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職場的「軟性」技巧時,建立人脈網絡這一項,往往未受到應有的重視。事實上,職場人士在計畫轉職、晉升,或推行新點子時,在在都需要「貴人」相助,才能事半功倍。而這些貴人並不會像神話中的仙子,突然從天而降,助你一臂之力,必須靠平日用心經營。本專刊精選三篇《哈佛商業評論》的經典文章,讓你嫻熟地運用經營人脈的技巧,建立成功的事業。三篇文章為:
(1)〈打造「關係」領導力〉
(How Leaders Create and Use Networks, by Herminia Ibarra and Mark Hunter, Jan. 2007)
阻礙職場人士轉職或更上一層樓的,往往是因未能好好經營人脈,使得發展受限。本文作者認為,建立人脈網絡,就是要建立可以提供支援、回饋意見的個人關係網。作者將人脈分成三類:「工作型人脈」,有助於完成現有的工作;「個人型人脈」,可以促進個人的成長發展;「策略型人脈」則開拓視野,讓你看到新的事業方向,以及應該爭取哪些利害關係人的支持。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撥出時間,用對的方法來建立人脈,絕對有益於職涯發展。
(2)〈推動「人氣」策略力〉
(How to Build Your Network, by Brian Uzzi and Shannon Dunlap, Dec. 2005)
當你在組織中推行新點子或計畫時,是否發覺,就算你說得口乾舌燥,聽進去的就是少數那些人。原因在於,你平日經營的人脈同質性太高,與你不同部門,或想法不同的人,不容意接受你的想法。本文作者提供工具,檢視你目前擁有的人脈,以及如何透過不同的活動,建立多元的人脈,找出「超級傳播者」(superconnector),有了這些在各領域或部門的「樁腳」,讓你在推行新計畫時,如順水推舟一樣容易。
(3)〈連結「社群」執行力〉
(The People Who Make Organizations Go-or Stop, by Rob Cross and Laurence Prusak, June 2002)
組織中許多事必須藉著非正式的人脈網來推動。本文作者分析超過 50 家大型企業,發現組織的非正式人脈網中,有四種重要角色,分別為:(1)關鍵連結者(central connector),為組織中非正式的領導者,知道誰有重要資訊和專業知識;(2)與外界的媒介(boundary spanner),這類人好比組織的眼和耳,引介外界的資訊到組織內;(3)資訊的仲介者(information broker ),連結一單位內不同的次團體,讓彼此的資訊得以交流;(4)冷靜的專家(peripheral specialist),這類人處於組織的邊陲地帶,但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研究成果、客戶資料等,是重要訊息的提供者。經理人可畫出組織的人脈圖,找出這四類角色,並鼓勵他們發揮功能。職場中人士也可據此定位自己的人脈角色,展現所長。