紀之前,沒人在有生之年經歷人口加倍,但今日卻有人在一生中看見人口翻漲三倍。根據聯合國人口組織估計,在2011年接近尾聲時,我們的人口將會達到70億!地球上屆時將會有什麼變化?人口是否會繼續呈倍數增加?如何能取得足夠的食物?……精彩故事,請訂閱《國家地理》雜誌121期(2010年1月號)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世界人口預估將在今年達到70億。你不必到印度的德里(人口2200萬)或中國(全球五分之一人口所在地)去體會這個結果。以我自己為例,我回到出生地奧勒岡州傑克遜郡時,竟發現我曾經割秣草、挖洋蔥,以及採收梨子的綠地全都消失了。它們全被住宅小區規畫用地和大賣場取代。這倒也不令人訝異,因為傑克遜郡的人口在我的一生中成長了三倍。見到家鄉如此快速成長,我不禁想到我們的世界未來又會如何。
由這個月開始,我們將以人口為主題,做一整年度的系列報導,探討未來。〈寰宇〉環境篇的編輯羅伯特‧孔齊希將以人口的自然歷史作為先發,開啟這一系列的故事。和人口成長相關的話題幾可說是談不完的:貧窮、食物與水資源、健康問題、氣候變遷、森林除伐、生育率等等,不一而足。
孔齊希寫道:「人類擔憂人口問題已經很久了,知道這點可能會好過些。」有些最早的人口統計學論文完成於17世紀,至今已超過300年,我們卻仍在掙扎著要解決「人類對抗地球案」所造成的後果。我們期待與你一起探討這個話題。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世界人口預估將在今年達到70億。你不必到印度的德里(人口2200萬)或中國(全球五分之一人口所在地)去體會這個結果。以我自己為例,我回到出生地奧勒岡州傑克遜郡時,竟發現我曾經割秣草、挖洋蔥,以及採收梨子的綠地全都消失了。它們全被住宅小區規畫用地和大賣場取代。這倒也不令人訝異,因為傑克遜郡的人口在我的一生中成長了三倍。見到家鄉如此快速成長,我不禁想到我們的世界未來又會如何。
由這個月開始,我們將以人口為主題,做一整年度的系列報導,探討未來。〈寰宇〉環境篇的編輯羅伯特‧孔齊希將以人口的...
目錄
2011年1月‧vol.11‧nO.1
人口爆炸 2
地球上的人口比1960年代足足多了一倍,你是否已經感到世界愈來愈擁擠?
撰文/羅伯特‧孔齊希
鳳凰群島 38
歷經白化浩劫,這座太平洋礁岩群島,正如其名,浴火重生。
攝影/葛瑞格‧史東 攝影/布萊恩‧史蓋瑞
廷巴克圖 52
駝隊古城中難以計數的手抄古籍和書信結合了歷史、神祕和浪漫。 撰文/彼得‧葛溫 攝影/布倫特‧斯特頓
越南山河洞 72
它很大,大到足以容納紐約市一個摩天大樓街區!探險者冒生命之危揭祕。
撰文/馬克‧詹金斯 攝影/卡斯坦‧彼得
卡霍基亞 92
印第安古城突然崛起,又原因不明地消失,令人不解。
撰文/葛蘭‧哈吉斯 攝影/唐‧博邁斯特、艾拉‧布拉克
讀者論壇
大師就是你
地球萬象
總編輯的話
人口
世界超級派對
全球人口一起蒞臨,需要多大的空間?答案是很小,
而且小到令人驚訝。別猶豫,趕快動身,全球同歡。
環境
吃魟魚,救海灣
牛鼻鱝每年吃掉乞沙比克灣大量的貝類並破壞海草床,
要拯救這裡的生態,就是把一部分嘗起來像鮪魚的牛鼻鱝送上餐桌!
野生動物
極致蝶豔
蝶翼上極其細微的立體結構將光線反彈,經由散射或干擾作用,
形成各種超乎想像的鮮豔色彩。
考古
崖洞中的祕密
「一顆盯著我看的頭顱,而我也正盯著它看。」──考古學家在
尼泊爾偏遠山地區所發現古代人類遺骸將會揭露什麼祕密?
大創意
深海擾攘
由探勘空氣槍到螺旋槳,來自船隻的各種噪音不斷地增加,
並嚴重干擾到海洋的生態。
學會探險家
封面圖片
山河洞是已知世界最大的天然洞穴。洞內時而開闊,時而狹窄迂迴,天光自頂端裂口射入,處處可見茂盛的植被。最開闊處足以容納一整座紐約摩天大樓街區。
攝影/卡斯坦‧彼得
2011年1月‧vol.11‧nO.1
人口爆炸 2
地球上的人口比1960年代足足多了一倍,你是否已經感到世界愈來愈擁擠?
撰文/羅伯特‧孔齊希
鳳凰群島 38
歷經白化浩劫,這座太平洋礁岩群島,正如其名,浴火重生。
攝影/葛瑞格‧史東 攝影/布萊恩‧史蓋瑞
廷巴克圖 52
駝隊古城中難以計數的手抄古籍和書信結合了歷史、神祕和浪漫。 撰文/彼得‧葛溫 攝影/布倫特‧斯特頓
越南山河洞 72
它很大,大到足以容納紐約市一個摩天大樓街區!探險者冒生命之危揭祕。
撰文/...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